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目的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目的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目的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崭新的思想理念。它是一种政府行为,具体可以用“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市县管理、学校实施”加以概括。据此,围绕高中化学新课程开展工作自然成为我工作的重中之重。调研采取实地听课、听取介绍、召开座谈会等方法,了解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现状

市政府、市教育局和我院领导对高中新课程的实施都非常重视,进入前都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上岗教师都做了认真的培训。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长期不尽合理,目前学校办学软件高度统一,而硬件却千差万别,因此不同学校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反响不一,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1.过早关注高考方案,不符合化学必修模块设置目的

由于我国特殊国情,近二十多年来,高考备受关注,几乎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主旋律,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仍然停留在高考成绩上,化学教师深感无奈,导致他们总是希望高考方案越早出台越好,这样就可以以考定教,考什么、教什么;考多少,教多少。而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是选择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它要对全体学生提供进一步的素养教育。这两者显然是相互矛盾的。

2.课堂教学涛声依旧

高一年段的教师绝大部分是老教师,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熟悉,要转变他们的教学方式,要有一个过程,现在他们基本上还是以满堂灌为主,深怕学生没有听明白。他们有丰富的应试教育的经验,对于旧大纲中的知识点应该教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是胸有成竹,而现在面对新课程,为了防止学生将来高考吃亏,教学中一步到位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业多多益善,考试此起彼伏,这是造成课时不足的原因之一。另外,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很难与新课程相适应,学生还是被教师牵着走的居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得不到落实。

3.教辅质量差或与教材不配套,影响了教学效度

教学中教科书和教辅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调研中教师们普遍反映他们使用的教辅与教科书不配套,内容陈旧,题目严重偏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要求,造成学生解题困难和时间精力的浪费,严重影响了教学效度,造成个别高一学生过早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

4.初高中教学缺乏衔接,导致学习困难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忽略了对初高中教学衔接的调查和研究,因而授课过程未能有机建立起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这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衔接,二是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方面的衔接。学习初中课程养成的慢、细、少、重复次数多等学习习惯,将难于适应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5.化学实验室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被重视

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

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省级达标校实验室建设情况尚好,但由于高一年段一般有十几个班极,平时教学进度又基本统一,同时上某节课,一是没有那么多实验室,二是上课教师和实验教师辅导五十多位学生做探究实验,感觉有点力不从心,而对于非达标校,由于受到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让学生动手进行探究实验目前条件尚不具备。

三、解决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存在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建立能促进新课程实施的有效评价方法

高考制度的恢复在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中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具有

讽刺意味的是,伴随着近二十几年的高考实践,我国的高中教育全面异化。

反而愈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 的现象非但没有随着高考升学率的提高而缓解,演愈

烈,究其原因,就是功利主义的评价方法出了问题。面对新课程,若还是采用“一切为了高考” 的课程评价方法,那么高中化学新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根本目的就不可能实现。这里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高考,仍以高考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二是反对抓高考,这不符合我市的市情。我们应努力找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显然,建立能促进新课程实施的有效评价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一问题有待于教育专家的进一步研究。

2.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作用

课标》与旧的《教学大纲》明显不同,一是有些旧高考中很重要的知识点

现在《课标》里没有了,教材里也没有了,或只是简单的一带而过;二是难于把握《课标》中的内容标准,如“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等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但没有明确给出和限定要学习这些元素的哪些具体化合物,这给课程实施带来困难。要克服这一困难,我想非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不可。

课标》是活的灵魂,通过集体研读《课标》、分析把握《课标》,结合具有很强指导性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制订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具体目标要求。建议将内容目标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基本要求(全体学生在本节学习时达成),弹性要求(有条件的班级可在本节延伸),发展要求(要求学生在必修2 学完时融会贯通,全面掌握),不宜拓展(留待选修课学习或不作要求)。有了具体的内容目标要求之后,具体实施时,还要打破传统的用教材教学生的习惯,活用教材,用好教材,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最主要采用讲授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听讲、模仿、记忆、练习、应付考试。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记住书本知识,应付升学、应付考试,为后续学习提供基础。这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使学生缺乏从生活经验中进行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机会,虽能博闻强记,从容应付考试,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低下,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二百多年前,卢梭曾把只为将来做准备的教育愤怒地斥为“野蛮的教育”。面对新课程,学习任务重、课时少,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现状,帮助学生扭转被动

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样学习化学、要他们预习、做读书笔记、主动提问题等等,争取在短时间内培养起来。

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开始,应该给学生讲明怎

4 . 抓好初中与高中、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衔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

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有此可见,必须研究初中化学教材与必修模块的衔接,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衔接。

由于高中化学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与初中化学有很大的差别,应而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注意对这几方面的变化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在初高中衔接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诊断出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帮助学生重建知识网络,打好高中学习的基础。

同样,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衔接也十分重要,若不加以研究,一味加以补充灌输,高一就是给你再多的课时也无济于事。一般认为,由于选修模块中不再专门介绍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这部分知识,高一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加以拓展学习,其他部分要按照《课标》要求进行教学,以免加重学生负担。

总之,如何做好上述两方面的衔接,是提高必修模块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

,应作为备课组或片区教研活动的重点课题进行研究。

5. 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离不开个人的自我反思, 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和 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除了利用备课组、 片区教研小组互 相学习外,另一种就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 利用网络资源, 能够打破时 空限制,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题讨论提供空间和时间,使得很 多用传统教研方式和手段难于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平台上都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中国化学课程网》、 《福建高中新课程网》等网站是专门为实施高中新课程而 建立的专业网站, 里面有很多课件、 教学案例设计等内容, 可以直接下裁加以借 鉴使用 ,也可以利用网站与有关专家进行对话交流。 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学教师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 有的机遇。 改革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只有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 务实求真的态度, 认真实践和研究, 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 不断地增强驾 驭新课程的能力。

必修模块几乎包括了以往高中三年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但由于必修模块 中具体的知识点作了精简,教学要求作了调整,大多数只是形成一般的 概念,了解基本的研究方法,相关内容在选修模块中将进一步深化。

必修模块是为全体高中学生开设的课程,一方面要促进全体学生进 提高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要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

模块提供基础。

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些亮点

整合三维目标,重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思想方法。 突出实验探究等学科特点,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注重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和化学史,渗透人文教育

化学新课程教学的改进方向

知识结构由单一向综合化发展

教学方式由单向传授向合作互动式发展

教师角色由任务执行者向实践研究者发展 化学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

突出化学学科特征,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高中化学新教材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统 领;将以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研 究方法和学习策略;反映化学与个人、社会、环境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广泛联系、 相互作用和影响的STS 内容,作为三条内容线索贯穿全套教材的始终,。

对于每个模块,课程标准都规定了内容标准和核心的模块课程目标。 不同版本的 教材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了具体演绎和诠释,对于实验区提供了教学和执行标准 的范例。在此以课标为依据,以北师大 新世纪”高中化学教材(山东科技版)为 例,简明概括每个模块的核心内容,以期使大家对新课程拥有一个整体性而又鲜 活的认识。

《化学1》和《化学2》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必修 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建筑新的平台, 在知识内容方面 为学生学习相th. 步

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必要基础。《化学1》和《化学2》将上述三条内容线索并列作为教材的主要组织线索。《化学1》和《化学2》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质上是一个整体。它从认识化学科学”元素与物质” 自然界中的元素”元素与材料世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等方面为全体高中生发展基本的化学科学素养奠定良好基础;采用元素与物质分类”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转化和循环”元素与材料世界”等多条线索向学生介绍氮、硫、硅、铁、铝、铜等典型

的非金属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综合考虑有机物的类型和官能团体系的需要,选择在生产生活、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的代表性物质,烃、烃的衍生物、饮食中的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编排在《化学2》中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中;从自然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社会生活”,将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对社会生活实际的了解与化学实验室的科学探究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开阔学生认识元素与物质的视野。

《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教材,凸显社会生活问题中心、技术问题中心的课程设计取向,使学生直面个人生活、工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学习化学、应用化学。《化学与生活》通过五个主题(环境”、饮食”、能源”、材料”、化学品”)、十八个课题、五十余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获得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和与化学相关的生活知识,从而转变生活观念,更加科学地享受美好的生活。教材以生活问题为明线,以化学知识为暗线复习巩固必修教材所学过的氧化还原、离子反应、催化剂、化学键、聚合反应等理论知识以及铁、碘、碳酸氢钠等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并进一步拓展、提高。《化学与技术》教材内容定位于化学生产技术,在必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以资源为线索,按资源由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由无机到有机,由非生物到生物的顺序,即按空气资源 -海水资源-矿山资源-化石燃料资源-生物资源-资源与社会顺序建构了整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每个课题以产品的生产技术为核心构建内容和问题线索,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有关化学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做出合理分析,并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的更新是发展经济、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体现了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无论在什么方面,新教材都体现了新的特点。

1、创意新

新教材给人的印象是创意新。首先,与老教材相比,它全是彩版的,图文并茂,这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其次,把原来枯燥的、专业性很强的题目改成了全新的、有趣味、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能给人遐想的题目如《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海水中的化学资源》、《怎样构建分子大厦》、《评说硫和氮的功与过》等,反映了化学的魅力所在。

2、内容新

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增加了一些全新的内容。例如为了改变以往教材基础理论教学只重视理论本身的灌输,而忽视知识与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科学精神培养的理念,加强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编写了第一章《打开原子结构的大门》。通过原子结构发现过程的几个阶段,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发现的一般方法, 感受到科学探索的艰苦和细致,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另外,新教材还加强了化学和生活、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如《海水晒盐》一节,通过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介绍,培养学生开发海洋资源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保护环境和合理使用自然资

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建立人和自然和谐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了在自然界中氮、硫元素均有自己的循环,循环使自然界具有自净能力,如果人类的野蛮开发和过度开发,必然使自然界氮、硫循环的平衡遭到破坏,酸雨等环境灾难将危害人类,只有既保持发展又维护生态平衡,才是人类明智的选择等。同时,利用拓展视野板块,向学生介绍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水的消毒、宝石钻石品位的评定、亚硝酸盐和人体健康、石油的海洋污染等各种社会、环境、生活问题。

3、编排新

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还有一个新的特点就是编排新。首先,把教材与实验册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验让学生总结归纳物质的性质,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其次,知识内容成块编排,内容较简单,但是,边上列出了大量的思考和讨论题,这样,教师的教学过程将不再受到教材的严格约束,改变了以往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可以使授课的内容和方式作到最合适学生的需要和要求,老师可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留一些空隙让学生自己思考。

4、作业新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作业新。大部分作业具有一定的能力要求。一部分作业是以研究性习题的形式出现。如《请你到图书馆或上网收集有关海水的资料,完成一个有关的专题报告,女n 海水淡化、海水的综合利用、海水“淘”金、海水中的核燃料等》,让学生学会从网络中查找有关资料,

培养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及媒体工具的使用。

5、理念新

新教材出台后,一些教师反映不会教了。有的认为教材的系统性不够,有的认为知识间联系不顺,有的认为内容太少,就忽略探究,随意补充,其实,这正是新教材倡导的新理念。首先,新教材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在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没有下结论,要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去探究发现。如在学习核外电子排布时,教材只给出了“1-18喉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和“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

电子排布”二张表,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其次,新教材也力求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从海带中提取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材提供的适当提示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有关知识以及通过有关途径去获取相关知识,然后通过讨论来设计并完善实验步骤,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而有的教师一定要等到学生的知识准备得很充分、很完整时才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而新教材则是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有知识缺陷,就去查知识点、查课外资料来补充完善,重视学的过程,让学生“会学”而不单单是“学会”。而且,它倡导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把自己的经验积累起来迁移到新知识的应用上去。另外新教材还增加了重点词汇的英语注解,通过英语注解和英语选做习题,逐步提升双语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外语专业水平和能力。

虽然新教材的编写比较仓促,在有些细节方面还有待改进,但是,它全面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二期课改精神,这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尽快地转变教育观念,深刻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新的教育思想和新教材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的学生。

对新课程的看法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比以前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要求附录,课时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考核与评价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新课程结构根据课程性质将其分为八个模块,其中两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必修模块课程是为全体学生开

设的课程是基础,选修模块课程是必修模块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学分制,更能体现基础性,强调课程统整;体现选择性,突出多样化;体现均衡性,重视科技性!

新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能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下面谈谈本人对高中化学能、

新课程的看法:

第一,新课程突出了高中化学教学的层次性,根据不同地方和学校、学生的需

求按照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六模块,供学生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不同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教研部唐水明整理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在进行的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国教育进入又一个新纪元。 课程改革的历程主要是: 第一次:建国后,新中国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制定颁发了两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第二次:195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主要学习苏联经验,基本上是参照苏联大纲的模式。 第三次:1958年,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标记,中小学课程改革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四次: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品德课、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工作都作了统一安排,该计划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第五次: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强调教学要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提出教材编写原则: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力培养。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新教材,1980年这套(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 第六次: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简政放权,分级管理的改革探索,1988年,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包括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同时对小学的培养目标、

学生的基本能力、良好习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改革了课程结构,调整了各学科比例,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当时编写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依据。 第七次:1992-- 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 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修课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在选修课中加大了地方和学校的作用。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

课程改革六大目标[精品文档]

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1.课程功能转变 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的目标是知识的传授。课堂上教师把重点放在包括考试内容的练习,并下意识地排除对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有帮助的训练。学生学得很辛苦,但他们的脑子里塞满的实际上是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学习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要改变这一现状只能从转变课程功能入手,如下面模式所示: 转变课程功能示意图. 信息时代更重要的教育目标,已经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情感态度、思维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不是衡量21世纪所需人才的主要依据,能力和态度成为人才素质的核心内容。 因此,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新的课程中,课程功能的转变,主要是通过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实施教育与评估来实现的。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中,都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从而实现课程功能“三位一体化”。能否在新课程中实现“三位一体化”,是衡量我国课程功能是否真正转变的重要依据。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的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 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各门课程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课时比例设计上有高有低,从而使各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从学生角度来说,均衡性也决不是指学生各学科或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它在以下三个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高考新教育 2013-09-01 1810 5cc149a20102e7ha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兰州一中教研处根据有关资料摘编 新课程改革决不是在全盘否定旧课程以后重新建立一套同以往的课程没有任何联系的所谓新体系,而是在旧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旧课程的辨证否定。我们既要看到旧课程的不足,也要看到旧课程的优点,不能把旧课程看得一无是处。同时也要注意到新课程的缺陷,在课改中避免矫枉过正,使我们少走弯路。 一、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至今,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共经历了八次革新。前七次的时间分别为1949-1952年、1953-1957年、1958-1965年、1966-1976年、1977-1985年、1986-1991年、1992-2000年。七次改革的简介见下表。 改革时间改革情况简介 第一次1949-1952 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第二次1953-1957 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 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 “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 难。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如前所述,现行的课程体系完成于工业经济时代。在工业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对于国家实力的增强、经济的繁荣具有最直接的意义。因此,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合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工业生产的需要决定了学校教育课程的内容,而科学知识及其相关的技能对于工业生产的意义或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近代自然科学教育运动的倡导者赫伯特?斯宾塞对此曾作过详尽的说明。 工业经济对于“效率”的崇拜又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简约、规范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建立在对知识加以分门别类基础之上的分科课程就成为课程结构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门学科对于各自领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的追求,不仅造成了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而且使教科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知识便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制约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依据。换言之,知识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 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臵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臵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研究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研究——建立基础教育和高师教育有效沟通的教师教育机制探索(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4YKF001) 渭南师范学院 二〇〇七年六月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研究 ——建立基础教育和高师教育有效沟通的教师教育机制探索 渭南师范学院秦文孝罗维亮陈兰萍等 内容提要: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步子最大、思想内容最深刻、波及面最广泛的一次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基础教育,了解基础教育的需要,了解基础教育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和主动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基础教育和高师教育有效沟通的教师教育机制,才能使自己培养的学生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施状况;教师教育改革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4YKF001)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到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它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行为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冲击。出于职业的敏感和师范院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感,2002年,从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伊始,我们就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开始研究。为了主动地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建立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有机衔接的良性机制,以便更好地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我们以信息与教育科学系的教师为主体,并吸纳了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40多位学生,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在学院的支持下进行重点课题立项,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点上的调查工作以陕西省渭南市率先进入新课程的几个县市为主,对象涉及到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五个层次,重点考察了14所中小学;面上的调查工作以参与的学生原籍为主,主要以原就读学校的老师、在校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为对象,涉及到13个省区的30余所中小学;还利用某高校函授面授对900余位教师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直接调查学校40余所(其中地市级城区学校6所,县乡以下学校38所),教育行政管理人员30余人,教师1200余人(涉及学校467所,其中县市区所在地学校119所、乡镇以下学校348所),学生800余人,家长37人。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到新课程的理念、实施的保障系统、课程内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的转变情况以及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等方面。 调查工具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问卷、校长问卷、教师问卷、大中小学生问卷各一份;不同人员的访谈提纲各一份。共发放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问卷30份,教师问卷1200份,各类学生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管理人员30份,教师问卷663份,学生问卷691份。听取市(县、区)、乡、校汇报30余场,召开教师与学生参与式座谈会26场;听课48节;并按访谈提纲对44所学校(小学9所、初中28所、高中7所)的79位教师、116名学生、37位家长进行了个别深度访谈。 在研究的理念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以农村为主、兼顾城市,以陕西为主、辐射全国的原则,资料来源量大面宽,具有普遍性,可信度高。 在研究的方式方法上,把建立基地深入剖析和面上调研结合起来,采用参与、访谈、跟踪、问卷、经验总结等多种方法,注重了研究的实证性。我们在陕西率先进入新课程的

第八次课程改革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简介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课程改革 了课程标准初稿。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目标和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有人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以后,还要不要素质教育呢?说明提这个问题的同志是没有完全领会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的。我们不要忘记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教育的最大任务不是培养只会解题应试的人,也不是瞄准培养少数精英或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狭窄目标,而是要在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课程改革 ,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我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主裁命运。既然观念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足以改变一位教师的命运,影响这位教师所教学生的一生。记得在1998年的一次省级高中教学研讨会上,我向与会的数十位一线教师介绍了自己的“一节课只讲授22.5分钟以内”的观点,一位老教师在会上提出这样的质疑:“请问本书林老师,我每节课45分钟拚命地讲,都无法教完高中物理的三本书,不知你是怎样用这么少的时间教完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位老师所提的是如何‘教’完它,而我所说的是如何教学生‘学’完它。”虽然这里的‘教’与‘学’仅一字之差,却能从中折射出两位老师不同的教育观念。我认为,中国教师是世界上最自信的教师,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相信教材是用来‘教’的,而不是教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学会自学教材的。有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上课时,发现有位学生没有听讲却在看书,老师就问这位学生“你为什么上课不听老师讲呢?”该学生答道:“我听不懂,想看看书。”老师非常气愤地指责道:“你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然后向讲台方向走了几步回过头来补了一句:“简直不可思议。”是的,在这位老师的心中,书只有通过老师教学生才会懂,学生自己如果能够看懂,那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所谓转变方式,即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教的方式的转变,其目的也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这次课程改革过程中,我国借鉴了美国自19世纪末就开始的,现正被其大、中、小学大力提倡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成功经验,引入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赋予学生以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大问题,以培养学生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八次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探究自建国以来,我国共经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特色。根据每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每次改革都在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改革,也在这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一阶段:经济恢复与发展阶段的课程改革(1949年-1966年)(包括前三次课程改革)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与发展经济阶段,其经历三次课程改革。这三次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改革背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收回了教育主权,此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服务,继承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解放区内继续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严重的形式主义,重教不重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改

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改革内容:(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2)颁布了不少学科的新教学大纲;(3)教材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采用旧教材,后来才过渡到修改旧教材再到编写新的教材。 改革过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 改革特点: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在教学方法上,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培养目标 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1、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 2、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教育 3、把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 4、既强调健康体魄,又强调健康心理 三、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所谓“全人”是指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终身学习能力等意识。 2、课程结构的改革: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这一课程结构的转变,主要基于如下三点: ⑴减少了课程门类,(把美术和音乐合为艺术、自然、理化生合为科学) ⑵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其内容主要是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的过程。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想像,没有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最终的结果充其量只能局限于教科书的更替。这一部分围绕教与学两个方面,探讨教学规范的转型,重建教、学、教材、教师与学生的概念,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等问题。同时倡导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第五部分是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鉴于我国的教育理论背景与实践传统,教科书是现阶段课程的核心因素。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科书建设方面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制定具有必须开放性的课程计划框架,集中力量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套《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的“一标多本”建立前所未有的课程开发平台,让教科书走向市场,鼓励社会各界学有专长的人士参加到教科书建设中来。同时为了确保教科书的质量,国家将制定相应教科书编写资格认定制度与教科书的审定制度。同时倡导用心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参考资料四: 新课程改革的资料是什么? 答: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群众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构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职责感,发奋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潜质、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构成用心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一样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取性。 改变课程资料“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资料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

八次课程改革

八次课程改革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探究自建国以来,我国共经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特色。根据每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每次改革都在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改革,也在这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一阶段:经济恢复与发展阶段的课程改革(1949年-1966年)(包括前三次课程改革)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与发展经济阶段,其经历三次课程改革。这三次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改革背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收回了教育主权,此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服务,继承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解放区内继续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严重的形式主义,重教不重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

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改革内容:(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2)颁布了不少学科的新教学大纲;(3)教材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采用旧教材,后来才过渡到修改旧教材再到编写新的教材。 改革过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 改革特点: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第一次:(1949——1952)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 第二次:(1953——1957)削减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发行了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对理论性有所加强,注意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文革,学校课程和教学历经了一场灾难。 第五次:(1977——1985)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2000)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 根本任务: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主要目标: 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第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二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五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六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八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九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 ?第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以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

教师课程改革内容

精心整理 2018年教师课程改革最新内容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

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 (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 (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理念 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 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 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 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 发展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 过程。 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 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 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 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 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 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 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

浅谈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浅谈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改革春风吹满地,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意识形式,都在有形和无形中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课程改革的发展更是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它对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发挥了健康而又积极的重要作用。 在第八次课程改革内容中有提到,要“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因为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每思及此,我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的发展迅猛,以及它给我们社会素质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在之前的教育中,教育者通常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无疑是压制了学生们的创新性与积极性: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忽视道德等品质的教育,这使一些学生不能正常约束自己,从而使自己成为危害社会的一份子。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教师能够使学生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不仅在知识上,还在品德与个人修养中,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小学到大学,这一理念一直贯穿了教学活动。无论是小学的实践活动课,还是初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际动手操作,还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在于使学生突破课本,在自身的动手及亲身实践中获得知识,它使学生不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会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这不仅克服了学生死记硬背无

积极性的缺陷,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性。 课程改革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传播。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跟潮流,把教育理念努力使信息技术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形象生动的教学工具,校内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以及校外的博物馆科技馆等,使学生能够更广阔地接受信息时代的洗礼。与此同时,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方面,科目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具体化,由原来单纯的语文数学扩展到外语等综合性课程,高中实行数理化分科制……这一系列举措都使我们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社会文化在改革光芒下变得更加先进与文明,影响了一代代祖国未来的花朵。 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梦想步入三尺讲台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要了解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形势,无论是第八次课程改革还是之后的一系列教育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

中国特色的的八次课改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 课改历程 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 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 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 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

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 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四、拨乱反正恢复期(1977—1985) 第五次课改: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六次课改: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同年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开设劳动技术课,高中设置选修课。——第六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五、深化改革期(1985—现在) 第七次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教科书制度由“国定制”向“审定制”转变,一纲多本,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