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苏教版初二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全

苏科苏教版初二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全
苏科苏教版初二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全

苏科苏教版初二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全

一、选择题

1.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在降落伞打开前速度越来越大;降落伞打开一段时间后,会匀速降落,对运动员跳下到落地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降落伞打开前,运动员不受力

B.降落伞打开前,运动员由于惯性而加速下落

C.降落伞刚打开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小于重力

D.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受到的阻力与运动速度无关

2.(2016?浙江衢州卷)浙江大学制造出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故名“碳海绵”,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亊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此过程没有应用到下列“碳海绵”性质中的()

A.保温性能好B.易被压缩

C.能吸油但不吸水D.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

3.如图所示,用6N的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右

B.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左

4.把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小球同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杯中,两球均沉在杯底(如图),向水杯中加入适量盐水后。甲球上浮,乙球仍沉在杯底,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B.加入盐水前,甲乙两球对杯底的压力相等

C.加入盐水后,甲球所受浮力变大,乙球所受浮力不变

D.加入盐水后,乙球对杯底的压力变小

5.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轴承之间装滚珠

B.写字时用力

C.门轴加润滑油

D.滑冰穿冰鞋滑行

6.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小球A带正电B.小球B带正电

C.小球B可能不带电D.小球A可能不带电

7.公交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车窗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

A.B.C.D.

8.如图所示,一摞棋子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用力击打最下面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桌面向左滑动较长一段距离后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下面的这个棋子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棋子被尺子击打后,继续向左滑动一段距离是由于其受到惯性的作用

C.最下面的这个棋子最终静止时,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

D.随着棋子一颗颗被打出去,剩下的棋子堆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B.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等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C.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D.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10.如图是小明自制的一个“浮沉子”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拧紧瓶盖使其密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使“浮沉子”下沉,可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

B.“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C.“浮沉子”下沉时,它所受的浮力将变小

D.“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空气会将小瓶内的水“压进”矿泉水瓶中

11.如图所示的四实验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B.乒乓球拍上帖橡胶

C.瓶盖上刻有纹线D.轴承中装有滚珠

12.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质量为10g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重物,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为探究这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则所挂重物质量合适的是

A.5g

B.10g

C.200g

D.任意质量均可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将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铝箔条架在针项端。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用这根玻璃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该现象能说明的有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②带电物体能吸引任何物体;

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14.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_的存在,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

______,易于切开物体。

15.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m和0.1m的实心正方体A、B,正方体 A 叠放在正方体 B 上面,B 放在地面上,已知ρA=2×103kg/m3,ρB=8×103kg/m3。则物体A质量为______kg;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

16.某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3×10-3m3,将其浸没于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然后松手,该物体将______(选填:“上浮”或“下沉”)。(g取10N/kg)

17.如图是我国女子冰壶队参加冬奥会时的比赛情景。

(1)在比赛中,一运动员将冰壶推出之后,冰壶由于_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而另一运动员在冰壶前进途中,不断地刷冰,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

(2)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18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0.02m2,冰壶的体积为6×10-3m3。取g=10Nkg。则冰壶的重力为_________N,冰壶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为_________Pa。

18.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随着α角的改变,悬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将______(选填“改变”或“保持不变”),剪断悬线,小气球将沿______方向运动。

19.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用15N的推力F,推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为 ______N;当推力增大到20N时,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当撤去推力F时,物体将做______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20.如图所示,木箱重为500N,当推力为20N时没有推动,此时木箱底部所受摩擦力为______N;当推力为150N时,木箱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推力增大到170N时,木箱底面所受摩擦力为______N,此时木箱做________运动。

21.我们从水龙头里放出自来水,放水的时间越长,放出的水的质量_________,放出的水的密度_________,放水时水对水龙头的压强_________关闭水龙头时的压强(选填“变小”、“变大”、“不变”、“大于”、“小于”或“等于”)。

22.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

_____的结果.

2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如图所示,当轿车静止时某人用水平力推车未动,则推力___阻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当轿车高速行驶时,由于车上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不同,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___自身的重力,从而使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车容易失控。为了减小上述意外情况的发生,有些跑车为了提高“抓地力”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其外形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A /B )。

24.图甲是小勇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实验装置,其中A是实心均匀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得到F与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中实线所示。

(1)物体A重为___N;

(2)浸没前,物体A逐渐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完全浸没时,A 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N;

(4)小勇换用另一种未知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并绘制出图乙中虚线所示图像,则该液体密度为____ kg/m3。

三、作图题

25.如图所示,物体A向右运动,请画出A所受的摩擦力以及A对水平面的压力示意图。

26.用力F将一物块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块正好匀速下滑,试画出物块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______)

27.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用20N的力将重15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作出物体静止是受力示意图;

(2)如图所示,A是带电体,请画出B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3)如图所示,重为2N的实心铁球在水中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28.如图所示,小物块A在固定的斜面B上恰能匀速下滑,请在图中画出A下滑时受到斜面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

29.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四、实验题

30.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 0.6×103kg/m3,试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细线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大?

(3)若细线断了,最终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3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__相同。

(2)小车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__和_______。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

(4)推论:如果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______。

(5)若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_处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___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32.某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______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______,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3)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则天平的读数为

_________g;

(4)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为______mL;

(5)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______;

(6)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______;

(7)若(6)中测得的数据为55g,则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kg/m3,则花生米的密度ρ花生米______ρ盐水(选填”>”,”<”或”=”)。

3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____________(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如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人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减小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活塞__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____________(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____________。

34.小明制作了一个可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筒与大筒均为圆柱形容器.小筒和托盘的总质量为200g,小筒底面积50cm2,高12cm,大筒中装有适量的水,托盘上不放物体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的位置的刻度均为“0”,将小筒竖直压入水中,当水面距小筒底10cm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的刻度均为最大测量值,小筒和大筒的分度值相同.把被测物体放入托盘中,读出小筒或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

(1)该装置所能测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为______g;

(2)小筒上相邻两刻度线的间距比大筒上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____(选填“大”或“小”);

(3)他想利用此装置测算出石块的密度,操作如下,如图乙所示,将石块放入托盘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m1;如图丙所示,将此石块沉入水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m2,该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A.降落伞打开前,运动员所受重力大于阻力,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

B.降落伞打开前,运动员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所受重力大于阻力,做加速运动,故B

错误;

C.降落伞刚打开时,运动员仍做加速运动,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运动员受到的阻力小于重力,故C正确;

D.由题意知,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在降落伞打开前速度越来越大;降落伞打开一段时间后,会匀速降落,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的速度越大受到的阻力越大,故D错误。故选C。

2.A

解析:A

【详解】

根据碳海绵“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可知其易被压缩;根据碳海绵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等,可知其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根据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亊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可知其能吸油但不吸水,综上分析可知,此过程没有应用到“碳海绵”保温性能好的性质,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选A。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物体B静止和物体A做匀速直线匀速时均处于平衡状态,对两者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判断出受力情况,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平衡状态的合力为零得出A对B、地面对A的摩擦力、拉力之间的关系,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得出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摩擦力的大小关系,要注意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详解】

A、因B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测力计向左的拉力和A对B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 A对B=F示=2N,故A错误;

B、因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所以,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2N,故B错误;

CD、因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B对A向左的摩擦力、地面对A 向左的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由力的合成可得:f B对A+f地=F,

则地面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地=F﹣f B对A=6N﹣2N=4N,故C正确,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平衡力的辨别等,正确的判断各力之间的关系是关键。4.D

解析:D

【详解】

A.甲乙两小球体积相同,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它们受到的浮力相同,甲球上升,乙球仍沉在杯底,说明甲重力小,密度小,乙的重力大,密度大,故A错误;

B.由于两球的浮力相等,但重力不相等,所以在加入盐水前,甲乙两球对杯底的压力不相等,即重力大的对杯底的压力大,故B错误;

C.加入盐水后,虽然甲球上升,但两球所排开盐水的体积相等,液体的密度变大,故它们受到的浮力都变大,且仍然相等;故C错误;

D.加入盐水后,盐水的密度变大,乙排开盐水的体积不变,乙受到的浮力变大,乙对杯底的压力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B

【详解】

A.轴承之间装滚珠是将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不合题意;B.写字时用力,这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符合题意;

C.向门转轴处加润滑油使接触面更光滑一些,以减小摩擦力,不合题意;

D.旱冰鞋安装滚轮,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6.D

解析:D

【详解】

A.经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特性,故A球可能不带电,故A 选项不符合题意;

B.经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接触B球,与B球发生排斥现象,故B球带负电,故B 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小球B 一定带负电,故C 选项错误;

D .小球A 可能带正电,相互吸引,也可能不带电,故D 选项正确。

故选D 。

7.A

解析:A

【分析】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详解】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所以在压力一定时,安全锤的越尖,对玻璃的压强越大,越容易打破玻璃而逃生.故A 选项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8.C

解析:C

【详解】

A .最下面的这个棋子由于用力击打而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 项错误;

B .惯性是物体的本身属性不是力。棋子被尺子击打后,继续向左滑动一段距离是由于棋子具有惯性,故B 项错误;

C .最下面的这个棋子最终静止时,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故C 项正确;

D .随着棋子一颗颗被打出去,剩下的棋子堆对桌面压力减小,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D 错误。

故选C 。

9.C

解析:C

【详解】

A .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容器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故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故A 错误;

B .因为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深度相同,乙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液体的体积;因为质量相同,根据m V

ρ=可知,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故B 错误; C .由A 分析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因为甲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由F p S =

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故C 正确; D .由图知,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由B 知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根据p gh ρ=知,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故D 错误。

故选C。

10.C

解析:C

【详解】

A.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合力的方向向下,所以物体会下沉,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浮沉子”下沉时,体积不变,排开水的重力不变,浮力也不变,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松开手,小瓶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故D正确,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解析:D

【详解】

A.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乒乓球拍上帖橡胶,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瓶盖上刻有纹线,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轴承中装有滚珠,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解析:C

【详解】

质量为10g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当卡片受到的拉力远大于卡片的重力时,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卡片可以看作只在两个拉力的作用下平衡,故应选质量大的重物来拉卡片,故C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13.失去① ③

【详解】

[1]电子带负电,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2][3]用这根玻璃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

解析:失去①③

【详解】

[1]电子带负电,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2][3]用这根玻璃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说明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大气压(或大气压强)压强

【详解】

[1]马德堡半球实验中很难打开半球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刀刃磨锋利减小了接触面的面积,从而增大压强,更易切开物体。

解析:大气压(或大气压强)压强

【详解】

[1]马德堡半球实验中很难打开半球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刀刃磨锋利减小了接触面的面积,从而增大压强,更易切开物体。

15.24000

【详解】

[1]实心正方体A的体积

VA=a3=(0.2m)3=810-3m3

根据公式ρ=得,实心立方体A的质量

mA=ρAVA=2×103kg/m3810-3m3=16kg

解析:24000

【详解】

[1]实心正方体A的体积

V A=a3=(0.2m)3=8?10-3m3

根据公式ρ=m

V

得,实心立方体A的质量

m A=ρA V A=2×103kg/m3?8?10-3m3=16kg

物体A质量为16kg。

[2]实心正方体B的体积

V B=b3=(0.1m)3=1?10-3m3

根据公式ρ=m

V

得,实心立方体B的质量

m B=ρB V B=8×103kg/m3?1?10-3m3=8kg

实心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总=( m A+ m B)g=(16kg+8kg)?10N/kg=240N 实心正方体B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

S=b2=(0.1m)2=0.01m2

实心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F

S

=

2

240N

0.01m

=24000Pa

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24000Pa。

16.上浮

【详解】

[1]根据阿基米德浮力公式,可知

[2]根据密度公式,可知物体的密度为

由于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松手后物体将上浮,静止后漂浮在水上。 解析:上浮

【详解】

[1]根据阿基米德浮力公式,可知

33-3310kg/m 10N/kg 310m N 130F gV ρ=??=??=

[2]根据密度公式,可知物体的密度为

33-332kg 0.6710kg/m 310m

m V ρ==≈??物 由于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松手后物体将上浮,静止后漂浮在水上。

17.惯性 减小摩擦 180 3×103 9×103

【详解】

[1]冰壶被推出后,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

[2]用冰刷刷冰,使冰转

解析:惯性 减小摩擦 180 3×103 9×103

【详解】

[1]冰壶被推出后,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

[2]用冰刷刷冰,使冰转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在冰壶和冰面之间形成水膜,好像润滑油一样,水膜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所以其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

[3]冰壶的重力为

18kg 10N/kg 180N G mg ==?=

[4]冰壶的密度为

3333310kg/m 610m

18kg m V ρ-?=?=

= [5]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为 32910Pa 0.02m

180N F G P S S =

==?= 18.保持不变 竖直向上

【详解】 [1]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也可以理解成“垂直于水平面向上”,所以随着α

角的改变,悬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将保持不变,始终为90度。

[2]剪断悬线后,由于气

解析:保持不变竖直向上

【详解】

[1]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也可以理解成“垂直于水平面向上”,所以随着α角的改变,悬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将保持不变,始终为90度。

[2]剪断悬线后,由于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且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所以小气球将沿竖直向上的方向运动。

19.15 减速

【详解】

[1]当水平推力为15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此时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摩擦力为大小等于15N。

[2]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由于物体对

解析:15 减速

【详解】

[1]当水平推力为15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此时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摩擦力为大小等于15N。

[2]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由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15N。

[3]当撤去推力F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的作用,故将做减速直线运动。

20.150 加速直线

【详解】

[1]当推力为20N时没有推动,此时木箱静止,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其底部所受摩擦力与推力为一对平衡力,即20N。

[2][3]当推力为150N时,木箱水平向右

解析:150 加速直线

【详解】

[1]当推力为20N时没有推动,此时木箱静止,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其底部所受摩擦力与推力为一对平衡力,即20N。

[2][3]当推力为150N时,木箱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其底部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150N,当增大推力时摩擦力不变,推力大于摩擦力,故木箱做加速直线运动。

21.变大不变小于

【详解】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从水龙头里放出自来水,放水的时间越长,放出的水的质量变大。

[2]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因质量的多少而改变,放出的

解析:变大不变小于

【详解】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从水龙头里放出自来水,放水的时间越长,放出的水的质量变大。

[2]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因质量的多少而改变,放出的水的密度不变。

[3]放水时,水的流速大,压强小,放水时水对水龙头的压强小于闭水龙头时的压强。22.同种排斥

【详解】

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即静电球是带电的,人体是导体,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体也带了和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故人的头发上

解析:同种排斥

【详解】

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即静电球是带电的,人体是导体,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体也带了和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故人的头发上也会带上与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据同种电荷相斥可知,头发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故头发越梳越蓬松.

23.等于小于变小 B

【详解】

[1]当轿车静止时某人用力推车未动,由二力平衡条件知道,此时推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3]由于小汽车的形状上面凸起,下面平

解析:等于小于变小 B

【详解】

[1]当轿车静止时某人用力推车未动,由二力平衡条件知道,此时推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3]由于小汽车的形状上面凸起,下面平直,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流过上方的空气流速快,下方的流速慢,上方的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压力差,减小对地面的压力,因此轿车高速行驶时,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小于轿车自身的重力。从而使此时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而车容易失控。

[4]“气流偏导器”的上表面应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这样当跑车高速行驶时,偏导器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下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强差,增加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故选B。

24.增大 2 0.8×103

【详解】

(1)[1]当h=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即物体A的重力G=3N。

(2)[2]浸没前,物体A 逐渐浸入水的过程中,容器内水的深度增大,由 解析:增大 2 0.8×103

【详解】

(1)[1]当h =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即物体A 的重力G =3N 。

(2)[2]浸没前,物体A 逐渐浸入水的过程中,容器内水的深度增大,由p=ρgh 知道,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

(3)[3]由图乙知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N ,由称重法知道,物体A 受到水的浮力

F 浮 =G-F ′=3N-1N=2N

(4)[4]由图乙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4N ,物体A 受到液体的浮力

F 浮 ′=G-F ″=3N-1.4N=1.6N

该液体密度

3333 1.6N === 1.010kg/m 20.810N kg/m F F F F gV F g

g ρρρ'''??==?水浮浮浮

浮水浮 三、作图题

25.

【详解】

物体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且指向受力物体。所以A 对水平面的压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26.

【详解】

物块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下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两个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共同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过物体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G和f,如图所示

27.(1) ;(2) ;(3)

【详解】

(1)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压力和支持力,压力垂直于接触面向里,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向外,压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都为20N,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两个力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

(2)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向上的拉力和带电体对小球的吸引力,如图所示:

(3)因是实心铁球,故重力大于浮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重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

28.

【详解】

物块A在斜面方向上恰能匀速下滑,则物块A在斜面方向上受平衡力的作用,其所受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其摩擦力的示意图如下:

29.

【详解】

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力的作用点可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即可,如图:

【点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