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olinI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弦乐四重奏总谱 分谱WolfgangAmad

ViolinI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弦乐四重奏总谱 分谱WolfgangAmad
ViolinI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弦乐四重奏总谱 分谱WolfgangAmad

音乐五年级下册音乐欣赏《土耳其进行曲》教案

音乐五年级下册音乐欣赏《土耳其进行曲》教案— —《土耳其进行曲》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钢琴独奏曲《土耳其进行曲》清新、流畅的旋律以及独特的风格。 2、使学生通过反复欣赏,达到能够独立模唱主旋律;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简单生平以及其生前的几个小故事。 3、引导学生参与一起介绍莫扎特和他创作的曲目,及涉及乐曲的拓展、延伸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感受钢琴独奏曲《土耳其进行曲》清新、流畅的旋律以及独特的风格,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 教学难点:记忆乐曲主旋律,并能独立模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伴奏“乐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欣赏课。(教师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师:听过吗?一般在什么时候听过? 师:知道为什么叫进行曲吗? 师:一二一0,一二一0,一二三四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欣赏的是一首响誉世界的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它是由世界音乐大师莫扎特作曲。 二、介绍“乐神之子”莫扎特: 1.莫扎特故事:关于他神童的往事,有两件:第一件是他爸教他姐姐玛丽安娜弹练习曲时,他在旁边玩。他姐姐怎么也弹不好,所以只能不停地挨打,不断地挨打,手都打肿了,3岁的莫扎特看不过去了,就爬上去替姐姐弹,结果顺利地弹了出来,他爸惊呆了。由于莫扎特无师自通自学成材的天分,成功导致他姐姐从此对钢琴彻底散失信心,改为往家庭主妇的方向努力。 并且他弹另一首曲子时,那曲子音阶比较长,莫扎特太小,手不够长,总来不及收回来,于是他聪明地用双手分别控制了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中间的那个音节用他的鼻子来完成。

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

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 教学目标: 通过讲述海顿性格特点,培养学生人生观及处事的心态。 教学对象: 高中生 教学内容: 进一步了解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特点,弦乐四重奏的形式,海顿的弦乐四重奏,提琴乐器介绍,作品《皇帝弦乐四重奏》欣赏。 教学过程: 1、引入 海顿有一个响亮的称号:交响乐之父。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一共写作了108部交响曲、可谓是神人了,但是关于他的音乐贡献还有另一个方面,那便是弦乐四重奏了。 在音乐历史上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同时还被称做弦乐四重奏之父。 2、复习上节课内容 现在我们先讲讲上节课讲过的海顿的生活。 海顿(1732-1809)出生于奥地利。对于音乐从小便展现了超人的才华。 7岁便加入了维也纳教堂唱诗班的童声合唱团,变声后被解雇。 靠打临工和教书度日,同时师从当时有名的作曲家波尔波拉学习作曲。 后长期任职宫廷乐队,担任乐师、作曲和指挥,长达30余年。他对乐队长期的训练当中不断研究和尝试,促使他的音乐风格慢慢成熟起来。 被比他小24岁的莫扎特称为:亲爱的海顿爷爷。 3、海顿与莫扎特 既然莫扎特称呼海顿为亲爱的海顿爷爷,那么可见海顿与另一位音乐大家莫扎特是有比较深的渊源的。在海顿近晚年的时候得到了只有14岁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拜访。 最开始莫扎特亲自拜访过海顿,因为后来他们都居住在维也纳,结下了深刻的友谊,两位音乐大家有着许多共同的话题,比如他们会一起探讨作曲技艺。 当时莫扎特向海顿请教的最多的便是如何写作弦乐四重奏。 4、弦乐四重奏 什么是弦乐四重奏? 弦乐:提琴家族的所有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四重奏:四个声部同时重叠演奏。 I:第一小提琴 II:第二小提琴 III:中提琴 IV: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弦乐四重奏是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题材,而海顿就是这种音乐体裁的第一位杰出的大师。 播放音频视频:小提琴《月亮代表我的心》 大提琴《希特勒名单》《爱的致意》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赏析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赏析 结束了一个学期的音乐欣赏课,我受益匪浅。由于老师的悉心教导,也是自己的兴趣使然,我明白了很多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 艺术世界中,最不可思议的莫过于音乐了。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人类传达感情的工具;音乐是一些用旋律和曲调驯服的噪音;音乐是数学与魔术的结合等等。它仿佛是咒语,是密码;又仿佛是精华,是美酒;吸引无数人沉醉其中。 所以,每当我们听到一首曲子并且停下来认真听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了最初的欣赏。这里,我了解到了音乐的三个层次,那就是感官层次、表达层次和音乐层次。我会在接下来就将莫扎特的《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结合这三个层次来粗浅分析。 在欧洲音乐史课上第一次听老师介绍音乐神童莫扎特时,就对这位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的奥地利古典乐派最典型作曲家很是感兴趣,特别是在听完他的生平和主要音乐风格及作品欣赏后,让人真的很佩服他的才气。他的作品真的给人以很特别的感觉,或许不如贝多芬的那般炽热、起伏跌宕,但莫扎特的音乐清明高远,乐天愉快,淳朴优美,其挚温暖,有如天籁一般。常常被誉为“永恒的阳光”和SPring Spring (春泉)。莫扎特在严酷命运的摧残之下默默地承受着、孕育着、奉献着……象殉道的使徒般唱着温馨甘美的音乐安慰着自己,安慰着整个世界。他自己得不到妩慰,却永远在温婉慰藉着别人。他的音乐恰恰是他天使般纯洁灵魂的写照与再现。莫扎特在精神上创造出现实中所得不到的幸福,他以乐天的创造来征服现实的苦难。莫扎特无限美好的信念所表现的和平、安谧、友爱、幸福的境界,正是全人类自始至终向往的最高目标。莫扎特永远是我们忠实的,永远给人安慰的好朋友。 被称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的童年似乎也许也与别人的有些许不同呢,多了点幸运与天赋,当然也多了必不可少的努力,一些别的青年音乐家不敢做的、冒险的事。这些也许都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与素材。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诞生在奥地利萨尔斯堡,出生时风雪交加,3岁起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据说在他还不会写字的时候便已会作曲了,由其父亲记录他所谱的短小乐曲。莫扎特的父亲宫廷乐师Leopold Mozart莱奥波尔德?莫扎特是一个小提琴家、管风琴家、作曲家和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创作背景: 《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莫扎特所写同类体裁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流传最广,也最受欢迎。 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1787 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完成,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莫扎特一共写过13首小夜曲,这首可以算是他小夜曲最著名的一首。 这首曲子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的乐谱遗失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 今天我要讲的是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4/4拍,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乐曲的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其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括了两段风格不同的音乐:主部主题的开头是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旋律,这部分音乐用主、属和弦的分解和弦构成旋律,采用问答式的手法作为旋律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发展,给人以雄壮有力、流畅明快的感受。随后,呈现了一段柔婉轻盈的旋律。这段旋律留给人们一种庄重典雅的舞蹈印象。接着,乐曲把人们引向一种热烈欢快的景象之中。 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带有浓郁的维也纳风格。它优美、抒情、温柔、靓丽,富于青春的气息。其一:这段旋律精巧、活泼,每句的后半部分多用跳进写成。其二:这段旋律轻盈、俏皮、欢快、活泼,给人以十分开朗的感受。 乐曲的展开部很精练,只有20小节。它采用了主部主题的两部分内容。开头是主部主题的引伸。尽管它非常短小,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此后,主要是将副部主题的后半部分在不同的调性上加以发展变化。 乐曲的再现部基本上保持了呈示部的面貌。但在调性上,再现部完全呈现在G大调调性上。整个乐章在绚丽灿烂的色彩中结束。

莫扎特:第40、41号交响曲

文名称:莫扎特:第40、41号交响曲 英文名称:Mozart:Symphonies 40 & 41"Jupiter" 音乐作家:Wolfgang Amadeus Mozart 指挥:Josef Krips 演奏: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录音:Amsterdam,June 1972 版本:COA 1972 Philips 发行时间:2001年 C D 编号:Philips 464 721-2 莫扎特最后三首交响曲的调性——降E调、g小调与C大调——有着显著的差异,而且每一篇作品都有自己的音乐风格, 表情的特色也不尽相同,然而其风格的一贯性也同样明显,加上1786年的《布拉格交响曲》,这些曲子不仅是莫扎特的最高 成就,也代表着十八世纪古典乐派的巅峰。即使在今日,意义仍然深远,一如两百年前。 g小调第40交响曲,K.550 Symphony No.40 in G minor 音乐理论学家爱因斯坦(Alfred Einstein,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堂兄弟)在年出版的莫扎特传记中称这首g小调的交响 曲为“室内乐宿命之作”-- 经过近年来对十八世纪演奏技术的深入研究,这种说法仍然成立。无论如何,此曲都是莫扎特 情感最丰富,结构最严整的交响曲。小调对莫扎特有特殊意义,总是能迫使他表达出激动不安与强烈情绪, 在这方面,《第四十交响曲》无与伦比。 在最初的几个小节里,参差不齐的中提琴奏出隐隐躁动的第一主题,立刻可以感觉到快板乐章无休无止,浑无定时。此主题 的音调强烈而紧凑,而莫扎特的处理方式则游走于焦虑不安与狂乱之间,第二主题是以半音阶升降变化的降B大调,引进 一种较趋向于温和的愁绪,但却鲜少停顿。再现部中,第二主题转为g小调再次出现,再次强调乐章山雨欲来的感觉。

初中音乐-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

初中音乐-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课课时:第一课时年级:八年级 一、教学分析 《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由德国古典音乐时期著名音乐家创作的室内乐作品。作品第一乐章分为四个主题,第一主题风格明朗,带有明显的硬朗感与欢快感。第二主题情绪相较于第一主题,具有明显舒缓的感觉,句感连贯。 《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莫扎特严格按照古典主义框架进行创作,作品第一乐章四个主题界限明显,容易区分,是典型的古典主义时期作品。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生理与心理日趋成熟,学生交往的意识与参与的愿望日益增强,获得知识的途径也显著增多,心理也有了更强大的承受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习典型的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既能让学生学习到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框架的美感,又能将音乐的严格框架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由此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在古典主义音乐的律动中体会到音乐的框架美,体会古典主义时期的框架感与美感,由此对那一时期的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体会经典音乐作品的美感。 2.能够体会到作曲家在描写四个不同主题时运用到的各种手法,【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在演唱、聆听过程中区分四个不同的主题,尤其区分一二两个风格 差异较为明显的主题。 2.通过聆听、对比、体验,学生能够学唱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对比、体验,学生能够在律动体验过程中,通过体验体态律动和体会旋律线的走向。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一主题欢快情绪的表演; 第二主题灵动情绪的表现 ◆难点:倚音的准确演唱和后半拍起拍节奏型的准确把握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体态律动法、聆听对比法 学法:合作法、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初步聆听,感知导入 (完成目标:激发兴趣,完成导入) 【教师活动】 1.播放SHE《不想长大》mv 2.提问:有谁知道这段音乐最早是由谁创作的?

浅析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浅析莫扎特《g 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g 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于1788年7月25日完成的其生涯的倒数第二部交响曲。其与《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和《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堪称莫扎特全部交响曲创作中的三部杰作,被后人合称为莫扎特三大交响曲。莫扎特是在非常大的困境下完成这交响乐三部曲。当时莫扎特的妻子患病,却没有钱买药,甚至连饭都吃不饱。当他向他的富商朋友求助时,却只得到了很小的帮助。正是在这种困窘悲愤的情况下,天才作曲家写下了他的最后三部交响曲,而其中《g 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是三部当中最为阴沉的。从调性上来看,这部交响曲选用了象征着痛苦与伤感的g小调;而从曲子基调上来看,其不仅充满了忧郁,还夹杂着许多豪放与狂野,有着愤懑激昂的精神。可以说,这部作品代表着莫扎特的倾诉,凝聚着其一生当中许许多多的悲惨遭遇与挫折。听这部交响曲,就如同浏览莫扎特坎坷的一生。 本作品的乐队编制非常精简,只由木管组,弦乐组及圆号组成,没有打击乐及其它铜管乐器。其中木管组包括长笛,双簧管,降b黑管及大管各一支,而弦乐组则由小编制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贝提琴组成。虽然乐团编制很精简,却同样能够表现出作曲家心中的澎湃。 《g 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共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是典型的奏鸣曲式,是2/2拍的快板段落,调性自然为g小调。曲子的一开头,在中提琴非常稳健却又显得不安的一连串16分音的伴奏下,小提琴分为2个八度共同演奏出下面这段非常著名的旋律。

这一段小提琴的旋律带有非常明显的小调色彩,体现着莫扎特的愁苦与忧郁。而中提琴的一串16分音看似是在给旋律打节奏,实际却如同命运敲击着作曲家的人生。这便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在经过与管乐的合奏,以及第一主题的重现之后,乐曲进入一段比较舒缓的旋律: 这一旋律同样是由小提琴奏出,其中还夹杂着一些管乐声部的点缀。这一旋律少了第一主题中的一些焦躁,但似乎又多了一些悲伤。这两个主题也为整部作品奠定了基调。之后,经过1,2主题的轮番演奏后,乐曲进入展开部。在展开部发生了一个转调: 正是这两个和弦将乐曲下调了半度,由g小调转为升f小调,使色彩发生了些许变化,加强了乐曲的戏剧性。而在这一部分中,第一主题更是经过了数次变调演奏: 这使的不安的第一主题始终游弋于乐曲的各个角落,不曾有一刻安宁。而结尾前处主旋律小提琴的一串急促的16分音以及结尾处3个沉重的和弦使得痛苦的情绪贯穿了整个第一乐章,极富感染力。 第二乐章同样是奏鸣曲式,为6/8拍的行板,但调性转为降E大调。调性的转变意味着这一乐章的总体色彩将会变得明朗起来。这一乐章中,许多旋律听上来都非常的舒缓悠扬,

音乐教案-土耳其进行曲.doc

音乐教案-土耳其进行曲 一、导入:今天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大音乐家。 1、有那位同学知道他是谁? 2、你了他吗?谁来说说看?下面老师提供一些有关他的材料,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一会儿请一位同学解说员向大家解说一下。二、介绍作曲家:莫扎特 (1756—1791) 奥地利做曲家。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四岁时跟父亲学弹钢琴。五岁时,便能创作各种小曲。六岁时,开始练习小提琴,竟能于大人一七演奏三重奏。超人的天赋,加上刻苦的学习.七岁时,到德国南方各城市演出,后又到巴黎、伦敦,轰动了欧洲,背赞为“童”。后因生活的贫困,积劳成疾,他仅活了35岁,但留给后世的作品多达千余部。三、欣赏《土耳其进行曲》 1 、乐曲简介:《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根据另一部名作《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改编的,乐曲优美而且带有土耳其军乐特色。 2、问题:你能听出这首曲子表达了哪些情绪?(第一遍) 3、在提供的幻灯片上选出正确的情绪。(轻快、活泼、精巧的;明朗雄壮的;优美、轻盈、流畅的;威武雄壮的;)(部分) 4、欣赏主题音乐,了解音乐的各种情绪和内容。 A、明朗雄壮的;(主题略)——仿佛军号的吹奏,配以模仿小军鼓的伴奏型,显明朗雄壮。 B、轻快、活泼、精巧的;(主题略)——优美而带有舞蹈性。 C、优美、轻盈、流畅的;(主题略)——起着对比和连接音乐的作用。 D、威武雄壮的;(主题略)——就象是一支军队在军乐队的伴奏下,神气实足第在队列进行。(分段落) 5、

听音乐,说出音乐表现的情绪和内容?(第二遍) 6、要求:欣赏全曲,根据乐曲的内容,感受和对比乐曲的情绪,并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进行感受。 8、小结问题:同学们,有没有思考一下,这么丰富、变化的情绪在音乐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呢?提示:通过音乐片段的演示来启示。讲解:用不同的力度——强、弱还可以通过速度——快、慢来表现的。五、巩固练习六、小结七、下课 一、导入:今天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大音乐家。 1、有那位同学知道他是谁? 2、你了他吗?谁来说说看?下面老师提供一些有关他的材料,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一会儿请一位同学解说员向大家解说一下。二、介绍作曲家:莫扎特 (1756—1791) 奥地利做曲家。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四岁时跟父亲学弹钢琴。五岁时,便能创作各种小曲。六岁时,开始练习小提琴,竟能于大人一七演奏三重奏。超人的天赋,加上刻苦的学习.七岁时,到德国南方各城市演出,后又到巴黎、伦敦,轰动了欧洲,背赞为“童”。后因生活的贫困,积劳成疾,他仅活了35岁,但留给后世的作品多达千余部。三、欣赏《土耳其进行曲》 1 、乐曲简介:《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根据另一部名作《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改编的,乐曲优美而且带有土耳其军乐特色。 2、问题:你能听出这首曲子表达了哪些情绪?(第一遍) 3、在提供的幻灯片上选出正确的情绪。(轻快、活泼、精巧的;明朗雄壮的;优美、轻盈、流畅的;威武雄壮的;)(部分) 4、欣赏主题音乐,了解音乐的各种情绪和内容。

莫扎特及其作品简析

莫扎特及其作品简析 曾磊20141387036 数学与统计学院 经老师推荐,我看了《莫扎特传》这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从而更加亲近地接触到这位历史上极负盛誉的音乐家,在惊叹他那过人的天赋和才华的同时,我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他的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我们总是喜欢叫他神童和天才,然而我们却没有看到他的勤奋,他曾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过:“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研究过许多次。”所以,我们应该坚信:天才出自勤奋,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巨大努力!莫扎特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当然结局也是十分悲惨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是极其大胆和勇敢的,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然而正是他这种不畏强权,追求自由,崇尚心灵解放的勇敢精神,又为他赢得世人更多的敬重。他曾在给父亲的信中写到:“不能再受这些了,心灵使人高尚起来,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的多。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 莫扎特一生作品丰富,他的代表作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安魂曲》等。影片的开头就是以《唐璜》为背景音乐,《唐璜》是莫扎特的一部歌剧作品,初演于1787年,受到广泛欢迎,这部作品是根据拜伦的同名诗体小说改编而来的,虽然貌似喜剧,实则悲剧色彩浓郁,是古典主义歌剧的代表作。歌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但它主要还是以音乐为载体来组织剧情,表现情节的。《唐璜》在艺术风格上有着诸多新颖之处:声部的创新;人物也更具有鲜活性;还有人文性的凸显,他的歌剧中流露出一种对人性不可思议的深刻理解,他始终坚持赋予角色人性化的信条;充斥戏剧性,莫扎特自称这部歌剧为欢快的戏剧,他强调这是内容深刻的音乐悲剧与喜歌剧的统一体。 接着是莫扎特的弦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又称《第13号小夜曲》,其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G大调弦乐小夜曲原有五个乐章,后因第二乐章失传,所以现存只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2排,浪漫的抒情曲,本章旋律恬静,充满了绵绵情思。第三乐章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这一章的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活力。第四章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这

音乐:土耳其进行曲

大班音乐活动:土耳其进行曲(演奏)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A的曲式结构,会看图谱进行轮奏和合奏。 2.尝试根据打击乐器的音色选择合适的乐器为乐曲伴奏,能与同伴协调一致地演奏。 3.学习看指挥演奏乐曲,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在晨间、离园、自由活动等环节播放乐曲,让幼儿熟悉。 (二)音乐《土耳其进行曲》。 (三)材料投放:铃鼓、碰铃、响板等各若干,音乐《土耳其进行曲》。【活动过程】 一、动作体验,感受节奏。 (一)教师扮演士兵队长,幼儿扮演勇敢的小士兵,跟随音乐,通过动作体验感受音乐《土耳其进行曲》活泼、进行曲式的风格,熟悉音乐。1.引导语:神气的小士兵们,我是你们的队长,我们要去前面的森林里完成一个任务,你们要听队长的口令。准备!出发! 二、欣赏音乐,练习节奏。 (一)教师以士兵要完成任务的口吻,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完整欣赏音乐,感受乐曲ABA的曲式结构,并说说音乐共有几段、哪两段是一样的。

(二)播放《〈土耳其进行曲〉演奏图谱》中A段、B段图谱,引导幼儿边观察图谱边听音乐,感受节奏。 (三)提问并引发讨论:(1)你们发现了图谱上有什么秘密?(2)为什么圆点有大有小?大圆点和小圆点分别要怎么拍节奏? (四)播放A段图谱,请幼儿与A段图谱做对比,找出不同的地方:最后一个小节节奏不同,第三段音乐最后一小节只拍一次 三、视听结合,学习演奏节奏。 (一)幼儿随乐看图谱,徒手练习节奏。 (二)幼儿分两组随乐合作徒手练习节奏。提醒幼儿认真看图谱,明确图谱要求:圆点符号代表碰铃和响板演奏,星星符号代表铃鼓演奏。 四、持乐器演奏。 (一)尝试配器。 1.出示铃鼓、响板、碰铃,引导幼儿尝试根据乐器的声音来选择合适的演奏乐器,为乐曲配器伴奏;知道铃鼓适合表现出连续两拍,碰铃和响板适合表现出一拍。 2.引导语:①圆点的音乐,用什么乐器表现更合适?为什么选择碰铃和响板?②星星的音乐,用什么乐器表现更合适?为什么选择铃鼓? (二)随乐看图谱演奏。A段音乐由碰铃和响板演奏,B段音乐由铃鼓演奏。A段音乐演奏方法和A段音乐相同,但最后一小节只在重音拍一下。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 Renyin version of String Serenade in G major (Volume 2)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 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聆听《G大调弦乐小夜曲》,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 绪间的关系,运用演唱、律动、打节奏等形式主动体验音乐。 2、通过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引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愿意主动的去了解和聆听。 3、简单了解小夜曲、奏鸣曲式、弦乐四重奏等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主动的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愿意主动亲近、聆听、感受古典音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聆听乐曲片段 了解“音乐神童”的莫扎特。 二、感受欣赏

(1787) (一)完整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 问:给你的第一感受是?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 (二)逐段聆听: 1、播放呈示部第一句旋律: (1)带领学生哼唱第一句,进一步感受旋律的特点。 (2)男女生分角色演唱(问答式) 2、播放第二句旋律: 与第一乐句对比音乐有什么变化? 随音乐哼唱,再次感受旋律。 3、尝试合唱两个主部主题 男声:主部主题一,用“BONG”演唱(声音要集中、饱满,表现出音乐的雄壮、有力。) 女生:主部主题二,用“LA”演唱(柔美、抒情,可以用手势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4、播放第三句旋律:

用形象的舞蹈动作辅助感受音乐的美: 前半句:男士绅士高贵的摘帽邀请。后半句:女生拎裙子优雅含蓄的接受。 5、播放第四句旋律: 随着音乐在颤音处轻拍桌面,打节奏。 (三)聆听展开部: 找出简短的展开部是从我们刚才已经熟悉的两条旋律发展而来的' (四)聆听再现部 在每个主题出现时,举手示意。 (五)奏鸣曲式结构 (六)了解小夜曲 (七)完整欣赏(视频) 三、小结 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

土耳其进行曲鉴赏

赏析土耳其进行曲 作品简介 《土耳其进行曲》,全称为《“土耳其进行曲”主题变奏曲》,《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是一首以“土耳其进行曲”为主题而驰名世界的变奏曲。这首著名的奏鸣曲的作者是被称为“音乐神童”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他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音乐历史上罕见的音乐天才,他转瞬即逝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 作者简介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他无疑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 乐曲特色 乐曲的主题简洁而极其节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贯的节奏,加上十六分音符来提高活泼感,全曲表现出一种带有童贞般的单纯(片段1),各个变奏并不着力渲染技巧,但朴实有力,而又不陷于单调,是一种巧妙的关联。《土耳其进行曲》采用回旋曲式,因此也有人称为《土耳其回旋曲》。 第一主题,曲调轻盈活泼、节奏富于弹性,使人感到一种欢快和喜悦,个人感觉这种曲调适合调动人的情绪,帮人们减轻压力,放松心情;乐曲的中部音调突然加强,主题音调节奏铿锵有力,气势雄伟,与第一段曲点调轻盈形成强烈的对比,表明人情绪的一种变化,人的情绪日益高涨欢快。接着曲调转回小调,又是第一乐段的再现,这正体现了回旋曲的特点,利用重复的曲调来增强效果。乐曲的结尾部分较长,它是以进行曲风格的音调为素材,不断加以变化发展而成的,与前一部分明显不同,体现了变化的特点。曲调在大调上进行,显得壮丽辉煌,气势磅礴,音调不断推向高潮而结束全曲。 莫扎特的钢琴小品《土耳其进行曲》是听众特别喜欢的乐曲, 以轻松活泼、赋予节奏而著称, 这首乐曲是莫扎特于年在法国巴黎所作。其实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是他的第十一《A 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因为他在第三乐章的开头著明“土耳其风格”, 所以被称为《土耳其进行曲》。这首乐曲的土耳其风格并不浓郁, 和真正的土耳其音乐的节奏、音调相差甚远。《土耳其进行曲》也有人称之为《土耳其回旋曲》。一般的回旋曲, 主部主题在乐曲一开始, 或开始不久就呈现出来, 而在这首乐曲里, 主部出现在插部之后, 那么它为什么又叫“进行曲”呢? 这是由于贯穿全曲的这个主题, 模仿了土耳其军乐的明朗、雄壮的特点, 在大调上以进行曲节奏出现3 次, 这就决定了乐曲进行曲的性质。这首乐曲的曲调流畅动听, 所以受到人们的喜欢而经常被拿出来单独演奏, 反而比《A 大调钢琴奏鸣曲》更有名气。

听“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感悟

听“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感悟 一直以来我对音乐发展史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对一些著名乐曲家的乐曲也不是很感兴趣,特别是一些现场的有指挥家的乐队演奏,我感觉乐曲很杂乱,听了之后很反感。但是自从上了这门课后,听了老师对古典主义时期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的乐曲的讲解,让我这个外行人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在课上听了一些著名的乐曲家的杰作后,感触真的很大,现在也对一些名曲变得越来越喜欢,但是在课上印象最深也是我最喜欢的就是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当听了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时,一下子就想起了S.H.E 的《不想长大》,于是上网查了后才知道《不想长大》这首歌的作曲者左安安采用了莫扎特这首知名的第40 号交响曲中最为人熟知的主题作为副歌的旋律。我也了解到不仅仅只有这首歌借用了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我真的很佩服这些著名的音乐家们聪颖的天资和无与伦比的才能。那节课之后,我查了很多关于莫扎特的一些事迹,说实话在课上听时,虽然听了之后有一点压抑的感觉,但是整首乐曲我感觉也很欢快,也许是受流行歌《不想长大》的影响,但当我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时,真的很难以相信竟然是在这样令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中完成的,因此我有了一个很深的感悟:欣赏一首乐曲不仅要从乐器以及音调上去感受与揣摩,更要用心去体会乐曲中所包含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和赏析一首乐曲。 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思,是莫扎特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最受世人珍爱的作品,也是超越了一切时代的纯音乐典范,整个音乐史上真正完美的杰作之一。由于莫扎特创作背景的缘故,使得这部交响曲基调是抒情风格加上悲怆气氛,同时又充满着愤懑激昂的精神。这部作品倾诉了作曲家的哀怨之情,但这并不是作曲家当时贫寒生活的直接反映,而是深深的凝聚了一个穷困作曲家的生活体验,也是他一生中所有悲惨遭遇和挫折的集中体现。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步步接近浪漫派的作品,作品共分四个乐章,抒发了温柔真挚的感情,展现了激昂向上的精神世界。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g小调,2/2拍子,开头在中提琴和弦的伴奏下,由小提琴演奏充满优美哀愁的第一主题,这段主题非常出名,后来经常被改编为轻音乐曲单独演奏。第二乐章:行板,降E大调,6/8

小学音乐《土耳其进行曲》教案

《土耳其进行曲》 四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1、欣赏钢琴独奏曲《土耳其进行曲》,体验乐曲热情奔放的旋律和轻快活泼的 情绪,感受乐曲行进的脉搏和军乐的风格。 2、能用明亮的歌声、整齐有力的动作与步伐表现乐曲行进的节奏与风格。 3、感受乐曲情绪、通过用身体动作和军乐器合作等音乐表演的形式,把握乐曲 的节奏和韵律,理解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 感知《土耳其进行曲》的基本音乐节奏型,体验“进行曲”不同的情绪特点。【教学难点】 能够流畅地哼唱乐曲第二主题音乐,并用多种形式表现。 、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进行曲音乐,学生律动进教室 二、演唱歌词版《威风凛凛进行曲》 三、导入课题,听赏《土耳其进行曲》 (一)语言过渡,导入课题 - 听一听演奏乐器是什么 在音乐中你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二)介绍作者,讲小故事

(三)、听赏第二主题,把握行进的节奏 1、初听音乐,感知形象 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情绪是几拍子的 , 2、模仿指挥棒打节拍 3、视谱和唱谱 ①默唱简谱 ②加音乐唱谱 4、表现行进主题节奏型 2/4 X —│X ─│X X │X 0│X ─│X ─ │X X │X 0│ 5 、加入大鼓军乐器 介绍大军鼓,请学生上台伴奏,师指导 6、加入脚步动作 师带领学生跺脚,加上手部动作,起立表演 7、铃杖、大军鼓和小指挥合作 听音乐,大军鼓、铃杖与全体学生合作表现 】 (四)、对比聆听第一主题,比较情绪的不同 师:刚才我们一起表现了第二主题,现在回过来听第一主题,盛老师用钢琴为大家弹奏,你们来做乐队小指挥,同时选一组最能代表主题情绪的形容词。 (五)、听赏、表现第三主题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说课稿 李集学校:关明生 一、说教材分析: 《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莫扎特所写同类体裁的最后一部作品,完成于1787年8月10日。这部作品流传最广,也最受欢迎。乐曲的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其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括了两段风格不同的音乐:主部主题的开头是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旋律,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带有浓郁的维也纳风格。乐曲的展开部很精练,它采用了主部主题的两部分内容,尽管它非常短小,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乐曲的再现部基本上保持了呈示部的面貌。但在调性上,再现部完全呈现在G大调调性上。整个乐章在绚丽灿烂的色彩中结束。 本课是奥地利伟大音乐家莫扎特所作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也是他小夜曲体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在此安排的用意意是让学生了解小夜曲体裁,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激发学生对室内乐作品的热爱。教学重点是通过听、唱、伴奏等形式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学难点是学生尝试用自制的弹拨乐器为乐曲伴奏。本课的学习领域为感受与鉴赏。 二、说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仍然通过“旅行”这种形式进行,围绕《G大

调弦乐小夜曲》展开教学,在教学中,可借助男女生二声部的主题模唱、自制弹拨乐器的伴奏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感受乐曲,并培养学生合唱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可设计为交流对话、感受体验、创作实践、探究、评价反思等教学环节。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富有感染力,音乐知识面最广的一种形式;音乐欣赏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最佳方式;由于音乐本身存在着不具象、无语义等美学特征,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主体,它不但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个性化的创造潜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丰富审美情感,提高感受与鉴赏能力。这一课的重点是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 三、说学情分析: 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对于古典音乐的理解有一定基础,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下面是一些18世纪到20世纪80年代弦乐四重奏名曲

下面是一些18世纪到20世纪80年代弦乐四重奏名曲: 海顿的68首乐乐四重奏,特别是晚期的艾尔德迪四重奏,作品76。 莫扎特的23首弦乐四重奏:他献给海顿的六首(K. 387,421,428,458,464,465,作品10)被普遍认为是古典弦乐四重奏的顶峰之作。C大调第19号《不和谐音》,K. 465以其不调和的前奏著名。 贝多芬的16首弦乐四重奏声誉甚隆。弦乐四重奏1-6号,作品18展示了他自海顿和莫扎特以来对弦乐四重奏发展的总结。之后三首,弦乐四重奏7-9号,作品59 也非常流行而甚至今天也是,因为这些作品大大地扩展其表现形式和吸收了新的情感和戏剧性。接下来也有弦乐四重奏10-11号,作品74《Harp》和作品95《Serioso》。最后,弦乐四重奏12-16c和大赋格,作品127,130-135,这最后五首弦乐四重奏和大赋格为作曲家最后的作品。虽然这些作品充满着不妥协的斗志,被认为是最伟大的作品,但是相比起贝多芬中期写下的浪漫诗篇,诸如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普及程度还是稍逊一筹。 舒伯特的d小调第14号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还有A小调第13号弦乐四重奏《Rosamunde》和他最后的G大调第15号弦乐四重奏。 孟德尔颂的六首弦乐四重奏。 史麦塔纳的e小调第1号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涯》。 勃拉姆斯的三首弦乐四重奏。 德沃夏克的F大调第12号弦乐四重奏《美国》。 柴可夫斯基的第1号弦乐四重奏,作品11,特别是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鲍罗丁的D大调第2号弦乐四重奏,特别是第三乐章"夜曲"。 德彪西的g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0。 荀白格的四首弦乐四重奏。 拉威尔的F大调第弦乐四重奏。 杨纳杰克的第1号弦乐四重奏《克罗采》",灵感来自托尔斯泰的小说克罗采奏鸣曲,其小说灵感来自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No. 9,克罗采奏鸣曲。 Frank Bridge的第3号弦乐四重奏。 巴托克的六首弦乐四重奏。 贝尔格的抒情组曲,作给弦乐四重奏。 马提努的协奏曲给弦乐四重奏和管弦乐团 萧斯达高维契的十五首弦乐四重奏,特别是c小调第8号弦乐四重奏,作品110。艾略特·卡特的五首弦乐四重奏和近年受到赞扬的系列。 菅野茂的六首弦乐四重奏《Dietro il Pontecello》。 武满彻的第1号四重奏给弦乐《A Way a Lone》。

“弦乐四重奏”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彭松 丰富的艺术表现完美的演奏形式 ——“弦乐四重奏”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彭松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作者简介]:彭松(1972-),男,湖北武汉人,武汉音乐学院管弦系讲师,主要从事音乐演奏、教学及研究工作。 摘要:“室内乐”起源于欧洲,其产生原因是受欧洲十二世纪到十五世纪声乐合唱四声部创作的概念影响,而形成的由乐器来演奏合唱四个声部的音乐形式。“弦乐四重奏”以其多样化的演奏技巧,丰富的表现力,歌唱性的旋律和宽广的音域、音区、音色对比,成为“室内乐”中最重要的演奏形式,所以在不同时期都有大量的作曲家来创作弦乐四重奏作品,并吸引许多理论家来对弦乐四重奏作品进行研究,其研究涉及到和声、调性结构和作曲技法等方面。本文将对弦乐四重奏形式自形成以来200多年的时间里发展的情况进行论述,并在弦乐四重奏发展的不同时期中,针对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的创作风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室内乐、弦乐四重奏、发展情况、创作风格 “室内乐”起源于欧洲,其产生原因是受欧洲十二世纪到十五世纪声乐合唱四声部创作的概念影响,而形成的由乐器来演奏合唱四个声部的音乐形式;在当时通常是为贵族等少数人演奏,供其欣赏的音乐。所以,这里的“室内”是指在西欧贵族的宫廷和客厅等。由于演奏地点在家庭和室内这样的自然环境,就区别于教堂音乐、剧院音乐和音乐厅等音乐。室内乐除各种各样重奏外,还包括少数乐器伴奏的独奏和重奏乐曲。室内乐既不象歌剧音乐那样宏伟气派,又不象交响乐那样富于戏剧性并充满矛盾冲突,它属于重奏音乐,每件乐器,每个声部之间都是各自独立、互相平等而又能有机地融合,在表达感情方面以细腻见长,是表达作曲家心灵深处的自我独白。 “弦乐四重奏”这一体裁是十八世纪在欧洲被开始运用和接受的,现已经历了两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许多卓越的作曲家和演奏家都为“弦乐四重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弦乐四重奏”成为最具有表现力的音乐语言之一。美国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梅纽因曾说过:“弦乐四重奏是音乐表演的最高形式,也是最纯的音乐演奏的形式,可以表达人类最深刻、最细腻的情感,它能表现出细微的感情变化。”正因为如此,对弦乐四重

G大调弦乐小夜曲

教材说明:本课是奥地利伟大音乐家莫扎特所作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也是他小夜曲体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在此安排的用意意是让学生了解小夜曲体裁,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激发学生对室内乐作品的热爱。教学重点是通过听、唱、伴奏等形式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学难点是学生尝试用自制的弹拨乐器为乐曲伴奏。本课的学习领域为感受与鉴赏。 教学创意:本课教学仍然通过“旅行”这种形式进行,围绕《G大调弦乐小夜曲》展开教学,在教学中,可借助男女生二声部的主题模唱、自制弹拨乐器的伴奏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感受乐曲,并培养学生合唱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可设计为交流对话、感受体验、创作实践、探究、评价反思等教学环节。 (一)、教学目标:聆听《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体验其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能在聆听、演唱、比较等学习过程中,掌握小夜曲、室内乐等音乐知识。 能够创造性地参与自制弹拨乐器的音乐实践创作活动。 (二)、教学准备:《G大调弦乐小夜曲》及其它小夜曲的音响资料,莫扎特画像、维也纳图片。 收集维也纳、莫扎特等相关音乐资料,自制弹拨乐器,竖笛等。 (三)、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你了解“音乐之都”——维也纳吗?你知道“音乐神童”是谁吗?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将带领大家前往此次旅行的最后一站——奥地利,为同学们解开这个谜底。1、交流对话 整理: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有关维也纳、莫扎特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归纳。 交流:学生互相展示所收集的相关音乐资料。(出示图片或讲述音乐小故事或播放音乐作品)补充:教师补充讲述(结合媒体),学生更完整了解。 2、感受体验:聆听:播放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学生聆听并交流听后的感受及演奏形式;讲述:复习乐曲演奏形式——弦乐合奏,教师引入并讲述其体裁形式——小夜曲;哼唱:播放乐曲,学生随音乐哼唱各个主题旋律,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情绪;描画:学生在音乐声中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情景描画。 3、创作实践:合作:男女生分声部用la和beng等象声词唱乐曲主题。(师引导其二声部的和谐);尝试:教师弹奏乐曲,学生尝试用自制的弹拨乐器(如橡皮筋、塑料杯等)为乐曲伴奏。 4、探究归纳:师生就三次旅行中的不同演奏形式(弦乐合奏、弦乐四重奏、小夜曲)展开复习讨论,综合讲述室内乐。探究:师生听一听、唱一唱其它室内乐作品。 5、评价反思:教师就本次“音乐之旅”作简要小结,并提出希望,还给学生提供了解室内乐作品的网站等资讯。 学生评价:学生谈谈本次旅行的感受与收获。 结束语:同学们,“金色乐章”音乐之旅是短暂的,也是愉快的,我相信同学们今后探索音乐的旅途一定比今天更加有趣!更加难忘! (四)、其它选择 1、本课导入时可以播放宋祖英的维也纳音乐会,以“金色大厅”“为视点引入本课。 2、本课还可以以小夜曲这种体裁形式为主线展开教学,其环节 可设计为赏小夜曲——唱小夜曲——奏小夜曲——演小夜曲等。

对演奏海顿弦乐四重奏作品的几点体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7397859.html, 对演奏海顿弦乐四重奏作品的几点体会 作者:周向明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7期 海顿是交响曲之父,也是弦乐四重奏之父,总的来讲,海顿对弦乐四重奏发展所做的贡献,远远要超出其对交响乐曲发展所做的贡献。海顿一生创作了八十多首弦乐四重奏,并确立了弦乐四重奏的基本形式与架构,他的四重奏作品灵气风发,好像是睿智的老父亲调动着四把弦乐器在相互交谈,情调愉快轻松、风格恬静典雅,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带来活力,带来希望,有着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充分体现了海顿的音乐精神。如何演奏好海顿的弦乐四重奏,达到与海顿音乐精神的高度和谐之境,笔者通过近年来长期聆听演奏海顿的音乐作品,有一些体会,在这里提出来,就教于同行和专家们。 一、演奏好海顿弦乐四重奏必须在整体上认识把握海顿生存成长的时代背景 艺术来源于生活。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作者生存成长时代背景的缩影抑或写照,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也不例外。海顿从18岁开始,直到77岁生命的结束,没有停歇过弦乐四重奏的创作。他的每一首弦乐四重奏都是独具音乐个性的佳作,结构之精美、声部之和谐可为后世之楷模。海顿对弦乐四重奏四件弦乐器如何搭配、如何产生最优美的旋律,最愉悦的声响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巧妙的处理,完美地使曲式服从于音乐内容。就如著名的柯达伊弦乐四重奏团成功地把海顿音乐灵感中的欢快和愉悦充分表现出来了一样,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对弦乐四重奏乐曲风格把握得十分精确,对海顿乐益融会贯通。他们之所以成功不仅因为他们都毕业于布达佩斯的李斯特音乐学院,重要的是他们有着系统的音乐理论素养,他们了解掌握系统的音乐史知识,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好海顿成长的时代背景与作品风格。 海顿1732年出生在奥地利东部靠近匈牙利边境的小镇罗劳,他的父亲是一个马车修理匠,在他的幼年、少年时期曾做过唱诗班歌童,后因倒嗓而被开除,曾一度处于无钱、无工作、无家可归的境地。在26岁进入贵族府中供职后,他的人生困境得以摆脱,他在作曲方面的成长也有了一个理想的空间。自1761年开始,近30年的时光海顿供职于匈牙利王族财势最大的保尔安东·艾斯特哈齐亲王府,他所承担的任务就是创作亲王点写的任何品种的音乐,指挥演出、训练管理所有的音乐人员、保持乐器的完好。这样的工作给海顿创造弦乐四重奏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环境条件。可以说,他的人生经历使他成为一个有耐心、有毅力、为人谦虚、处事得体的苦干者,一个知足常乐、甘居人下的大作曲家。正如海顿自己曾经说过的:“亲王欣赏我的每一项工作,表扬我。作为乐队指挥,我可以进行试验,观察是什么乐器加强或削弱了效果,从而改进、替换、省略或试用新的东西。我与世隔绝,周围没有人干扰我,把我引入歧途。因此,我是被迫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海顿的弦乐四重奏节奏富有变化,主题扩展面宽,展开时机巧妙,曲式处理精美,四种乐器各有个性、平起平坐。比如说,在0p.20中,大提琴被用作独奏的旋律乐器,织体完全摆脱对通奏低音的依赖,对位的重要性提高,丰富了作品织体,和同一时期的交响曲一样,这正是由于他曾靠打零工和教学勉强度日,自学了富克斯的《艺术律梁》,掌握了对位法,为其创作四重奏作品打下了基础。同样,作品0p.2.0 No.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