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

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
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

第一节生命系统的层次

生命的种类多样,不同生命形式的生物,所处的环境不同。只有进行生命活动的层次性分析和相应环境条件的层次性分析,才能真正认识生物生命活动的本质。生命系统具有层次性,生态学的研究也相应地划分成若干层次。生态学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生态学、微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宏观生态学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微生态学是以单细胞为中心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是以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与分子环境关系的生态学。

第二节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

一、种群概念及特征

1.种群的概念

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Population这个术语从拉丁语派生,含人或人民的意思,一般译为人口。以前,有人在昆虫学中译为虫口、鱼口、鸟口等,后来我国生态学工作者统一译为种群,但也有译为“居群”、“繁群”的,台湾译为“族群”,日语中译为“个体群”。种群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定的,生态学研究者往往根据研究的方便成划定出种群的分界线,例如,实验室饲养的一群小家鼠,可称为一个实验种群。

一般认为,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在自然界中,门纲目科属等分类单元是学者按物种的特征及其在进化中的亲缘关系来划分的,唯有种(species)才是真实存在的。因为组成种群的个体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死亡和消失的,又不断通过新生个体的补充而持续,所以进化过程也就是种群中个体基因组成和频率从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的变化过程。因此,从进化论的观点看,种群是一个演化单位。从生态学观点来看,种群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2.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三方面:

①数量特征(密度或大小)。这是所有种群都具备的基本特征。种群的数量越多、密度越高,种群就越大,种群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也就越大。种群的数量大小受四个种群基本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人率和迁出率)的影响,这些参数同时受种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率、内分布格局和遗传组成的影响。了解种群的特征有助于理解种群的结构,分析种群动态。

②空间分布特征。它包括内分布格局即种群内部的个体是聚群分布、随机分布还是均匀分布和地理分布格局即种群分布在什么地理范围内。

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种群的遗传特征是种群遗传学和进化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种群的增长

1.种群的群体特征

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群体特征,这些特征大体分三类:

(1)种群密度。

(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natality)、死亡率(motality)、迁入和迁出率。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而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

出生率泛指任何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能力,迁出是指种群内个体由于种种原因而离开领地,迁入则是别的种群进入领地。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sexratio)、年龄分布(age distribution)和种群增长率等。

(1)种群密度

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往往要进行种群数量的统计。在数量统计中,种群大小的最常用指标是密度。密度通常表示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目,但也有用每片叶子、每个植株、每个宿主为单位的。由于生物的多样性,具体数量统计方法随生物种类或栖息地条件而异。

密度大体分为绝对密度统计和相对密度统计两类。绝对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有个体数,而相对密度则只能获得表示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

(2)初级种群参数

它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4个基本参数。

①出生率:

出生率常分为最大出生率和实际出生率。

最大出生率:是在理想条件下,即无任何生态因子限制,繁殖只受生理因素所限制产生新个体的理论上最大数量。

实际出生率:表示种群在某个真实的或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增长。它随种群的组成和大小,物理环境条件而变化的。

②死亡率:

死亡率是在一定时间内死亡个体的数量除以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平均大小。

死亡率也分为最低死亡率和实际死亡率。

最低死亡率:是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种群中的个体都是因年老而死亡,即动物都活到了生理寿命后才死亡。

实际死亡率:在某特定条件下丧失的个体数,随种群状况和环境条件而改变的。

③迁入和迁出:

迁出是指种群内个体由于种种原因而离开领地,迁入则是别的种群进入领地。

迁入和迁出也是种群变动的两个主要因子,它描述各地方种群之间进行基因交流的生态过程。

(3)次级种群参数

它包括年龄结构、性比和种群增长率等。

1)年龄结构: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研究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对深入分析种群动态和进行预测预报具有重要价值。种群的年龄结构通常用年龄锥体图表示,按从小到大龄级比例绘图,即是年龄金字塔或年龄锥体。它表示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布。利用年龄锥体图(年龄金字塔)能预测未来种群的动态。

年龄锥体图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上到下配置而成的图。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百分比。按锥体形状,年龄锥体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①增长型种群

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②稳定型种群

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增长型和下降型种群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

③下降型种群

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2)性比

性比是反映种群中同一年龄组的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比例的参数,即年龄锥体两侧的数量比例。大多数生物的自然种群内♀♂个体比率通常为1:1。

生物出生时雄性多于雌性,随年龄增长,雌性多于雄性。性比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食物的丰歉。当赤眼蜂的食物短缺时,雌性比例就会下降。

大多数生物受精卵的♂与♀比例,大致是50%:50%,这叫做第一性比;

幼体成长到性成熟这段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与♀的比例变化,至个体开始性成熟为止,♂与♀的比例叫做第二性比;

此后,还会有充分成熟的个体性比叫第三性比。

性比对种群的配偶关系及繁殖潜力有很大影响。在野生种群中,因性比的变化会发生配偶关系及交配行为的变化,这是种群自然调节的方式之一。

(3)生命表

生命表(life table)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它实质上是描述种群生死过程的一种有用的图表模式。简单的生命表是根据各年龄组的存活或死亡数据编制,综合生命表则包括出生数据,从而能估计种群的增长。

第三节种群关系

生物在自然界长期发育与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以食物、资源和空间关系为主的种内与种间关系。我们把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intraspecific relationship),而将生活于同一生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intersPecffic relationship)。这里大家要注意,种内,顾名思义就是种群内部,它强调的是同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例如一片牛群,它强调的种内关系就是黑牛和花牛、公牛、母牛和小牛之间的关系等等。而种间呢,是强调不同物种之间,就好比狼和羊之间的关系,寄生虫和人或动物之间的关系等等。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同属于种群关

系,但是这两种关系之中依然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而我们正是通过这种不同,来认识生物群落与功能的重要特性。

那我们介绍了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定义以后,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地看一下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先看种内关系(板)。

一、种内关系

(一)集群

集群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种群当中。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多或少都会在一定的时期内生活在一起,从而保证种群的生存和正常繁殖,因此集群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性特征。

根据集群后群体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集群分为临时性集群和永久性集群两种类型。

1.集群的分类

临时性集群就是那些随机聚集在一起的物种,没有固定的时间和范围,(图)例如草原上的牛马羊聚集在一起。

永久性集群存在于社会动物当中。而所谓的社会动物就是指具有分工协作等社会性特征的集群动物。(图)社会动物主要包括一些昆虫(如蜜蜂、蚂蚁、白蚁等)和高等动物(如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等)。

2.产生集群的原因

生物产生集群的原因复杂多样。这些原因包括:

①对栖息地的食物、光照、温度、水等生态因子的共同需要。(图)如潮湿的生境使一些蜗牛在一起聚集成群。

②对昼夜天气或季节气候的共同反应。如过夜、迁徙、冬眠等群体。

③繁殖的结果。由于亲代对某环境有共同的反应,将后代(卵或仔)产于同一环境,后代由此一起形成群体。

④被动运送的结果。例如强风、急流可以把一些蚊子、小鱼运送到某一风速或流速较为缓慢的地方,形成群体。

⑤由于个体之间社会吸引力相互吸引的结果。

3.集群的生态学意义

动物界许多动物种类都是群体生活的,说明群体生活具有许多方面的生物学意义。目前已经知道许多种昆虫和脊椎动物的集群能够产生有利的作用。集群的生态学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集群有利于提高捕食效率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许多动物以群体进行合作捕食,捕杀到食物的成功性明显加大。成群的狼通过分工合作就可以很容易地捕获到有蹄类动物;相反,一只狼则难以捕获到这种大型的猎物。对于那些非捕食性动物以及单独觅食的动物来说,群体生活能够具有交换食物信息的作用。在一些群栖的鸟类群体当中,一些已经找到丰富食物的鸟类,第二天仍会直接飞到那个地方继续觅食,那些还没有找到食物的鸟类就会被一起引导到同一地方。

(2)集群可以共同防御敌害

群体生活为每个成员提供了防御敌害的较好方法,最普遍的是起着共同警戒的作用。一个群体有众多的感觉器官,更快、更易发觉捕食者的到来。对于社会群体,由于分工的不同,个别个体进行专心警戒,其他个体则能从事其他活动。许多动物种类,如鸟类、鱼类等,当

敌害出现时,迅速成群逃离,这种混乱效应增加了捕食者集中精力对准某一个体的难度,从而增加了每个成员存活的可能性。群体生活的另一好处是能够共同防御敌害。麝牛群、野羊群受猛兽袭击时,成年雄性个体就会形成自卫圈,角朝向圈外的捕食者,有效地抵抗捕食者的袭击,圈中的幼体和雌体也能得到保护。

(3)集群有利于改变小生境

蜜蜂蜂巢的最适温度为35℃,冬天,蜜蜂一起拥挤在巢内,使群体当中的温度高出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太低时,每个个体都进行肌肉颤抖,增加产热,从而使温度进一步提高;当温度太高时,工蜂则运水到巢内,然后煽动双翼,帮助蒸发,当外界温度超过40℃时,这种方法可将巢温维持在35℃。

(4)集群有利于某些动物种类提高学习效率

当集群时,个体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由此学习机会增多、学习时间增长,而且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因此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5)集群能够促进繁殖

大多数动物都是两性生殖,集群有利于求偶、交配、产仔(产卵)、育幼等一系列生殖行为的同步发生和顺利完成。

(6)群体生活还有许多其他优点,如分工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群体生活的众多优点是同时存在的,因此,很难断定哪一些优点是主要的,哪一些是次要的。当然,群体生活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但是,群体生活动物已经有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克服、解决。在自然界,许多独居生活的动物也照样能够得到生存。事实上,动物采取哪一种生活方式是长期进化适应的结果,只要其生活方式有利于物种的生存、繁衍,那么,这种生活方式就会被这一物种继续使用。

4.集群效应

同一种动物在一起生活所产生的有利作用,称为集群效应。集群效应只有在足够数量的个体参与聚群时才能产生。因此,对于一些集群生活的动物种类,如果数量太少,低于集群的临界下限,则该动物种群就不能正常生活,甚至不能生存,这就是所谓的“最小种群原则”。例如,非洲象要能够生存,每群至少要有5头;北方鹿每群不少于300头。

集群效应说明,在一定的密度下,群体密度的增加能够有利于群体的生存和增长。但是,随着群体中个体数的增加,密度过高时,由于食物和宰问等资源缺乏,排泄物的毒害以及心理和生理反应,则会对群体带来不利的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抑制种群的增长率,产生所谓的拥挤效应。

拥挤效应是由于繁殖过剩、密度过高所产生的有害效应。由于拥挤效应,科学家阿利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概括了种群密度与存活率的相互关系。阿利提出,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种群密度(数量)处于适度的情况时,种群的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对种群的增长起着限制作用,这就叫做阿利规律。

(二)竞争

生物为了利用有限的共同资源,相互之间所产生的不利或有害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竞争(competition)。而对某一种生物的资源是指对该生物有益的任何客观实体,包括栖息地、食物、配偶,以及光、温度及水各种生态因子等。

1.分类

竞争可以分为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

种内竞争是发生在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竞争,种间竞争是发生在不同种的个体之间的竞争。

2.作用

由于竞争与密度紧密相关,竞争具有调节种群大小的作用。

1)当某一地方的种群密度增加,资源短缺、竞争加剧,就可能导致竞争者得不到资源而死亡,或者一部分个体就会被迫迁移到其他地方,从而使当地的种群密度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2)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导致物种分化,物种形成。

竞争效应的不对称性是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的共同特点。不对称性是指竞争者各方受竞争影响所产生的不等同后果。例如一方所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远超过对方。竞争往往导致失败者的死亡。死亡的原因或者由于资源利用性竞争所产生的资源短缺,或者来自相互干涉性竞争所导致的伤害或毒害。在自然界,不对称性竞争的实例远远多于对称性竞争。种内竞争与种间竟争都受密度制约。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竞争者的数量增多,个体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竞争的效应也就越大。由于竞争与密度紧密相关,竟争因此具有调节种群大小的作用。当某一地方的种群密度增加,资源短缺,竞争加剧,就可能导致一些竟争者得不到资源而死亡,或者一部分个体就会被迫迁移到其他地方,从而使当地的种群密度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在某些情况下,种内竞争可以导致物种分化、物种形成。竞争迫使种群的一部分个体分布到另一地方,或者改变其食性等生态习性,利用其他资源,经过长期的适应进化,在形态、生理、行为特征上与原有的物种产生稳定的差别,从而导致物种的分化,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

3.竞争的主要方式

竞争的主要方式有两类: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在资源利用性竞争中,生物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行为干涉,而是双方各自消耗利用共同资源,由于共同资源可获得量减少从而间接影响竞争对方的存活、生长和生殖;而在相互干涉性竞争中,竞争者相互之间直接发生作用。例如动物之间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所发生的争斗。茧蜂产卵寄生于蚜虫卵当中,茧蜂幼虫在蚜虫卵孵化出的时候,会分泌出有毒化学物质以杀死其他的茧蜂寄生卵。竞争者也可以通过分泌有毒物质来对对方产生干涉。如某些植物能够分泌一些有害化学物质,阻止其他植物在其周围的生长,这种现象称为化感作用或异种化感。因此资源利用性竞争也称为间接竞争。相互干涉性竞争又称为直接竞争。

二、种间关系

(一)种间竞争

(1)高斯假说

前苏联生态学家 Gause G F首先用实验方法观察两个物种之间的竞争现象,他用草履虫为材料,研究两个物种之间直接竞争的结果。他选择两种在分类上和生态习性上很接近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进行试验。取两个种相等数目的个体,用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基本上恒定的环境里培养。开始时两个种都有增长,随后双小核草履虫的个体数增加,而大草履虫的个体下降,16 d后只有双小核草履虫生存,而大草履虫趋于灭亡。

这说明两种草履虫之间没有分泌有害物质,其中的一种增长得快,而另一种增长得慢,因为竞争食物,增长快的种排挤了增长慢的种。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种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种间竞争现象。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竞争也就越激烈。这种种间竞争情况后来被英国生态学家称之为高斯假说。

近代人们又用竞争排斥原理来表示这种概念,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

(2)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主要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具有不同分布区的种,其生态位往往是彼此分离的,彼此之间无竞争。生态位上类似并且生活在同一地区的种,常常占据不同的群落生境,因此减少了竞争。除了地理分隔与群落分隔之外,两个物种的生态位还可因营养的选择吸收、个体大小、根系深浅和物候期等的不同,而彼此分隔开来,以减少竞争。

(二)捕食

生物种群之间除竞争食物和空间等资源外,还有一种直接的对抗性关系,即一种生物吃掉另一种生物的捕食作用。(图)生态学中常用捕食者与猎物或被食者的概念来描述。

这种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往往在对猎物种群的数量和质量的凋节上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例如,1905年以前,美国亚利桑那州Kaibab草原的黑尾鹿群保持在 4000头左右的水平,这可能是美洲狮和狼的捕食作用造成的平衡,因为食物不形成限制因素。为了发展鹿群,政府有组织地捕猎美洲狮和狼,鹿群数量开始上升,到1918年约为 40000头;1925年,鹿群数量达到最高峰,约有10万头。但由于连续7年的过度利用,草场极度退化,鹿群的食物短缺。结果使鹿群数量猛降。这个例子说明,捕食者对猎物的种群数量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李博P107)

另外,在自然环境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而且经常是多种捕食者和多种猎物交叉着发生联系。多食性的捕食者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食物,给自身带来更多的生存机会,也具有阻止被食者种群数量进一步下降的重要作用。相反,就被食者而言,当它的密度上升较高时,可能会引来更多的捕食者,从而阻止其数量继续上升。例如,在草原上,鼠类多的年份,以鼠为主要食物的黄鼠狼、狐狸、鹰等,有效地阻止鼠类种群数目的持续上升。

(三)寄生与共生

1.共生:不同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①互利共生:互利共生是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双方获利。菌根、根瘤(固氮菌和豆科植物等根系的共生)都是互利共生的典型例子。例如寄居蟹可与海葵共生,海葵寄居在蟹的螺殼上的,靠摄取寄居蟹吃剩下的食物为食,海葵身上的刺細胞,則可为寄居蟹提供保护。

②偏利共生:共生中仅对一方有利称为偏利共生,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是一种典型的偏利共生,如地衣、某些菌类以及很多高等的附生植物(加兰花)附生在树皮上,借助于被附生植物支撑自己,获取更多的光照和空间资源。

2.寄生

寄生是指一个种(寄生者)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寄生可分为体外寄生(寄生在寄主体表)与体内寄生(寄生在寄主体内)两类。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寄生是一个重要方面。寄生物以寄主的身体为定居的空间,并完全靠吸收寄主的营养而生活。因而寄生物使寄主植物的生长减弱,生物量和生产量降低,

最后使寄主植物的养分耗竭,并使组织破坏而致死。因此,寄生物对寄主植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寄主植物对寄生物则有加速生长的作用。

第四节生物群落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及特征

1.生物群落的定义

群落的定义源于科学家们对植物生态的研究。在1807年,近代植物地理学的创始人Alexander Humboldt发现,自然界植物的分布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而集合成群落(community)。并指出每个群落都有其特定的外貌,它是群落对生境因素的综合反应。1890年,丹麦植物学家Warming在他的经典著作《植物生态学》中对群落的定义为:“一定的物种所组成的天然群聚就是群落”,“形成群落的物种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对环境有大致相同的要求,或一个种依赖于另一个种而生存,有时甚至后者刚好能满足前者的需求,似乎在这些种之间有一种明显的共生现象。”与此同时,俄国在植物群落学研究方面取得较大的发展,他们理解为:植物群落是“不同植物物种的有机组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植物与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另外,动物学家发现了不同种动物种群有群聚现象。1877年,德国生物学家Mobius在研究海底牡蛎种群时;注意到牡蛎只出现在一定的盐度、温度、光照等条件下,而目,总与一定组成的其他动物物种(鱼类、甲壳类、棘皮动物)生长在一起,形成比较稳定的有机整体,他称这一有机整体为生物群落。在此之后,生物群落生态学的先驱者 Shelford对生物群落定义为“具一致的种类组成且外貌一致的生物聚集体。”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 Odum E P(1971)在他的《生态学基础》一书中,对这一定义做了补充,他认为除种类组成与外貌一致外,生物群落还“具有一定的营养结构和代谢格局”,“它是一个结构单元”,“是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并指出群落的概念是生态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因为它强调了各种不同的生物能在有规律的方式下共处,而不是任意散布在地球上。通过生态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得到了目前比较完整的生物群落的定义。

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

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

正如种群是个体的集合体一样,群落是种群的集合体。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了群落。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一个群落中物种的多少及每一物种的个体的数量,决定了群落的多样性。

(2)具有一定的外貌及内部结构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位,它本身除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外,还具有其外貌和一系列的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等,但其结构常常是松散的,不像一个有机体结构那样清晰,有人称之为松散结构。

(3)形成群落环境。

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环境。如草原群落的环境与裸地就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光照、温度、湿度与土壤等都经过了生物群落的改造。即使生物非常稀疏的荒漠群落,对土壤等环境条件也有明显改变。

(4)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地共处,即在有序状态下生存。(幻)在某种程度上,作为分类等级群落与生态系统有一个大小的问题,即个体聚集成种群,种群集合成群落,群落与其物理环境联合构成生态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各分类等级由小到大其复杂性在增加,群落不是种的简单集合。各分类等级的整体复杂性大大超过其组成部分成分总和的复杂性并成为一种新的具有其本身特征和特性的完整实体。这样看来,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并非简单地共存,完全不顾彼此存在而过着其独立的生活,它们是相互作用的,群落是按某种生物关系的完全联合和彼此相互作用的种的集合,使群落成为功能的统一体。

哪些种群能够组合在一起构成群落,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第二,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平衡。

(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群落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生命特征的种群,群落不是静止的存在,物种不断的消失和被取代,群落的面貌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群落时刻发生着动态的变化。其运动形式包括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由于其组成群落的物种不同,其所适应的环境因子也不同,所以特定的群落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从各种角度看,如全球尺度或者区域的尺度,不同生物群落都是按着一定的规律分布。

(7)群落的边界特征

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分。如环境梯度变化较陡,或者环境梯度突然中断的情形。例如,地势较陡的山地的垂直带,陆地环境和水生环境的边界带(池塘、湖泊、岛屿等)。但两栖类(如蛙)常常在水生群落与陆地群落之间移动,使原来清晰的边界变得复杂。此外,火烧、虫害或人为干扰都可造成群落的边界。有的则不具有明显边界,而处于连续变化中。见于环境梯度连续缓慢变化的情形。大范围的变化如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过渡带,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过渡带等;小范围的如沿一缓坡而渐次出现的群落替代等。但在多数情况下,不同群落之间都存在过渡带,被称为群落交错区,并导致明显的边缘效应。

二、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一)物种组成的性质分析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群落学研究一般都从分析物种组成开始。

首先要选择样地来登记群落的物种组成。样地即能代表所研究群落基本特征的一定地段或一定空间。

样地要具有代表性,最好位于群落的中央地段。面积大小要以能够反映出群落的物种组成为准。一般来讲,组成群落的物种越丰富,对其进行研究的最小表现面积也越大,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最小表现面积约为2500m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约为1200m2,寒温带针叶林约为400m2,灌丛 25-100m2,草原 1-4m2。

对群落的物种组成进行逐一登记后,得到一份研究群落的生物物种名录(一般是高等植物名录或动物名录,视研究目的而定,但很少能包括全部生物区系)。群落的物种组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群落的性质。然后,可以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来划分群落成员型。下面举一个植物群落研究中常见的群落成员型分类。

1.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称为优势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及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高的种。群落的不同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以马尾松林为例,分布在南亚热带的马尾松林其乔木层可能以马尾松占优势、灌木层可能以桃金娘占优势、草本层可能以芒萁占优势,层间植物可能以断肠草占优势。各层有各自的优势种,其中乔木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即常称为建群种,在刚举的例子中马尾松即是该群落的建群种。

2.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des)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在复层群落中,它通常居于较低的亚层,如南亚热带雨林中的红鳞蒲桃和大针茅草原中的小半灌木冷篙在有些情况下成为亚优势种。

3.伴生种

伴生种为群落的常见物种,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如马尾松林中的乌饭树、米饭花等。

4.偶见种或罕见种

偶见种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物种,多半数量稀少,偶见种可能是偶然的机会由人带入、或伴随着某种条件改变而侵入,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如常绿阔叶林或南亚热带雨林中分布的观光木,这些物种随着生境的缩小濒临灭绝,应加强保护。

(二)物种组成的数且特征和综合特征

1.种群的数量特征

(1)密度(density)

指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一般对乔木、灌木和丛生草本以植株或株丛计数,根茎植物以地上枝条计数。样地内某一物种的个体数占全部物种个体数之和的百分比称做相对密度或相对多度。

(2)多度(abundance)

多度是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群落内草本植物的调它简单、明确,所以在近些年来得到普遍采用。

(3)综合优势比(summed dominance ratio,SDR)

综合优势比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一种综合数量指标。包括以下两因素、三因素、四因素和五因素等四类。常用的为两因素的总优势比SDR。,即在密度比。盖度比、频度比、高度比和重量比这五项指标中取任意两项求其平均值再乘以 100%,如 SDR。一(密度十盖度比)/2x100%。

三、生物群落的结构

生物的每一组织水平都有其特定的结构,结构对功能有很大影响,生物群落也是如此。群落结构包括物理结构和生物结构两方面。这里着重介绍群落的物理结构及其生态内涵。

1.生活型和生长型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物种,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其适应特点也是相似的。1903年,丹麦生态学家 Raunkiaer C提出了生活型分类系统,对植物进行分类。他选择休眠芽在不良季节的着生位置作为划分生活型的标准。因为这一标准既反映了植物对环境(主要是气候)的适应特点,又简单明确,所以该系统被广为应用。根据这一标准 Raunkiaer C把陆生B植物划分为5类生活型。

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 cm以上。

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 cm之下,多半为灌木、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地向芽植物;更新井位于近地面上层内,冬季地上部分全部枯死,即多年生草本植物。

隐芽植物:又称地下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一年生植物:以种子越冬。

上述Raunkiaer生活型被认为是植物在其进化过程中对气候条件适应的结果。因此,它们可作为某地区生物气候的标志。

植物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分类,也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生长型进行分类。例如树木是一种生长型,草也是一种生长型。植物的很多形态特征都可以用于区分植物的生长型,如植物的高大和矮小、木本和非木本、常绿和落叶等。植物的生长型也可以进一步根据叶片的形状、茎的形态和根系特点加以细分。

生长型也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的环境条件具有相似的生长型。生长在世界各大洲环境相似地区(如草原或荒漠),由于趋同进化而具有相同生长型的植物,可以称为生态等值种。例如,生活于北美、澳洲和亚洲的许多荒漠植物,都有叶子细小等特征,虽然它们可能属于不同的科。细叶是一种减少热负荷和蒸腾失水量的适应。

生活型与生长型决定群落的外貌(physiognomy),而外貌是群落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动物生态学家也研究动物的生活型。兽类中有飞行的(如朗幅)、滑翔的(如雨鼠)、游泳的(如觎鲸、海豹)、地下穴居的(如刚、地面奔跑的(如鹿、马)等,它们各有各的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适应于各种生活方式。但动物生活型并不能决定陆地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2.垂直结构

植物的垂直结构也就是群落的层次性,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清楚的层次性,群落的层次主要是由植物的生长型和生活型所决定的。群落的成层性包括地上成层与地下成层,层的分化主要决定于植物的生活型,因生活型决定了该种处于地面以上不同的高度和地面以下不同的深度。换句话说,陆生群落的成层结构是不同高度的植物或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空间上垂直排列的结果,水生群落则在水面以下不同深度分层排列。

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如在发育成熟的森林中,阳光是决定森林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森林群落的林冠层吸收了大部分光辐射。上层乔木可以充分利用阳光,而林冠下为那些能有效地利用弱光的下水所占据。随着光照强度渐减,依次发展为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摩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

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因为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比如湖泊和海洋的浮游动物都有垂直迁移现象。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

的原因主要是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多数浮游动物一般是趋向弱光的。因此,它们白天多分布在较深的水层,而在夜间则上升到表层活动。

3.水平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有人称之为群落的二维结构。植物群落中某个物种或不同物种的水平配置不一致。多数群落中的各个物种常形成斑块状镶嵌,也可能均匀分布。导致水平结构的复杂性有三方面的原因。

①亲代的扩散分布习性种子能够随风、生物等媒介传播扩散的植物,分布广泛,而种子较重或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往往在母株周围呈群聚状。动物传布植物受到昆虫、两栖类动物产卵的选择性的影响,幼体经常集中在一些适宜于生长的生境。

②环境异质性由于成土母质、土壤质地和结构、水分条件的异质性导致动植物形成各自的水平分布格局(pattern)。

③种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植食动物明显地依赖于它所取食植物的分布。此外还存在竞争、互利共生、偏利共生等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2019年3月20日 (考试总分:12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5 小题,共计 20 分) 1、(4分)下图表示某草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 ________;在种群数量特征中, ____________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2)豚草与其它植物相互争阳光、空间等资源,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除了这个种 间关系外你还知道什么种间关系,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调查结果表明,__ ________具有生存优势; (3)若豚草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在理想条件下,t年后种群的数量 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所以豚草的种群增长“_______” 型曲线; 2、(4分)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 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则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 _____,选取样方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如果要调查其中某动物种群的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 若被标记的动物中有少量个体死亡,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 2所示,在种群密度为_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图中表示种群增 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点,既要获得最大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使该 动物群体的数量保持在图中________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3)图3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一种群数量变化图。据此分析,在第1-5年间,种群增 长模型呈________型;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 3、(4分)某调查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下图是连续多年对该地某植物种 群的研究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⑴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运用该方法调查的关键是要注意____。 ⑵1~5年内该种群增长曲线呈____增长。若自然环境无明显变化,5~10年,λ变化的原因是____,该 时段种群年龄组成为______型。该种群在2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年,为避免该种群数量进一 步下降,对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 ⑶若要调查该草原植物类群丰富度,设计最小样方面积的原则是保证在该面积内____。调查表明该草 原物种数量的变化关键是人为因素,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会使群落演替____。 4、(4分)鸭为杂食性水禽,取食昆虫、小动物和多种杂草。为研究“稻鸭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和蝗虫的 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 请回答: (1)从表分析,“稻鸭共作”能显著减少稻田群落中杂草的_________;杂草在稻田中具有斑块镶嵌分布 的特点,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2)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法;若最初有蝗虫5 00只,毎天增加2.5%,则10天后种群数量为N10=__________(写表达式)只。 (3)利用“稻鸭共作”防治虫寄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此外,还可以通过利用信息素捕杀雄虫来破 坏蝗虫种群的___________,以降低种群密度。

高中生物_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涉及过种群的概念,对种群有了初步的了解,关于“种群”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且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学生们的主观愿望是多参加实践活动,但学生盲动性又较强,观察、分析数据、提炼其中内在原理和规律等等方面的能力有限。教师可通过合理的引导能够让他们对本节内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水平,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生物学素养。 效果分析 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反馈,即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生物教学中的问题,为改进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本教学设计中,课前分发学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学案完成相关的课前作业。通过这种课前安置性评价,教师可评估学生的预习情况和知识水平,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而教师可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攻克之。 在课堂上,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如,在学生思考样方法的操作时,得出的结论往往具有跳跃性,或者逻辑性不强,教师该立即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结果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为什么呢?又如,在模拟实验了解标志重捕法的应用时,有的学生偏偏会“天马行空”的提出一个问题,此时教师应该怎么处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积极性之后,应具有、公正的评价学生的问题,甚至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这这个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加分制度对于提高各小组的积极性有积极意义。但是,每个回答问题的同学该加多少分合适呢?展示的同学呢?小组呢?也就是如何进行有效评价。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制定了较详细的加分规则,具体到回答一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上台展示、回

高中生物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种群的特征,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来加以介绍。 一、教材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教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该内容是学生的视角从微观、个体水平到宏观、群体水平的转折点,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教材讲述了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种群的特征,为学习本章重点内容之一种群数量的变化打下基础,为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学习埋下伏笔。教材着重讲到了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以及种群的其它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其中还涉及了探究活动、模拟实验,我将新课教学安排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分类,步骤和要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种群的特征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分类,步骤和要点,特别是样方法的细节。标志重捕法则要会进行相关计算。 2、技能目标——通过模拟调查种群密度,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能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比如害虫的数量控制、牲畜的养殖量的确定等。 三、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前面第1-3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个体水平看,生物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自身的稳态,完成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而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第4章开始我们要转变视角,从微观到宏观,即以群体为研究对象。 2、模拟调查,亲身体验:通过教材中蒲公英的密度调查问题,初步让学生形成种群调查的两大方法,逐个计数和估算法,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用估算法来统计、如何减少误差、如何处理边线上的数量,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估算法的步骤、细节。 3、归纳小结:对于种群密度各种调查方法的适用对象,注意要点逐一讲解、板书。 四、反思 课不足之处:板书的注意了休息,但不够美;,从时间上看,如果讲述过程更快一点,留几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结就更完整了。 从本次活动来看,我还是有收获的,本节内容在高考中考试频率比较低,也不太好讲出亮点,按以往的教学,可能一节课会将种群的其他特征都讲了,本次经过反复琢磨,讲述的方法有提高,比原来有新意,所以只要做有心人什么内容都能讲出色彩。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公开课教案

种群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各特征间有怎样的影响和联系,学会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具体操作。本章节是必修三中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入门章节,在教材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画出各特征间的相互联系并说出其原因。 (2)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 2、能力目标: (1)通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实验学会本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2)通过小组间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间的探究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及勇于实践的能力和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种群的基本特征及相互间的联系和影响。 2、难点: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是很刻苦很努力的,但由于教学条件和老师观念影响,对实验探究的实践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课课时可以根据本地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组织及完成教材要求完成的探究实验――<调查草地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并通过本实验的探究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进行科学实践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法、小组讨论、尝试诱思。 2、实验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教材要求的探究实验。 六、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完成预习及相关导学案,总结出疑难问题带问题去上课。 (2)课代表完成合作小组的分划,并指定出合小组的负责人。 2、教师准备: (1)备课及教案学案的准备。 (2)小组的分划及实验场地的选定。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 种群的特征教案(高二生物)

第4章种群和群落 4.1 种群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而种群的特征又是后面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通过具体生物现象与事例的列举、问题的设计用比较法进行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率、种群分布型和种群的存活曲线等特征的教学。通过分析与讨论,理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本节内容最后老师不能忘记回归课本,通过设问:对于蝗灾,采取相应措施时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可提示学生蝗虫的分布有季节性、区域性)引出种群空间特征的三种形式和种群的存活曲线。本部分的有些内容侧重于阐述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学中要把握好深广度。比如,对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可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对抽样统计(样方法是其中的一种)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避免单纯讲述概念。 二、教学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种群的特征。 [解决方法] ⑴首先让学生列举具体的事例,展开讨论,说明种群的概念。 ⑵种群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化,教师结合生活、生产中的具体事例讲解。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解决方法] ⑴教师首先讲清楚选择样方的原则:随机取样、样本数量足够大、取样过程没有主观偏见等;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⑵完成探究活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探究法。教具准备:模拟材料,探究材料。 六、学生活动 1、学生完成教材中探究活动的操作。 2、思考、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七、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1课时 [问题探讨]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50个红色圆形和50个绿色三角形随机排列的图案纸,发放给学生,先不告知学生图形和三角形的具体数目,提问:估算一下数量是多少?学生回答之,教师总结:估算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中都要运用;估算存在着误差,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估算可以缩小误差,最大限度地保证得到的结果符合客观事实。怎样才能既简便又准确地获得统计数据呢?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学生阅读教材P60、62相关内容,设置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种群? 2、一个鱼塘中的全部鱼是一个种群吗? 3、一片森林中全部的蛇是一个种群吗? 4、什么是样方? 5、如何确定样方?要选取几个样方? 6、多取几个样方结果会不会准确些? 7、为什么要研究种群密度?

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导学案

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实验,初步把握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 二、预习内容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实验 1.实验原理:用取样法或取样法,对草地(自确定)双子叶植物进行计数,并计算出其种群密度。 2.目的要求 (1)掌握初步辨别单子哪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方法。 (2)。 3.材料用具 4.实验步骤: (1)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要探究的问题: (2)制定计划: 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调查地点和范围; 确定的调查时间:; 需要携带哪些材料用具; 你在小组内的分工是。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说出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画出各特征间的相互联系并说出其原因。 (2)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 (3)能够表达出教材探究实验的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

二、学习过程 (一)种群的基本特征 探究一: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呢? 1、回忆初中知识,种群的概念是什么;能否举例说明:。 2、种群的基本特征: 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你能简单说明原因吗? 探究二:种群的各特征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又怎样相互联系的,请完成相关的概念图: 思考完成: 能够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的种群特征是,它又上怎样预测种群密度的,请画出它的类型并加以标注: (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 其中样方法适于调查哪些生物 标记重捕法适合调查生物的特点是 2、 假定在调查区域中,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个体数为m,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3 、教学目标及课标、考纲要求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种群的基本特征 (二)难点: 种群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问题数量特征很重要,比如我们经常在电视听到这样的内容:中 学生国人口某年有多少?大熊猫还剩多少只 要统计这些个体数量该如何操作对于 大熊猫数量不是很多,我们可以来, 但如果让你说出南草场草地上有多少 ?蝗虫有多少只? ? 逐个计数把它数出蒲公 英?在数量较 探讨大的情况下如何统计? 各自采取 请同学们看,在大家的桌上有一张发下来的纸,假设这方法估算 副图代表一块面积为100m2的草地。图中黑色圆点代表蒲公培养英,白色圆点代表其它植物。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这块草地上学生的观蒲公英的数量。学生察和科学请一位同学说一下他估算的结果,并说明他是如何进行表达自己思维能力估算的。的方法和 教师点评学生的统计方法结果。 教师介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常用的科学方法之一是样方法 样方法定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 内, 随机抽取若干个样看课 调查种方,通过计算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 得 每个样方的种群密本总结探 群密度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讨:样方发 计值。中,样方的计算该样方中个体数大小、样方 的多少、样 方的取样为用注解:图中圆球为某个样方中的要测量个体数原则、及样样方法实问题:该样方中要测量的个体数目是多少?方边缘的地调查种 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时,要注意一下几点:计数问题群密度作 ①样方的大小铺垫 样方的大小应该根据所调查对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而 定。 ②样方的数量 相对多一些较好,样方数量越多,统计的结果越接近真 实情况。用样 ③取样方法方法重新 没有确定的位置,要做到随机取样。介绍等距取样法和估算蒲公 五点取样法英的数量 ④如果在边缘处,计数时可以把左上相邻两边及夹 角上及另一角上的计算在内,其余不 计。 请学生回答估算结果。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种群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一些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在“第1节种群的特征”中,我们认识到种群主要有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这也是我们的教学重点,本身概念不难理解,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课文中介绍了两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主要是用来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在用样方法作调查时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比较强、活动范围比较大的动物。种群的这四个特征也不是没有联系的,其实都是围绕种群数量这个核心来讲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际调查种群密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种群的特征。 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种群的特征。 第2课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三维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3.通过学生野外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掌握样方法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4.通过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理解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密度的决定作用。 5.通过图表分析,了解我国人口各阶段的增长情况及各阶段形成的原因。 6.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种群调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7.通过了解种群的概念,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等观点。通过了解种群特征,对学生进行适应、整体等生命科学观点教育,并注意联系人类种群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训练(第四章 第1讲 种群的特征)

第1讲种群的特征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 C.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解析: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有多种,不是一个种群。 答案:B 2.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一定地区单位面积内的杂草数量 B.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鲢鱼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 D.一条河流中单位体积内的鱼数量 解析:A项杂草不属于种群的概念;B项为水体生物的种群密度;C、D两项的错因同A 项。 答案:B 3.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关键因素。在2010年11月份南方某沿海城市对本市居住人口进行了调查,发现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在人口调查途中发现市郊大雁数量也比以前增多不少。对于人口和大雁种群密度增大的原因,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迁入增多,大雁数量增多主要是迁入增多 B.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出生率增大,大雁数量增多主要是迁入增多 C.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迁入增多,大雁数量增多主要是出生率增多 D.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出生率增大,大雁数量增多主要是出生率增多 解析: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人口数量增多主要是迁入增多;大雁数量增多主要是北方候鸟迁徙到南方越冬,主要原因也是迁入增多。 答案:A 4.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 m2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在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在所得种群数量的数据中应取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 答案:B 5() A.推测其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 B.其年龄组成较接近稳定型 C.该区的人口迅速膨胀 D.该区的未成年人口比重较高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案6 中图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案6 中图版必修3 一、教学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种群的特征。 2.教学难点 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三、课时安排 2 四、教学过程 〖章引入〗学生阅读P59,特别强调种群的概念 〖板书〗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可采用课本介绍的两种取样方法取样,用样方法进行估算。也可以将模拟草地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求得其中一份的数量后,再估算整体的数量。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问题学本节。 〖板书〗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一、调查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的方法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探究〗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师提示。 〖讲述1〗样方法(quadrat method) 样方法的方法繁多,依生物种类、具体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样方的面积有大有小,样方形状也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条带状等多种,但是各种方法的原理却是相同的。首先,在要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确定一个或数个范围相对较大区域作为样地;再在样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然后计数各样方中的全部个体数量;最后,计算全部样方个体数量的平均数,通过数理统计,对种群总体数量进行估计。 例如,假设随机抽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为X1,X2,X3,…X n,则样方的平均数X=∑X n/n。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一、教学目标及课标、考纲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种群的基本特征 (二)难点:种群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课 展示蚂蚁一起找食物、狼追羊、豹追鹿等图片 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引出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分析一下 是不是一个种群: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某集市上卖的全部的同种白菜。 3.某村子中全部青年男女。 4.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鲤鱼。 概念的要点:①一定自然区域内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 当从群体水平来看,种群是个体的简单累加吗?个体的 特征能代表种群的特征吗? 课件展示: 1 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对一个种群来说,会不会 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呢? 总结:种群的不同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个 体的简单累加,这时种群就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 到底种群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分析思考 回答:都不 是 1不是一种 2不是自然 区域 3一定区域 内全部个 体 思考总结: 任何生物 都不能单 独生活,他 的生存既 会受到同 种生物的 影响,又会 受到异种 生物的影 响。 明确 种群概念 的含义 通过 个体和种 群之间的 关系,使学 生明白:种 群不是个 体的部分 叠加。种群 有它的特 征,引入下 面内容。 种群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化,所以把握种群的

问题探讨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数量特征很重要,比如我们经常在电视听到这样的内容:中 国人口某年有多少?大熊猫还剩多少只?蝗虫有多少只? 要统计这些个体数量该如何操作? 对于大熊猫数量不是很多,我们可以逐个计数把它数出 来, 但如果让你说出南草场草地上有多少蒲公英?在数量较 大的情况下如何统计? 请同学们看,在大家的桌上有一张发下来的纸,假设这 副图代表一块面积为100m2的草地。图中黑色圆点代表蒲公 英,白色圆点代表其它植物。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这块草地上 蒲公英的数量。 请一位同学说一下他估算的结果,并说明他是如何进行 估算的。 教师点评学生的统计方法 教师介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常用的科学方法之一是样方法 定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抽取若干个样 方,通过计算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 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 计值。 计算该样方中个体数 注解:图中圆球为某个样方中的要测量个体数 问题:该样方中要测量的个体数目是多少? 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①样方的大小 样方的大小应该根据所调查对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而 定。 ②样方的数量 相对多一些较好,样方数量越多,统计的结果越接近真 实情况。 ③取样方法 没有确定的位置,要做到随机取样。介绍等距取样法和 五点取样法 ④如果在边缘处,计数时可以把左上相邻两边及夹 角上及另一角上的计算在内,其余不计。 请学生回答估算结果。 学生 各自采取 方法估算 学生 表达自己 的方法和 结果。 看课 本总结探 讨:样方发 中,样方的 大小、样方 的多少、样 方的取样 原则、及样 方边缘的 计数问题 用样 方法重新 估算蒲公 英的数量 培养 学生的观 察和科学 思维能力 为用 样方法实 地调查种 群密度作 铺垫

必修三种群的特征学案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1节种群的特征 灵璧一中赵斌 教材预览 导言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具有一定的,而且在下能够,并能够产生出的一群生物个体。 种群:生活在一定的个体的总和。 思考:①马和驴是同一物种吗?为什么?②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吗? 提示:①不能产生可育后代。②不是,鱼有许多种。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中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思考: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一般适用于调查什么生物? 提示:植物;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和腹足类等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3. 迁入率和迁出率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 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 预览答案自然区域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自然状态相互交配和繁殖可育后代自然区域同种生物单位面积(或体积)数量特征新产生死亡迁入和迁出个体数目的比例比例 问题探讨 怎样估算这地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 提示:可采用课本介绍的两种取样方法取样,用样方法进行估算。也可以将模拟草地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求得其中一份的数量后,再估算整体的数量。 本节聚焦 本节学习重点是:种群的特征;学习难点是:样方的选择和确定。学习时要从探究方法着手,理解种群的概念和特征,发展探究能力。 学习过程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作为一个种群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具有一定的结构,同一种群内的个体间具有交换基因的能力。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一)样方法 样方法的方法繁多,依生物种类、具体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样方的面积有大有小,样方形状也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条带状等多种,但是各种方法的原理却是相同的。首先,在要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确定一个或数个范围相对较大区域作为样地;再在样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然后计数各样方中的全部个体数量;最后,计算全部样方个体数量的平均数,通过数理统计,对种群总体数量进行估计。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辽宁省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种群的特征(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一) 种群的特征 (建议用时:4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甲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甲、乙分别属于( ) 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C.种群;一条鲤鱼 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B[甲属于物种个体特征,乙描述的为种群的特征。] 2.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 A[年龄组成中的衰退型,其年龄组成的种群密度将越来越小,对应于选项A所示图例。]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 B.近年来,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集中分布 D.某种原因导致某害虫种群死亡率升高 C[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属于对性别比例的描述,A正确。近年来,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属于对年龄组成的描述,B正确。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集中分布,属于对种群的空间特征的描述,C错误。某种原因导致某害虫种群死亡率升高,属于对死亡率的描述,D正确。] 4. 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 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2左右 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 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 D[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A项错误。一般而言,北温带地区每个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检测题十二种群的特征含答案

种群的特征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中,能够构成种群的是( ) A.长江和黄河里的鲢鱼B.泰山上的灰喜鹊 C.太行山上的松树D.一个蜂巢里的工蜂 解析:选B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是某种生物个体的总和。长江和黄河里的鲢鱼生活的自然区域不同;太行山上的松树包含多个松树物种,组成了多个种群;一个蜂巢里的工蜂只是该蜜蜂种群的部分个体而非全部个体,因此A、C、D都不能构成种群。 2.下列叙述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B.某森林每平方千米范围内猞猁的数量 C.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 D.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解析:选B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A项中的杂草不是一个种群;C项描述的是鲫鱼的出生率;D项所描述的并不是水稻的个体数。 3.下列叙述,不属于对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木棉树 解析:选B 种群的空间特征是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B项描述的是种群的数量特征。 4.动物学家考察某个牧区后,认为当地的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 ) 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B.种群的年龄组成 C.种群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解析:选B 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5.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可通过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用性引诱剂治理的目的是( ) A.改变蝗虫的迁出率B.降低蝗虫出生率 C.降低蝗虫死亡率D.改变蝗虫年龄组成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总复习第28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学案含答案.docx

2019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 第 28 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 考纲要求 ] 1. 种群的特征( Ⅰ ) 。 2. 种群的数量变化( Ⅱ ) 。 3. 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 的动态变化。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 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③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深化拓展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 (1)统计图

(2)曲线图和柱形图 项目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曲线图 柱形图 (3)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 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 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调查程序 深化拓展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中的 4 个关键点 (1)关键点 1: 样方法中样方的选择要合适 ①随机取样:常用五点取样法( 如图 1) 和等距取样法 ( 如图 2) 。 ②大小适中:乔木100 m 2、灌木16 m2、草本 1 m 2;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 ( 叶脉一般呈网状) 。

③数量合适:样方太少,误差偏大;样方过多,工作量增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数量。 (2)关键点 2:样方法中的计数要准确: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 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3)关键点 3:标志重捕法中标记物要合适,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 动;标记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 (4)关键点 4:标志重捕法中两次捕捉间种群数量要稳定: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 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 3.种群的空间特征及类型 (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 ( 连线 ) 1.有关种群及其特征的判断 (1)一座山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 (2)年龄大小、随机分布、种群密度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 ) (3)橡树种子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空间特征,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 量特征 ( √ ) (4)种群出生率增加,种群密度一定增大( × ) (5)稳定型的种群的种群数量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 ×) (6)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7)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2.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的判断 (1)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 ) (2)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3)池塘中变形虫、草履虫这些单细胞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抽样检测法(√) (4)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5)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据图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4.1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1、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本节课就是以让学生亲历模拟实验及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 2、教材分析:《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列举种群的特征”,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2.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情感目标: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 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 施。 2.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 教学难点:示范样方法的正确操作,证实样方法的科学有效性。 2.3【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做演示实验让学生探讨如何估测一类事物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密度 种群的几个特征以及他们是怎样影响种群密度的 种群的空间特征 第2课时:课外测量南操场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3、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的引入思路是:从问题出发,落脚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在呈现种群的特征这一内容时,从“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让学生尝试、模仿的操作。 本节的内容教学是按照教材顺序安排的,采用先授课后进行探究活动的模式。本案例的设计针对课堂授课部分。 4、授课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264100)都文广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从本节课开始学生将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教材着重介绍了种群的5个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其中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是本节课的难点。要求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来了解种群并体会群体与个体间的差异,深入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学好本节课不仅为后面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做好铺垫,也为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必修2生物的进化部分对种群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内容,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用专业的科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 (2)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3.2 能力目标:(1)尝试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利用种群的特征来分析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同事物的发展性和多面性 (2)体会“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4.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教材及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将学生引入所设计的教学情景,每一小节都有问题引领,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让问题链条逐步形成,层层深入,综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让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引导分析讨论出现的问题,一块总结出样方法的注意事项。标志重捕法的教学可设计一个数豆子的小实验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教学案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1、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本节课就是以让学生亲历模拟实验及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 2、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的引入思路是: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种群的概念,引发对物种的理解,进而归结对种群的概念通俗理解。借助对生活中的常见种群的照片,理解种群的空间分布特点。 借助种群的照片,引发数量的特征的思考。 围绕种群的密度,引发同学们思考,种群密度是基本特征,并且理解其它特征是如何影响密度的,理清种群数量的特征之间的关系。 本节的内容教学是打乱原有的教学安排,让学生练习自学能力,练习速读,练习短暂记忆,在动手中理解理论,学会构建各种模型来解决虚拟的问题,练习解决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

方法和结果。计算该样方中个体数 看课 探讨: 中, 小、 少、 样原则、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教学设计的核心是用样方法测定种群的密度,对于样方法这种科学方法的学习,着重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讨论和对实际问题的探讨,结合生物学实际问题构建生物学模型,理论联系实际,练讲结合。 2.种群的多个特征,但是有轻重详略之分,重点是种群密度,以及样方法在种群密度测定中的实际应用,其他的特征都可以与种群密度相联系的讲解。通过课堂的纸团案例理解标志重捕法,学以致用。 3.本节课的主要线索是种群的特征,但并不是仅仅描述性的讲,而是从问题出发,落脚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用样方法测定种群密度。因此,让学生尝试、模仿调查种群密度,是本节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制定,即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完成尝试、模仿的操作。教材中设计了“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这一活动需要在野外进行,且属尝试、模仿层次,考虑到可操作性,故用多媒体建立实验模型展示,理解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于特征的讲解要多引用实例,尽量给学生以感官的认识不要过分强调概念。让学生在案例中理解。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合作课堂”小组合作教学 横岗高级中学赵盼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种群密度的概念; (2)分析种群密度的几种调查方法; (3)概述影响种群密度的几个重要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尝试进行某种群密度的调查,能对生活中的各类种群进行描述,并利用种群的各项特征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关注我国目前濒危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关注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对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必修三)第四章“种群的特征”一节,主要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这两个方面对种群的特征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本节内容在教材的编排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前三章有关生物个体知识的延续,也是以后学习群落、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等知识的基础。本节教学中应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型教学思想,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描绘样方、设计模拟实验、画脉络图等活动来学习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重点:种群的特征。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2.学生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基础。因此,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的现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在必修1和必修2生物的学习,已经对种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有关种群的概念已经掌握。而且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有关性别决定、计划生育、数学上比例的知识等内容,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本节种群特征内容中的有关问题及用来进行标志重捕法的有关计算;同时利用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性别比例失调等内容,迫切地想用专业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探究的心理,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是对建构主义的最好诠释,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良好工具。本节课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探究活动、资料分析等问题,很明显,培养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对本节课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三)教学过程

生物必修三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练习题

种群和群落 1.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 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 2.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4.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生殖前年龄组个体数大于生殖后年龄组个体数,种群数量一定增长 ②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一定增长 ③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种群的繁殖期个体数 ⑤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 ⑥种群特征是个体不具备的 A.①④⑤ B.①③⑤⑥C.②③⑤⑥D.②④⑤ 5.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6.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和迁出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7.褐色雏蝗是每年只有一个世代的一年生昆虫。某地区褐色雏蝗从卵经若虫到成虫的季节消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褐色雏蝗的卵、若虫和成虫构成了一个褐色雏蝗的群落 B.从成虫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该地区褐色雏蝗的数量变化属于稳定型 C.褐色雏蝗以虫卵的形式过冬,当年成虫的数量与卵的数量呈正相关 D.决定该地区褐色雏蝗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迁出率及性别比例 8.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曲线上的点S1S2S3S4S5 N20 50 100 150 180 (K-N)K0.90 0.75 0.50 0.25 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