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学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研读作品,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并能明晰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2、写读后感,做到感从读出,有深度,有新意,并能用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印证。

3、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养成读思结合、经常写读后感的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记叙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

有创意地对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创意:

本教学设计是按照以学促练的方式进行,在此方针的指引下,首先做到对给出的文章用心地读,用情地读;其次要选好“感受点”,一篇好的文章或一本好书,可写的感受点很多,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或身边的实际选择一个自己最善于写的来写;最后要联系实际,有感而发。

教学步骤

第一个板块:自拟提纲,理清思路

(一)知识链接

引导学生掌握拟“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与框架,即“引、议、联、结”。“引”,即引述材料,材料短,可全文引述;材料长,可以摘录关键词句、概述要点。“议”,即对所读文章进行评析,既可以就事论事评析所引内容,也可以由材料深入思考分析

本质,在此基础上顺势亮出自己的观点。“联”,即由此及彼、由古及今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分析论证。“结”,即总结全文,或重申观点,或提出希望。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了解写读后感的一般步骤,让学生知道写作前,先列提纲,让思路清晰,下笔便能流畅自如。)

(二)小练笔

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核舟记》读后感的提纲,请你把“联”这部分内容补充完整。

第二个板块:精选感点,亮明中心

(一)课文引路,梳理感点

怎样梳理“感受点”?首先要细读文本,从不同角度来思考。比如《小石潭记》这篇文章,从“小石潭”的角度思考,则会领悟到“美,只有遇到了懂得欣赏的人,才能被发现”;而从“柳宗元”的角度思考,我们会发现“自然山水可以抚慰受伤的

心灵”。其次,“感受点”还可以在逆向思考中产生。比如同样是《小石潭记》,对于柳宗元失意被贬的不幸遭遇,逆向思考“这种遭遇完全是不幸吗?”,然后会发现柳宗元个人的不幸恰恰促成了他写作上的“幸运”。此外,“感受点”还可以在由现象到本质的原因探寻中产生。比如阅读《桃花源记》,由“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焉”这一现象深入探究“寻而不得”的原因,会感悟到“理想的‘桃花源’在陶渊明时代是根本不存在的”。

(二)小试牛刀

从中选择一点作为《〈小石潭记〉读后感》的观点,并说明一下选择的理由。

我选择第_______点作为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

第三个板块:链接生活,丰富论述

读后感写作,一定要联系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通过它们来印证或深化“感点”,使论述内容更加丰富,论述更为有力,更为读者所接受。链接阅读积累或感受时,一般会从“相似”或“相反”的角度选择材料,用“联想到……”“想到……”引起。

仿写片段:

【仿写】寻梦桃花源,现实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强调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桃花源”仅仅是留存于纸上的黄粱一梦,“中国梦”却是靠我们的双手和智慧能够变为现实的美好理想。

布置作业:

阅读本学期必读名著《傅雷家书》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准备写一篇该名著的读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