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翻译

学记翻译
学记翻译

《学记》

一、《学记》概述

《学记》是距今2 0 0 0多年前的战国末期的作品,它是中国也是世界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而又最为完备的一篇。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比我国的《学记》要晚约3 0 0多年。“现代教育之父”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比《学记》的问世要迟1 80 0多年。

“君子之教,喻也。”是说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关键就在于善于启发诱导。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就是说教者善于启发引导学者主动学习,不牵着他们走,可以使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亲密和谐;给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以必要的强化,激励而不使学生精神受到压抑、不使思维受到抑制,就会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学习;开启学生的思维、指点学习门径和内容端倪,而不把现成知识和盘向学生端出,这样就会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如果教师能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情境,使他们在愉悦中开启思维,主动认识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最好的教学。这是对启发式教学所做的十分精辟的注脚。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这是说,优秀教师,他应当知道学习达到高深境界之道有难易,且要懂得学生的资质有优劣之别,然后才能从多方面启发诱导学生。只有

能做到从多方面去启发诱导学生学习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化民成俗”。即通过教育,感化黎民,使之遵守社会伦理秩序,开成良风美俗。所以作者在下文有“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主张。

渗透了启发教学的思想。作者提出了“学学半”的命题。“学学半”应读如“效学半”。“效”古作“学”,是“教”的意思。“半”,古通“判”,郑玄说:“判,半分而合者。”《学记》提出的“学学半”即“教”与“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作者认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也。”在这里,《学记》作者是从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暗示了启发教学的必要性的。“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但不要急于告诉他这样或那样,以利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其可之谓时”,意思是能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叫及时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教师单凭所死记硬背的一点用来应付学生发问,是难以胜任教学重任的,他必须能听取学生的发问,并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透彻的讲解。只有当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或虽能发问但却说不出究竟的时候,教师才给学生做必要的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若仍不理解,可以把问题暂时搁置起来,让他再去思考,不必要求他立即掌握。从上述看来,《学记》是把教师的“语”当作

“为人师”的重要条件,是“教之大伦”。

这就是孔子提倡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与发挥。

《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是说,为了最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教师的语言艺术是非常重要的。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tuo)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待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在这里作者以类比的手法,论证了教师既应善于向学生提问,又应当善于对待学生不同的质疑问难,这种“善问”和“善待问”正是启发教学的方法之一。

学生所以能质疑这里面正暗示了有教师的问题情境铺设,而且解答学生的发问时要讲求艺术,要利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引起学生的思考,以达到“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的境界。教师为学生释疑时,开始不要把话说尽,等待学生通过吟味思索,有了“欲罢不能”之感时,再点拨他向深层次考虑,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发挥学习潜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这些做法,在当今启发教学实践中,仍具很强的生命力。

二、《学记》对教学的认识

1.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任务,是师生双边活动

《学记》分析教与学是“学学半3”的关系。第一个“学”字应读“效”,是教的意思;第二个“学”字,是学习的意思。A)“学学半”是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教学是两个方面活动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好坏,一方面在教,一方面在学;学习的人,也是一方面靠人来教,一方面靠自己去学。B)教师虽然以教人为主,但遇到困难的时候还必须加强自学。所以教师也是教人和自学两方面的结合。对“学学半”之阐述,一般认为教学各“半”,教师也是教人和自学各占其“半”。我认为这种“各半”的解释似乎机械了些。作者的原意,恐怕也不是半斤八两的意思,理解成两个方面可能好一些。

2.教学需要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学记》认为教学是师生双边话动。不仅要有教师的积极性,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要是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tuo)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16”在解读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时还会谈到《学记》的这一教育原理。

3. 思考是学习的核心,教学要叫学生能充分思考

《学记》认为教师尤其要处理好学生的“学”与“思”的关系。“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随时观察,而不轻易说话,目的是让学生深入思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历代教育家普遍重视学生的思考活动,要求他们把“学”与“思”紧密地结合起来。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意思是说,光学习不思考,不会有心得;光思考不学习,便会徒劳无益。所以要获得真知识,解决新问题,学与思是缺一不可的。孟子也说过“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

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品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韩愈曾作过国子监博士,类似今天的大学教授,他对于“学”和“思”很有研究。在这里,前句是说只有勤奋学习学业才能精深,而嬉戏必然荒疏了学业,指的是勤奋的重要;后句是说只有认真思考才能德行有成,而随波逐流必然导致德行的毁败,指的是思考的重要。前人这些话真是金石之论,对“学”和“思”的辩证关系,阐述得是很深刻的。《学记》对教学中学生的思考特别重视,这种学思并重的思想,对于后来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曾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在我们的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注意不要打断学生的思维。

《学记》从启发诱导和学思结合的指导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有益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关于教学原则有如下几条:

三、对教学原则的解读

《学记》对教学原则的论述,有的是集中谈的,有的散见于各章节,在这里进行整理分类,归纳为六条原则加以解读。

原则本来是指说话做事(行为)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所以我认为原则和方法的关系是:原则是选择方法的依据,方法是原则指导下选择的结果。教育原则决定着方法选择的取向和结果。而有的不如“启发诱导”,既是教学原则,又是教学方法。它在“依据”层面上是教学原则,而在“操作”层面上是方法。所以有些既可看作原则又可看作方法的我们就把两者合在一个一个题目下来谈。

1.启发诱导原则

有人可能说,“启发诱导”不是方法吗怎么成了原则了那?

启发诱导的原则,现在通称启发性原则。可以说它是《学记》中最基本的一个教学原则。

《学记》作者说:“君子之教,喻也11”所谓“喻”,在这里可以说是启发诱导的意思。《学记》认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特点是要善于启发诱导,并进一步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14”只有善于多方启发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可见把启发性原则提到很高的高度。

1)如何启发诱导

《学记》提出了三条要求:一是“道而弗牵1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二是“强而弗抑11”。要激励、劝勉学生而不要压抑、逼迫学生。三是“开而弗达11”。教师要指点学生,开启其智慧而不要代替学生做出结论即所谓“标准答案”。这

三条就是对启发诱导原则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就要善于指引,善于鼓舞,善于启发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去走,不应拖着学生,压抑、逼迫学生,更不要代替学生走路。这就是“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11”

2)把握好启发诱导的时机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发愤求知的欲望”,就不要“启发”他;不是到了“想说可就是不能恰当地表达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引导他如何表达。相比较而言,“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予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由此可见,学生只有经历“愤”,教师才能“启”。教师要掌握好“启”的时机与火候。

毛泽东同志特别重视启发式的教学,在一九二九年《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就提出:教授法是“启发式,废止注入式。”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原则。学生认识的发展同其他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教学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多阶段的分析综合活动,使其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记》还论述了贯彻这个原则的好处:“道而弗牵则和11”,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强而弗抑则易11”,

鼓励学生而不逼着学生走,学生就有勇气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顺利地进行教学。“开而弗达则思11”,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发展智力。总之,只有做了“道”、“强”、“开”的工作,才能达到“和(和谐)”、“易”(轻易)、“思”的要求。《学记》在启发教学上不仅发挥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而且还提出,不仅仅是等待而且还要促进学生思考的主张。这些宝贵的见解,很有现实意义。

启发不等于暗示,启发是开启学生的思路;暗示实际上教师已经给了思路和方法,只是没有明说。教师若经常给学生暗示,学生会不寻找思路而是猜度和寻找教师给的思路在哪。(启发:异分母相加,大家想一想前面学过的知识,怎么做?暗示:同分母加法—异分母通分,异分母相加)

启发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建构新知识体系的能力;另一方面,如果启发用得过多过滥,学生一遇到问题就等待教师启发,的依赖心理,在这个意义上说启发越多学生的建构能力越差,也就是说启发也能阻断学生的思维。教师不要过度使用启发,根据学情启发要争取一步到位,然后给与思考时间等待学生思考的结果。

点拨,指出来使人知道,是启发之一种,点破,拨开。把学习、理解、认识的障碍点破拨开。

2.教学相长原则

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教师应当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学记》

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3”可见《学记》不仅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原则,而且还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精辟的论述了这个原则:首先,从教师方面讲:“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自强”就是学习,教促使学。教的过程也就是学的过程,教与学是彼此相长、互相促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关于这一点教过几年课的老师都有体会:开始时认为自己差不多,教课没有问题,但一上课,就感到有些地方讲不清楚,更不能深入浅出地、生动地传授知识,这时才感到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远远不够,需要虚心学习。这就是“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才能“自强”。

过去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新课标提出“师生共同成长”的新概念。教师确实在教学中在成长,比方说“什么是课堂教学”“怎样进行课堂教学”一位教师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

其次,从学生方面讲:学生从老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需要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好处和难处。愈学兴趣愈高,眼界愈开阔,也就愈感到自己的贫乏,从而发奋“自反”,求得长进。所以说:“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3”;“学然后知不足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3”。

根据上述理解,可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不断学习,除了学习书本,师生还要互相学习,特别是教师要注意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共同提高。“故曰:教学相长也。3”《学记》提出的“学

学半”的主张也是对“教学相长”思想的高度概括。

3.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学不躐(超越)等也6”“不陵(超出)节而施9”等论述,我们可以用“循序渐进”来概括,这里的“循序渐进”既包括“系统性”、“量力性”、“适时”、“因材施教”四个原则的内容和要求。

1)循序渐进及系统性原则要求

从学习者的角度提出“学不躐(超越)等也6”,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要在没有学习低级教材的情况下去学习高级教材,强调教学要有系统性。教学的系统性,是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任何科学知识,都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教材是有一定的连贯顺序的,学生的学习是新知继旧知,以旧引新,循序渐进。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就含有渐进的意思。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的增长点就在旧知识的某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增长点。俄国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论证系统性时曾说过:“当然,只有本着事物自身的合理的知识体系,才能使我们有充分的可能来掌握知识。一个人的头脑如果充满了许多零碎而不联系的知识,就会像杂乱无章地堆着各种东西的仓库,这里连仓库主人也什么都找不到。至于一个人的头脑中只有体系而无知识,就像商店一样,它的每个柜子都贴着东西的标签,但是柜子里是空的。”(转引自苏联达尼洛夫、叶希波夫编著《教学论》第197页)乌申斯基的这段话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教学不按部就班地系统地进行,就会“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10”陷入混乱的境地。正如算术,只有掌握加法的概念

和判断,才能顺次掌握减法和乘法的概念和相应的判断推理过程;也如物理,只有掌握了力的概念,才能进而理解重力、压力。任何打乱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做法,都是违反教学规律的。另一方面,即使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很有顺序,也不能一味地灌输,要叫学生自己按照他认可的分类往他的仓库里放东西。别人放的东西,主人是很难找到的。当然教是可以帮助学生设计仓库存放方式,甚至帮助存放东西,但绝对不能代替。不能反客为主。否则存放的知识就成了死知识了。

2)循序渐进及量力性原则要求

从教育者的角度提出“不陵(超出)节而施9”。教也要循序渐进。“不陵(超出)节而施9”这句话,汉代郑康成解为“不陵节,谓不教长者才者以小,教幼者钝者以大也。”孔颖达解为“不陵节,谓年才所堪,不越其节,分而教之,所谓孙顺也。”依照他们的解法,要从学生的年龄和才能出发,量力而行。

3)循序渐进及教育要及时、适时、不可失时的原则要求

《学记》说,“当其可之谓时9”这是孟子所说“时雨化之”的“时”,其意义是说,教育工作必须及时进行,如果过早,它就不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相反,如果过迟,则学生的要求可能已经消失,也不容易使他们接受。这样不合时机的教育,必然是“勤苦而难成10”,达不到教学的预期的效果。所以《学记》提出“不陵节而施”9的要求。

4)循序渐进及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

“不凌节”就是教学不要超越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程度、知识的难度和广度、练习的量度和深度、进行的速度,总之要适度。),不要教年龄小的、迟钝的学生太多太深的知识,超越他们的接受能力,使学生“吃不了”;也不要对年龄大的、有才能的学生,教得太浅太少,使他们“吃不饱”。还有《学记》主张“幼者听而弗问6”,原因就是“学不躐等也6”。《学记》第18段所说“良冶之子”之所以“必学为裘,”“良弓之子”之所以“必学为箕”,“始驾马者”之所以要“反之,车在马前”,都是说明要在“节”的限度以内循序渐进而不“凌节”的意思。《学记》反对“言及于数(shuo),进而不顾其安”8(所讲不止一端,只顾赶进度,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因为它违背循序渐进的原则,“陵”了“节”。夸美纽斯(捷克,现代教育体制奠基人)曾说过:教材讲解要注意一贯性和连续性。并提出“使先学的东西为后学的东西开辟道路。”梁启超讲得更通俗:“求学譬如登楼,不经初级而欲飞升绝顶,未有不中途挫跌者。”(《教育政策私议》)中外学者这些话都说明,教与学要循序渐进。

《学记》在第十七节有“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17”,意思是现在教他,他也不明白就不教他,以后有了基础再教。在这方面孔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读一读《论语》就能发现大量的例子。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等智慧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论语》实例:

1)三人问“孝”

a(儿子问)

2.5《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儿子问,从制度层面讲) b(老子问)

2.6《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而忧。”做父母的总是为子女的疾病担忧。意思你也是人父了想一想你父母怎样牵挂你的?这又是启发,孝,就是时时刻刻为父母担忧。(老子,从心灵感受方面讲。强调“牵挂”)

C(子游问)

2.7《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孔子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用类比,强调“敬”)

2)二人问“行”

1.22《论语·先进》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勇武),故退之。”

3)三人问“礼”

12.1《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能不能做到仁,

全由自己)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斯语矣!”(对内)

12.2《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役使百姓像承担大祭一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国家做官无怨恨,在家做事无怨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对外)

12.3《论语·颜渊》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谨慎)。”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有反诘之意)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司马牛“多言而躁”,孔子借其“问仁”教育之)

郭沫若:仁,二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春秋时期新名词。也就是建立和谐社会。

现在我们班级人数很多,为了照顾大多数,不得不“齐步走”,不过有些教师在想方设法因材施教,比如回答问题、课内练习、学生板演、课外作业等方面“因材施教”了。

现在不少学校搞突击、搞竞赛,搞题海战术,大搞应试教育,都是违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现在“教辅”满天飞,教师学生要当心,要做好选择。否则越练得多,越糊涂。题海战术实在笨,学生苦,教师累,家长也把心操碎,人人精疲力又尽。

4.“藏息相辅7”原则

“正业居学”、“藏(收藏,学习)息(休息)相辅7”原则,也就是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的原则。《学记》认为课内是在规定的时间传授正课,“时教必有正业”;课外应有休息、游戏和作业,“退息必有居学(家庭作业)7”。《学记》还认为,正课固然重要,课外活动也是不可少的。因为课外各种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成为辅助正课的一种手段,而且可以引起学生对正课的兴趣,加深对正课的理解。如果课外不学“操缦”(杂曲、一说调弦听音)、“博依”(歌咏、唱歌,一说比喻、赋比兴)和“杂服”(洒扫,各种等级的衣服)等技艺,课内就学不好“弦”(即乐)“诗”和“礼”。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劳”与“逸”相结合。所以《学记》指出“不兴其艺,不能乐学7”。如果不提倡课外的技艺,学生就会学不好正课。因此,善于学的人,学习的时候,就努力学习;休息的时候,就尽兴地搞课外活动。“藏焉修焉,息焉游焉7”这样使学生能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7”。

《学记》能在两千年前,就强调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不休息工作效率绝对不会高。平时要劳逸结合,课堂上也可以实行这一原则,听讲累了,可以读书、写作业,读书累了可以讨论交流读书心得等。其实注意课堂节奏,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就能达到“藏息相辅7”的目的。

现在学生动手能力低下,课业负担过重,睡眠不足,和各学科大

搞“题海战”、“疲劳战”不无关系。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累,学生累,学生厌学,老师受罪。虽然整体形势一时难以改变,但是一位教师完全可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调控课堂教学节奏,改变题海战术,有选择地教学生做题,针对性的训练。

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安排得当,对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加速培养人才,是大有好处的。苏联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实验的学校里,十分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在仅有六百多学生的学校里,课外活动小组就有一百二十多个。学生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这所学校为苏联培养了不少出色的人才。这个事实,充分说明,“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5.“相观而善”原则

《学记》提倡“相观而善9”。古代要学习“六艺”即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六艺都具有技能特征,教师要作示范,学生要训练,互相切磋互相观摩尤为重要。孔子就很擅长射御。孔子就有射、御专长。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射乎?执御乎?吾执御矣。”“相观而善9”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相观而善9”就要交友,《学记》认为学友间要互相交往,取长补短,以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所以视学的时候要考查“论学取友5”。在谈到“藏息相辅7”原则的作用时说它可以使人“乐其友7”,

并把“师、辅7”(友)并称。因为同学、朋友之间可以“相观而善9”,相互学习,相互切磋,人人都有优点。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善于“择其善者而从之”,就可以得到长进。相反的情况,便是“独学而无友10”一个人冥思苦想,有问题无处可商量,久而久之,成为“孤陋而寡闻10”的井底之蛙。

但是,《学记》并不是简单地认为学友间的任何交往都会是互进有益的,获得“相观而善”9的好处的。相反它提醒人们,如果结交的是些酒肉朋友,整天言不及义,那就会使人忘却老师的教训,忘却学习,荒废学业。这就是“燕朋(酒肉朋友)逆其师、燕辟(邪僻,行为乖张)废其学10”所以,为了自己的长进,应注意结交好朋友,不要交坏朋友。这可以说是孔子“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守信>、友多闻),损者三友(友便僻<谄媚逢迎>、友善柔<假装和善>、友便佞<花言巧语>)《论语.季氏16.4》”思想的发展。《学记》对这个问题的可贵之处,是首先看到交往的有益作用,加以肯定和提倡。而不是一叶障目,因噎废食。这不能不说是《学记》的又一难能可贵之处。

6.长善救失原则

《学记》对长善救失原则的论述,是积极的辩证的。它认为由于学生“心性”不同,在学习上表现出四种不同类型的缺点:“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12”《学记》可贵之处不只是在于概括地指出了学生学习上普遍存在的这四种缺点,更主要的是它进一步揭示了产生四种缺点的原因,提出了积极的辩证的教学方法。《学记》说:“此四者,心之莫同

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12”这段话说明两层意思:一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知其心12”,“尽其材12”,二是“长善12”才能“救其失12”。注意不能为救其“失”而救其“失”,那会事倍功半。另一面,对学生的缺点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坏的方面,也要看到好的因素。

古人对“四失”的解释:“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以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意思是说,“或失则多”,学习中贪多务得是坏事,但也有其好的一面,就是有引向渊博的因素;“或失则寡12”,学得过窄,孤陋寡闻是坏事,但也有其好的一面,就是也含有变为专深的可能;“或失则易12”,轻率勇为是坏事,但也有其好的一面,就是包含有勇于进取的因素;“或失则止12”,畏难而退是坏事,但也有其好的一面,就是有安分守己,导向扎实的可能。学生这些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归纳起来,“不是失之太过,就是失之不及”。就“多”、“寡”、“易”、“止”本身来说,是四种“失”。但就它们所包含的“渊博”、“专深”、“进取”、“扎实”的因素而言,又可以说是优点。好与坏,得与失是辩证的统一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全面的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要有“两点论”。这样,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根据他们“治学”的“难易”,资质的“美恶”,培养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依靠优点,克服缺点,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古人对“四失”的的解释并不十分妥当:“多”、“寡”、“易”、“止”

是相对的,对甲是“多”,对乙可能就不多,甚至是“少”。这里关键在于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目的要把握“度”,“度”把握好了问题就解决了。《学记》就没有“度”的要求吗?

这就是“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12”要扬长避短,又要察漏补缺。

教师不仅要知道“四失”,还要知道产生“四失”的原因是“心之莫同12”即心理原因。这就告诉我们,了解学情,不仅是现象,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在想什么,因为“知其心,能救其失12”

《学记》对这个原则的阐述,既包含重视正面教育的意义,又包含有因材施教的思想,是极其可贵的。

7.教学相长原则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有学者认为它“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既矛盾而又统一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它“明确指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与学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助长学,反过来学也能助长教。”还有学者认为“它揭示了教与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教和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的两个不同侧面,教离不学,学亦离不开教。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也是教师教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提高,

这就是‘相长’的本质含义。它对教学中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促进教学工作,达到教育目的,改善师生关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它是我国古代教学原则中最为重要的一条。”

《学记》所论的“教学相长”,与现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含义和旨意都是不同的。它不是指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教”与“学”相互促进或教师和学生互相的“教”与“学”,而是指集教师一人之身的“教”与“学”两方面的辩证关系。

其旨意亦不在于倡导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而在于强调学无止境,作为教师,要终身勤学不辍。这是孔子“学而不厌”思想的理论升华,是对教师必备品质的要求,体现的是孔子、儒家教育思想中“终生教育”的观念。

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

学记原文及翻译72106

首页阅览室馆友我的图书馆帐号 《学记》全文及翻译 收藏人:健康人格政治 2011-04-08 | 阅:56144 转:813 | 来源 | 分享 腾讯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搜狐微博推荐给朋友 举报 《学记》全文及翻译 2010年10月05日星期二18:06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在每二十五“ 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每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学生的成就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不是巩固,同学之间能不能相亲相助;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学生对于教师是否敬爱;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问的本领与识别朋友的能力;合格的就叫作“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这就叫作“大成”。【原文】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译文】这样才能收到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的效果,使跟前的人心悦诚服,远方的人向往来归,这就是大学施教的过程。古书上说:“小蚂蚁总是跟着大蚂蚁走”,岂不正好说明了这层道理吗! 【原文】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

《学记》全文及翻译(转)

《学记》全文及翻译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

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 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 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在每二十五“ 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每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学生的成就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不是巩固,同学之间能不能相亲相助;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学生对于教师是否敬爱;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问的本领与识别朋友的能力;合格的就叫作“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这就叫作“大成”。 【原文】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

(完整版)《学记》全文及翻译汇总

《学记》全文及翻译 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值得认真研究.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虽然时隔2000多年,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富有现实意义。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寻找有贤之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学记原文及翻译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易解: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易解:【兑:说,悦也】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xiào,敩,教也】学半。」其此之谓乎? ◎易解: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遂】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jiào】。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进者说【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yǐ】子时术【述】之。」其此之谓乎。 ◎易解:古时候教学的地方,一家中设有「私塾」,一党中设有「庠」(五百家为党),一个遂中设有「序」(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一国之中设有「太学」。每年都有新生入学,隔年考试一次。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三年考察学生是否尊重专注于学业,乐于与人群相处;五年考察学生是否博学笃行,亲近师长;七年时考察学生在学术上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及对朋友的选择,这时候可以称之为小成。九年时知识通达,能够触类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违背师训,就可以称之为大成。这时候才能够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然后附近的人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这是大学教育的方法与次第。古书说:蚂蚁时时学习衔泥,然后才能成大垤【di?,蚂蚁做窝堆在穴口的小土堆】。就是这个意思。【蛾:蚁。术:述,遵循】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小】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a】,孙【逊】其业也;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易解:大学开学的时候,学生都穿著礼服,以苹藻之菜祭祀先圣先师,表示尊师重道;先练习《诗·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劝勉学生以“莅官、事上”之道;击鼓召集学生,正式打开书箧(书包),希望学生以谦逊谨慎的态度学习;夏楚两物(教鞭。【夏:榎,槚,茶树。楚:荆条】)是用来警惕鞭策学生,收到整肃威仪的效果;夏天的大祭(天子祭天)未实施以前,天子、诸侯不急着到学校去视察,为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志向;教师常常观察学生,但是并不轻易发言,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加以指导,是要使学生自动自发(《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至于年幼的学生,只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 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 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 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 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 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 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 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 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 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 不刑,其此之由乎!

(完整版)《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今译 内容选自:刘震.《学记》释义.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另可参见:傅任敢.“学记”译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a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今译:执政者能够对国家大事深谋远虑,及时发布政令,能够礼贤下士选贤任能,这样可能博得一些小的声誉,但还不能耸动群众的听闻,动员起群众。执政者能够尊敬贤能的人,怀柔远方的人和被疏远的人,他就可能耸动群众的听闻,动员起群众,但还谈不上教化人民。执政者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起良风美俗,看来只有通过兴教育办学校才能达到目的。(页6)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e)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今译: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完美的玉器。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道理,不能走上天理伦常的康庄大道。所以,从古以来的帝王,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就必须首先抓紧教育。《尚书·兑命》篇说:“统治者应当始终不忘重视教育”,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敩(xiao)学半。其此之谓乎。(页11-12) 今译:即使有了美好的菜肴,不亲自品尝,就无从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了极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无从知道它的奥妙。所以说,只有通过学习实践,才能发现自已有欠缺;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会感到疑难困惑。知道自已有欠缺,才能回头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感到疑难困惑,才能自强不息,用心钻研,不敢怠惰。所以我们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相学科占一半”,就是这个意思。(页16) (注:“教学相长”的本意如上所述。但现在也有关于“教学相长”的所谓“引申义,即:“教学相长”是指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原文: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sui)有序,国有学。 今译:古代的教育体制:每二十五家为闾,设立“塾”。每五百家为党,设立“庠”。每万二干五百家为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页22) 原文: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今译:大学每学招收学生,每隔一年才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一年考查是否能正确理解教材,

学记全文及译文

《学记》全文及译文 礼记·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学记原文及翻译word精品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教育理论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教学制度,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体大思精,要言不烦。 对比今日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学记》中的很多内容都值得学习借鉴,虽然时隔两千多年,用今天的教育理念来解读,仍然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值得认真研究。 【学记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 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学记及其全文翻译

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文,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古时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进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学。 古时候教学的地方,一家中设有私塾,一党中设有庠(五百家为党),一个遂中设有序(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一国之中设有太学。

《学记》原文及译文

《学记》原文及译文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值得认真研究。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虽然时隔2000多年,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富有现实意义。 以下是全文及译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sǒu,小,有声音)文,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发虑宪,求善良就贤体远,足以动众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教化的三种层次境界 化民成俗教育与个人建构。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必须由所培养的人来完成。 ——深谋远虑(思虑规律),物色好人(求贤纳士),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民众,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化民成俗,建国君民——治国政策。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是立国之本这一带有本质性的理论问题。 ——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道”即“贵贱”“长幼”“尊卑”“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尚书》(《礼记集说》今亡)“兑命篇”说:“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典——本,主),就是这个意思!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学记》全文及翻译

《学记》全文及翻译 《学记》,就是中国古代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与教学问题的论著。它就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深刻,就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概括与总结。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与教学的制度、原则与方法,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学记简介:《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与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 尚的道德情操与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瞧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瞧到自己知识与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瞧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瞧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 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 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她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尊师的思想。 历史地位:《学记》就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就是中国也就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学记》就是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 《学记》全文虽然只有1230个字,但却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经验做了高度的概括与总结,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认真地研究、借鉴。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就是可以博得一 点小小名气的,但就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就 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瞧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就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 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就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 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就是这 个意思吧!

(完整word版)学记(原文+翻译)

《学记》第一章:化民成俗【原文、解释、译文、解读】 沙月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xia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解释】 发,发布。 虑,谋划。 宪,法令。 謏,xiǎo,小。 动,触动,感动。 就,接近,亲近。 贤,贤士。 体,体恤。 化,教化。 君子,古代的统治及管理者。 成俗,形成良好的习俗。 【译文】 执政者在发布法律命令的时候,如果能够认真研究思考,发布实施,同时,广求品德高尚有悲悯忧思的人来辅佐自己,那么,是可以产生一定影响的;但是,不足以能够来激发全体民众的向善愿望。 执政者如果能够亲近贤德的君子,关爱贫贱出身的寒士,那么,就足够来激发起全体民众向善愿望的;但是,不足以来教育好全体民众。 执政者如果想让全体民众都能接受教育并且形成为社会风尚,那么,那就一定只有走兴办学校施行全民教育这条路了。 《学记》第二章:教育优先【原文、解释、译文、解读】 沙月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解释】 琢:治玉。 建国,建立国家,制订法律制度。 君民,君长其民。统治百姓。 念,思想观念,观点。 兑,读yuè,通“悦”。 《兑命》是《尚书》中的一篇,传说是殷高宗相傅说所作,共三篇,今失传。 终始,始终,一直。

典,经常。 【译文】 玉石(即使质地很好),但是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人们(即使本性善良),但是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制定法律制度,统治百姓,无一不是把教育当作首要的大事。《尚书·兑命篇》说:“君王们一定要自始至终坚持一贯的重视办好学校。”就是这个意思吧 《学记》第三章1:学知不足【原文、解释、译文、解读】 沙月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解释】 旨,美好的味道。 至,最高。 善,美好。 学,学习。 困:贫乏;自己因为不懂道理而办事有困惑。 【译文】 .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之美;(同样,)即使有了崇高的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能知道它的作用。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浅薄,只有实际的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新的困惑。 《学记》第三章2:教学相长【原文、解释、译文、解读】 沙月 【原文】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解释】 自反,自我反省。强,加强,增强。 长,读zhǎng,增长。 学学,第一个“学”读xiào,同斆,教导。第二个“学”,学习。 【译文】 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反思,自我反省;教师知道了自己的贫乏,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更新自己,充实自己。所以说:教学的与求学的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学的一半就是在求学啊”。大概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学记》第四章:大学之道【原文、解释、译文、解读】 沙月

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下面是学记原文及翻译,请参考! 学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教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故曰:教(念jiào)学相长(促进)也。《兑命》曰:“学学半。”(前一个“学”字音xiào,本字读作“斅”,意思是教育别人,后一个“学”字音xué,意思是向别人学习。)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有序,国有学。比年(每年)入学,中年(隔一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坚强的意志)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è“悦”)服而远者怀(向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蚁”)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yì)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è),孙(以逊顺之心)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d

ì)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同后文“陵”,超越)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纲要)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1] 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hà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dǎo)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记》原文翻译

《学记》翻译 《学记》 1.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启发思虑而求合乎法则,招求善良的人,(这二件事)能取得小名声,但还不能感动众人。亲近贤良的人,关怀疏远的人,能感动众人,但还不能教化整个的人民。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那一定要从学习上入手! 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帝王建设国家和统治人民,都是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兑命》说:“应该想到有始有终地经常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虽然有鱼肉等美好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就不明白它的美妙。因此,学习过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行不够,教过人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还有未通达的地方。知道自己的学行不够,这以后就能自我反省而更多地去学习。知道自己的学识还有未通达的地方,这以后就能自强不息地求进步。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增长的。《兑命》说:“教人学习,能收到相当于自己学习的一半效果。” 大概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2.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译文】 古代教学,家里办学有“塾”,党里办学有“庠”,遂里办学有“序”,国都办学有“学”。每年入学一次,隔一年考试一次。学习了一年,就考察他经文句读的能力辨别他的志向所趋。学习了三年,就考察他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亲爱同学乐和群众。学习了五年,就考察他是否广博地学习,亲敬师长。学习了七年,就考察他能否讨论学问上的深奥道理和选择朋友;这已可称为“小成”。学习了九年,就能闻一知十,触类贯通,临事独立判断而不惑,不再违背师道;这可以称为“大成”。这样以后才能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附近的人心悦诚服,而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道路。古书上说:“蚂蚁时时都在学习衔泥,(然后能垒成大窝。)” 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3.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译文】

《学记》全文及翻译资料

《学记》全文及翻译

《学记》全文及翻译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深刻,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学记简介:《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 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尊师的思想。 历史地位:《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学记》是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 《学记》全文虽然只有1230个字,但却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认真地研究、借鉴。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

0909学记全文及翻译课件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古代设学施教,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大成”。唯有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学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使他们一入学就产生要作官的感受;要学生按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使他们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夏祭不去考查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愿去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事先告诉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