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规划纲要

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台州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目录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1)

(二)新阶段、新挑战、新机遇 (4)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布局导向 (5)

(一)指导思想 (5)

(二)主要目标 (8)

(三)布局导向 (10)

三、着力自主创新,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12)

(一)加强布局引导,推进产业有效集聚 (13)

(二)加强自主创新,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14)

(三)发挥特色优势,做大做强集群产业 (15)

(四)发挥沿海优势,发展滨海临港工业 (17)

四、加强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8)

(一)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 (18)

(二)全力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20)

(三)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收入 (21)

(四)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22)

五、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22)

(一)大力扶持现代物流业 (23)

(二)整合提升商贸流通业 (23)

(三)优化发展交通运输业 (24)

(四)积极发展旅游休闲业 (24)

(五)鼓励发展金融保险业 (25)

(六)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 (26)

(七)有序发展房地产业 (26)

(八)积极发展新兴服务行业 (27)

六、加强区域统筹,构建现代化港口大城市 (27)

(一)强化市区功能,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 (28)

(二)优化城镇体系,推进城乡结构调整 (28)

(三)协调发展“三大板块”,提升区域综合实力 (29)

(四)增加有效投入,加快基础设施现代化 (29)

七、深化改革开放,创建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 (30)

(一)强化民营机制优势,推进企业主体创新 (30)

(二)大力发展要素市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31)

(三)深化政府改革,加快政府转型 (32)

(四)优化外贸结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32)

(五)大力引进外资,提升“走出去”水平 (33)

(六)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台州人”经济 (34)

八、发展循环经济,增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35)

(一)推进“511行动计划”,建设节约型社会 (35)

(二)切实保护环境,建设优良生态 (36)

(三)加强资源管理,提高开发利用效率 (39)

九、建设文化大市,全面提升软实力 (42)

(一)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42)

(二)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43)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46)

(四)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 (46)

(五)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48)

(六)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50)

(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51)

十、切实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51)

(一)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52)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2)

(三)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53)

(四)建立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54)

(五)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55)

(六)积极支持国防建设 (56)

十一、十大百亿工程 (57)

十二、规划实施保障 (65)

附: (68)

1、全市“十一五”规划目标 (68)

2、市区“十一五”规划目标 (71)

3、全市“十五”计划主要指标执行情况 (73)

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送审稿)

“十一五”时期,是台州加快现代化建设新进程、争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中走在全省前列的重要时期。《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台州市委关于制定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纲要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领台州人民抓住发展机遇,共同战胜困难和挑战,协力建设美好未来的行动纲领。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十五”时期,台州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台州“二

次腾飞”的目标,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和要素制约等困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前完成。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47.4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360元,分别年均增长13.5%和13%。财政总收入达到147.4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33亿元。全市生产总值构成由2000年的13.6:52.0:34.4演变为8.0:52.6:39.4,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保持稳定,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城市化加快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中心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0平方公里,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县域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变化明显,城乡布局更趋合理,全市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8%(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口径)。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深入实施,生态市建设初见成效。一批事关台州长远发展的能源、交通、水利、供水、供气、通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建设或建成投用。

——改革取得新突破,开放呈现新格局。一批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全市共有7家企业上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加大,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农村税费

改革全面开展,二轮土地承包基本完成。多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外贸、外经和利用外资快速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积极成效。主动接轨上海,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山海协作、南北协作和回归工程启动实施,对口支援成绩显著,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3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89元,年均分别实际增长13.1%和8%。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全市城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2.6%和36.2%。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率从52.9%提高到65.3%。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到28.3平方米和49.6平方米。市区居民户均汽车拥有量名列全省前茅。

——精神文明成果丰硕,社会事业日趋繁荣。科教兴市战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十五年基础教育提前基本普及,高等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大学园区启动建设,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档案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城乡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明显提高。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1‰,略为超过6‰的预期。社会保障覆盖面迅速扩大,妇女、儿童、

残疾人等社会事业迅速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环境趋于好转。依法关停了一批严重污染企业,建成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清水河道工程、“百万亩阔叶林工程”深入实施。市区累计创建噪声达标区42.06平方公里,覆盖率为73.8%。全市共新造阔叶林24.5万亩,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8%。

——民主法制不断加强,“平安台州”建设成效明显。依法治市稳步推进,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民主恳谈”等创新做法受到全国关注。普法教育深入开展,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应急体系逐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形成,群防群治队伍不断壮大,群众信访工作得到加强。安全生产事故明显减少,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建设取得成效。重视国防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拥军优属、优抚安置、征兵和人民防空工作得到加强。

(二)新阶段、新挑战、新机遇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促进了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国内与国际市场联系加深、互动增强,外部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们发展。同时,围绕资源、技术、人才、市场的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继续增多,对台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国内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跨过1000美元大关,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基础更加厚实,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事业更加繁荣,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崛起,周边城市迅猛发展,既为台州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从台州看,“十一五”时期全市将进入人均生产总值3000-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仍将快速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结构转型的任务十分繁重。同时,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服务功能不够,产业升级不快,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体制机制优势弱化,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高成本约束加重,高端要素制约明显,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够平衡等。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要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段,突破各种制约和障碍,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布局导向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创新、加快转型、统筹发展、争先进位,力争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台州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改革开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文化大市、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努力建设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大城市、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加快推进台州现代化新进程,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走在全省前列奠定基础。

“十一五”时期,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争取走在前列、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把握好以下战略重点: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工业立市和品牌兴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资源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高效益、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推进大交通建设,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努力构建高速公路网架,积极寻求港口建设的突破。推动重大电力工程建设,加快打造电力能源基地。科学筹划水资源调配,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和节水工程建设,积极建设海水淡化工程。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网络

化、一体化和现代化。

——推进一体化。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推进市区一体化,加快中心城市发展,进一步提升首位度,强化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着力推进区域一体化,实现“三大板块”协调发展。不断增进文化融合,理顺体制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提升软实力。着力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科教为基础、文化为支撑、人才为关键、制度为保证的软实力体系。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着力构建教育强市、科技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努力建设文化大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化改革开放。建立规范、公正、有效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引导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更高层次上保持以民营为特色的体制和机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加快行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市场化、国际化,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心人民群众

的生产生活,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二)主要目标

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五个方面分预期性、约束性两类设定目标。预期性目标是体现了政府战略意图、通过努力争取实现的目标;约束性目标是体现了政府公共职责和工作要求、并确保实现的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

——预期性: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其中市区增长12.5%。201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5万元,年均增长11.5%,其中市区达到5.56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2%以上。2010年外贸自营进出口超过130亿美元,年均增长15%以上,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5亿美元。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提高到78%以上。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200亿元左右。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7亿元,其中市区达到6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以上和12.5%左右。

——约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2、社会发展目标

——预期性:“十一五”末,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5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宽带用户数达到50万户。2010年,全社会科技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其中市区达到3.2%。“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获专利授权数超过1万件。全市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92%。

——约束性:全市平均每千人医生数达到2人,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6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5%以上。

3、协调发展目标

——预期性:城镇人口比重平均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按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口径,“十一五”末全市人口城市化率达到60%以上。基尼系数控制在0.4以内。全市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0万个,平均每年转移农业劳动力达到5万人。

4、可持续发展目标

——预期性:“十一五”末,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60%、6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

——约束性: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261.6万亩。“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降低15%,2010年降低到0.17吨标煤/万元以下。全年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天数超过330天。2010年,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5%,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5%。

5、人民生活目标

——预期性:“十一五”末,全市低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8%以内;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以上。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00元。

——约束性: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

(三)布局导向

台州依山面海,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主要是沿山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积极发展沿路经济,使我市跨入工业化中期;进入新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产业大转移,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我市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显现了相对优势,全市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逐步东移,进入沿海发展的新时代。今后亟需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综合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要素支撑,促进资源集约利用,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大力拓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空间,加速中心城市崛起,加快形成南北联动的发展格局。要积极营造椒江中上游沿江地区新的发展优势,加强布局引导,重点依托各主要河谷平原和重点城镇,加快产业与人口集聚,带动山区脱贫致富,促进我市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1、加快构建沿海经济带

发挥沿海区位和空间优势,借助港口等优势资源,在滨海地带积极发展临港基础产业、装备制造业、航运业、海洋

渔业和休闲旅游业,努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加强市区和沿海南北两翼的分工协作与互动发展,形成以市区为龙头、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

沿海经济带中部,以市区为中心、温黄平原和临海东部为主体,是台州市域的产业集聚中心、服务中心和创新中心,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主要平台。功能上以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为主,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临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承担带动全市、服务周边的功能。

沿海经济带南部,以玉环本岛和楚门半岛为主体,功能上以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为主,重点是适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强化水资源保障,加快开发大麦屿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休闲旅游业和临港产业。

沿海经济带北部,三门湾沿岸的台州北部是甬台两市联动发展的前沿区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重大能源项目的定点建设和交通优势的逐步形成,为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在加快构建重要能源基地的同时,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争取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2、着力强化沿江发展轴

临海大田平原、天台始丰溪和仙居永安溪河谷平原是我市沿江地区人口、城镇和产业布局的主要空间,是带动山区脱贫致富、共奔小康的重要依托。该区域开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陆路交通优势明显,旅游资源和绿色农产品资

源丰富,基础设施条件迅速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具备再创发展新优势的基础条件。加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有机结合,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积极处理好上下游地区关系,在城镇和平原地区优先发展清洁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优化发展高附加值制造业、特色农业,在优势功能区重点发展旅游休闲业和生态农业。

三、着力自主创新,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紧紧抓住长三角加速崛起、温台沿海产业带加快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产业基础扎实、滨海区位优势等有利条件,把握机遇、强化创新,积极吸纳国际国内先进生产要素,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和积极调整优化布局,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联动发展。扎实推进实施“先进制造业百亿工程”和“5431计划”,进一步强化汽摩及配件、缝制设备、家用电器、塑料模具、医药化工等五大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努力改造提升水泵阀门、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工艺品家具等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构建科技、金融、人才三大服务体系,积极实施“112”品牌发展计划和名牌“825工程”,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精心打造“十大之都”,努力打响“台州制造”。把台州建设成

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长三角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加强布局引导,推进产业有效集聚

按照相对集中原则进一步优化布局,形成区域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良、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工业新格局。规范发展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完善功能区设定,以台州经济开发区、黄岩经济开发区、临海经济开发区、温岭经济开发区、玉环大麦屿经济开发区和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台州市滨海工业区块等为主要平台,积极争取扩容、努力拓展发展空间。依托重要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区,把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整治农村工业“低小散”,提高基础设施、资源、人才和信息的共享程度。加强沿海地区岸线和空间等资源的统筹管理,为造船、石化工业、金属材料等新兴产业预留发展空间,创造条件努力争取一批国家重大基础产业项目落户台州。

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市场化水平,实现有限资源向技术先进、效率较高的区域、产业和企业倾斜,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制定完善产业发展导向目录,鼓励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和产品。严格执行投资强度、行业准入等相关规定,着力提高土地、水、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的使用效率。加强分工协作和公共配套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逐步淘汰落后制造。

(二)加强自主创新,优化提升产业层次

整合完善扶持工业的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对工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推进大企业加强规模经济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向生产的上游和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进行创新投资,提升工业增长质量;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从传统轻工业品生产,零配件组装加工为主,向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转变;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向以专业化为基础、多元化发展和扁平化、网络式形态转变;加快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变革,积极导入先进管理方式,促进企业从生产经营型向品牌经营型、资本经营型转变。加强创新与创牌的联动,加

大名牌产品培育力度,推动企业从“无牌、贴牌”向“有牌和名牌”跨越,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行业和区域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发挥特色优势,做大做强集群产业

顺应产业集聚发展趋势,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提升档次培育品牌。着力加快汽车摩托车及其配件产业等高成长行业发展,发展成为经济型轿车及汽车、摩托车配件的制造基地;积极发展医药化工等优势行业,努力扩大和保持其在全国市场上的领先优势和较大份额;鼓励和支持缝制设备产业加大技术升级力度,扩大品牌优势,进一步增强其在全国和全球的竞争优势;加快引进国际先进制模设备和技术,重点发展工程塑料、机电零配件及医用包装等塑料产品建成国内一流的塑料原料及制成品交易中心和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塑料研发中心;重点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家电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具

有核心竞争力的家用电器产业体系;强化形成传统产业和先进适宜技术并重发展的多层次产业结构。继续争取和保持阀门水泵、工艺美术、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和全球市场上的较高份额。加快提高传统产业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质量。

扶持建筑业集群发展,鼓励强强联合,促进建筑业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