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制品模具工艺流程

硅胶制品模具工艺流程
硅胶制品模具工艺流程

硅胶制品模具工艺流程

在硅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硅胶模具的加工是一道很重要的工艺,因为硅胶模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硅胶制品的质量,比如硅胶制品的尺寸、不良问题等等,那么在硅胶制品厂硅胶制品模具的工艺流程及性能要求是怎么样呢?

首先硅胶制品模具在选材方面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要考虑到经济性这一原则,尽可能地降低制造成本。因此,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要选用价格较低的,能用碳钢就不用合金钢,能用国产材料就不用进口材料。

在保证模具的制造质量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可锻性、切削加工性、淬硬性、淬透性及可磨削性;还应具有小的氧化、脱碳敏感性和淬火变形开裂倾向。

一般来说硅胶制品模具满足工艺性能要求模具的制造要经过几道工序

1.锻造

2.切削加工

3.热处理

下面是硅胶制品模具的工艺性能要求:

1.工艺性球化退火温度范围宽,退火硬度低且波动范围小,球化率高。

2.切削加工性切削用量大,刀具损耗低,加工表面粗糙度低。

3.淬透性淬火后能获得较深的淬硬层,采用缓和的淬火介质就能淬硬。

4.淬火变形开裂倾向常规淬火体积变化小,形状翘曲、畸变轻微,异常变形倾向低。常规淬火开裂敏感性低,对淬火温度及工件形状不敏感。

5.可磨削性砂轮相对损耗小,无烧伤极限磨削用量大,对砂轮质量及冷却条件不敏感,不易发生磨伤及磨削裂纹。

6.可锻性具有较低的热锻变形抗力,塑性好,锻造温度范围宽,锻裂冷裂及析出网状碳化物倾向低。

7.氧化、脱碳敏感性高温加热时抗氧化怀能好,脱碳速度慢,对加热介质不敏感,产生麻点倾向小。

8.橡胶制品的淬硬性淬火后具有均匀而高的表面硬度。

总结:

硅胶制品模具工艺对硅胶制品厂相当重要,因为在节省材料成本的前提下,好的硅胶制品模具能够生产出高质

量的硅胶制品,还能够防止不良情况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硅胶制品厂的生产效率,有助于公司的有序发展。

硅胶制品模具工艺流程

硅胶制品模具工艺流程 在硅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硅胶模具的加工是一道很重要的工艺,因为硅胶模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硅胶制品的质量,比如硅胶制品的尺寸、不良问题等等,那么在硅胶制品厂硅胶制品模具的工艺流程及性能要求是怎么样呢? 首先硅胶制品模具在选材方面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要考虑到经济性这一原则,尽可能地降低制造成本。因此,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要选用价格较低的,能用碳钢就不用合金钢,能用国产材料就不用进口材料。 在保证模具的制造质量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可锻性、切削加工性、淬硬性、淬透性及可磨削性;还应具有小的氧化、脱碳敏感性和淬火变形开裂倾向。 一般来说硅胶制品模具满足工艺性能要求模具的制造要经过几道工序 1.锻造 2.切削加工 3.热处理 下面是硅胶制品模具的工艺性能要求:

1.工艺性球化退火温度范围宽,退火硬度低且波动范围小,球化率高。 2.切削加工性切削用量大,刀具损耗低,加工表面粗糙度低。 3.淬透性淬火后能获得较深的淬硬层,采用缓和的淬火介质就能淬硬。 4.淬火变形开裂倾向常规淬火体积变化小,形状翘曲、畸变轻微,异常变形倾向低。常规淬火开裂敏感性低,对淬火温度及工件形状不敏感。 5.可磨削性砂轮相对损耗小,无烧伤极限磨削用量大,对砂轮质量及冷却条件不敏感,不易发生磨伤及磨削裂纹。 6.可锻性具有较低的热锻变形抗力,塑性好,锻造温度范围宽,锻裂冷裂及析出网状碳化物倾向低。 7.氧化、脱碳敏感性高温加热时抗氧化怀能好,脱碳速度慢,对加热介质不敏感,产生麻点倾向小。 8.橡胶制品的淬硬性淬火后具有均匀而高的表面硬度。 总结: 硅胶制品模具工艺对硅胶制品厂相当重要,因为在节省材料成本的前提下,好的硅胶制品模具能够生产出高质

硅胶辊制造工艺流程

硅胶辊简单来讲就是一种以金属或其他材料为芯、外层覆盖硅橡胶。一般是指热转印机上的胶辊,现广泛应用于玩具、电子、工艺礼品、烫金产品热转印上的图案印刷专用胶辊。那么该产品的制作工艺是什么呢? 首先将辊芯架在调好的设备上,然后加入调好的硅胶,当硅胶流动到辊芯上时,滚动的辊芯加上设计好的刮板就会将硅胶均匀的涂刷在辊芯上面。因为液体硅胶是流动的,在辊芯转动的时候,胶层就会越积越厚,因此为了防止硅胶从辊芯上脱落下来,还要装上烘烤的设备,在涂刷的同时就得给胶辊加温。做硅胶辊的液体胶是加成型的,在高温的情况下就会快速的交联,这样就可以防止流动的胶水往下掉落。 特点 1、卓越的耐高低温性能,工作温度范围-100至350度。优异的耐臭氧老化、耐氧老化、耐光老化和耐天候老化性能。硅胶辊在自由状态下置于室外数年性能无变化,因此很多行业使用到硅胶辊也是其方便之处之一。 2、优异的电绝缘性能,硅胶辊的电绝缘性能在受潮、频率变化或温度升高

时变化较小,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硅仍然是绝缘体,因此在一些需要绝缘的环境下,硅胶辊使用频率也较高。此外,硅胶辊分子结构中碳原子少,而且不用炭黑做填料,所以在电弧放电时不易发生焦烧,因而在高压场合使用非常可靠。其耐电晕性和电弧性极为良好,耐电晕寿命是聚四氯乙烯的1000倍,耐电弧寿命是氟橡胶的20倍。 3、硅胶辊有特殊的表面性能和生理惰性,硅胶辊的表面能比大多数有机材料低。因此它具有低吸湿性,长期浸泡于水中,其吸水仅有1%,物理机械性能补下降,防霉性能良好,因此硅胶也用于水下作业或者潮湿的环境。此外硅胶辊与许多材料不粘连,可起隔离作用, 4、硅橡胶无味无毒对人体无不良影响,机体反应轻微,具有优良的生理惰性和生理老化性。 5、高透气性,硅胶辊和其他的高分子材料相比具有极为优越的透气性,室温情况下对空中的透过率是天然橡胶的30-40倍,此外硅胶辊还具有对气体的

硅胶制品中常见的几种成型工艺介绍

硅胶做为一种环保性原材料,以其各种优越性能被广大人们所喜爱。它的柔软性与无毒性被广泛用于工业密封与医疗器械。特别是它的工作温度:-60至250摄氏度是塑胶无法比拟的。利用硅胶包住金属件或塑胶件形成一些新的性能更是让产品软硬有度,比如,硅胶包钢的厨具铲,它的环保受到消费者喜爱。硅胶与塑胶不同,硅胶是一种热成型的材料,硅胶原料在一定温度作用下,固化形成我们要的产品。 硅胶制品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成型工艺: 1、挤出成型工艺 就像我们挤牙膏一样,挤出机头也是产品的截面形状,有一定长度,在力与温度的作用下,机头出来产品已经硫化成型。此工艺成型的产品一般是条形的产品,产品截面可以各种各样。譬如,矩形长条,环形硅管,等。 2、滴胶工艺 硅胶原料为液态状,原料装在针筒里面,用气动加人工操作把原料滴到模具上,加热硫化成型。此工艺属于手工化工艺,需要人工的地方多。所以产能不高。它有一个特点,一个产品可以依要求滴上多种颜色。所以这种工艺多为制作工艺品。如,多色的硅胶手环 ,各种颜色图案的硅胶手机套,等。 3、固态热压成型工艺 此种工艺是利用油压机的温度与压力,借助模具把产品硫化成型出来。这种工艺相对成本低,产量高,应用比较普遍。它多用于单色的硅胶产品。也可应用于双色双硬度的产品或是多色多硬度,但是产品的结构不灵活,受限制。它也可以应用于包塑胶与包金属,同样在结构上不灵活,而且对所包物件有温度要求,一般要求所包物件要耐180摄氏度不变形。 4、液态射出成型工艺 此种工艺要求的设备有硅胶射出机、压料机。它的原料是水稠状,分A、B两组分。它的原理是:利用压料机把A、B组分的原料按照1:1压到射出机的料筒里混合,通过射嘴再把它压进热模具型腔成型。此种工艺成型温度相对较低,130度就可以。它可以用于不太耐高温的塑胶包胶成型,这一点比固态热压成型有优势。它产量高,也易于自动化生产。但原料的成本比固态硅胶原料高上几倍。 总之,不管是那一种工艺,能达到性能要求且做到价格低廉那就是最好的工艺

模具设计的流程

模具设计资料参数 一、塑料制品图及实样的分析和消化 1、制品的几何形状 2、制品的尺寸公差及设计量准确 3、制品的技术要求(即技术条件) 4、制品的外观要求 二、注塑机型-号的确定 三、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如: 1、制品的重量与注塑机的注射量 2、制品的精度 3、制品有无侧抽芯及其处理方法等 四、模具钢材的选用 五、分型面的确定 1、不影响制品外观要求 2、有利于保证制品的精度 3、有得于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 六、向分型与抽芯机的确定 七、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八、浇注系统的设计 九、排气系统的设计 十、冷却系统的设计 十一、顶针系统的设计 十二、导向装置的设计 十三、模具主要零件图的绘制 十四、设计图纸的校对 十五、设计图纸的会签 宽150、长200、就叫1520模架 顶出行程=产品形状高度+10—15毫米 SP支撑柱是为了防止公模板的变形,设计时应尽量靠于模具中间位置能大量大,能打圆的不打方的。 GP导柱:有间隙过盈和过渡三种配合 间隙:孔大柱小过盈:不大不小过渡:可能孔大,也可能柱大 RP回位环:顶出完成后,两倍于顶出行程+20毫米弹簧为导柱的2倍 EGP保护顶出的回位 RP导柱固定于顶针板,模仁即称型腔 顶出形成鞘主要控制顶针顶计行程 三、板模俗称大水口,两板模俗称细水口 母模即A板也是前模,公模即B板也称后模 灌嘴:将注塑机的熔料引入模具流道 定位环:模具在安装到注塑机时起定位作用 顶针:顶出成品的零件 冷料:启动将先入模具部分的那部分料贮存起来,以防止流入成品,影响成品的质量 运水:冷却和加温系统 RP弹簧:是先复位的一种机构的一种装置,是为了成品在顶出后,弹簧将顶板首先压回来,防止顶针撞到母模仁,从而损坏模具 支撑柱:加强公模板的强度,减少公模板变形 垃圾钉:装在顶针板与固定板间,一般高度为5mm作用是防止杂物掉在下固定板上,下顶针板回位后,撞上杂物以免影响顶出

【精品】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塑料模具设计流程 一、接受任务书 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 ⑴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⑵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⑶生产产量。 ⑷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二、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⑴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

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⑵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三、确定成型方法 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四、选择成型设备 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

胶玩具制造的一般流程

doc文档可能在W 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一章 一、塑胶电子类玩具制造流程塑胶电子类玩具制造流程 注塑胶件成型 概 述 表面装饰 搪胶件成型 表面装饰 车梳发 服装车缝 丝网印刷 材料准备 五金加工 装配 检验 入库 PCB 加工 辅助及装饰件图1-2 塑胶玩具制造的一般流程 二、塑胶电子类玩具基本零件加工1.塑胶电子类玩具基本零件分类-按其材质划分,主要分为五大类:(1)塑胶类基本零部件(2)五金类零部件(3)电子类零部件(4)玩具布绒服装(5)辅助及装饰件2.塑胶基本零件加工-包括两个方面:成型和表面装饰。塑胶基本零件是(1)通过注塑(注塑成型普遍采用塑胶成型方法,适合于全部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玩具制造中大部分塑胶基本零件都是通过注塑成型)和搪胶等工艺方法进行成型;(2)按不同装饰要求选择喷油、丝印、移印、热转印和电镀等方法进行塑胶件表面装饰。3.玩具布绒服装加工-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裁剪、表面装饰和缝纫。(1)根据样板的形状,通过裁剪利用相应工具将布料分割成若干所需大小的裁片(2)根据玩具设计要求, 选择合适的表面装饰方法(如电脑刺绣、丝网印刷、热转印和胶印等)对布料表面进行装饰处理(3)经过缝纫工序将各个独立的裁片组合成一个个整体,经QC 检验合格后入库待用。 布料裁剪生产资料图1-4 玩具布绒服装主要加工流程表面装饰缝纫QC 入库 4.五金类零件加工-塑胶电子类玩具中的五金类零件主要是轴类和片类,一般是采用外购的 1 方式,玩具制造厂家只是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即可。轴类五金零件大多采用线材,简单结构时一般采用剪切加工,特殊结构时时常采用车削加工,表面光洁度要求较高时要用磨削加工的方法。片类零件大多采用冲压加工,常驻机构用设备为冲床。5.PCB 加工-是指在PCB 板上插装电子元件并以相应的方式对其进行焊接的过程(PCB 板是电子玩具的控制部分)其主要加工流程如图1-5 所示。 邦定备料测试SMD 制作NG 生产资料插件上锡维修QC 入库 三、塑胶电子类玩具的装配与检验塑胶电子类玩具的装配与检验 塑胶料 配料著色 塑料模 注塑模 焗料

模具设计的详细流程

模具设计的详细流程 产品的前期处理 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进入了一个学习误区(拿着一个产品就开始急急忙忙的分模)首先我们拿到一个产品后,先不要急着分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检查产品结构,产品公差的修改,拔模,一些产品还会有段差的出现。当你前期处理完后那么产品的分型面,结构基本就能确定出来了,以及浇口的位置。当然这些最终还是要跟客户确认的。 确认产品的不合理处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是不是我分析好了产品结构后,就可以开始设计模具了呢,答案当然是不能。要想在设计时少走弯路,修修改的话,那么一定要了解客户对模具的要求,这些是一定要达到客户要求

的。 客户用来生产的注塑机的吨位及型号类型。这个确认不好,你就没法确认你模具的浇口套的入口直径以及定位圈的直径,顶出孔的大小跟位置,甚至模架的大小,模具的高度等等。你辛辛苦苦的设计好了一套好的模具结构,你也颇有成就感,可模具到了客户那里没法生产,模具大小厚度跟客户的注塑机对不上,客户是不会验收你设计好的模具,估计那时你会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分析产品的问题点,以及产品夹线,产品材料及收缩率。不要想当然的认为ABS的塑料收缩率就一定是%,这个一定要跟客户确认好,要知道他们最终用于生产的材料是什么牌号的,有没有添加什么改性材料等等。有条件时,最好能熟知产品的装配关系以及产品的用途等等,这些信息对于将来的模具结构设计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了解了这些,你就知道哪些是外观面,哪些是非外观,哪些地方的拔模角度是可以随便加大的,哪些地方是不能改的。甚至包括一些产品的结构,如果你了解了产品的实际装配关系以及用途,你就知道哪些倒扣结构是可以取消或改成另外一种简单形式的。 一定要牢记,做模具的过程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过程。常看到一些人做了一套多么多么复杂的结构而感到骄傲自豪,我觉得那是非常得无知。因为很多产品工程师可能会由于自身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注塑是一种工艺,是基于比如LIGA的微制造技术开发出来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法。那么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是什么呢?下面跟一起来看看吧! LIGA工艺就是先生产出一个注塑所需要的模型,也就是俗称的"模子",然后将液态塑料灌注在模具中,最后在分离出来,形成最终所需要的产品。比如一些塑料玩具,产品太多了。 当接到客户的CASE之后,首先,要了解清楚客户的要求(如:产品的外观要求,结构上的要求,或其它的一些特殊要求),与客户进行沟通;接下来,就要开始分析要做的这个产品了,主要是检查产品的拔模及肉厚,对一些柱位及肋位进行防缩水处理(这些很必要,可以减少以后开模中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你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 模具设计(以下以Pro/E进行模仁3D设计,再在二维CAD里面完成所有设计为基础)的具体流程如下: 1.对产品进行排位(这将决定模具的大小,在这里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主要的还是靠设计师的经验及公司的要求); 2.对产品加上收缩率(缩水); 3.确定模仁的大小; 4.开始做分模面,这里考的就是真功夫了,不仅3D要用得好,模具结构更是重中之重;

5.分模面做好,就可以把模具分开了,前后模、镶件、斜顶、行位,都可以在这边分好; 6.接下来做的就是流道了,这个关系到公司生产的成本及产品的质量,设计时要慎重; 7.下面就是冷却水路的布置、镙丝的放置及顶针的排列(如果是用EMX设计,那么这里只要做基准点就可以); 8.如果是用CAD设计,一般做完以上工作就可以把它转成平面图,直接放入模胚再在CAD里面设计。 9.模仁图有了,就开始模胚上的设计。首先,以模仁的大小及结构,定出模胚的大小及形式(如大水口、细水口等);然后,用模具外挂调出适用的模胚,装入模仁(注意:图层的控制及颜色的控制,以便在后面出散件图时能更快,更易识别); 10.把水路引到模胚上,还有镙丝,再来画上弹弓、垃圾钉、顶棍孔,在主视图上做这些的同时,要在剖面图上表达出来。当然还有顶针,别忘了这里把唧嘴也给画上。如果是细水口的话就忙了,水口拉针、拉杆、开闭器都要在这里设计好,如果有行位的模具,应先设计好行位; 11.接下来就是撑头、锁模片以及撬模坑; 12.简单一点的模具做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只是说结构图),接下来就开始标数,这也是检查设计正确性的重要一环;

模具设计流程详细讲解

模具设计流程详解 在成为公司的模具设计学徒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 要了解本部门的工作流程,同时把部门其他同事出的图纸仔细阅读,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出的图都表达了一些什么内容。先是模仿,再是理解。要主动问同事,不要怕吃闭门羹,因为有的人不一定肯教,他可能觉得没有教你的必要,但是你不问,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人会主动去教你东西。当有帮其他同事出散件图的机会的时候更加应该抓住机会向其 请教,他让你出散件图 一是给你练手的机会,二是减轻他的工作。当然最开始肯定是一些相对简单且不是很重要的零件,不要害怕出错。 现在说UG转图,以UG6.0为例,其他版本大同小异。接到任务,如果有比较多的零件,先将每个零件分好层,一个零件一个层。比如有10个零件,你分别将其放入1~10层,UG层的名字为1~256阿拉伯数字。再进入制图模式,默认快捷键crtl+shift+d。投影前设置好视图首选项,将线形以及虚实线以及光顺线的颜色设置好。再新建图纸(new sheet),弹出的对话框,可以设置图纸的大小,有标准图纸尺寸可以选择,也可以自定义尺寸大小。接下来是图纸名称,

默认即可。图纸单位,默认是毫米;最下面是投影角法,根据公司标准选择,一般情况下应当为第三视角,这些属性设置一次后,以后可以不需要再次设置,当然图纸大小可能会在有所差异。图纸大小的更改也可以在任何时候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调整,如果仅仅是想将图从3D里面转成CAD格式的话,是不需要讲究太多东西的。 现在转第一个零件,将其他层关闭,只显示要转图的那个零件,点“基本视图”图标按钮,投影三视图,一般是俯视图、主视图、右视图或者左视图这三个视图,虚线显示出来。再投影一个3D斜轴测图,可以让钳工看到这个零件加工出来大概是什么外形。第一个零件的视图投影完毕后转下一个,打开层管理器(CRTL+L)将上一个零件所在的层关闭,将下一个零件所在的层设置可见属性。同样进行投影操作依次完毕后,依次点菜单“文件”——“导出”——“2D转换”,进入2D转换设置弹出的对话框,转换的格式一般选dwg格式,文件的保存路径自行选定,设置妥当后一路确定就可以了。在进行转图操作的时候,很多初学的盆友很容易错误地进入菜单“文件”——“导出”——“DXF/DWG……”进行转图操作,结果每次发现导出来的是一个3D视图。

硅橡胶制品制造流程常识

硅橡胶制品制造流程常识 什么是样品模? 所有的硅胶产品在制作前都必须先做模具,通过模具才能开发出新产品。 现在来介绍我们的模具。 样品模又名手板模。当客户确认与我们合作要我们打样品时,们首先需要客户提供样板或2D图或3D图。如果客户提供的是样板,我们将根据样板去抄数后得到3D图。如果客户提供的是3D图,那就更方便了,我 们模房师傅就会根据客户提供的3D图来编程开模。通常是先开样模打样让客户确认,当客户确认没问题后再开大模进行产。 样品模一般开1穴到2穴,当样品要得多时,我们的样品模也会开4穴。样品模起到一个确认初样的作用,它将图档变成实物。因为硅胶有弹性,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实物不一定和图纸上的完全吻合,这时候我们只有先开个样品模,打了样品出来让客人来确认。如果样品模有问题,此时修改模具也比较简单,修改时间短,效率高。每次开模,修模都必须通过打样来确认产品,也就是确认模具。当产品开发出来都符合客人的要求了,此时这个模具也就被确认了。 样品模的原材料 我们公司的样品模都是用钢材做的。根据产品的大小来决定模板的大小。通常采用长*宽*高为300mm*300mm*30mm的模板。 样品模的制作时间 样品模的制作时间长短是由产品的结构复杂程度决定的。通常比较简单的产品一般从编程到加工完成大概就2-3天的时间;复杂的大概就5-7天。产品结构越复杂,开模的时间越长。 开样品模的好处 首先样品模开的穴数少,模板的使用少,加工时间短,这样成本就比较小,效率就高。其次,开样品模还能带来其他一些好处,如即使产品结构第一次没有被确认,修改模具也比较方便,修改后可以马上就打样确认,这样就缩短了时间。第三,因为成本低,所以先开样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第一步:对制品2D图及3D图的分析,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品的几何形状。 2、制品的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3、制品的技术要求(即技术条件)。 4、制品所用塑料名称、缩水及颜色。 5、制品的表面要求。 第二步: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料制品的大小及生产批量。设计人员在选择注射机时,主要考虑其塑化率、注射量、锁模力、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注射机拉杆内间距)、容模量、顶顶出形式及定出长度、动模托板移动行程。倘若客户已提供所用注射剂的型号或规格,设计人员必须对其参数进行校核,若满足不了要求,则必须与客户商量更换。 第三部: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排列 模具型腔数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制品的投影面积、几何形状(有无侧抽芯)、制品精度、批量以及经济效益来确定。 型腔数量主要依据以下因素进行确定: 1、制品的生产批量(月批量或年批量)。 2、制品有无侧抽芯及其处理方法。 3、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剂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4、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5、制品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 6、制品精度。 7、制品颜色。 8、经济效益(每套模的生产值)。 以上这些因素有时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必须进行协调,以保证满足其主要条件。

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以及型腔位置的布局。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型芯的设计以及热流道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由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最完美的设计。 第四步:分型面的确定 分型面,在一些国外的制品图中已作具体规定,但在很多的模具设计中要由模具人员来确定,一般来讲,在平面上的分型面比较容易处理,有时碰到立体形式的分型面就应当特别注意。其分型面的选择应遵照以下原则: 1、不影响制品的外观,尤其是对外观有明确要求的制品,更应注意分型面对外观的影响。 2、利于保证制品的精度。 3,、利于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先复机构。 4、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5、利于制品的脱模,确保在开模时使制品留于动模一侧。 6、便于金属嵌件。 在设计侧向分型机构时,应确保其安全可靠,尽量避免与定出机构发生干扰,否则在模具上应设置先复机构。 第五步: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以上内容全部确定之后,便根据所定内容设计模架。在设计模架时,尽可能地选用便准模架,确定出标准模架的形式、规格及A、B板厚度。标准件包括通用标准件及模具专用标准件两大类。通用标准件如紧固件等。模具专用标准件如定位圈、浇口套、推杆、推管、导柱、导套、模具专用弹簧、冷却及加热元件、二次分型机构及精密定位用标准组件等。 需要强调的是,设计模具时,尽可能地选用标准模架和标准件,因为标准件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商品化,随时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这对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是极其有利的。 买家尺寸确定之后,对模具有关零件要进行必要的强度和刚性计算,以校核所选模架是否适当,尤其是对大型模具,这一点尤为重要。 第六步: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的设计包括主流道的选择、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的确定。

模具设计工作流程

模具设计工作流程 一. 接受模具设计任务,分析产品。 一般顾客会有产品的3D图档和2D图档,了解是否需要滑块,斜顶,或者其它特殊结构。产品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有些客户还有模具任务说明(Tool specification),了解产品材料,模具穴数,生产使用的机器吨位(控制模具大小)。 二. 做DFM分析 开始做DFM,跟顾客确定产品分模线位置,进胶口位置;是否需要滑块,斜顶;分析拔模角是否足够,是否需要增加拔模角;分析产品料厚;确定刻字,日期章位置等信息;初步表示出顶针位置,大小;结合模具设计提供产品改进建议等。发给顾客确认。 三. 开始模具图设计 结合产品3D和DFM,,做分型面,分出前后模仁;溶入相对的客户要求,设计滑块,斜顶结构;流道进胶系统;创建冷却水路系统;创建顶出系统;确定模仁大小,模胚大小;整理资料发给热流道公司设计热流道。增加拔模角;调整重要尺寸公差。结合后续工艺优化3D,零件刻字,模具刻字等。 四. 设计评审, 完成模具3D图设计后,进行内部初步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更新模图,然后发给顾客评审。收到顾客设计评审意见,修改模图.跟进顾客意见,直到修改到位,通过顾客正式批核。 五. 订料 模具设计图通过顾客正式批核后,即开始出材料清单(bom表),给采购部门订购模仁材料,周边配件材料,标准配件等。同时订购模架,热流道。 六.出零件加工图 标数,出零件2D加工图,装配图,交给现场钳工安排加工。通知编程部门开始准备相应的CNC程序和电极。 七. 跟进现场加工 结合现场加工情况,解决加工中遇到的问题,优化设计。 八. 模具试模 试模后,根据试模的结果对模具进行调整和优化。

模具设计过程图文教程

图文并茂的模具设计练习教程山东UG网模具设计练习教程 第一部分:分模设计 第一步-进入分模设计 第二步-快速断开 第三步-拔模角分析 第四步-预览分模线 第五步-创建内分模线 第六步-创建内分模面 第七步-创建外分模面 第八步-重新附属分模面 第九步-创建工件坐标系 第十步-保存文档 第二部分:模具设计 第一步-进入模具工程 第二步-进入分模环境 第三步-创建分模面零件 第四步-定义激活、创建激活。 第五步-加载模架 第六步-创建毛坯 第七步-切槽操作 第八步-产品零件装配 第九步-浇道设计 第十步-顶杆设计

第十一步-水道设计 第十二步-侧滑块和斜导柱设计 第十三步-行位揳紧块设计 第十四步-行位限位装置设计 本练习以客户实际零件lamp.elt为例讲解模具分模和模具设计的整个设计过程。 第一部分:分模设计 第一步-进入分模设计 选择分模设置图标, 分模设置向导即被打开。 选择文档:lamp.elt。 勾选创建新文件夹复选框。 勾选应用收缩命令改变工作模型复选框,收缩比例设置成1.008。 第二步-快速断开 选择分模向导条中的快速断开图标,并更改默认的断开参数垂直面-不包括为垂直面-增加到顶部,确认。 注意到经过第一步自动断开后还有一部分曲面未被分配,选择新方向选项,并点击方向箭头端部的实心点,定义方向为沿x轴反方向,确定。 重新附属曲面,选择下图所示的应该被分配到SPLIT-3部分的曲面,然后在特征树中选择SPLIT-3特征,点击鼠标右键,再选择弹出的及时菜单中的附加选项,这样就把所选择的曲面附属到SPLIT-3部分了。 结果如下: 重命名分模特征:

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

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 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下面yjbys为大家分享的是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仅供参考! 一.浇注系统的组成 普通的流道系统(Runner System),也称作浇道系统,或是浇注系统,是熔融塑料自射出机射嘴(Nozzle)到模穴的必经通道。流道系统包括主流道(Primary Runner)、分流道(Sub-Runner)以及浇口(Gate)等。 1.主流道 也称作主浇道、注道(Sprue)或竖浇道,是指自射出机射嘴与模具主流道衬套接触的部分起算,至分流道为止的流道。此部分是熔融塑料进入模具后最先流经的部分。 2.分流道 也称作分浇道或次浇道。随模具设计,可再区分为第一分流道(First Runner)以及第二分流道(Secondary Runner)。分流道是主流道至浇口间的过渡区域,能使熔融塑料的流向获得平缓转换;对于多模穴模具,同时具有均匀分配塑料到各模穴的功能。 3.浇口 也称为进料口,是分流道和模穴间的狭小通口,也是最为短小肉薄的部分。其作用在于利用紧缩流动面而使塑料达到加速的效果,高剪切率可使塑料流动性良好(由于塑料的切变致稀特性);黏滞加热的升温效果也有提升料温、降低黏度的作用。 在成型完毕后,浇口最先固化封口,有防止塑料回流,以及避免模穴压力下降过快,使成型品产生收缩凹陷的功能。成型后,则方便剪除,以分离流道系统及塑件。 4.冷料井

也称作冷料穴。目的'在于储存补集充填初始阶段较冷的塑料波前,防止冷料直接进入模穴,影响充填品质或堵塞浇口。冷料井通常设置在主流道末端,当分流道长度较长时,在末端也应开设冷料井。 二.浇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模穴布置(Cavity Layout)的考虑 1)尽量采用平衡式布置(Balances Layout); 2)模穴布置与浇口开设力求对称,以防止模具受力不均产生偏载,而发生撑模溢料的问题; 3)模穴布置尽可能紧凑,以缩小模具尺寸。 2.流动导引的考虑 1)能顺利地引导熔融塑料填满模穴,不产生涡流,且能顺利排气; 2)尽量避免塑料熔胶正面冲击直径较小的型芯和金属嵌件,以防止型芯位移(Core Shift)或变形。 3.热量散失及压力降的考虑 1)热量损耗及压力降越小越好; 2)流程要短; 3)流道截面积要够大;

硅胶产品制造常识

硅胶产品制造常识 什么是样品模? 所有的硅胶产品在制作前都必须先做模具,通过模具才能开发出新产品。 现在来介绍我们的模具。 样品模又名手板模。当客户确认与我们合作要我们打样品时,们首先需要客户提供样板或2D图或3D图。如果客户提供的是样板,我们将根据样板去抄数后得到3D图。如果客户提供的是3D图,那就更便了,我 们模房师傅就会根据客户提供的3D图来编程开模。通常是先开样模打样让客户确认,当客户确认没问题后再开大模进行产。 样品模一般开1穴到2穴,当样品要得多时,我们的样品模也会开4穴。样品模起到一个确认初样的作用,它将图档变成实物。因为硅胶有弹性,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实物不一定和图纸上的完全吻合,这时候我们只有先开个样品模,打了样品出来让客人来确认。如果样品模有问题,此时修改模具也比较简单,修改时间短,效率高。每次开模,修模都必须通过打样来确认产品,也就是确认模具。当产品开发出来都符合客人的要求了,此时这个模具也就被确认了。 样品模的原材料 我们公司的样品模都是用钢材做的。根据产品的大小来决定模板的大小。通常采用长*宽*高为300mm*300mm*30mm的模板。 样品模的制作时间

样品模的制作时间长短是由产品的结构复杂程度决定的。通常比较简单的产品一般从编程到加工完成大概就2-3天的时间;复杂的大概就5-7天。产品结构越复杂,开模的时间越长。 开样品模的好处 首先样品模开的穴数少,模板的使用少,加工时间短,这样成本就比较小,效率就高。其次,开样品模还能带来其他一些好处,如即使产品结构第一次没有被确认,修改模具也比较便,修改后可以马上就打样确认,这样就缩短了时间。第三,因为成本低,所以先开样品模具可以降低风险。如果直接开大模,第一次又不能确认样品,用修改后的模具生产产品时就会带来很多品质面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模具只会越修越坏,越修越不利于生产。所以开个样品模就能达到首先确认产品的目的,确认没问题了,就一次性开好大模,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很少有品质问题。 你想了解更多硅胶的相关知识吗?你想少花买高品质的硅胶产品吗? 模具制作前的重要步骤--模具选材 在制作硅胶产品的模具时,首先 要考虑的问题是模具原材料的选 择。根据产品的质量,数量,结构 等来决定模具的选材。模具选材是 整个模具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

硅橡胶生产过程

第一章前言 硅橡胶(英文名称:Silicone rubber),分热硫化型(高温硫化硅胶HTV)、室温硫化型(RTV),其中室温硫化型又分缩聚反应型和加成反应型。高温硅橡胶主要用于制造各种硅橡胶制品,而室温硅橡胶则主要是作为粘接剂、灌封材料或模具使用。热硫化型用量最大,热硫化型又分甲基硅橡胶(MQ)、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用量及产品牌号最多)、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PVMQ(耐低温、耐辐射),其他还有睛硅橡胶、氟硅橡胶等。 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寒性、介电性、耐臭氧和耐大气老化等性能,硅橡胶突出的性能是使用温度宽广,能在-60℃(或更低的温度)至+250℃(或更高的温度)下长期使用。但硅橡胶的抗张强度和抗撕裂强度等机械性能较差,在常温下其物理机械性能不及大多数合成橡胶,且除腈硅、氟硅橡胶外,一般的硅橡胶耐油、耐溶剂性能欠佳,故硅橡胶不宜用于普通条件的场合,但非常适用于许多特定的场合。 本文主要讲诉了用工业上用DMC生产硅橡胶的工艺流程,和各牌号硅橡胶的质量要求。

第二章原料的准备与精制 2.1 原料列表 表2.1原料 十甲基环五硅氧烷C10H30O5 二甲基乙烯基乙氧基硅烷(单封头) 25 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 =CH)SiO] 4 主要成分四甲基氢氧化铵

2.2准备与精制工艺流程 2.2.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2.2.1.1检查设备 图2.1主要生产设备 (1)检查真空泵、出料机、冷水循环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2)检查所有仪表是否正常,设备是否清洁。 (3)所有阀门是否处于开车前应有的开闭状态。真空阀关闭,氮气阀关闭,溢流视蛊关闭,蒸气阀门关闭 2.2.1.2检查原材料 检查准备投入使用的原材料是否经检验并确认合格,如不合格不得投入生产。 (1)DMC外观要求无色透明无杂质, (2)DMC内物质含量检测 如图2.2所示,色谱图中有3个主要峰,其依次代表D3(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4(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5(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生产要求D3含量不超过1%,D4含量大于80%,D4和D5总含量大于99.5%。 (3)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要求对原料进行聚合测试,要求其聚合产物分子量达到120W且不发生交联(固化)。

硅胶成型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员工岗位培训 第一章硅橡胶性能知识 <一>硅橡胶独特的性能及用意 硅橡胶高聚分子是由Si-o键连成的链状结构。Si-o的键能是443.5kj/mol,比c-c键能(355Kj/moi)高得多。因而硅橡胶比其它有机橡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一般来说,硅橡胶比其它有机橡胶具有更好多的耐热性、电绝缘体、化学稳定性等。 典型的硅橡胶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一种螺旋形分子结构,其分间力较小,因而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可压缩性及优异的抗冻性。同时,指向螺旋外的甲基可以自由旋转,因而使硅橡胶具有独特的表面性能。如增水性及表面放粘性。 <二>硅橡胶发生硫化反应具备的条件 一,加硫及其标准条件: 1.什么叫“一次加硫”? 把材料放进油压机的模具力,在规定的压力、温度、时间的条件下,变成产品的这一工序。叫做“加硫”。 2.一次加硫必须具备的三个标准条件: (1)压力:压力是使材料充分流动,充满模具的学位里,固完成型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压力必须在2000Kg以下,压力不够,会前重高,压力太大造成前重低,模具的撕边处刀口磨损,及机台的油路损坏。 (2)温度:温度是使材料发生硫化所必须的条件。一般为150-170℃,温度太低,产品无法完成硫化,导致包风,温度过高,产品会变形。

(3)加硫时间:在上述两个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材料完全硫化,减少硫化时间会导致产品包风;黑粒脱落等不良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硫化时间太长,会使产品变形,难拆也,按键天回弹力。每个机种的硫化时间都不同必须严守《成型标准卡》上的公差范围生产。 3.在实际的硅橡胶制品工艺中,除了以上几个标准条件外,仍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①硫化剂: 硅橡胶常用的硫化剂是有机过氧化物,利用其高温分解形成的游离基,使硅橡胶分子侧键的有机基交联。最常用的硫化剂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已烷和过氧化二异丙苯等低活性的硫化剂。其硫化的温度在150—170℃ ②排气 硅橡胶制品过程中,通常排气次数为1—4次,排气的作用是使胶料充模对于排气的次数和张口的大小(Sec)要适当。否则会使产品变形,麻面包风等不良。 <三>二次加硫的作用 硅橡胶制品主要是一次加硫(成型)和二次加硫两个过程组成二次加硫的作用: 1.品进一步硫化. 一次加硫后的产品,可能仍未完全硫化。(只有T90)要使产品完全硫化,就必须二次加硫。 2.除去过氧化物分解产物,水分及其它有机低分子物。

硅橡胶种类、配方、生产工艺及用途

硅橡胶种类、配方、生产工艺及用途 摘要:硅橡胶是一种兼具无机和有机性质的高分子弹性材料,其分子主链由硅原子和氧原子 交替组成(—Si—O—Si—),侧链是与硅原子相连接的碳氢或取代碳氢有机基团,这种基团可以 是甲基、不饱和乙烯基(摩尔分数一般不超过01005) 或其它有机基团,这种低不饱和度的分子 结构使硅橡胶具有优良的耐热老化性和耐候老化性,耐紫外线和臭氧侵蚀。分子链的柔韧性 大,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弱,这些结构特征使硫化胶柔软而富有弹性,但物理性能较差。关键词:硅橡胶、热硫化型橡胶、工艺流程、特性与功能、应用与发展 1 引言 分类 硅橡胶按其硫化机理不同可分为热硫化型、室温硫化型和加成反应型三大类。这里主要介绍热硫化型橡胶。 特性 (1)耐高、低温性 在所有橡胶中,硅橡胶的工作温度范围最广阔(-100~350℃)。例如,经过适当配合的乙烯基硅橡胶或低苯基硅橡胶,经250℃数千小时或300℃数百小时热空气老化后仍能保持弹性;低苯基硅橡胶硫化胶经350℃数十小时热空气老化后仍 能保持弹性,它的玻璃化温度为-140℃ ,其硫化胶在-70~100℃的温度下仍具有弹性。硅橡胶用于火箭喷管内壁防热涂层时,能耐瞬时数千度的高温。 (2)耐臭氧老化、耐氧老化、耐光老化和耐候老化性能硅橡胶硫化胶在自由状 态下置于室外曝晒数年后,性能无显着变化。 (3) 电绝缘 性能硅橡胶硫化胶的电绝缘性能在受潮、频率变化或温度升高时变化较小,燃烧 后生成的二氧化硅仍为绝缘体。此外,硅橡胶分子结构中碳原子少,而且不用炭黑作填料,因此在电弧放电时不易发生焦烧,在高压场合使用十分可靠。它的耐电晕性和耐电弧性极好,耐电晕寿命是聚四氟乙烯的1000 倍,耐电弧寿命是氟橡胶的20 倍。 (4)特殊的表面性能和生理惰性 硅橡胶的表面能比大多数有机材料小,具有低吸湿性,长期浸于水中吸水率仅为1%左右,物理性能不下降,防霉性能良好,与许多材料不发生粘合,可起隔离作用。硅橡胶无味、无毒,对人体无不良影响,与机体组织反应轻微,具有优良生理惰性和生理老化性。

冲模设计概述及流程

冲模设计概述及流程 1.冲模分类 冲模按冲压工艺性质分类,见表。 按模具的导向方式分有:导柱模、导板模、导筒模和无导向模等。 按机械化程度分有:手工操作模、半自动模、自动化模等。 按冲模材料分有:钢模、硬质合金模、铸铁模、低熔点合金模、聚氨酯橡胶模等。

表冲模按冲压工艺性质的分类2.冲模基本结构组成 冲模基本结构由表所示零件组成。

表冲模基本结构组成 3.冲模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及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1)冲压件的图样和技术条件。如果只有样件而没有图样,可将样件进行测绘,但需经有关人员确认后,才可作为模具设计的依据。 2)冲压工艺。有时,冲压工艺由模具设计人员来制订,但必须了解生产的批量和可供选用的压力机型号。

3)压力机的技术参数。主要是与模具安装及工作有关的技术参数。 4)有关技术标准。如:原材料标准、模具标准件等。 5)冲模设计资料和模具结构图等。 4.冲模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1)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根据冲压件图,分析其形状特点,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及所用的材料是否符合冲压工艺要求。良好的冲压工艺性应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工序数目少、材料耗少、模具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和方便。如果发现冲压件的工艺性很差,则应会同设计人员,在保证产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冲压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及到原材料的选用,进行必要的、合理的修改。 2)确定工艺方案。对于一个冲压件,其冲压工艺方案(包括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顺序及组合方式)可能有几个,应从质量、效率、成本和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然后确定一个最适合于所给生产条件的最佳方案。在制订工艺方案时,有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以确定毛坯形状和尺寸,以及工序间尺寸等。 有的企业将上述两项工作(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和制订工艺方案)分给专门的工艺人员来做,但模具设计人员在设计模具前应进行确认工作。只有产品(冲压件)的工艺性和工艺方案经确认后,才能进行具体的模具设计工作。3)选择冲模类型和结构形式。 4)计算各工序压力,确定压力中心。

硅橡胶制品制造常识

L硅橡胶制品制造常识 什么是样品模? 所有的硅胶产品在制作前都必须先做模具,通过模具才能开发出新产品。 现在来介绍我们的模具。 样品模又名手板模。当客户确认与我们合作要我们打样品时,们首先需要客户提供样板或2D图或3D图。如果客户提供的是样板,我们将根据样板去抄数后得到3D图。如果客户提供的是3D图,那就更方便了,我们模房师傅就会根据客户提供的3D图来编程开模。通常是先开样模打样让客户确认,当客户确认没问题后再开大模进行产。 样品模一般开1穴到2穴,当样品要得多时,我们的样品模也会开4穴。样品模起到一个确认初样的作用,它将图档变成实物。因为硅胶有弹性,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实物不一定和图纸上的完全吻合,这时候我们只有先开个样品模,打了样品出来让客人来确认。如果样品模有问题,此时修改模具也比较简单,修改时间短,效率高。每次开模,修模都必须通过打样来确认产品,也就是确认模具。当产品开发出来都符合客人的要求了,此时这个模具也就被确认了。 样品模的原材料

我们公司的样品模都是用钢材做的。根据产品的大小来决定模板的大小。通常采用长*宽*高为300mm*300mm*30mm的模板。 样品模的制作时间 样品模的制作时间长短是由产品的结构复杂程度决定的。通常比较简单的产品一般从编程到加工完成大概就2-3天的时间;复杂的大概就5-7天。产品结构越复杂,开模的时间越长。 开样品模的好处 首先样品模开的穴数少,模板的使用少,加工时间短,这样成本就比较小,效率就高。其次,开样品模还能带来其他一些好处,如即使产品结构第一次没有被确认,修改模具也比较方便,修改后可以马上就打样确认,这样就缩短了时间。第三,因为成本低,所以先开样品模具可以降低风险。如果直接开大模,第一次又不能确认样品,用修改后的模具生产产品时就会带来很多品质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模具只会越修越坏,越修越不利于生产。所以开个样品模就能达到首先确认产品的目的,确认没问题了,就一次性开好大模,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很少有品质问题。 你想了解更多硅胶的相关知识吗?你想少花钱买高品质的硅胶产品吗? 模具制作前的重要步骤--模具选材

硅橡胶套管的生产流程

硅橡胶套管生产流程 硅橡胶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可在-60~250℃范围内长期使用,并且还有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能耐臭氧、耐气候老化,憎水、防潮,并有良好的生理惰性。导致现在硅橡胶套管越来越受欢迎。 硅橡胶套管所使用的生胶种类有:二甲基硅橡胶(简称甲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简称乙烯基硅橡胶)、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简称苯基硅橡胶)以及氟硅、腈硅橡胶等。这些生胶性能其实不像我们在市面上遇到的硅胶那样性能优秀。所以我们会对硅橡胶生胶进行一些加工,让它成为可以使用的产品。 第一步:混炼 用炼胶机将生胶或胶料进行捏炼的操作叫炼胶。 混炼的原理:混炼是指为了提高橡胶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改善加工成型工艺,降低生产成本,需要在生胶或塑料胶中加入各种配合剂,如填充剂、补强剂、促进剂、硫化剂、防老剂、防焦剂等,这些配合剂有固体、液体等材料,将所加入的各种配合剂分散均匀,确保胶料的性质一致。所以在炼胶机上使各种配合剂

均匀地分散到生胶或塑炼胶中的工艺过程称为混炼,经混炼制成的胶料称为混料胶。 第二步:挤出成型。 硅橡胶套管产品的成型工艺一般都是挤出成型。 挤出成型的原理:料自料斗进入料筒,在螺杆旋转作用下,通过料筒内壁和螺杆表面摩擦剪切作用向前输送到加料段,在此松散固体向前输送同时被压实;在压缩段,螺槽深度变浅,进一步压实,同时在料筒外加热和螺杆与料筒内壁摩擦剪切作用,料温升高开始熔融,压缩段结束;均化段使物料均匀,定温、定量、定压挤出熔体,到机头后成型,经定型得到制品。 产品的规格尺寸就是由这一步确定。 第三步:硫化 硫化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的套管硫化为最普通的化学硫化方法。 硫化的原理:“硫化”一词有其历史性,因最初的天然橡胶制品用硫磺作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