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资料

南京大学数学系1997年发表论文目录


尹会成 南京大学数学系 半线性波动方程振荡初值问题的能量密度 中国科学A 972707 99
马吉溥 南京大学数学系 B(H)中算子的广义指标 中国科学A 972708 99
朱晓胜 南京大学数学系 幂稳定自由模范及其K0群 中国科学A 972709 99
郑琴 南京大学数学系 不可压缩流的集中消失现象 中国科学A 972710
吴新元 南京大学数学系 解Stiff常微分方程的精确指数拟合法 南京大学学报 973301
赵荣侠 南京大学数学系 正则光滑分布群 南京大学学报 973302
孙麟平 南京大学数学系 解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子空间依赖域法 南京大学学报 973302
高明杵 南京大学数学系 完全二阶抽象Cauchy问题的Mild C-适定性 南京大学学报 973302 14
李维国 南京大学数学系 求解Duffing方程周期解的大范围收敛方法 南京大学学报 973303 99
徐本龙 南京大学数学系 一类CSL代数的插值问题 南京大学学报 973303
王嘉松 南京大学数学系 提高波阴抗分辨率的分形方法 南京大学学报 973304
张祥 南京大学数学系 二次系统(Ⅲ)m=0极限环的唯一性 科学通报 974204 99
徐本龙 南京大学数学系 Banach 空间上有限秩算子的谱刻划 科学通报 974205 55
王芳贵 南京大学数学系 GCD 整环与 UFD 分式理想的刻划 科学通报 974205 99
张伦传 南京大学数学系 自由Cn 代数与非交换 Hahn-banach 定理中完全收缩扩张的唯一性问题 科学通报 974210 55
李维国 南京大学数学系 Duffing方程周期解存在的构造性证明 科学通报 974215 99
王绍立 南京大学数学系 多自由度 Hamilton 系统的 Birkhoff 低维环面 科学通报 974215 99
林支桂 南京大学数学系 一类半线性抛物系统正解的爆破速度 科学通报 974216 32
宋国柱 南京大学数学系 An exponential stability problem on the small delay linear sys ACTA MATHEMATICA SCI 971704 99
朱月萍 南京大学数学系 局部域上奇异积分算子的加权有界性 河南大学学报 972704
曹菊生 南京大学数学系 Lienard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英文) 南京师大学报 972004
许天周 南京大学数学系 算子代数上的模及其模映射 东北数学 971301
张伦传 南京大学数学系 自由C*-代数与非交换Hahn-Banach定理中的扩张唯一问题 东北数学 971301 99
曾凡平 南京大学数学系 Cantor集合上的保测移位 东北数学 971302 99
林支桂 南京大学数学系 一类抛物系统正解的爆破速度 东北数学 971303 99
吴新元 南京大学数学系 解刚性常微分方程组L-稳定的二阶显式单步法数值试验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971901
刘晓建 南京大学数学系 一类结合算子分裂和

指数型拟合的奇异摄动问题的一致收敛格式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971902
孙麟平 南京大学数学系 一个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条件预优共轭梯度法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971903 99
沈隽浩 南京大学数学系 Laplace变换与积分半群 (英文)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1 99
王立洪 南京大学数学系 带有相依赖样本非线性回归模型的L1-估计(英文)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1 99
杨兴洲 南京大学数学系 一类广义扩散流行病模型的解的渐近性质(英文)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1 99
张伦传 南京大学数学系 C一代数中一个经典定理的推 广及其它(英文)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1
钟小波 南京大学数学系 动用条件预优共轭梯度的子空间依赖域方法(英文)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1
胡冰松 南京大学数学系 一种有效的最佳序列生成算法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1
傅冬生 南京大学数学系 线性方程组的一种并行迭代解法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1 99
朱信枢 南京大学数学系 随机规划的序贯估计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1
李维国 南京大学数学系 解非线性方程组数值延拓方法的可行性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1
赵进 南京大学数学系 随机规划最优解的极限分布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1
朱月萍 南京大学数学系 齐型空间上分数次极大函数的加权φ-不等式(英文)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2
潘林强 南京大学数学系 一个二连通Hamilton图的充分条件(英文)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2 99
王小灵 南京大学数学系 超越整函数的FATOU分支(英文)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2 99
方俭 南京大学数学系 关于Grothendieck群的一些注记(英文)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2
郭俊峰 南京大学数学系 数据压缩的一个新方法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2
吴新元 南京大学数学系 非线性方程的根与常微初值问题的解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2
瞿成勤 南京大学数学系 等谱上辛流形的注记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2
曹菊生 南京大学数学系 半线性椭圆Dirchlet题解的存在唯一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2
纪庆忠 南京大学数学系 广义岭型主成分估计及其性质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2
王卫国 南京大学数学系 分块三对角对称不定线性系统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2
王术 南京大学数学系 具有变号非线性项的椭圆边值问题的非负解(英文)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971402
张伦传 南京大学数学系 不可分素Ck-代数与本原C*-代数的

讨论 数学进展 972602 99
黄振友 南京大学数学系 C-正则光滑分布群与谱映射定理(英) 数学进展 972603
赵荣侠 南京大学数学系 局部可积半群的谱映射定理 数学进展 972606
江成顺 南京大学数学系 一化学反应扩散方程组解的渐近性态 数学年刊A 971802 99
张祥 南京大学数学系 一类特殊二次微分系统的分支问题 数学年刊A 971802
王绍立 南京大学数学系 退化解析同胚的不变环面的存在性 数学年刊A 971803
张平 南京大学数学系 3-D涡块边界曲面高阶正则性的传播 数学年刊A 971803 99
尹会成 南京大学数学系 二维可压缩Euler方程轴对称解的生命区间的下界 数学年刊A 971804 99
尹会成 南京大学数学系 二维可压缩Euler方程组轴对称解的生命区间 数学年刊A 971805 99
Ye YQ 南京大学数学系 Limit Cycles and Bifurcation Curves for the Quadratic Differen 数学年刊B 971803 99
Fei GH 南京大学数学系 Periodic Solutions of Asymptotically Linear Hamiltonian System 数学年刊B 971803 99
张平 南京大学数学系 关于3维不可压缩Euler方程组的修正的涡块问题 数学学报 974003
朱晓胜 南京大学数学系 凝聚环和IF环 数学学报 974006 99
王术 南京大学数学系 带非线性边界条件的非线性抛物型方程组 数学学报 974006 99
王术 南京大学数学系 带非线性边界条件的热传导方程的整体解与爆破问题 应用数学 971001
江成顺 南京大学数学系 具有非局部边界条件的强耦合反应扩散方程组[英文] 应用数学 971003 99
吴广荣 南京大学数学系 边值问题的某些存在定理 应用数学 971004
李维国 南京大学数学系 Newton方程周期解存在性的构造性证明 应用数学 971004 99
雷名富 南京大学数学系 对比一类特殊图形的一种有效度量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971002

复试分数线 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总分 政治 英语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
310 50 50 85 90
年度 姓名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1985-1987 何崇佑 稳定性质与概周期解 自然科学基金

何旭初 解大型问题(线性、非线性)共轭斜量法 自然科学基金
仇庆久 拟微分算子及Fourier积分算子理论及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叶彦谦 常微分方程实复域定性理论 自然科学基金
谢春红 耦合方程组及其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1985-1988 苏煜城 奇异摄动问题的渐近方法和数值方法 自然科学基金
1985-1989
周伯勋
环上多重线性代数、同调代数与代数K理论
自然科学基金

1987-1989
马吉溥
泛函分析与应用
自然

科学基金

 
莫绍揆
能行性理论,力迫论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陆文钊
微分拓朴临界点理论
自然科学基金

 
郑维行
局部紧群的表现与逼近论
自然科学基金

 
张元继
现代误差分析
自然科学基金

 
林应举
非光滑优化方法与区间分析方法
自然科学基金

 
沈祖和
区间方法及其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叶彦谦
常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理论;混沌
博士点基金

 
莫绍揆
数理逻辑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问题的数值方法及其数值代数问题的研究
博士点基金

 
何旭初
线性,非线性数值代数有关问题的理论与算法
博士点基金

 
郑维行
调和分析,泛函分析及其应用
博士点基金

 
周伯埙
同调代数与代数K理论
博士点基金

 
苏煜城
边界层和内层
博士点基金

 1988-1990
仇庆久
微局部分析在偏微分中的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何旭初
数值代数理论及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王嘉松
地震资料的最优化反演理论及软件
自然科学基金

1989-1991
周伯勋
仿射概型的代数理论
自然科学基金

 
马传渔
河流上的几何与拓朴
自然科学基金

 
叶彦谦
多项式系统实复域定性理论,曲面动力系统
自然科学基金

 
苏煜城
常微分方程转向点问题的数值方
自然科学基金

 
胡宣达
随机稳定性与控制
自然科学基金

 
王金德
随机规划理论及其在数统计中的
自然科学基金

 
张克民
有向图组合结构的研究
自然科学基金

 1990-1992
马吉溥
泛函分析与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罗定军
动力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何旭初
大型线性和非线性规划的计算方法
自然科学基金

 
何炳生
广义规划的理论与算法
博士点基金

 
何旭初
大型非线性规划的理论、算法及其应用软件
博士点基金

 
莫绍揆
数理逻辑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博士点基金

 
仇庆九
非线性波动中若干问题
博士点基金

 1991-1993
苏维宜
Zie群与非 Zie群上的调和分析
自然科学基金

 
王声望
算子谱理论、算子半群理论及抽象与应用调和分析
自然科学基金

 
仇庆九
非线性微局部分析及其偏微中的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莫绍揆
数理逻辑、能行性理论,模型论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张元继
数值代数中病态问题的研究
自然科学基金

 
郑锡忠
可化归度计算复杂性及其在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崇庆
退化哈密顿系统的KAM环面和随机层的研究
自然科学基金

1991-1995
叶彦谦
常微分方程分支理论与多项式系统
天元基金

 
仇庆九
偏微分方程的一般理论
天元基金

 
郑维行
调和分析
天元基金

1991-1993
罗定军
常微分支,极限环,周期解与概周期解
博士点基金

 1992-1994
华歆厚
值分布与复动力系统
自然科学基金

 
周伯勋
环结构中折同调与K理论
自然科学基金

 
张克民
图与布尔矩阵的研究
自然科学基金

 
何崇佑
微分方程的稳定解与概周期解
自然科学基金

 
王金德
随机最优化的算法与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沈祖和
非线性问题数值方法
自然科学基金

 
王嘉松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新方法及其软件
自然科学基金

 
孙麟平
调比对称秩一校正及其在最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丁德成
递归可枚举度的脱殊性、杯帽性及其构造
自然科学基金

 
王声望
算子理论和算子代数
自然科学基金

 
丁南庆
同调维数与X群在代数结构中的应用
育苗基金

 
王启应
V-统计量的大样本性质及其应用
育苗基金

 
尤建功
实复动力系统
育苗基金

1992-1993
丁德成
开放逻辑及其复杂性
863项目

1992-1994
马吉溥
泛函分析 抽象调和分析及其应用
博士点基金

1992
孙麟平
非线性目的规划的数值方法及其应用
留学回国人科研启动基金

 1993-1995
肖昌柏
小波分析和李群上调和分析
自然科学基金

 
尤建功
常微分方程定义的保守动力系统
自然科学基金

 
马吉溥
泛函分析及其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罗定军
动力系统的分支极限环与混沌性态
自然科学基金

 
苏煜城
偏微分方程奇异摄动问题的数值方法
自然科学基金

 
欧阳梓祥
约束紧优化的ODE方法
自然科学基金

 
尤建功
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若干问题
江苏省基金

 
何炳生
广义数学规划及其解法
江苏省基金

 
莫绍揆
人工智能与探索逻辑
江苏省基金

 
郑维行
非线性数学与实分析
江苏省基金

 
仇庆久
非线性分析
江苏省基金

 
莫绍揆
关于Y.e集和 Y.e度研究
博士点基金

1994-1996
丁德成
格嵌入r.e.度的研究
自然科学基金

 
盛松柏
数学规划中的锥函数法和投影收缩法
自然科学基金

 
秦厚荣
代数数论中的K理论
自然科学基金

 
周伯埙
代数与数论中的K理论与同调理论
博士点基金

1994
丁德成
分析与物理中的计算复杂性
留学回国人

科研启动基金
1995-1997
张克民
图与有向图的非代数结构及其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王金德
随机最优化及其在数理统计中的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沈祖和
非线性问题数值方法
自然科学基金

 
尹会成
流体力学中的数学问题
自然科学基金

 
孙智伟
广义Herbert第十问题及有关数论问题
自然科学基金

 
莫绍揆
非单调逻辑与汉字辩认输入输出
自然科学基金

 
佟文庭
K-理论与同调函子及其对代数结构的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程崇庆
哈密顿系统的不变流形与不变集
博士点基金

1995-1996
丁德成
开放逻辑及其复杂性
863项目

 
1996-1998
朱建平
实直线的极大系策化中的连续性及其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华歆厚
复动力系统及其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秦厚荣
代数K理论在数论中的应用
博士点基金

1996-1999
程崇庆
保守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和扩散行为
杰出青年基金

1996
程崇庆
Hamilton系统的不变流形及最小不变集的研究
留学回国人科研启动基金

1996-2000
叶彦谦
常微分支与定性理论
天元基金

 
郑维行
现代调和分析
天元基金

 
秦厚荣
代数数论中的K理论
天元基金

 
尹会成
偏微分方程一般理论
天元基金

1996-1999
苏维宜
攀登计划“非线性科学”
科技部攀登计划

 
程崇庆
攀登计划“非线性科学”
科技部攀登计划

 
尤建功
攀登计划“非线性科学”
科技部攀登计划

1996-1997
仇庆久
非线性分析与应用
江苏省基金

 
华歆厚
复动力系统及其应用
江苏省基金

 
王启应
统计量的极限性质及其应用
江苏省基金

 1997-1999
何炳生
变分不等或及半定规划的求解
自然科学基金

 
马吉溥
泛函分析及其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马吉溥
泛函分析及其应用
博士点基金

 
丁德成
非单调逻辑的可满足性问题
863项目

 
丁南庆
交换代数及其在代数几何中的应用
留学回国人科研启动基金

 
何炳生
变分不等式与半定规划的理论与解法
留学回国人科研启动基金

 
孙智伟
整数环与群的覆盖理论及相关问题
留学回国人科研启动基金

 
尤建功
KAM理论及其应用
留学回国人科研启动基金

1998-2000
王金德
随机最优化的统计方法及其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丁德成
关于d-r.e和 n-r.e度的研究
自然科学基金

 
佟文庭
K理论与同调维数
自然科学基金

 
王金德
非线性统计推断
江苏省基金

 
沈祖和
非线性问题的数值方法及

软件开发
江苏省基金

 
 
 
江苏省基金

 
1999-2001
孙建华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全局性态、分支和混沌
自然科学基金

 
张克民
图、矩阵、集系的组合结构及其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黄震宇
熵函数及不动点
自然科学基金

 
程崇庆
哈密顿动力系统的不变流形与连接轨道
博士点基金

1999-2000
何炳生
非线性变分不等式与非线性规划
江苏省基金

 
程 健
保面积映射的浑沌行为
江苏省基金

 
华歆厚
复动力系统
江苏省基金

1999-2001
丁德成
非单调逻辑的tractable问题
863项目

2000-2002
孙智伟
关于算术级数的若干著名课题
自然科学基金

 
马吉溥
泛函分析及其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何炳生
拟变分不等式的求解及分解算法
自然科学基金

2000-2003
尤建功
Hamilton动力系统
杰出青年

 
秦厚荣
代数数论
杰出青年

2000-2004
孙智伟
优秀青年教师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基金

 
程崇庆
非线性科学中的若干前沿问题
科技部“973”项目

 
尤建功
无穷维动力系统与KAM理论
科技部“973”项目

2000
黄兆泳
同调有限好模范畴
留学回国人科研启动基金

 
戴万阳
具有有限缓乘容量多类别服务对象的网络建模与实现
留学回国人科研启动基金

 
2001-2003
丁南庆
复盖与包络理论和代数K理论
自然科学基金

 
程 健
多自由哈密屯系统的连接轨道和阿诺德扩散
自然科学基金

 
黄兆泳
同调有限好模范畴
自然科学基金

 
师维学
序空间及其在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博士点基金

 
尹会成
微局部分析在偏微分方程中的应用
博士点基金

2001-2004
秦厚荣
核心数学
科技部“973”项目

2001
师维学
序空间及其在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留学回国人科研启动基金

2001-2004
孙建华
现代时间序列分析
江苏省基金

2001-2003
王金德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支与混沌
江苏省基金

2002-2004
师维学
序空间及其在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自然科学基金

 
孙建华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支与混沌
自然科学基金

 
苏维宜
分形分析理论与肝脏诊治中的分形问题
自然科学基金

 
尹会成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2002
丁南庆
复盖与包络理论及其应用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基金

2002-2004
何炳生
变分不等式数值求解中的一些症结问题
江苏省基金

2002-2006
尹会成
流体动力学理论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基金

2003-2005
马吉溥
泛函分析及其

应用
自然科学基金

 
何炳生
变分不等式求解中的近似迭代方法
自然科学基金

 
王芳贵
整环的W-运算同调牲与K-理论
自然科学基金

 
陈耀俊
图中的PUSH运算、可圈性及相关极值问题
自然科学基金
导师姓名
孙建华 专 业 名 称 应用数学
职 称
教授 博 导/硕 导
博导
是否院士
否 是否兼职博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常微与动力系统:几何理论,分支理论,混沌理论及其应用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1)99-01:国家基金委项目<<非线性动力系统分支与混沌>>;2)99-01:省教委重点项目<<混沌数学理论教学研究>>;3)99-01:省政府学术带头人项目;4)00-02:教育部骨干教师项目;5)02-04:国家基金委项目;6)02-04:省基金委项目.



导师姓名
尹会成 专 业 名 称 应用数学
职 称
教授 博 导/硕 导
博导
是否院士
否 是否兼职博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尹会成
学院:数学
职称:教授(博导)
职务:副系主任
电子邮箱:huicheng@https://www.360docs.net/doc/0812915969.html,
个人主页:
--------------------------------------------------------------------------------
简介:
尹会成,男,1966年10月出生于山东临沂市。

1982年9月进入南京大学数学系学习,1986年7月毕业获得理学士学位;1986年9月在南京大学数学系读研究生,1989年7月毕业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89年9月在南京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1992年7月毕业并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和宝钢优秀教学奖一等奖,多次应邀赴境内外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和科技部973基金等多项基金项目的资助。

主要研究领域为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流体动力学中的数学理论。
导师姓名
尤建功 专 业 名 称 应用数学
职 称
教授 博 导/硕 导
博导
是否院士
否 是否兼职博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微分方程;动力系统.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1.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
一腔心血付桃李
——记长江学者尤建功教授

尤建功,1983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1989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89-1991年在南京大学做博士后,1991年起历任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数学系主任。曾在德国科隆大学和慕尼黑工大做洪堡学者;曾访问瑞士苏黎世高工(ETH)数学研究所等多所国

外著名大学。在达芬方程的稳定性,KAM理论,哈密顿偏微分方程的拟周期运动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工作。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第六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现承担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
他的教学生涯是如此不平凡,走的似乎是别人眼中的“下坡路”,但是当事人——44岁的数学系系主任尤建功却乐在其中。初入教坛,他为研究生上课,后来,他去教本科高年级,现在,尤建功干脆去教本科一年级。正是沿着这样一条“下滑线”,尤教授一步步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念。
“我在生活中扮演三个角色——教师、科研人员和系主任,而第一角色始终是教师,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尤教授说。他认为,越在早期,学生的可塑性就越强,为了让学生能够尽早接受到正确的教育引导,尤教授选择从本科一年级教起。

我的角色首先是一名教师

采访在尤教授的办公室中进行,那里有一幅与预想之中一系之长、资深教授的办公室迥然不同的画面。他桌上堆积的不是如山的科研资料,也不是厚厚的公文,而是成摞的课本、作业等教学材料,俨然一张中学教师的办公桌。
对于自己看似不合常理的教学历程,尤教授教解释说,为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上课的时候,他发现有些学生成绩不佳,而且还存在严重的思想问题。这种现象引发了他的深思:学生出现问题固有其自身原因,但是学校和老师就没有责任吗?
尤教授分析说,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智力不是其进步的障碍,追根究底是思想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尤教授在教学中发现,越在早期,学生的可塑性就越强,而到高年级时就已经基本定型,再去亡羊补牢,“为时晚矣”。与其扼腕叹惜,不如及时行动,尤教授说,他希望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中,尽可能早地去引导学生,因此,决定从本科一年级教起。
既抱“引导之心”,又该如何引导呢?尤教授说,如果以一个训导主任的身份去死板地说教,难免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相反,在教课过程中将自己所理解的数学、科学、创造力等东西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则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除了在课堂上扮演循循善诱“中学教师”外,尤教授还是“半个辅导员”。有些同学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或是思想上出现困惑时会主动跟他谈心,有时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尤教授并不认为学生此举会耽误他本来就已十分紧张的工作时间,他还希望那些不善于沟

通的同学也能多来他办公室坐坐,“我首先是一名老师,然后才是科研人员、系主任,这就是我的工作!”

探索未知是我的生存状态

提到科研,尤教授坦言这只是个人的兴趣爱好,不是“敲门砖”,亦非“垫脚石”。“我们不能用功利的思想去理解科学,或许在刚开始的时候,还可能是会为了毕业、找工作、升职考虑,但是到了后来,科研已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已经找不到功利性的理由了。”
尤教授说,在他看来人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只做两件事,一曰认识社会,一曰体验人生。他做学问并不限于研究数学,同时也是为了理解这个社会、理解人生。“数学里面有个理论,叫‘几步最优,并不是整体最优’,人生也是如此。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太功利的选择,短期内也许可以达到既定目标,但从整个人生来说却往往远离理想,”尤教授说。
虽然面对于科研工作可能带来的种种名利,尤教授表现得“清心寡欲”,但他并非“无欲无求”之人,若没有对科研本身的热爱,何以重重荣誉加身?何以成为中国动力系统研究领域表现突出的青年数学家?
尤教授认为,做科学的人,就是去探索未知。在他眼中,所有不知道的东西都值得去探索。尤教授说自己就从小喜欢思考问题,而且凡事一旦做开了,就会觉得很有意思,愈发收不了手,最后自然而然变成一种生存状态。他还透露了自己的独门“思维秘笈”:“就是看到具体的东西,就加以提升,抽象到一定高度。而看到‘形而上’的理论就习惯于放到具体的现实中,我常常在大脑里做这种‘游戏’”。

可持续发展是我的工作理念

尤教授的第三个角色,就是系主任。他说,既然学校交给我这个任务,我就应该尽量把这个工作做好,这是我的责任。
作为一个系主任,尤教授将自己的职责定位于“使整个系乃至整个学校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的走上坡路”。他说,要做好本职工作,不能只看眼前,要有发展的眼光,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
在尤教授眼中,做好整体规划,尤其是引进一批杰出的教职人员,发掘在教书、科研方面都很优秀的教师,是数学系发展的大计所在。其次,要在系里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为师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大家在这里能够开心地做事情,得到最全面的发展,这是尤教授所期望的理想状态。“总之,希望这个系环境友好,后劲很足,充满希望,”他说。
担任系主任期间,尤教授接触了不同领域的人。看到一些已经毕业多年,奋战在各行各业的校友终心系母校,经常给他提出建议,为学校

发展出力,让他深受感动,同时也觉得肩头的责任更加重大。“校友们都在关注着,所以更应该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尤教授说。
数学系的学子们甫入校门便可得此“良师”,于课堂上下聆听其谆谆教诲,怎不令人心生羡慕?(崔艳蓉 吴思佳)
尤建功
尤建功﹐男﹐1963年3月出生﹐江苏六合人。现任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1986年获南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後到南京大学任教。1994年2月8日访问瑞士苏黎世高工(ETH)数学研究所﹔1995年至1997年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科隆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做合作研究﹔1998年2月至8月在罗马第三大学做访问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动力系统﹐特别是Hamilton动力系统。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KAM理论及其在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中的应用方面﹔对低维环面的KAM理论做出了重要发展﹐在第一Melnikov非共振条件下得到了不变环面的存在性﹐并用于研究了目前国际上非常活跃的Hamilton偏微分方程的拟周期解问题﹔研究成果否定了1994年菲尔茨奖获得者Bourgain认为KAM理论不能用于重法频率的看法﹔解决了KAM理论创始人之一Moser关於摆方程Lagrange稳定性的一个公开问题﹔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和好评。 1998年成为国家非线性科学攀登项目组正式成员﹔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0年成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组(非线性科学)成员。 学术论文: 1.Persistence of lower dimensional tori under the first Melnikov's non-resonance condition, to appear in Journal de Mathematiques Pures et Appliquees, 2001(with J.Xu). 2.KAM theory for lower dimensional tori of nearly integrable Hamiltonian systems, Progress in Nonlinear Analysis, edited by K-C. Chang and Y. Long, World Scientific, 2000, 409-423. 3.KAM tori for 1D nonlinear wave equations with periodic boundary condition,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 Vol. 211(2), 497-525, 2000(with l, Chierchia). 4.Perturbations of lower dimensional tori for Hamiltonian systems,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Vol. 152, 1-29, 1999. 5.A KAM theorem for hyperbolic type degenerate lower dimensional tori in Hamiltonian systems,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 Vol. 192. 145-168, 1998.

导师姓名
江惠坤 专 业 名 称 应用数学
职 称
副教授 博 导/硕 导
硕导
电话:025-*******
电邮地址:e-mail:Huikun_j@https://www.360docs.net/doc/0812915969.html,
是否院士
否 是否兼职博导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应用数学
目前承当的科研项目
横向科研项目

导师简介

姓名:江惠坤


职称:教授

博导/硕导:硕导

是否院士:否

是否兼职

博导:否


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

从事基础数学和应用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调和分析,分形几何,小波分析与应用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

参加孙永忠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偏微分方程中的实调和分析技术》;参加公安部的项目《线性痕迹自动比对系统》的数学方法和软件开发的研究。


复试分数线 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总分 政治 英语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
310 50 50 85 90
研究方向:01反应扩散系统的理论及数值方法02动力系统:微分动力系统、哈密顿
动力系统03常微分方程04偏微分方程05流体动力学中的数学理论
《数学分析教程》许绍溥、姜东平、宋国柱、任福贤著,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前代数小组编,
王萼芳、石生明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概要(第一册)》(第二版)郑维行、王声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泛函分析
讲义(上册)》张恭庆、林源渠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常微分方程教程》丁同仁、
李承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代数学引论》聂灵沼、丁石孙编著,高等教育
出版社;《点集拓扑讲义》(第三版)熊金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值
计算方法(上、下册)》林成森编著,科学出版社;《运筹学》孙麟平编著,科学出版社;

《概率论基础》李贤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