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螺栓失效分析

案例一螺栓失效分析
案例一螺栓失效分析

案例一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某螺栓生产厂家生产的螺栓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为分析螺栓断裂原因,进行了化学成分测试、金相组织观察、螺栓断口观察、能谱测试以及硬度测试等,并对螺栓断裂做出了结论。

1、化学成分分析

螺栓成分分析采用成分分析仪,正常断裂、异常断裂螺栓成分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正常断裂螺栓与异常断裂螺栓成分都符合GB/T3077-1999《合金结构钢》中对45Mn2钢的要求。

表1 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Cr Ni Fe

正常断裂螺栓0.421 0.250 1.498 0.011 0.001 0.078 0.021 余量

异常断裂螺栓0.425 0.269 1.534 0.011 <0.001 0.068 0.019 余量标准值0.42~0.49 0.17~0.37 1.4~1.8

2、金相组织分析

取平行于断裂截面的试样,打磨、抛光并观察其组织形貌。下图1(a)、1(b)所示为正常断裂螺栓与异常断裂螺栓的金相组织形貌,从图中可以看出螺栓金相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

(a)正常断裂螺栓;(b)异常断裂螺栓

图1 螺栓金相组织形貌

3、宏观断口形貌分析

正常断裂螺栓、异常断裂螺栓宏观断口形貌如图2(a)、2(b)所示。由图可知

两个螺栓均从中心起裂,裂纹向四周扩展。正常断裂螺栓与异常断裂螺栓断裂截面都具有裂纹源、扩展区、瞬断区三个部分,正常断裂螺栓扩展区面积比异常断裂螺栓大,瞬断区面积则比异常断裂螺栓小。这与异常断裂螺栓应力(165KN )比正常断裂螺栓断裂应力(215KN)小相吻合。同时正常断裂螺栓断裂截面较为平整,异常断裂螺栓在裂纹源附近呈凹陷状。

(a)正常断裂螺栓; (b)异常断裂螺栓

图2 螺栓断裂截面

4、 微观断口形貌分析

图3所示为正常断裂螺栓与异常断裂螺栓断裂截面裂纹源附近的微观形貌,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常断裂螺栓组织较为平整,而异常断裂螺栓中心附近可见含有夹杂物的微孔。图4所示为夹杂物所在位置,图5为夹杂物能谱分析图,表2为其对应的元素分析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夹杂物中主要元素为O 、Si ,并存在少量的Mg 、Al 、Ca 元素,其中O 元素的含量很大,故较杂物主要为SiO 2,存在少量的MgO 、Al 2O 3、CaO 。

裂纹源

扩展区

裂纹源

扩展区

瞬断区

瞬断区

a) b)

(a)、(b)为正常断裂螺栓;(c)、 (d)为异常断裂螺栓;(d )图中三角形标记为能谱点

图3 螺栓断口显微形貌

图4 夹杂物能谱分析

表2 夹杂物能谱测试化学成分

5、 显微硬度分析

取平行于断裂界面的试样,磨样、抛光并从表层到中心每隔1mm 测量其显微硬度。正常断裂螺栓与异常断裂螺栓的显微硬度值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正常断裂螺栓和异常断裂螺栓从表层到中心的显微硬度都没有明显的差别。

元素 C O Mg Al Si Ca Fe 重量百分比 2.95 39.48 2.36 5.84 22.10 2.10 25.18 原子百分比

5.68

57.17

2.25

5.02

18.23

1.21

10.44

d)

c)

表3显微硬度值(单位:HV)

1mm 2 mm 3 mm 4 mm 5 mm 6 mm 7 mm 8 mm 9 mm 正常断裂螺栓376 359 366 370 353 384 360 359 342 异常断裂螺栓358 344 350 360 358 345 358 358 357 6、结论

(1)正常断裂螺栓和异常断裂螺栓材料成分45Mn2符合标准要求,金相组织与其所使用热处理工艺正常组织一致,两螺栓硬度分布和大小

符合工艺要求;

(2)异常断裂螺栓内部存在SiO2等夹杂物,在拉伸检验过程中夹杂物微孔形成应力集中,过早萌生裂纹,微裂纹聚集,最终导致螺栓异常

断裂。

PCB失效分析技术及部分案例

PCB失效分析技术及部分案例 作为各种元器件的载体与电路信号传输的枢纽,PCB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最为重要而关键的部分,其质量的好坏与可靠性水平决定了整机设备的质量与可靠性。但是由于成本以及技术的原因,PCB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失效问题。 对于这种失效问题,我们需要用到一些常用的失效分析技术,来使得PCB在制造的时候质量和可靠性水平得到一定的保证,本文总结了十大失效分析技术,供参考借鉴。 1.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就是目测或利用一些简单仪器,如立体显微镜、金相显微镜甚至放大镜等工具检查PCB的外观,寻找失效的部位和相关的物证,主要的作用就是失效定位和初步判断PCB 的失效模式。外观检查主要检查PCB的污染、腐蚀、爆板的位置、电路布线以及失效的规律性、如是批次的或是个别,是不是总是集中在某个区域等等。另外,有许多PCB的失效是在组装成PCBA后才发现,是不是组装工艺过程以及过程所用材料的影响导致的失效也需要仔细检查失效区域的特征。 2.X射线透视检查 对于某些不能通过外观检查到的部位以及PCB的通孔内部和其他内部缺陷,只好使用X 射线透视系统来检查。X光透视系统就是利用不同材料厚度或是不同材料密度对X光的吸湿或透过率的不同原理来成像。该技术更多地用来检查PCBA焊点内部的缺陷、通孔内部缺陷和高密度封装的BGA或CSP器件的缺陷焊点的定位。目前的工业X光透视设备的分辨率可以达到一个微米以下,并正由二维向三维成像的设备转变,甚至已经有五维(5D)的设备用于封装的检查,但是这种5D的X光透视系统非常贵重,很少在工业界有实际的应用。 3.切片分析 切片分析就是通过取样、镶嵌、切片、抛磨、腐蚀、观察等一系列手段和步骤获得PCB

案例一螺栓失效分析

案例一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某螺栓生产厂家生产的螺栓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为分析螺栓断裂原因,进行了化学成分测试、金相组织观察、螺栓断口观察、能谱测试以及硬度测试等,并对螺栓断裂做出了结论。 1、化学成分分析 螺栓成分分析采用成分分析仪,正常断裂、异常断裂螺栓成分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正常断裂螺栓与异常断裂螺栓成分都符合GB/T3077-1999《合金结构钢》中对45Mn2钢的要求。 表1 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Cr Ni Fe 正常断裂螺栓0.421 0.250 1.498 0.011 0.001 0.078 0.021 余量 异常断裂螺栓0.425 0.269 1.534 0.011 <0.001 0.068 0.019 余量标准值0.42~0.49 0.17~0.37 1.4~1.8 2、金相组织分析 取平行于断裂截面的试样,打磨、抛光并观察其组织形貌。下图1(a)、1(b)所示为正常断裂螺栓与异常断裂螺栓的金相组织形貌,从图中可以看出螺栓金相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 (a)正常断裂螺栓;(b)异常断裂螺栓 图1 螺栓金相组织形貌 3、宏观断口形貌分析 正常断裂螺栓、异常断裂螺栓宏观断口形貌如图2(a)、2(b)所示。由图可知

两个螺栓均从中心起裂,裂纹向四周扩展。正常断裂螺栓与异常断裂螺栓断裂截面都具有裂纹源、扩展区、瞬断区三个部分,正常断裂螺栓扩展区面积比异常断裂螺栓大,瞬断区面积则比异常断裂螺栓小。这与异常断裂螺栓应力(165KN )比正常断裂螺栓断裂应力(215KN)小相吻合。同时正常断裂螺栓断裂截面较为平整,异常断裂螺栓在裂纹源附近呈凹陷状。 (a)正常断裂螺栓; (b)异常断裂螺栓 图2 螺栓断裂截面 4、 微观断口形貌分析 图3所示为正常断裂螺栓与异常断裂螺栓断裂截面裂纹源附近的微观形貌,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常断裂螺栓组织较为平整,而异常断裂螺栓中心附近可见含有夹杂物的微孔。图4所示为夹杂物所在位置,图5为夹杂物能谱分析图,表2为其对应的元素分析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夹杂物中主要元素为O 、Si ,并存在少量的Mg 、Al 、Ca 元素,其中O 元素的含量很大,故较杂物主要为SiO 2,存在少量的MgO 、Al 2O 3、CaO 。 裂纹源 扩展区 裂纹源 扩展区 瞬断区 瞬断区 a) b)

典型半导体案例失效分析

典型半导体案例失效分析 Author:朱秋高 光宝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E-mial: Collins.zhu@https://www.360docs.net/doc/0818184558.html, 摘要: 开关电源与地之间走线的电感对主开关Mosfet 驱动影响和失效案例 关键词: PWM 驱动信号的布线要点: 在开关转换期间,某些走线 (PCB上的敷铜线路) 电流会瞬间停止,而另外一些走线电流同时瞬间导通(均在开关转换时间100ns 之内发生). 这些走线被认为是开关调整器PCB布线的”关键走线”. 每个开关转换瞬时,这些走线中都产生很高的Di/dt .如图1-1所示,整个线路混杂着细小但不低的电压尖峰.由经验可知,不难理解这是方程V=L*Di/dt 在走线中起作用,L是PCB走线的寄生电感.根据经验,每英寸走线的寄生电感约为20nH 图1-1 确定三种拓扑中的关键走线 噪声尖峰一旦产生,不仅传递到输入/输出(影响电源性能),而且渗透到IC控制单元,使控制功能失稳失常,甚至使控制的限流功能失效,导致灾难性后果. 199

引言: 设计开关调整器PCB时,需知最终产品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它的布线,当然,有些开关IC可能会比其他开关IC对干扰更敏感.有时,从不同供应商购得的 “ 同类” 产品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噪声敏感度,.此外,某些开关IC结构本身也会比其他IC对噪声更敏感(如电流模式控制芯片比电压模式控制芯片”布线敏感度”高很多). 事实上,用户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 半导体器件生产商不会提供其产品噪声敏感度的资料. 而作为设计人员,往往对布线不够重视,结果将似乎可稳定工作的IC弄得波形震荡,易受干扰,以致误动作,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开关烧掉). 另外,这些问题在调试后期往往很难纠正或补救,因此开始阶段就正确布线非常重要. 试验方法: 1. MOSFET 的驱动信号通常由IC内的驱动级产生,故MOSFET的源极应接至IC接地端.但MOSFET的实际表现并不由施加在栅极与参考间的电压所决定, 而是取决于栅极与源极间的电压,即完全取决于实际的V GS. 实例1,如果源极与地之间的走线有点长的话,在开关转换瞬间它上面会出现很大的电感反冲, 不严重的话只是降低开关转换的速度,严重时会使MOSFET错误地开通或关断,导致管子毁坏. 图1-2 是在关断瞬间可能发生的相当安全的情形.栅极控制MOSFET关断,但源极的PCB走线阻抗刚才也流过了电流,并产生小电压源(尖峰) 以阻止电流减小,电流持续流动直到能量消耗光.这使V GS波形发生改变从而使开关转换速度降低.然而,这种降低转换速度的方法并不值得推荐,根据我所知其结果不可预知,因为它本质上是基于寄生参数的. 图 1-2 关断时源极寄生电感的影响 2. 实例2, 图1-3 是一款使用在网络产品上的电源布线图,我们不难发现驱动信号到MOSFET的栅极之间的走线过长,(约为63mm) .且高频电感离驱动信号非常近,而导致在系统使用时,不时发生MOSFET 烧毁和PCB板大面积烧黑的现象, 200

FA失效分析案例集

FA失效分析案例集 案例1:大电流导致器件金属融化 某产品在测试现场频频出现损坏,经过对返修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返修产品均是某接口器件失效,对器件进行解剖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器件是由于EOS导致内部铝线融化,导致器件失效,该EOS能量较大。进一步分析和该铝条相连的管脚电路应用,发现电路设计应用不当,没有采用保护电路,在用户现场带电插拔产生的电浪涌导致该器件失效。通过模拟试验再现了失效现象。 解决方法:强调该产品不支持带电插拔,建议客户在测试或使用的过程,需等电源关掉后,在进行插拔动作。 1.jpg

案例2: 客户反馈显示异常,显示暗淡,颜色异常,通过示波器查看波形,发现波形异常,通过一系列测试,判断IC 驱动损坏,通过EMMI 测试发现照片如下: 放大细节:

分析芯片内部电路,低压逻辑部分损坏。 分析原因:此IC的抗ESD能力 发现 COM SEG PIN在MM模式下,更容易被击穿。在HMB模式,小于+/-3K的 ESD均OK. 此IC现象是由于ESD损坏IC,导致IC出现短路所致。 具体解决方法: 生产,测试的注意,注意检查机台是否漏电,检查每位员工的ESD环是否OK.

下面简单谈谈在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要想设计质量可靠性达到要求的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明确产品的质量可靠性要求, 如是消费级还是电信级,最终的客户是谁,客户的需求是什么,使用的环境是什么,产品返修率指标是多少?等等。。。。,由此确定产品的质量可靠性要求,作为产品规格明确下来。 2, 在明确质量可靠性规格以后进行产品总体设计,这时最重要的是选择和使用质量可靠性符合产品规格要求的器件. 比如产品的使用环境比较恶劣,如使用在高海拔、强辐射地区,则需要对应的选择合适的器件。如果在应用环境中,选用的器件本身的质量可靠性无法满足要求,那么这个设计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 3,在选好器件后,就要考虑在设计应用中避免各种可能的应力对器件的损伤, 如ESD防护设计、电浪涌防护设计、热设计、环境应力设计等,考虑到各种可能应力,并进行降额设计或者进行最坏情况分析。另外,还要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EMC兼容设计等,来保证设计的产品的功能可靠性。在这一阶段,FMEA(失效模式影响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4, 在设计阶段还要考虑产品的可加工性. 如生产线的ESD、MSL控制水平是多少,如果生产线最多只能保证100V的ESD水平,那么ESD等级低于100V的器件就不

材料失效分析

材料失效分析

关于散装无铅焊料的脆性到塑形断裂的 转变温度的研究 姓名:肖升宇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号:0926000333 摘要 断裂韧性的散装锡,锡铜无铅焊料,锡银和测量功能温度通过一个摆锤冲击试验(冲击试验)。韧脆断裂转变他们发现,即急剧变化,断裂韧性,相比没有转变为共晶锡铅。过渡温度高纯锡,Sn-0.5%铜和Sn-0.5%铜(镍)合金在- 125℃含有Ag的焊料显示过渡在较高温度:在范围78到45–°–°C最高转变温度45℃–°测定锡- 5%银,这是球以上的只有30–°角的增加的银内容变化的相变温度较高的值,这可能与高SnAg3颗粒体积分数的焊料的量。这些结果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选择最好的无铅焊料组合物。 简介 由2006年七月份。铅的使用电子在欧洲将被禁止,以及无铅焊料应取代锡铅焊料,常用于微电子领域超过50年。许多以Sn为基体的焊料针对于过去几年进行深入研究,如锡银,铜,Sn-Ag-Cu等等,特别是关于其可靠性,工作是远远没有完成。自从这个“软”铅被从焊料中提取出来之后,导致无铅焊料不容易变行和增长了当地积累的应力水平,这也增加了裂缝成核的概率。这显着影响着主要焊点的失效模式,即焊料疲劳。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些金属松动的低温延性,并表现出脆性断裂模式。因此,韧性到脆性转变温度是一个重要参数。

至于我们的知识,只有现有无铅合金的数据,见迈耶[1],显示出锡5%银的转变温度为-25°,相比没有过渡锡,铅-1.5Ag93.5%。这其实是相当令人失望,因为许多标准热 循环试验开始温度低至-40甚至-60℃,这会影响故障模式。此外,这个温度范围也有一些应用程序,例如航天。“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几大部分含铅量焊料的脆性到韧性骨折转变温度。 实验 众所周知的一个摆锤冲击试验,“摆锤试验”,用以确定在断裂消耗的能源量,这是一个断裂韧性的措施材料,如温度的功能。“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对7种合金材料做了测试,结果如下: ·99.99wt.%Sn ·Sn-0.7wt.%Cu, ·Sn-0.7wt.%Cu (0.1wt.%Ni) ·Sn-3wt%Ag-0.5wt%Cu, ·Sn-4wt%Ag-0.5wt%Cu ·Sn-5wt%Ag ·Sn-37wt.%Pb,作为参考 根据所进行的测试ASTM E23标准的V型缺口样品大小为 10x10x55mm。对于某些样本大小为5x5x55mm的合金被使用,由于只有有限的物质可用。锤能量为50J和冲击速度为3.8米/秒。能源锤358J被用于多次测量时吸收能量大于50J。结果是由截面样品表面正

螺栓失效分析

失效分析概述 在具体讲述螺纹紧固件失效分析案例以前,先对失效分析的定义、意义、目的;失效的来源;失效分析的思路与方法;断口分析和名词术语等做一简单叙述。 1.失效定义 一个零件或部件不能履行设计赋予它规定的功能,称该零件或部件失效。它包括以下三内容: a.完全不能工作; b.可以工作,但不能令人满意地完成预期的功能; c.受到严重损伤不能可靠而安全的连续使用,必须拆下来进行修理或更换。应注意把失效与废品区别开来,前者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后者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另外,失效又分为正常失效和非正常失效,达到设计寿命的为正常失效,反之为非正常失效,后者才是通常失效分析工作的主要对象。 2.失效分析的意义、目的 机械产品设计者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提提供质量好、寿命长、成本低的产品。一种新产品的诞生,开始并不是完美的,多少会存在各种大小不同的问题,这在设计、制造中可能难以发现,往往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充分暴露。为此,设计、制造者必须针对产品使用中出现的失效进行仔细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重新改进设计、制造。再投入使用,发现问题,再改进,这个循环过程也许要反复进行多次。因此,失效分析是机械差品的质量由不完善走向完善的必经之路,是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重要的一环。最近一些年来,委托我们进行失效分析的任务越来越多,这是好事,这并不反应产品质量越来越差,而恰恰反应了生产者、客户对产品高质量的追求。 3.失效的来源 造成失效的来源主要有以下方面: ——设计 ——选材 ——材料缺陷 ——制造工艺(冷加工、热加工、表面处理等等) ——贮存、运输(碰撞、锈蚀…) ——装配(如螺栓拧紧力矩…) ——服役条件(环境温度、受力状态、腐蚀环境、相关件的影响等) 4.失效分析的思路、方法 失效分析也有繁、简之分。一些零部件的失效在现场很快能确定失效原因这是简单的。但是对一些大型零部件(如飞机、电站转子…),一些复杂且影响因素很多的零部件的失效分析,则必须组织多专业的科技人员,动用一些专用的检测仪器设备。 进行失效分析时,要做的工作包括(根据分析工作的难易来取舍): ( 1收集背景资料:失效件的设计图纸、要求;失效件的制造历史;失效件的服役情况、环境、

失效案例分析

工程材料失效分析 姓名:丁静 学号:201421803012

案例一乙烯裂解炉炉管破裂原因分析某石化公司化工一厂裂解车间CBL一Ⅲ型乙烯裂解炉于1998年9月投入运行,1 999年4月检查发现一根裂解炉管发生泄漏。为查明炉管泄漏原因,对失效炉管进行了综合分析。 CBL一Ⅲ型乙烯裂解炉炉管工作温度为1050~llOO℃,材质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35~0.60%C;1.0%~2.0%Si;1.O%~1.50%Mn;33%~38%Ni;23%~28%Cr及微量Nb.Ti.Zr等。宏观观察失效炉管表面可以看出,泄漏部位炉管内、外壁均有两个孔坑,两个孔坑在内、外表面相互对应,孔坑边缘金属略有凸起,呈火山口状。仔细观察发现,在内壁两个孔坑附近表面有一约3 mm xl mm凸棱,凸棱略高于附近炉管表面(图11-1、图11-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失效炉管化学成分符合厂家技术要求。金相检查结果表明,失效炉管显微组织基体为奥氏体,晶界分布有骨架状碳化物,晶内和晶界分布有一定数量的颗粒状碳化物(图11-3)。 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颗粒状碳化物为Nb.Zr.Ti或Cr的

碳化物。晶界分布的骨架状碳化物系以铬为主的碳化物。首先,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泄漏部位炉管内、外表面的放大形貌,观察发现,所有孔坑均存在白亮色块状物。通常,不导电的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在电子束作用下因积累电荷而呈白亮色。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白亮色块状物含有很高的稀土铈。分析认为,白亮色块状物为稀土氧化物。在泄漏部位,分别在内壁凸棱和孔坑两处,垂直于内表面制备了炉管横截面金相试样。可以看出,不论是凸棱对应部位,还是炉管内、外表面两个孔坑之间,炉管横截面均分布有宏观深灰色金属夹杂物,夹杂物在内、外表面两个孔坑之间连续贯通(图11-4)。 在扫描电镜下进一步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横截面深灰色区域同样是稀土铈的氧化物(图11-5)。采用微型拉伸试样,对失效炉管进行了1100℃短时高温拉伸试验,其结果如表11-1所示。可以看出,失效炉管1100℃高温短时拉伸性能低于厂家相关技术要求。

材料失效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类)试卷 2 0 15 / 2 0 16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材料失效分析与寿命评估 课程代码:NX0102003 学生姓名:丁艳花 专业﹑学号:材料化学工程 156081101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凝汽器铁管管壁减薄的失效分析报告 1.失效现象描述 秦山第三核电公司1#700M W重水堆核能发电机组2A凝汽器。该凝汽器从2002年8月起投入使用,实际运行时间8年左右。根据资料记载,1#机组第3次例行大修时,管外壁减薄程度较轻,但在第4次例行大修时发现管外壁减薄程度加深,在2010年5月第5次例行大修时发现部分钛管外壁减薄现象相当明显。各机组凝汽器缺陷管主要分布在冷凝管塔式分布的最外侧。据专业人员介绍,大修后对缺陷管抽管检查后发现,管壁减薄主要集中在支撑板处,减薄位置和减薄程度各不相同。如果让异常减薄缺陷管继续运行,有可能引起管穿孔的泄漏事件。 2.背景描述 凝汽器是大型汽轮机循环设备中的重要环节。其中的冷凝管起到将蒸汽凝结成水的作用,是凝汽器中的核心部件。冷凝管一旦发生破损将导致冷却水泄露并污染循环水,从而会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冷凝管的选材质量决定了凝汽器的安全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工业纯钛作为冷凝管最常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耐蚀性能。在复杂运行工况下,纯钛材料仍有可能发生磨损、腐蚀等常见的材料失效现象,引发冷凝管破损并导致冷却水泄露并污染循环水,由此对凝汽器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若不找到这一过早失效的真正起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最终必将导致钛管泄漏,不但经济损失巨大,甚至有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国内关于凝汽器钛管的案例的产生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由于相关方面施工建造时就存在不当操作或不当设计导致运行中出现落物砸伤或凝汽器自身运行故障。如国华太仓发电超临界机组发生凝汽器钛管泄露导致冷凝水水质不合格,其原因在于上部低压加热器表面隔板未按规定安装,导致隔板掉落砸伤引起泄露。再如未充分考虑到钛管共振问题由于钛管本身管壁极薄(0.5mm到0.7mm),强烈的震动极易导致铁管破裂引起泄露,这点在宝钢电厂与大亚湾核电站的运行中已经得到了证实此外还存在着钛管板间焊接质量不良,

高强度螺栓失效分析与探讨

水电厂高强度螺栓失效分析与探讨 杨兴乾赵少勇 摘要:高强度螺栓在水电厂运用十分重要,2009年8月俄罗斯萨扬·舒申斯克水电站水轮机顶盖固定螺栓疲劳断裂造成的后果给了我们深刻教训。2013年3月思林发电厂#1机组A修时,我厂接力器基础螺栓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时发现两颗存在缺陷的螺栓,以此为实例,我厂金属监督对螺栓失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归纳其常见的失效形式,即材质缺陷、过载失效、应力腐蚀、及疲劳性能失效,同时提出相应的监督措施。 关键词:水电厂;螺栓;失效;强度 一、前言 螺栓是水电厂机组的重要部件,在制造过程中由于螺栓本身的材质及控制工艺过程不当,螺栓在长期的承受应力作用下会发生缓慢的、连续的塑性变形,从而使螺栓容易出现裂纹,高强度螺栓指的是强度达8.8级及以上的螺栓,一般用于水电厂和其他重要的螺栓。同时各种结构的螺栓种类繁多,规格也各不相同,但均使用了不少的高强度螺栓。对于我厂而言,高强度螺栓作为机组转动部件的连接部件和密封部件是最为常用的。 2009年8月俄罗斯萨扬·舒申斯克水电站机组长期振动超标引发水轮机顶盖固定螺栓疲劳断裂,导致发生了水电史上空前的特大事故,引起水电界金属同行的高度关注。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及此次出现的接力器基础螺栓探伤检测的缺陷,本文以我厂高强螺栓存在缺陷的失效案例,对其常见的缺陷进行归类分析,以此来为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 二、我厂接力器基础螺栓缺陷介绍 我厂#1机组A修期间,在对接力器基础的高强度螺栓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时出现了两颗存在缺陷的螺栓,该螺栓规格型号为:M42x283mm,此螺栓在我厂投产至今已服役五年,在机组的不同检修类别中都要对相应的金属监督部件进行探伤检测,此次发现接力器基础螺栓存在的缺陷引起了我厂金属监督的深刻反思和探讨,同时也为我厂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打了预防针。针对我厂各部件重要螺栓的制造、安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螺栓的质量监督,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以此来增强我们防范于未然的决心。接力器基础螺栓探伤检测报告详见下表:

PCB失效分析技术与案例

PCB失效分析技术与典型案例 2009-11-18 15:10:05 资料来源:PCBcity 作者: 罗道军、汪洋、聂昕 摘要| 由于PCB高密度的发展趋势以及无铅与无卤的环保要求,越来越多的PCB出现了润湿不良、爆板、分层、CAF等等各种失效问题。本文首先介绍针对PCB在使用过程中的这些失效的分析技术,包括扫描电镜与能谱、光电子能谱、切片、热分析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等。然后结合PCB的典型失效分析案例,介绍这些分析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PCB失效机理与原因的获得将有利于将来对PCB的质量控制,从而避免类似问题的再度发生。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失效分析,分析技术 一、前言 PCB作为各种元器件的载体与电路信号传输的枢纽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最为重要而关键的部分,其质量的好坏与可靠性水平决定了整机设备的质量与可靠性。随着电子信息产品的小型化以及无铅无卤化的环保要求,PCB也向高密度高Tg以及环保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成本以及技术的原因,PCB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失效问题,并因此引发了许多的质量纠纷。为了弄清楚失效的原因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分清责任,必须对所发生的失效案例进行失效分析。本文将讨论和介绍一部分常用的失效分析技术,同时介绍一些典型的案例。 二、失效分析技术 介于PCB的结构特点与失效的主要模式,本文将重点介绍九项用于PCB失效分析的技术,包括:外观检查、X射线透视检查、金相切片分析、热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显微红外分析、扫描电镜分析以及X射线能谱分析等。其中金相切片分析是属于破坏性的分析技术,一旦使用了这两种技术,样品就破坏了,且无法恢复;另外由于制样的要求,可能扫描电镜分析和X射线能谱分析有时也需要部分破坏样品。此外,在分析的过程中可能还会由于失效定位和失效原因的验证的需要,可能需要使用如热应力、电性能、可焊性测试与尺寸测量等方面的试验技术,这里就不专门介绍了。 2.1 外观检查

失效分析案例

佳木斯大学 失效分析案例

失效分析案例 0 零件背景: 某?外径为?450 mm, 壁厚为 50mm 的GCrl5SiMn 钢轴承圈 ,在最终热处理后进?磨削加?时,批量产?沿径向由外表?迅速向内表?扩展的开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其?产?艺为轧制(1050~1150℃锻造) 球化退火→机械加?→淬?(840 ℃)?回?(170℃)→磨削等?序。 1.1化学成分分析 取一部分试样碎末,利用化学元素分析仪分析零件成分。 从上表看出,零件的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 1.2 硬度分析 在?相抛光?上,从裂纹源处开始沿轴向至壁厚中部每隔 3 mm 检测其硬度。 表 2 显?,裂纹边缘硬度与内部硬度基本?致,硬度均大于 60 HRC,符合标准要求;?明显脱碳软化现象。

1.3 断口宏观形貌 采?机械加压?法使套圈沿裂纹断开,?先对断?形貌??眼观察。 ?线切割从试样断?处切取?块含有裂纹源区?裂纹扩展区?压断区的断?试样。?酒精清洗后在丙酮中?超声波清洗 20 min 取出?燥,?扫描电镜观察该断?形貌 通过?眼观察发现,裂纹源位于轴承套圈外表?沟槽尖?处。试样两断?均为裂纹扩展形成,裂纹长?平直,由轴承套圈外表?沿径向向内表?扩展,初始裂纹最深处约为 15 mm,裂纹总长约 60mm。初始裂纹有褐?氧化条纹,继续向?扩展为灰?,裂纹表?光滑细腻呈瓷状,属典型的脆性断?特征。新断?呈银灰?,断?组织细密有?属光泽,说明晶粒很细?。

由图 2a 可见,断?平齐呈放射状特征,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迹象,断?结构呈细瓷状,边缘?明显剪切唇,也?纤维状。 由图 2b 可见,断?形貌为韧窝?解理断?,呈混合断?特征。大部分属于沿晶脆性开裂,沿晶分离?平滑,?微观塑性变形特征,晶粒均匀细?,?过热特征。但发现有很长很深的?条穿晶带(如箭头所?),认为应该存在某种链条状脆性组织缺陷。 由图 3 可见,新压断?处形貌与起裂处大体相同 ,断?形貌仍为韧窝?解理断? ,混合断?特征不变。说明裂纹处与新压断?处的组织相同。另外均未发现有明显的非?属夹杂物和?孔等缺陷。

试用一个典型案例说明材料失效分析与基础学科及应用学科之间的关系

中原油田全油田有100多口井套管腐蚀穿孔,30多口井报废,200多口井套管待修。油井套管的最大穿孔速度为0.48mm/年。 对现场取出损坏的套管进行解剖分析。 1.套管腐蚀形貌:套管内壁分布腐蚀坑,腐蚀沿管轴纵向延伸呈马蹄形,其横断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深谷状,管壁穿孔处周边锐利,界面清晰。从总体上看,套管内壁都附着黑色粘性油污,无明显腐蚀产物堆积,主要表现为坑蚀穿孔,并有一定的流体冲刷作用。 2.腐蚀产物XRD分析 取套管内壁物质,洗去油污,再用丙酮清洗吹干,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套管内壁腐蚀产物中主要有FeCO3和CaCO3,夹杂有NaCl和硫酸亚铁。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为碳酸物,显示出套管、油管腐蚀与CO2腐蚀有关。 3.油套管材质的金相和非金属夹杂分析 采用电子探针分析仪进行钢基、夹杂物定性、定量和 元素面分析。 分析发现,大量细小球形暗灰色颗粒为Al2O3,短条状为ZnS,材质中夹杂物以二者为主。同时经电子探针元素定量分析表明,随着向腐蚀坑底的深入,表层元素中氧、硫、氯、钙、镁含量在增大。说明生成的腐蚀产物有氧化物、硫化铁、碳酸钙、碳酸镁等,并随腐蚀深入呈增加趋势。 4.腐蚀试验 (一)用油田水样对套管钢和油管钢进行了动态和静态腐蚀试验,温度50o C密闭除氧试验时间7天。结果表明:动态腐蚀速度远远大于静态腐蚀速度。(二)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不同流速对腐蚀影响的试验,说明介质流动能较大的

增加体系的腐蚀。 (三)不同CO2分压下,Q235钢在3℅NaCl熔液中的腐蚀速度。表明CO2压力越大,腐蚀越严重。 结论: (1).复杂断块油田套管腐蚀失效主要是油井高矿化度产出水中CO2腐蚀作用的结果。 (2).套管的局部腐蚀破裂形态与钢材中夹杂物的局部分布、流体冲刷有密切关系。 (3).综合对腐蚀形态特征的观察判断,腐蚀产物的分析,材质金相非金属夹杂分析,可以找到套管腐蚀失效的主要原因。 由上面该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材料失效分析与基础学科及应用学科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会用到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用到化学中的电镜对腐蚀形貌进行分析;会用到数学中的数学分析,对腐蚀速度等进行分析;会涉及到物理学中的结构方面的知识;还会用到地理学进行环境分析等等。在进行失效分析过程中还会用到应用学科,如计算机类,会用到计算机进行一系列的数值分析,图像分析;还会用到应用化学中的环境检测,质量检测等技术。总之,在进行腐蚀材料失效分析时,会综合运用到基础学科的知识和应用学科的技术。 2、试用两个实际的失案例说明材料实效分析的重要性。(既有文字说明,又有图片说明,不少于800字) 案例一:一起来自水管腐蚀失效的案例:广东某钢管公司铺设的自来水管使用六年后发生穿孔泄露。 1.本起穿孔失效发生的地点和环境无规律性,对穿孔管道进行仔细观察,典型的宏观外貌是穿孔部位有一直径为10mm的锈瘤,呈黄褐色,用硬器易刮除,刮除后露出的水管外壁基本平整,可见水从管内渗出。 在锈瘤的外围是一圈黄色锈迹,锈迹外是镀锌层,其上可见分散的白色粉末。现场观察到的形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同一根管若出现几处结瘤,这些结瘤点的连线与水管轴向平行。 2.水样检测及钢管材质检测 取该镇两个不同地点的水样,进行PH检测以及腐蚀性检测,并与实验室水进行比较。 项目取水点1 取水点2 实验室用水 PH 6.15 6.23 6.41

螺栓断裂失效原因分析

测试与分析 螺栓断裂失效原因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机电系(广州 510641) 高 岩 李 林 许麟康 【摘要】 合金结构钢(相当于我国35CrMo钢)制螺栓用于空调压缩机内连接气缸体与气缸盖,在生产线上用气动搬手装配时相当部分发生断裂。失效分析结果表明,机加工时螺纹根部及表面形成微裂纹,以及回火不足,硬度偏高,共同造成了螺栓失效。 关键词:低合金钢 螺栓 微裂纹 F ailure Analysis on the Fracture of Bolts G ao Yan,Li Lin,Xu Linkang (Department of Mechano2Electronic Engineering,S 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510641)【Abstract】 A batch of bolts with size of M4×1135used to connect cylinder body and cover of air conditioner com pressor were made of imported low alloy steel close to35CrMo in com position1However,a great proportion of the bolts fractured when being assembled us2 ing pneumatic spanner1After failure analysis,it was found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ru pture of bolts was the micro2cracks induced by machining.At the same time,non2enough tempering which resulted in the brittleness of the material also accounted for the fracture1 K ey w ords:low alloy steel,bolt,micro2crack 某标准件公司一批螺栓,规格为M4×1135,材料为合金结构钢,相当于我国的35CrMo钢,冷墩头部,搓制螺纹,热处理工艺为淬火+回火,并进行发兰处理,规定σb>1000MPa, (32~38)HRC。螺栓用于空调压缩机内连接气缸体与气缸盖,但在生产线上用气动搬手装配时相当部分螺栓在与螺栓交截的第二、第三螺纹牙根处发生断裂。我们对该批螺栓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 1 金相观察及硬度分析 在一批断裂螺栓中随机选取2个断裂螺栓头,将其沿轴向剖开,制备轴向剖面的金相试样,抛光状态(未侵蚀)下可见在螺纹尖端和根部有明显裂纹存在(图略);这些微裂纹由于高度的应力集中,在外力作用下极容易发生失稳扩展,从而导致螺栓断裂。 将上述抛光态试样用3%硝酸酒精溶液侵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组织形态都很相似,为保持原马氏体位向的回火索氏体,见图1所示。35CrMo钢用作螺栓时,应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组织应以调质状态为佳,即淬火+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而本例中螺栓组织状态虽是回火索氏体,但原马氏体位向十分明显,显然会使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受损,脆性增加,材料硬度也会增加。沿螺牙顶端到根部依次打硬度,所得结果见表1,可见硬度范围为(37~41)HRC,偏高于螺栓规定的硬度范围。螺栓硬度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回火不足或不充分造成的。 2 扫描电镜观察分析 为弄清螺栓断裂的机理,按断口形貌特征选取了9个样品,将其用物理方法清洗干净后置于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发现断口有3种类型:第1类是断口边缘只有一个剪切唇(1号样品),第2类是断口边缘有2个剪切唇(2号样品),第3 高岩:女,35岁,工学硕士,讲师,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在葡萄牙焊接质量研究所(ISQ)工作,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失效分析工程师。主要从事高温合金,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失效分析及工业设备寿命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收稿日期:1997年8月19 日。 图1 螺栓基体组织 ×500 表1 螺栓的硬度HRC 选点12345 试样14137393937 试样24039.5413937 类是断口边缘有3个剪切唇(3号样品),且以第3类断口数量居多。图2是2号样品的宏观断口形貌。这些断口边缘除剪切唇处或凸起或凹进以外,其余边缘处都较平滑,这与一般断裂由心部起源,最后断裂边缘处为杯口状剪切唇的断口形貌特征显然不同,而且,从断口的放射辉纹的走向看,断裂的起源都在断口的边缘即螺纹的根部上,而不是在螺栓的心部。对3类断口分别在扫描电镜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图3a~3d 为2号样品的微观形貌。a是始断区,从右侧的螺纹面上可见明显发兰处理后的表面氧化膜,在螺纹面与断口的交界处(即螺纹根部)可见二次裂纹和摩擦痕存在;将a放大至b,可见摩擦痕底下是氧化物,而摩擦痕明显位于断口一侧,由此可以推断:此摩擦痕处在断裂前就已经有裂纹存在,裂纹为搓制螺纹时所产生,在随后的发兰处理过程中此裂纹内部也进行了发兰处理,形成了氧化膜,其形态与螺旋表面的发兰膜相 43《金属热处理》1998年第2期

紧固件断裂失效类型及原因分析

紧固件断裂失效类型及原因分析 前言 机器或钢结构件是由许多个零件和部件组成,这些零件和部件绝大部分是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一起的。一旦紧固失效将造成机器失灵,严重者甚至出现人员伤亡事故。由于紧固失效的常见性和潜在的严重性,所以我们应认真仔细地分析并找出紧固失效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以杜绝紧固失效的发生。 紧固失效有两种,一种是螺栓断裂,被紧固零件瞬间分离,这种失效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还有一种是螺纹副松动和螺栓或螺母滑牙,被紧固零件出现一定范围的相互位移,造成机器部分功能失常。人们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如因未发现任其继续发展,螺栓和螺母终将分离,同样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紧固失效后直观现象是螺栓断裂或螺母与螺栓分离,因此人们一般认为螺栓断裂是螺栓质量有问题,螺母松动是螺母质量不好。大家往往忽略了设计和安装中的问题。 一、剪切断裂 剪切断裂出现在螺栓只受预紧力的连接中(见图1)。剪切断口出现在螺栓杆部,位于两个被紧固零件的结合面处(见图1),断口有小面积的平整光亮剪切面。出现剪切断裂有下列原因:

图1 图2 1、设计原因 ⑴被紧固零件的结合面间摩擦系数太小或螺栓规格不够大造成预紧力F'不够,即: fF'<F ( f-结合面间的摩擦系数 )此时结合面间摩擦力小于横向工作载荷F,被紧固零件出现相对滑移,螺栓承受孔壁的挤压,当挤压力足够大时螺栓被剪切断。在运动部件上因冲击力更大,所以出现的可能性也更大。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设计上可以采用减载件和台阶来承受横向载荷,使螺栓仅起纯连接作用(见图2)。 ⑵在振动工作环境下工作零件的紧固,未采用具有防松功能的紧固件。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紧固件螺纹副出现松动,螺栓夹紧力(预紧力F')下降,此时也将发生上述同样的结果。为了避免因松动而造成紧固失效,设计时应采用具有防松功能的紧固件,如美国施必牢防松螺母、有效力矩螺母。 2、装配原因 装配时预紧扭矩过小,造成预紧力不够,即F'小,出现上述同样的结果。螺纹紧固件安装时的紧固力矩在钢结构设计、施工和发动机装配上作为一个重要的工艺指标被严格执行。而在其它行业就常被设计和施工单位疏忽,或是根本就无此概念。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常见到螺纹连接失效的实例,究其原因,实际上许多都是因安装扭矩不合适而造成的松脱和螺栓拉断。 螺栓和螺母组成的螺纹副在紧固时,紧固力是通过旋转螺母或螺栓(通常是螺母)而获得的,紧固力与旋转螺母所用的扭矩(安装扭矩)成正比,为了保证达到设计所需

PCBA失效分析方法及其典型的案例研究

PCBA失效分析方法及其典型的案例研究n?课程背景 电子信息时代,当我们持续不断地改进电子产品的功能及应用范围以满足人们生活高需求时,产品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高密度集成PCB(HDI)越来越普遍,元器件引脚间距越来越小、排布也越来越密集等等。这些因素要求生产厂商必须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与工艺技术、高质量的生产环境与物料。在先进设备引进与先进工艺开发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免地会遇到大量的PCBA失效问题,这就需要系统的失效分析理论来分析解决问题。在电子产品中,失效是指不能执行或提供其预期功能或输出的设备或系统的一种状态。客户端产品出现的失效将会对制造方产生极度不好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客户对产品的不满意或者资产损失甚至生命危险等更为严重的安全性问题。因此,找出产品的失效原因是十分重要的,失效原因分析将帮助我们去解决问题并防止它再次发生。 n?课程摘要和收获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利用先进、专业、高效的分析技术与十多年的实战经验,结合先进工艺技术理论与经验,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剖析,并对有关PCBA 的失效分析理论系统地进行深入的探讨。如断口分析、微观结构与成分分析、切片金相分析,化学腐蚀、电化学迁移(ECM)和微形变分析等。相关的内容包括怎样去开展你的失效分析,可以应用到的一些方法,怎样去帮助我们找到失效的根源,什么时候去使用这些技巧以及一些我们曾经成功的失效分析案例。 n?目标群体 从事失效分析的人员:失效分析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可靠性工程师,设计人员和相关的管理层人员等。 n?本课程将会覆盖到以下内容: I.PCBA失效分析概述 1.概述 2.术语与标准 3.失效分析原理 4.失效分析的基本程序 5.典型失效模式 II.典型的PCBA失效分析方法概述 1.X-Ray检测技术 2.金相切片分析技术 3.染色试验技术 4.扫描电镜分析技术 5.能谱分析方法 6.红外显微镜分析技术 7.离子色谱分析技术 8.应力测量分析技术 9.其它分析方法 III.失效分析技术的应用及其案例分析 1.物料缺陷相关的失效分析案例 1.1PCB相关的缺陷 1.2典型的焊接工艺缺陷案例分析 1.3元器件相关的缺陷 1.4腐蚀案例分析 1.5表面处理和焊点完整性 2.生产工艺缺陷失效案例 2.1回流焊相关缺陷 2.2波峰焊相关缺陷 2.3返工相关缺陷 3.离子污染物残留相关失效案例 3.1元器件分析 3.2组装中使用的化学品分析 3.3电化学迁移的枝状晶体失效案例 4.机械应力相关的失效案例 4.1回流焊工艺引起的失效 4.2电测引起的失效 4.3机械组装的相关失效 4.4运输引起的相关失效 5.其它失效分析方法的应用 5.1ACF导电胶膜固化率分析 5.2表面污染物分析 5.3阻燃剂中磷元素的分析 5.4陶瓷电容器切片分析中的黄染料技术

20MnTiB钢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20MnTiB钢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来源:作者:时间:2007-11-10 点击:29 20MnTiB钢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王弘,高庆,戴振羽 (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成都610031) 摘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 对发射架20MnTiB高强度螺栓断裂件的金相组织、显微硬度、断口微观形貌和合金元素分布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断裂螺栓金相组织正常,力学性能符合技术要求;螺栓断裂失效 是由于在螺栓根部存在因加工不当产生的初始裂纹,在初始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和露天使用 环境中水介质的共同作用下,螺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应力腐蚀开裂的方式是阳极溶解型。 关键词:20MnTiB;螺栓;断裂;应力腐蚀;失效分析 1 概述 20MnTiB钢高强度螺栓用于航天发射塔架斜支梁、悬臂梁及主梁联结板的连接。在进行 服役过程中的例行检验时,发现有少量连接螺栓断裂的现象。虽然发生断裂的螺栓数量仅占 总服役螺栓的万分之一,但由于对塔架的安全性要求极高,使用单位对此极为重视,希望确定 螺栓断裂的原因和现役螺栓的可靠性。本文对所提供的断裂螺栓的断口、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断裂螺栓和同批服役的未断裂螺栓螺纹根部缺陷进行了对比 观察。 2 螺栓技术条件 委托单位提供了一根断裂螺栓残骸,螺栓型号为M22(GB1228-1984),螺栓材料为20MnTiB 钢,这是国标推荐的高强度螺栓用钢,在相同硬度下,与中碳合金钢比较,具有更加良好的韧 性和可锻性,较好的强韧性,还可避免脱碳现象[1]。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C0.17%~ 0.24%,Si0.17%~0.37%,Mn1.30%~1.60%,Ti0.04%~0.1%,P<0.035%,S<0.035%,B0.0005%~0.0035%。螺栓材料在加工前经过严格的化学成分检验,符合标准要求。加工螺栓用毛坯为热轧圆钢。加工前毛坯全样经超声波无损探伤检验合格。螺纹采用滚丝工艺加工。其热处理工艺为880℃油淬,380~400℃中温回火,组织为回火屈氏体[1]。每批成品均抽样作静拉伸实验,力学性能达到GB1231-1984标准中10.9S的螺栓性能等级要求,σb为1040~ 1240MPa,σs≥940MPa,δ5≥10%,ψ≥42%,A k≥58.8N·m,维氏硬度为312~367HV30,洛氏 硬度为33~39HRC。并要求全样做超声波无损探伤检验。 螺栓在安装时使用扭力板手预紧,安装预紧扭矩为784N·m。 3 断裂螺栓失效分析 3.1 断口宏观形貌

失效分析案例举例

失效分析案例举例

案例1 油井套管腐蚀 0、背景介绍: 1、套管腐蚀形貌 2、腐蚀产物XRD分析 3、油套管材质的金相和非金属夹杂分析 4、管壁SRB分析检测 5、腐蚀试验 6、结论

背景介绍:中原油田全油田有100多口井套管 腐蚀穿孔,30多口井报废,200多口井套管待修。油井套管的最大穿孔速度为0.48mm年。 1套管腐蚀形貌 对现场取出损坏的套管进行解剖分析。套管内壁分布腐蚀坑,管内壁腐蚀面平稳,腐蚀沿管轴纵向延伸呈马蹄形,其横断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深谷状,管壁穿孔处周边锐利,界面清晰。从总体上看,套管内壁都附着黑色粘性油污,无明显腐蚀产物堆积,主要表现为坑蚀穿孔,并有一定的流体冲刷作用。

2腐蚀产物XRD分析 取套管内壁物质,洗去油污,再用丙酮清洗吹干,进行X—射线 衍射分析。套管内壁腐蚀产物中主要有FeCO 3和CaCO 夹杂有NaCl和硫酸亚铁等。腐蚀产物的主要成份为碳酸盐,显示出套管、油管腐蚀与CO 2 腐蚀有关。 3油套管材质的金相和非金属夹杂分析 采用电子探针分析仪进行钢基、夹杂物定性、定量和元素面分析。套管钢的纵截面夹杂物形貌及面分析发现, 大量细小球形 暗灰色颗粒为Al 2O 3 , 短条状为MnS。材质中夹杂物以Al 2O 3 和MnS为主, 少量Al 2 O 3 、TiO2存在。整个材料裂口 面上夹杂物多且分散较均匀,夹杂物以Al 2O 3 、MnS为主 散均匀,加速了钢材的腐蚀。同时经电子探针元素定量分析表明随着向腐蚀坑底的深入,表层元素中氧、硫、氯、钙、镁含量在逐步增大。说明生成的腐蚀产物有铁氧化物、硫化铁、碳酸钙、碳酸镁等,并随腐蚀深入呈增加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