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模具零件电火花加工

【精品】模具零件电火花加工
【精品】模具零件电火花加工

第4章模具零件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又称放电加工(ElectricalDischargeMachining简称EDM),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并逐步应用于生产.它是在加工过程中,利用两极(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不断产生脉冲性的火花放电,靠放电时局部、瞬时产生的高温把金属蚀除下来,以使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达到预定要求的加工方法。因放电过程中可见到火花,故称之为电火花加工,也称电蚀加工.加工中工件和电极都会受到电腐蚀作用,只是两极的蚀除量不同,这种现象成为极性效应。工件接正极的加工方法称为正极性加工;反之,称为负极性加工。

电火花加工的质量和加工效率不仅与极性选择有关,还与电规准(即电加工的主要参数)、工作液、工件、电极的材料、放电间隙等因素有关。

电火花放电加工按工具电极和工件的相互运动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电火花线切割、电火花磨削、电火花展成加工、电火花表面强化和电火花刻字等.其中,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和电火花线切割在模具加工中应用最广泛.

4。1电火花加工的基础知识

4。1.1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必要条件

电腐蚀现象早在19世纪初就被人们发现并加以研究。例如,电器开关在闭

合或断开时,往往产生火花放电而把接触表面烧毛、腐蚀。所以人们一直认为电腐蚀是有害的。因而不断地研究它的成因,并设法减轻和避免。研究结果表明,电火花腐蚀的主要原因在于火花放电时,火花通道瞬时产生大量的热,以致使电极表面的金属局部熔化甚至汽化而被蚀除下来,形成放电凹坑。要将放电腐蚀原理用于导电材料的尺寸加工,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在加工时必须保持一定的间隙,一般是几个微米至数百微米。因此,加工中必须用自动进给调节机构来保证加工间隙随加工状态而变化。

2)火花放电必须在一定绝缘性能的介质中进行,液体介质有压缩放电通道的作用,同时液体介质还能把电火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炭黑等电蚀产物从放电间隙中排出去,并对电极和工件有较好的冷却作用.

对导电材料进行尺寸加工时,极间应有液体介质;表面强化时,极间为气体介质。

3)放电点局部区域的功率密度足够高,即放电通道要有很高的电流密度(一般为105~106A/cm)。这时,放电所产生的热量就足以使电极表面的局部金属瞬时熔化甚至汽化。

4)火花放电是瞬时的脉冲性放电.放电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1000μs,这样才能使放电产生的热量来不及传导扩散到材料的其余部份,放电点集中在很小

范围,内能量集中,温度高.如果放电时间过长,就会形成持续电弧放电,使加工表面材料大范围熔化烧伤而无法用作尺寸加工。

5)在先后两次脉冲放电之间,应有足够的停歇时间,排除电蚀产物,使极间介质充分消电离,恢复介电性能,以保证每次脉冲放电不在同一点进行,避免发生局部烧伤现象,使重复性脉冲放电顺利进行。图4.1.1所示为脉冲电源的空载电

压波形.图中t

i 为脉冲宽度,t

为脉冲间隔,t

p

为脉冲周期,u

i

脉冲峰值电压或空

载电压。

图4。1.1脉冲电源的空载电压波形

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图4。1。2所示的电火花加工系统来实现的。工件5与工具3分别与脉冲电源2的两输出端相连接。自动进给调节装置1使工具和工件间经常保持一很小的间隙(此处为电机与丝杆螺母机构),当脉冲电压加到两极之间时,便在当时条件下相对某一间隙最小处或绝缘强度最低处击穿介质,在该局部产生火花放电,放电点处产生瞬时高温使工具和工件表面都蚀除掉一小部分金属,各自形成一个小凹坑。脉冲放电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间隔,使工作液恢复绝缘后,第二个脉冲电压又加到两极上,又会在当时极间距离相对最近或绝缘强度最弱处击穿放电,又电蚀出一个小凹坑。如此连续不断地重复放电,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就可将工具的形状复制在工件上,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整个加工表面将由无数个小凹坑所组成,如图4.1。3所示,其中图4.1.3(a)表示单个脉冲放电后的电蚀坑,图4。1.3(b)表示多次脉冲放电后的电极表面。

图4。1。2电火花加工原理图4.1。3电火花加工表面局部放大图

1—自动进给调节装置;2—脉冲电源;3-工具;

冲压模具制造工艺.

概述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工艺装备之一,也是发展工业的基础。模具是成形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制件的基础工艺装备,是工业生产中发展和实现少无切屑加工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模具是一种高效率的工艺设备,用模具进行各种材料的成型,可实现高速度的大批量生产,并能在大量生产条件下稳定的保证制件的质量、节约原材料。因此,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的应用日益广泛,是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许多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 为了实现工业现代化今后的模具发展趋势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发展高效模具。对于大批量生产用模具,应向高效率发展。如为了适应当前高速压力机的使用,应发5冲模的工作部分零件必须具备的性能展多工位级进模以提高生产效率。 2、发展简易模具。对于小批量生产用模具,为了降低成本、缩短模具制造周期应尽量发展薄板冲模、聚氨酯模具、锌合金、低熔点合金,环氧树脂等简易模具。 3、发展多功能模具。为了提高效率和保证制品的质量,要发展多工位级进模及具有组合功能的双色、多色塑料注射模等。 4、发展高寿命模具。高效率的模具必然需要高寿命,否则将必然造成频繁的模具拆卸和整修或需要更多的备模。为了达到高寿命的要求,除模具本身结构优化外,还要对材料的选用和热处理、表面强化技术予以开发和创新。 5、发展高精度模具。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模具加工,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精锻模具CAD/CAM/CAE一体化技术成为锻造企业切实可行的技术。精密,高效是现代锻造业的发展趋势;应用该技术的实践表明,只有基于效率的模具CAD/CAM/CAE…CAX平台才能实现精锻件及其模具的高效率开发。

模具制造工艺题库(问答和编程)解答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试题库 课程代码:1310210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模具 学分:4 负责人:曾欣 参与人:刘咸超、郭蓉 二00九年四月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理论教学考试大纲 (适于高职模具专业) 一、考试的目的和性质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也是制造类其它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它是一门将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冲压成形工艺、注塑成形工艺与模具装配工艺等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考核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现行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对教与学均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本门课程的考核中,应着重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作为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考试的内容和范围 《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的考试要求学生掌握典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掌握冲压模具与注塑模具典型零件的常规和特种加工方法、典型模具装配工艺,具备简单模具零件制造工艺路线设计与工艺文件编制的能力。 1、理论目标: (1)掌握典型模具零件机械加工技术的基本工艺知识。 (2)掌握典型模具零件特种加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 (3)了解模具装配的方法和装配工艺路线。 (4)掌握典型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文件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2、技能目标: (1)初步具备典型模具零件机械加工能力。 (2)初步具典型模具零件特种加工能力。 (3)简单具备模具装配能力和模具装配工艺路线拟订能力。 (4)具备典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文件编制的能力。

【精品】模具零件电火花加工

第4章模具零件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又称放电加工(ElectricalDischargeMachining简称EDM),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并逐步应用于生产.它是在加工过程中,利用两极(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不断产生脉冲性的火花放电,靠放电时局部、瞬时产生的高温把金属蚀除下来,以使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达到预定要求的加工方法。因放电过程中可见到火花,故称之为电火花加工,也称电蚀加工.加工中工件和电极都会受到电腐蚀作用,只是两极的蚀除量不同,这种现象成为极性效应。工件接正极的加工方法称为正极性加工;反之,称为负极性加工。 电火花加工的质量和加工效率不仅与极性选择有关,还与电规准(即电加工的主要参数)、工作液、工件、电极的材料、放电间隙等因素有关。 电火花放电加工按工具电极和工件的相互运动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电火花线切割、电火花磨削、电火花展成加工、电火花表面强化和电火花刻字等.其中,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和电火花线切割在模具加工中应用最广泛. 4。1电火花加工的基础知识 4。1.1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必要条件 电腐蚀现象早在19世纪初就被人们发现并加以研究。例如,电器开关在闭

合或断开时,往往产生火花放电而把接触表面烧毛、腐蚀。所以人们一直认为电腐蚀是有害的。因而不断地研究它的成因,并设法减轻和避免。研究结果表明,电火花腐蚀的主要原因在于火花放电时,火花通道瞬时产生大量的热,以致使电极表面的金属局部熔化甚至汽化而被蚀除下来,形成放电凹坑。要将放电腐蚀原理用于导电材料的尺寸加工,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在加工时必须保持一定的间隙,一般是几个微米至数百微米。因此,加工中必须用自动进给调节机构来保证加工间隙随加工状态而变化。 2)火花放电必须在一定绝缘性能的介质中进行,液体介质有压缩放电通道的作用,同时液体介质还能把电火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炭黑等电蚀产物从放电间隙中排出去,并对电极和工件有较好的冷却作用. 对导电材料进行尺寸加工时,极间应有液体介质;表面强化时,极间为气体介质。 3)放电点局部区域的功率密度足够高,即放电通道要有很高的电流密度(一般为105~106A/cm)。这时,放电所产生的热量就足以使电极表面的局部金属瞬时熔化甚至汽化。 4)火花放电是瞬时的脉冲性放电.放电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1000μs,这样才能使放电产生的热量来不及传导扩散到材料的其余部份,放电点集中在很小

冲压模具典型结构

冲压模具典型结构 第一类 工艺零件,这类零件直接参与工艺过程的完成并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包括有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与压料零件等; 第二类 结构零件,这类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只对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有导向零件、紧固零件、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如表1.1.3所示。应该指出,不是所有的冲模都必须具备上述六种零件,尤其是单工序模,但是工作零件和必要的固定零件等是不可缺少的。 制造技术 模具制造技术现代化是模具工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正不断向传统制造技术渗透、交叉、融合,对其实施改造,形成先进制造技术。目前又出现了在冲压模内攻牙技术,引导了不少冲压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引起了一股抢购热潮。 模具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高速铣削加工,普通铣削加工采用低的进给速度和大的切削参数,而高速铣削加工则采用高的进给速度和小的切削参数,高速铣削加工相对于普通铣削加工具有如下特点: a.高效高速铣削的主轴转速一般为15000r/min~ 40000r/min,最高可达100000r/min。在切削钢时,其切削速度约为 400m/min,比传统的铣削加工高5~10倍;在加工模具型腔时与传统的加工方法(传统铣削、电火花成形加工等)相比其效率提高4~5倍。 b.高精度高速铣削加工精度一般为10μm,有的精度还要高。 c.高的表面质量由于高速铣削时工件温升小(约为3°C),故表面没有变质层及微裂纹,热变形也小。最好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1μm,减少了后续磨削及抛光工作量。 d.可加工高硬材料可铣削50~54HRC的钢材,铣削的最高硬度可达60HRC。 鉴于高速加工具备上述优点,所以高速加工在模具制造中正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替代部分磨削加工和电加工。 电火花铣削加工 电火花铣削加工(又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是电火花加工技术的重大发展,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用成型电极加工模具型腔的新技术。像数控铣削加工一样,电火花铣削加工采用高速旋转的杆状电极对工件进行二维或三维轮廓加工,无需制造复杂、昂贵的成型电极。日本三菱公司最近推出的EDSCAN8E电火花创成加工机床,配置有电极损耗自动补偿系统、CAD/CAM集成系统、在线自动测量系统和动态仿真系统,体现了当今电火花创成加工机床的水平。 慢走丝线切割技术 目前,数控慢走丝线切割技术发展水平已相当高,功能相当完善,自动化程度已达到无人看管运行的程度。最大切割速度已达300mm2/min,加工精度可达到±μm,加工表面粗糙度~μm。直径~细丝线切割技术的开发,可实现凹凸模的一次切割完成,并可进行的窄槽及半径内圆角的切割加工。锥度切割技术已能进行30°以上锥度的精密加工。 磨削及抛光加工技术磨削及抛光加工由于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表面粗糙度值低等特点,在精密模具加工中广泛应用。目前,精密模具制造广泛使用

模具零件电火花加工

第 4 章模具零件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又称放电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简称EDM),在20 世纪40 年代开始研究并逐步应用于生产。它是在加工过程中,利用两极(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不断产生脉冲性的火花放电,靠放电时局部、瞬时产生的高温把金属蚀除下来,以使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达到预定要求的加工方法。因放电过程中可见到火花,故称之为电火花加工,也称电蚀加工。加工中工件和电极都会受到电腐蚀作用,只是两极的蚀除量不同, 这种现象成为极性效应。工件接正极的加工方法称为正极性加工;反之,称为负极性加工。 电火花加工的质量和加工效率不仅与极性选择有关,还与电规准(即电加工的主要参数)、工作液、工件、电极的材料、放电间隙等因素有关。 电火花放电加工按工具电极和工件的相互运动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电火花线切割、电火花磨削、电火花展成加工、电火花表面强化和电火花刻字等。其中, 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和电火花线切割在模具加工中应用最广泛。 4.1电火花加工的基础知识 4.1.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必要条件 电腐蚀现象早在19 世纪初就被人们发现并加以研究。例如,电器开关在闭合或断开时,往往产生火花放电而把接触表面烧毛、腐蚀。所以人们一直认为电腐蚀是有害的。因而不断 地研究它的成因,并设法减轻和避免。研究结果表明,电火花腐蚀的主要原因在于火花放电时,火花通道瞬时产生大量的热,以致使电极表面的金属局部熔化甚至汽化而被蚀除下来,形成放电凹坑。要将放电腐蚀原理用于导电材料的尺寸加工,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在加工时必须保持一定的间隙,一般是几个微米至数百微米。因此,加工中必须用自动进给调节机构来保证加工间隙随加工状态而变化。 2)火花放电必须在一定绝缘性能的介质中进行,液体介质有压缩放电通道的作用,同时液体介质还能把电火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炭黑等电蚀产物从放电间隙中排出去,并对电极和工件有较好的冷却作用。 对导电材料进行尺寸加工时,极间应有液体介质;表面强化时,极间为气体介质。 3)放电点局部区域的功率密度足够高,即放电通道要有很高的电流密度(一般为105~106A/cm )。这时,放电所产生的热量就足以使电极表面的局部金属瞬时熔化甚至汽化。 4)火花放电是瞬时的脉冲性放电。放电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1000卩s,这样才能使放电产生的热量来不及传导扩散到材料的其余部份,放电点集中在很小范围,内能量集中,温度高。如果放电时间过长, 就会形成持续电弧放电, 使加工表面材料大范围熔化烧伤而无法用作尺寸加工。 5)在先后两次脉冲放电之间,应有足够的停歇时间,排除电蚀产物,使极间介质充分 消电离,恢复介电性能, 以保证每次脉冲放电不在同一点进行,避免发生局部烧伤现象,使重复性脉冲放电顺利进行。图4.1.1 所示为脉冲电源的空载电压波形。图中t i 为脉冲宽度, t o为脉冲间隔,t p为脉冲周期,U i脉冲峰值电压或空载电压。

模具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第七章模具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第一节模具工作零件加工概述 模具的工作零件(或成型零件)一般比较复杂,而且有较高的加工精度要求,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与模具的使用寿命。模具工作零件工作型面的形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外工作型面,包括型芯与凸模等工作型面;二是内工作型面,如各种凹模的工作型面,按照工作型面的特征又可分为型孔与型腔两种。 一、模具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 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根据加工条件和工艺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即通用机床加工、数控机床加工和采用特种工艺加工。 通用机床加工模具零件,主要依靠工人的熟练技术,利用铣床、车床等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然后由钳工修正、研磨、抛光。这种工艺方案,生产效率低、周期长、质量也不易保证。但设备投资较少,机床通用性强,作为精密加工、电加工之前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又不可少,因此仍被广泛采用。 数控机床加工是指采用数控铣、加工中心等机床对模具零件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以及采用高精度的成形磨床、坐标磨床等进行热处理后的精加工,并采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检测。这种工艺降低了对熟练工人的依赖程度,生产效率高,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成型零件,采用通用机床加工很困难,不易加工出合格的产品,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显然是很理想的。但是一次性投资大。 所谓特种工艺,主要是指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挤压、精密铸造、电铸等成形方法。 模具常用加工方法能达到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所需的加工余量见表7-1。 表7-1 模具常用加工方法的加工余量、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

前道工序的加工结果等具体情况而定。 二、模具工作零件的制造过程 模具工作零件的制造过程与一般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相类似,可分为毛坯准备、毛坯加工、零件加工、装配与修整等几个过程。 1.毛坯准备主要内容为工作零件毛坯的锻造、铸造、切割、退火或正火等。 2.毛坯加工主要内容为进行毛坯粗加工,切除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工种有锯、刨、铣、粗磨等。

精密模具如何进行镜面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广泛地应用于精密型腔模具制造中。所谓的“镜面电火花加工”一般是指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在Ra<0.2 um,加工表面具有镜面反光效果的电火花加工。镜面电火花加工对于一些精密加工可以代替手工抛光工序,提高零件的品质,具有实际意义。 不是所有加工类型都可以进行镜面电火花加工 放电加工之所有能达到镜面效果,与放电加工中产生的碳黑层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加工部位能容易形成均匀的碳黑层,也就是意味着容易加工出镜面效果。 简单形状比复杂形状的电火花加工要容易获得镜面。最容易获得镜面效果的形状是圆形。复杂形状的拐角、弧面处镜面效果稍差。 底面比侧面更容易获得好的镜面效果。深度越大的型腔,越难得到镜面加工效果,尤其是侧面。 加工面积越大,越难以获得好的镜面效果。 开口部位、型腔的中空部位镜面效果欠佳。 不是所有的模具钢材都可以进行镜面电火花加工 有些模具钢材的电火花加工能容易达到镜面效果,而有些模具钢材无论如何也达不到镜面效果。同时,模具钢材的硬度高些,电火花加工镜面的效果更好。请参考下表各种材料与镜面加工性能。 类别材质名称镜面性能 A SKD61 STAVAX (S136) PD555 NAK80 718H 非常好 非常好 非常好 非常好 非常好 B SKS3 SKH9 HPM38 S55C H13 XW10 好 好 好 好 好 稍差 C SKD11 NAK55 HPM1 DH2F 差 差 差 差 D Bs Al 超硬合金 梨皮面 梨皮面 梨皮面

镜面电火花加工对电极的一些要求 用于镜面电火花加工的电极材料一般是紫铜或者洛铜,洛铜的电极损耗更小。选用的铜材必须质地均匀、含杂质少,不良的铜材在镜面加工中容易出现电极损耗大、表面起皱等异常,这个要高度重视。铜铜合金电极虽然可以实现极低的电极损耗,但镜面效果欠佳。 镜面电火花加工用的电极必须进行精修抛光,不能有刀痕与缺陷,否则这些缺陷会复制到工件的加工表面,但并不是要求电极的表面要达到镜面要求。 一般镜面加工电极的尺寸缩放量取单侧0.2~0.05 mm,精加工电极一般取单边0.1mm,在加工面积比较小时可取小一些,仿形精度要求高时可取小一些,混粉加工时适当取大一些。如果电极尺寸缩放量取得太小,加工速度会受到极大地降低。 精密的镜面电火花加工要用使用多个电极。这就要求多个电极的一致性要好、制造精度要高,更换电极的重复装夹、定位精度要高。一般采用高速铣制造电极、使用基准球测量的定位方法、使用快速装夹定位系统进行重复定位等先进工艺来满足。 控制好镜面电火花加工的加工余量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过程就是一个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加工过程。首先用粗加工电极,在保证一定加工质量的条件下(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采用较大的放电能量蚀除大量金属,以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然后再换精加工电 极,使用较小的放电能量完成精加工。不管是粗加工还是精加工,均会使用多个放电条件,电流也是从大到小,通过深度进给修光底部,通过平动修光侧面。 每一个放电条件,均要为后面条件预留加工余量。合理的加工余量是保证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的关键。较大的加工余量能保证表面质量,但会降低加工速度。较小的加工余量能达到高效率,但最终加工出来的镜面会有很多针孔或者不均匀。 最理想的加工状况是第一个条件加工完后,其后的加工只是修光第一个加工条件形成的表面不平度,而不打掉新的材料,也就是把每个条件的材料余量按零对待。但镜面电火花加工时,考虑到放电状况受到的制约因素千变万化,为了安全还是要稍多留一点加工余量。 合理使用镜面加工的放电参数与加工控制 镜面电火花加工采用负极性加工,一些非主要电参数的选择同样非常重要,与常规加工的选择也存在一些差别,如放电时间要设长些,抬刀高度短些,抬刀速度不能太快,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维持一个稳定的小能量电蚀过程,因为在镜面加工中,本身就不会产生很多的电蚀产物,过勤的抬刀动作反而会干扰放电的持续稳定进行。

模具电火花加工的工艺确定模板

模具电火花加工的工艺确定模板

数控电火花加工是一门重要的特种加工技术, 它在模具制造、航空、电子、核能、仪器、轻工等部门用来解决各种复杂形状零件和难加工材料的加工问题。 《数控电火花加工现场应用技术精讲》一书包括数控电火花加工的基础知识、数控电火花加工实践环节要点与经验、数控电火花加工ISO编程、精选企业典型的数控电火花加工实例剖析、数控电火花加工应用技术综合探讨等。本书对于从事模具制造等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 可帮助她们快速提升技术水平, 某些应用技术的疑点可在本书中找到圆满的答案; 对于职业院校模具、数控技术、机械等专业的教师与学生来说, 能使她们感受到真实的企业加工技术, 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数控电火花加工现场应用技术精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数控电火花加工是当前模具制造的重要方法, 特别是在注塑模具制造中, 电火花加土能够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工艺方法,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1-24所示为模具企业电火花加工车间一角。下面对模具企业电火花加工的工艺流程进行简要介绍, 各个环节的要点请阅

读第2章。 图1-24 模具企业电火花加工车间 1.6.1 模具电火花加工的工艺确定 模具零件在制造前, 根据本身的特点、加工要求来确定合理的加工工艺。一般来说, 为了使模具零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加工出来, 减少加工成本, 提高加工效率, 应尽量选用铣削加工、线切割加工等工艺来加工零件。当在铣削加工、线切割加工等加工不到或工件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才进行电火花加工, 如刀具难以够到的复杂表面, 需要深度切削的地方, 长径比特别大的地方, 精密小型腔、窄缝、沟槽、拐角, 不便于切削加工装夹, 材料硬度很高, 规定了要提供火花纹表面等的加工场合。 电火花加工前要对零件图进行分析, 了解工件的结构特点、材料, 明确加工要求。根据加工对象、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和机床功能选择采用合适的电火花成形工艺方法。 1.6.2 对工件轮廓进行预加工

第4章模具零件电火花加工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

第4章模具零件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是在加工过程中,禾u用两极(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不断产生脉冲性的火花放电,靠放电时局部、瞬时产生的高温把金属蚀除下来,以使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 面质量达到预定要求的加工方法。 电火花加工中工件和电极都会受到电腐蚀作用,只是两极的蚀除量不同,这种现象称为极性效应。工件接正极的加工方法称为正极性加工;反之,称为负极性加工。 电火花放电加工按工具电极和工件的相互运动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电火花线切割、电火花磨削、电火花展成加工、电火花表面强化和电火花刻字等。其中,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和电火花线切割在模具加工中应用最广泛。

4.1电火花加工的基础知识 4.1.1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必要条件 1 )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在加工时必须保持一定的间隙。 2)火花放电必须在一定绝缘性能的介质中进行。 3)放电点局部区域的功率密度足够高。放电所产生的热量就足以使电极表面的局部金属瞬时熔化甚至汽化。 4)火花放电是瞬时的脉冲性放电。 5)在先后两次脉冲放电之间,应有足够的停歇时间,排除电蚀产物,使极间介质充分 消电离,恢复介电性能,以保证每次脉冲放电不在同一点进行,避免发生局部烧伤现象,使 重复性脉冲放电顺利进行 4.1.2电火花加工的特点 1、电火花加工中,加工材料的去除是靠放电时的热作用实现的,材料的可加工性主要 取决于材料的导电特性及其热学特性,如熔点、沸点(汽化点)、比热容、热导率、电阻率等, 而几乎与其力学性能(硬度、强度)无关,因此适合于加工难以切削加工的材料。 2、放电加工中,加工工具电极和工件不直接接触,没有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力,因此适 宜加工低刚度工件及微细加工。由于可以简单地将工具电极的形状复制到工件上,因此特别 适用于复杂表面形状的加工。 3、加工范围可小至几微米的小轴、孔、缝,大到几米的超大型模具和零件。 4、电火花加工的局限性在于:用于导电材料的加工;一般加工速度较慢;存在电极损耗。 4.1.3电火花加工的微观过程 1. 极间介质的击穿与放电 图4.1.4矩形波脉冲放电时的电压(u)和电流(i)波形 2. 能量的转换、分布与传递 3. 电极材料的抛出 4. 极间介质的消电离 4.1.4电火花加工常用术语和符号

模具零件电加工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项目一 1.电火花加工工具阴极与工件表面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这一间隙随加工条件而定,通常约为0.02~0.1mm,火花放电必须是瞬时的脉冲性放电,且必须在有一定 的绝缘性能的液体介质中进行。 2.电火花放电通道是由数量大体相等的带正电(正离子)粒子和带负电粒子(电子) 以及中性粒子(原子或分子) 组成的等离子体。 3.电火花加工的局限性:加工速度较低、有(工具)电极损耗及加工表面有变质层。 4.电火花工艺不能实现的是( D ) A.表面强化、刻字 B.高速加工深小孔 C.光整及镜面加工 D.无电极损耗加工 5.电火花加工中利用碳黑膜补偿作用降低电极损耗,必须采用( A ) A.负极性加工 B.正极性加工 C.单极性加工 D.多极性加工 6.电火花加工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1) 必须使工具电极和工件被加工表面之间经常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通常约为 0.02~0.1mm。如果间隙过大,极间电压不能击穿极间介质,因而不会产生火花放电;如果 间隙过小,很容易形成短路接触,同样也不能产生火花放电。 (2) 火花放电必须是瞬时的脉冲性放电,放电延续一段时间后(1~1000μs),需停歇 一段时间(20~100μs)。这样才能使放电所产生的热量来不及传导扩散到工件的其余部分, 把每一次的放电蚀除点分别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 (3) 两极之间应充入有一定绝缘性能的介质。进行材料表面强化时,两极间为气体介质。 液体介质又称工作液,它们必须具有较高的绝缘强度(103~107Ω·cm),如煤油、皂化液或 去离子水等,以有利于产生脉冲性的火花放电。同时,液体介质还能把电火花加工过程中产 生的金属小屑、碳黑等电蚀产物从放电间隙中悬浮排除出去,并且对电极和工件表面有较好 的冷却作用。 7.什么是极性效应?在电火花加工中如何充分利用极性效应? 答: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即使是相同材料(例如钢加工钢),正、负电极的电蚀量也是 不同的。这种单纯由于正、负极性不同而彼此电蚀量不一样的现象叫做极性效应。 在用窄脉冲(即放电持续时间较短)加工时,电子的撞击作用大于离子的撞击作用,正极 的蚀除速度大于负极的蚀除速度,这时工件应接正极。当采用长脉冲(即放电持续时间较长) 加工时,质量和惯性大的正离子将有足够的时间加速,到达并撞击负极表面的离子数将随放 电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由于正离子的质量大,对负极表面的撞击破坏作用强,同时自由电子 挣脱负极时要从负极获取逸出功,而正离子到达负极后与电子结合释放位能,故负极的蚀除 速度将大于正极,这时工件应接负极。 因此,当采用窄脉冲(例如纯铜电极加工钢时,t i <10μs )精加工时,应选用正极性 加工;当采用长脉冲(例如纯铜加工钢时,t i>80μs )粗加工时,应采用负极性加工,可以 得到较高的蚀除速度和较低的电极损耗。 8.什么是覆盖效应?请举例说明覆盖效应的用途。 答:在材料放电腐蚀的过程中,一个电极的电蚀产物转移到另一个电极表面上,形成一 定厚度的覆盖层,这种现象叫做覆盖效应。合理利用覆盖效应,有利于降低电极损耗。 在用煤油之类的碳氢化合物作工作液时,在放电过程中发生热分解,产生大量的碳微粒, 它能和金属结合形成金属碳化物的胶团。中性的胶团在电场作用下可能与其可动层(胶团的

模具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模具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七章模具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第一节模具工作零件加工概述 模具的工作零件(或成型零件)一般比较复杂,而且有较高的加工精度要求,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与模具的使用寿命。模具工作零件工作型面的形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外工作型面,包括型芯与凸模等工作型面;二是内工作型面,如各种凹模的工作型面,按照工作型面的特征又可分为型孔与型腔两种。 一、模具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 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根据加工条件和工艺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即通用机床加工、数控 机床加工和采用特种工艺加工。 通用机床加工模具零件,主要依靠工人的熟练技术,利用铣床、车床等进行粗加工、 半精加工,然后由钳工修正、研磨、抛光。这种工艺方案,生产效率低、周期长、质量也不易保证。但设备投资较少,机床通用性强,作为精密加工、电加工之前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又不可少,因此仍被广泛采用。 数控机床加工是指采用数控铣、加工中心等机床对模具零件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 精加工以及采用高精度的成形磨床、坐标磨床等进行热处理后的精加工,并采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检测。这种工艺降低了对熟练工人的依赖程度,生产效率高,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成型零件,采用通用机床加工很困难,不易加工出合格的产品,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显然是很理想的。但是一次性投资大。 所谓特种工艺,主要是指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挤压、精密铸造、电铸等成形方法。 模具常用加工方法能达到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所需的加工余量见表7-1。 表7-1模具常用加工方法的加工余量、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

第4章模具零件电火花加工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 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及实训 任课教师谢建 任课系机械工程系 教研室模具专业教研室

第4章模具零件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是在加工过程中,利用两极(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不断产生脉冲性的火花放电,靠放电时局部、瞬时产生的高温把金属蚀除下来,以使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达到预定要求的加工方法。 电火花加工中工件和电极都会受到电腐蚀作用,只是两极的蚀除量不同,这种现象称为极性效应。工件接正极的加工方法称为正极性加工;反之,称为负极性加工。 电火花放电加工按工具电极和工件的相互运动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电火花线切割、电火花磨削、电火花展成加工、电火花表面强化和电火花刻字等。其中,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和电火花线切割在模具加工中应用最广泛。

4.1电火花加工的基础知识 4.1.1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必要条件 1)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在加工时必须保持一定的间隙。 2)火花放电必须在一定绝缘性能的介质中进行。 3)放电点局部区域的功率密度足够高。放电所产生的热量就足以使电极表面的局部金属瞬时熔化甚至汽化。 4)火花放电是瞬时的脉冲性放电。 5)在先后两次脉冲放电之间,应有足够的停歇时间,排除电蚀产物,使极间介质充分消电离,恢复介电性能,以保证每次脉冲放电不在同一点进行,避免发生局部烧伤现象,使重复性脉冲放电顺利进行 4.1.2电火花加工的特点 1、电火花加工中,加工材料的去除是靠放电时的热作用实现的,材料的可加工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导电特性及其热学特性,如熔点、沸点(汽化点)、比热容、热导率、电阻率等,而几乎与其力学性能(硬度、强度)无关,因此适合于加工难以切削加工的材料。 2、放电加工中,加工工具电极和工件不直接接触,没有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力,因此适宜加工低刚度工件及微细加工。由于可以简单地将工具电极的形状复制到工件上,因此特别适用于复杂表面形状的加工。 3、加工范围可小至几微米的小轴、孔、缝,大到几米的超大型模具和零件。 4、电火花加工的局限性在于:用于导电材料的加工;一般加工速度较慢;存在电极损耗。 4.1.3电火花加工的微观过程 1.极间介质的击穿与放电 图4.1.4矩形波脉冲放电时的电压(u)和电流(i)波形 2.能量的转换、分布与传递 3.电极材料的抛出 4.极间介质的消电离 4.1.4电火花加工常用术语和符号

模具毕业设计94油杯落料、拉深、成型、修边复合模设计及典型工作零件的工艺分析

系别: 机械工程系 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 姓名: 设计题: 油杯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

设计说明书 1.1 原始资料 一、设计题目 油杯落料、拉深、成型、修边复合模设计及典型工作零件的工艺分析 二、原始数据 1、冲压件零件图(包括零件尺寸、精度、材料等)。 2、生产批量为大批大量。 三、设计要求 1、保证规定的生产率和高质量的冲压件的同时,力求成本低、模具寿命长。 2、设计的冷冲模必须保证操作安全、方便。 3、冲模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即制造装配容易、便于管理。 4、便于搬运、安装、紧固到冲床上并且方便、可靠。 5、保证模具强度前提下,注意外形美观,各部分比例协调。 四、设计图纸 模具总装图一张 全部模具零件图纸(其中至少有一张电脑绘图) 所有图纸折合成0号图不得少于3张。 五、设计说明书 1、资料数据充分,并标明数据出处。 2、计算过程详细、完全。 3、公式的字母含义应标明,有时还应标注公式的出处。 4、内容条理清楚,按步骤书写。 5、说明书要求有计算机打印出来。

六、自选一个重要模具零件编制加工工艺路线,进行相关的计算,并编制加工工艺卡和工序卡。 1.零件的工艺性 1.2 零件材料及其冲压工艺性分析 1.2.1 零件材料的分析 冷冲压模具包括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各种单工序模和由这些基本工序组成的复合模、级进模等各种模具。设计这些模具时,首先要了解被加工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进行模具设计时各种计算的主要依据。故在分析零件冲压成形工艺,设计冲压模具前,必须要了解和掌握材料的一些力学性能,以便设计。现将油杯零件材料为10号钢的力学性能主要参数及其概念叙述如下: (1)应力:材料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内力,单位是N/mm2,用Pa表示。106 Pa=1MPa;1MPa = 1N/mm2 ;109Pa = 1GPa。 (2)屈服点σs: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单位是N/mm2。弯曲、拉深、成形等工序中,材料都是在达到屈服强度时进行塑性变形而完成该工序的成形的。经查表取σs = 206 MPa。 (3)抗拉强度σb。材料受到拉深作用,开始产生断裂时的应力值,单位是MPa。σb = 294~432MPa。 (4)抗剪强度τb。材料受到剪切作用,开始产生断裂时的应力值,单位是MPa。取τ b = 255~333MPa。 (5)弹性模量E。材料在弹性范围内,表示受力与变形的指标,弹性模量大,表示材料受力后变形较小,或者说,产生一定的变形需要较大的力。E = 194 x 103MPa。(6)屈服比σs/σb。是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其值越小,表示材料允许的塑性变形区越大,在拉深工序中,材料的屈服比较小时,所需的压边力和所需克服的摩擦力相应的减小,有利于提高成形极限。 (7)伸长率δ。在材料性能实验时,试件由拉伸试验机拉断后,对接起来测量长度,其伸长量与原长度之比称为伸长率,其数值用“%”表示,其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经查表可得,材料为10号钢的伸长率δ=29%。 综上所述,对油杯零件材料10号钢的力学性能分析,主要是为了便于模具设计中各参数的计算,故在后序的模具设计中各参数的计算均以上面所取的数值进行计算。 1.2.2零件工艺性的分析 冲压件工艺性是指冲压零件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加工的难易程度。虽然冲压加工工

模具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模具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第七章模具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第一节模具工作零件加工概述 模具的工作零件(或成型零件)一般比较复杂,而且有较高的加工精度要求,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与模具的使用寿命。模具工作零件工作型面的形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外工作型面,包括型芯与凸模等工作型面;二是内工作型面,如各种凹模的工作型面,按照工作型面的特征又可分为型孔与型腔两种。 一、模具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 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根据加工条件和工艺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即通用机床加工、数控 机床加工和采用特种工艺加工。 通用机床加工模具零件,主要依靠工人的熟练技术,利用铣床、车床等进行粗加工、 半精加工,然后由钳工修正、研磨、抛光。这种工艺方案,生产效率低、周期长、质量也不易保证。但设备投资较少,机床通用性强,作为精密加工、电加工之前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又不可少,因此仍被广泛采用。 数控机床加工是指采用数控铣、加工中心等机床对模具零件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 精加工以及采用高精度的成形磨床、坐标磨床等进行热处理后的精加工,并采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检测。这种工艺降低了对熟练工人的依赖程度,生产效率高,特别是对一些复杂成型零件,采用通用机床加工很困难,不易加工出合格的产品,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显然是很理想的。但是一次性投资大。 所谓特种工艺,主要是指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挤压、精密铸造、电铸等成形方法。 模具常用加工方法能达到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所需的加工余量见表7-1。 表7-1 模具常用加工方法的加工余量、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

模具电火花加工

第三章模具电火花加工 一、填空题 1、影响电火花加工的工艺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工件的_________、电极的_________处,两次放电的作用时间长,所受的腐蚀最严重,导致工件产生加工斜度。 3、常用的电极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硬质合金工具的电火花加工,其电规准不宜采用_________,而应采用_________。 5、精规准用来进行_________加工,多采用_________电流峰值、_________频率和_________脉冲宽度。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脉冲放电要在液体介质中进行,如水、煤油等。() 2、电火花加工误差的大小与放电间隙的大小有极大的关系。() 3、加工精度与放电间隙的大小及稳定性和均匀性有关。间隙愈小、愈稳定、愈均匀,加工精度愈高。() 4、在实际使用中可任意选择导电材料作为电极材料。() 5、用多电极更换加工法加工出的型腔成形精度低,不适用于加工尖角、窄缝多的型腔。()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目空缺处) 1、影响极性效应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 A、脉冲宽度 B、电极材料 C、工件材料的硬度 D、放电间隙 2、提高电火花加工的生产率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 A、减小单个脉冲能量 B、提高脉冲频率 C、增加单个脉冲能量 D、合理选用电极材料 3、电火花加工冷冲模凹模的优点有:____________。 A、可将原来镶拼结构的模具采用整体模具结构 B、型孔小园角改用小尖角 C、刃口反向斜度大 4、对于线切割加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 A、线切割加工圆弧时,其运动轨迹是折线

模具制造工艺复习题

《模具制造工艺》复习题第一章概论 1.模具制造有哪些技术要求?有何特点? 答:模具的技术要求 (1)模具零件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性、韧性淬透性和切削加工性 (2)模具零件精度高、表面粗糙度低(3)模具零件的标准化程度高 (4)模具凹凸模具有合理间隙模具制造的特点 (1)模具变化多,技术要求高,对技术人员 要求高 (2)模具车间规模较小,对外协作程度高 (3)单件生产 (4)加工精度高,加工周期长 (5)模具通常需要反复修配、调整才能达到要求 2.模具制造过程的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模具的制造过程包括五个阶段: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模具零件及组件加工、装配调试、试模鉴定。 3.模具制造的基本工艺路线包括哪些内容? 模具制造的基本工艺路线:分析估算-模具设计-零件加工-装配调整-试模-成品。 第二章模具的机械加工 1.解释名词:夹具磨削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夹具磨削法:指将工件至于成形夹具上,利用夹具调整工件的位置,使工件在磨削过程中作定量移动或转动,由此获得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在机械制造业中,利用电子数字计算机通过各种数值控制机床和设备,自动完成离散产品的加工、装配、检测和包装等制造过程。 2.模具机械加工的主要方法有那几种? 答: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镗削加工、钻削加工、刨削和插削加工等 3.了解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刨削和插削加工、磨削加工用于模具加工的主要加工对象以及正常条件所能达到的技术要求? 车削加工:对象:圆盘类、轴类零件的加工。如导柱、导套、顶杆、模柄等,技术要求:加工精度达IT6-IT8,粗糙度Ra=1.6-0.8μm。 铣削加工:对象:利用不同类型的铣刀和附件(分度头、回转台)以及工装夹具可加工各种平面、斜面、沟槽、台肩、型腔和孔。加工精度可达IT10-IT8,Ra=1.6-0.4μm 刨削加工:主要加工对象为模具零件的外形。加工精度:IT10,Ra1.6μm 插削加工:主要加工对象为模具零件的成形内孔。加工精度:IT10,Ra1.6μm 磨削加工:加工对象为模具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型腔、型面,导柱的外圆,导套的内外圆表面及模具零件接触面。加工精度:磨削平面可达IT5~IT6,Ra0.4~0.2 μm,内圆可达IT6~IT7,Ra0.8~0.2 μm(高精度磨削可达更高精度0.005mm和更低的表面粗糙度Ra0.1~0.025 μm ),外圆可达IT5~IT6,Ra0.8~0.2 μm。 4.常用的仿形加工方法有哪些? 答:仿形车削、仿形铣削加工、仿形磨削 5.仿形铣削要做哪些工艺准备? 答:制作靠模、选择适当的仿形触头,将毛坯粗车成形、并留有较少的加工余量 6.了解常用的模具精密加工方法以及所能达到的技术要求?(个人意见) 答:电火花加工、高速切削加工、磨削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等 7.成形磨削方法有哪两种?说明其工作过程,在何种机床上进行?用于成形磨削的夹具有哪些? 答:成形磨削方法:1)成形砂轮磨削法利用工具将砂轮修整成与工件型面完全吻合的相反型面,再以此砂轮加工工件 2)夹具磨削法将工件置于成形夹具上,利用夹具调整工件位置,使工件在磨削过程中作定量移动或转动来获得所需形状工件。 磨床:两种方法都在成形磨床上进行。 夹具:正弦精密平口钳、正弦磁力台、正弦分中夹具、万能夹具等。

模具零件普通机加工课程整体设计

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模具零件普通机加工》课程整体设计 二级工程代码:030103 二级工程名称:课程建设 二级工程负责人:刘建宁 三级工程代码:03010305 三级工程名称:模具零件普通机加工 三级工程负责人:王建新 撰稿人:王建新 所属单位:机械工程系 撰稿日期:2012年9月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理事会 机械工程系: 王长东(机械工程系主任副教授) 佟玉斌(机械工程系模具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刘建宁(机械工程系教案负责人教授) 陈广娟(机械工程系副教授) 宫晓峰(机械工程系讲师) 王爱君(机械工程系教授) 宋卫国(机械工程系数控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张玉杰(机械工程系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 穆国岩(机械工程系教授) 许维革(机械工程系副教授) 许玲萍(机械工程系副教授) 宋雪梅(机械工程系副教授) 合作企业专家: 张华禹(烟台泰利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金松(烟台三环轿车锁公司高级工程师) 丁辉(烟台富士康科技集团模具研发中心技术总监) 课程开发小组成员:王建新许维革李双芝李占锋于勤张玉杰 执笔人:王建新 审核人: 审批人:王长东

《模具零件普通机加工》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模具零件普通机加工》课程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设计 1、总体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能够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进取精神、学识经验、控制能力,按照任务单,绘制出零件图,编制出零件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机床、夹具、刀具、量具等工具,有一定的设计某一工序专用夹具能力,并落实零件的加工工艺等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团队协作、过程监控和评估反馈逐步完成所布置的学习任务。 2、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完成减速器轴加工、齿轮加工、轴承套加工、减速器箱体加工、凹模加工、减速器装配六个学习情境的学习任务,能够运用所学的常识和知识,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进行加工工艺规程编制,进行加工方法选择、定位基准选择、机床设备的选择、切削刀具的选择、工序尺寸和工时定额的确定、质量控制,完成零件的加工。目标分述如下:1)通过完成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或某模具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工程,学生能运用机械加工知识,根据零件的结构、使用要求,绘制出零件图,编制出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并具备一些设计工艺过程中某一工序的专用夹具的能力; 2)根据零件加工工艺规程,选择合适的机床、夹具、刀具、量具等工具,进行零件的加工; 3)具有分析和解决生产中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加工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些编制中等复杂程度装配体装配工艺规程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系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加工工艺路线拟定、加工方法选择、定位基准选择、机床设备的选择、切削刀具的选择、工序尺寸和工时定额确定、质量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