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教师)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教师)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教师)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知识梳理】

一、动量、动量定理

1.动量

(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2)表达式:。

(3)矢量性: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4)动量的变化量:是矢量,方向与一致。

特别提醒:

①物体动量的变化是个矢量,其方向与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在合外力为恒力的情况下,物体动量变化的方向也是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也即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这一点,在动量定理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②有关物体动量变化的运算,一定要按照矢量运算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如果物体的初、末动量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常常选取一个正方向,使物体的初、末动量都带有表示自己方向的正负号,这样,就可以把复杂的矢量运算化为简单的代数运算了。

(5)动量与动能的关系:。

2.冲量

(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2)表达式:。

(3)冲量是矢量:它由力的方向决定。

▲疑难导析

1.动量、动能、动量变化量的比较

动量动能动量的变化量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物体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

定义式

矢标性矢量标量矢量

特点状态量状态量过程量

关联方程

特别提醒:

(1)当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时,动量一定改变,动能却不变,如:匀速圆周运动。(2)在谈

及动量时,必须明确是物体在哪个时刻或哪个状态所具有的动量。(3)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力,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2.对动量、冲量概念进一步的理解

(1)动量是状态量,对应于物体运动的某个状态;冲量是过程量,是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它们都是矢量,必须大小、方向都相同,才能说两物体的动量、冲量相同。

(2)冲量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在作用时间内力的方向不变,冲量的方向就是力的方向。若力的方向变化,冲量的方向与动量变化方向相同。如:匀速圆周运动中,质量为m的物体,线速度大小为v,运动半个周期向心力的冲量方向如何?

(3)仅适用于恒力的冲量计算,计算中I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力与时间要一一对应,变力的冲量应用动量定理计算。

【例1】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10 N,与水平方

向成角的斜向下的推力作用,如图所示。g取10,则在5s内推力冲量大小为

_______,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_______。

解析:推力F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皆为恒力,且=16 N,

则推力的冲量,支持力的冲量

二、动量定理

1.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量。

(2)表达式:或

(3)根据,得,即。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作

用力F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率。

特别提醒:都是矢量运算,所以用动量定理解题时,应首先确定研究对象,根据各已知量的方向确定它们的正负,再代入运算。

2.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

(2)确定所研究的物理过程及其始、末状态;

(3)分析研究对象所研究的物理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4)规定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列式;

(5)解方程,统一单位,求解结果。

▲疑难导析

1.对动量定理的几点说明

(1)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2)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能求解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间题,凡不涉及加速度和位移的,用动量定理也能求解,且较为简便。但是,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3)用动量定理解释的现象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此时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力就越大;时间越长,力就越小。另一类是作用力一定,此时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动量变化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动量变化越小。分析问题时,要把哪个量一定哪个量变化搞清楚。

2.动量定理的应用技巧

(1)应用求变力的冲量。如果物体受到变力作用,则不直接用求变力的冲量,这时可以求出该力作用下的物体动量的变化,等效代换变力的冲量I。

(2)应用求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的变化。曲线运动中物体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

求动量变化需要应用矢量运算方法,比较复杂,如果作用力是恒力,可以求恒力的冲量,等效代换动量的变化。

【例2】物体A和B用轻绳相连接,挂在轻弹簧下静止不动,如图(a)所示,A的质量

为m,B的质量为M。当连接A、B的绳突然断开后,物体A上升经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大

小为v.这时,物体B的下落速度大小为u,如图(b)所示。在这段时间里,弹簧的弹

力对物体A的冲量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虽然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可以直接求出,但弹簧的弹力是一变力,要求它的冲量只能用动量定理来计算。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定理有:①在t时间内,物体B做自由落体运动,则: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弹力的冲量所以正确的选项为D。

【典型例题透析】

题型一——动量、动量变化量的计算

关于动量变化量的计算:

(1)动量的变化量,式中p为初始时刻的动量,为末时刻的动量。由于动量是矢量,动量的变化量也是矢量,动量的运算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如果初动量p、末动量在同一直线上,动量的运算可以简化为代数运算。即规定

一个正方向。p和中凡是方向和正方向一致的取正值,相反的取负值,由求

得。

(3)如果初末动量p和不在同一直线上,可根据三角形定则作图求得。即若垂直可根据

求得。

【例3】将质量为0. 10kg的小球从离地面20 m高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的初速度为15 m/s,g取10,求当小球落地时:

(1)小球的动量;

(2)小球从抛出至落地过程中动量的增量;

(3)若其初速度方向改为水平,求小球落地时的动量及动量变化量。

思路点拨:计算动量、动量变化量时应首先判断初、末速度的方向。对于动量,由定义式,可直接计算;对于动量变化,此式是矢量式,计算时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解析:(1)由可得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m/s。取向下为正,则小球落

地时的动量,方向向下。

(2)小球从抛出至落地动量的增量

,方向向下。

(3)小球落地时竖直分速度为,则由得:

落地时的速度为:

则小球落地时动量为,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向下

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变化在竖直方向动量变化

所以,方向竖直向下。

总结升华:由于动量是矢量,动量的变化量也是矢量,动量的运算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题型一——对动量定理的理解及计算

(1)动量定理是矢量方程:合外力的冲量与物体的动量变化不仅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同。应用动量定理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各矢量的方向,先规定正方向,再把矢量运算化为代数运算。

(2)对系统运用动量定理列式求解尽管系统内各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但各物体所受的

冲量之和仍等于各物体总动量的变化量。应用这个处理方法能使一些繁杂物理题的运算更

为简便。

【例4】滑块A和B用轻细线连接在一起后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恒力F作用在B上,使

A、B一起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桌面滑动。如图,已知滑块A、B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在力F 作用t秒后,A、B间连线突然断开,此后力F仍作用于B。试求:滑块A刚好停住时,滑块B的速度多大

(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

思路点拨:细绳断开前后,若取A、B作为一个系统,取全过程来研究,系统受的合外力不变,即

,可用动量定理对系统来研究较为简便。

解析:取滑块A、B为研究对象,研究A、B整体作加速运动的过程。

根据动量定理,有

由此可知A、B在线断开时的共同速度为

研究滑块A在线断开后做匀减速运动的过程,根据动量定理,有

将上式,代入此式可得滑块A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研究滑块A、B整体,研究从力F作用开始至A停止的全过程。

此过程中系统受合外力始终不变,根据动量定理,有

将代入此式可求得B滑块的速度为。

总结升华: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一般为单一的物体,但也可以是一个物体系,且动量定理可以在某一分过程中使用,也可以对全过程使用。

二、动量守恒定律

1.动量守恒定律

相互作用的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1)表达式:

①,表示作用前后系统的总动量相等。

② (或),表示相互作用物体系总动量增量为零。

③,表示两物体动量的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特别提醒:正确区分内力和外力

外力指系统外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内力指研究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2)动量守恒是对某一系统而言的

划分系统的方法一旦改变,动量可能不再守恒。因此,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弄清研究对象,把过程始末的动量表达式写准确。在某些问题中,适当选取系统使问题大大简化。

2.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2)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但比系统内力小得多。如爆炸过程中的重力比相互作用力小很多,可忽略重力,认为爆炸过程符合动量守恒定律。

(3)系统所受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3.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过程分析;

(2)确定系统动量在研究过程中是否守恒;

(3)明确过程的初、末状态的系统动量的量值;

(4)选择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建立方程。

4.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动量守恒定律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并且它是人们在自然界中寻找“守恒”的产物。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利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来,但它的适用范围却比牛顿定律广得多。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低速、宏观,动量守恒定律却不受此种限制。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规律之一。

▲疑难导析

1.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矢量性:动量守恒方程是一个矢量方程。对于作用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都在同一直线上的问题,应选取统一的正方向,凡是与选取正方向相同的动量为正,相反为负。若方向未知,可设正方向列动量守恒方程,通过解得结果的正负,判定未知量的方向。

(2)瞬时性:动量是一个瞬时量,动量守恒指的是系统任一瞬时的动量恒定。列方向

时,等号左侧是作用前(或某一时刻)各物体的动量和,等号右侧是作用后(或另一时刻)各物体的动量和。不同时刻的动量不能相加。

(3)相对性:由于动量大小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因此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同一惯性系的速度。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4)普适性:它不仅适用于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组成的系统,对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也适用。

2.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系统的动量守恒不是系统内所有物体的动量不变,而是系统内每个物体动量的矢量和不变,而且每个物体的动量都是相对同一参照系的。因此,根据题目的要求,要善于应用整体动量守恒,巧妙选取研究系统,合理选取相互作用过程来研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当动量不守恒时,可利用某一方向守恒求解

如果相互作用的物体所受外力之和不为零,外力也不远小于内力,系统总动量就不守恒,也不能近似认为守恒,但是,只要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的分量为零,或者某一方向上的外力远小于内力,那么在这一方向上系统的动量守恒或近似守恒。

4.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的临界问题

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中,常常会遇到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相距最近、避免相碰和物体开始反向运动等临界问题。这类临界问题的求解关键是充分利用反证法、极限法分析物体的临界状态,挖掘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选取适当的系统和过程,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例5】如图所示,带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长木板A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曲面部分MN是光滑的,水平部分NP是粗糙的,现有一小滑块B自M点由静止下滑,设NP足够长,则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最终以同一速度(不为零)运动

B.A、B最终速度都为零

C.A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最后静止

D.A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答案:BC

解析:由于木板与滑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初动量为零,故末动量也为零,即最终木板与滑块将静止,故A错B对;物块在光滑圆弧上下滑时,木板A受压力在水平方向有分力,故此时A向左加速,当滑块B到NP上时,A受向右摩擦力又减速最终静止。

三、碰撞、爆炸和反冲

1、碰撞与爆炸

(1)碰撞与爆炸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相互作用的力为变力,作用的时间极短,作用力很大,且远远大于系统受的外力,故均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2)爆炸过程中,因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所以系统的动能会增加。

(3)由于碰撞(或爆炸)的作用时间极短,因此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即认为碰撞(或爆炸)后还是从碰撞(或爆炸)前瞬间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4)碰撞的种类及特点

分类标准种类特点

能量是否守恒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非完全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有损失

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损失最大

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共线对心碰撞(正碰)碰撞前后速度共线非对心碰撞(斜碰)碰撞前后速度不共线

2、反冲运动

(1)反冲运动是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如射击时枪身的后坐,发射炮弹时,炮身的后退,火箭因喷气而发射,水轮机因水的冲刷而转动等都是典型的反冲运动。

(2)反冲运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的作用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利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3)研究反冲运动的目的是找反冲速度的规律,求反冲速度的关键是确定相互作用的对象和各物体对地的运动状态。

(4)反冲运动中距离、移动问题的分析

一个原来静止的系统,由于某一部分的运动而对另一部分有冲量,使另一部分也跟随运动,若现象中满

足动量守恒或某个方向上满足动量守恒,则有,有

。物体在这一方向上有速度,

经过时间的累积,物体在这一方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则距离同样满足

,则它们之间的相对距离

(5)火箭的反冲问题

火箭内部装有燃料和氧化剂,它们经过输送系统进入燃烧室,燃烧生成炽热气体向后喷射,获得向后的动量,按动量守恒定律,火箭必获得向前的动量。燃料不断燃烧,连续地向后喷出气体,火箭不断地受到向前的推力作用,从而获得很大速度。火箭飞行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也就是燃料燃尽时获得的速度。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喷气速度;二是火箭开始飞行时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喷气速度越大,质量比越大,最终速度越大。 ▲疑难导析

1、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对比

种类 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

产生条件 碰撞后不保留形变 碰撞后形变完全保留

碰撞后保留部分形变

过程特点

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数学表达式

末速度计算式

解方程求出 特别提醒:弹性碰撞的规律

两球发生弹性碰撞时应满足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 以质量为速度为

的小球与质量为

的静止小球发生正面弹性碰撞为例,则有

解得 结论:

(1)当两球质量相等时,两球碰撞后交换了速度。

(2)当质量大的球碰质量小的球时,碰撞后两球都向前运动。

(3)当质量小的球碰质量大的球时,碰撞后质量小的球被反弹回来。 2、散射

在粒子物理和核物理中,常常使一束粒子射入物体,粒子与物体中的微粒碰撞。研究碰撞后粒子的运动方向,可以得到与物质微观结构有关的很多信息。与宏观物体碰撞不同的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近时并不发生直接接触,因此微观粒子的碰撞又叫做散射。由于粒子与物质微粒发生对心碰撞的概率很小,所以多数粒子在碰撞后飞向四面八方。如图所示。 3、解析碰撞问题的三个依据

(1)动量守恒,即

(2)动能不增加,即或

(3)速度要符合情景:如果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后面的物体速度必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即,否则无法实现碰撞.碰撞后,原来在前的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且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大于或等于原来在

后的物体的速度,即,否则碰撞没有结束.如果碰前两物体是相向运动,则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除非两物体碰撞后速度均为零.

4、平均动量守恒

若系统在全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包括单方向动量守恒),则这一系统在全过程中的平均动量也必守恒,如果系统是由两个物体组成,且相互作用前均静止,相互作用后均发生运动,则由动量守恒定律,

。得推论:。使用时应明确必须是相对同一参照物位移的大小。常见的“人船模型”符合此特点。

【例6】如图所示,一颗质量为m、速度为的子弹竖直向上射穿质量为M的木块后继续

上升,子弹从射穿木块到再回到原木块处所经过的时间为T。那么当子弹射穿木块后,木

块上升的最大高度是_________。

解析:当子弹射穿木块的过程中,系统受到重力的作用,

但由于时间太短,内力远大于外力,因此作用过程中,仍可以认为动量守恒。

子弹射穿木块后速度;根据动量守恒有;解得

根据可得。

【典型例题透析】

题型一——碰撞问题的处理

在处理碰撞问题时,通常要抓住3项基本原则,即

(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原则。

(2)碰撞后系统总动能不增加原则。

(3)碰撞前后状态的合理性原则:碰撞过程的发生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如甲追上乙物并发生碰撞,碰前甲的速度必须大于乙的速度,碰后甲的速度必须小于等于乙物的速度,或甲反向运动。

【例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两球质量关系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

6,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则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思路点拨:根据碰撞的三项基本原则(即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原则、碰撞后系统总动能不增加原则和碰撞前后状态的合理性原则)分析求解。

解析:由两球的动量都是6,知运动方向都向右,且能够相碰,说明左方是质量小速度大的小球,故左方是A球,碰后A球的动量减少了4,即A球的动量为2,由动

量守恒定律得B球的动量为10,故可得其速度比为2:5,故选项A是正确的。

答案:A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先

根据动量的大小,判断出速度谁大谁小,然后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即可。

题型二——平均动量守恒

注意公式的成立条件:系统由两个物体组成,且相互作用前均静止,相互作用后均发生运动。

使用时应明确必须是相对同一参照物位移的大小。

【例8】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小船停泊在静水中,一个质量为m的人立在船头,若不计水的粘滞阻力,当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船和人对地面的位移各是多少?

解析:选人和船为一系统,由于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所以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设某一

时刻人对地速度大小为,船对地面速度大小为,选人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在人与船相互作用过程中,任何时刻上式始终成立。船的运动受人运动的制约,人动船动,人停船停。

设人从船头到船尾的过程中,人对地位移的大小为,船对地位移大小为,

由于上式在整个过程中都成立,所以

又从图中可知所以可解得。

题型三——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求解这类问题时应注意:

(1)正确分析作用过程中各物体状态的变化情况,建立运动模型;

(2)分清作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并找出联系各阶段的状态量;

(3)合理选取研究对象,即要符合动量守恒的条件,又要方便解题。

动量守恒定律是关系质点组(系统)的运动规律,在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时主要注重初、末状态的动量是否守恒,而不太注重中间状态的具体细节,因此解题非常便利,凡是碰到质点组的问题,可首先考虑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例9】如图所示,两只小船平行逆向航行,航线邻近,当它们头尾相齐时,由每一只船上各投质量m=50kg 的麻袋到对面另一只船上去,结果载重较小的一只船停下来,另一只船则以v=8.5m/s的速度向原方向航

行,设两只船及船上的载重分别为=500㎏和=1000kg,问在交换麻袋前两只船的速率各为多少?

思路点拨:两船在相互丢给对方麻袋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即载重为的船投过来的麻袋和

载重为的船的相互作用,载重为的船投过来麻袋和载重为的船的相互作用。因此,应该分别选择这两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于水的阻力不计,这两个系统的动量守恒。另外,两只船和两只麻袋这4个物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总动量也守恒。

解析:设小船和在交换麻袋前的速率分别为和,方向为正方向。选取和从投过的麻

袋为系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①

选取和从投过的麻袋为系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②

联立式①②,解得=1 m/s,=9 m/s。总结升华:正确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准确地选取系统,必须根据相互作用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特征确定系统,在同一物理问题中,针对不同的运动阶段,有时还需交换系统,在系统确定后,写动量守恒式时,还应特别注意总动量与系统的对应性。

题型四——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的临界问题

这类临界问题的求解关键是分析物体的临界状态,挖掘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选取适当的系统和过程,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例10】两磁铁各放在一辆小车上,小车能在水平面上无摩擦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已知甲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0.5kg,乙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1.0kg。两磁铁的N极相对,推动一下,使两车相向运动。某时刻甲的速率为2m/s,乙的速率为3m/s,方向与甲相反。两车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相碰。求:

(1)两车最近时,乙的速度为多大?

(2)甲车开始反向运动时,乙的速度为多大?

思路点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临界问题时,明确临界条件是解题的前提:两车相距最近的含义是两车的速度相同,甲车开始反向时的速度为零。在此基础上规定正方向,再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

解析:(1)两车相距最近时,两车的速度相同,设该速度为,取乙车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所以两车最近时,乙车的速度为

(2)甲车开始反向时,其速度为0,设此时乙车的速度为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 得 总结升华:处理动量守恒定律中的临界问题:

(1)寻找临界状态:题设情景中看是否有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相距最近,避免相碰和物体开始反向运动等临界状态。

(2)挖掘临界条件:在与动量相关的临界问题中,临界条件常常表现为两物体的相对速度关系与相对位移关系,即速度相等或位移相等。

正确把握以上两点是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

【真题演练】

1、小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和 m B 且m A >>m B 在某高度处将A 和B 先后从静止释放。小球A 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回,在释放处的下方与释放出距离为H 的地方恰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B 发生正幢,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碰撞事件极短。求小球A 、B 碰撞后B 上升的最大高度。

答案:2

3A B A B m m H m m ??- ?+??

解析:小球A 与地面的碰撞是弹性的,而且AB 都是从同一高度释放的,所以AB 碰撞前的速度大小相等于设为0v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201

2

A A m gH m v =

化简得02v gH = ①

设A 、B 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A v 和B v ,以竖直向上为速度的正方向,根据A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得00A B A A B B m v m v m v m v -=- ②

2222001111

2222

A B A A B B m v m v m v m v +=+ ③ 联立②③化简得2

3A B B A B m m v H m m ??-= ?+??

设小球B 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由运动学公式得

2

2B v h g = ⑤ 联立①④⑤化简得H m m m m h B

A B A 2

)3(

+-= ⑥ 2、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0v 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木板

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

解析: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向左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再反向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与重物有共同速度,再往后是匀速直线运动,直到第二次撞墙。木板第一次与墙碰撞后,重物与木板相互作用直到有共同速度,动量守恒,有:v m m mv mv )2(200+=-,解得:3

v v =

木板在第一个过程中,用动量定理,有:102)(mgt v m mv μ=--

用动能定理,有:

mgs mv mv 22

1212

02μ-=- 木板在第二个过程中,匀速直线运动,有:2vt s =

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t=t 1+t 2=

g v μ320+g v μ320=g

v μ340

。 3、如图所示,小球A 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 点,O 点到水平面

的距离为h 。物块B 质量是小球的5倍,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且位于O 点的正下方,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拉动小球使线水平伸直,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后上升至最高点时到水平面的距离为

16

h

。小球与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t 。

解析:设小球的质量为m ,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1v ,取小球运动到最低点重力势能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11

2

mgh mv =

得:12v gh =设碰撞后小球反弹的速度大小为1'v ,同理有:211'162h mg mv = 得:1'8

gh v = 设碰撞后物块的速度大小为2v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112'5mv mv mv =-+

得28

gh v =

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5F mg μ=

⑤ 设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为t ,根据动量定理,有205Ft mv -=-

得 24gh

t g

μ=

4、如图所示,一个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小木块。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现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

0v ,则 。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

B .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二者一起向右运动

C .小木块在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往复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运动

D .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左运动

解析:系统不受外力,系统动量守恒,最终两个物体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运动,B 正确。 5、如图所示,滑块A 、C 质量均为m ,滑块B 质量为

3

2

m 。开始时A 、B 分别以12v v 、的速度沿光滑水平轨道向固定在右侧的挡板运动,现将C 无初速地放在A 上,并

与A 粘合不再分开,此时A 与B 相距较近,B 与挡板相距足够远。若B 与挡板碰撞将以原速率反弹,A 与B 碰撞将粘合在一起。为使B 能与挡板碰撞两次,12v v 、应满足什么关系?

解析:将C 无初速地放在A 上后,112'mv mv =,1

1'2

v v =

, A 与B 碰撞后粘合在一起,使B 能与挡板碰撞两次,1232'()2mv mv +-

>0得: 1v >232

v

电磁感应中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中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1)如图1所示,半径为r的两半圆形光滑金属导轨并列竖直放置,在轨道左侧上方MN 间接有阻值为R0的电阻,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两轨道间距为L,一电阻也为R0质量为m的金属棒ab从MN处由静 止释放经时间t到达轨道最低点cd时的速度为v,不计摩擦。 求: (1)棒从ab到cd过程中通过棒的电量。 (2)棒在cd处的加速度。 (2)如图2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垂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宽度为L的区域内,现有一个边长为a(a﹤L)的正方形闭合线圈以初速度v0垂直磁场边界滑过磁场后,速度为v(v ﹤v0),那么线圈 A.完全进入磁场中时的速度大于(v0+v)/2 B.完全进入磁场中时的速度等于(v0+v)/2 C.完全进入磁场中时的速度小于(v0+v)/2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3)在水平光滑等距的金属导轨上有一定值电阻R,导轨宽d电阻不计,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质量为m ,整个装置处于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现给导体棒一水平初速度v0,求AB在导轨上滑行的距离. (4)如图3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条导电导轨MN、PQ,导轨间距为d,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的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杆1、2间隔一定的距离摆开放在导轨上,且与导轨垂直。它们的电阻均为R,两杆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金属杆的摩擦不计。杆1以初速度v0滑向杆2,为使两杆不相碰,则杆2固定与不固定两种情况下,最初摆放两杆时的最少距离之比为: A.1:1 B.1:2 C.2:1 D.1:1 5:如图所示,光滑导轨EF、GH等高平行放置,EG间宽度为FH间宽度的3倍,导轨右侧水平且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左侧呈弧形升高。ab、cd是质量均为m的金属棒,现让ab从离水平轨道h高处由静止下滑,设导轨足够长。试求: (1)ab、cd棒的最终速度;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应用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应用 一、动量守恒定律 1.定律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说明:(1)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恒定律之一,它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微观粒子;既适用于低速运动物体,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物体,它是一个实验规律,也可用牛顿第三定律和动量定理推导出来. (2)相互间有作用力的物体系称为系统,系统内的物体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更多,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需要和求解问题的方便程度,合理地选择系统. 2.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2)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F内》F外,亦即外力作用于系统中的物体导致的动量的改变较内力作用所导致的动量改变小得多,则此时可忽略外力作用,系统动量近似守恒.例如:碰撞中的摩擦力和空中爆炸时的重力,较相互作用的内力小的多,可忽略不计. (3)系统所受合外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在某一方向所受合力为零,则系统此方向的动量守恒,例图6�8,光滑水平面的小车和小球所构成的系统,在小球由小车顶端滚下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 3.动量守恒的数学表述形式: (1)p=p′即系统相互作用开始时的总动量等于相互作用结束时(或某一中间状态时)的总动量. (2)Δp=0即系统的总动量的变化为零.若所研究的系统由两个物体组成,则可表述为:m1v1+m2v2=m1v1′+m2v2′(等式两边均为矢量和)(3)Δp1=-Δp2 即若系统由两个物体组成,则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处要注意动量变化的矢量性.在两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也可能两物体的动量都增大,也可能都减小,但其矢量和不变. 二、碰撞 1.碰撞是指物体间相互作用时间极短,而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 在碰撞过程中,系统内物体相互作用的内力一般远大于外力,故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按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是否在一条直线区分,有正碰和斜碰,中学物理只研究正碰(正碰即两物体质心的连线与碰撞前后的速度都在同一直线上). 2.按碰撞过程中动能的损失情况区分,碰撞可分为二种: a.弹性碰撞: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能不变,对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满足: m1v1+m2v2=m1v1′+m2v2′ 1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习题带答案

动量练习 ;类型一:弹簧问题 1、一轻质弹簧,两端连接两滑块A和B,已知m A=0.99kg ,m B=3kg,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现滑块A被水平飞来的质量为m c=10g,速度为400m/s的子弹击中,且没有穿出,如图所示,试求: (1)子弹击中A的瞬间A和B的速度 (2)以后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类型二:板块问题 2. (18分) 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平板小车的左端 放有质量为10kg的小铁块,它与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0.5。开始时,车以速度6m/s向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铁块以速度6m/s向右运动,小车足够长。(g=10m/s2)求: (1) 小车与铁块共同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系统产生的内能是多少? (3)小铁块在小车上滑动的时间 3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合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 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向上层滑块,子弹刚好不射出;若射向下层滑块,则子弹整个儿刚好嵌入滑块,由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A A.子弹嵌入两滑块的过程中对滑块的冲量一样多 B.子弹嵌入上层滑块的过程中对滑块做的功较多 C.子弹嵌入下层滑块的过程中对滑块做的功较多 D.子弹嵌入上层滑块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较多 类型三:圆周运动 4.(18分)质量为m的A球和质量为3m的B球分别用长为L的细线a和b悬挂在天花板下方,两球恰好相互接触,.用细线c水平拉起A,使a偏离竖直方向θ= 60°,静止在如图8所示的位置.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 m=3.5mg,剪断c,让A自由摆动下落,重力加速度为g. ①求A与B发生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②若A与B发生弹性碰撞,求碰后瞬间B的速度大小. ③A与B发生弹性碰撞后,分析判断b是否会被拉断? 5、半径为R的圆桶固定在小车上,有一光滑小球静止在圆桶的最 低点,如图38所示,小车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遇到障 碍物突然停止时,小球在圆桶中上升的高度可能是()ACD A.等于v2/2g B.大于 B A b a c h θ 图8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物理组梁永 一、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第二册(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 本节讲述动量守恒定律,它既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之后,以动量定理为基础,研究有相互作用的系统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等于零时所遵循的规律。它是动量定理的深化和延伸,且它的适用范围十分广博。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阶段继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之后的又一严重的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动量守恒定律对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适用,对于微观物体高速运动同样适用;不仅适用于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因此,动量守恒定律不仅在动力学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在日后的物理学领域如原子物理等方面都有着广博的应用,为解决物理问题的几大主要方法之一。因此,动量守恒定律在教学当中有着非常严重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已经掌握了动量、冲量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了动量定理之后,对于研究对象为一个物体的相关现象已经能够做出比较确凿的解释,并且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量的观念,为以相对较为繁复的由多个物体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类问题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碰撞、爆炸等问题是生活中比较多见的一类问题,学生对于这部分现象比较感兴趣,理论和实际问题在这部分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前期的学习和实践当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为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做好了能力上的准备。

从实验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对于这部分的相关知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能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 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2.过程与方法:分析、推导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格务实的学习方法。 (二)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和守恒条件 难点:守恒条件的理解 关键:应用动量定理分析四、设计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体会胜利的喜悦,渗透严格务实的科学思想;同时,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活动当中找到正确的分析方向, 五、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质疑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 回顾动量定理的内容和表达式,指出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为一个物体。质疑:当物体相互作用时,情况又怎样呢?(二)新课教学 1、分析教材中实验部分,对比多媒体展示的实验,总结通过实验得到的相关结论。

动能定理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答案)

考点5 动能与动能定理 考点5.1 动能与动能定理表达式 1. 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表达式:E k =1 2 mv 2 (3)对动能的理解:①标量:只有正值;②状态量;③与速度的大小有关,与速度方向无关. 2. 动能定理 (1).内容:在一个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 (2).表达式:W =12mv 22-12 mv 2 1=E k2-E k1. (3).理解:动能定理公式中等号表明了合外力做功(即总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合外力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 1.(多选)质量为1 kg 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如下图所示,g 取10 m/s 2,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5 B .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5 C . 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4 s D . 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2.5 s 2. 有一质量为m 的木块,从半径为r 的圆弧曲面上的a 点滑向b 点,如图7-7-9所示, 如果由于摩擦使木块的运动速率保持不变,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木块所受的合力为零 B . 因木块所受的力都不对其做功,所以合力做的功为零 C . 重力和摩擦力做的功代数和为零 D . 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零 3. (多选)太阳能汽车是靠太阳能来驱动的汽车.当太阳光照射到汽车上方的光电板时, 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汽车前进.设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 ,速度为v 时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并保持不变.之后汽车又继续前进了距离s ,达到最大速度v max .设汽车质量为m ,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的额定功率为fv max B . 汽车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为fvt C . 汽车从静止开始到速度达到最大值的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为12mv 2max -12mv 2 D . 汽车从静止开始到速度达到最大值的过程中,合力所做的功为1 2mv 2max 4. (多选)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 max 后,立即关 闭发动机直至静止,v -t 图象如图5所示,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 ,受到的摩擦力为F f ,全程中牵引力做功为W 1,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2,则( )

高中物理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

暑期生活第六篇: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 复习目标 1.进一步深化对动量、冲量、动量变化、动量变化率等概念的理解。 2.能灵活熟练地应用动量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3.能灵活熟练地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碰撞、反冲和各种相互作用的问题。 专题训练 1、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A和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人站在A车上,两车均静止。若这个人从A车跳到B 车,接着又跳回A车,仍与A车保持相对静止,则此时A车的速率() A、等于零 B、小于B车的速率 C、大于B车的速率 D、等于B车的速率 2、在空间某一点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 经过t秒(设小球均未落地)() A.做上抛运动的小球动量变化最大 B.做下抛运动的小球动量变化最小 C.三个小球动量变化大小相等 D.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动量变化最小 3、质量相同的两木块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自由下落,至某一位置时A被水平飞来的子弹击中(未穿出),则 A、B两木块的落地时间t A、t B相比较,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t A= t B B.t A >t B C.t A< t B D.无法判断 4、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B两小车中间夹了一压缩轻质弹簧,用两手分别控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下面说 法中正确的是() A.两手同时放开后,两车的总动量为零 B.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两车的总动量向右 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两车的总动量向右 D.两手同时放开,两车总动量守恒;两手放开有先后,两车总动量不守恒 5、某物体沿粗糙斜面上滑,达到最高点后又返回原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滑、下滑两过程中摩擦力的冲量大小相等 B.上滑、下滑两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相等 C.上滑、下滑两过程中动量变化的方向相同 D.整个运动过程中动量变化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6、水平推力F1和F2分别作用于水平面上的同一物体,分别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使物体都从静止开始运动 到最后停下,如果物体在两种情况下的总位移相等,且F1>F2,则() A、F2的冲量大 B、F1的冲量大 C、F1和F2的冲量相等 D、无法比较F1和F2的冲量大小 7、质量为1kg的炮弹,以800J的动能沿水平方向飞行时,突然爆炸分裂为质量相等的两块,前一块仍沿水 平方向飞行,动能为625J,则后一块的动能为() A.175J B.225J C.125J A.275J 8、两小船静止在水面,一人在甲船的船头用绳水平拉乙船,则在两船靠拢的过程中,它们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是() A、动量的大小 B、动量变化率的大小 C、动能 D、位移的大小 9、质量为m的均匀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左右两侧各有一位拿 着完全相同步枪和子弹的射击手。左侧射手首先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1,然后右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2,如图所示。设子弹均未射穿木块,且两颗子弹与木块之间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全集) 八、动量与能量

八、动量与能量 1.动量 2.机械能 1.两个“定理” (1)动量定理:F ·t =Δp 矢量式 (力F 在时间t 上积累,影响物体的动量p ) (2)动能定理:F ·s =ΔE k 标量式 (力F 在空间s 上积累,影响物体的动能E k )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一样,都是以单个物体为研究对象.但所描述的物理内容差别极大.动量定理数学表达式:F 合·t =Δp ,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作用效果——使动量变化;该式是矢量式,即在冲量方向上产生动量的变化. 例如,质量为m 的小球以速度v 0与竖直方向成θ角 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与水平面的接触时间为Δt ,弹起 时速度大小仍为v 0且与竖直方向仍成θ角,如图所示.则 在Δt 内: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可见小球 所受冲量是在竖直方向上,因此,小球的动量变化只能在 竖直方向上.有如下的方程: F ′击·Δt -mg Δt =mv 0cos θ-(-mv 0cos θ) 小球水平方向上无冲量作用,从图中可见小球水平方向动量不变. 综上所述,在应用动量定理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其矢量性.应用动能定理时就无需作这方 面考虑了.Δt 内应用动能定理列方程:W 合=m υ02/2-m υ02 /2 =0 2.两个“定律” (1)动量守恒定律:适用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公式:m 1v 1+m 2v 2=m 1v 1′+m 2v 2 ′或 p =p ′ (2)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 公式:E k2+E p2=E k1+E p1 或 ΔE p = -ΔE k 3.动量守恒定律与动量定理的关系 一、知识网络 二、画龙点睛 规律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对物理情景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按照《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利用多媒体为课堂创设情景,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究结果,提高课堂效率。 【教材分析】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的规律之一,重点把握动量守恒的条件,能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维空间物体相互作用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理解动量定理基础上,对冲量、动量的矢量性,以及动量的相对性、瞬时性已有初步的认识,对有关一个物体的动量问题基本能解决,对物体受力分析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但对动量定理的运用能力,特别是有关相对同一参考系时动量相对性仍然不够明确,对动量计算中如何取正负值一知半解,存在畏难心理。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掌握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并能在具体问题中判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 (2)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现象,分析解决一维运动的问题。 【方法、过程目标】 (1)体验用实验探究动量守恒的过程与方法; (2)学会理论思维的方法,能结合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德育目标】 (1)通过亲历实验探究和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推理方法; (2)领悟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之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守恒条件的判定。 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矢量性。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推理归纳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用具】 气垫导轨、光电门和光电计时器,已称量好质量的两个滑块(附有弹簧圈和尼龙拉扣),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 (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分钟) 前面学过的动量定理只研究了一个物体受力作用一段时间后动量变化的规律,那么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他们各自的动量又怎样变化呢? (二)新课教学 1、实验探究:物体碰撞时动量变化的规律 我们现在来研究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发生碰撞时动量变化的规律。(15分钟) ●学生猜想与假设。让学生对两个物体碰撞时的运动情况与动量变化的情况进行大胆的猜想,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由学生设计实验。包括实验仪器和器材的选择,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以及数据的处理。

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专题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A、B、C三个质量相等的小球以相同的初速度v0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若空气阻力不计,设落地时A、B、C三球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 [ ] A、经过时间t后,若小球均未落地,则三小球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A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动量变化的大小为mv1-mv0,方向竖直向下 C、三个小球运动过程的动量变化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三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A球所受的冲量最大 2. 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屈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估计为[ ] A、自身所受重力的2倍 B、自身所受重力的5倍 C、自身所受重力的8倍 D、自身所受重力的10倍 3. 一个质点受到合外力F作用,若作用前后的动量分别为p和p’,动量的变化为△p,速度的变化为△v,则 A、p=-p’是不可能的 B、△p垂直于p是可能的 C、△P垂直于△v是可能的 D、△P=O是不可能的。 4. 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人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人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 则( ) A、过程I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I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 C、I、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 D、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零 5. 质量为m的木块下面用细线系一质量为M的铁块,一起浸没在 水中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沉(如图),经时间t1s后细

v 1 线断裂,又经t2s 后,木块停止下沉.试求铁块在木块停上下沉瞬间的速度. 6、 质量为M 的楔形物块上有圆弧轨道,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以速度v1向物块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圆弧小于90°且足够长。求小球能上升到的最大高度H 和物块的最终速度v 。 7、设质量为m 的子弹以初速度v0射向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 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不再射出,子弹钻入木块深度为d 。求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的大小和该过程中木块前进的距离。 8、质量为m 的人站在质量为M ,长为L 的静止小船的右端,小船的左端靠在岸边。当他向左走到船的左端时,船左端离岸多远 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平板车B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A ,m <M ,A 、B 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A 和B 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v0,使A 开始向左运动,B 开始向右运动,最后A 不会滑离B ,求: (1)A 、B 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从地面上看,小木块向左运动到离出发点最远处时,平板车向右运动的位移大小。 s 2 d s 1 v 0 v

高中物理_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二)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的基础上正确区分内力和外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动量守恒定律 【学习难点】:动量守恒的条件. 【新课探究】 一.引入新课 问题1:静止站在光滑的冰面上,小孩推大人一把,他们各自都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谁运动得更快一些?他们的总动量又会怎样?其动量变化又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 问题2:假如你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冰面上,冰面绝对光滑,你能想出脱身的办法吗? 学生小组讨论,不受外力(也有同学说不受合外力),动量守恒 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总动量会有什么变化呢? 外区别合外力与外力,引入新科第一部分 二.进行新课 【自主学习】

一.系统内力和外力 (1)系统:两个(或多个)_相互作用 的物体称为系统. (2)内力: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内力. (3)外力:系统外部的其他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叫做外力. 二.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理论推导,我的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推导结果 【推导过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碰撞过程中1、2两球的加速度分别是:1 11m F a =, 222m F a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 1、F 2等大反响,即:F 1= - F 2 所以:2211a m a m -= 碰撞时两球作用时间极短,用t ?表示,则有:t v v a ?-'=111, t v v a ?-'=222 代入2211a m a m -=并整理得:2 2112211v m v m v m v m '+'=+ 上述情境可以理解为:以两小球为研究对象,系统的合外力为零,系统元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总动量是守恒的——即动量守恒表达式。 (师生共同总结上述两个互动环节,并得出结论——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表达式。) 1.内容表述: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最新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在水平轨道右侧固定半径为R的竖直圆槽形光滑轨道,水平轨道的PQ段长度为,上面铺设特殊材料,小物块与其动摩擦因数为,轨道其它部分摩擦不计。水平轨道左侧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可视为质点的质量的小物块从轨道右侧A点以初速度冲上轨道,通过圆形轨道,水平轨道后压缩弹簧,并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取,求: (1)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经过圆轨道最低点时的动能; (3)当R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圆轨道时能沿轨道运动而不会脱离轨道。 【答案】(1)10.5J(2)3J(3)0.3m≤R≤0.42m或0≤R≤0.12m 【解析】 【详解】 (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其弹性势能最大。从A到压缩弹簧至最短的过程中,由动 能定理得:?μmgl+W弹=0?m v02 由功能关系:W弹=-△E p=-E p 解得 E p=10.5J; (2)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被弹回圆形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2μmgl=E k?m v02 解得 E k=3J; (3)小物块第一次返回后进入圆形轨道的运动,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小球能够绕圆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此时设小球最高点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得 ?2mgR=m v22?E k 小物块能够经过最高点的条件m≥mg,解得R≤0.12m ②小物块不能够绕圆轨道做圆周运动,为了不让其脱离轨道,小物块至多只能到达与圆心 等高的位置,即m v12≤mgR,解得R≥0.3m; 设第一次自A点经过圆形轨道最高点时,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典型例题解析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典型例题解析 【例1】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m 的盒子,盒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如图55-1所示.物体与盒底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物体以水平速度v 0向右运动,当它刚好与盒子右壁相碰时,速度减为 v 02 ,物体与盒子右壁相碰后即粘在右壁上,求: (1)物体在盒内滑行的时间; (2)物体与盒子右壁相碰过程中对盒子的冲量. 解析:(1)对物体在盒内滑行的时间内应用动量定理得:-μmgt = m mv t 0·-,=v v g 0022 (2)物体与盒子右壁相碰前及相碰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都守恒,设碰 撞前瞬时盒子的速度为,则:=+=+.解得=,=.所以碰撞过程中物体给盒子的冲量由动量定理得=-=,方向向右. v mv m v 22mv (m 2m)v v v I 2mv 2mv mv /61001212210v v 0043 点拨:分清不同的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相应物理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例2】 如图55-2所示,质量均为M 的小车A 、B ,B 车上 挂有质量为的金属球,球相对车静止,若两车以相等的速率M 4 C C B 1.8m/s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相碰后连在一起,则碰撞刚结束时小车的速度多大?C 球摆到最高点时C 球的速度多大? 解析:两车相碰过程由于作用时间很短,C 球没有参与两车在水平方向的相互作用.对两车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以向左为正):Mv -Mv =

2Mv 1两车相碰后速度v 1=0,这时C 球的速度仍为v ,向左,接着C 球向左上方摆动与两车发生相互作用,到达最高点时和两车 具有共同的速度,对和两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解得==,方向向左.v C v (M M )v v v 0.2m /s 222M M 4419 点拨:两车相碰的过程,由于作用时间很短,可认为各物都没有发生位移,因而C 球的悬线不偏离竖直方向,不可能跟B 车发生水平方向的相互作用.在C 球上摆的过程中,作用时间较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与两车发生相互作用使两车在水平方向的动量改变,这时只有将C 球和两车作为系统,水平方向的总动量才守恒. 【例3】 如图55-3所示,质量为m 的人站在质量为M 的小车的右端,处于静止状态.已知车的长度为L ,则当人走到小车的左端时,小车将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移动多少距离? 点拨:将人和车作为系统,动量守恒,设车向右移动的距离为s ,则人向左移动的距离为L -s ,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 ·s -m(L -s)=0,从而可解得s .注意在用位移表示动量守恒时,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并在选定正方向后位移有正、负之分. 参考答案 例例跟踪反馈...;;.×·3 m M +m L 4 M +m M H [] 1 C 2h 300v 49.110N s 04M m M 【例4】 如图55-4所示,气球的质量为M 离地的高度为H ,在气球下方有一质量为m 的人拉住系在气球上不计质量的软绳,人和气球恰悬浮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现人沿软绳下滑到达地面时软绳的下端恰离开地面,求软绳的长度.

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南海市大沥高级中学刘桂斌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应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比牛顿定律发现的早,应用比牛顿定律更为广泛,如可以适用于牛顿定律不能够解决的接近光速的运动问题和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即使在牛顿定律的应用范围内的某些问题,如碰撞、反冲及天体物理中的“三体问题”等,动量守恒定律也更能够体现它简单、方便的优点。动量守恒定律作为高中物理第三册选修课(人教版)的重要内容来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基本体系的了解,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分层教学目标 选修物理的学生基础相对比较扎实,教学要求必须达到学生参加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但由于学生基础、兴趣、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可以依据平时学习和前提测评的考查,把学生分为A、B、C三类层次。A类为基础、接受能力相对薄弱的少部分学生;C类为基础、接受和自学归纳能力突出的少部分学生;B类为剩余的大部分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对象。在教学中注意他们的不同特点,确定目标如下:

动量守恒定律分层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本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动量守恒定律这一应用广泛的自然规律,要达到这目的,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正确理解其成立的条件和特点,因此,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1、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及成立的条件。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二、教法分析 为了做到“教学得法”,让不同的学生达到各自的目标,最后达到相同的大纲要求。本课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 1.采用目标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根据前提测评大致对学生分

为 A、B、C三层;认定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自己本课的目标;在导学达标中对各层次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达标测评中让各层次学生有个恰当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分层教学的实施。 2.采用循序渐进法安排教学内容。首先介绍从实验总结出来的动 量守恒定律和成立条件,而后,A类学生识记和练习;B、C类学生学习牛顿定律和动量定理推导动量守恒定律和得出成立条件;然后根据练习由B、C类学生归纳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特点,进而得出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解题步骤,最后是各层次学生的应用解题。3.在知识点教学中采用重点、难点分层进行引导、设疑、提问和 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动量守恒定律及成立条件的引入,A类学生采用直接介绍,B 类学生引导其阅读课本理解,对C类学生设疑提示,尝试推导,加强知识的应用;在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和解题步骤的教学中通过练习引导、提问,由B类和C类学生完成,A类学生理解。 4、在达标测评和作业中,注意知识点和难度分层,如测评第4题,难度较大,目的是使B、C类的学生加深对选择参照物的认识。同时注意学生完成情况的反馈和师生的交流。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

预习题: 1. 质点动量定理和质点系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是怎样?它们与动量守恒定律什么关系? t P F d d = 0 21P P t F t t -=?d 外互相等价的,守恒定律可以说是在质点系 受合外力为零时动量定理的一种特殊情况. 2. 质心和重心是一样的吗? 参考答案: 质心是物体系的质量中心,可按质心公式求出质心的位置。而重心则是地球对物体系各质点重力的等效合力的 作用点,没有重力自然就没有重心,但质心永远存在。对于地球上的不太大的物体,其质心与重心重合。 3. 内力是否会改变质点系的动量? 参考答案: 不会. 作业题: 1.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某一高度处水平抛出,落在水平桌面上发生弹性碰撞.并在抛出1 s ,跳回到原高度,速度仍是水平方向,速度大小也与抛出时相等.求小球与桌面碰撞过程中,桌面给予小球的冲量的大小和方向.并回答在碰撞过程中,小球的动量是否守恒? 解: 由题知,小球落地时间为s 5.0.因小球为平抛运动,故小球落地的瞬时向下的速度大小为g gt v 5.01==,小球上跳速度的大小亦为g v 5.02=.设向上为y 轴正向,则动量的增量 12v m v m p -=?方向竖直向上, 大小 mg mv mv p =--=?)(12 碰撞过程中动量不守恒.这是因为在碰撞过程中,小球受到地面给予的冲力作用.另外,碰撞前初动量方向斜向下,碰后末动量方向斜向上,这也说明动量不守恒. 2. 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其位置矢量为 j t b i t a r ωωsin cos += 求质点的动量及t =0 到ωπ2=t 时间内质点所受的合力的冲量和质点动量的改变量. 解: 质点的动量为 )cos sin (j t b i t a m v m p ωωω+-== 将0=t 和ω π2=t 分别代入上式,得 j b m p ω=1,i a m p ω-=2 , 则动量的增量亦即质点所受外力的冲量为 )(12j b i a m p p p I +-=-=?=ω c a m F =

高中物理_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稿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牛顿定律推导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并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推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推理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了解归纳与演绎两种思维方法的应用,并体会定律中包含的对称与和谐的美。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系统、内力、外力(阅读课本P12) 系统: 内力: 外力: 知识点二:动量守恒定律 1、推导过程(情景创设,问题驱动,合作解决问题)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运动的两个小球,质量分别是m1和m2,沿着同一直线向相同的方向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2>v1。当第二个小球追上第一个小球时两球碰撞。碰 方案一: (1) 碰撞过程中两个小球受力情况如何?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在碰撞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 (3)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和加速度的定义式,请你推导出一个最终的表达式。

方案二: (1) 碰撞过程中两个小球受力情况如何? (2)根据动量定理,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在碰撞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分别是多少? (3)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和冲量的定义式,请你推导出一个最终的表达式。 2、归纳总结规律 内容: 表达式: 条件: 3、定律的核心点击 (1)动量守恒的条件 (2)动量守恒定律的“六种”性质

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附参考答案

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 一、知识梳理 1、深刻理解动量的概念 (1)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 =mv (2)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状态量,它与时刻相对应。 (3)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4)动量的相对性:由于物体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物体的动量也与参考系选取有关,因而动量具有相对性。题中没有特别说明的,一般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5)动量的变化:0p p p t -=?.由于动量为矢量,则求解动量的 变化时,其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A 、若初末动量在同一直线上,则在选定正方向的前提下,可化矢量运算为代数运算。 B 、若初末动量不在同一直线上,则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6)动量与动能的关系:k mE P 2=,注意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 量,动量改变,动能不一定改变,但动能改变动量是一定要变的。 2、深刻理解冲量的概念 (1)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冲量:I =Ft

(2)冲量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它与时间相对应。 (3)冲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不能说和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时间内保持不变,那么冲量的方向就和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不断变化,如绳子拉物体做圆周运动,则绳的拉力在时间t 内的冲量,就不能说是力的方向就是冲量的方向。对于方向不断变化的力的冲量,其方向可以通过动量变化的方向间接得出。 (4)高中阶段只要求会用I=Ft 计算恒力的冲量。对于变力的冲量,高中阶段只能利用动量定理通过物体的动量变化来求。 (5)要注意的是:冲量和功不同。恒力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作功,但一定有冲量。特别是力作用在静止的物体上也有冲量。 3、深刻理解动量定理 (1).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既I =Δp (2)动量定理表明冲量是使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量度。这里所说的冲量必须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或者说是物体所受各外力冲量的矢量和)。 (3)动量定理给出了冲量(过程量)和动量变化(状态量)间的互求关系。 (4)现代物理学把力定义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率:t P F ??=(牛顿第

高中物理_16.3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并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与探究,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 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只限于一维运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推理方法。 2、使学生知道自然科学规律发现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基本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对动量守恒定律条件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言】 动量定理研究了一个物体受到力的冲量作用后,动量怎样变化。那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作用时,会出现怎样的总结果?第一节课中,我们一起追寻了碰撞中的守恒量,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碰撞前后的动量是守恒的,今天我们来讨论系统在什么条件下动量守恒。(-)系统内力和外力 【学生阅读讨论,什么是系统?什么是内力和外力?】 (1)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系统。系统可按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选取。 (2)内力:系统内物体相互间的作用力。 (3)外力:外物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注意:内力和外力的区分依赖于系统的选取,只有在确定了系统后,才能确定内力和外力。 【教师对上述概念给予足够的解释,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加强理解】

思考与讨论: 图示,A 、B 两物体的质量B A m m >,中间用一段细绳相连并有一被压缩的弹簧,放在平板车C 上后,A 、B 、C 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地面光滑,则在细绳被剪断后,在A 、B 未从C 上滑离之前,A 、B 在C 上向相反方向滑动过程中 ( ) A .若A 、 B 与 C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同,则A 、B 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 B .若A 、B 与 C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同,则A 、B 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不为零。 C .若A 、B 与C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同,则A 、B 组成的系合外力不为零,但A 、B 、C 组成 的系统合外力为零。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答:A 、C 【互动一】:设计物理情境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动量守恒公式。 如下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小球,质量分别1m 和2m 。沿着同一个方向运动,速度分别为1v 和2v (且12v v >),则它们的总动量(动量的矢量和)2211v m v m p +=。当第二个球追上第一个球并发生碰撞,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1v 和'2v ,此时它们的动量的矢量和,即总动量'22'11'2'1'v m v m p p p +=+=。下面从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出发讨论p 和p ′有什么关系。 【推导过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碰撞过程中1、2两球的加速度分别是:111m F a = , 222m F a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 1、F 2等大反响,即:F 1= - F 2 所以:2211a m a m -= 碰撞时两球间的作用时间极短,用t ?表示,则有:t v v a ?-'= 111, t v v a ?-'=222 代入2211a m a m -=并整理得:

动量定理知识点及题型解析

第6章第1课时动量动量定理 考点内容要求考纲解读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Ⅱ本章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动量和 能量的综合、动量守恒与牛顿运动定律、运动 学规律、机械能知识的综合,考试题目往往涉 及多个物体、多个过程,必须灵活选取研究对 象,巧妙运用动量的观点、能量的观点等,才 能顺利求解. 预计本章在高考中,还将以综合考查为 主,综合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进行考 查.题型以计算题为主,难度中等以上.命题 背景多与碰撞、反冲、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 相联系,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动量守恒定律Ⅱ 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 括碰撞、反冲、火箭) Ⅱ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说明: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 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 2.掌握并能应用动量定理进行有关计算及解释有关现象. ?考点梳理 一、动量和冲量 1.动量 (1)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2)表达式:p=mv.单位:千克米每秒(kg·m/s). (3)动量的三性 ①矢量性: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②瞬时性: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动量定义中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是针对某一时刻而 言的. ③相对性:大小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通常情况是指相对地面的动量. (4)动量与动能的大小关系:p=2mE k. 2.冲量 (1)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2)表达式:I=Ft.单位:牛秒(N·s)

(3)矢量性:冲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 (4)物理意义:表示力对时间的积累. (5)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 二、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的变化. 2.表达式:Ft=Δp=p′-p. 3.矢量性: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与冲量方向相同,还可以在某一方向上应用动量定理. 1.[对动量概念的考查] 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B.质量和速率都相同的物体的动量一定相同 C.一个物体的速率改变,它的动量不一定改变 D.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它的动量一定改变 答案 D 解析根据动量的定义p=mv,它由速度和质量共同决定,故A错;又因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而质量和速率都相同的物体,其动量大小一定相同,方向不一定相同,故B错;一个物体速率改变则它的动量大小一定改变,故C错;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指速度发生变化,它的动量也就发生了变化,故D对. 2.[对冲量概念的考查] 关于冲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 B.作用在静止物体上的力的冲量一定为零 C.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冲量越大 D.冲量的方向就是物体受力的方向 答案 A 解析力作用一段时间便有了冲量,而力作用一段时间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物体的动量就发生了变化.因此说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A选项正确;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经历一段时间,这个力便有了冲量I=Ft,与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无关,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共同产生的效果,所以B选项不正确;物体所受冲量I=Ft与物体的动量的大小p=mv无关,C选项不正确;冲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某一过程中力的方向不变时,冲量的方向才与力的方向相同,故D选项不正确. 3.[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