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复习要点整理.doc

管理学复习要点整理.doc
管理学复习要点整理.doc

?判断题和选择题涉及课程的所有内容,以要求“理解、掌握”的知识为主。

?问答题以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主,要求能对有关的理论耍点作必要的阐述。

?论述题以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主,要求掌握有关的理论要点并能综合分析运用。?案例分析论述题主要考核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思路清晰,切屮问题要害,有自己的见解,分析阐述充分,文笔流畅。

第_章管理与管理学

【了解】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1、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2、管理和技术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两只车轮3、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验证了管理的必要性

【了解】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按普遍性程度不同:具体管理方法;一般管理方法;哲学管理方法

?按职能类别:预测方法、决策方法、计划方法、组织方法、指挥方法、控制方法、激励方法?按所用方法定量化程度:定性管理方法、定量管理方法................ 等等……

【了解】管理学科体系结构:

悸理层次维【高层管理——战略管理层;中层管理——战术管理层;棊层管理一一作业管理层】

悸理领域维【业务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

管理过程维【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理解]管理

?含义:1)管理是一种冇意识、冇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II标进行的;3)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贯穿始终;4)管理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职能;5)管理工作强调冇效合理的利川资源,确保组织的效率和效果;6)管理是在特定环境下开展工作的;7)管理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

?职能:基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综合:决策、创新。

【理解】管理者角色理论:将管理者角色分为:人际关系方面、信息传递方面、决策制定方面【理解】管理学的特点:一般性、综合性、模糊性、实践性

【理解】管理的二重性理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意义:①既要合理组织生产力,又要努力改善生产关系②管理人员既应具备组织生产力的技术知识和能力,乂需要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③全而地认识国外管理理论和经验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进

【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⑴儒家1)民本思想2)中庸3)人和4)义利观5)教育观

⑵道家1)无为而治2)以弱胜强3)善下

⑶墨家1)管理目标一一民富治国2)人际关系——兼相爱交相利3)用人之道——尚贤4)行政管理——尚同5)消费原则——节用

⑷法家“以法治国”、“富国以农”、“用人唯贤”

⑸商家重视市场预测、商业经营策略及索质。

⑹《孙子兵法》“五事”、“五徳”

【了解】当代西方管理思想

?七S管理分子图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

? K理论

?组织生命周期理论

?形势管理理论

【理解】资本主义早期。

亚当?斯密:提出劳动分工,生产合理化。“经济人”

查尔斯?巴贝奇:工资加利润:按生产率高地来确定报酬的制度

罗伯特?欧文:对人的关心至少应同对无生命的机器一样多。“人事管理之父”

【理解】古典管理理论之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科学管理Z父”

?搬铁块试验、铁锹试验、金属切削试验

?科学管理原理。

?基本出发点:谋求最高工作效率、谋求取得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管理人员和工人实行重人“精神变革”

?措施:动作研究、时间研究、计件工资制、按标准方法进行培训、计划和执行职能明确分工

甘特:廿特图、奖金制度

亨利?福特:流水生产线

【理解】古典管理理论

?一般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管理的14条原则;管理工作五人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思?韦伯:“组织理论Z父”。“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人类社会存在传统权力、超凡权力、法定权力。只有法定权利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理解】行为科学理论

?早期行为科学

玛丽?帕克?福莱特:“利益结合”。完成了由科学管理到行为科学的过渡

?中期行为科学

乔治?埃尔顿?梅约:【人际关系理论】基本观点1)人是“社会人” 2)生产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人的上气3)注意到非正式群体的存在4)一个新型的领导者应该具备解决技术经济和处理人际关系两种能力

【理解】现代管理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哈罗徳?孔茨。管理是一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这些职能对任何组织的管理都具有普遍性。管理者对通过对各个职能的具体分析,归纳出其中的规律与原则,人际关系学派——梅约,马斯洛,赫兹们格。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 他们应该互相了解。

群体行为学派——研究各种群体行为方式。

经验学派——彼得?德鲁克,欧内斯特?戴尔,艾尔弗雷德?斯隆("通用”创始人),威麻■幺H局笛理学讲县研冷潛理绎U令

紅会帚作余菇学派——切斯屛?云纳右。把有纽织的企业看成是…个受文化环境的压力和冲突支配的社会有机体。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一^里斯特等。

系统学派——卡斯特。以系统为基础來研究管理,强调任何组织都是冇若干字系统构成。决策理论学派——赫伯特?西蒙,於姆士?马奇。企业管理问题的主要研究对象不是作业而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最优不可能达到。

数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伯法。把管理看成是一个数学模型和程序的系统。

权变理论学派——约翰?莫尔斯,杰伊?洛希,弗莱徳?E?菲徳勒。“超Y理论”【复杂人假设】经理角色学派——亨利?明茨伯格。观察经历的实际活动來明确经理角色的内容。

第三章辻划

【理解】计划

?含义:是在一定时间内对组织预期冃标和行动方案所作出的选择和具体安排,即确定组织未來发展口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

?作用:1、计划是管理活动的依据2、计划是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手段

3、计划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

4、计划是管理者制定控制标准的依据

?分类

1、根据时间跨度:长期计划、屮期计划、短期计划

2、根据广度:战略计划、行动计划

3、根据计划对象和应用范I韦I:综合计划、部门计划、项目计划

4、根据约束力: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5、根据灵活性:应变计划、弹性计划

6、根据表现形式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层次:宗旨、目标、战略和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

?表现形式:宗旨、使命、战略、1=1标

?内容要素:“5W1H”。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去做、怎么做

?影响因素:1、组织的层次2、组织的生命周期3、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4、未来许诺的期限5?管理者对计划的态度6、经验

【理解】计划工作的原则:1、限制因素原理2、许诺原理3、灵活性原则4、导向变化原则

【理解】目标的制订:1)以满足社会或市场需求为前提2)以提高组织的绩效为出发点3)所制定的目标值应是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4)要考虑组织的社会责任

【理解】滚动式计划法

?含义: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 然后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來的计划,并逐期向后移动,把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结合起來的一种计划方法。

?优点1、使计划更加切合实际2、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部各阶段相互衔接。

?缺点:计划编制的工作量较人

☆ ☆☆☆☆【掌握】目标管理

?含义:是一?个组织上下级管理人员和组织内的所有成员共同制定目标,共同实施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本质:1)以目标为屮心的管理2)强调系统性3)强调人的因素——强调由管理者和下属共同确定目标和建立目标体系,目标是上下级人员共同协商研究的结晶

?过程: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要点①目标管理必须被全体员工所理解,且真正得到上级领导的全力支持②上下级共同参与制定冃标,并对如何实现H标达成一致意见③ 目标制定是一个反复的过程④最终形成的目标体系应既有自上而下的口标分解体系,乂有H下而上的目标保证体系,从而保证总目标的实现】2)目标的实施【要点①实行充分授权②实行自我管理③保持定期的或经常的成果反馈或检查】3)对成果进行检杳和评价?优点:能调动广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士气;会带來良好绩效,立竿见影;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表现出良好整体性。

?缺点:1)目标难以设定2)目标期限短3)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4)缺乏

组织内最高级领导人的支持5)目标的商定很费时间6)不灵活的危险。

第四章组织

【理解】组织的含义:1)一般泛指各种各样的盈利或非盈利的社会组织2)管理学意义上是按照一定目的和程序,人们进行分工协作的过程及由此组成的一种权责饬色结构系统

【理解】组织设计

?过程:1)确立组织冃标2)划分业务工3)提出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4)确定职责和权限5)设计组织的运作方式6)决定人员配备7)形成组织结构8)调整组织结构

?任务:1、职务分析与设计2、部门划分和层次设计3、结构形成

?基本原则:1、目标至上、职能领先原则2、管理幅度原则3、统一指挥原则4、权责对等原则5、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理解】部门的划分方法:1)按人数划分2)按职能划分3)按职能划分4)按地区划分5)按产品划分6)按服务对象划分7)按设备划分

【理解】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影响因素:1)工作能力2)工作内容和性质3)工作条件4)工作环境

【理解】集权分权的影响因素:1)经营环境条件和业务活动性质2)纽织的规模和空间分布广度3)决策的重要性和管理者的索质4)方针政策一致性的要求和现代控制手段的使用悄况5)组织的历史和领导者个性的影响

[理解】集权

?缺点?减低决策质量和速度;降低组织适应能力;致使高层管理者难以集中处理重大问题;降低组织成员工作热情、妨碍对后备管理队伍的培养

*?优点?统一行动,效率高

【理解】分权

—优点?1)政府能够因地制宜、更加灵活机动地处理本地事务2)分权分工可以防止上级专断与个人独裁3)分级治事,符合民主原则,可以发挥员工的主动性,激发其责任心, 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

水?缺点?1)地方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地方主义,甚至导致国家分裂2)分权过度,必导致全国各地经济的畸形发展,加剧地区间的不平衡3)地方权限过大,上有政策下有対策,中央统一的政策、法规难以得到有效贯彻。

?途径:?任务的分派?职权的授了…职责的明确?监控权的确认

【理解】直线制优缺点

?优点?管理结构简单,管理费川低,指挥命令关系清晰统一,决策迅速,责任明确,反应灵活,纪律和秩序的维护较为容易

?缺点?管理工作比较简单粗放,成员组织单位ZI'可的横向联系比较差,管理交接困难

【理解】职能制优缺点

?优点?有利于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作用;专业管理工作可以做得细致深入,对下级工作指导具体?缺点?容易形成多头领导,削弱统一指挥

【理解】直线职能制优缺点

?优点?既有利于保证集中统一指挥,乂可以发挥各类专家的专业管理作用

?缺点?各职能单位白成体系,不重视横向沟通,乂有隧道视野和本位主义思想,可能引发纽织运行屮的各种才盾和不协调现象,对金业牛产经营和管理效率造成不利影响

【理解】组织中直线与参谋关系的处理:1、明确直线与参谋的关系,分清双方的职权关系与存在价值,形成相互尊重、相互配仑和良好基础2、必要时授予参谋机构在一定专业领域内的职能职权,以提高参谋人员工作的积极性3、直线经理要为参谋人员提供必要的

信息条件,以便从参谋人员处获得有价值的支持

【理解】组织中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关系的处理:因势利导

【理解】人员配备的过程:1、主管人员需要量分析2、主管人才的开发3、主管人员的选拔4、主管人员的考评5、主管人员的培训

【理解】内升制优缺点

?优点?1、人选比较准确2、能较快胜任工作3、可激励组织成员的上进心4、可提高员工的兴趣和丄气5、可使组织对其成员的培训投资获得冋报

?缺点?1、失去得到一流人才的机会2、“近亲繁殖” 3、未被提升者积极性受挫

【理解】外求制优缺点

?优点?1、可得到一流人才2、可避免“近亲繁殖” 3、可避免未被捉升者积极性受挫4、可节省培训方面耗费的时间和费用

?缺点?1、组织屮上气或积极性受影响2、应聘者须有一个了解熟悉过程3、人选不易准确

【理解】组织变革

?影响因素1)战略2)环境3)技术4)组织规模和成长阶段

?过程1)解冻2)变革3)冻结

?阻力来源:1)个体和群体方面的阻力2)组织的阻力3)外部环境的阻丿J

☆☆☆☆☆【掌握】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优点?总公司和事业部间形成比鮫明确的责权利关系;以利润责任为核心,既能保证公司稳定收益,也冇利于调动中层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冇利于培养综合性高级经理人才?缺点?对事业部经理的素质要求高:容易造成职能重复,管理费用上升;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内耗,使总公司协调的任务加重;影响事业部门的经营自主性

☆☆☆☆☆【掌握】矩阵制组织结构

?优点?加强横向联系;不仅使资源保持了较高的利用率,也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易于培养各种专业人员的合作精神和全局观念:容易取得创新性成果

?缺点?成员容易产生临时观念,也不易树立责任心;组织中存在双重职权关系,难以分清责任第五章领导

【理解】领导的含义:指导和影响群体或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视瓦为实现组织FI标而做出努力和贡献的过程或艺术

【理解】领导与管理的区别1)领导职能是管理职能的一部分2)领导利管理活动的特点和着重点有所不同3)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是领导者,而领导者不一定是管理者

【理解】权力的实质:对资源拥有者的一种依赖性

【理解】领导者的五种权力类型:1)法定权1)奖赏权3)强制权4)专家权5)感召权

【理解】领导有效性的三种影响因素:1)领导者2)被领导者3)领导工作的情境

【理解】领导的特质理论:一个领导者只要具备了某些优秀的个人特性或索质,就能有效的发挥其领导作用,研究领导问题主要就是研究领导者应当具有哪些优秀站质和能力,并试图以此来培养、选拔和考核领导者。

【理解】领导行为理论

?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专制式、民主式和放任式

?利克特的支持关系理论:专制-权威型、开明-权威型、协商型、参与型

?四分图理论:“抓工作纽织(定规)”和“关心人(关怀)”两人因素

?管理方格理论:提供了衡量管理者所处领导形态的模式,使管理者较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领导方式,并指出改进方向。提出对人的关心与对生产的关心应当结合

【理解】领导权变理论

?费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型: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索主要有三个方ffi: 1)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2)任务结构3)职位权力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有效性収决的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下属的成熟程度

?途径一目标理论以及领导者参与模型:领导者效能是以他能激励下属达到组织bl标,并在工作中得到满足的能力來衡量的

第六章控制

【理解】管理控制的含义:分局组织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需要,在计划的执行过程小,对原计划进行修订或制定新计划,调整管理工作的活动过程。

【理解】控制

?目的:基本目的:维持现状;第二目的:打破现状

?过程:1、拟定标准2、衡量绩效3、采取措施

?分类:按业务范围:生产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资金控制;按控制对象的全面性: 局部控制和全面控制;按纠正措施在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环节不同:同期控制、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按主管人员改进工作方式不同: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

?原理1、反应计划要求原理2、组织适宜性原理3、控制关键点原理4、控制趋势原理5、控制例外原理6、直接控制原理

【理解】间接控制

?缺点?造成损失比较大

【理解】直接控制

?优点?①在对个人委派任务吋有较大准确性②促使主管人员主动采取纠止措施并使其更有效③获得良好心理效果④减轻间接控制造成的负担,节约经费开支

* ?缺点?

第七章决策

【理解】决策

?含义:决策使人们为实现一定H标而制定行动方案、并准备实施的活动,也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分类

——按决策影响的时间长短: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按决策的重要程度: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按决策FI标数量:单冃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按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重复程度: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按决策问题的可控制程度: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按决策的主体:组织(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 按决策需要解决的问题: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影响因素:1、决策的重要性因素2、决策者的因素3、其他有关人员4、环境因素

【理解】追踪决策

?含义: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或方式的重新调整

?特征:①回溯分析②非零起点③双重优化

☆ ☆☆☆☆【掌握】决策的过程1、分析问题、确定决策目标2、价值准则3、拟定可行方案4、分析、评价方案5、抉择方案6、实施决策方案7、评价执行结果

群体决策?优点?①集思广益②有利于决策的执行③更能承担风险

群体决策?缺点?①决策速度慢②责任不明③个人对群体的操纵④个人屈服于群体的压力个人决策?优点?①速度快②责任明确

个人决策?缺点?①容易产生决策失误②执行中阻力较大

* (决策的原理)

☆☆☆☆☆【掌握】决策的满意性原则:决策者在决策屮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 标准第八章沟通

【了解】沟通的分类及其特点和优缺点

?按沟通参与者类型:机——机沟通、人一一机沟通、人——人沟通

?按所经过的途径差异:正式沟通{下行沟通、上行沟通、横向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按传播媒体形式:书面沟通、口头沟通、非语言沟通和电子媒介

?按沟通网络基本形式:链式、轮式、Y式、环式、全通道沟通

?按沟通时是否出现信息反馈:双向沟通和单向沟通

?特^点

——$式沟通之下行:传统组织内最主要的一?种沟通方式

——正式沟通之横向:符合“跳板原则”

——链式:传统组织结构应用较多

?优点

——正式沟通:效果好,有较强约束力

——非正式沟通:沟通方便,速度快R能提供一些正式沟通中难以获得的信息

?缺点

——正式沟通:速度慢

——非正式沟通:容易火真

【理解】沟通

?含义:1、沟通首先是意义的传递2、信息不仅要被传递到,还要被充分理解3、冇效的沟通是双方准确的理解信息的含义4、沟通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

?过程——九大要素:发送者、接收者、编码和解码、目标、背景、信息、管道或媒介、反馈、噪声

【理解】五种基本沟通网络形式的特点优缺点

?链式:上下信息传递速度慢且容易火真,信息传递着所接受的信息差异大。结构严谨,形式比较规范

?轮式(主管中心控制型):集中程度高,信息传递快,主管冇权威性。成员满意度低,士气受较大影响

?Y式(秘书中心控制型):减轻企业主要领导者担,解决问题速度较快。下级平均满意度与士气较低

?环式(工作小组型沟通):成员间相互满意度和士气高。集中化程度低,信息传递鮫慢

?全通道沟通:合作气氛浓厚,成员满意度和上气均高。集小化程度低,不适用于正式组织的信息传递

【理解】有效沟通

?障碍:发送者的问题、接收者的问题、信息传播通道的问题

?应对策略:

1)发送者:①耍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H的性②正确选择信息传递方式③沟通的内容要准确完整④努力缩短与信息接收者之间心理距离⑤注意运用沟通技巧

2)信息渠道的选择:①尽屋减少沟通中间环节,缩小信息传递链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③避免信息传递过程屮噪音干扰

3)接收者:①以正确态度接受信息②学会“听”的艺术

第九章激励

【理解】激励

?含义:个体为了满足白少的某些需要,通过高水平的努力,來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

?过程模式:奖励目标f努力f绩效f奖励f满意f努力……

【理解】ERG理论:1、生存的需要是人最基木的需要2、相互关系的需要是指人际关系方面的需要3、成长的需要是指发展H己

【理解】成就需要理论:当人的生存需要被满足后,还有三种需要:权力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耍,其中成就需耍最为重耍。

?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普遍性提岀挑战,归纳出三大类社会性需要: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会)交往的需要和対权力的需要。

?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具有的性格特征:1、谨慎设定挑战性目标2、喜欢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问题,不依赖偶然的机遇处享成功3、希望尽快得到工作绩效的反馈

?高成就需要的人当中,很少产生领导者

【理解】公平理论:研究个人所做的贡献与所得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社会比较问题,研究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彩响

?一般情况H,人们使用横向比较为多

【理解】波特和劳勒的期望模式:包括四个变量:努力程度、工作成果、报酬和满足

【理解】“经济人”:1)人生来就厌恶工作2)人生来就缺乏进取心3)人生来就习惯于明哲保身,反对变革4)人缺乏理性5)人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6)只冇极少数人才具解决组织问题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相应的管理方式【两个极端】:1、严厉强硕的2、温和软弱的

【理解】“社会人”:影响人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金钱外,还冇社会和心理因索,包括人们对归属、交往和友谊的追求

相应的管理方式及指导作用:冃光不能局限在完成任务上,而应当注意与工人建立相互了解、I才I 结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友好感情,重视非正式组织存在,鼓励上下级意见沟通

☆☆☆☆☆【掌握】内容型激励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基箱观i:1"A的需要是冇丿显曲2、5种盂要按照层次逐次递进3、人在特定时期存在特定的主导需要——只有满足主导需要,才能起到最大激励作用4、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火5、5种需要等级顺序存在着等级倒置现彖6、各种需要相对满足的程度不同

评价:揭示了人类心理发展的一种普遍特性

指导作用:1、了解员工的需要层次2、了解员工的需要差异

?双因素理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耍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公司政策与管理方式、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和工作条件一一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方而,二是激励因素: 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工作本身和工作内容方面。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葆价之消衣:1、双因素以满意不满意作为判断员工是否具有积极主动性的标准具有主观性。2、双因素理论调査研究缺乏「『重复性。3、被调查对彖的代表性也不够。

评价之积极:促使管理人员注意工作内容方面因索的垂要性

☆☆☆☆☆【掌握】过程型激励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激励力(M)二效价(V) X期望概率(E)

效价:一个人对行动的结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的估计

期望值:一个人对行动会导致某一预期结果的概率的估计

?强化理论【行为改变理论】:利用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來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

其行为。

四种改造方式:正强化、负强化、自然消退、惩罚

原则:1、明确强化的目标或目的2、选准强化物3、及时反馈4、尽量运用正强化,避免运用惩罚的方式

☆ ☆☆☆☆【掌握】“自我实现人”:1)人生來并不一定厌恶工作,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2)人追求的需耍与组织的需耍并不矛盾3)人对于口己所参与的工作H标,能够实行口我管理和白我指挥4)大多数人都具有解决组织问题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应的管理方式:授权,工作扩大化、丰富化,目标管理,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 ☆☆☆☆【掌握】“复杂人”: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结构2)人的很多需要不是牛來就有,而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3)人对不同组织或组织不同部门会有不同需要4)一个人在纽织屮是否感到满足、肯奉献,关键在于该纽织的状况是否同他的需要结构相一致5)由于每个人需要和能力各不相同,他们对一定管理方式就会产生不同反应相应的管理方式:了解不同员工差异,并按照不同人情况,采取相应管理方式第十章团队

[了解】群体

?概念:成员应具冇如下特征:1)被促使加入英中2)认为群体是所冇成员互动的统一体

3)对于群体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4)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达成一致或不一致

?类型:根据构成原则和方式不同分成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形成的原因:①安全需要②社会和情感需要③自尊④实现冃标⑤距离接近(最普遍原因)⑥趋同

【了解】团队建设

?原则:1)I才I队管理人员须扮演两种角色:管理角色和团队成员角色2)其他团队成员也应当在职能角色和团队角色Z间实现平衡3)所有团队成员都应当正确认识口己对团队的价值和在团队屮的相对优势,并据此调整白己的行为4)团队角色应当符合个人性格特征?步骤:①获取信息②招聘新人③确定团队结构④制定团队规则⑤建立团队初步丄作模式

⑥团队成员角色的形成与运作

【理解】群体发展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中止阶段

【理解】团队

?含义为了实现某一目标,由知识技能互补、相互协作的若T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所有成员都对FI标的实现负有共同的责任

?特征:1)清晰的口标2)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协作3)所有成员负有共同的责任?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口我管理型团队、跨职能型团队

【理解】团队与群体的区别:1、工作群体的绩效是样体小所有成员绩效的加总,而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总和2、工作群体中,工作绩效由个体负责,成员通常不对■超岀自己范围的结果负责。团队中成员不仅对■自己的工作绩效负责,也对整体绩效负责3、工作群体一般具有强有力的、明确的、集中的领导,团队的领导角色是分享的

【理解】影响团队工作的因素:外部环境、目标、规模、成员角色、规范、凝聚力和领导【理解】高效团队的特点:团队规模一般比较小;完美的技能组合;团队成员表现出有益的团队行为;受到上层管理部门的有力支持

第二十章战略管理

【了解】企业战略的发展:传统战略管理理论一竞争战略理论一核心竞争力理论一新战略管理模式

i 了扁】战略实施

?模式:指挥型、变革型、合作型、文化型、增长型

?方式:1)实施方式上面临白己建造、合资、收购的选择2)资产连接方式上面临全资、控股、参股的选择3)各个经营和职能领域屮面临自我发展、战略联盟、战略性外购的选择4)财务管理方而有若干原则和政策上选择;融资决策方而:股票融资、负债融资5)资产结构方面:高负债、低负债

【了解】战略评价:1、检查战略基础2、度量企业绩效3、评价标准

【了解】战略控制:1、战略控制时机2、战略控制原则3、战略控制内容4、战略控制流程

【理解】企业战略

?本质:以未來为基点,在分析外部坏境和内部条件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岀的有关全局的重大筹划和谋略

?特征:①全局性和系统性②长远性③稳定性和适应性④抗争性(抗扰性和竞争性)⑤风险性⑥纲领性

?结构:1)单一业务2)业务多元化

?任务:1)提出公司战略展望,指明未来业务和前进目的地2)建立目标体系,将战略展望转换成要达到的具体业绩标准3)制定战略、达到期望的效果4)高校、冇效的实施和执行选择的公司战略5)评价经营业绩,调整

【理解】企业使命:关于金业存在的冃的或对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应作出的贡献的陈述

【理解】战略目标

?制定过程:调查研究、拟定冃标、评价论证、冃标决断

?展开:市场目标、创新冃标、盈利目标、社会目标

【理解】总体战略:企业战略的总纲,是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整个企业的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理解】竞争战略的主要目的:通过集中于一个行业,通过产站/市场经营,实现利润和市场占有率的最大化

【理解】职能战略:为贯彻、实施和支持企业总体战略与企业竞争战略而在企业特定的职能领域制定的战略

~~~~不太华I'JN的分割线—?

额~说一句?打“*”的?教材上我实在是找不到……有些有的是网上找的……人家忍了吧……抱歉?

~?一切管理学都是纸老虎!!!人家加汕!!!!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知识归纳 1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成工作。(书上) 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课件)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 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它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 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标 衡量指标: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做事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做事的结果)——正确的做事 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 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要求管理幅度要小些 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别。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对于一个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 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组织进行。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 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因素。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因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结果:1)管理者不但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建立一个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容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4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他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 七个维度:关注细节:期望员工表现出精确性、分析和关注细节的程度 成果导向:管理者关注结果或成果,而不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程度 员工向导:管理决策中考虑结果对组织成员影响的程度 团队向导:围绕团体而不是个人来组织工作的程度 进取性:雇员富有进取性和竞争性而不是合作性的程度 稳定性:组织决策和行动强调维持现状的程度 创新与风险承受力:鼓励雇员创新并承担风险的程度 强文化:强烈支持并广泛共享基本价值观的文化。 特点:价值观广泛共享;关于“什么事重要的”,价值观传递的信息是一致的;大多数员工能讲述关于公司历史或 影响的故事;员工强烈认同价值观;共有价值观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优点:雇员对组织的承诺更多一些;提高绩效(快速反应并解决问题) 缺点:妨碍员工进行新的尝试,特别是在处于快速变革时期时。 5目标管理 一个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组织目标并依据这些目标的达成与否来评估员工绩效的过程 在这种管理体系下,雇员与他的管理者共同确定具体的绩效目标,然后定期评审实现目标方面的进展情况。奖励是基于在实现目标方面的发展。目标管理方法不仅仅将目标作为一种控制方法,而是同时把它作为激励雇员的方法。 目标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的生产率。但是此方法要求相对稳定的环境,在动态的环境下,可能会失去作用。

管理学原理 重点难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重点难点整理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名词解释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问答 1.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只能与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管理的两重性及其意义:管理的两重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两重性反应出 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意义:(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时间上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注意制度的优越性。(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3)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3.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 4.系统的特征和观点:系统的特征---(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 (5)相互依存性(6)控制性 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 (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 5.为什么要学习研究院理学?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名词解释: 1.霍桑实验: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大规模的访问者 和普查(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由于试验是在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称之为霍桑试验。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 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3.战略管理:是指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 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问答: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身产率(2)为了提高 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工作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有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

大一管理学考试重点.doc

选择题 1管理的四项职能和五项职能分别是什么?谁最先提出的五项要素 四项基本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法约尔最先提出的五项职能 2.管理的性质分别是什么?理解管理的相关性质,掌握应用。 管理的二重性。①自然属性;②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3.管理的有效性效率和效果的统一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 这就是说,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管理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时、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从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知,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基础,没有科学性,不存在艺术性。也就是说,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因此,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既注重管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又不忽视在实践中灵活的运用。 3.管理在社会中存在的必要条件 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有一致认可的目标有管理者有各种资源有机构 4.什么是领导?相关工作是什么 领导是领导者未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力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领导工作包括五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即客观环境)职权和领导行为。主要是建立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员工的价值取向,引导员工自觉遵守国家,企业的行为规范,通过组织宣传和领导者的直接表率,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 功能:指挥沟通或协调功能、激励功能。 5.管理的主体:管理主体是指掌握管理企业权力,承担管理责任,决定管理方向和进程的有关组织和成员,即组织中的主管人员。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是管理主体的两个有机组成. 6.什么是控制控制工作谁来实施与被实施 控制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监督各项活动,保证他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控制有很强的目的性是通过监督和纠偏来实现的是一个过程。控制的内容:对人员的控制对财务的控制对作业的控制对信息的控制对绩效的控制 控制工作:是指管理者根据事先确定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需要重新拟定的标准,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控制是对人的控制并由人来执行的控制 7.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什么与作业人员的区别 管理者是组织中组织并开展管理工作并对其负责的人。作业人员是直接在一个岗位上或一个任务中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管理人员要指挥他人的活动。管理人员位于组织的上层,作业人员位于基层。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版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管理者为什么很重要? 1.在这个复杂、混乱和不确定的时代,组织比以往更需要他们的管理技能和能力 2.管理技能和能力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3.员工-管理者关系的质量是员工生产率和忠诚度的最重要变量。 谁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工作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员。 管理者的划分 基层管理者:最底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 (主管、区域经理、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 中层管理者:对基层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人员。(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工厂厂长、 事业部主任) 高层管理者:负责为整个组织制定决策、计划和目标并进而影响整个组织的管理人员。(执行副总裁、总裁、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 管理者在哪里工作? 组织的共同特征:①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目标)②是由人员组成的③有一种精心 设计的结构 管理者做什么? 管理指的是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其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效率和效果 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通常指“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效果是指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通常指“做正确的事”。

li 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并且制定计划以整合和协调各种活 安排各项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寵做野站 同他人合作并通过他人去实现目标。 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控、比较和纠正 管理角色 管理角色指的是管理者按照人们的预期在实践中展示的具体行为或表现。 明茨伯格的10种管理角色可以被组合成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1. 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3.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的技能 1. 技术技能:某个特定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术。 2. 人际技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密切配合的能力 3. 概念技能:对组织面N 临的抽象、复杂情况进行思考和概念化的能力 作为管理者,这三种能力都应当具备,但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可能会有所侧重,层 次越高,从事的具体业务就越少,因此技术技能的要求就会低一些,但是概念技能的要 求会增加,而人际技能 的要]求就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大致相同 管理职能 计划:设定目标,确定 动。 组织 领导 控制

00054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2014版

第一篇基础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识记: (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2)管理的特征: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不同于作业活动;②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以人为本;③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3)管理的职能(更改):四职能:计划、组织(将人员配备涵盖在内)、领导、控制。 (4)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5)管理者的分类:高层、中层、基层 (6)管理者的角色(新增):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对此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要担当的角色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认为实际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在扮演十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可概括为决策制定、信息传递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的角色。 1)决策制定方面 ①企业家角色,管理者积极利用外部机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开拓新市场时; ②混乱驾驭者角色,当管理者处理冲突或问题、调解各种争端时; ③资源分配者角色,管理者合理分配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时; ④谈判者角色,当管理者为了组织的利益和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讨价还价、商定成交条件时。 2)信息传递方面 ①监听者角色。管理者通过各种媒介寻求和获取信息以便更好的了解组织和环境时。 ②传播者角色。管理者将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时。 ③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向外界,如股东、消费者、公众、政府发布组织的有关信息时。 3)人际关系方面 ①挂名首脑角色:管理者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带领有关领导参观 企业。 ②领导者角色。管理者激励、指导员工时。 ③联络人角色。管理者与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时。 (7)管理者的技能(新增): ①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熟练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如工程、计算机科学、财务、营销等。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剖析

第一章绪论 管理: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承担管理工作、履行管理职能的人员及其集群,他们是管理的主体。 物本管理:是以任务、以物为中心,追求固定正规的管理,实行的是“任务管理制”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将经营艺术与现代管理方法融为一体的管理,是从科学走向艺术的管理,是从控制为主的专项管理转向实施更具全面性、长远性的战略管理。 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向特定区域内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或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 工商管理:以工商企业组织为主体,以向顾客提供服务或出售商品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所进行的经营管理活动。 归纳法: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通过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务或经验进行观察,分析其特点、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演绎法:运用模型来研究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称为演绎法。 定量研究方法:对管理现象中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寻求最优决策方案。 权变方法:由于管理环境和条件不断变化,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和技术。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关于管理的职能有哪几种观点? P5 3.德鲁克关于管理者角色的观点是什么? 管理者角色分为三类:第一,管理一个组织,求得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第二,管理管理者。第三,管理员工和工作。

4.明茨伯格关于管理者角色的观点是什么? 三大类型、十种角色。人际关系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类角色:监察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类角色:发起者、麻烦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5.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区别:目的、价值目标、权力来源、活动方式。P7 联系:都要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 第二章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原理:核心是提高效率,1.工作定额原理 2.选择、培训和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艺。3.实行职能工长制(所有的管理者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4.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6.劳资双方为提高效率而合作。7.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管理过程理论:法约尔是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1.企业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关系:后者包含于前者之中。2.管理的14项原则:P32 3.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行为科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学丛林: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 组织文化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1.古典管理理论的内容及贡献是什么? 2.霍桑实验的结论及意义是什么? 3.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与贡献是什么?

2019最新整理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考试重点

1.人事管理是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 2.人事管理学是以人事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正确反映人事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人事管理的含义? 所谓人事管理,是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 2.人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人、事,以及人和事的结合 (2)古今中外人事制度。 3.人事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1)人事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调节人与人之间在需要和利益上的矛盾,以实现人们在行动上的协调一致。 (2)人事管理的这一根本目标带有明显的双重性质。一方面,施加影响于人,使个人的需要和利益服从社会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则要服务于人,使个人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使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护。 基本原则:①适应需要;②任人唯贤;③竟争择优;④适才适用:⑤依法管理。 4.人事管理学的特点? (1)人事管理学是一门实用性的管理科学 (2)人事管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科学 (3)人事管理学是一门政治性较强的科学 5.人事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1.为每个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找到适当的职位,以实现人与事的最佳结合。 2.为每个劳动者完成其职责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实现职责、能力和环境的协调,得到最佳的劳动成果。 3.在劳动者完成其职责的过程中,对他的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并对其工作绩效作出评价。 6.人事管理学的基本观点? 1)必须以人为核心 (2)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3)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4)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 (5)必须重视职位和人员测评。 7.人事管理学的作用如下 (1)科学的人事管理是巩固政权、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2)科学的人事管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3)科学的人事管理对开发人才资源起重要作用。 8.人事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如下。 (1)人事管理学,就是专门研究用人之道的学科。社会学,是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 (2)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研究人事管理问题,这意味着:①要把人事管理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研究:②人事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它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社会中的人,而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无不打上社会的烙印;③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些观察、分析人事管理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94715

管理学大纲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管理与管理者 了解: 1.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 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资源,形成社会生产力;B.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C.合理组织协调人员、政府、资源之间关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D.把局部目标引向组织目标,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E.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改变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 管理学的内容体系(见教材) 管理学的重要性 对组织而言,管理具有普遍性。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组织(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无论组织规模的大小,无论组织的各层次(高层、中层和基层),还是组织的各个领域,没有管理是难以想象的。通过学习,学会管理各种组织。 对个人而言,当你开始职业生涯后,不是管理者,就是被管理者。 对管理者而言,理解管理过程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可以使自己获得成为有效地管理者的系统知识。通过学习,使管理者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对被管理者而言,学习管理可以更好的理解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适应组织的需要。 管理职能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孔茨和奥唐内尔: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本书: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组织管理层次 高层、中层和基层 理解: 管理的特性 1.动态性 2.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有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3.艺术性:即实践性、创造性。是指在实践中创造性的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4.创造性 5.经济性:机会成本、管理方式选择、资源有效整合 管理性质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体现所有者意志) 管理职能及之间的相互关系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掌握和运用: 各管理层次的工作任务、职能承担的侧重和技能要求的侧重 工作任务: 对于上层来讲,其主要任务是从整体利益出发,对整个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及实现目标的一些大政方针。

管理学原理考点整理

管理 管理与非管理的区别 管理者: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 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负全责,主要侧重于沟通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和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注重良好环境的创造和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中层管理者:承上启下,主要职责是正确领会高层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工作,有效指挥各基层管理者开展工作,注重日常事务管理。 基层管理者: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具体任务的完成 组织:指一种由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方式、低资源浪费)效果: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结果、高目标达成)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组织:明确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分类组合,谁去完成任务,信息与决策过程等; 领导:指导和激励参与者,进行沟通,解决冲突等。 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保证其按计划完成等。 管理职能的表现形式 决策与计划:产生方案、制定计划 组织:设计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

领导:确定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控制:识别和纠正偏差 明兹伯格的管理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者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危机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处理不同小组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子)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附加模块 古典方法 1.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 泰罗(假定工人都是“经济人”) 实验:搬运铁块实验、铁砂和煤炭的铲掘实验 内容: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配合(人事管理原则)、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密切配合以达“双赢”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基础 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 1、计划职能---预测未来并制订行动方案。 2、组织职能---建立组织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 3、领导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4、控制职能---保证组织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预先制订的计划。 管理者的概念 管理者是在组织中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的人。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联络者角色和领导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听者角色、发言人角色和传播者角色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处理混乱的角色、谈判者角色和资源分配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1、概念技能---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2、人际技能---与人共事、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3、技术技能---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时所需运用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知识及 其熟练程度。 管理者的层次 高层管理者---负责战略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中层管理者---直接负责或协助管理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层管理者---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其工作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三种不同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管理者的层次越高,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也越高;越是基层管理者,越需要掌握与业务有关的技术技能,而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也越少。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早期典型的管理思想 p14 1.劳动分工的观点 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 2.经济人观点 斯密认为,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具有利已主义的“经济人”的活动所产生的。

《管理学》知识点梳理-最新版

1..管理的定义及内涵(特征、要素)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一)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二)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三)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四)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管理者的角色(三大类、十种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4.管理者的技能及含义 (一)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三)概念技能:把观念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内容、评价、应用) 内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评价:(1)贡献 ?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讲求效率和调查研究 ?计划和执行相分离 (2)局限性 ?把工人看作“经济人” ?仅重视技术,不重视人 ?内容窄,局限于车间管理 6.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六大职能、十四条原则、管理要素(职能)) 经营的六项职能 ?技术活动:生产,制造 ?商业活动:购买,销售 ?财务活动:筹资,投资 ?会计活动:记帐,盘点 ?安全活动:保护财产和人员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集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 集体精神 管理要素(职能) ?计划:预测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组织:建立企业的物质与人的双重结构

自考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自考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管理: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即理解、激励她人并与她人共事的能力。概念技能: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见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管理学: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者: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经过协调她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组织环境:就是指影响组织生成与发展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集合。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 管理道德: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 社会责任: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进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决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并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计划:就是明确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各分支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对未来活动的具体行动任务、行动路线、行动方式、行动规则等进行规划、选择、筹谋的活动。 政策:组织对成员作出决策或处理问题所应遵循的行动方针的一般规定。 规划:为了实施既定方针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愿景:是对组织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构想和摄像,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回答了“追求什么”的问题。 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即回答为谁创造价值,创造什么价值的问题,它有三个特点:长期性、指导性、激励性。 目标管理:是由组织的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且能够客观衡量效果的目标,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战略计划: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而制定的全局性的、较长时期发展方向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地位的重大计划。 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设计:根据组织目标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筹划和考虑。 管理层次:是指从最高管理人员到最低工作人员中间所拥有的级数。 职权:是组织设计中赋予某一管理职位的权利。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做的制度性安排。 集权与分权:集权与分权是相正确,没有绝正确集权也没有绝正确分权。集权即职权的集中化,是指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向处于较高管理层次的职位集中的组织状态和组织过程。 授权:指上层管理者将适当的权利授予下属,让下属在指定的职责范围内作出决定和支配资源。 人员配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对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招聘、甄选、培训、绩效考核等。 甄选:综合利用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应聘者的任职资格、工作胜任程度等进行测量和评价到录用的过程。 绩效考核:组织定期测量、评估和检验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及其业绩的一种正式的制度。

管理学周三多第六版重点考试要点

一:管理 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①法约尔----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②福莱特----管理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③比得·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④赫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⑤哈罗德·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⑥加雷思·琼斯----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⑦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的主体、客体、目标) ●管理的属性:(1)自然属性: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 各种管理职能。此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 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成是一种客观存在(2)社会属性:实际上就是“为谁管理”的问题 2、管理的职能有五种: a.决策(计划):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 动 b.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 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成 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 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 c.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 人们的认识和活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 努力。 d.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e.创新:在其他管理职能创新所取得的效果中表现自身的存在和 价值

3、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4、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技能:指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5、科学管理理论: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主要观点 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管理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进行一场彻底精神革命 ●管理制度 科学操作方法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科学、选择、培训、提高工人 定制科学工艺流程 计划与执行分离 6、(1)泰勒科学管理的贡献: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提升生产效率,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管理与执行职能分离 (2)泰勒科学管理的局限性:a、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经济人”b、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c、内容窄,局限于车间管理 7、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被称为管理过程之父,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研究的主要内容:(1)、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2)、管理的一般原则(3)、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 8、管理人员遵循的14条原则(法约尔):(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对等(3)纪律(4)统一指挥(职工)(5)统一领导(任务)(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的报酬(8)适度的集权与分权(9)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1.管理的定义 (1)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对管理下的定义: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管理学下的定义:管理即制定决策。“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5项要素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现代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对管理下的定义: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他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个职能,管理的目标就是创造盈余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就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加有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4个职能。 综合以上各种管理的定义,可给出如下定义: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来协调组织中的群体行为,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能协调一致,有序进行,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的客观要求。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它要代表一定社会制度中的一定阶级的意志,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从管理学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的管理和资本主义的管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 3.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人们通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抽象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一方面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身的管理实践,解决新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 管理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而且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管理科学没有,也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他只是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即利用系统化的知识——科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的艺术。 二、管理的要素、职能、任务和作用 1.管理的要素: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概述 管理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协调各类资源,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载体是组织;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本质是协调;对象是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目的是实现共同目标。 管理的核心:决策管理的基本职能(四个):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的技能: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性技能(构想技能) 管理的性质:①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②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3普遍性 管理者分类:按层次分:高层中层基层(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按内容分:战略战术执行 按综合程度分:综合专业 管理者素质:①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②知识能力素质③身体素质 亨利.明茨伯格[加]—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谈判者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 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 泰罗(勒)[美],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内容:1工作定额原理2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标准化原理4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6职能工长制7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8例外原则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切斯特.巴纳德 亨利.法约尔[法],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之父【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一、区别经营和管理:六大活动:商业,安全,技术,财务,会计,管理 二、管理的职能: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三、管理的十四项原则:14条基本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等级制度与跳板,适当的集权与分权,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四、管理教育的重要性。管理是一种独立的适用于所有类型事业的活动;随着管理层级的不断上升,管理能力越重要;管理是能够传授的。 五、管理的普遍性。 马克思.韦伯[德],《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行政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下: 权威来源:①合理合法式权威②传统式权威③个人崇拜式权威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 梅奥[美]—霍桑实验 1车间照明实验 2继电器装配试验(福利试验)-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大规模访谈计划-社会归属和人际关系 4接线板绕线组的工作室试验-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霍桑实验结论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正式组织以效率逻辑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为主要标准 行为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个体行为研究#动机与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研究#组织行为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梳 理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1、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 ⑴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只要存在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并具有一致认可的目标,就需要协作,需要管理。管理具有普遍性,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⑵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其责任是: ①管理一个组织,即确定组织的使命、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 ②管理管理者,即管理者要培训下属,并运用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 ③管理工作和员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⑶管理具有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其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任何管理者都要承担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与控制五项基本职能;管理具有层次性,组织中的管理者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拥有的权力大小不同,关注与处理问题的类型、方式不同。 ⑷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5-7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⑴管理是一门科学,目前管理知识已经成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⑵管理也是一门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即管理活动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具有灵活性; ⑶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建立在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之上。靠经验、凭直觉、碰运气,难以取得有效成果; ⑷靠背诵管理原理和原则,忽视实际情况,缺乏创造性,其管理活动也会是无效的。 因此,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有效的管理活动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7-8 第二节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性质管理具有的两重性,即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陈传明管理学复习重点

陈传明管理学复习重点 1.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沟通、激励、创新。 2. 管理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3. 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a. 工作定额 b. 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 c. 职能工长制 d. 计划职能与执行只能相隔离 e. 例外原则:指高级管理人员为了减轻处理纷乱繁琐事务的负担,把处 理各项文书、报告等一般日常事务的权力下放给下级管理人员,高级管 理人员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f. 心理革命 4. 法约尔:是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最杰出代表。 他的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包括一下内容: (一)企业经营活动的类别: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会计活动、安全活动、管理活动。 (二)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三)管理十四项原则 a. 分工 b. 权力与责任 c. 纪律 d. 统一指挥 e. 统一领导 f.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g. 公平报酬 h. 集权 i. 等级链与跳板。是由企业的最高领导到最基层之间各级领 导人所组成的等级系列,它是一条权力线,用以贯彻执行统一 的命令和保证信息传递的秩序 j. 秩序 k. 平等 l. 保持人员稳定 m. 首创精神 n. 集体精神 5. 韦伯:被称为“行政组织理论之父”。 他的思想内容:a.明确分工 b.权力体系 c.规范录用 d.管理职业化 e.公私有 别 f.遵守规律和纪律 6. 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管理过程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为哈罗德·孔茨。该学派推崇法约尔的 管理职能理论,认为应对管理的职能进行认真的分析,

(完整word版)大一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提纲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提纲 第一章、管理学概述 一、管理的过程(四个) 1、计划工作(目标、方案) 2、组织工作(分工、协调、部门) 3、领导工作(指导、奖惩、指挥) 4、控制工作(标准、检查或考核、纠偏) 二、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区别 从本质上说,管理者需要为别人所做的工作负责即承担后果;作业者只需要为自己所做的工作负责即承担后果。(此答案为老师口述内容,详情参阅各自课堂笔记!) 三、管理者的技能 1、概念技能(抽象逻辑思维) 2、人际技能(对各层管理者都很重要) 3、技术技能 四、管理者的分类或管理者的角色(三大类十种) 1、人际方面的角色(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者)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企业者、纠纷调解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五、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客观规律性,反对经验论 管理的艺术性——实践性,反对模式论 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反映了管理活动自身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性。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对管理原理运用的灵活性和对管理方式和方式选择的技巧性。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 一、古典理论: 科学管理——泰勒 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 行政管理理论——韦伯 1、科学管理——泰勒 泰勒制的内容: 泰勒的管理思想和理论,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观点: A、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B、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的管理方法 C、实施科学管理要求精神上的彻底变革 根据以上观点,泰勒提出以下六个管理制度:

A、最佳动作原理 B、合理的日工作量或恰当的工作定额原理 C、第一流工人制 D、刺激性付酬制度 E、职能管理原理或职能工长制 F、例外原理 对泰勒制的评价: 贡献: A、泰勒制提出科学操作代替传统的个人经验 B、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 C、管理职能与执行的分离 局限性: A、泰勒把人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 B、泰勒制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 C、泰勒强调科学管理会产生劳资双方的精神变革 PS:科学管理原理的四个实验(具体内容见PPT) A、动作时间研究 B、搬运生铁的试验 C、铁锹的试验 D、金属切削试验 2、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 管理的十四项一般原则: 法约尔认为,管理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能灵活地贯彻管理的14条原则: (1)劳动分工 (2)责权对等。 (3)纪律严明。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合理的报酬 (8)适当的集权与分权。 (9)等级链(常考) (10)秩序。 (11)公平。 (12) 人员稳定。 (13) 首创性。 (14) 团结精神。 管理的五项职能: A、计划: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B、组织: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C、指挥: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D、协调: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 E、控制: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