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考试大纲-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微生物学考试大纲-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微生物学考试大纲-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2014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微生物学》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生物化工专业和生物学专业硕士生入学初试专业基础课。考试对象为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题型及分数

术语解释25%

选择填空20%

简答题35%

设计及论述20%

(四)参考书目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细菌、菌落、缺壁细菌、伴胞晶体、芽孢、支原体、衣原体、L

型细菌

2、细菌的繁殖

3、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异

4、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酵母菌、霉菌、真菌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

1、T4噬菌体、病毒、溶源性、温和噬菌体

2、病毒的繁殖

3、病毒的特性

4、病毒粒群体形态及其代表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1、组合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鉴定性培养基、EMB培养基、光

能营养型微生物、生长因子

2、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3、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

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1、Stickland反应、代谢物回补顺序、糖酵解、肽聚糖

2、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合成途径

3、生物固氮及生化机制

4、生物氧化的形式、过程、功能和类型

5、底物脱氢的4条途径及其产能效率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1、灭菌、抗生素、消毒、发酵罐、恒化式连续发酵、恒浊式连续发酵、高密度培养、间歇式灭菌

2、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pH改变的原因及调控

3、加压蒸气灭菌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4、湿热灭菌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5、连续培养的优点及限制

6、微生物培养的延滞期及其调控措施

7、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1、表型、变异、模式生物、质粒、影印平板培养法、转化、转导、突变、菌种复壮、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

2、3个经典实验

3、菌种保藏方法

4、诱变育种及原则

5、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6、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

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

1、富营养化、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大肠菌群数

2、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九章传染与免疫

1、免疫、补体、干扰素、抗体、单克隆抗体、Ig、ADCC效应、DNA

疫苗

2、免疫标记技术

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1、种、菌株、克隆、纯培养、斜面

2、基本的微生物学名或属名

实验一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参数及逻辑功能测试

实验一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参数及逻辑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TTL与非门各参数的意义。 2、掌握TTL与非门的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 3、掌握基本逻辑门的功能及验证方法。 4、学习TTL基本门电路的实际应用。 5、了解CMOS基本门电路的功能。 6、掌握逻辑门多余输入端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原理 (一) 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参数 用万用表鉴别门电路质量的方法:利用门的逻辑功能判断,根据有关资料掌握电路组件管脚排列,尤其是电源的两个脚。按资料规定的电源电压值接 好(5V±10%)。在对TTL与非门判断时,输入端全悬空,即全 “1”,则输出端用万用表测应为以下,即逻辑“0”。若将其 中一输入端接地,输出端应在左右(逻辑“1”),此门为合格 门。按国家标准的数据手册所示电参数进行测试:现以手册中 74LS20二-4输入与非门电参数规范为例,说明参数规范值和测试条件。 TTL与非门的主要参数 空载导通电源电流I CCL (或对应的空载导通功耗P ON )与非门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电 源提供的电流是不同的。I CCL 是指输入端全部悬空(相当于输入全1),与非门处于导通状态,

输出端空载时,电源提供的电流。将空载导通电源电流I CCL 乘以电源电压就得到空载导通功 耗P ON ,即 P ON = I CCL ×V CC 。 测试条件:输入端悬空,输出空载,V CC =5V。 通常对典型与非门要求P ON <50mW,其典型值为三十几毫瓦。 2、空载截止电源电流I CCh (或对应的空载截止功耗P OFF ) I CCh 是指输入端接低电平,输出端开路时电源提供的电流。空载截止功耗POFF为空载 截止电源电流I CCH 与电源电压之积,即 P OFF = I CCh ×V CC 。注意该片的另外一个门的输入也要 接地。 测试条件: V CC =5V,V in =0,空载。 对典型与非门要求P OFF <25mW。 通常人们希望器件的功耗越小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但往往速度高的门电路功耗也较大。 3、输出高电平V OH 输出高电平是指与非门有一个以上输入端接地或接低电平的输出电平。空载时,输出 高电平必须大于标准高电压(V SH =);接有拉电流负载时,输出高电平将下降。 4、输出低电平V OL 输出低电平是指与非门所有输入端接高电平时的输出电平。空载时,输出低电平必须低于标准低电压(VSL=);接有灌电流负载时,输出低电平将上升。 5、低电平输入电流I IS (I IL ) I IS 是指输入端接地输出端空载时,由被测输入端流出的电流值,又称低电平输入短路 电流,它是与非门的一个重要参数,因为入端电流就是前级门电路的负载电流,其大小直 接影响前级电路带动的负载个数,因此,希望I IS 小些。

实验一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

实验一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测试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与异或门的逻辑功能。 2、了解测试的方法与测试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实验中用到的基本门电路的符号为: 在要测试芯片的输入端用逻辑电平输出单元输入高低电平,然后使用逻辑电平显示单元显示其逻辑功能。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数字逻辑电路用PROTEUS 2、显示可用发光二极管。 3、相应74LS系列、CC4000系列或74HC系列芯片若干。 四、实验内容 1.测试TTL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a)测试74LS08的逻辑功能。(与门)000 010 100 111 b)测试74LS32的逻辑功能。(或门)000 011 101 111 c)测试74LS04的逻辑功能。(非门)01 10 d)测试74LS00的逻辑功能。(两个都弄得时候不亮,其他都亮)(与非门)(如果只接一个的话,就是非门)001 011 101 110 e)测试74LS02(或非门)的逻辑功能。(两个都不弄得时候亮,其他不亮)001 010 100 110 f)测试74LS86(异或门)的逻辑功能。 2.测试CMOS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在CMOS 4000分类中查询 a)测试CC4081(74HC08)的逻辑功能。(与门) b)测试CC4071(74HC32)的逻辑功能。(或门) c)测试CC4069(74HC04)的逻辑功能。(非门) d)测试CC4011(74HC00)的逻辑功能。(与非门)(如果只接一个的话,就是非门)

e)测试CC4001(74HC02)(或非门)的逻辑功能。 f) 测试CC4030(74HC86)(异或门)的逻辑功能。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好各门电路的真值表表格,将实验结果填写到表中。 2.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各逻辑门的逻辑表达式,并分析如何判断逻辑门的好坏。 3.比较一下两类门电路输入端接入电阻或空置时的情况。 4.查询各种集成门的管脚分配,并注明各个管脚的作用与功能。 例:74LS00 与门 Y=AB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2012级制药专业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姓名: 刘甜甜学号: 2012304090 班级: 制药12-2班指导老师:王健 日期:2014.6.11

一、实验目的 1、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一些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原理。 2、掌握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试验方法。 3、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染色特点。 4、了解细菌在普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血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5、掌握细菌分离划线培养的方法。 6、掌握细菌的初步生化反应。 7、掌握细菌密集划线法,掌握细菌K-B药敏纸片法。 二、实验内容 1 细菌Gram’s stain染色,镜检,观察记录细菌形态和特色特征 1.1 实验原理:染色原理:G+菌与Gˉ菌细胞壁不同,G+菌比Gˉ菌细胞内核糖核酸镁盐含量高,G+菌比Gˉ等电点低。 1.2 实验步骤: 1.2.1.制片:○1涂片:取半滴生理盐水置一洁净玻片上,以无菌操作技术自平板上去菌落少许,与生理盐水混匀,均匀涂布约1cm2大小,自然干燥; ②固定:取含菌膜的玻片与酒精灯火焰上来回三次,使菌膜牢固附于玻片表面; 1.2.2染色:①初染:取结晶紫一到两滴覆盖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细流水冲洗,切勿直接冲洗涂片区域; ②媒染:取卢氏碘液1~2滴覆盖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③脱色:取95%酒精2~3滴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局部接近无色即可, 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④复染:取1:10稀释石炭酸复红覆盖涂片区域,轻微摇动,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⑤吸水纸初步吸干玻片水分,然后自然干燥; 1.2.3 镜检:于涂片区域加半滴香波油,油镜(100倍目镜)下。 图1:Gram’s stain(1000×)图2:染色试验 三、分离培养 1实验原理:四区划线法是把混杂着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繁殖后生成个菌落。有时这些单菌落并非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能得到纯种。其原理是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数电实验 组合逻辑电路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组合逻辑电路 实验类型: 设计型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加深理解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 2. 熟悉74LS00、74LS11、74LS55等基本门电路的功能及其引脚。 3. 掌握组合集成电路元件的功能检查方法。 4.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方法及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5. 熟悉全加器和奇偶位判断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根据给定的功能要求,列出真值表; 2. 求各个输出逻辑函数的最简“与-或”表达式; 3. 将逻辑函数形式变换为设计所要求选用逻辑门的形式; 4. 根据所要求的逻辑门,画出逻辑电路图。 实验内容: 1. 测试与非门74LS00和与或非门74LS55的逻辑功能。 2. 用与非门74LS00和与或非门74LS55设计一个全加器电路,并进行功能测试。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 学号: 日期: 装 订 线

3. 用与非门74LS00和与或非门74LS55设计四位数奇偶位判断电路,并进行功能测试。 三. 主要仪器设备 与非门74LS00,与或非门74LS55,导线,开关,电源、实验箱 四.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 1、一位全加器 全加器实现一位二进制数的加法,他由被加数、加数和来自相邻低位的进数相加,输出有全加和与向高位的进位。输入:被加数Ai,加数Bi,低位进位Ci-1输出:和Si,进位Ci 实验名称:组合逻辑电路 姓名:学号: 列真值表如下:画出卡诺图: 根据卡诺图得出全加器的逻辑函数:S= A⊕B⊕C; C= AB+(A⊕B)C 为使得能在现有元件(两个74LS00 与非门[共8片]、三个74LS55 与或非门)的基础上实现该逻辑函数。所以令S i-1=!(AB+!A!B),Si=!(SC+!S!C), Ci=!(!A!B+!C i-1S i-1)。 仿真电路图如下(经验证,电路功能与真值表相同):

《药学微生物学》考试大纲.doc

《包装材料学》考试大纲 总体要求: 包装材料学是随着我国现有包装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包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应用的科学。它是包装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包装科学的基础课程,为包装工程专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纸、塑料、金属、玻璃、陶瓷、复合材料及包装辅助材料等的物理、化学结构、性能、用途及其制品成型工艺;掌握改善和提高包装材料包装适应性的技术和方法;掌握相应包装材料及制品的质量检测技术,熟悉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了解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知识。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根据商品性能和包装要求,正确选择包装材料、制订材料加工成型工艺、正确测试评价材料质量,并能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绪论 掌握包装的概念和包装的目的与功能;掌握包装材料及容器的定义和分类。 了解包装材料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第1章纸包装材料及容器 掌握纸和纸板的分类;纸和纸板的制造,重点是造纸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瓦楞纸板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及生产设备;包装常用纸和纸板性能和应用;瓦楞纸箱形式、制造及质量检测。 掌握纸盒的分类、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 了解纸的结构组成、纸包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其他纸包装容器生产技术、性能及应用。 第2章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 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塑料制品的加工成型方法、常用塑料品种及性能; 掌握复合材料的组成、加工方法、性能及应用;掌握塑料缓冲包装材料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 了解塑料包装制品的分类、塑料包装容器及制品和塑料软包装材料的生产工艺

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了解塑料捆扎材料及制品的生产工艺、性能及应用;了解塑料包装材料的鉴别方法;了解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 第3章金属包装材料及其包装容器 掌握金属包装材料的主要品种(镀锡钢板、镀銘钢板和铝材)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掌握金属包装容器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重点是生产金属三片罐和两片罐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 了解金属包装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了解除金属三片罐和两片罐之外的其他金属包装容器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 第4章玻璃包装材料及容器 掌握玻璃包装材料的基本知识、玻璃的性能、玻璃容器的制造和提高玻璃容器使用性能的相关技术方法。 了解玻璃容器发展趋势;了解玻璃容器的分类、安甑和管制玻璃药瓶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 第5章陶瓷包装材料及容器 掌握陶瓷包装容器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 了解陶瓷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分类、结构组成和发展趋势。 第6章木材包装材料及容器 了解木材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种类、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法、性能及应用。 第7章功能性包装材料 了解水溶性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生物降解包装材料等功能性包装材料研究进展。 第8章包装辅助材料 掌握黏合剂的黏合机理和基本组成,了解各类黏合剂的组成和基本配方,理解各类材料的粘合方法。 掌握胶带的构成及各组成的作用,熟悉压敏型黏合剂的黏附特性,了解常用的封缄和捆扎材料。 了解涂料在包装中的应用,掌握涂料的组成及其作用,了解涂料的命名方法和施涂方式。

最新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考卷A0708答案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考卷A0708答案

一、填空题(共30分,其中8和11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0.5 分) 1. 显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可由外形来辨别,镜头长度越短,口径越大,放大倍数越低。物镜的放大倍数都标在镜头上,常用的低倍镜为_ 10 ×、20×;高倍镜为 40 ×、45×;油镜为90×、 100 ×。若20×的目镜与45×的物镜配合使用,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为900倍,一般用 45×20 表示。 2. 新玻璃器皿含有游离碱,一般先将其浸于 2%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然后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用过的培养皿或试管若含有废弃 培养基或菌体,需先经高压蒸气灭菌或沸水煮沸后,倒掉污 物,方可清洗。 3. 微生物培养基的分类方法和种类很多,如按培养基中凝固剂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按照 培养基的原料来源可分为合成、半合成和天然 培养基,如PDA培养基根据其原料来源属于其中的半合成培养基。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

4. 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可简单描述为:配料(称量)→溶解→校正pH→加凝固剂→融化→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无菌检查,其中最后一步非常关键,可检测培养基的是否可用。 5.培养基的灭菌一般多采用高压蒸气灭菌,灭菌压力为0.1Mpa,即 121 ℃,时间20 min,若培养基中含糖成分的含量较高,一般多采用过滤除菌或减压灭菌,减压灭菌时温度为 115 ℃。 6.对不同的微生物进行斜面接种时,常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如细菌和放线菌多采用密波状蜿蜒划线,酵母菌多采用中央划线法,用来观察菌种的形态和培养特征;霉菌多用点接法。 7.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微生物常采用不同的制片方法,如细菌需经过固定和染色后利用油镜(物镜)观察;酵母菌需制备水浸片,不需要染色,高倍镜下观察;霉菌制片时需要乳酸苯酚油作为一种介质,防止菌丝成团影响观察;另外,在观察假丝酵母和青霉菌时,需对菌体作小室培养以便观察到完整的菌体形态。 8.微生物学中可根据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结果对未知菌进行鉴定,如利用MR实验和V-P实验可检测微生物利用葡萄糖产酸能力;明胶液化实验可检测细菌是否产蛋白酶;硝酸盐还原实验可检测细菌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

硕士研究生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科名代码:832 适用专业:生物化工 参考书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周群英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二版。 考试内容要求 绪论 §1 环境与环境工程面临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与微生物 §2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3 微生物的概述 第一篇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 第一章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1 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 §2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3 病毒的繁殖 §4 病毒的培养 §5 病毒对物理、化学因素的抵抗力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去处效果 第二章第二章原核生物 §1 细菌 §2 古菌 §3 放线菌 §4 蓝细菌 §5 螺旋体 §6 立克次氏体和支原体 第三章第三章真核生物 §1 原生动物 §2 微型后生动物 §3 藻类 §4 真菌 第四章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1 微生物的酶 §2 微生物的营养 §3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4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第五章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 微生物的生存因子 §3 其他不利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 §4 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5 菌种的退化、复壮与保藏 第六章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 微生物的遗传 §2 微生物的变异 §3 基因重组 §4 遗传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第二篇第二篇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

第一章第一章微生物生态 §1 生态系统 §2 土壤微生物生态 §3 空气微生物生态 §4 水体微生物生态 第二章第二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 氧循环 §2 碳循环 §3 氮循环 §4 硫循环 §5 磷循环 §6 铁、锰的循环 第三章第三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1 污、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生态系统 §2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和丝状膨胀控制对策 §3 厌氧环境中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 第四章第四章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1 污、废水深度处理——脱氮、除磷与微生物学原理 §2 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问题 §3 饮用水的消毒及其微生物学效应 第五章第五章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为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1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2 废气的生物处理 第六章第六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1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2 微生物细胞外多聚物的开发与应用 §3 优势菌种与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

微生物学考试大纲-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2014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微生物学》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生物化工专业和生物学专业硕士生入学初试专业基础课。考试对象为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题型及分数 术语解释25% 选择填空20% 简答题35% 设计及论述20% (四)参考书目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细菌、菌落、缺壁细菌、伴胞晶体、芽孢、支原体、衣原体、L 型细菌 2、细菌的繁殖 3、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异 4、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酵母菌、霉菌、真菌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 1、T4噬菌体、病毒、溶源性、温和噬菌体 2、病毒的繁殖 3、病毒的特性 4、病毒粒群体形态及其代表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1、组合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鉴定性培养基、EMB培养基、光 能营养型微生物、生长因子 2、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3、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 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1、Stickland反应、代谢物回补顺序、糖酵解、肽聚糖 2、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合成途径 3、生物固氮及生化机制 4、生物氧化的形式、过程、功能和类型 5、底物脱氢的4条途径及其产能效率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1、灭菌、抗生素、消毒、发酵罐、恒化式连续发酵、恒浊式连续发酵、高密度培养、间歇式灭菌 2、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pH改变的原因及调控 3、加压蒸气灭菌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4、湿热灭菌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浙江大学工业微生物学2000真题

浙江大学2000年工业微生物考研试题 一、是非题(共16分。只需注明 “ 对 ” 或 “ 错 ” ) ? 遗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型。 EMP 和 HMP 代谢途径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种微生物的糖代谢中。 如果碱基的置换,并不引起其编码的肽链结构的改变,那么,这种突变现象称为沉默突变。 低剂量照射紫外线,对微生物几乎没有影响,但以超过某一阈值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则会导致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在宿主细胞内, DNA 病毒转录生成 mRNA ,然后以 mRNA 为模板翻译外壳蛋白、被膜蛋白及溶菌酶。 总状毛霉和米根霉同属藻状菌纲。 大多数微生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生长因子,不必从外界摄取。 产子囊孢子的细胞一定是双倍体,而出芽生殖的细胞可以是双倍体,也可以是单倍体。 E.coli K12( l ) 表示一株带有 l 前噬菌体( Prophage) 的大肠杆菌 K12 溶源菌株。 因为不具吸收营养的功能,所以,将根霉的根称为“假根”。 因为细菌是低等原核生物,所以,它没有有性繁殖,只具无性繁殖形式。 与单独处理相比,诱变剂的复合处理虽然不能使微生物的总突变率增大,但能使正突变率大大提高。 微生物系统分类单元从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科、目、属、种。 在自然条件下,某些病毒DNA 侵染宿主细胞后,产生病毒后代的现象称为转染(transfect) 。 一个操纵子中的结构基因通过转录、转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操纵基因和启动基因通过转录、转译控制结构基因的表达。 蓝细菌是一类含有叶绿素 a 、具有放氧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 二填充题(共 30分): 实验室常见的干热灭菌手段有 a 和 b 等。 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 a 和 b 等,无机氮源有 c 和 d 等。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e 等作为有机氮源。 细菌的个体形态主要有 a 、 b 和 c 等。 细菌肽聚糖由 a 和 b 交替交联形成基本骨架,再由 c 交差相连,构成网状结构。 a 是芽孢所特有的化学物质。一般它随着芽孢的形成而形成,随芽孢的萌发而消失。 微生物系统命名采用 a 法,即 b 加 c 。 中体 (mesosome) 是 a 内陷而成的层状、管状或囊状结构。它主要功能 b 。 鞭毛主要化学成分为 a ,鞭毛主要功能为 b 。 荚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有 a 和 b 等,常采用 c 方法进行荚膜染色。 霉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是 a 等;酵母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是 b 和 c 等。 培养基按其制成后的物理状态可分为 a 、 b 和 c 。 枝原体突出的形态特征是 a ,所以,它对青霉素不敏感。 碳源对微生物的主要作用 a 。 Actinomycetes 是一类介于 a 和 b 之间,又更接近于 a 的原核微生物。它的菌丝因其形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 c 、 d 和 e 。 霉菌的有性繁殖是通过形成 a 、 b 和 c 三类孢子而进行的。其过程都经历 d 、 e 、 f 三阶段。大多数霉菌是 g 倍体。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试卷A0809答案

2008-2009学年第 一学期本科试卷 课程名称:工业微生物学实验(A) 答案 第 1 页 (共 8 页) 学 院: 专 业: 学号: 姓名: ―――――――――――――装――――――――――――订――――――――――――线――――――――――――――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成绩 得分 得分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 无菌操作:培养基经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接种工具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含菌材料于培养基上,这一操作称为无菌操作。 2.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3. 假菌丝: 酵母生长旺盛时,出芽形成的芽细胞尚未脱离母细胞又长出了新芽,容易形成成串的细胞。如果各细胞之间连接处面积小于细胞直径,形成的这种藕节状的细胞串称为假菌丝。 4.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24h 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5. 细菌菌落总数: 指被检样品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法,培养一段时间后,每毫升或每毫克样品中所含细菌的菌落数。由于经过适当稀释的样品中每个细胞可形成一个单菌落,所以菌落数即是细菌活菌总数。 得分 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 1.无菌吸管上端塞入棉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菌液吸入口中( A )。 A.错 B.对

年级:06级专业:生物工程(本科)课程号:S040101046 2.稀释平板计数时,细菌,放线菌,真菌的计数标准是选择每皿中菌落数在30-300个的稀释度进行计数( A )。 A.错 B.对 3.为了满足微生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配制培养基所用的水最好使用自来水( B)。 A.错 B.对 4.实验室通常使用血球计数板测酵母菌的总菌数或霉菌的孢子数( B )。 A.错 B.对 5.浸油的油镜镜头可用软的卫生纸擦净( A )。 A.错 B.对 6.稀释平板计数通常采用的是二倍稀释法( A )。 A.错 B.对 7.使用手提灭菌锅灭菌后,为了尽快排除锅内蒸汽,可直接打开排气阀排气( A )。 A.错 B.对 8.镜台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是10微米( B )。 A.错 B.对 9.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任数5个大方格(80个小格)的菌数即可( A )。 A.错 B.对 10.测微生物的细胞大小时,需要校正的是镜台测微尺每格的实际长度( A )。 A.错 B.对 15分,每空0.5分) 1. 检查乳品和饮料是否含有大肠杆菌(E.coli)等肠道细菌,可采用___伊红美兰 ____培养基,在这种培养基平板上___能分解乳糖产酸的菌_(大肠菌群)_____会形成具有___金属_______光泽的紫黑色小菌落。 第 2 页(共8 页)

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精)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电工电子实验报告 电路设计与仿真—Multisim 课程名称 逻辑门电路 实验名称 2009112030406 陈子明 学号姓名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名称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所在院系 分数

实验逻辑门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分析基本的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2、学习各种常用时序电路的功能; 3、了解一些常用的集成芯片; 4、学会用仿真来验证各种数字电路的功能和设计自己的电路。 二、实验环境 Multisim 8 三、实验内容 1、与门电路 按图连接好电路,将开关分别掷向高低电平,组合出(0,0)(1,0)(0,1)(1,1)状态,通过电压表的示数,看到与门的输出状况,验证表中与门的功能: 结果:(0,0)

(0,1) (1,0) (1,1) 2、半加器 (1)输入/输出的真值表

输入输出 A B S(本位和(进位 数)0000 0110 1010 1101 半加器测试电路: 逻辑表达式:S= B+A=A B;=AB。 3、全加器 (1)输入输出的真值表 输入输出

A B (低位进 位S(本位 和) (进位 数) 0 0 0 0 0 00110 01010 01101 10010 10101 11001 11111(2)逻辑表达式:S=i-1;C i=AB+C i-1(A B) (3)全加器测试电路:

4、比较器 (1)真值表 A B Y1(A>B Y2(A Y3(A=B 0 0 0 0 1 0 1 0 1 0 1 0 1 0 0 1 1 0 0 1 (2)逻辑表达式: Y1=A;Y2=B;Y3=A B。 (3)搭接电路图,如图: 1位二进制数比较器测试电路与结果:

微生物学

菌类 现有的菌类植物约有9000种。植物多不含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的生活是异养的。菌类不是一个纯一的类群,也是为着方便而设的。它们可分为: (一) 细菌门 (Schizomycophyta) (二)粘菌门 (Myxomycophyta) (三) 真菌门 (Eumycophyta) 细菌门 Schizomycophyta 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分布很广,水、空气、土壤和许多动植物的体内也都有细菌。它们是单细胞植物,没有具膜的核,一般无色素。 形态上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 球菌:球菌的细胞为球形或半球 形,直径0.5-2微米 (2) 杆菌:杆菌细胞呈杆棒状,长 1.5-10微米,宽0.5-1微米。 (3) 螺旋菌:螺旋菌细胞长而弯曲,略 略弯曲的称为弧菌。 另:细菌的营养方式多数为异养,有的是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收有机物,称寄生细菌。寄生细菌能致人畜的疾病和植物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棉花角斑病、花生青枯病以及蔬菜软腐病。

有的是从动植物遗体或其它有机物取得有机物,称腐生细菌。腐生细菌常使食物腐烂,地球上的碳、氮循环,绿色植物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腐生细菌的腐烂方可吸收。 有的细菌,如根瘤菌能摄取大气中的氮,制成有机氮,供绿色植物生长,称为共生。 放线菌为细菌中的一类,细胞杆状,不游动,在某种生活情形下成分枝丝状体。有些属能产生抗菌素,常见的有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 粘菌门 Myxomycophyta 粘菌门是介于动植物之间的一类生物,约有500种。它们的生活史中一般是动物性的,另一段是植物性的。 营养体是一团裸露的原生质体,多核,无叶绿体,能作变形虫式运动,与动物相似。生殖时能产生具纤维素壁的孢子,为植物性状。

工业微生物学3章习题

工业微生物学3章 1、 什么是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有哪些生理功能? 营养指物体从外部环境摄取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和繁殖需要的过程,这些能量和物质即为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有:为生物提供必需的能量,结构合成物质,调节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理环境。 4、什么是能源?试以能源为主,对微生物营养类型进行分类能源是指能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能。 能源是指能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必需的能量来源的营养物质和辐射能。 以能源,碳源不同可将微生物分成四大类: 7、什么是生长因子?它主要包括哪几类化合物?是否任何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如何才能满足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 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不能从普通的碳源。氮源合成,而需要另处少量加入来满足生长需要的有机物质。 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嘌呤和嘧啶及其衍生物、甾醇、胺类、C4~C6 的分枝或直链脂肪酸等。 各种微生物所需的生长因子互不相同,有的需要多种,有的不需要,培养条件也会影响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 为了满足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一般要在培养基本中添加少量的该种生长因子。 9、为什么实验室配制培养基时,一般采用蛋白胨而不是以蛋白质为氮源?为什么枯草杆菌能水原明胶,而大肠杆菌则不能? 蛋白胨是水解产物,微生物可直接利用,另处蛋白胨比蛋白质更易保存,所以实验室一般用蛋白质胨作氮源。 大肠杆菌是G+ 菌,它的细胞壁中含有脂多糖和外壁层,使蛋白分解酶无法穿过细胞壁,来到胞外水解明胶,而枯草杆菌是G-菌,情况相反,因而可以水解明胶。 13、什么是选择性培养基?它在工业微生物学工作中有何重要性?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中的选择性原理。 根据某种某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某些物理,化学条件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称为选择性培养基,其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效率。 例如,已知结晶紫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那么,在革兰氏阳,阴性菌的混合培养物中加入结晶紫,即可使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而分离对象革兰氏阴性菌则可趁机大大增殖,在数量占据优势。 16、什么是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温度对同一微生物的生长速度,生长量代谢速度及各代谢产物的累积的影响不否相同?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实践意义? 最适生长温度是某微生物分裂代时最短成生长速率最高时的培养温度。同一微生物的不同生理过程有着不同的最适温度,温度对同一微生物的生长速度,生长量,代谢速度及各代谢产物的累积量的影响各不相同。 研究这一问题,使我们能根据目标产物的情况,选择最适温度,以提高发酵生产效率。 19、 24、导酵母菌接种到含有葡萄糖和最低限度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并分装到烧瓶A 和B 中,将烧瓶A 放在30 的好氧培养中,烧瓶B 放在30 的 氧培养。问: A 哪个培养能获得更多的A TP ?A B 哪个培养能获得更多的酒精:B C 哪个培养中的细胞世代时间更短?A D 哪个培养能获得更多的细胞量?A E 哪个培养液的吸光更高?A 能 源 CO2(自养型)------- 自养型 有机碳化物-------光能异养型 光: 光能营养型 化合物: 化能营养型

828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名称:微生物学 二.考试要求 本《微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黑龙江大学微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微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考生应全面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不同类群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菌落特征、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等规律特征,考生也应具备完整的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并掌握如何利用各种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的一般问题。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知识点: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微生物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21世纪微生物学展望。 第二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一节细菌 知识点:细菌的基本特征;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与大小;细菌的基本构造(细胞壁的结构、组成与功能;细胞壁与革兰氏染色的关系;细胞 质膜的结构、组成与功能;中体、核质体、细胞质、内含物及亚细胞结构。); 细菌的特殊构造: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的形态、组成与功能;细菌的繁 殖方式;细菌的菌落特征。 第二节放线菌 知识点:放线菌的基本特征;放线菌的一般形态(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囊及孢子);放线菌的菌落特征;放线菌的繁殖方式与生活史。 第三节蓝细菌 知识点:蓝细菌的定义、分布和特点;异形胞的概念和特性。 第四节其它原核微生物

知识点: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蛭弧菌的形态、结构、营养特征与致病性。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一节酵母菌 知识点:酵母菌的分布特征;酵母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及内含物);酵母的培养特征;酵母的繁殖方式;酵母菌的菌落特 征。 第二节丝状真菌——霉菌 知识点:霉菌的分布特征;霉菌与人类的关系;霉菌的一般形态结构及其与细菌、放线菌形态的比较;霉菌的菌落特征;霉菌的繁殖。 第四章病毒和亚病毒 第一节病毒 知识点:病毒的概念;生物学特点及种类;病毒的形态与大小;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繁殖。了解目前国内外在主要病毒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和 进展。 第二节亚病毒 知识点: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的概念、特性和致病特点。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第一节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 知识点:微生物的营养需要,营养物及其功能。 第二节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知识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第三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知识点: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主要方式。 第四节培养基 知识点:培养基的种类、配制原则与应用。 第六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学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期末复习题集 (第一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糖(醇、苷)类发酵试验 2.O/F试验 3.七叶苷水解试验 4.甲基红试验 5.VP 试验 6.吲哚试验 7.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8.硫化氢试验 9.尿素酶试验 10.氧化酶试验 11.触酶试验 12.凝固酶试验 13.克氏双糖铁(KIA)试验 14.MIU 15.胆汁溶菌试验 16.奥普托欣敏感试验 17.协同凝集试验

二、问答题 1.简述临床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和标本的处理。 2.哪些细菌可用不染色标本动力检查而作出判断?主要依据是什么? 3.用于观察细菌动力及运动情况可用哪些方法? 4.常用染料有哪些?其中哪些常用于细菌的染色。 5.简述常用的染色方法,其中有哪些是鉴别染色法? 6.何为培养基,按性质和用途可分为哪几类?并举例说明。 7.细菌常用的分离培养基有哪些? 8.细菌接种方法有哪些?有何用途? 9.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有哪些? 10.如何检测细菌的内毒素和外毒素? 11.简述细菌生化反应的概念。常见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碳源和 氮源利用试验及酶类试验有哪些? 第4章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s 一、名词解释 1. E试验 二、问答题 1.常见的药物敏感试验有哪些方法?简述其原理、方法及结果解释。 2.试述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药敏试验所用培养基和细菌接种方法? 3.厌氧菌体外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和稀释法常用培养基是什么?孵育条件是什么?

第5章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Classification and Gram Naming 1.细菌学名是如何命名的? 2.细菌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有那两类?其主要依据主要是什么? 第6章革兰阳性球菌 Gram Positive Coccus 一、名词解释 1.SPA 2.血浆凝固酶 3.血浆凝固酶试验 4.玻片法凝固酶试验 5.试管法凝固酶试验 6.胆汁溶菌试验 7.optochin试验 8.M蛋白 9.链道酶 10.链激酶 二、问答题 1.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 2.简述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和抵抗力。 3.致病性葡萄球菌有哪些重要特点?如何鉴别?

最新浙江大学工业微生物真题

浙江大学工业微生物92-97 1992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共15分) 1、细菌一般进行a 繁殖,即b 。酵母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类,无性繁殖又可分为c ,d 两种形式,有性繁殖时形成 e ;霉菌在有性繁殖中产生的有性孢子种类有 f ,g ,h ;在无性繁殖中产生的无性孢子种类有i ,j ,k ;放线菌以l 方式繁殖,主要形成m ,也可以通过n 繁殖。 2、一摩尔葡萄糖通过EMP途径和TCA循环彻底氧化,在原核微生物中产生a 摩尔ATP,在真核微生物中产生b 摩尔ATP,这是因为在真核微生物中,c 不能通过线粒体膜,只能借助于d 将EMP途径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还原成 e ,后者可进入线粒体,将氢转移给f ,形成g ,自身又回复到磷酸二羟丙酮。这一过程称为“穿梭”,每次穿梭实际损失h 个ATP。 3、微生物基因突变的机制包括a 、b 及c 。诱发突变的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d , e , f 和g ;化学诱变剂包括h ,i 和j 。 二是非题(叙述正确的在括号写T,错误的写F,共10分) 1、自养型、专性厌氧型微生物不是真菌() 2、在酵母细胞融合时,用溶菌酶破壁() 3、从形态上看,毛霉属细菌都有假根() 4、营养缺陷型菌株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正常生长() 5、产黄青霉在工业生产上只用于生产青霉素() 6、分子氧对专性厌氧微生物的抑制和制死作用是因为这些微生物内缺乏过氧化氢酶() 7、同工酶是指能催化同一个反应,有相同控制特征的一组酶() 8、基因位移是借助于酶或定向酶系统实现的主动输送,因此不需要消耗能量() 9、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NaCl的作用是降低渗透压() 10、噬菌体的RNA必须利用寄主的蛋白质合成体系翻译,因此只能在寄主体内繁殖() 三. 名词解释(共15分) 1、抗代谢物 2、温和噬菌体 3、阻遏酶 4、转化 5、活性污泥 四在恒化器中培养微生物,在稳态操作时,μ=D,D为稀释率,μ可用Monod公式描述:求:a. 恒化器出口底物浓度S0和微生物浓度X0 b. 当稀释率D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清洗”现象,求发生清洗现象的最小稀释率Dcrit c. 单位体积细胞产率可以用细胞出口浓度X0与稀释率的乘积DX0表示。求当DX0达到最大值时的稀释率Dmax 五. 简要叙述工业微生物研究和实验中的微生物培养基必须具备的要素和对于大规模生产 时对培养基的基本要求。(15分) 六. 以肌苷酸生产菌为例,说明营养缺陷型菌株筛选的机理及筛选的方法。(15分) 七. 试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在细胞壁组成上的差别,并判断下述几种微生物的染色结果是什么。 a. 枯草芽孢杆菌 b. 金黄葡萄球菌 c. 大肠杆菌 d. 乳链球菌 e.假单孢菌 199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共15分,每格0.5分)

南京工业大学微生物实验考试试题

南京工业大学微生物实验课试题库及标准答案 选择题: 0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 A.结晶紫染色。 B.碘液固定。 C.酒精脱色。 D.复染。 答:(C) 02.放线菌印片染色的关键操作是: A.印片时不能移动。 B.染色。 C.染色后不能吸干。 D.A-C。 答:(A)。 03.高氏培养基用来培养: A.细菌。 B.真菌。 C.放线菌。 答:(C)。 04.肉汤培养基用来培养: A.酵母菌。 B.霉菌。 C.细菌。 答:(C)。 05.无氮培养基用来培养: A.自生固氮菌。 B.硅酸盐细菌。 C.根瘤菌。 D.A,B均可培养。 E.A,B,C均可培养。 答:(D)。 06.在使用显微镜油镜时,为了提高分辨力,通常在镜头和盖玻片之间滴加: A.二甲苯。 B.水。 C.香柏油。 答:(C)。 07.常用的消毒酒精浓度为: A.75%。 B.50%。 C.90%。 答:(A)。 08.用甲醛进行空气熏蒸消 毒的用量是: A.20ml/M3。 B.6ml/M3。 C.1ml/M3。 答:(B)。 09.高压蒸汽灭菌的工艺条 件是: A.121℃/30min。. B.115℃/30min。 C.130℃/30min。 答:(A)。 10.巴氏消毒的工艺条件 是: A.62-63℃/30min。 B.71-72℃/15min。 C.A.B.均可。 答:(C)。 11.半固体培养基的主要用 途是: A.检查细菌的运动性。 B.检查细菌的好氧性。 C.A.B.两项。 答:(C)。 12.半固体培养基的琼脂加 入量通常是: A.1%。 B.0.5%。 C.0.1%。 答:(B)。 13.使用手提式灭菌锅灭菌 的关键操作是: A.排冷气彻底。 B.保温时间适当。 C.灭菌完后排气不能太快。 D.A-C。 答:(A)。 14.目镜头上的"K"字母表 示: A.广视野目镜。 B.惠更斯目镜。 C.补偿目镜。 答:(C)。 15.目镜头上的"P"字母表 示: A.平场目镜。 B.广视野目镜。 C.平场补偿目镜。 答:(A)。 16.物镜头上的"PL"字母表 示: A.正低相差物镜。 B.正高相差物镜。 C.负高相差物镜。 答:(A)。 17.物镜头上的"UVL"字母 表示。 A.无荧光物镜。 B.照相物镜。 C.相差物镜。 答:(C)。 18.镜头上标有"对C"字母 的镜头是: A.相差调整望远镜。 B.摄影目镜。 C.相差目镜。 答:(A)。 19."PA"表示: A.马铃薯培养基。 B.高氏培养基。 C.肉汤培养基。 答:(A)。 20.无菌室空气灭菌常用方 法是: A.甲醛熏蒸。 B.紫外灯照射。 C.喷石炭酸。 D.A.B.并用。 答:(D)。 21.干热灭菌的关键操作 是:

实验三 组合逻辑电路

实验三组合逻辑电路(常用门电路、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冒险现象与消除方法 3.熟悉常用门电路逻辑器件的使用方法 4.熟悉用门电路、74LS138和74LS151进行综合性设计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实验资料 (一)组合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 1.设计步骤 根据给出的实际逻辑问题,求出实现这一逻辑功能的最简单逻辑电路,这就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要完成的工作。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设计步骤如图所示。 图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设计步骤 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通常先将实际问题进行逻辑抽象,然后根据具体的设计任务要求列出真值表,再根据器件的类型将函数式进行化简或变换,最后画出逻辑电路图。 2. 组合电路的竞争与冒险(旧实验指导书P17~20) (二)常用组合逻辑器件 1.四二输入与非门74LS00 74LS00为双列直插14脚塑料封装,外部引脚排列和内部逻辑结构如图所示。它共有四个独立的二输入“与非”门,每个门的构造和逻辑功能相同。

2.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 74LS20为双列直插14脚塑料封装,外部引脚排列和内部逻辑结构如图所示。它共有两个独立的四输 入“与非”门,每个门的构造和逻辑功能相同。 图 74LS20引脚排列及内部逻辑结构 3.四二输入异或门74LS86 74LS86为双列直插14脚塑料封装,外部引脚排列和内部逻辑结构如图所示。它共有四个独立的二输 入“异或”门,每个门的构造和逻辑功能相同。 图 74LS86引脚排列及内部逻辑结构 3.3线-8线译码器74LS138 74LS138是集成3线-8线译码器,其功能表见表。它的输出表达式为 i A B i Y G G G m 122(i =0,1,…7;m i 是最小项),与基本门电路配合使用,它能够实现任何三变量的逻辑函数。74LS138为双列直插16脚塑料封装,外部引脚排列如图所示。 表 74LS138的功能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