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

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
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律性)

(2)主要研究内容:①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

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市场空间、社会空

间和感应空间等;④城市问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城市交通、

城市住宅、城市贫困;⑤新方法、新技术和新领域。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2、城市的概念及本质特征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非农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及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其本质特征是密集性、中心性、系统性、高效性、多元性。

3、界定城镇的规范(城镇与乡村的基本差别)

①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为主,在职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②人口聚居规模大于乡村,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③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高于乡村,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④具有较好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⑤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另外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4、城市地域类型

①行政地域--指市政府管辖的城市范围。是各国按城镇界定规范确定的城镇地域。随着城市

建制的设立就明确划定。

②实体地域--指城市座落在地表的实际范围。相当于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建筑物组成的建成区。是完全不同于乡村景观的城镇聚落实体。又称景观地域。

③功能地域--体现城市人口居住、就业、购物、医疗、文教、娱乐等城市基本功能所涉及的

地域范围。(大都市区、大都市带)

5、城市人口指哪些人?

城镇人口—也称驻地人口。应指占用城镇生活空间,并享受城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体,包括城镇实体地域内的常住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居住满6个月或1年以上的人口。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6、影响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1)生产力因素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①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生产力水平决定城市的发展水平——机器大工业替代工场手工业,掀起城镇化的世界浪潮。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城市在许多方面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2)自然条件因素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①地形条件(海拔、地势)

城市选址:平坦的地形;平原(丘陵);河谷盆地;两种地形交汇处;高平原(热带地区);

城市形态:随地形展开

②地质条件

地质承载力;地下水:水位,储量;地震:裂度。

③气候条件(气温、降水)

城市选址:温暖湿润,水热条件组合好

气温——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降水——城市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④河流与城市区位

a.供水: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b.运输:起点和终点(货物转运);河流汇合处(人流物流集聚中转);河口(河运与海运的中转站)

c.军事防卫

⑤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城市产生、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城市结构形态

土地资源:城市规模、用地选择

水资源:选址、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等

(3)位置与交通条件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①中心和重心位置

中心位置--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则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

重心位置――城市偏于区域的一方。也具有总联系距离最短的效果。

②邻接和门户位置:

邻接位置,即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偏在吸引范围的某一侧。

门户位置(出入口位置):城市位于区域对外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③交通地理位置

a.交通条件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城市分布:向交通便利地集中

b.交通地理位置具有动态性

(4)政治文化等因素

政治因素;文化活动;宗教活动。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与城市化进程(重点)

7、城市化的概念(必考)

城市化是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以及城市因素在地域上不断增大、扩散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包括以下涵义:①人口的转变(人口);②二、三产业的集聚发展(经济);③城市景观的地域扩展(景观);④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文化)。

8、城市化的类型

(1)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关系划分

①同步城市化(Synchrourbanization)

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

②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

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模式。

③滞后城市化(Underurbanization)

%100?=总人口

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2)按城乡关系空间格局变化和人口与非农经济的不同划分

① 集中型城市化: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从农村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② 分散型城市化: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基本功能从中心区向外围扩散,将其周边的非城市地域 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③ 就地型城市化:资源开发型;对外交通枢纽型;产业结构升级型

(3)按与城市中心的空间关系划分

向心型城市化;离心型城市化

(4)按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划分

① 自上而下型

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 行政指向型;重点工程带动型;大城市扩散带动型

② 自下而上型

指以乡村集体或个人为投资主体,通过乡村工业化实现乡村城市化。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 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 城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

③ 外力推动型

指在外资、外贸、旅游等外向型经济带动下形成的城市化过程。

外资带动型;边贸激发型;旅游促动型

9、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

① 人口指标法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② 土地利用指标法

统计一定时间内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比率。

③ 复合指标法

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化水平。

10、城市化动力机制

①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

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资金;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②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③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11、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一)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进程的S 型曲线:诺瑟姆(Ray M.Northam , 1979)发现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轨迹 是一条稍被拉平的S 型曲线。

城市化进程的三阶段论:

① 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或称起步阶段,发展速度缓慢; Initial Stage 。

② 在30%--70%为中期,或称加速阶段,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Accelerate Stage 。

③ 在70%以上为后期,或称高级阶段,发展速度再次趋缓,直至基本停滞。 Terminal Stage.

(二)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

在城市化进程的一定阶段内,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 为核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

(三)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规律

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

12、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

(一)城市化进程加快:进程普遍加快

(二)区域差异明显

城市化水平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速度和规模差异:城市化的重点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三)大都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区数量增加

(四)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

概念:由在地域上集中分布有密切联系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形成的多核心、多层次的庞大城市群体,是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体,是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一种地域空

间组织形式。

特征:1)都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政治经济上的中枢作用;

3)多核心带状、网络结构;

4)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高级化;

5)大规模高密度的人口;

(五)发达国家出现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原因:①中产阶级逃离环境、社会问题丛生的中心市区(需要)

②家庭小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完善(可能)

③政府的政策支持(鼓励铲除郊区破旧住宅、低息住房贷款)

(六)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中初级阶段),出现过度城市化和乡村城市化

原因:①人口爆炸,劳动力增长快;

②城乡收入差异大;

③经济过度集中少数大城市;

④工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少。

后果:城市非正式就业,城市社会问题。

13、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一)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

(二)城市化水平低,但城市人口总体规模大

(三)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落差减小

曾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四)城市规模体系动态变动加速

(五)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显著

(六)动力机制趋于多元化,出现多种区域城市化模式

(七)1990年代以来,出现了郊区化现象

(八)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区域

14、郊区化的概念

人口、就业岗位和产业部门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15、逆城市化的概念

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人口从大城市和大都市区向小城市或小的都市区甚至乡村迁移的分散化过程。

16、再城市化的概念

概念:1980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深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维持和加强城市的中心地位,促进城市进一步繁荣而采取了积极开发市中心区的政策,并吸引人口迁回城市中心区,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回升。

17、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⑴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可分成两部分:基本活动部分和非基本活动部分。

⑵二者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

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区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

⑶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应保持适当的比例;

⑷城市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一种乘数效应。

第五章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18、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的划分方法

①普查法;②残差法;③区位商法;④正常城市法;⑤最小需要量法

19、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卡特(H.Carter)把城市职能分类方法按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5种:

①一般描述方法:英国奥隆索(M.Auronsseau)1921

②统计描述方法:1943年哈里斯(C.D.Harris)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

③统计分析方法:1955纳尔逊(H.J.Nelson)美国城市职能分类

④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阿列克山德逊美国城市职能分类、麦克斯韦尔对加拿大的城市分类

⑤多变量分析法:1968年贝里美国城市职能分类

20、城市职能的概念

城市职能--是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周一星)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崔功豪)

21、城市职能三要素

①专业化部门,可能是1个也可能是几个部门具有为区外服务的作用。

②职能强度,取决于城市为区外服务的部门的专业化程度。

③职能规模,职能强度很高的小城市,对外服务的绝对规模却不一定大;相反,一些大城市

对外服务的比重可能不高,但绝对量可能很大,影响很广。

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

22、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和方法

①城市首位律

城市首位律:马克·杰斐逊(M.Jefferson)1939,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

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而且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领导城市。

首位度指数:反映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

首位度:指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S2=P1/P2

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②二倍数规律

把城市边界固定,使规模上界是下界的2倍,结果发现了一种规律性:当规模级的边界值确定为2倍时,下一级的城市数接近是上一级城市数的2倍。

③城市金字塔

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

④位序——规模法则

广泛使用的公式实际上是罗特卡模式的一般化:

捷夫模式是q=1时的特例。对(6)式作对数变换:lg Pi = a–q lg r I,Y=a+bX

⒈把一个城市体系中的每个城市按位序和规模落到双对数坐标图上时,通过散点图可以对

城市的规模等级作客观的划分。

⒉然后进行y=a+bx形式的回归分析。回归所得的各项结果都很有用。

⒊a值的大小在坐标图上是回归线的截距,b值是回归线的斜率。(相当于q)

a值:是回归线的截距;b值是回归线的斜率:

|a|越大:首位城市越大,其变化反映了高位城市、尤其是首位城市的变化趋势。

|b|→1:说明规模分布接近捷夫的理想状态;集中与分散趋于平衡

|b|值大于1:说明规模分布比较集中,大城市突出,而中小城市不够发育,首位度较高;

|b|值小于1:则反之

|b|→∞,表示该城市体系只有一个城市。

|b|→0,表示该城市体系中所有城市规模一样大。

相关指数R2,a和q的含义重要,R2代表城市规模与位序的相关性,相关性大,为位序-规模分布,反之则反。a为截距,代表第一位城市的规模。q为斜率,代表城市规模分布集中与分散的程度。∣q∣大,城市人口集中在高位次城市,反之则反;∣q∣变大,城市人口趋向与高位次城市;∣q∣变小,城市人口趋向于低位次城市。

23、我国城市发展方针主要观点

(1)小城镇重点论

论点:发展小城镇是现阶段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甚至认为唯一正确,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主要依据:

第一,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人口的需要;

第二,发展小城镇是完善城乡经济体系、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

第三,发展小城镇是乡镇企业升级和集聚的需要。

(2)大城市重点论

主要论点:中国应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建设和发展大城市,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以此推进城市化进程。其主要依据是:

第一,优先发展大城市是世界各国城市的总趋势和一般规律;

第二,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高于中小城市;

第三,人口问题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要求;

第四,“城市病”和城市规模大小并无必然联系。

(3)中等城市论

主要论点是中等城市兼有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优点,并易于克服二者的弊端。主要论据:

第一,中等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中心之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是优化城市布局的关键;

第二,中等城市可以避免大城市和小城镇所产生的突出问题(减轻“大城市病”,提高了空间集聚效益);

第三,中等城市正处在规模扩张阶段,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包容度,其聚合力和辐射力都很强。(4)大中小城市并举论

认为应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兼顾小城市、小城镇,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即:挖掘大城市潜力,扩大和建设中等城市,适当发展小城市。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探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没有必要局限在“大小”之争,大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以及它们的协调发展,将是中国城市化的客观要求。

24、城市最佳规模

城市的最佳规模(合理规模)——巴顿的成本效益曲线

①AB是平均效益曲线,表示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增加的平均每人的效益从开头迅速增长,后来上升趋势减弱,最后下降。

②MB是边际效益曲线,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应

有的效益。

③AC是城市平均生活费用曲线,它随城市规模扩大

而趋于上升,但在人口极少的情况下,开始可能有些

下降,

④MC是边际费用曲线。表示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

员应支付的费用。

⑤P1是城市最小合理规模,人口少于P1的城市是不

经济的。

⑥P2是城市生活每人净效益最高时的规模,AB与

AC之间的差值最大,对现有的城市居民是最理想的规

模。但这时MB>MC,城市人口仍然要增加。

⑦P3是城市所得到的总的纯效益达到最高时的规模,

这时的社会效益最高,对决策者最理想。但这时AB

>AC,对个人来说,只考虑平均效益,因此人口可能

继续迁入。

⑧P4处于AB=AC,是最佳规模上限值,这时如不能制止人口增加,城市就要超出最佳规模的上限而不经济。

需要注意:理论模型中的曲线形状不是很确定的,所以P1,P2,P3,P4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值。结论:城市合理规模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某一特定的城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根据其具体条件,研究其合理规模是有必要的,而一个统一的、能被普遍接受的城市最佳规模至今仍然没有找到,也许它根本就不存在。

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25、空间相互作用的类型、产生的条件

空间相互作用--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

相互作用的类型:①物质和人员的流动,表现为物流。

②各种交易过程,表现为货币流。

③信息的流动和创新的扩散,表现为信息流和技术流。

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①互补性;②中介机会(两地之间另外一地的介入几率);

③可运输性(又称通达性,是指两地间联系的通畅程度);

26、空间扩散的概念及空间扩散类型

指思想、创新、文化特质和行为模式等从其发源地向外扩展和传播。

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传染扩散;等级扩散;重新区位扩散。

27、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先回答现在是什么类型,再回答表现)

空间分布类型:不规则的集聚分布型①空间分布东密西疏;②省际差异明显;

③偏集于中纬度;④资源和交通指向明显;⑤形成若干城市密集区。

我国市镇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半部。城镇密度从西向东有规律地递减。具体而言,主要集聚在几个平原三角洲和交通线上,初步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四个规模特别大

的城市集聚区。

第九章城镇体系规划

28、城镇体系的概念及特征

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

特征:1)整体性;2)等级层次性;3)动态性;4)开放性

社会系统;随机系统

29、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

(二)基础条件分析

(三)城镇发展战略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⑴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选择综合评价模型;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确定各项指标的规范值;

按照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后分级编绘评价图。

⑵城镇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阶段

⑶城镇化水平预测

总人口预测;城镇化水平预测

(四)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⑴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

⑵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

⑶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⑷网络结构规划

(五)城镇体系的支撑系统

(六)规划实施措施和建议

“四四六三”为主体的区域空间结构

四个中心城市:青岛、济南、烟台、济宁

四条主要轴线:青岛—潍坊—淄博—济南—聊城;

威海—烟台—青岛—日照—临沂;

日照—临沂—济宁—菏泽;

德州—济南—泰安—济宁—枣庄;

六个城市经济区:青岛城市经济区、济南城市经济区、烟台城市经济区、淄博城市经济区、

济宁—曲阜城市经济区、临沂—日照城市经济区;

三个都市圈:青岛、济南、济宁

第十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30、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式(识图)

⑴同心圆模式

1.中心商业区;

2.过渡地带;

3.工人居住带;

4.中产阶级居住带;

5.通勤带

提出者:E.W.伯吉斯,1923

观点:城市人口迁入及其移动导致了城市地域分化,城市是以不同功能

用途的土地围绕单一核心,有规则地从内向外扩展,形成圈层式结构。

基本图式:同心圆,单一核心

评价:

局限性:1)忽略了人类除了生物属性之外尚有文化属性。

2)仅考虑芝加哥一市的特点,且划带过多。

3)没有考虑交通线和自然障碍物等方面的影响。

贡献:1)方法论贡献(动态、实证)。

2)在宏观效果上基本符合单中心城市的结构特点。

⑵扇形模式

1.中心商业区;

2.批发和轻工业区;

3.工人居住带;

4.中收入居住区;

5.高收入居住区

扇形模式图

提出者:H.霍伊特 1939

观点:城市发展是从市中心向外沿主要交通线或沿障碍最小的路线

向外延伸,城市地域呈现出被交通线支撑的扇形组合。

基本图式:扇形,单一核心

评价:

贡献:1)该模式是从众多城市比较中抽象出来的,研究方法较同心圆模式前进一步。

2)开始考虑交通、工业等因素的影响。

局限性:1)只凭借房租一个指标来概括城市地域的发展运动,影响了模式的典型性。

2)仍没有摆脱城市地域的圈层概念。

⑶多核心模式

1.中心商业区;

2.批发和轻工业区;

3.低收入居住区;

4.中收

入居住区;5.高收入居住区;

提出者:C.D.哈里斯和E.L.乌尔曼

观点:城市是由若干不连续的地域所组成,这些地域分别围绕

不同的核心而形成和发展

基本图式:

评价:

贡献:揭示了城市地域分化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较前两者更具现实性。

不足:对多核心之间职能联系和等级差别讨论较少。

⑷其他结构模式

①同心圆—扇形模式

提出者:阿福特曼英国

②三地带学说:

1947年,R.E.迪肯森,认为城市在地域上由三部分组成:中央地带、中间地带和外缘地带。

④折中理论:1954年,E.G.埃里克森提出,从市中心的CBD呈放射状伸展,居住区填充于放射线之间,市区外缘由工业区包围。

⑤麦吉的殖民地化城市模式 1967

3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

指城市各种职能活动在城市地域上的配置及组合状况。(城市功能分区及其空间组合)

32、均质性和均质地域的概念

均质性:城市地域职能分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而排斥异质的特性。

均质地域:在均质性能的作用下,城市地域中出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区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异的连续地段。

33、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各功能活动的分布空间及其相应产生的区域分异。

(一)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

1)原有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能分区状况;--“形态依赖原理”

2)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

(二)经济因素

土地价格或地租:因位置、通达性的不同造成了其不同;

付租能力:商业、工业、住宅对用地的竞争能力不同。

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这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的的道路相交

处形成了商业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形成了工

业区;地租对于住宅区的影响最低。

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行政因素:政策和城市规划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引导作用。

34、CBD的概念及特点(中央商务区)

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意为商业汇聚之地。现代意义上的商务中心区是指城市商贸、金融、商务办公、信息、咨询等高级服务业及企业总部集中的地方,具备完善、便捷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

现代CBD特征可以概括为:

1)城市的功能核心,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在此高度集中;制造业很少,办公业集中;

2)交通便利,人口流动车流、物流巨大;

3)地价昂贵;

4)以高层建筑为主,土地利用效率极高;

5)垂直分带;

6)步行化。

35、研究城市社会空间的方法

社会区分析、因子生态分析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 高中地理知识是学生们要掌握的知识之一,高中地理城市知识你们知道哪些呢?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篇(一) 1.城市的定义: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城市可以看做是一个面。 2.城市地理学的定义: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如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行为空间和感知空间、市场空间、社会空间、感应空间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5.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 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侧重点和研究方向不同。 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

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 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的等,工程性较强。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篇(二)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4、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5、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AB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教师资格考试新大纲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重点知识梳理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国内: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教育思想记载在《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2)孟子,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着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著有《孟子》一书。 (3)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始创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 (4)战国末年,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学记》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5)王充,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著《论衡》。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充很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他虽然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但他肯定善恶是可以改变的。“在化不在性”,重要的是教育。“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又如“篷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人之善性,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由此类也”。 (6)朱熹,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学子“变化气质”,他制定了《童蒙须知》、《程蒙学须》和《训蒙诗》等,作为父兄在家教育子弟的守则。 (7)黄宗羲,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著《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并提出“学贵履践,经世致用”的理论实践并重的教育学习观点。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篇一: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柴彦威著)笔记几点 前言:这本书,是一本很好地了解城市地理学思想史的书。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武器。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研究城市地理问题的方法论。在我国,城市地 理学的研究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所以我们了解到的很多关于城市 地理学的思想史是舶来品。我所熟悉的时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以 及芝加哥学派,人本主义的城市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我总感觉这样 的思想下提出来的城市模型在我们国家存在吗?理论和我的认识有 一定的出入(也可能是我知道的太少,观察的太少)。 本书,我主要从几个经典的学派整理出笔记,并对一些我感兴趣的 城市地理学方面很出色的大家做了简单的了解。读完此书,还是颇 有感触,“是人创造了城市,还是城市创造了人”,是本可以提高自 身地理素养的书。 关于学派的笔记 (一):经验主义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就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而言,经验主义方法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传 统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观察,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进而得出结论。二是强调归纳与综合。 经验主义来源于17世纪英国人洛克的系统性阐述。洛克主张,人的心志本是空白的表格,后来其经验足迹在上面。经验主义否定了人 拥有与生俱来的观点或不用借由经验就可以获得知识。经验主义者 观点,由感受得到的经验,必须经过适当的归纳或是演绎,才能铸 成知识。经验主义的两个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部分认为,意识的技能诸如记忆想象和语言的冠能是内在的能力,后者认为,意念的内容和整过过程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内部能力,而只能习得而来。 经验主义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一是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 模式归纳,例如,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学派以美国大城市为例,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做出大量描述性分析,将现实的城市 社会空间结构归纳为抽象的空间结构。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 主义研究,其中约翰斯顿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主义研究在城市 地理学中应用为典型案例。三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经验主义,雅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城市: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城镇:比镇或镇大,且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称为城镇。 中心地:城市化地区中没有建制的地方,人口不少于1.5万。 2、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积聚经济: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3、逆城市化: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由中心城区向城市外围边缘地区迁移的过程。 再城市化:在逆城市化发展到某一程度后,由于城市更新等措施,城市中心再次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中央区域人口数量回升。 4、城市职能: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5、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例。 6、位序-规模法: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7、生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地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以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8、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9、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以钢筋混土为主的人造下垫面,有反辐射和热辐射,可使气温增高,因此城市平均气温一般比郊区高0.5-1℃,冬季平均气温高1-2℃,这种现象称城市热岛效应。 10、尘盖:与热岛有关的另一种现象就是有大量微小粒子悬浮于城市上空,呈盖子形状,称为尘盖。 11、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12、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13、CBD: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区域,同时她也是低价最高的地区。 14、邻里: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15、社区:一定地域,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6、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17、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18、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19、巨城市:指人口达800万以上的城市。 超级城市:指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教育学知识点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综合复习第一章 第一章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 2、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于: 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5、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的实践对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他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决定了他可以成为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6、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试述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1、古代教育是适应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的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 12、简述原始形态的教育的共同特征: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3、古代学校教育的共同特征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14、现代教育是适应大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现代学校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其完善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国家建立公有制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与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学校教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终身教育是由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掌心化社会中的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15、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①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②教育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入仓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③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④教育多元化,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⑤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增长率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 16、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1. 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2. 在教学内容上,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礼〉〈书〉〈诗〉〈乐〉〈易〉〈春秋〉。3.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17、简述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汇总

一、填空题 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它是国外最重要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P23-24)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就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大体相当于我们常用的城市建成区的概念。(P22) 城市建成区: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p22) 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城市群: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就称为城市群。(P27) 中心位置: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 重心位置: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均不在各省的中心位置,却都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 城市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聚集经济:聚集经济是指企业向某一特定地区集中而产生的利益,亦称聚集经济效益,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动力。 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是现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 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再城市化:也称“再城镇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一个应对过程,使得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过程的第四个过程。 城市化: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辨析: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城市基本活动与非基本活动: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基本/非基本比率(B/N):收入或就业人口的比率来表示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这种比率称为基本-非基本比率(B/N率)。用收入来表示,即城市总收入中城市基本活动的收入与非基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城市地理学 英文名称:Urba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32(全部为理论课) 学分: 适用对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经济学等 二、课程简介 城市地理学是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型学科,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不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领域,而且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门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课程。 City geograph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the major of City Planning. This curriculum is the science to study the principles of city development, city grouping and displaying, and the change rules of city space structure. City geography is a practical and fundamental science. It has the feature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basic theory of city geography can be used not only in city planning, territory management and district planning; it also has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directly. So this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student to study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o carry out planning practi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论构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及方法论变革的时代背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城市地域运动规律。在系统掌握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全面了解中国城市地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进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武汉大学城市地理学 重点整理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动向,热点内容,新型城镇化) (1)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律性) (2)主要研究内容:①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等;④城市问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⑤新方法、新技术和新领域。 第三章 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特殊性: 决定城市职能,规模特殊性 类型: (1)大中小位置(宏观,中观,微观) (2)中心(几何),重心(人口,开发)位置,邻接门户(河口港)位置 (3)城市沿交通线形成的区位类型:河运(早期)铁路,公路,海运,空运 中国城市分布特点: (1)平原,丘陵地区多,山地高原少 (2)集中在亚热带和暖湿带地区 (3)资源指向分布明显(煤,战略资源) (4)交通指向分布为主 中国已经成熟的城市群: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 正在形成态势,哈尔滨,山东半岛,中原,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关中,海峡两岸 武汉地理条件:中部六省唯一副省级城市,辐射力覆盖整个中国版图,经济交通,战略腹地经济来源,京广长江交点,人口容量,粮食水配给,吸纳交融特征,水系划分为三镇,气候降雨,空间分布,地域交通信息。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 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城市发展的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纬度,降水,蒸发,地形)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pdf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2020)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单○辨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3)相对独立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 ◆考点 5:教育的起源单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是以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考点8: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柴彦威著)笔记几点 前言:这本书,是一本很好地了解城市地理学思想史的书。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武器。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研究城市地理问题的方法论。在我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所以我们了解到的很多关于城市地理学的思想史是舶来品。我所熟悉的时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以及芝加哥学派,人本主义的城市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我总感觉这样的思想下提出来的城市模型在我们国家存在吗?理论和我的认识有一定的出入(也可能是我知道的太少,观察的太少)。 本书,我主要从几个经典的学派整理出笔记,并对一些我感兴趣的城市地理学方面很出色的大家做了简单的了解。读完此书,还是颇有感触,“是人创造了城市,还是城市创造了人”,是本可以提高自身地理素养的书。 关于学派的笔记 (一):经验主义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就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而言,经验主义方法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观察,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进而得出结论。二是强调归纳与综合。 经验主义来源于17世纪英国人洛克的系统性阐述。洛克主张,人的心志本是空白的表格,后来其经验足迹在上面。经验主义否定了人拥有与生俱来的观点或不用借由经验就可以获得知识。经验主义者观点,由感受得到的经验,必须经过适当的归纳或是演绎,才能铸成知识。经验主义的两个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部分认为,意识的技能诸如记忆想象和语言的冠能是内在的能力,后者认为,意念的内容和整过过程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内部能力,而只能习得而来。 经验主义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一是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模式归纳,例如,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学派以美国大城市为例,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做出大量描述性分析,将现实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归纳为抽象的空间结构。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主义研究,其中约翰斯顿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主义研究在城市地理学中应用为典型案例。三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经验主义,雅各布斯采用二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讲诉和强调了城市多样性的重要,其结论就来源于对城市生活的观察人员的访谈城市问题的相关问题的阅读。 (二):人本主义地理学与城市规划 人本主义地理学家认为他们的方法称为人本主义是因为他们所研究人的方面是大部分特殊的“人”的意义,价值,目标和目的。人本主义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对人知觉和人的能动性,人类意识和人的创造性赋予中心的和积极作用的一种方法。 人本主义至少有两种含义,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叶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也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认为当代人本主义即是“主题的哲学”。 此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一)人的空间本体论:马丁布伯的空间本体论定义为“距离与联系”:空间性是人类生活的第一原则,包括与客观世界具有一定距离的初始环境和进入其中的联系。二进入未知的初始环境的能力是组成任何人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城市地理学 英文名称:Urba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32(全部为理论课) 学分:2.0 适用对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经济学等 二、课程简介 城市地理学是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型学科,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不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领域,而且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门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课程。 City geograph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the major of City Planning. This curriculum is the science to study the principles of city development, city grouping and displaying, and the change rules of city space structure. City geography is a practical and fundamental science. It has the feature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basic theory of city geography can be used not only in city planning, territory management and district planning; it also has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directly. So this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student to study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o carry out planning practi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论构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及方法论变革的时代背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城市地域运动规律。在系统掌握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全面了解中国城市地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进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完整word版)周一星城市地理学整理资料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一节城市概念及标准。 1.城市的概念。 狭义:只有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地方成为镇(城镇)。市和镇的总称为市镇。 广义:城市代表城镇居民合称。(本书为广义) 2.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城镇标准)。 ①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 ②城镇一般聚集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不同于乡村。 ③城镇具有许多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④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 等方面存在差异。 第二节城市地域 1.城市的三种不同概念。 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功能地域概念 ①行政地域:法律规定的,有大于实体地域,有小于实体地域。 ②实体地域:城市建成区,可区分城乡。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 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 ③功能地域:城乡分界模糊后而建立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来适应这种变化。 2.城市建成区,可区分城乡。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 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 3.中心地:是城市化地区中一个或几个人口最多的设有建制的地方,人口至少15000人。 4.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划分问题 ①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比实体范围大,包括一定的乡村地域。 ②城市的实体范围已经超出了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或者城市的实体地域包括若干个 城市行政地域。 5.城市功能地域的相关概念。 ①.都市区: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 临近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位。后确认为标准都市区(MSA),MSA由中心县和外围县组成。确定都市区地域标准的核心是以非农业活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的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就业机会,人口集中)。 ②大都市带:由许多个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 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特点:(1)多核心(2)交通走廊(3)密切的交互作用(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郊区,都市区之间)(4)国家的核心区域 ③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留交 互作用和密切经济社会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与对外口岸之间有便利交通走廊(5)经济发达,城乡联系密切。 ④城市群指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核心,借助

中学教育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

《教育学知识与能力》中学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涵义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使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类特有) 2.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对独立性---1.教育具有继承性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背) 口诀:本能生利西,心中无梦,米夫爱劳动 五、教育的发展历程(背考教师编也是考这些) (1)原始社会: 无阶级性,教育活动在生产活动中进行,以生活经验为主,教育手段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 (2)古代社会

(2)奴隶社会,我国夏代先出现了学校教育 夏商西周:“痒”“序”“校”(教育机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春秋:官学衰微私学兴起 古印度内容:宗教教育婆罗门教佛教 西方古埃及文士学校内容:文字、书写、执政僧吏为师 古希腊斯巴达内容:军事、政治尚武 雅典:智育、德育、美育文法修辞辩证法崇文教育 (3)封建社会 中国:战国——清末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以儒、墨为主的显学盛行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唐:科举制。 宋代:《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清代: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中世纪宗教教育:七艺——教会学校;七技——骑士学校 1.产生了学校,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古代教育特征 3.古代教育具有阶级性,封建教育具有等级性 4.古代学校表现道统性、专制、刻板、象征性 5.初步发展,没有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口诀:(街道板砖相等)(5)近现代教育 1.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 2.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 (6)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背)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口诀:全民多现身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概念(单选)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1.城市的理解: 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 2)、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3) 、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 2.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3.城市地理学的任务:○1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2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4.我国城市地理学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总结我国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西方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快城市理论建设 ○2学习外国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时,要考虑我国的国情 ○3要有发展的观点 ○4现代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模式,其归纳范围主要是西方城市,没有经过世界上各地区 5.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a城市化研究○b区域城市体系研究○c城市分类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a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演化○b城市土地利用○c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安全等 ◇5新领域、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 ◇6城市政策研究 思考:城市地理学与主要与那些相关学科有关? 答: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1.城市和城镇: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才称为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我国城市规划法所称的城市就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2.乡村和城市的区别:①在产业构成上不同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②规模上区别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③景观上不同城镇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大于乡村,④物质构成上不同城镇具有许多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⑤职能上不同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寻找城乡间的差异 3.世界各国各地区根据各自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制订了不同的城镇定义标准。 4.(1)单纯用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2)单纯以城镇特征为标准(3)单纯以居民点下限人口数量划分城镇(4)用居民点的下限人口数量指标和密度指标相结合作为标准(5)用人口规模和城镇特征两个指标划分城镇(6)用人口规模和从业构成两个指标作标准(7)取两个以上指标作为标准(8)其它标准 5.城市的行政地域: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确定行政地域是为了管理 6.城市化地区: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限而提出的城市地域的概念与建成区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

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