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核心知识点总结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核心知识点总结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核心知识点总结

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4.资本供给在短期内是垂直线,在长期内是一条后弯曲线。

5.会计4个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6.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产品是同质的、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了解充分、进入退出市场

自由。

7.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合法性、公开性、年度性。

8.世界上出现过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三个: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9.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经济性。

10.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技术原则。

11.购买性支出:政府投资、行政事业费等;转移性支出:福利支出、财政补贴等。

12.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原则:集权原则、效率原则、恰当原则、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13.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14.会计计量的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15.财政政策的功能:协调功能、导向功能、稳定功能、控制功能。

16.金融风险的特征: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

17.现代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

18.一般应作为中央财政收入的是:流动性强的、调控能力强的、份额大的。

19.不能用于质押: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财产保险单等。

20.衡量国债规模限度的指标:国债负担率(国债累计余额/GDP),国债依存度(国债收入/财政支出)。

21.I MF贷款种类有:备用安排(最早最基本)、中期贷款、减贫与增长贷款及其他贷款。特点有:(1)主要用于

解决国际收支问题(2)有政策条件(3)临时性。

22.我国政府预算体系:公共财政预算(基础)、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

23.货币需求理论:

金融多选题整理

1.同业拆借市场特点:期限短、参与者广泛、交易超额准备金、信用拆借。

2.银行承兑汇票特点:流动性、安全性、灵活性。

3.债券特点:偿还性、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

4.金融监管架构: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目标监管。

5.商业银行经管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6.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指标:核心负债比例、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比例。

7.投行作为资金供求媒介:期限中介、风险中介、流动性中介、信息中介。

8.金融工程优势:准确性、时效性、低成本、灵活性。

9.我国推出的金融衍生品:债券远期(2005)、利率互换(2006)、股指期货(2010)、国债期货(2013)、上

证50ETF期权(2015)、信用违约互换(2016)。

10.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分割市场理论、流动性溢价理论:

11.利率决定理论:古典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可贷资金理论。

12.金融机构分类(业务特征、发展趋势):存款性、投资性、契约性、政策性。

13.世界银行集团:世界银行(生产、贷款用于基建项目)、国际开发协会(低收入国家,优惠性贷款,贷款用于

经济发展)、国际金融公司(私人企业贷款,无政府担保)。

14.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外汇敞口限额(汇率)、久期(利率)、场景模拟(概率)、缺口(匹配)、压力

测试。其中情景模拟和压力测试是前瞻性管理方法。

15.商业银行收益监管指标:成本收入比不高于35%、资产利润率不低于0.6%、资本利润率不低于11%。

16.商业银行流动性衡量指标:流动性比例不低于25%、流动负债依存度不低于60%(核心负债/总负债)、流动

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资产)不低于10%、存贷比不高于75%、流动性覆盖率不低于100%。

17.商业银行内控原则:全覆盖、制衡性、审慎性、相匹配,要求是:杠杆率4%、不良资产4%、不良贷款5%、

单客贷10%、单集贷15%、全部关联贷50%。

18.调节一国逆差的政策: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本币贬值。

19.调节一国顺差的政策:宽的货币政策、宽的财政政策、本币升值。

20.货币升值的原因:顺差、通货紧缩、预期上升。

21.货币贬值的原因:逆差、通货膨胀、预期下降。

22.所有权结构变更:交换发盘、股票回购、转为非上市公司、杠杆收购、管理层收购。不包括股权切离和溢价

购回。

23.央行与商行业务分类:

24.商业银行资本构成:

25.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条件:一定数量有价证券、发达金融市场、信用制度健全。

26.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物价、国际收支、市场预期、政府干预。

27.外债总量管理指标:

28.期权价值的合理范围:

29.企业风险架构的三个维度:企业目标、风险管理要素(8个)、企业层级。

30.风险识别方法:筛选监测诊断法、风险树搜寻法。

31.风险评估方法:

32.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审贷分离机制、授权管理机制、额度管理机制。

33.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事前、事中、事后。

34.利率风险管理:利率、期限、缺口、久期、衍生品交易。

35.BASEL2:最低资本要求、监管方式及重点、市场约束。

36.BASEL3:重新界定监管资本、强调对资本计量、提高资本充足率、设立缓冲2.5%、引入杠杆监管标准、增

加流动性要求、安排过渡期。

37.货币均衡条件:利率机制健全(最主要)、金融市场发达、央行调控有效。

38.通货紧缩三个特征:物价及货币供应持续下降、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全面衰退。

39.中央银行资产:国外资产、外汇、黄金、金融机构债权、政府债券等;中央银行负债:货币发行(最主要)、

金融机构存款、国家存款等。

40.中央银行业务:

41.宏观调控传导过程:调控主体(央行)→政策工具(3个)→操作目标(短期利率、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

率)→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利率)→调控受体(企业居民)→调控目标。

42.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选择性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贷款限额、利率限制、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和间接信用控制工具(道义劝告、窗口指导)。

4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特性:可测、可控、相关,功能是测度、传导、缓冲。

44.货币乘数=(1+现金比率)/(各类准备金率+现金比率)

45.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条件:央行独立、货币政策透明、利率市场化、浮动利率制。

46.国际收支不均衡原因:收入、货币、周期、结构,调节的必要性是:稳定物价、稳定汇率、保证适量外汇储

备的要求。

47.国际储备的功能:维持资信投资环境、稳定本币汇率、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主要)。

48.我国国际储备包括:黄金、外汇、IMF储蓄头寸、SDR。

我国外债管理情况:短期债务率偏高,多头管理制度,财政部、发改委(>1Y)、外汇管理局(<1Y)为监管主体。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49.

中级经济师金融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 一、金融市场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一)金融市场涵义 金融市场指有关主体,按照市场机制,从事货币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或营运网络。是由不同市场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是各种金融交易及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简而言之,是资金融通的场所。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四个基本要素:金融市场主体、金融市场客体、金融市场中介和金融市场价格 1.金融市场的主体 市场上的参与者。资金供求双方。主体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决定着金融工具的数量和种类,决定市场的规模和发展程度,市场的深度、广度和弹性。 (1)家庭 家庭是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资金供应者。也需要资金,但需求数额一般较小。 (2)企业 企业是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是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对资金有需要也有供给。除此之外,企业还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上重要的套期保值主体。 (3)政府 在金融市场上,各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常是资金的需求者。政府也会出现短期资金盈余,此时,政府部门也会成为暂时的资金供应者。 (4)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最活跃的交易者,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存款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和信用合作社。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养老金、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的双重身份。 (5)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既是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交易主体,又是监管机构之一。 交易者:是各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因此是资金的供给者;而且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供应量(既是供给者又是需求者)。 监管者:代表政府对金融市场上交易者进行监督,防范金融风险,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2.金融市场客体 金融市场客体即金融工具,是指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 (1)金融工具的分类 ①按期限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货币市场工具是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资本市场工具是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企业债券、国债等 ②按性质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凭证与所有权凭证。债权凭证是依法发行,约定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债权债务关系——债券等。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发行,证明投资者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取得股息的有价证券——所有权——股票等 ③按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原生金融工具: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有远期合约、期货、期权和互换等。 (2)金融工具的性质 ①期限性:金融工具中的债权凭证一般有约定的偿还期。 ②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能够迅速地转化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金融工具的收益率高低和发行人的资信程度是决定流动性高低的重要因素。 ③收益性 ④风险性 金融工具的风险一般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信用风险;二是市场风险。 这四个性质之间的联系:期限性和收益性、风险性成正比,与流动性成反比。流动性与收益性成反比。收益性与风险性成正比。流动性与风险性成反比。 3.金融市场中介 金融市场中介是指在金融市场上充当交易媒介,从事交易或促使交易完成的组织、机构或个人。金融市场中介与金融市场主体存在区别,中介的目的是获取佣金。 中介的作用: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构造和维持市场运行。 4.金融市场价格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一) 第十一章金融监管及其协调 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目标与原则 (一)金融监管的涵义 金融监管属于管制的范畴。管制(Regulation)一般是指国家以经济管理的名义进行干预。本文所说的金融监管,倾向于一般意义上的管制定义,是指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市场准入、风险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 第一,实现金融业经营活动与国家金融货币政策的统一。 第二,减少金融风险,确保经营的安全。 第三,实现公平有效的竞争,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三)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六点: 1.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 监管主体的独立性是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前提。 2.依法监管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金融监管机构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保证。

3.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 4.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 保证金融机构安全稳健经营与发展是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 5.适度竞争原则 促进银行机构间的适度竞争有两层涵义:一是防止不计任何代价的过度竞争,避免出现金融市场上的垄断行为;二是防止不计任何手段的恶劣竞争,避免出现危及银行体系安全稳定的行为。 6.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指金融监管要做到使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相统一,以及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相统一。 (四)金融监管的作用 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持社会货币信用体系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一,维护信用、支付体系的稳定。 第二,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第三,保证金融机构依法经营。 第四,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第五,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金融机构个体的盲目经营行为。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 (一)公共利益论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核心知识点总结

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4.资本供给在短期内是垂直线,在长期内是一条后弯曲线。 5.会计4个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6.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产品是同质的、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了解充分、进入退出市场 自由。 7.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合法性、公开性、年度性。 8.世界上出现过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三个: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9.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经济性。 10.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技术原则。 11.购买性支出:政府投资、行政事业费等;转移性支出:福利支出、财政补贴等。 12.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原则:集权原则、效率原则、恰当原则、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13.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14.会计计量的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15.财政政策的功能:协调功能、导向功能、稳定功能、控制功能。 16.金融风险的特征: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 17.现代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 18.一般应作为中央财政收入的是:流动性强的、调控能力强的、份额大的。 19.不能用于质押: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财产保险单等。 20.衡量国债规模限度的指标:国债负担率(国债累计余额/GDP),国债依存度(国债收入/财政支出)。 21.I MF贷款种类有:备用安排(最早最基本)、中期贷款、减贫与增长贷款及其他贷款。特点有:(1)主要用于 解决国际收支问题(2)有政策条件(3)临时性。 22.我国政府预算体系:公共财政预算(基础)、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 23.货币需求理论: 金融多选题整理 1.同业拆借市场特点:期限短、参与者广泛、交易超额准备金、信用拆借。 2.银行承兑汇票特点:流动性、安全性、灵活性。 3.债券特点:偿还性、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 4.金融监管架构: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目标监管。 5.商业银行经管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2018新大纲中级经济师金融各章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考点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一)金融市场主体:常考点 金融市场主体是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参与者: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 在金融市场上,市场主体具有决定意义:主体的数量决定工具的数量和种类,进而决定金融市场的规模和发展程度 1.家庭:主要的资金供应者,也会成为需求者(购房、购车) 2.企业 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是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 衍生品市场上的套期保值主体 3.政府:主要的资金需求者,暂时的资金供应者 4.金融机构: 最活跃的交易者,扮演多重角色 ●最重要的中介机构,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渠道 ●充当资金供给者、需求者和中介等多重角色 金融机构作为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支配作用 5.金融调控及监管机构:特殊 重要的交易主体: 最后贷款人:资金的供给者 公开市场操作:参与金融交易,影响价格 (二)金融市场客体即金融工具: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 1.金融工具的分类 期限不同:货币市场工具(一年以内)、资本市场工具 性质不同:债权凭证、所有权凭证 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原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 2.金融工具的性质:常考点 第一,期限性 第二,流动性,金融工具在市场上能够迅速转化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注意两点:一是能否迅速变现;二是变现时损失的大小 第三,收益性: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或利息,二是买卖差价 第四,风险性:预定收益及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一般而言,金融工具的期限性、收益性与风险性绑定在一起,彼此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它们都与流动性负相关。 (三)金融市场价格 金融市场主体与客体两个要素为最基本要素,是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 【考点二】金融市场的类型 (一)按交易标的物划分 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二)按交易中介划分:常考点 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直接金融市场:资金需求者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市场,如政府、企业发行债券或股票 间接金融市场:以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二者的差别并不在于是否有中介机构参与,而在于中介机构在交易中的地位和性质。(直接金融市场中也有中介:信息中介、服务中介) (三)按照交易性质划分 1.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2.流通市场的两种形态: 固定场所:证券交易所,流通市场的核心 场外交易市场:活跃的发展趋势 3.发行市场是前提和基础,流通市场提供流动性,是发行市场的补充。 (四)按照有无固定场所划分: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 (五)按照交易期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六)按照地域范围:国内金融市场(本币计价,全国性、地区性)和国际金融市场(大多是无形市场) (七)按照成交与定价方式: 公开市场:一般在证券交易所进行 议价市场:没有固定场所 (八)按照交割时间:即期市场与远期市场 【考点三】货币市场及其构成 (一)概述:常考点 货币市场的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和借贷的交易市场 货币市场工具具有“准货币性质”:期限短、流动性高、对利率敏感 (二)同业拆借市场特点:常考点 1.期限短:以隔夜头寸拆借为主 2.参与者广泛: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介机构 3.拆借的是超额准备金 4.信用拆借 (三)回购协议市场:常考点 1、回购协议: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购买者签订的、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协议。市场活动由回购和逆回购组成。 表面是证券买卖,实质是以证券为质押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 回购方向:先卖出,再购回(买入) 卖出价格小于购回价格,差额是借款的利息 2、回购标的物:国库券或其他有担保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四)商业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是公司为了筹措资金,以贴现的方式出售给投资者的一种短期无担保的信用凭证。发行期限短、面额较大,绝大部分在一级市场交易。理想的货币市场工具 (五)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最受欢迎的短期融资工具 一级市场行为:出票和承兑;二级市场行为:贴现与再贴现(六)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七)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常考点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核心知识点总结

人名知识点整理

基础多选题整理 1.需求的构成要素:购买意愿和支付能力;供给的构成要素:生产意愿和提供能力。 2.估计量的性质: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3.资本供给在短期内是垂直线,在长期内是一条后弯曲线。 4.会计4个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5.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产品是同质的、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了解 充分、进入退出市场自由。 6.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合法性、公开性、年度性。 7.世界上出现过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三个: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8.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经济性。 9.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技术原则。 10.购买性支出:政府投资、行政事业费等;转移性支出:福利支出、财政补贴等。 11.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原则:集权原则、效率原则、恰当原则、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1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 谨慎性和及时性。 13.会计计量的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14.财政政策的功能:协调功能、导向功能、稳定功能、控制功能。 15.金融风险的特征: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 16.现代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 透明。 17.一般应作为中央财政收入的是:流动性强的、调控能力强的、份额大的。 18.不能用于质押: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财产保险单等。 19.衡量国债规模限度的指标:国债负担率(国债累计余额/GDP),国债依存度(国债收入 /财政支出)。 20.IMF贷款种类有:备用安排(最早最基本)、中期贷款、减贫与增长贷款及其他贷款。特 点有:(1)主要用于解决国际收支问题(2)有政策条件(3)临时性。 21.我国政府预算体系:公共财政预算(基础)、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 保障预算。 22.货币需求理论: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七) 第七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第一节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的涵义 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对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 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和区域内(如一个国家),社会各个部门(企事业单位、政府和个人)对货币持有的需求总和。 “购买力总量说” “流通总量说”。前者是一个存量概念,后者是一个流量概念。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考察货币需求量,通常都是从存量角度计量的。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理论模型)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分析经济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社会各个 部门的货币需求量,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对社会各个部门的货币需求产生影响的。 (一)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分析先以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可表达为: 这一规律可用符号表示为:

式中,P是商品价格,T是商品交易量,V是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是货币需求量。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几个因素。 马克思揭示的货币必要量规律,是以他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该理论的前提条件是: (1)黄金是货币商品。 (2)商品价格总额是既定的。 (3)这里考察的只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二)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欧文·费雪()于1911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是交易型货币数量学说的代表作。在该书中,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即: 上式还可以表示为: 这一方程式表明,物价水平的变动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变动成正比,而与商品交易量的变动呈反比。费雪认为,交易方程式中的V和Y两个变量在长期中都不受M变动的影响。V是制度因素影响的,它取决于人们的支付习惯、信用发达程度、运输条件等社会因素,而Y则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和生产技术等非货币因素。因此,在货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点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1.金融市场的主体包括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2.金融工具的分类:;按期限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按性质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凭证与所有权凭证;按与实际信用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基础;3.金融工具的性质:期限性,流动性,收益性,风险;4.金融市场的类型:;按照市场中交 第一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 1.金融市场的主体包括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及监管机构。 2.金融工具的分类: 按期限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 按性质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凭证与所有权凭证。 按与实际信用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3.金融工具的性质:期限性,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 4.金融市场的类型: 按照市场中交易标的物的不同,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按照交易中介作用的不同,分为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按照金融工具的交易程序不同,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按照金融交易是否存在固定场所,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类。 按照金融工具的本原和从属关系不同,分为传统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 按照地域范围的不同,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5.金融市场的功能:资金积聚功能,宏观调控功能,财富功能,风险分散功能,交易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反映功能 第二节传统的金融市场及其工具 1.货币市场中交易的金融工具一般都具有期限短、流动性高、对利率敏感等特点,具有“准货币”特性。 2.同业拆借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1)期限短(2)参与者广泛(3)在拆借市场交易的主要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超额准备金(4)信用拆借 3.同业拆借市场有以下几个功能:(1)调剂金融机构间资金短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同业拆借市场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 4.回购协议市场:证券的卖方以一定数量的证券为抵押进行短期借款,条件是在规定期限内再购回证券,且购回价格高于卖出价格,两者的差额即为借款的利息。在证券回购协议中,作为标的物的主要是国库券等政府债券或其他有担保债券,也可以是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其他货币市场工具。 5.证券回购作为一种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在货币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证券回购交易增加了证券的运用途径和闲置资金的灵活性。(2)回购协议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工具。

中级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复习题集(第1985篇)

2019年国家中级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职业资格考 前练习 一、单选题 1.提取信托赔偿准备金和计提资产损失准备金,此项内容属于以下哪种信托业务风险控制策略?( ) A、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B、市场风险管理策略 C、操作风险管理策略 D、合规与法律风险管理策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6章>第2节>信托公司面临的风险与管理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信托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的内容。信用风险管理策略: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制度规定和相应程序开展信托业务,确保决策者充分了解业务涉及的信用风险;对交易对手进行全面、深入的信用调查与分析,形成客观、翔实的尽职调查报告;严格落实担保等措施,注意对抵(质)押物权属有效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客观、公正评估抵押物;提取信托赔偿准备金和计提资产损失准备金。 2.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 A、2.5% B、5% C、6% D、8%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9章>第4节>银行业监管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3.最典型的间接金融机构是( )。 A、证券公司 B、商业银行 C、投资银行

D、保险公司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金融机构的类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间接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最典型的间接金融机构。 4.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不同,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 )筹资。 A、吸收存款 B、国家拨款 C、发行股票和债券 D、员工集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不同,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自己的股票和债券筹资,为了维护金融稳定,大多数国家限制投资银行吸收活期存款,但有的国家投资银行也被允许接受定期存款。 5.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其经营对象是( )。 A、货币和信用 B、控制与管理 C、财务与管理 D、控制和风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1节>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含义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商业银行是以货币和信用为经营对象的金融中介机构。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古典利率理论属于“纯实物分析”的框架 B、古典学派认为,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的相互作用 C、古典学派认为,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 D、古典学派认为,投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中级经济师金融真题 答案

05年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试题) 2006-7-3 18:19【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单项选择题 (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稳定,货币政策应采取()。 A.单一规则 B.当机立断 C.相机行事 D.适度从紧 2.财政收支状况对货币供应量有重要影响,如果财政收支平衡,货币供应量()。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3.财政赤字能否引起通货膨胀,取决于()。 A.赤字的多少 B.赤字的弥补办法 C. 赤字形成的原因 D. 赤字发生的时间 4.中外学者一致认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 A.稳定性 B.流动性 C.兑换性 D.还原性 5.收购黄金外汇是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如果黄金收购量大于销售量,基础货币量()。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6.倡导“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是()。

A.货币学派 B.银行学派 C.凯恩斯学派 D.合理预期学派 7.在项目融资的贷款协议中,贷款的完全追索权一般发生在()阶段。 A.项目论证 B.项目开发建设 C.项目转让 D.项目经营 8.下列关于项目融资的有限追索权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时间上的有限性 B.资金使用上的有限性 C.金额上的有限性 D.对象上的有限性 9.下列各项中,不适合项目融资的是()。 A.收费公路项目 B.能源开发项目 C.汽车组装项目 D.污水处理项目 10.证券化是指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越来越多通过证券市场进行投融资的过程,最初证券化就是指()。 A.MBS B.ABS C.融资证券化 D.资产证券化 11.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归集权益资产到期的现金流量并催讨过期应收款等业务主要由()承担。 A. 服务人 B. 发起人 C.发行人 D.证券商 12.保障商业信用这种直接融资方式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存在发达健全的()。 A.借贷市场 B.贴现市场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知识点

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知识点1】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独立性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1. 两个基本前提 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较成熟; 金融业的发展对此有客观需求:集中货币发行权、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管理金融业、国家干预。 2. 历程 最早设立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 英格兰银行成立晚于瑞典银行,但被公认为近代央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的演变过程是典型的央行的演变过程。 3. 三个途径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 专门设置的央行:美联储。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 界定:不能把中央银行看作一般的政府机构,但是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而是应该在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之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2. 表现: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稳定货币。 独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3. 独立性的模式独立性较大的模式:直接对国会负责,如美德。 独立性稍弱的模式:名义隶属于政府,实则独立性较大,如英日。独立性较小的模式:接受政府指令,如意大利。 知识点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二)中央银行的职能(常考的重要考点) 1. 发行的银行 2. 政府的银行 3. 银行的银行 4. 管理金融的银行 1. 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具有货币发行的特权、独占权。适时适度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

求基本一致。 以稳定货币为前提,适时适度增加货币供给。适时印刷、铸造或销毁票币等,满足流通中货币支取的不同要求。 2. 政府的银行: (1)代理国库。主要是预算收入的缴纳、划拨和留用,预算支出的拨付。 (2)代理政府金融事务:代理国债发行等。 (3)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4)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5)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以弥补政府在特定时间内的收支差额。(6)作为国家的最高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金融行政管理职能。 (7)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3. 银行的银行 (1)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相互调剂准备金、增强清偿能力;机构稳定;为非现金结算创造条件。 存款人:保障资金安全。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规模,控制全社会货币供给量;强化中央银行资金实力。 (2)充当最后贷款人:票据再贴现、票据再抵押 (3)组织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 (4)组织外汇头寸抛补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外汇头寸管理、稳定市场汇率。 4. 管理金融的银行 (1)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在稳定前提下谋求经济增长。 2)颁布金融法律法规。 3)管理境内金融市场。 知识点3】中央银行的业务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点汇总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点汇总 第一章我国的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 第一节我国的金融中介机构 一、商业银行 (一)国家控股的四大商业银行 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它是从国家专业银行演变而来的,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 l987年4月,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二、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有其独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策的控制性。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一般由政府财政拨付。 二是经营目标的非营利性。 三是融资原则的非商业性。政策性银行有其特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金融债券或向中央银行举债,一般不面向公众吸收存款。 四是业务范围的确定性。政策性银行有特定的业务领域,不与商业银行竞争。 我国于1994年初设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三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三、证券机构 (一)证券公司(二)证券交易所(三)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四、保险公司 1865年,上海义和保险行成立,这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开办的保险公司。 五、其他金融机构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二)农村信用合作组织 (三)信托投资公司(四)财务公司(五)金融租赁公司 第二节我国的金融管理机构 一、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享有货币(人民币)发行的垄断权,它是发行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代表政府管理全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经理国库,是政府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向其发放贷款,是银行的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 (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包括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管理存款准备金、基准利率,对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和再贴现,合理操作公开市场业务。 (3)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4)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7)经理国库。 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银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单位。 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监会的主要职责 四、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五、国家外汇管理局 第三节我国的金融市场 一、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以金融工具为媒介,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的资金流通与交易的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考试内容:掌握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最优决策原则;熟悉各种收益概念的含义及其公式 (一)完全竞争市场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和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 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由整个行业的供求决定其均衡价格,如34页1-19中(a)所示。 (二)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 收益是指企业出售产品的收入。企业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获得的全部收入叫做总收益。(用R表示) R=P?Q 平均收益是按销售量平均计算的收益。(用AR表示) AR=R/Q=P 边际收益是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时总收益的增加量。(用MR表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MR=AR MR=△R/△Q 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AR、MR是相等的。单个企业的AR、MR、需求曲线是同一条线。(三)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 在任何一个市场上,无论长期决策还是短期决策,企业进行产量决策的依据是:MR=MC的原则,因为此时企业的利润最大。利润最大的含义:有利润时利润最大,有亏损时亏损最小。 (四)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供给曲线 单个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其供给曲线。(企业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来选择其最优生产规模) 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考试内容:掌握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最优决策原则;熟悉价格歧视的含义及其条件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这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的。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二)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即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但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线陡峭。 (AR=DD) (三)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 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也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曲线是相同的。完全垄断企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了均衡产量,根据这个产量就可以确定均衡价格。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较,在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向市场供应的产品数量较少,而产品价格较高,完全

2019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试题

第一单元复习 一、要掌握的词。 1.民族谱写万里长城绸带创造连绵起伏驾驶曲折蜿蜒不朽诗篇辽阔岛屿 矿产水天相连壮观宝库海龟星罗棋布不仅曾母暗沙合璧变幻无常腾云驾雾 资源千姿百态云遮雾罩瞬息万变一泻千里四蹄生风流连忘返庐山瀑布似乎笼罩 2.杭州航行嘉峪关奇迹搏击晶莹浩瀚繁衍用之不竭清澈心旷神怡海域 五彩缤纷翡翠幽谷游览飘飘欲仙弥漫关系 3.现代的人间奇迹有: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人造地球卫星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青藏铁路无绳电话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4.古代的人间奇迹有:故宫兵马俑龙门石窟 5.形容海面景色的词:微波粼粼碧波荡漾波浪滔天波澜壮阔碧波浩渺 6.形容景色美丽的词:风景如画色彩斑斓秀丽迷人景色优美 7.我国的风景名胜有:桂林山水秦始皇兵马俑黄山迎客松济南泉城苏州园林西藏布达拉宫海南三亚北京故宫云南西双版纳杭州西湖 8.形容山的词语:山清水秀山高水远青山绿水 三、词语搭配。 不朽的诗篇奇异的景象蜿蜒的巨龙辽阔的海域高高的蓝天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动人的诗篇美丽的景象浩瀚的大海洁白的浪花晶莹的珍珠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迷人的世界神秘的色彩清澈的海水巨大的天幕茫茫的大海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千姿百态的云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变幻无常的云雾景色秀丽的庐山美丽的南沙群岛随风飘荡的轻烟一泻千里的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 一条玉带一缕轻烟一座山峰一座冰山一匹白马一朵浪花一顶绒帽一道彩虹 香港(东方之珠)济南(泉城)南京(石头城)杭州(人间天堂)广州(羊城) 四、多音字组词。 行(行人、行走、航行)曲(曲线、曲折、弯曲)华(中华、华丽、豪华)

(银行、行列、行业)(歌曲、乐曲、戏曲)(华山) 漂(漂亮)似(似乎、相似)系(联系、关系、系列) (漂浮、漂流)(似的)(系鞋带、系带子) 六、造句。 1.流连忘返……①云南西双版纳风景优美,真令人流连忘返。 ②雄伟壮丽的长城,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2.无拘无束……①同学们无拘无束地在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 3.……像……①孩子们出来玩了,他们像刚出笼的小鸟一样,快活极了。 ②雪停了,整个大地像被一层轻沙裹住,又像是被一层银雾笼罩住了。 第二单元复习 一、要掌握的词语。 1.体操国际询问痛哭固定意外治疗选手承受急切第四届试跳箱子外套 施展剩下传递任何哀伤托起祝福向往白鸽捡东西飘飘悠悠懂事艰难险阻 忠实盼望捉拿捧场俯视采摘绒布阳台清晨清香舍不得不知所措惹是生非 挑捡悠闲惶恐不安俯身 2.荣誉纽约颈椎配合瘫痪榜样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敬佩毅力康复诊断微笑 跌伤明媚敷药弧线眼眶措施 二、照样子写词语。 1.湛蓝乌黑粉红碧绿翠绿嫩黄淡黄浅蓝紫红 2.金黄雪白瓦蓝奶白火红漆黑银白铁青桔黄 3.黄土白云绿叶绿树青草红茶红花黄沙白银白纸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知识点财务管理

经济师考试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银行经营活动和资金运动进行的综合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财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调节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和资金运转整个过程的始终,和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核算及报告职能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1.财务管理的核心:基于价值的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银行作为现代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之一,自然首当其冲地经受考验。银行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催使银行业的产品、经营方式进行调整,与经济环境相适应。这样银行的经营目标也就发生了改变,由传统意义上的增加市场份额和盈利逐步演化为增加股东的价值并力求使股东价值最大化。而经营目标的改变又促使财务管理职能随之改变,于是基于价值的管理走上前台,逐步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所谓价值是指股东的投资价值,其计算方法有多种模型,主要包括经济增加值、现金增加值和投资的现金流收益。目前,经济增加值模型在国内一些大银行被采用,如中国建设银行。 2.财务管理的目标 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目标就是银行价值最大化。因此,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就是在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前提下,实施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的一系列财务活动。 3.财务管理的功能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分为三个层次:①传统的会计职能,银行要遵守信息公开披露要求,同时还要为管理者及时提供信息以监控、管理银行业绩。而会计的职能又可分解为三块,一是监督控制,即监督及控制银行的经营运作;二是反映信息,即通过会计数据充分反映银行的运营情况;三是规范反映信息,所谓规范,不仅指会计报表,而是说银行整个运营的实际反映,包括各部门费用、利润来源等,而会计所反映的信息应该是真正的企业管理信息,而非简单的财务报表。②财务,主要体现在为计划制定、决策选择和资源分配提供支持。可以说,财务是资本预算、业务计划和激励机制等银行关键管理制度的纽带。③公司财务,着眼点在于企业的价值、股权的价值,是通过业务经营和股权交易来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先进的财务管理经常评估创新方法,为银行创造价值。 在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系统的三个功能中,如何管好钱、用好钱是现在职业经理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公司财务部分则是专业财务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好银行与差银行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让资本在经营过程中增值。 4.财务管理的原则 财务管理必须坚持科学、统一、审慎、规范的原则。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包括资本金管理、成本管理、利润管理、财产管理、财务报告等方面。 1.资本金管理 (1)资本金的概念。资本金是为保证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顺利开展所必须投入的货币资金以及经营过程中的一部分利润积累,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银行资本分为两级:一是核心资本,包括普通股及溢价、未分配利润、非累计性永久优先股、附属机构的少数股东权益以及少数经选择可确认的无形资产(包括购买抵押服务权、购买信用卡等)。二是附属资本,包括各项损失准备、次级债务资本工具、法定可转换债券、中期优先股、未分配股利的累积永久优先股、股本债券。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口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即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常考题型及答案知识.docx

中级经济师考试 ,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精品汇编资料 常考题型及答案知识资料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 第 1 题 1 600 某国未清偿外债余额为 1200 亿美元 . 国民生产总值为 8 000 亿美元,货物服务出口总额为亿美 元,当年外债还本付息总额为 400 亿美元,则该国外债偿债率为()。 A. 15% B. 75% C. 25% D. 5% 正确答案: C, 第 2 题 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主要条件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 A.提高金融监管能力 B.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法规 C.建立严格的内控机制 D.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 C, 第 3 题 的一种方式,非现场监督的资料收集的基础是单作为监管当局分析银行机构经营稳健性和安全性 个银行的()。 A. 具体事件 B. 问题反映 C单一报表 D. 合并报表 正确答案: D, 第 4 题

(2011 年)认为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的不公正、不公平和无效率的一种回应,这种观点来自()。 A. 公共利益论 B. 特殊利益论 C. 社会选择论 D.经济监管论 正确答案: A, 第 5 题 哈罗德一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为()。 正确答案: B, 第 6 题 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方面进行创新的主要目的在于()。 A.扩大资金来源,创造派生存款 B.套期保值,回购交易,贷款证券化 C.扩大业务范围,强化银企关系 D.降低风险,服务客户,扩大收益 正确答案: D, 第7 题 (2011 年)金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购买力的储存工具,这是指金融市场的()功能。 A. 资金积聚 B. 资源配置 C. 风险分散 D. 财富 正确答案: D, 第8 题 (2011 年)“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这种情形属于()通货膨胀。 A. 需求拉上型 B. 成本推进型 C. 结构型 D. 隐蔽型 正确答案: A, 第9 题 以下属于国家控股商业银行的是()。

中级经济师“金融”考试要点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考试要点 金融第一章货币需求 O)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PT/V=Md(P商品价格T交易量V速度Md货币需求量)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货币需求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O)马克思研究货币必要量的条件:金是商品、商品价格总额是既定的、流动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O)凯恩思的货币需求函数:接受了庇古的建议交易、预防、投机后人称为收入支出分析法 Md= L1 (Y) + L2 (i)(丫+、i ―);货币需求量与利率水平成反向关系 O)投机动机的解释人们持有的金融资产分为货币和长期债券而债券的市场价格和利率成反比,利率上升多存货币,少买债券 O)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在剑桥基础上吸收了凯恩思流动偏好被誉为当代货币主义,公式Mc k F(Ypo。。。。O)弗里德曼认为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是:1、恒常收入和财富结构2、各项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 3、各种随机变量 。)凯恩思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差别凯恩思强调的是利率;弗里德曼强调的是恒常收入;传导上凯恩思是利率,弗里德曼是货币供应量;未来不确定凯恩思相机行事弗里德曼单一规则 。)我国学者的货币公式:Mc k( 1 + n)( 1 + p) /1 + v — 1 Mc k n+ p — v (微分法)Md货币需求增长率n经济增长率p计划调价幅度v货币流通速度比率 例:经济增长率7%,调价幅度2%,流通速度递减率为2.5 %,货币需求增长率为11.5 %; 7+ 2—(— 2.5 )k11.5 。)货币层次的划分国际依据流动性,我国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国际:M(k流通于银行外的现金M1= M(+活期存款M前M +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 美国:M1a k现金+银行活期M1b k M1a+其他支票存款M2= M1b+储畜存款+小额定期存 款 M3= M2^大额定期+定期存款协议 M4= M3^其他流动资产 我国:M(k现金M k M(+单位活期(狭义)M古M1+个人储蓄+单位定期(广义) M3k M2+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O)在二级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Ms k mB O)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Aa— La 信贷收支状况 Ab— Lb 其差额反映财政净赤字或净结余 Ab 大于 Lb 货币增加 Ab 小于 Lb 减少,财政收支状况 Ac—Lc 国际收支状况,官方储备增加货币增加 16、黄金外汇与货币供应量:黄金收多销售少(货币增加)金价、汇价上升(增加) 17、货币均衡同社会总供给和经济均衡的均衡有内在统一性和一致性 20、通货膨胀的类型表现形式分(隐蔽和公开)物价上涨程度(爬行、温和、恶性)分析成因(需求拉上、成本推进、结构和体制形通货膨胀)需求拉上: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成本推进:工会和垄断组织追求高利润又分为工资推进和利润推进形。结构也叫北欧模型 21、通货膨胀的破坏作用:破坏生产发展、扰乱流通秩序、收入盲目分配、货币信用微机 22、反通货膨胀的对策 。)控制需求(一、紧缩货币政策1、出售政府债券2、提高准备金率3、提高再贴现率4、控制借款。二、紧缩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三、紧缩收入政策, 1、温和办法,协商恳谈和道义规劝降低工资和商品价格 2、强硬措施,冻结工资和物价。四、指数化方案,把收入同物价指数挂钩 1、剥夺政府从中获得好处 2、抵消个人收入与物价水平) O)改善供给1实行有松有紧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 2、发展对外贸易改善供给状况 3、降低税率。 26、货币容纳量弹性是指:由于货币容纳量弹性的作用,货币供应量可以在一定幅度内偏离需求而不至于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27、凯恩思和货币学派都认可的共识 Md/p是(实际收入Y/P,利率)的函数 28、马克思认为通货膨胀根源于(分配领域和生产领域)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 笔记(十)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实务》知识点整理笔记(十) 第十章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金融风险及其管理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 (一)风险的涵义与要素 金融风险是一种风险。风险( Risk)一般被定义为“产生损失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 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的可能性等三个要素有机构成的。 (二)金融风险的涵义与要素 1.金融风险的涵义 金融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从事金融活动中,因某些因素发生意外的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2.金融风险的要素 由金融风险的涵义可见,金融风险包含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金融风险的风险因素是有关主体从事了金融活动。 第二,金融风险的风险事故是某些因素发生意外的变动。 第三,金融风险中损失的可能性是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三)金融风险的类型 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和采用的分类方法: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产生于交易对方不守信用。 广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方所有背信弃义、违反约定的风险。 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方在货币资金借贷中还款违约的风险。狭义的信用风险的最大承受者是商业银行。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因金融市场价格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就是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的风险因素是有关主体在金融市场上从事货币资金借贷、金融产品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市场风险的风险事故是金融市场价格发生意外变动。 市场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投资风险等三种类型。 (1)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不同币别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汇率风险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等三种类型。 (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货币资金借贷中,因利率在借贷有效期中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从同时既是借方又是贷方的借贷双方组合体(如商业银行)来看,其利率风险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利率不匹配的组合利率风险,二是期限不匹配的组合利率风险。 (3)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股票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行投资中,因股票价格、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所掌握的现金资产,以合理价格变现资产所获得的资金,或以合理成本所筹集的资金不足以满足即时支付的需要,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流动性风险表现为流动性短缺。 4.操作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