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县农业及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龙胜县农业及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龙胜县农业及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龙胜县农业及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目录

一、农业农村基本情况 (2)

二、自然资源 (3)

三、农业产业现状 (6)

四、存在问题 (8)

一、农业农村基本情况

(一)行政管辖与人口

龙胜全县辖3个镇7个乡,119个村委会,1658个村民小组,50664户,总人口17.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81万人,占85.71%,农业劳动力8.41万人,其中外出打工1.48万人。

(二)土地利用现状

全县土地总面积380.7万亩,其中:农业用地面积25.43万亩,占6.68%,其中水田9.46万亩,旱作地8.92万亩,果园地面积7.04万亩;林业用地面积265.28万亩,占69.68%;草地面积17.78万亩,占4.67%;养殖水面面积0.17万亩,占0.04%;其它用地面积72.04万亩,占18.92%。

(三)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种植业:主要粮食作物播种植面积17.92万亩,粮食总产量5.89万吨、粮食单位面积年产量328kg/亩/年,人均粮食拥有量345.87kg/人/年;其中水稻种植面积9.1万亩,稻谷总产量4.21万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0.46万亩,总产量0.05万吨。水果7.04万亩,总产量3.88万吨。罗汉果种植面积3.7万亩,产量7857.35万个。蔬菜种植面积9万亩,总产量8.61万吨。茶叶种植面积0.26万亩,产量0.038万吨。

畜牧业及渔业:牛存栏6.8万头,出栏1.34万头;猪出栏12.2万头;羊出栏1.9万头;家禽出栏116.31万羽;肉类总产量1.17万吨。渔业养殖面积0.11万亩,渔业总产量0.07万吨,其中养殖产量0.04万吨。

林业:主要用材树种(杉木、松木)面积126.6万亩,蓄积(万立方米);主要经济林树种面积15.33万亩、年均产量(kg/亩/年)。在耕地面积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98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7.92万亩。在林地面积中,森林面积264万亩、森林覆盖率74.3%。

(四)农业组织机构和农业技术人力资源

县农业局是主管农业的行政和技术部门,下设水果办、经作站等10个股室和10个乡镇的农业服务中心。县乡共有农业行政人员7人,农业事业管理6人,农业技术人员59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人,中级技术职称34人。目前农业技术管理体制正在改革中。

全县注册了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但运行正常起作用的只几个。

(五)生产总值

龙胜农民收入渠道:⑴沿河部分农户靠柑橘、茶油;⑵林木多的靠原来的用材林;⑶出售生猪、山羊、家禽;⑷外出打工。

2008年龙胜全县生产总值24.86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5.64亿元、13.11亿元、6.12亿元;全年财政收入2.0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8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90元。

农业、林业、牧渔业生产总值分别为2.658亿元、1.451亿元、1.531亿元,分别占第一产业的47.13%、25.73%、27.14%。

全年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93.85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11.62%,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增长40%。

全县有70个贫困村,95%都在高山半高山,是广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二、自然资源

(一)地理位置与面积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桂林市的西北部,界于东经109°43°至110°21',北纬25°29'至26°12'之间,幅员面积2538平方公里。行政管辖属桂林市,县城龙胜镇与桂林市距离公路里程87公里。

(二)地形地貌和水系

龙胜县属中高山地貌,四周为越城岭与八十里大南山两大山脉环抱,主峰福平包,海拔1910米;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犬牙交错,盆地

零星分布;浔江(古宜河)从中穿过,出县境处石门塘为海拔最低点,海拔163米。浔江水系呈树枝状遍布全县。

(三)植被

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以及常绿针叶林,植被垂直带谱分布明显,南山有高山草甸植被,素有“小云贵高原”之称。龙胜县境内40%的土地面积森林茂密,全县绿化率74.3%,有较丰富的林木资源。

(四)气候

龙胜地处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雨量充沛,山峰连绵,河谷幽深,温差极大,年平均气温18.1°C,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为-4.8℃,年积温>10°C 5133℃,平均无霜期314天。年降雨量平均1543毫米,相对湿度85—90%,降雨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5~7月,造成夏季阴雨、多雾、寡日照,全年日照1244小时,是广西

表一:龙胜县不同海拔高度气候情况表

摘自《龙胜各族自治县水果自然资源调查及区划报告》(龙胜县区划办1987.12)

日照时数最少的县。寡日照,高湿有利于高含水量作物(如蔬菜)的生长及产品的形成,而不利于禾谷类籽粒的形成。秋冬常严重干旱制约了冬季农业的发展。还常有洪涝、冰雹和冻寒等灾害性天气。

(五)龙胜县土壤类型及耕地分布

土壤多为砂岩、页岩,少量为花岗岩、石灰岩、石英岩母质发育而成的山地薄层土壤;土壤垂直分布较明显,海拔500米以下多为山地红壤,500-800米多为黄红壤,800-1350米多为黄壤,1350米以上则以黄棕壤为主。PH值一般在4.4~6.5之间。水稻土有机质含量3~4%居多,自然土有机质高的可达10%以上,自然土壤适宜林木、茶叶的生长;由花岗岩发育成的高山黄棕壤最适于种植夏秋萝卜;由砂页岩发育成的黄红壤最适于罗汉果的生长。

表二:龙胜县农业用地海拔分布情况统计单位:亩

(六)旅游资源

龙脊梯田景区是广西二十一个区级景点之一,国家AAAA景区。主要是梯田观景(包括平安、金坑两片区)及沿线的红瑶、壮寨的民族

风情、歌舞、手工艺、漂流等。

温泉景区 国家AAAA 景区,主要是泡温泉、森林公园、民族歌舞、土特产及沿线的红瑶寨风情等。

花坪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万亩。

农家乐 旅客较多的有:位于龙胜镇的金车(以村貌为主)、坳背(集自然溪流、村庄、果树为一体的乡村美景);泗水乡的里排(枇杷、杨梅之乡)等。

正开发的有:平等南山红色风光游(有红军长征经过之乡、红军楼、侗族鼓楼、风雨桥、百家宴,南山牧场和水库风光等)、西江坪森林保护区(林海、水库、瀑布)、彭祖坪自然风光游(草地、溪流、瀑布、植物)。

三、农业产业现状

(一)蔬菜

1、半高山西红柿 主产于海拔700~1100米的半高山,如伟江

乡、平等乡的小江等。常年种植面积约6000亩,商品产量3000~5000公斤/亩,价格变动在0.6~3.6元/公斤(2009年1.4~3.6元/公斤),正常年份亩纯收入3000~10000元/亩。

据收购商反应,我县这些地区产的西红柿外观和硬度比其它地区

如资源县产的要好很多,说明我县这一项目有较好的竞争力。

2、南山萝卜南山地处我县西北,海拔1400~1800米的高山丘陵,地势开阔,总面积约10万亩,土壤

由花岗岩发育成,肥沃、疏松,适

于萝卜的生长。地势较平缓利于机

械操作,一户可种10~200亩。4~

10月都可播种,主栽品种为“白美

人”,60~70天可收获,产量2500~

5000公斤/亩;品质脆嫩,主销往桂

林、柳州,单价1~1.6元/公斤,市场及价格较稳定,亩纯收入3000~4000元。一年同块地可种两季,所以在南山种萝卜的农户,年收入都在几万元以上。

南山萝卜地风光

3、紫长茄主产于马堤乡,常年种植面积2000~3000亩,亩产量4000~8000公斤,由该地果蔬专业合作社组织供种,收购产品,销往广东,收购价0.6~1.6元/公斤,亩产值3000~5000元。

4、辣椒龙脊辣椒:具特别的香味及清爽的辣味,倍受旅客及当地消费者欢迎,常供不应求。订单辣椒:韩国、泰国朝天椒有一定基础,种植800~1000亩,收购价2.5~6元/公斤。

(二)罗汉果

罗汉果因花期气候条件要求严格,过热、冷和干燥条件下,点花都难受精,所以罗汉果适宜种植的地区不多,广西只有龙胜、临桂、永福三县为最适宜种植区(也是原产区),特别是最近几年,龙胜成为桂林市最大罗汉果产区,常年种植面积1万亩;价格也较稳定,单果收购价0.3~1元,亩产值4000~6000元。

(三)水果

1、椪柑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5年)将龙胜县定为全区10个椪柑优势产区之一。龙胜椪柑的品质曾获农业部银质奖。椪柑又是龙胜县唯一可出口的水果产品,目前已有两个合作社的出口果园获得注册登记。虽然目前效益正处于低潮,但有望可恢复到价格1.60~2.50元/公斤,平均亩产3000~4000公斤,扣除每亩成本2000元,纯收入达6400~8500元。

2、早蜜梨具有可种植范围广,我县从海拔200米~1400米都可种植;熟期为7月上中旬,能避过其它梨如北方雪梨大量上市的时期;外观和内在风味都较好。

3、春夏熟水果枇杷、杨梅在我县旅游沿线及农家乐都获得6~10元/公斤的好效益,而且产品常供不应求。

四、存在问题

由于龙胜山陡、平地少、夏季阳光少、冬季干旱自然条件限制,经济贫困,思想观念难统一,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等,龙胜农业的发展难度较大。

1、资金投入不足。结构调整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建立示范基地,加强市场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生产等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无偿投入,减少因调整而造成的风险。由于县乡镇财力

有限,远不能满足需要。

2、科技指导不到位。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不健全,机制不活,对于如何采取措施加强农民技术培训,高新技术推广和生产中的技术指导,如何调动广大科技干部积极性等问题,还没有找到更有效的办法;目前乡镇科技人员很多兼任其他工作,没有较好的条件使他们专心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同时,全县农技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推广经费极少,难以在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发挥应有的作用。

3、农业基础设施脆弱。①交通不畅:虽然近几年来,基本开挖了通村、组、自然屯公路,但道路设计的级别本来就低,加上完工后无专人管理,所以造成路况极差,除伟江乡村组公路较好外,其余的基本不能通大货车。②水利设施不全。我县大部分的水利少而散,圳渠渗漏严重,而上级制定修缮标准,我县没有几处能达到。县内没有一处山塘(水库)是用来抗旱的,许多稻田是望天田,水果,旱地更不用说灌溉了,冬季干旱,95%的田地无水可用,也无法使冬季农业正常开展。③无初加工和预冷储存设施。所有产品都是没进行初加工和小包装,档次上不了,效益低;无预冷设备,产品不能远运,如南山萝卜未经预冷,运到广州就变质,所以目前南山萝卜只能在附近的桂林、柳州销售。④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不高等等,这些问题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敬请各位专家及领导,为我县农业产业发展提出发展的方向、可发展的项目、采取那些措施才能实现等提出宝贵意见和具体发展规划方案。

龙胜县农业局

2010-5-14

陕西省农业的基本分布情况

陕西省农业的基本分布情况-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陕西省农业的基本分布情况 陕西地形复杂,海拔高度、雨热资源和生态条件差异大,从北到南形成了10个明显的农业气候区;从东向西又形成了24个各具特色的种植业气候类型区。农作物种类、耕作栽培制度、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北方与南方以及南、北方过渡的中间类型特点和独特的资源优势。根据这个特点,从1983年至1984年在进行农业区划中对种植业进行了分区,将全省种植业的经济区域划分为9个一级区(地域区划)和24个二级区(地域或类型区划即亚区)。 (一)长城沿线风沙滩地春麦、小油料、秋杂粮区 本区位于本省最北部,海拔900—1500米,全区地势起伏平缓,相对高差10—50米,西部较高,中部较低。地貌类型有风沙地、丘陵地、河川地和沟道地等。土地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9.6%,其中耕地255.9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4.7%。总人口69.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3.9万人,农业人均耕地4.0亩。日照充足,热量较低,一年一熟。年平均气温7.8—8.5℃。≥10℃积温2900—3370℃,年降水量300—420毫米,为本省降水量最少地区。无霜期155—172天。宜于糜子、春小麦、谷子、马铃薯、荞麦、春油菜、黄芥、胡麻、甜菜、向日葵等生长。 本区有3个二级区(亚区):(1)西部旱滩杂粮、向日葵区,地势平坦,是个内陆平原小盆地。(2)中部旱滩水地春麦、玉米、水稻、向日葵、葡萄区,地势平缓,水资源丰富,有水地58万亩,基本属灌溉农业区。(3)东部梁峁、片沙杂粮区,梁峁起伏,流沙覆盖,覆盖面积达20—40%。 (二)陕北丘陵沟壑谷糜、马铃薯、豆类(大豆、杂豆)、杂果、草(绿肥)区 本区位于长城沿线风沙区以南,渭北高原的宜川、富县以北的黄土高原,海拔800—1200米,全区地势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呈倾斜状。境内丘陵起伏,梁峁相间,沟壑纵横,沙丘涧滩,河谷阶地星罗棋布,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78.7—82.4%,形成一个地域宽阔,自然条件复杂的旱作农业区。自然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风沙、干旱、冰雹、霜冻常有发生。日平均气温7.8—11.3℃,≥10℃积温2800—4050℃,年降水量380—704毫米,无霜期140—196天。耕作制度为一年二熟。总人口25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4.9万人,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2.1%,耕地面积963.3万亩,占全省耕地17.7%,其中旱坡耕地占耕地的91.1%,农业人均耕地4.1亩。 本区有3个二级区:(1)涧滩丘陵谷糜、荞麦、胡麻、绿肥区。地势高,气候干旱,年降水量380—500毫米,无霜期130—140天。夏季多冰雹,春秋多风沙。大部分耕地沙化严重,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是全省荞麦和向日葵生产集中地。(2)丘陵沟壑谷糜、薯、豆、花生、苹果、绿肥区,是陕北丘陵沟壑区的主体,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大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地带,是本省优质小米和烤烟、苹果生产基地之一。(3)黄河沿岸土石丘陵麦、豆、杂粮、花生、枣、果区,位于黄河沿岸,南北狭长,大部分由黄土梁、峁组成,沟壑险峻,土层薄。 (三)渭北高原小麦、春玉米、烤烟、苹果、大豆区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教案 第一章、农业资源概述 一、农业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1、农业资源的概念 农业资源就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2、农业资源的类型 1)、自然资源: (1)概念:指农业生产及其相关领域中可以利用的自然元素和自然力(大气、土壤、水等),以及开始转入农业自然资源行列的那些自然条件。 (2)分类(略) 2)、社会经济资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社会经济财富的动力源泉。(1)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2)农业科技生产力 3、农业资源的特征 1)、地域性和节律性(时空分布差异和时间、气候和季节交替演变的规律) 2)、多用性和有限性 3)、整体性和层次性 4)、稳定性和变化性 二、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 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1、农业资源利用的实质 农业资源利用的实质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改善现有生产条件来推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源泉和主要推动力。 B、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C、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增强农民的现代意识,还能部分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2、农业资源利用的基本原理 农业资源利用涉及到的原理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以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为基础。 农业生产有两个特点:一是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二是一个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 A、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B、人口经济原理与收益递减律 C、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三、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任务、内容与方法 1、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任务 其研究的基本目标,是要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而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农业资源的利用、配置和管理上,既要从微观入手,又要从宏观把握全局。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采用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有计划的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使农业综合生产力得到稳步提高,并在开发利用中切实贯彻国家有关保护珍惜动植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法规、政策。在高速发展农业,提高农产品总量,满足人们物质需求日益增长的条件下,建立起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农业生产能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内容 A、农业资源概述 B、农业资源各论 C、农业资源管理 3、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研究方法 A、从整体到部分的系统分析法 B、综合分析法 C、最优化法 4、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1)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意义 A、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使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B、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使解决人口增长与人均资源不断减少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 C、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使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需求 2)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目标、原则和对策措施 (1)目标: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进行开发利用,减少浪费提高效益 (2)原则:1、按照人口、资源平衡的原则,控制人口增长并实行节约化的经营 2、按照资源整体性原则,实现综合利用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3、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则,进行资源的适度、适量开发利用 4、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5、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 (3)加强农业资源开发的对策 A、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做到有步骤、有重点、有机划的开展,避免盲目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篇一) 4月中旬至4月底,我委组织11个由班子成员带队的调研组,分赴全市14个县区(管理区、经开区)开展农业农村工作综合调研。调研组通过深入部分乡镇村、项目工地、工厂企业、基地大棚等实地察看,采取召开座谈会、查阅文件资料、听取工作汇报等了解情况,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今年全市的农业农村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当前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及成效 今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优结构、惠民生、添活力、美乡村”工作导向,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标准化、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五大重点任务,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向好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1、坚持高位推动,重农扶农抓农氛围浓厚。各县区(管理区、经开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党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原则,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将农业农村工作纳入县域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规划,强化责任,加大投入,严格考评。主要领导亲力部署、带头办点示范,分管领导紧抓督促调度、精进推动实施,农口部门责任上肩、落细落实,营造出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宁远县去冬今春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年农村秋冬生产的意见》、《关于做好**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组织编写了《宁远县“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今年及“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政策支撑。祁阳县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意见》,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万元,专门奖补以土地入股的农户、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规模经营主体。零陵区制定了《零陵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实施方案》,区财政安排资金4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及推进工作。 2、坚持结构调整,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各县区、管理区坚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主导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粮油、畜禽、果蔬、烤烟、茶叶等优势产业凸显现代农业新特色。一是建基地、上规模,打牢产业基础。突出稳定粮食生产,全市共创建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点26个、千亩高产创建示范点192个,示范总面积达57.1万亩,催生专业化集中育秧主体(大户)2019个。金洞管理区积极与省农科院合作,以“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有机稻生产,今年在凤凰乡建立绿色有机稻种植基地1000余亩。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依托温氏集团

XX乡镇农业农村基本情况简介

镇农业农村基本情况简介 ...... 镇位于……?,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亩,辖…….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万。XXXX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近几年全镇种植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规模化养殖业不断巩固壮大,农民合作化组织不断发展,品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一、种植业稳步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产量。XXXX年全镇农作物总 播种面积…… . 亩,主要农作物以。。。。。。。。为主。当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亩,总产量。。。。。。。吨。二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已将。。。。。。。。亩耕地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配备优良完善的基础设施。小型农田水利项目。。。。。个,铺设地下节水管道。。。。。。万米,安装配套水泵。。。。。。。台、机井智能控制保护柜。。。。。。。。。套,提升了全镇现代农业水平。 二、养殖业走上了朝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之路 一是养殖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XXXX年全镇畜牧业产值。。。。。。。。万元,同比增长….%。XXXX年末存栏家禽。。。。。万 只、生猪。。。。。。。万头、牛羊。。。。。。。头。当年出栏家禽。 万只、生猪。。。。。万头、牛羊。吨。 O O O O O O O O O O O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推进畜禽养殖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型转变,朝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前进。XXXXX^全镇存栏千头以

上猪场达到。。。。个,百头以上。个,规模种鸡孵化场。。。。。。。个,年出栏生猪。万头,家禽出笼。 只,禽蛋产量吨。 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有所增加,合作形式不断丰富,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全镇共有农民合作组织。。。个,入社会员达到。。。。。。户。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亩,近年来累计面积达到。。。。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全镇的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对提高农民素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四、品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引导。。。产业做大做强,带领企业进市场、搞调研,创新发展思路。。。。 全镇现有。。。。生产规模企业。。。家,年产量。。。。。,实现年 产值。万元。

南平农业与农村基本情况

南平农业与农村基本情况 一、市情基本概貌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东南麓,地处闽、浙、赣3省的结合部,与省内外17个县(市)毗邻,介于东经117°—119°,北纬26°39′—28°20′,俗称闽北。辖1区(延平)、4市(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5县(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共有44个乡、71个镇、24个街道办事处、136个社区委员会、69个居民委员会、1632个村委会。2008年实有户籍总人口3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1万人。 我市区位独特。为福建沿海通向内陆省份的走廊,是建设海峡两岸繁荣带的重要延伸地区,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绿色腹地,在对外农业合作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境内交通便利。武夷山机场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航线27条,国际航线2条,已设立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并规划为海峡两岸“三通”的航空港之一;南平、武夷山海关边检口岸投入使用;鹰厦、外福和横南三条铁路贯穿境内7县(市、区),南连福、厦,北结浙、赣;205、316国道和南武路等省、市、县道,形成纵横交错公路网;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已建成通车,从南平至省城福州只需2个半小时;南浦高速公路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并与衢州沪瑞高速公路相连,使我市通往杭州、金华、上海等地行程大大缩短。内河航运里程近600公里,500吨级轮船从市区可直抵福州马尾港。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相配套的立体交通体系。

气候条件优越。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年均气温17—19℃,无霜期250—280天,年降雨量1750—1900毫米,年日照1700—2000小时,年总积温6633℃,平均相对湿度79—82%。 土地资源丰富。闽北山多地广,全市土地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折合3945万亩,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其中丘陵山地3167万亩,占80.3%;耕地308.9万亩,占7.8%;水面及村庄、道路470万亩,占11.8%。大致为“八山一水一分田”。乡村人均拥有山地13.79亩、耕地1.34亩,均居全省首位。 水利条件较佳。境内溪河众多,水系发达,为闽江的发源地,有一江(闽江)二溪(富屯溪、建溪)贯流其中,集水面积4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闽江、富屯溪、建溪、金溪、南浦溪、松溪和沙溪8条,50平方公里以上溪流176条。地表年径流量26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8834立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水力理论蕴藏量387万千瓦,可装机容量154.4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地方开发的水电站781座,装机总容量42万千瓦;境内的水口、沙溪口电站,装机170万千瓦,全市10县(市)都实现与华东和省电网并网。 生物种类繁多。据初步考察,有植物3000多种,已定名1800多种,其中野生饲料植物110多种,地衣、厥类360多种;食用菌、药用菌和真菌400多种。先后建立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和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被誉为“世界生物模式标本的产地”、“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 名胜风景独好。主要名胜风景区有武夷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区、

农业资源管理与利用

1.农业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 2.农业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联系到农业利用的那一部分,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 3.农业资源的特征 1)、地域性和节律性(时空分布差异和时间、气候和季节交替演变的规律) 2)、多用性和有限性 3)、整体性和层次性 4)、稳定性和变化性 4.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于联系: 1)、概念不同: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T、E、P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气候是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它不仅包括该地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还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气基础上所得出的总结和概括,是在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长期大气过程,二者之间存在着统计联系,从时间上反映出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2)、从时间尺度上讲: 天气是短时间的,气候是长期的 天气具有多变性,气候则比较稳定 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地区的天气不完全一样,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内的天气也常常是不同的。气候一般比较稳定,而且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受它所在的纬度、高度、海陆相对位置等影响较大。 形成原因不同:天气由气团、锋,气候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形成 3)、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结和概括。 5.我国农业气候特点: 1).我国整体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但就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区而言,一般是温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海洋性较强。季风气候的“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2).受太平洋上的夏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雨量较为充足,对农作物、树木、牧草的生长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温,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因此我国是水稻生长北界最北的国家。3).由于每年夏季风的势力强弱变化大,所以常常出现“北旱南涝”或相反的灾害。还极易产生水早害;寒潮、霜冻和台风引起的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的收成。但总体而言,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是利大于弊。 6.农业气候特征: (1)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有限性和无限循环的可更新行 (2)适度性和非线性 (3)波动性和相对稳定性 (4)区域的差异性 (5)相互依存性和可改造性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十分关注**乡的发展,十分牵挂**乡的各族干部群众,值此春意盎然之际,张副县长不辞辛劳,深入**乡指导农业农村工作,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对**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全乡各族干部群众的深切关怀,在此,我谨代表乡党委政府及全乡一万二千多各族干部群众,向张副县长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全乡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乡情 **乡位于福贡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北靠上帕镇,东临兰坪县,南接子里甲乡,西与缅甸毗邻。境内山高坡陡,平均坡度为30度以上。国土面积为平方公里,边境线长公里。共有6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87个村民小组,共3317户12858人,共有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2135亩),人均耕地面积亩。2016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475万元,同比增长195万元,增幅为%;农民人均纯收入1401元,同比增长201元,增幅为%;全乡全年粮食总产量万公斤,同比增长万公斤,增幅为%;农民人均有粮353公斤,同比减少7万公斤,减幅为%。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历史和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总体较低等诸多因素制约,我乡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是典

型的集边疆、贫困、山区、民族、宗教为一体的特困乡。 二、全乡农业农村工作情况 近年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最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市场冲击,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各级干部群众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注重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握关键,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全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领域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经济态势发展良好,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2016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475万元,比2016年增195万元,增幅为%。从农村经济收入比例情况看,第一产业总收入1111万元,占总收入的%,比2016年增110万元,增幅为%。其中,农业收入579万元,比2016年增了81万元,增幅为%;畜牧业收入525万元,比2016年增65万元,增幅为%;林业收入40万元,比2016年增4万元,增幅为%。第二产业收入140万元,占总收入的%,比2016年增17万元,增幅为%。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等收入184万元,占总收入的%,比2016年增28万元,增幅为%。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的新发展。

南平农业与农村基本情况

南平农业与农村基本情况

南平农业与农村基本情况 一、市情基本概貌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东南麓,地处闽、浙、赣3省的结合部,与省内外17个县(市)毗邻,介于东经117°—119°,北纬26°39′—28°20′,俗称闽北。辖1区(延平)、4市(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5县(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共有44个乡、71个镇、24个街道办事处、136个社区委员会、69个居民委员会、1632个村委会。2008年实有户籍总人口3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1万人。 我市区位独特。为福建沿海通向内陆省份的走廊,是建设海峡两岸繁荣带的重要延伸地区,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绿色腹地,在对外农业合作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境内交通便利。武夷山机场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航线27条,国际航线2条,已设立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并规划为海峡两岸“三通”的航空港之一;南平、武夷山海关边检口岸投入使用;鹰厦、外福和横南三条铁路贯穿境内7县(市、区),南连福、厦,北结浙、赣;205、316国道和南武路等省、市、县道,形成纵横交错公路网;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已建成通车,从南平至省城福州只需2个半小时;南浦高速公路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并与衢州沪瑞高速公路相连,使我市通往杭州、金华、上海等地行程大大缩短。内河航运里程近600公里,500吨级轮船从市区可直抵福州马尾港。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相配套的立体交通体系。

气候条件优越。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年均气温17—19℃,无霜期250—280天,年降雨量1750—1900毫米,年日照1700—2000小时,年总积温6633℃,平均相对湿度79—82%。 土地资源丰富。闽北山多地广,全市土地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折合3945万亩,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其中丘陵山地3167万亩,占80.3%;耕地308.9万亩,占7.8%;水面及村庄、道路470万亩,占11.8%。大致为“八山一水一分田”。乡村人均拥有山地13.79亩、耕地1.34亩,均居全省首位。 水利条件较佳。境内溪河众多,水系发达,为闽江的发源地,有一江(闽江)二溪(富屯溪、建溪)贯流其中,集水面积4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闽江、富屯溪、建溪、金溪、南浦溪、松溪和沙溪8条,50平方公里以上溪流176条。地表年径流量26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8834立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水力理论蕴藏量387万千瓦,可装机容量154.4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地方开发的水电站781座,装机总容量42万千瓦;境内的水口、沙溪口电站,装机170万千瓦,全市10县(市)都实现与华东和省电网并网。 生物种类繁多。据初步考察,有植物3000多种,已定名1800多种,其中野生饲料植物110多种,地衣、厥类360多种;食用菌、药用菌和真菌400多种。先后建立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和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被誉为“世界生物模式标本的产地”、“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 3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情况汇报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情况汇报 XX镇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XXX、各位领导: 近年来,猫街镇在州、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紧紧围绕“1235”的发展思路,即依托被列为全省特色工业小镇为契机,争创全国绿色低碳小城镇、省级民族团结示范镇,建设好迤纳厂工业园区、罗婺文化传承保护区、滇沪合作农业产业整乡推进示范区,实现“优秀乡村旅游度假镇、生态文明示范镇、工业发展示范镇、现代烟草农业示范镇、基层党建先进镇”为目标,不断推进猫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加快最具活力的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目前,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各项经济指标呈上升发展态势。就今年1-8月份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等有关情况作汇报如下。 一、猫街镇基本情况 猫街镇位于武定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在武定县境内的最大支流勐果河上游,距县城29公里,东邻狮山镇,南邻禄丰县中村乡,西邻元谋县羊街镇,北与XX镇、白路乡毗邻。东西最大跨度52公里,南北最大跨度94公里,全镇国土面积44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783米,最低海拔

1980米。全镇辖15个村委会,159个村民小组,7021户,总人口26828人,其中农业人口23387人,占87.1%,有汉族、彝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8个民族杂居,其中少数民族15467人,占57.6%。XX年实有耕地面积28685.05亩,其中:水田13664亩,旱地15021.05亩,人均耕地1.13亩,全年粮食产量14101吨,单产267公斤。XX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054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达37953万元,农业产值达22589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25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07元。 二、XX年1-8月农业农村工作情况 水利保障:猫街镇共有1件小型水库,6件小型水库,总库容128.6万立方米;小坝塘26件,总库容133.1万立方米。截止9月16日,我镇库塘总蓄水量为186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 10万立方米;降雨量555mm。今年已完成除险加固工程2件,其中石板河水库总投资377.26万元,有效保护猫街镇沿河村1万人及0.34万亩农田的防洪保护任务。星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240万元。另外,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仁和水库、“引勐济狮”等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和新村水库主干渠防渗工程,积极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抗旱人饮、小型农田水利、灌区配套、爱心水窖建设,着力加强中小河流和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等重大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投资近300万元的龙庆关旧村小

农业自然资源情况及布局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农业自然资源情况及布局调查报告 (精选多篇) 自然资源调查与规划 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踏勘,对照卫星影像图识别现状地物,找出已变化的地物,进行现场纠正。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包括遥感影像处理,几何纠正,室内分析与判读、转会、野外抽样验证等环节,本次野外实习主要进行野外抽样验证,识别变化的地物。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14年12月24日 实习路线:山东农业大学本门—>省庄镇—>山口镇—>黄前镇—>大津口乡—>山东农业大学

实习人员:08级地信专业全体人员。 实习过程 两辆于八点左右在学校北门出发,由老师带队实地调查了泰安地区的六个站点,并对实地进行了讲解和考察验证。具体路线如下: 芝田村 我们本次观察的站点位于芝田村河流西侧,在地形图上此处地形为水浇地,但是通过我们的现场观察和老师的讲解我们发现部分地区已经成为林地,其土质为轻壤质洪冲积潮棕壤。附:此处为扇前平原区芝田村总户数1365户,总人口5308人,农村劳动力3125个,工农业总产值2121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46万元,工业总产值20145万元,粮食总产量1203吨,其中:夏粮662吨,秋粮54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5447元。 后燕庄道路附近 根据老师介绍此处为山前平原海拔的最低点,由于地下水位干湿交替,水位很低,从地形图上和现状图上看此处

为水浇地现在也没有具体的变化,但有小片的苗圃出现。此站点的土质为浅位粘层中壤质洪冲积潮棕壤。此地区的支柱产业为锅炉和香油,此地区的经济相对其他地区发达。 山口镇与黄前镇之间路东侧 山口镇位于区境东北部,北与黄前镇为邻,南与泰山区邱家店镇相连,东与祝阳镇相望,西与泰山区省庄镇接壤。面积58平方公里。镇机关驻山口村,距泰城19公里。济临公路穿镇而过。山口相传西汉立村,因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为出山之口,故名山口。镇境,1912年属泰安县兴仁区。1930年属第四区。1941年属泰北行署黄山区。1945年属泰安县山口区。1948年属第三区,后又改为山口区。1958年建山口公社。1960年祝阳公社并入。1962年恢复祝阳公社。1984年6月改为山口办事处。1985年5月改为山口镇。镇以机关驻地村得 名。1999年,全镇辖山口南、山口东、山口北、山口西、新庄、冶庄、周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介绍

铜仁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武陵山区,东邻湖南怀化市、湘西州,北接重庆黔江区,素有“黔东门户”之称,是云贵高原连接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枢纽中心。全市辖8县2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7万。境内居住着汉、苗、侗、土家、仡佬、回、布依、蒙古等30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近年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扶贫规划精神,紧紧围绕“拼抢争快、提速增效、更好更快”的经济工作总基调,认真实施“两区一走廊”和“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5个100工程”为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调整农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认真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转型加快、质量提升、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2013年,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397元,同比增长15.5%,增速从2012年全省第六位上升到2013年的第三位。2014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91.49亿元,增加值54.09亿元,按可比价(下同)同比增长7.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5元,同比

增长17.8%。 二、主要措施 (一)领导高度重视,形成工作合力。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市委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会议制度和涉农部门工作机制,明确办事机构,分解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十大措施。2013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现代农业提升年”,明确提出2014年全市现代农业要实现“五个新突破”、“九个显著提升”和“三个新进展”。今年以来,我市成功争取了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议、全国(农业部)农民负担监管和一事一议培训会、全省水稻绿色防控工作现场会等重要会议在我市召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了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了全市茶产业发展大会、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观摩会。此外,以市政府名义先后召开了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大会、全市生态畜牧业发展大会、全市菜篮子工程暨农产品电子商务会议、全市农业园区推进会议等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铜党发〔2014〕1号)文件,之后市政府又先后出台了2014年“三个万元”工程实施意见、生态茶产业发展意见、蔬菜产业发展意见、食用菌产业发展意见、生态畜牧业发展意见等多个推进产业发展的文件,市财政预算安排3000万元农业产业化专项

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统计表

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统计表 填报说明 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O八年七月

《农业产业化差不多情形统计表》 填报说明 为了解、把握和反映辽宁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的差不多情形,为政府制定政策和打算,实施有效治理、调控、指导、服务提供决策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和农业部关于进展农业产业化和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监督治理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本报表制度属于部门统计调查,是对辽宁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差不多情形的统计。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应按照本制度规定的统计范畴、运算方法、统计口径和填报内容,认真组织实施,按时填报。 本报表制度由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说明。 1、统计时段 《农业产业化差不多情形统计表》(以下简称《统计表》)中的所有数据,分别按以下四个时段填报:2007年1月1日~6月30日;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2008年1月1日~6月30日;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估量数)。 2、起报单位 《统计表》以县(市、区)为起报单位,基础数据由各类产业化组织填报,由各市汇总报我办。

3、属地填报 中央、省、市直属单位均由所在县(市、区)组织填报;各类开发区统一由原属地填报。 4、统计对象 包括与农民结成带动与被带动关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龙头企业以2007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年交易额3000万元以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有组织章程,登记在册会员50人以上,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为统计对象。也称规模以上龙头企业。 5、流通企业收入 《统计表》中的流通型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主营产品销售收入”填写“交易额”。 6、现价填报 《统计表》中有关数据均按现价进行填报。 7、数据符号 有小数点的数据,一律保留两位小数。除小数点外,数字间不加任何符号。如1000000,不能写成1,000,000。 8、计量单位 严格按照《统计表》中的计量单位进行统计。不得随意采纳其它计量单位;不能在数字后加汉字(如将10000填写成1万)。 9、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系指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并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企业。企业中农产品加工、流通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70%以上。

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及农业规划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进行的物质产物,受到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严格制约。 农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都存在着很大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又往往带有一定的规律性,称之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及农业区划就是从自然、经济、技术的综合角度,揭示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农业的地区布局和结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力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 自然界存在的能被人类利用或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利用来作为农业生产原材料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叫农业自然资源。(天然存在的自然物质) 农业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因此你哦工业生产是生物再生产。 农业自然资源的主要内涵:1、气候资源提供并保证或影响农业生产获得产量的光、温度、水等气候因子的数量及组合特征,称为农业气候资源或气候条件,包括光能、热量资源、降水资源及天气灾害。2、水资源可供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开发利用的含有较低的可溶性盐类并不含有毒物质的水分来源叫水资源。它通常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市一中动态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冰川水,以地表水为主,以大气降水补给来源。3、土资源土地是地球表面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广义土地是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共同作用多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包括耕地、园地、林地、早地、内陆水域、沿海滩涂。4、生物资源可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对象的天然生长植物、动物和农业微生物的种类及群落类型称为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大类,按照其性质可分为:品种资源、林木资源、草场资源、水产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珍稀生物资源、天敌资源。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组成农业自然资源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形成一定的土壤和植被,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动物和微生物群落,成为一个生态系统。2、地域性由于地球与太阳位置及其运动特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差异,以及地质地貌的变化,使得 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水、热条件不同,从而 形成多种资源生态环境。3、可更新性农 业自然资源是可以更新和循环的,这是区 别于矿产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农业自然 资源可以不断更新、不断补给、不断生长、 永续利用。合理运动和保护,才能不断更 新和循环。4、不可逆的发展性农业自然 资源是不断向前发展演变的。5、可培育性 农业自然资源是可以培育和改造的,自然 资源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6、数量的有限 性和潜力的无限性农业自然资源数量是 有限的,地球上土地的面积,水的数量,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以及生物的种类、 生产力、蓄积量等,在一定地区、一定时 间内都是有一定数量限制性。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 则:1、因地制宜,2、宏观全局,3、远近 兼顾。 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遵循一下几种基 本原则:1、因地制宜。2、宏观全局。3、 远近兼顾。4、用养结合。 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主要特点:1、光、热 条件优越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 带,光、热条件优越,光能资源丰富。2、 季风气候特征显著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 气流的影响,冬季则受大陆气流影响。 季风气候还具有不稳定性特点,夏季风和 冬季风每年的进退时间,影响范围和强都 不同,因而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率 大,气温冷热变化激烈。所以我国干旱、 洪涝、低温、霜冻、干热风、冰雹、台风 等天气灾害频率高,农业生产不稳定。 我国农业的水资源特点:1、河川径流总量 大。2、地区分布不均匀,水工配合不协调。 3、年内、年际水量变化大。 4、水资源开 发利用程度高。 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特点:1、农业用地比重 小,耕地的比重尤小。2、各类土地资源的 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的相对数量少。3、 后备土地资源不多,非农占地情况严重。 我国生物资源:1、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化。 具世界第三。2、动物资源种属繁多。3、 经济真菌资源品类丰茂。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特点:1、特有种和珍 奇种类较多。2、华中和华南区所产野生动 物色彩绚丽,富于光泽。 气候、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是农业 生产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结构农业 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从自然再生产的角度 看,农业生产的实质就是各种农业自然资 源循环和转化而形成各种农产品的过程, 农业生产是人类劳动参与下进行的,因此, 农业生产也是劳动者参与的社会经济再生 的过程。 农业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和效果, 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农业 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自始至终收 到人为的调节和控制,把握农业发展的方 向和进程。 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的技术条件特点:1、人 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2、农村经济底 子薄,扩大再生产力低。3、农业现代化装 备有一定基础。4、农村交通运输不发达, 自给半自给经济比重大。 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的资源,如果利用 的合理,可以持续不断更新地位人类提供 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如果不合理运用,使 可更新的资源失去其更新的条件,破坏生 态平衡,则不仅不能造福人类,反而会带 来祸患,在人类史上,这种教训是深刻的。 自然资源采取掠夺性经营,带来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森林和水产资源衰退,早场退 化等恶果,形成恶性循环,其表现在几个 方面:1、种植业盲目滥垦,广种薄收。2、 林业集中过伐,重采轻造。3、草原牧业超 载过牧,靠天养畜。4、渔业重捕轻养,遭 鱼滥捕。5、地下水资源超重量开采,江河 水源污染。6、野生动物资源乱捕滥猎,许 多珍稀物种频临灭绝。 合理运用农业资源的基本途径:1、树立人 口、资源平衡的观点,实行资源节约型集 约化营运。2、立足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的 统一,改善资源生态环境。3、增加物质、 能量投入,扩大资源产出能力。4、坚持分 区化类指导,发挥资源地区优势。 我国目前资源不足,破坏、浪费资源现象 严重,必须做好一下几点:1、制止对资源 掠夺性经营,提高林地、耕地、草地、水 面的单位面积。资源的不同特点,确定适 宜的发展农业。2、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实 行多热高产,缓和人多地少矛盾。3、建立 节水型工农业生产体系,缓解水资源供需 矛盾。 缓和人多地少矛盾的有效途径:1、必须运 用经济手段,按照价值规律来控制非农占 地。2、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和劳力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实行多熟制。3、坚持不谢地进行 农田基本建设,有计划地政治各种低产土 壤、低产田、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努力挖

农业农村知识大全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四个选项,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应试者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并将所选项字母标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5分,每小题1分) 1、“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年起至2009年2月1日共发布了11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下面哪项不是重点方面()。 A.农村的电网建设 B.乡村道路建设

C.三农支持保护体系建设 D.农村沼气建设 3、《农业法》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2003年3月1日新《农业法》正式实施,对原法做了较大调整、充实和完善,新增了()章 A.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 B.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C.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D.农民权益保护 4、国家在农村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校舍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排。 A.市级县级 B.县级市级 C.县级县级 D.市级市级 5、《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关系九亿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村民组织制度的重大立法措施。该法规定有()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A.十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林地的承包期为(C)。 年年年年

大庆农业基本情况

一、概况 (一)地理位置 大庆市地处松嫩平原中部、黑龙江省西部,现辖肇州、肇源、林甸、杜尔伯特四个县,萨尔图、让胡路、龙凤、红岗、大同五个区和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幅员2.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107平方公里,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含农垦)28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45.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51.6%,农业人口为136.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48.4%。地理

位置在北纬45°46′至46°55′,东经124°19′至125°12′之间,地域平坦,平均海拔146米。大庆地区西部以风沙土为主,东部以黑钙土、草甸土两条土壤带为主,盐碱土和沼泽土壤镶嵌分布于两条土带之中,组成了复杂的土壤复区。 (二)气候特征 大庆市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降水偏少,风旱同期、雨热同季。年无霜期130-140天,有效积温2800-3100℃;年日照时数为2600至2900小时,生长期(五至九月)日照时数为1300至1350小时;年降水量在400至550毫米之间,生长期降水量一般在350至480毫米之间,占年降水量85%以上。

全市年平均气温4.6℃,最冷月平均气温-18.0℃,极端最低气温-40.7℃;最热月平均气温23.3℃,极端最高气温40.5℃;年均无霜期147天;年均风速3.5m/s,年≥6级风日数为30天;年降水量431.1毫米;年蒸发量1595.7毫米,年干燥度为1.2,大陆度为78.9;年日照时数为2685.1h,年太阳总辐射量491.4kJ/cm2。 2013年平均气温偏高,年降水总量特多。1月至11月全市平均气温为5.0℃,较气候值高0.7℃;区域降水量累计为628.7毫米,比气候值高197.6毫米。为1957年以来最大值。 (三)农村概况 大庆市辖58个乡镇、484个行政村、2493个自然屯。大庆拥有大耕地、大草原、大水面、大湿地,现有耕地1154万亩、草原1034万亩、水面440万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