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期末复习题

形势与政策期末复习题
形势与政策期末复习题

专题一:当前中国面临的专题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单极还是多极的斗争深刻复杂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二)多极化趋势下的力量对比态势

(三)单极还是多极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

二、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但国际经济竞争依然深刻复杂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

(二)国际经济竞争依然深刻复杂

三、不同文明交流继续发展,但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

(一)世界不同文化与文明交流继续发展

(二)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

四、国际战略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态势继续发展,但人类面临的安全挑战依然深刻复杂

(一)国际战略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态势继续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安全挑战依然深刻复杂

五、协调合作继续发展,但围绕国际秩序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

当代中美关系

一、敌对和僵持时期[建国至60年代末]

第一阶段

1、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冷战期间规模最大、参与国家最多、伤亡最惨重的一场战争,是东西方的一次大较量。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既体现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也振奋和凝聚了民族精神,同时也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在新中国同美国的较量中,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赢得了“自己的声誉”。

朝鲜战争是美国“遏制”政策的产物。它不是美国某个政治家的决策错误,而是时代性的错误。

2、日内瓦会议

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首战出击就大展雄风,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成为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重大转折点。

第二阶段

1、台湾海峡危机

2、中美大使级会谈

从1955年8月至1972年2月中美进行了15年的大使级会谈,共举行了136次谈判,时间之长,次数之多,交锋之激烈,在国际关系中实属罕见。中国和美国在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举行了十多年的外交谈判,这是新中国外交的一种创举。双方除了达成关于平民回国的协议外,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和达成任何协议。但是,中美大使级会谈使中国要回了钱学森等22位科学家,这也是中国所取得的成就。

第三阶段

1、中印边界冲突

由于,50年代政治外交上的失策,60年代军事战略上的错误,印度对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占领在某种程度得到强化。中国在两次重要关口出现错误,可以说已经没有机会再夺回失地,甚至再进行交涉的理由都不再充足啦。

进入90年代后,麦线已经成为双方的实际控制线,1992年双方军队交换了实际控制地区地图,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双方首次对麦线的勘定和确认。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眼里,麦克马洪线已经是一条国际边界线。

2、越南战争

二、逐步解冻和走向正常化[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一]中美关系的缓和

1.中美接近

基辛格秘密访华:会谈的主要内容——台湾问题和尼克松访华问题。

2.尼克松访华

3.中美《联合公报》的意义

第一,标志着中美20多年敌对历史的结束,使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特殊发展的时期。

第二,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推动了西方国家同中国外交关系的建立。

[二]中美关系的徘徊

[三] 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

中美之间三个公报:

《上海公报》确立了“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原则;

《建交公报》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原则;

《八·一七公报》确立了“美国售台武器将逐步减少并最后终止”的原则。这些原则成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遵守这些原则,中美关系就向前发展,违背这些原则,中美关系就停滞,甚至倒退。

《与台湾关系法》:1979年3月26日,国会两院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4月10日,卡特签署了该法。《与台湾关系法》宣称:“以非和平方式,包括抵制或禁运来决定台湾前途的任何努力,是对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并为美国严重关切之事”,“美国将向台湾提供保持足够自卫能力所需数量的防御武器和防御服务”,“凡当美国法律提及或涉及外国或其他民族、国家、政府或类似实体时,上述各词含义中应当包括台湾”。

三、曲折中继续发展(80年代末以来)

1989年中美关系陷入自建交以来的最低谷。在双方努力下,中美关系逐渐有所恢复和改善。克林顿时期中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布什时期:中美“双方共同致力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

奥巴马任期:中美关系可谓“高开低走”,其间摩擦不断。

四、冷战后中美关系?

中美之间基本矛盾

统一与反统一

强大与反强大

西化与反西化

称霸与反霸

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经济上互相需要

政治上互有所求

安全利益

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利益

中美之间的主要障碍

台湾问题

人权问题

经贸问题

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

中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又存在矛盾和分歧。由于美国把中国看成潜在的威胁,对华政策具有两面性,既接触又防范。因此两国关系必然表现出复杂性、曲折性、波动性。中美正常健康关系的建立将是一个长期曲折发展的过程。美国政府奉行接触加遏制和分化、西化中国的基本战略决定中美关系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能是在碰撞中求合作,曲折中求发展。

台湾问题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2008年3月22日举行了投票。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萧万长获胜,得票765.87万张,得票率为58.45%;民进党籍候选人谢长廷、苏贞昌得票544.52万张,得票率为41.55%。

陈水扁当局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执意推动的所谓“入联公投”也于22日举行,因投票人数未达总投票权人数的一半,投票率仅35.8%,公投未获通过。公投结果说明,“台独”不得人心。同时举办的由国民党所提出的“返联公投”投票率仅35.7%,同样因投票人数不足而未获通过。

◆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在台湾38年的统治。从国际法观点来看,1662年2月1日郑成功与当时的荷兰行政长官揆一签定《十八项协定》,应该说是台湾“主权”确立的开始。

1683年,清政府收复台湾,由福建省管辖。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清政府在台湾建省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台湾领土地位的最终确立。

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后,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向日本赔款2.3亿两白银,割让台湾,增设对日通商口岸。)。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结束了日本对台湾50年的统治,台湾重新回的回到祖国的怀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反对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中国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结成同盟国。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1945年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

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的由来,经历了从国内问题到国际问题的转变。本来,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是国共内战的产物,两岸的统一也是中国人自己的内部事务。但是由于外部势力的干涉,尤其是美国的插足,不仅使得我们失去了几次两岸统一的机会,也使得中国不得不面对台湾问题的日益国际化、复杂化。同时,由于国际形势、时代主题的变化,两岸的统一也日益由军事方式解决为主转变为政治、外交手段解决为主,中国外交也不得不因此承担了“反独促统”的独特艰巨使命。但是,由于国际关系和外交行为的互动性,中国也因此不得不正视其他国家对台湾问题的影响和干涉。

◆三、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一)毛泽东:“以战求和、一纲四目”

“一纲四目”

“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四目”为:(1)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当时台湾每年财政赤字约8亿美元)。(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4)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二)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四个基本点: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谈判。

(三)江泽民:“八项看法和主张”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3)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面向二十一世纪,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

(5)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6)进一步寄希望于台湾同胞,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的一切正当权益。

(7)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同我们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

(8)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四)当前大陆对台方针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国民党对两岸关系政策的演变

? 蒋氏父子:一个中国

? 李登辉:两国论

◆四、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及其阻力

(一)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为了实现两岸人民正常往来和国家统一,中国政府在提出和平统一主张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

政治方面,调整有关政策措施,化解敌对情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

军事方面,主动缓和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并把福建沿海一些前沿阵地、观察所开辟为经济开发区和旅游点。

经济方面,敞开门户,促进交流,欢迎台商来大陆投资和从事贸易活动,并为之提供优惠条件和法律保障。

其他如人员往来、邮电交通以及科技、文化、体育、学术、新闻等方面,中国政府亦持积极态度,采取了相应措施,鼓励发展两岸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1987年底,长达三十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同时也衍生出种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台湾不得不调整“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政策。

●两岸“三通”

1949年以后的30多年间,由于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两岸同胞处于隔绝状态。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为有利于两岸同胞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发展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从此,祖国大陆方面为实现两岸通邮、通航、通商(“三通”)进行了不懈努力。台湾方面则将此概括为“三通四流”(即通邮、通商、通航与探亲、旅游以及学术、文化与体育交流)。

小三通

在岛内各界要求全面、直接“三通”的强大压力下,台当局从2001年1月1日起,分阶段开放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的货物和人员直接往来,这就是所谓的“小三通”。“小三通”只是权宜之计,它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台当局从内心深处就不想“三通”。李登辉和陈水扁说什么是为了“台湾安全”,但实际上另有所图。他们妄图把本来属于国内事务的“三通”变成“国与国之间的三通”,谋求“主权独立国家地位”。

大三通

即“三通”,20多年来,为实现“三通”,祖国大陆做了不懈努力,并提出了“一个中国、直接双向、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2008年12月15日,两岸隔绝60年后,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的两岸“大三通”全面启动,台湾大陆真正迈入一日生活圈,宣告两岸大三通时代来临。

●反分裂国家法保护台商合法权益

《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了要鼓励和推进两岸人员的交往,鼓励和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和直接“三通”,鼓励和推进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

(二)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阻力

1、台湾岛内“台独”势力

主张“台湾独立”的分裂活动,是在台湾重归中国版图后开始的,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台独”活动是台湾社会的毒瘤,并且始终构成对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的威胁。

●日本、美国反华势力长期支持“台独”活动

从历史上说,日本军国主义是“台独”的始作俑者。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即策动一些日军中的军国主义分子和汉奸分子,在台湾建立起“台独”组织;同时,驻台日本右翼军人发动“台湾独立”事件,即为“台独”活动的发端。但是,台湾重归中国已不可逆转,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行的“台独”活动遭到失败。

由于蒋介石在台湾采取镇压“台独”的措施,[台湾在蒋介石统治时期,对台独控制得很严,要是发现谁是台独分子,不是坐牢就是枪毙。所以,台独组织不敢在台湾有公开活动。]“台独”分子只能在海外从事活动。

1951年、1956年“台独”分子先后分别在日本、美国建立组织。至60中期,日本是“台独”势力的大本营。当时在日本的“台独”派别众多、组织复杂,其中以廖文毅为首的“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是最具代表性的“台独”组织。

最早的台独组织,是留学美国的台湾人廖文毅在日本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的支持下,于1947年在香港成立的“台湾再解放联盟”。廖文毅是被台湾当局通缉逃到香港去的,后来,他串联在日本的台独分子,成立了“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台独的大本营一直在日本,他们的企图是即使不能将台湾划入日本版图,至少也要使台湾独立而成为日本的卫星国。后来,所谓的“临时政府”内部发生了矛盾,廖文毅脱离台独组织回到台湾,日本的台独组织分崩离析。

60末至70初,随着中日关系发展,特别是1972年中日建交之后,在日本的“台独”组织失去了立足的基础而逐渐衰落,“台独”活动的中心由日本转移到美国。1970年1月,“台独”分子彭明敏逃往美国;而统一指挥“台独”活动的“世界台湾人争取独立联盟”(即“台独联盟”)亦在美国成立。此后,美国成了“台独”活动的大本营。公开的“台独”势力以美国为其大本营绝非偶然。早在太平洋战争开始时,美国国防部成立了远东战略小组,其使命之一就是研究战后美国托管台湾方案。该小组在1942年春曾建议麦克阿瑟,从日本手中夺取台湾后,由美国军队暂时接管台湾,战后再进行“台湾民族自决”或成立“台湾共和国”,并着手培训一批“接管”台湾的行政人员。l949年1月l9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文件提出,“美国亦宜扶植台湾自主分子,俾使其发动台湾独立时,可含美国之利益”。1957年美国参议院发表《康隆报告》,建议“中共入联合国,承认台湾共和国为美国保护国”。正是在美国反华势力的庇护和支持下,在美国的“台独”势力在70年代进一步整合,有了较大发展。中美建交以后,一些“台独”组织继续在美国活动。他们用各种方式游说美国议员,争取通过提升美台关系的议案;鼓吹“台湾加入联合国”,并组织各种宣传“台独”主张的活动。1995年李登辉访美得逞,也包含了这些“台独”组织的势力所起的作用在内。

70年代后期,台岛内“反蒋民主”运动兴起,“台独”分子披着“争民主、争人权”的外衣大肆活动。80年代中期蒋经国开始推行“政治革新”,台湾当局解除“党禁”,台

独分子又开始活跃起来。1986年9月,台湾民主进步党在台北成立。民进党公然把台独主张写进党纲,大肆鼓吹“台湾独立”。

●陈水扁渐进式“台独”一步步

面对只有39%的选民支持和在野党主导“立法院”的议事,出于稳定政权的目的,同时也为了取得美国的支持和大陆的默认,当选之初的陈水扁采取以稳定两岸关系来控制大局的策略,不仅在“当选感言”中宣称“愿意以最大的善意与决心,(与大陆)进行全方位、建设性的沟通与对话”、“愿意就两岸直接通航、通商、投资、和平协定、军事互信机制等各项议题进行协商”,而且在当年5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信誓旦旦地说“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即“四不一没有”)。

2001年12月,民进党在“立法院”改选中取得第一大政党身份,陈水扁自认为来自在野党的牵制减少,可以腾出手来推动和实施其“台独”的政策理念了。他先从“文化台独”入手,修改教科书,将中国历史、中国地理改为外国历史、外国地理,把台湾历史、台湾地理改为“本国历史”、“本国地理”,闽南语升格为“国语”、“母语”,改变源于大陆的名称、图标等。陈水扁还对“世界台湾同乡会”(简称“世台会”)等激进“台独”势力说,“台独”目标在他心中,他不会忘记。

2002年下半年,任期过半的陈水扁加快了推动“台独运动”的步伐。同年7月22日,陈水扁在出任民进党主席的就职仪式上宣称“台湾要走自己的路”,意即台湾要走“独立之路”。8月3日,陈水扁以视讯方式给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台会”第29届年会致词称,“台湾要走自己的路,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和对岸的中国是‘一边一国’,要分清楚”、“有必要以公民投票决定台湾的未来,公民投票是我们长远追求的目标,是基本人权,大家应认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至此,陈水扁已基本抛弃了其上台时的“四不一没有”承诺,由渐进式台独踏上激进式“台独”的不归路。

●民进党炮制的所谓《公民投票法草案》

在民进党炮制的所谓《公民投票法草案》(民进党于2003年10月22日拟定)中,“公投”分三个层次:

一是法律意义上的创制、复决“公投”,即重大政策与民生议题的“公投”,只要有2%的公民连署,就可由行政机关办理“公投”,其中复决部分也可由“行政院”提出,经“立法院”同意确定,其实质就是为“行政院”推动“核四”等“公投”创造法源依据;

二是“宪法”层次上的“公投”,包括变更“国号、国旗、国歌”及“国会”席次减半等,因涉及“修宪”,需要有4%—5%的公民连署,不经由“行政院”提出即可付诸“公投”;

三是有关“主权”的“防御性公投”,即在“‘国家’遇到紧急危难时”,无须公民连署,而由“总统”经“行政院”同意,就“国家安全事项”提出“公投”。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民进党将有关更改“国号、国歌”与“领土”的“台独条款”一分为二,将更改“国号”等“独立公投”视为“修宪”,须将提案交付民众;而涉及“主权”的“统独公投”则由“总统”掌握,这不仅是“总统”的扩权,而且是要真正“改变现状公投”,即确认“台湾是一个独立国家”的“公投”交由“总统”决定。

所谓“公投立法”过去是“台独”分子企图推动的“法理台独”步骤之一,1990年“台独”势力就曾成立“公投促进会”。2003年5月间,陈水扁又借非典疫情煽动“公投”,声称要就岛内的“第四核能电厂”是否修建、“立法院”的席次是否减少以及所谓“台湾参加世卫组织”等议题,合并于2004年3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时举办“公投”;2003年9月底,民进党借所谓党庆举行了“全民公投、催生新宪”大游行,此后陈水扁又在10月间借赴巴拿马过境美国时抛出进一步的“公投制新宪”说,并声称将在2006年完成、2008年实施。

●“台独时间表”就是台海战争时间表

借“公投”公然把“台独时间表”摆上桌面,渐进式“台独”演进成激进式“台独”。“立法院”虽对“公投”做出了条件式和程序式限制,但仍然留下隐患。

11月28日凌晨,经过一整天的审议,台湾“立法院”通过了所谓“公民投票法”。该“公投法”否决了有关针对所谓“国旗、国号、国歌、领土变更、主权”等事项进行“公投”及“制宪公投”的内容,但某些条文也为“台独”分子进行分裂国家活动留下了隐患。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28日在回答记者有关询问时,表示严重关切台湾地区“公投立法”的有关情况,正在密切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发言人指出,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我们坚决反对任何人借“公投立法”进行“台独”分裂活动。任何人试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是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的。

●为竞选搬出“台独时间表”(陈水扁为什么搬出“台独时间表”?)

时间进入2003年,竞选连任成为陈水扁的头等大事。既然要连任,就必须有吸引选民的政绩或者政见,以争取足够的支持。然而,陈水扁执政以来,台湾经济萎靡不振,民众收入减少,生活品质明显下降,失业率与犯罪率节节攀升,社会因族群矛盾、统独矛盾、政治对抗激化而动荡不安。显然陈水扁不能拿政绩作文宣。为转移公众对经济不景气的关注视线,陈水扁选择“民主牌”与“台独牌”作为竞选政见主轴,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制造反“台独”就是反民主的议题与陷阱。

“非典”肆虐时期,陈水扁进行误导性宣传称,台湾只有加入世界卫生组织(WHO),才能有效控制和杜绝“非典”。当WHO拒绝台湾入会,打破台湾当局借加入WHO来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阴谋之后,陈水扁大做文章,不仅声称台湾必须加入WHO,而且宣称要在岛内举行加入WHO的公投,公投时间就选在2004年3月20日台湾领导人换届选举的当天。为了推动加入WHO公投,台湾当局规划在“行政院”设立公民投票委员会,具体负责公民投票的规划与实施。陈水扁操作加入WHO公投的用意在于,台湾民众肯定会支持台湾加入WHO,自然也就支持他。

时至9月,陈水扁竞选连任的民调支持度仍然落后于国民党和亲民党的连战、宋楚瑜组合的泛蓝阵营约10个百分点。陈水扁及其竞选班底认为落后对手,是因为转移视线、制造议题的力度不够,于是决定加大利用统独彰显民主的分量,从而制造国、亲两党反民主和大陆压制台湾民主的假象。9月28日,陈水扁在民进党党庆活动中宣称要“催生台湾新宪法”。随后,在陈水扁的指示下,台湾当局成立“制宪推动小组”,并由“行政院”向“立法院”

提出“公民投票法草案”。10月25日,民进党在高雄举行“公投制宪”大游行,陈水扁全程参加。11月11日,陈水扁进一步鼓吹要透过“公民投票”来决定“宪法”,“新宪法是制宪而非修宪”,希望在2006年12月10日行使“公投催生新宪法”。至此,陈水扁挑战大陆、挑战全体中国人民的面目暴露无遗。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充分体现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分裂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反分裂国家法》有利于遏制“台独”,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有利于密切两岸经贸关系,是一部反映海峡两岸民意、对台湾同胞表达善意的法律。从中体会到中国政府对台湾二千三百万人民的同胞情谊和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诚意、善意。并理解了《反分裂国家法》只针对“台独”,而不针对台湾民众。反对国家分裂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责任,追求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两岸一家,血浓于水,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和平发展是最佳选择。大陆市场大,商机多,两岸发展经贸关系,可以帮助台湾走出经济边缘化危机。针对台湾有人担心台湾产业移至大陆会掏空台湾。台商李瑞河认为,这是杞人忧天。他说,海峡两岸同属中国,如果台湾商界不拓展大陆市场,台湾经济就会陷入困境。三十年前他曾去过韩国,当时韩国人均收入不足台湾的十分之一,这些年来,因韩国与中国大陆经贸密切,发展很快,人均收入已与台湾持平。他说,近几年来,祖国大陆经济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令人刮目相看。而台湾这些年阻挡西进,致使经济一直在原地踏步,不进则退,才真正令人担忧。为此,李先生希望两岸和平稳定地发展经贸关系,扩大开放,创造双赢。他表示,和平统一是必然趋势。

●陈水扁“台独”再放分裂言论

陈水扁肆意玩弄“入联公投”,而且越玩越过火。从2007年元旦声称“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到6月18日宣布“大选绑公投”;从7月19日和27日两次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到9月15日“入联公投大游行”,挑衅行为步步升级。陈水扁、民进党当局不顾岛内主流民意、大陆及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为一党一己之私,变本加厉地推动所谓的“入联公投”(“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公投”)活动,这使原本相对稳定的台海局势之弦越崩越紧。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被“渐进式台独”“逼”得将“战略模糊”变为“渐进式清晰”,一再喝止台湾踩“红线”;而大陆国台办于9月“日发出严厉警告:大陆方面已经“做好了应对严重状况的必要准备”,并表示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制止分裂活动的重大原则问题上“绝不动摇、绝不妥协、绝不含糊,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

第62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19日举行首次正式会议,拒绝将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提交的所谓“台湾申请加入联合国”提案列入联大议程。这是自1993年以来联大总务委员会连续第15次明确拒绝所谓涉台提案。

2、某些国际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

●美国,最大的障碍

在这些外国因素中,美国无疑是重中之重。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和头号难题,历史证明,即使是中美关系最友好的时候,美国也一直实行对华双轨政策,即所谓的“以台制华”,把台湾当成制约中国的一张牌。美国一方面不能无视中国的存在与崛起,需要发展中美关系;另一方面,又常常在关键时刻,把台湾当成对付、打击、遏制中国的撒手锏,使得中美关系每隔一段时期都要步入低谷。

可以预料,在当前国际格局,特别是中美实力对比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的条件下,不能想象中美之间会保持风平浪静,台湾将始终是美国对付中国的一张牌,美国也将始终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

◆五、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

●历史洪流不可阻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进行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这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从而为提出并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我党过去原有的思想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我们用“一国两制”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这些,必将为推动台湾问题的最后解决,产生良好影响和示范作用。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一个中国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核心。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制并存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合理安排。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你不吃掉我,我不吃掉你”;祖国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司法权。党政军警都由台湾自己管理,大陆不派军队也不派行政人员去台湾;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这些年来,在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影响下,海峡两岸人员往来与交流越来越密切,经贸交流与合作保持发展势头。科技、学术、文化、体育、医药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互相往来的人员越来越多。台湾经济界、科技界一些上层知名人士以及台湾当局的一些中高级人员相继来过大陆,大陆许多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包括许多副部级以上人员以民间身份赴台进行交流活动。这些,为推动两岸关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到中日建交,直到中美建交,标志着一个中国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通承认。而台湾当局则遭到一系列沉重的打击,在国际上陷于孤立的境地。从1970年到1972年,台湾当局的“建交国”从68个锐减至39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则从53个增至89个;1977年底,台湾当局的“建交国”数目下降至23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则增至113个。

2004年底,台湾当局的“建交国”数目为26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则为166个。

总之,无论是武力解放还是和平统一:中国必须统一

2020年形势与政策题目

2020年形势与政策题目 一、单选题 1 B、军人是革命的主力军 C、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 D、落后就要挨打 我的答案:B 2 要坚决维护中共党中央的权威,就必须坚持“四个服从”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个服从”的是()。 A、党员个人服从党组织 B、少数服从多数 C、中央服从全党 D、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 我的答案:C 3 下列属于美对台“六项保证”内容的是()。 A、对台军售事先与中国谘商 B、扮演两岸调人 C、不施压台湾与中国大陆谈判 D、承认中国大陆对台湾的主权主张

我的答案:C 4 美国对华政策,惯于使用()的手段。 A、接触+挑衅 B、遏制+合作 C、接触+遏制 D、挑衅+合作 我的答案:C 5 系列重要讲话的特点是()。 A、体现了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B、体现了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C、集中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6 A、公平和效率 B、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C、先进和落后 我的答案:C 7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我的答案:A 8 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亮点之一,下列关于中国产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中国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C、中国装备水平处于全球产业链高端 D、中国装备的性价比高 我的答案:C 9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发展 C、实事求是 D、依法治国 我的答案:A 10 ()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 A、1997年 B、2007年 C、2017年 D、2027年 我的答案:C

11 A、首创绿岭薄皮核桃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B、勇攀科技高峰 C、发表多篇农业相关论文 D、把科技事业与人们群众的幸福结合在一起我的答案:D

形式与政策试题及答案

2018年形式与政策试题及答案《形式政策》试题及答案 1、为什么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则是近代以来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场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毛泽东同志说:抗日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与侵略者殊死搏斗,激发起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彰显出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这场战争,使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空前觉醒、空前团结,为民族前途和命运而抗争的意识空前增强。这种巨大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从根本上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决定了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从1980年战争开始,中国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蹂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受到侵蚀,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个时候的中国,毫无国际地位可言,没有与诸强平等对话的资格。这种状况到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随着抗战的展开和胜利而得以提高。中国政府充分利用参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这一历史契机和有利的国际环境,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初步废除了各国由对华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许多特权,使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崩溃。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成为联合国的主要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使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的大国地位得以初步确立,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显著提高。 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加快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步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自觉地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反对专制统治

形势与政策考试题型(含答案)

形势与政策考试题型总分100 单选(26题*2=52分) 1. “十三五”期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要强化:( 2.0分) A.质量引领作用 B.创新引领作用 C.效益引领作用 2. 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和毕业后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1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注册20万元以内的小微企业实际出资额最低是多少?(2.0分) A.零首付 B.5000元 C.3000元 D.1万 3. 当前,使我国经济建设领域中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的动能是:(2.0分) A.巨额投资与量化宽松 B.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 C.需求旺盛与外贸增长 4. 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2020年(2.0分)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达到小康社会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全面形成小康社会 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2.0分) A.第一动力 B.核心动力 C.重要动力 D.基础动力 6. 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金额最高限额是?(2.0分) A.6000元 B.5000元 C.3000元 D.8000元 7. 2015年,在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及其成果的支撑下,我国社会生产中的:(2.0分) A.新阶段、新形势、新特点加快孕育并迅速发展 B.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加快孕育并迅速发展 C.新时期、新世纪、新成就加快孕育并迅速发展

8. 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的波动说明:(2.0分) A.中国经济出现了崩溃 B.中国经济开始走向衰退 C.中国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 9. 2015年,我国社会生产中能源消费呈现出来的态势是:(2.0分) A.传统能源消费上升,清洁能源消费下降 B.传统能源消费下降,清洁能源消费上升 C.传统能源消费与清洁能源消费同步上升 10. 大学生村官每人每月工作生活补贴(非迪庆藏区)是多少?(2.0分) A.2000元 B.1000元 C.3000元 D.4000元 11. 去年,我国经济从过去长期的两位数增长回落到6.9%的增长,是:(2.0分) A.我国经济缺乏刺激的结果 B.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结果 C.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结果 12. “十二五”时期我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是:(2.0分) A.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B.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C.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D.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 13.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指:(2.0分) A.需求侧结构性改革 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消费侧结构性改革 14. 2016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2.0分) A.开局之年 B.收官之年 C.完成之年 15. 下列哪一个方面是决定我们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2.0分) A.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政府投资不足

形势与政策试题

形势与政策试题 一、简答题。 1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什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简要分析我国南海问题维权策略? 坚持“主权属我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和“多种模式推进区域合作”的原则。 首先要明确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原则。在主权问题上绝不退让,既要珍惜南海的和平, 又要坚定自己的立场,积极回击侵犯我国主权,侵害我国海洋权益的行为。我们要完善关于维 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法律和法规,正式宣示南海主权在我,有限自卫捍卫主权。坚持政治磋商和军事斗争齐头并进,利用外交手段促进南海问题的解决。同时以军事斗争为外交提供支持,既不软弱,又不欺人。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以及在人民的支持下 南海问题一定能够圆满解决。 32013年我国的主要经济任务是什么。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求的是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 二、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决不能因为连年丰收而对农业有丝毫忽视和放松。 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五、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六、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二、问答题 4简述构建中美之间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点。 其一,寻求新时期利益汇合点,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其二,丰富两国交流渠道,释放人文交流和地方交流的能量,发挥两军交流的独特功效,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注入源头活水。 其三,在深化双边外交和发展多边外交基础上,推进“中美+ X ”三边外交,破解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难题。

形势与政策试题及答案

海洋学院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形势政策考试试题 答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50分) 1、A、简述三个经济学概念:GDP,CPI,PPI. (15)2010级 B、简述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15分)2009级 2、试述一下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的三个阶段以及外交特点(15分) 、论述中美关系的稳定因素以及中美之间的问题、分歧。(20分) 3 二、论述题(50分) 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相关内容,谈一下自己的专业前景及个人学涯规划。(字数不少于800字,条理清楚,论述充分)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PPI:生产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简称PPI)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它是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时,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低时,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的三个阶段: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后习题答案

目录 第一讲 (1) 一、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1) 二、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的认识? (1) 三、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 四、新世纪大学生应如何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2) 第二讲 (2) 一、举例说明当前按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2) 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有? (2) 三、如何深化改革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 第三讲 (3) 六、为什么说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4) 第四讲 (5) 一、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大体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5) 二、当前两岸关系出现哪些积极变化? (5) 三、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工作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5) 第五讲 (6) 一、当前国际形势总的特点有哪些? (6) 二、如何从金融危机看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6) 三、当前国际竞争态势如何? (6) 四、当前国际非传统安全形势如何? (7) 五、谈谈中国外交的机遇和挑战。 (7) 第六讲 (7) 一、当前加快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什么意义? (7) 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8) 三、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强调要走中国 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该怎样理解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 (8) 四、大学生如何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9)

第七讲 (9) 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9) 二、当代大学生应怎样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贡献? (9) 第八讲 (9) 一、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9) 二、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10) 三、福建农林大学的“五种品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福建农林大学的“八型校 园”建设体现了那些建校理念?他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什么作用?.10 四、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10) 第九讲 (11) 一、阐述在大学生中加强廉洁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哪些? (11) 三、谈谈大学生如何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11) 第十讲 (11) 一、如何理解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1) 二、大学生消防意识淡薄表现在那些方面? (12) 三、火灾紧急疏散逃生自救十要素具体内容是什么? (12) 四、大学生就业中的试用期陷进主要有哪些? (12) 五、你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哪些建议? (12)

形势与政策试题答案

中东盟自由贸易区谷超豪、孙家栋100 玉树县上海世博 嫦娥二号五世界海洋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 《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金融稳定委员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二16 逾33万亿元泰山南京市王曼丽十 二.简答题 1.2010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a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b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c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e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f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2。当前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是什么? 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含义(略),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在宗教活动场所或教徒家中进行,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的活动。任何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宣传。任何宗教组织和教徒也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以外进行宗教活动。 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这是为了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更好地、全面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③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并不是要求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教徒在政治上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国家利益相一致。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2)依据:符合宗教自身规律;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当前,我国发展中美关系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目前仍在持续。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2.7%,主要来自居民消费较快增长和库存增加的带动。美国本轮经济复苏的势头快于前两轮,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衰退更为严重,基数较低;二是由于金融稳定和经济刺激政策力度远超以往。从总需求(消费+设备、住宅投资+出口)角度来看,消费和出口增加是推动美国强劲复苏的两大因素,说明目前的增长是实施国内减税政策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刺激政策效果的体现,符合美国实施所谓“出口倍增计划”的需要。同时也意味着美国今后的经济复苏和增长将更多受到外部市场需求的左右。欧洲经济因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南欧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而受到影响。日本经济保持了4个季度的曾张,第一季度主要是受消费和海外净需求增长的拉动。还有,世界主要经济体还面临着其他一些风险和经济下的压力。目前我国出口的回复性增长将有前高后低的态势。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影响,全球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一般来说,由于国际贸易订单和实际交易之间存在时间差,出口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可能会在下半年有所显现。2009年,中国玉南欧三国的双方贸易相当的突出占全部贸易的比例很高。面对这种世界形势,中国应该妥善处理好进出口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第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将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和投资者信心作为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第二,中国应明确表明维持现有储备资产结构和支持欧元稳定的态度,以稳定市场预期,防止出现欧元大幅度贬值带来资产?s水问题的长期化,实现储备资产增值保值。第三,积极应对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抓住我国外贸发展的新机遇,做好相应的政策。 三.论述题 1.如何看待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针对这种形势你认为中国当务之急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答:2010年上半年的全球经济形势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全球实体经济的复苏之路仍然十分曲折和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将继续面临许多困难和挑

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考试题及答案

《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卷 答题要求: 第1-3道题, 4-6道, 7- 9道分别选一道,其余中选一道,共回答四道题。回答时对引用部分要加上引号, 对概括的内容要注明出处。用 A4纸打印。b5E2RGbCAP 每道回答 300-600字。 1. 你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有何异同。中国要赶超发达国家做哪些重要工作。 <试举一国家为例对比) 2.结合你的学习情况谈谈你对南昌大学软件学院教育教案改革的想法。 3.假如你是任课教师 <或辅导员),你认为工作重点在哪?你会抓哪些特点工作? 4.请介绍某一国家先进的经济发展方式,并与中国对比。 5.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遇到哪些困难?你认为如何解决? 6. 你所在的乡镇等辖区经济发展方式是什么?假如你是镇长,你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 变如何顺利进行或进一步巩固发展?p1EanqFDPw 7.请预测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将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8.你认为当前美元持续贬值对中美关系的产生什么影响? 9.你认为两年来欧美国家对中国持何关系和态度。 10.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主要在哪几个方面? 11.你怎么看私人部门的信用危机,正在逐渐转变成了政府的信用危机? 12. 为什么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新生代农民工仍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13.如何认识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发展困境? 14.为什么南海问题更为复杂?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15. 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为什么要确立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16. 你怎样看待租房与买房?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持有怎样的住房消费观? 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考试形式: 适用班级:姓名: 学号: 班级: 学院:专业:软件工程 考试日期: ___ 题号 总分 累分人 题分 20 20 20 20 20 100 签名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 :第 1-3道题, 4-6道, 7- 9道分别选一道,其余中选一道,共回答四道题。 回答时对引用部分要加上引号,对概括的内容要注明出处。 用 A4 纸打印。每道回答 300-800字。 1. 你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有何异同。中国要赶超发达国家做哪些重要工作。<试举一国家为例对比) 答: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的侧重点不一样, 错误 ! 例如美国则以教育促创新,以创新促增长,以增长促就业以就业促和谐,以和谐提升竞争力,而我国则主要依 靠物质资源消耗,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改变,培养出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新 要求的大批人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开拓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领域。 错误 ! 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在面对大学生就业上都要改革,但我国就业难的问题急需深入改革,例美国在让学生 得到均衡培养,具有灵活的教案体制和让学生有不同选择方面和让有特殊才能优异的人有更好的渠道等方面比 中国作的深入全面。 错误 ! 我国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缺乏领军人才,高校扩招过快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案质量的下降,同时我国高校存 在中科研轻教案的问题,而美国却一改既往基础课均由研究生承担的做法,鼓励只名教师下课堂,为低年级学 生介绍学校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使更多学生了解个科学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错误 ! 我国部分高校应用学科结构体系仍与行业产生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企业高等教育动力不足各级各类教育之间 沟通衔接比较欠缺而美国组鼓励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使理论与时间较 早的结合起来。 我国要超越则必须提高教育质量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 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5.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遇到哪些困难?你认为如何解决? 答 :1: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服务业发展增强第三产业比重而目前第三产业 却占整个 GDP 的40%,是就业矛盾突出因此我们要遵循经济规律是第一产业解决吃穿问题,有了特别的效率然后让大量弄出劳动力移出来,让第二产业很多服务性工作化,以知识为内涵的服务业从而来发展第三产业。 2:由于要加快调整国名收入分配结构 ,因此贫富差距大和国家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着产业结构提升,内涵着创新,内涵着分配结构更加合理内涵这几不放弃外需又 特别重视内需,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 3:改革科研体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个方面我们跟在别人后面发展有后发优势但很被动,使产品 附加值不高处于产业链低端,因此我们不要走 “官本外 ”道路,改革科研创新体制切实提高一线科研人员的地位,让他们安安心心的搞科研。 4:不转变政府职能也就很难转变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所以政府应该做好公共服务创造一个好环境,让企业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 8.你认为当前美元持续贬值对中美关系的产生什么影响? 答 : 当前美元贬值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美国自己,因为对它缩小赤字,对它的出口行业等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虽然美国

形势与政策考试试题

形势与政策考试试题 一、思考题 二、1、结合“中国梦”,谈谈怎样实现个人梦想? 中国梦不就是一人的梦,新世纪更就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这 一代注定不平凡。作为国家培养出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时刻明白个人的发展与成就就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只有个人发展好了,国家才能更近一层楼!学好个人技能,增强个人实力;提升个人思想文化,打造新时代的自己。个人内外兼修不仅仅就是为了自己更就是为了祖国的发展。要实现个人梦想具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明确个人目标,以远大的志向为前进与发展鼓足动能。我们青年大学生应该有明确的梦想目标,有一个未来的蓝图,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自己以后能做什么!想想自己以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自己以后在社会中就是什么样的角色!自己存在的意义就是什么!自己有什么价值!拥有梦想的人才会有光辉的未来!作为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大学生应要树立远大的志向,立足于当下,放眼长远,开拓奋进,敢为人先,善于创造,勤奋求实,相 信能将志向与目标变成现实。其次,要不忘初心,永不言弃。拥有梦想的人很多,但就是能够把梦想化为现实的人却寥寥无几,原因就就是 能够不忘初心,永不言弃的人太少!作为高校青年大学生我们要牢记党的的教诲,不忘初心,永不言弃,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 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敢于吃苦、勇挑重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收获成功、托起自己的梦、托起中国梦。有梦想有目标,不忘初心,永不言弃的人,终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2.如何应对“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 对此,我认为:我们要迎难而上,既要考虑长远利益也要兼顾眼前利益。相信亚投行的建设与金砖银行的建设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开了好头,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去应对各种挑战。首先,要减少与消除其她国家的疑虑。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意图就是要促进欧亚大陆一体化发展,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并不就是走传统的霸权崛起的路子。要让其她国家意识到一带一路对她们来说就是难得发展机遇期。所以中国可以做出示范性工程,让有疑虑的国家瞧到实处。其次,加强与途径国家、地区的合作,建立安全防范体系。为了更好地规避沿线地区的恐怖活动破坏,极端势力影响,加强沿线地区的安全合作尤为必要。我们要在深入了解沿线的政治情况后倡导建立反恐、反极端的合作机制,保障派遣人员的人身安全,对基础设施的大项目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安全预警机制等。同时为了投资收益的保障,还要完善市场风险评估标准体系,确保收益稳定。既然“一带一路”就是个长期的计划工程,那么就要有长期的打算,中国投入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必须要考虑到长期的战略发展,也要考虑到企业参与的经济回报,做到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最后以创造性合作方式推进南海争端解决。坚持“九段线”的同时,淡化争端,把重心转移到双边的共同利益上来。我们完全可以坚持“主权归我,共同开发”的理念达到互利共赢。海上资源的开发利用本身存在着很大风险,我们倡

形势与政策试题及参考答案

2、简述当前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两岸关系的展望及对策。 答:2008年以来,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深刻变化,国民党在“立委”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相继取得压倒性胜利,“台独”政权被终结,“法理台独”的现实威胁大大降低,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在必行。 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几个因素: (1)台湾政局的发展岛内政局历来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直接因素; (2)两岸经济融合能否刺激台湾经济快速走出困局; (3)台湾“主体意识”的发展趋势; (4)美国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态度; 两岸关系发展的对策 军事科学院台海研究中心主任白光炜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两岸关系将从热络的大发展进入到一个相对摩擦多一些、雷区多一些的状态,这是向正常交往的自然过渡。这一历史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其发展必然是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郑剑说:“两岸关系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影响两岸关系顺利前进的各类问题和障碍也有所暴露,各种思想观念出现新的交锋,统一与反统一矛盾上升,‘台独’与反‘台独’斗争犹存,岛内各类政治势力内部围绕两岸关系发展方向、路线、策略的争论、角力也如火如荼。” 两岸关系发展的对策 (1)坚持“九二共识”原则; (2)建立互信,搁置争议 (3)建立制度性协商机制 (4)深化两岸经贸文化交流 3、2009年下半年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我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09年下半年经济开始回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各项经济数据持续增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态势良好。 (1)政府主导型投资虽然可以在弥补短期需求不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良药,政府无法替代市场成为经济增长的保障。 (2)居民住房贷款呈现出加速增长态势,更大规模的资金随之流入房地产市场。 (3)银行系统的存款余额大幅增长。股票市场的净流入和信贷资金的流入数据较大。(4)但还是面临诸多困难,外需不足,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通货膨胀有所抬头等

形势与政策考题与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形势与政策考题与答案 形势与政策考试答题考试形式: 开卷考试时间: 100 分钟考试对象: 2010 级全体学生一、简答题(共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我国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为什么要确立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2、为什么说中美日益成为命运共同体,但未来中美关系需要重新平衡?二、论述题(共 2 小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试结合这一论述谈谈为什么说我国既有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2019 年 5 月 9 日上午 10 时左右,台湾渔船广大兴 28 号在屏东县鹅銮鼻东南方约 180 海里处遭菲律宾军舰射击,65 岁船员洪石成中枪死亡。 广大兴 28 号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和国台办都严厉谴责了菲方的暴行。 台湾媒体民调显示,有 7 成台湾地区受访者认为,假如菲当局对事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交代,那么希望两岸合作起来对付菲律宾。 这样客观上形成了两岸联手维护中华民族共同财产和历史性权利的强势局面。 1 / 9

试结合这一事件谈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与远景?三、材料分析题(共 1 题 2 小问,第 1 小问 14 分,第 2 小问 6 分,共计 20分)材料一: 2019 年 5 月 30 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就仁爱礁、钓鱼岛问题等答问。 问: 有外电报道称,近日中国渔船、海监和海军舰艇在南沙群岛仁爱礁附近活动频繁,阻止菲船只向在仁爱礁废旧登陆舰上的人员运送补给。 中方此举可能成为南海紧张局势升温的导火索。 中方对此作何反应?答: 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999 年,菲律宾一艘军舰以搁浅为借口,在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非法坐滩。 中方多次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菲方拖走该舰。 菲方称未将该舰拖走是因为缺少零部件,并表示没有在礁上建造任何设施的打算,也没有任何挑衅倾向。 然而,菲方罔顾中方严正立场和自己的承诺,企图强化非法存在,企图非法侵占仁爱礁,这严重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中国政府派公务船前往该海域正常巡航无可非议。 中方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绝不会接受菲方

形式与政策论述题及答案

形式与政策论述题及答案 谈谈对两岸关系的认识 尽管两岸关系复杂、困难,有识之士仍然不断努力,希望营造一个互利双赢的局面。大家认为二十一世纪就是一个追求与平与发展、从对抗到对话、从斗争到合作的世纪,也就是一个兼顾自由与责任的世纪。两岸关系要能够稳步发展,就要从高处、大处、远处着眼。就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情势而言,下列原则与认识似乎就是不可少的: 第一,面对现实,做到平等对待与相互尊重。 第二,认识到两岸纠纷的复杂性与历史深度,所以两岸问题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解决。 第三,要放弃对抗斗争的思维,迈向与人为善、追求最大共识的思维。 第四,双方考虑彼此关系时,少做无谓的政治符号的坚持,多做以人民的价值,人民的福祉未核心考量的事。民众希望两岸安定、繁荣,希望加强交流、增进利益,两岸政府的政策不应违背此一人心与走向。 第五,双方应当尽量避免加深对方的主要疑惧。大陆最担心的就是,台湾从中国永久分离及因此而带来的不利后果;台湾最担心的就是被大陆并吞,并丧失自主性。双方在言行上如能避免加深对方的主要疑惧,则两岸关系自有其开展的空间。尽管两岸情势复杂,只要双方能够掌握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人民、国家与政权的关系摆上正确的位阶,我们相信两岸关系必定可以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 一、科技意义:推动重大科技创新 世界博览会就是工业革命下科技进步的产物,它往往代表着当代世界技术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现代科技进入人类生活。许多新技术、新产品都就是在世博会上第一次“亮相”并被人们认识,从而得到普及推广的。世博会就是各国展示科学精神、科学理念、科技成就、科技实力与智慧成果的盛会,求真、求实、求规律,有利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性的探求以及自然规律的揭示。 二、经济意义:促进举办地的产业升级 举办世博会能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加速推动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 三、政治意义:提升举办国的国家形象 世博会就是一个全球性的盛会,无论就是从空间、还就是从内容等角度来讲,涉及的范围都非常广泛。由于不受国体限制,更不受地域影响,也没有民族、宗教、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大限制,参展国家可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这就给主办国创造了足不出户便可宣传自己、广交朋友的机会。 四、文化意义: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 世博会系推动与平、友谊、与谐的盛会。世博会把人们团结在一起,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不分国籍,其发展理念就是“欢迎、沟通、展示、合作”。 当前世界格局发展趋势有何特点,如何清醒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 世界格局发展趋势特点: 1、国际金融危机使国际体系与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2、当前国际经济缓慢复苏,国际体系变革与调整 3、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发展中国家作用突出 4、美国霸主地位削弱,但谋霸势头未减 5、中东地区总体趋稳,局部动荡 6、国际恐怖活动严峻

汇总山东大学形势与政策考试题目.doc

1、简述我国当代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制度、文化、国民、意识形态等所具有的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及其所释放出来的影响力。从其外延上来说,它主要表现为国家制度模式的优越性、国家的国际形象、历史文化传统和底蕴、国民的文化素质、精神风貌及对外交往能力等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2,正确认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各领域的多边合作和磋商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增强,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文艺演出、语言文化、

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面临着“文化赤字”;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 我国文化软实力取得的成绩:第一,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新亮点”。第二,文化价值观逐步得到认同。第三,“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深得人心。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1 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 文化逆差现象严重: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销往一些亚洲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文艺影视也有类似状况。 3 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 3,发达国家提升软实力的做法启示我们应该做得 (一)将提高文化软实力纳入本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或国家发展战略之中,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实施。文化软实力攸关一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二)将文化视为一种创造财富增加价值的创造性产业,集聚各方力量大力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增强本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2019知道形势与政策答案

形势与政策考试答案2019 1 【单选题】当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结束之后,应该更多地依靠()。 A、产业的升级和创新的驱动 B、产业的升级和投资的驱动 C、消费的升级和创新的驱动 D、消费的升级和投资的驱动 我的答案:A 2 【单选题】在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过程中,一定要着眼于()。 A、经济 B、文化 C、民生 D、政策 我的答案:C

3 【单选题】当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结束之后,政府应该()。 A、增加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 B、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 C、完善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 D、放弃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 我的答案:B 4 【判断题】就做好政府工作提出的六点要求中指出,要把有限的钱花在保障基本民生上。() 我的答案:× 尔雅《形势与政策》试题答案:如何推进,也就是必要举措是什么已完成1 【单选题】十八届三种全会的《决定》支出,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也就是加强()。 A、宏观指导 B、微观指导

C、理论指导 D、行为指导 我的答案:A 2 【单选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三大指向不包括()。 A、进一步解放思想 B、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D、进一步强化和推动社会改革 我的答案:D 3 【单选题】十八届三种全会建立的两个保障机构分别是()和国家安全委员会。 A、全面改革小组 B、全面深化改革小组 C、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D、全面深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 我的答案:C 4 【判断题】无论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改革创新效果多么好,如果最终不用制度的形式得以固定和推广,那么这种创新都难以为继。() 我的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化的失调 1 【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存在的精神文化失调的问题不包括()。 A、公平和效率 B、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C、先进和落后 D、传统文化和现代化 我的答案:C 2 【判断题】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才能繁荣和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最新形势与政策复习题题目与答案.

2012年6月形势与政策复习资料 1、请简要谈谈你对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认识。 我国的农业特色:一是针对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缺的实际,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的方针,大力加强基础建设,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二是针对我国农户规模小、数量大、经营分散的实际,必须始终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三是针对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的实际,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四是针对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处于弱势地位的实际,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亿万农民务农种粮、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科技兴粮的积极性。五是针对我国破解城乡二元体制任务艰巨的实际,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坚持不懈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转移就业农民市民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六是针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融合日益加深的实际,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支持农业“走出去”,提高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努力搞好进出口余缺调剂,既保障国内农产品供给,又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维护农民利益。七是针对我国农村地域广、资源禀赋差异大、农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探索各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多种模式,推动一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使一些行业走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前列。一、我国农业的发展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建立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当前,要推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进一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科技的力量,必须切实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产业发展需求,遵循农业科技的基本规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发展道路。

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题答题要求: 第1-3道题,4-6道,7-9道分别选一道,其余中选一道,共回答四道题。回答时对引用部分要加上引号,对概括的内容要注明出处。用A4纸打印。每道回答300-600字。 1. 你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有何异同。中国要赶超发达国家做哪些重要工作。(试举一国家为例对比) 2. 结合你的学习情况谈谈你对南昌大学软件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想法。 3. 假如你是任课教师(或辅导员),你认为工作重点在哪?你会抓哪些特点工作? 4. 请介绍某一国家先进的经济发展方式,并与中国对比。 5.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遇到哪些困难?你认为如何解决? 6. 你所在的乡镇等辖区经济发展方式是什么?假如你是镇长,你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何顺利进行或进一步巩固发展? 7. 请预测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将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8. 你认为当前美元持续贬值对中美关系的产生什么影响? 9. 你认为两年来欧美国家对中国持何关系和态度。 10.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主要在哪几个方面? 11. 你怎么看私人部门的信用危机,正在逐渐转变成了政府的信用危机? 12. 为什么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新生代农民工仍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13. 如何认识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发展困境? 14. 为什么南海问题更为复杂?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15. 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为什么要确立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16. 你怎样看待租房与买房?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持有怎样的住房消费观?

南昌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课程编号:T7200I005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考试形式:开卷 适用班级:09、10级姓名:黄海亮学号:8000110188 班级:105班 学院: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考试日期:_2010-11-24_____ 题号总分累分人 签名 题分20 20 20 20 20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第1-3道题,4-6道,7-9道分别选一道,其余中选一道,共回答四道题。回答时对引用部分要加上引号,对概括的内容要注明出处。用A4纸打印。每道回答300-800字。 1.你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有何异同。中国要赶超发达国家做哪些重要工作。(试举一国家为例对比) 答: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的侧重点不一样,○1例如美国则以教育促创新,以创新促增长,以增长促就业以就业促和谐,以和谐提升竞争力,而我国则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改变,培养出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新要求的大批人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开拓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领域。○2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在面对大学生就业上都要改革,但我国就业难的问题急需深入改革,例美国在让学生得到均衡培养,具有灵活的教学体制和让学生有不同选择方面和让有特殊才能优异的人有更好的渠道等方面比中国作的深入全面。○3我国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缺乏领军人才,高校扩招过快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时我国高校存在中科研轻教学的问题,而美国却一改既往基础课均由研究生承担的做法,鼓励只名教师下课堂,为低年级学生介绍学校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使更多学生了解个科学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4我国部分高校应用学科结构体系仍与行业产生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企业高等教育动力不足各级各类教育之间沟通衔接比较欠缺而美国组鼓励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使理论与时间较早的结合起来。 我国要超越则必须提高教育质量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5.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遇到哪些困难?你认为如何解决? 答:1: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服务业发展增强第三产业比重而目前第三产业却占整个GDP的40%,是就业矛盾突出因此我们要遵循经济规律是第一产业解决吃穿问题,有了特别的效率然后让大量弄出劳动力移出来,让第二产业很多服务性工作化,以知识为内涵的服务业从而来发展第三产业。 2:由于要加快调整国名收入分配结构,因此贫富差距大和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着产业结构提升,内涵着创新,内涵着分配结构更加合理内涵这几不放弃外需又特别重视内需,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 3:改革科研体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个方面我们跟在别人后面发展有后发优势但很被动,使产品附加值不高处于产业链低端,因此我们不要走“官本外”道路,改革科研创新体制切实提高一线科研人员的地位,让他们安安心心的搞科研。 4:不转变政府职能也就很难转变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所以政府应该做好公共服务创造一个好环境,让企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8.你认为当前美元持续贬值对中美关系的产生什么影响? 答:当前美元贬值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美国自己,因为对它缩小赤字,对它的出口行业等等,都会有很大的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