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时间:150分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抽噎.(yè)袒露.(lòu)摒.弃(bì)潜.心贯注(án)

B.稽.首(qí)撅.断(ē)呆.板(dāi)马革.裹尸(gé)

C.暖和.()弦.歌(án)胆怯.(è)一塌.糊涂(tā)

D.瘠.薄(jí)绰.号(ò)撩.起(āo)叱咤.风云(à)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无精打采百废俱兴名副其实觥筹交错

B.杯盘狼藉众目睽睽毛骨悚然死而后己

C.遍稽群籍充耳不闻提心吊胆怒不可谒

D.群蚁排衙夜阑人静连声诺诺一拍既合

3.下列句子中加点俗语或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面对各路强手,17岁小将龙清泉初生牛犊不怕虎

.......,顽强拼搏,勇夺奥运举重金牌

B.她能这么积极面对,总比别人遇到挫折时陷入期期艾艾

....的悲伤要好很多。

C.《人民的名义》剧情超出了以往人们对反腐剧的认知,这

种石破天惊

....的突破寓意深刻。

D.全面深化改革要“知行合一”,不让改革者进退维谷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什么对这种破坏环境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B.我们要保持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专长,克制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不足,

C.在近四年的时间里,她瞒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挪用100余万元公款淘宝购物。

D.由于科尔沁区民主路立交桥施工,63路公交车将无法通行。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

②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

③午后三点钟光景,地上像下了火,人像快要干死的鱼,张开嘴喘着。

④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

⑤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

A.③②④①⑤

B.③⑤②①④

C.③⑤①④②

D.③①

⑤④②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

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赋”“比”“兴”三部分。

B.《名人传》中,米开朗琪罗面对的是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于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开除了教籍;托尔斯泰除了被迫为教皇服务之外,他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有一批卑鄙小人出于嫉妒和怨恨,对他进行恶毒的污蔑和攻击。

C.由于鲁迅执着于生活,洞察人情世故,而且犀燃烛照,时时发表卓异的见解,如在《父亲的病》中觉得父亲临终时照习俗不断呼叫是“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在《五猖会》中以“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出于儿童的心理。

D.《伊索寓言》中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如《骆驼和宙斯》是批评贪得无厌的人,《蚂蚁和蝉》是讽刺那些好逸恶劳的人。

二.古诗词赏析(3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陶渊明在创作这一系列饮酒诗的时候已经是处于自己人生的归隐阶段。

B.“采菊东篱下”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采菊”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C.第三句和第四句巧妙的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将作者远离官场,淡薄名利的精神追求表达的淋漓尽致。

D.最末两句,诗人想要说点什么又说不出口,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三.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羌笛何须怨杨柳,。(王之涣《凉州词》)

(2),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俱怀逸兴壮思飞,。(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人们常引用孟子的“,”强调取得民心、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5)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的以宋代王安石的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启发大家

要有坚决果断的意志,给鸡年春节带来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6)请写出描绘农村生活的两句古诗词。,。

四.文言文阅读(完成9-11小题,共11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僚鱼。(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注释】①渴():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庥():树荫。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日光下澈.澈:(2)其岸势犬牙

差互

..差互:

(3)民桥.其上桥:(4)逾.石而往有石泓逾: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11.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永州之作,其共同的写作手法是什么?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3分)

五.说明文阅读(完成12-15小题,共9分)

青春期的“奇葩”大脑

①想象有这样一辆汽车,有引擎,有方向盘,加装了火箭助推器,但没有刹车,没有保险杠,没有安全气囊。青春期的人,跟这样一辆车没太大区别。如果不曾愤怒,不曾叛逆,不曾发神经,简直不足以称得上度过了青春期。因其发病期大概在初二前后,所以处在这个阶段的人又被称为“中二病患者”。满怀着“我”是与众不同的、没有人理解“我”、是世界错了不是“我”错了的信念在世上横冲直撞,认为自己心底受过很深的伤并因此莫名悲愤,坚持做着被周遭人视为白痴但自认为帅气的事情……

②青春期的少年喜欢冒险。成年人对损失更敏感,对于青春期的少年来说,最能打动他们的是“没准儿会有超出预期的收益”,此时他们大脑中腹侧纹状体有着较大面积的密集的灰质,这令少年对能带来奖赏的多巴胺尤其敏感。这或许能解释为何许多人从青春期开始,沉迷于最能激活多巴胺系统的上瘾物—烟草、酒精、赌博、上网、游戏。德国研究者曾找来一群每周平均

玩21个小时游戏的14岁少年,要求他们迅速按下正确的按键,成功就会得到奖金。有趣的是,即使失败,这群少年的快乐中枢仍然活跃。正常的大脑会厌恶损失,上瘾的青春期大脑反而追逐损失。在父母眼中,这叫“专干蠢事”。

③青春期的大脑还没完全学会共情。所谓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能力,人类从5岁开始逐渐习得,一般到30岁左右才会完全掌握。伦敦大学研究者就曾发现,成年人在行动前,会更多地思考“我”的行动会如何影响他人,同时激活克制冲动的前额叶皮层;而青少年在行动前,大脑里活跃的是负责简单行动的颞上沟,“会不会给别人添麻烦”这种念头,压根儿就不会在他们的脑海中出现。他们难以理解父母的担忧,为了摆脱控制,他们会做出许多毫不体谅别人的行动。在父母眼中,这叫“无情”。

④青春期的大脑到底学会了什么呢?学会了独立自主,学会了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父母期待青少年先学会像成人一样负责,但青少年首先学会的是要求像成人一样得到平等自由的权力。通过推理归纳,他们能观察到父母教导中的言行不一,能指出父母要求里的自相矛盾。父母痛苦地发现,“我说啥你做啥”的好日子一去不返,青少年天天顶嘴,满口歪理,时时都在无理取闹。难怪统计显示,在有青少年的家庭中,平均3天就会发生一次冲突,每次争吵平均11分钟。而青春期充满愤怒或充满压力的男孩占了60%。

⑤好消息是,随着青少年长到十八九岁,父母让出足够的自主权后,这类冲突的频率通常会逐渐下降。另一个好消息是,有25%的男孩能够稳定、自信地度过动荡的青春期,他们和父母依然互相关怀,但减少单向依赖。要做到这样,关键在于3点:1.要亲近,让青少年安全依恋;2.要给予青少年心理自主,尊重隐私,允许部分决定自由;3.要适当约束,发生争执时,用沟通协商来解决问题。

⑥养育子女这件事,从来都是充满互动的双向过程。父母在教导下一代人情世态、社会化的同时,青少年也会给知识陈旧落后的父母带来最新的时代观念,从而社会化父母。在此过程中,

越是拥有开明心态、愿意接受新知的父母,越可能赢得青少年的信任。

⑦在冲突发生时,强制顺从或者回避争论都不是解决良策。最好的办法是鼓励青少年表达自己的意见,然后双方共同协商出应对策略。当然,这需要父母拥有控制自我情绪和找出多种方案的能力。

12.本文第一段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13.在成年人眼中,“中二病患者”有哪些特点?(2分)

14.文章第②段中,加点句子运用了那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3分)

15.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和成年人的角度认识了青春期,请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怎样顺利度过青春期?(2分)

六.记叙文阅读(完成15-18小题,共12分)

木鱼馄饨

林清玄

冬季里的一天,天空中飘着无力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读到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段,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使人觉得格外空灵,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所在。

那木鱼声敲得十分沉重有力,从满天的雨丝里飞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的穿过巷子,远远地,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小灯,随着道路的起伏,

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一走近,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敲奏木鱼,他的回答竟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于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大众生活的工具。

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于是我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亚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做为卖馄饨的信号是别具匠心的。

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至于吵醒熟睡的人们的工具,而且在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一样大声叫嚷,他觉得有失尊严。最后他选择了木鱼——既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卖声,又不至于打断熟睡者的美梦。木鱼就是木鱼,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它,仍旧有它的可爱之处,即使是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

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和他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那一带夜生活中尽人皆知的人物,他显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里的馄饨很有信心,他用木鱼声叫卖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木鱼对他,对吃馄饨的人来说,都已成为生活里的一部分。

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于他只是云

淡风轻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小小的摊车,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暖着未睡者的心灵。

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16.将标题“木鱼馄饨”改为“卖馄饨的老人”好不好?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17.老人为什么用木鱼作为自己叫卖的信号?(2分)

18. 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2分)

19.文章以“我”读《金刚经》开头,结尾却说“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20.结合散文内容,简要分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答出三点即可,3分)

七.议论文阅读(完成20-23小题,共9分)

专注的力量

邱丽红

①美国的一位生物学家曾经拍到一组精彩镜头——有一种麻雀大小的鸟儿扑扇着翅膀,刚刚落在沙地上准备觅食时,潜伏在沙地里的蛇猛地窜了出来。鸟儿便用自己的爪子,一下又一下地拍击着蛇的头部。由于力量有限,蛇依然攻击不止。鸟儿一边躲闪着蛇信,一边用爪子继续拍击着蛇的头部,其落点分毫不差。在鸟儿拍击了1000多次之后,蛇终于无力地瘫软在沙地上,再也动不起来了。鸟的力量的大小显而易见,生物学家唯一的解释就是,这种鸟儿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终于掌握了一套对付蛇的办法,那就是瞄准蛇头的一个点,长时间专注地去拍打。

②专注一点,不及其他,我们的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孔子带着学生去楚国,途经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头儿拿着竹竿粘知了,好像是从地上拾东西一样,一粘一个准儿。孔子问道:“您这么灵巧,一定有什么妙招吧?”驼背老头儿说:“我是有方法的。我用了五个月的时间练习捕蝉技术,如果在竹竿顶上放两个弹丸掉不下来,那么,去粘知了时,它逃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如果竹竿顶上放三个弹丸掉不下来,知了逃脱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一连放下五个弹丸都掉不下来,粘知了就像拾取地上的东西一样容易了。我站在这里,有力而稳当,虽然天地广阔,万物复杂,但我看的、想的只有‘知了的翅膀’。如果因万物的变化而分散精力,那又怎能捕到知了呢?”

③现如今,屠呦呦就是专注的典型。55年里,除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提取,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业轨迹,仿佛在提醒人们,无论是拉斯克奖,还是诺贝尔奖,都只是评价手段,最重要的是专注地做好专业的事。

④然而,不务正业的“专注”,“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心治国,痴迷木匠,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所医院的骨科专家,自担任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热衷搞房地产,医院不断拓展地盘,扩大规模,而急诊、门诊的服务质量,不进反退,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院长关注点转移,下属也开始仿效——你不务正业,我亦不必专注于此。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谋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⑤在当今社会想要取得一点成绩,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浮躁、懒惰、拖延、没有方向、好逸恶劳,只要我比他们稍微专注一点、努力一点、用心一点、多学一点、多做一点,就已经走到很多人前面了。

⑥如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聚焦聚焦再聚焦,专注专注再专注,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豪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将军赶路不追兔”的专注,把全部的心力都投入到一项事业中,一心一意干工作,全力以赴钻业务,心无旁骛创佳绩,那么,人生何愁不精彩辉煌?

⑦让沸腾的心静下来吧,专心于自己当下的选择。滴水穿石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至柔的水,却穿透了石头,这就是专注的力量。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期,有改动)

2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2.文章开头用美国生物学家拍摄鸟拍击蛇头的“镜头”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23.文中第④段画曲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4.结合文章内容及生活经历,补充一个关于“专注”的事例(3分)

八、作文(50分)

25.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

①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指定文体作文。

②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代替。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600字以上。

作文(一):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温暖和畅,色彩缤纷,充满生长的活力与拼搏的希望。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这个季节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回忆。

请你以“春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中心明确;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结构完整。

作文(二):非洲的热带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尖茅草,在最初生长的半年时间里,它是草原上最矮的植物,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干旱使得它们只敢长出一寸来长,在那段时间里草原上任何一种植物都比它高,都比它长得茂盛,让人们几乎忽略了它的存在。但半年过后,在雨水到来之际,尖茅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0.5米的速度向上疯长,三五天的时间它就会长到2米的高度,成为非洲草原上最高的“草地之王”。

人们对尖茅草这种生长现象感到非常难以理解,就开始探寻它生长的秘密。后来发现,尖茅草在最初的半年时间里,其实也在长,只是不往上长,而往下长,长在根部,尖茅草的根部有时

能长到28米长。在外界自然条件不具备时,尖茅草就默默无闻的在根部积聚营养和能量,一旦条件成熟了,就开始疯长,直至生长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

世上本没有魔法,刨开泥土,看那些超群植物的根,你就会发现奇迹的所在!像尖茅草一样在明处亮相,却在暗处蓄光,这样的人生才更精彩。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恰当;结构完整。

语文答案参考:

1(A.露lùB.稽qǐD.咤à)

2(B.已C.刺D.即)

3(期期艾艾”只能形容口吃)

4(A.缺主语,删掉“对于”B.克服缺点C. 句子产生歧义)

5.

6(A.分为“风”“雅”“颂”三部分B.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C.《二十四孝图》出于儿童的心理)

7(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就是作者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正所谓“至情言语即无声”则是这种意境的充分表现。)

8.(1)春风不度玉门关(2)乡泪客中尽(3)欲上青天揽明月(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自缘身在最高层(6)示例: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唐·李绅《悯农》);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开轩面场圃,八九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等)

9.(1)澈:同“彻”,穿过,透(2)差互:交错(3)搭桥,架桥(4)越过,经过

10.(1) 看到溪岸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1分),或隐或现 (1分)。(翻译出名次作状语即可)(2)水渠的宽度,有的只有一尺宽,有的则数尺宽,(1分,或:有的)它的长度可能达到十几步(1分)。

11.甲乙两文都运用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1分);都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心情抑郁,(1分)寄情山水寻求精神慰藉和怀才不遇的苦闷(1分)。

12.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青春期的孩子充

满活力又缺乏判断和自控能力的特点。

13.专干蠢事;无情;满嘴歪理,无理取闹。(写全三项给2分,缺一项减1分)

14.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说明了青少年时期的“冒险”行为是由于大脑发育对能带来奖赏的多巴胺尤其敏感造成的。(答出“对多巴胺尤其敏感”,语句完整,各给1分)

15.(1)控制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2)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及时沟通。(3)学会共情,逐步学会理性思维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6.不好。“木鱼馄饨”将表面上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改后的题目很直白普通,也不能全面反映卖馄饨老人的特别之处。

17.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至于吵醒熟睡的人们(或“既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卖声,又不至于打断熟睡者的美梦。”)

18. 木鱼对老人来说是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谋生的重要方式。对吃馄饨的人来说可以从老人淳朴勤劳里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美。

19. 形成照应,“读经”是为了净化心灵,(1分)“无关紧要”,是因为作者从老人那里,感受到了人情美、生活美,(1分)老人的木鱼馄饨同样净化了人的心灵。(1分)

20. ①勤劳、平凡——“30年”,“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

卖馄饨,“一袭布衣”。(1分)②手艺好——“连大饭店的厨子都爱吃”,“人尽皆知”,“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1分)③真诚、朴实——馄饨“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1分)④有尊严、为他人着想——用木鱼做讯号,“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们”。(1分)

21.专注才会成功,专注才能成功,专注成就人生等。表达出专注会带来一个正向的结果,能概括出文中的主张即可。

22.用“鸟拍击蛇”的镜头引出议论的话题,(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同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1分)

23.举例论证。(1分)举明熹宗朱由校的事例证明了“不务正业的“专注”,“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这一分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1分)

24示例:(1))是真实的事例(1分)(2)紧扣论点叙述,专注成功(2分)

25.略

附《石渠记》译文参考:

从袁家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当地百姓在石渠上建了一座桥。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石渠有的地方宽一尺左右,有的地方宽几尺,它的长

度约有十多步。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水就从石头下面流出来。跳过大石再往前行,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在它的上面,碧绿的苔藓环绕着四周。渠水又转弯往西流,水流跌落到岩石下面,落到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幽深,有许多鲦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流去,看上去好像无穷无尽的样子,但最终流入袁家渴。潭的旁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可供人在潭周围坐着休息。风摇动竹林花草的梢头,声音在山谷中回荡。眼看它已经静止不动了,而它们被风吹动所发出的声音才开始在远处回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