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病害图谱详细解析

西瓜病害图谱详细解析
西瓜病害图谱详细解析

西瓜病害图谱详细解析

【西瓜叶枯病】

西瓜叶枯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西瓜的叶部。子叶发病初期多在叶缘生水浸状小点,扩展到整片子叶后干枯。真叶发病在叶背面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明显的水浸状小点,后融合为大斑,形成枯叶现象。茎蔓发病,产生棱形或椭圆形稍凹陷斑。【西瓜褐色腐败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危害根茎部,引起根腐。成株根茎部发病产生水渍状弥散型病斑,皮层变为黄褐色,逐渐腐烂,引起全株枯死。病叶初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软腐败,易干枯脆裂。果实发病,初生圆形凹陷斑,后变暗褐色至暗赤色,斑面扩展迅速,使西瓜腐烂。

【西瓜蔓枯病】

西瓜蔓枯病又叫黑腐病,俗称“流黄水病”,为瓜类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

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引起叶片、瓜蔓枯死和果实腐烂。子叶发病时,初呈水渍状小点,渐扩大为黄褐色或青灰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不久扩展至整个子叶,引起子叶枯死。幼苗茎部受害,初现水渍状小斑,后迅速向上、下扩展,并可环绕幼茎,引起幼苗枯萎死亡。成株发病多见于茎蔓基部分支处,病斑初为水渍状,表皮淡黄色,后变为深灰色,其上密生小黑粒点,随病势发展病部渐溢出琥珀色胶状物,干后为赤褐色小硬块,表皮纵裂脱落,潮湿时表皮腐烂。露出维管束,呈麻丝状。茎节基部也易受害,产生黄白色病斑,潮湿时软化、变黑,后密生小黑粒点,流出胶状物质。叶柄发病产生褐色不规则病斑,表面粗糙,有小黑粒点,下雨后病部腐烂,易折断。叶部发病多从叶缘开始,产生“V”字形或半圆形黄褐色到深褐色大病斑,多具或明或隐的轮纹,后期产生小黑粒点,病斑易干枯破碎。果实上发病,初呈油渍状小斑点,后变暗褐色圆形大凹陷斑,表面干裂,内部木栓化,常呈现星裂状,后期病斑上密生小黑粒点。卷须受害后迅速失水变褐枯死。此病不危害根部

和维管束,以病斑上产生大量小黑粒点及分泌琥珀色胶状物为特征,可与炭疽病、枯萎病、疫病相区分。

【西瓜斑点病】

西瓜斑点病又称叶斑病,为真菌性病害。多在西瓜生长中后期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上病斑较小,直径2-7毫米,病斑的边缘褐色至紫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色至灰褐色,病斑中间有1个白色中心,微有轮纹,外围可见1个黄色晕圈,区别于其他叶斑病。

【西瓜黑斑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为圆形至近圆形暗褐色斑,边缘稍隆起,可引起全株叶片枯萎。果实发病,初生水渍状暗色斑,后扩展成凹陷斑,引起果实腐烂。运输和贮藏期该病可继续扩展,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稀疏的黑色霉层。

【西瓜畸形果】

⑴尖嘴瓜。挂果的花蒂部位变细,果梗部位膨胀。主要是植株叶片光合机能下降,瓜果膨大时得不到充足养分形成的。坐果过多或坐果较晚,也易产生尖嘴瓜。

⑵葫芦(大肚)瓜。瓜果的顶部接近花蒂部位膨大,而靠近果梗部较细,呈葫芦状。主要是由于昆虫活动破坏了正常的受精过程,使种子生长集中于顶部,造成瓜顶端膨大。

⑶扁形瓜。瓜的横径大于纵径。使瓜呈扁平状,有肩,果皮增厚。低节位雌花坐瓜或坐瓜期气温较低,易形成扁形瓜。

⑷偏头瓜。表现为果实发育不平衡,一侧发育正常,而另一侧停滞,是因为授粉不均匀造成的。

【西瓜病毒病】

西瓜病毒病症状表现为花叶型和蕨叶型2种。花叶型植株顶部叶片出现浓淡相间的花叶,蕨叶型植株病叶变得窄常、皱缩畸形。轻病株结瓜小,发病重时结瓜少或不结瓜,植株萎缩,茎变短,新生茎蔓纤细扭曲,花器发育不良,难于坐瓜。坐瓜后果实发育不良,容易造成畸形瓜,严重时果实表面凹凸不平,果实小,瓜瓤暗褐色,品质差。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又称细菌性点病,西瓜水浸病、果实腐斑病等。

苗期和成株期该病均可发病,但主要在西瓜成熟前7-10天和成熟时发病较重。开始在果实上部表面有几毫米大小灰绿色至暗绿色水渍斑点,后迅速扩展成大型不规则水浸状斑,变褐或龟裂,引起果实腐烂,分泌出一种黏质琥珀色物质。该病多始于成熟瓜的阳面,瓜蔓不萎蔫。病瓜周围病叶上有褐色小斑,通常在叶脉边缘,有时被1个黄色组织带包围,病斑周围呈水渍状。这一特征是该病别于其他细菌病害的重要特征。

【西瓜绵腐病】

苗期发病引起猝倒。结瓜期主要危害果实,帖土面的部分先发病,病部初呈褐色水浸状,后迅速变软,引起整个西瓜变褐软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绵毛。该病也可引起死秧。

【西瓜白绢病】

该病主要侵害近地面的茎蔓或果实茎基部或贴地面茎蔓发病时初呈暗褐色,其上长出白色辐射状菌丝体。果实发病,病部变褐,边缘明显,病部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

体,菌丝向果实靠近的地表扩展,后期病部产出茶褐色萝卜籽小菌核,湿度大时病部腐烂。

【西瓜枯萎病】

该病在西瓜各产区均有发生。各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病,是造成西瓜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生育期均能发病,以伸蔓期至开花坐果期发病最为严重。苗期发病后幼茎基部变褐缢缩,子叶和幼叶萎蔫下垂,岁后幼苗全株瘫软倒伏,发病后1天即可死亡。成株发病后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开始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数日后全株萎蔫枯死。病蔓基部常有褐色斑或发生表批纵裂,并伴有树脂状胶质溢出;茎部维管束变褐色,潮湿时,茎部呈水浸状腐烂,表面出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

想知道更多农业种植技术吗?快来关注红四方复合肥微信吧!

羊年大吉2015,红四方复合肥与您携手同行!

红四方复合肥

60年央企好品质

黄瓜苗期主要病害区别与防治

黄瓜苗期主要病害区别与防治 黄瓜苗期叶片娇嫩,抗病力弱,再加上苗床通风透气性差,湿度大,极易感染蔓枯病、炭疽病等。由于炭疽病、蔓枯病与细菌病害有类似之处,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不宜区分,立枯病与猝倒病也易被混淆,因此笔者现对这些苗期主要病害的症状作一描述,帮助菜农朋友区别辨认,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症状区别炭疽病:炭疽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或近圆形的淡褐色病斑,病斑周围的淡黄色晕圈非常明显,稍凹陷,在高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粉红色黏液出现,后期有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一般排列非常整齐。蔓枯病:蔓枯病多从叶缘开始向内呈“v”字形扩展,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轮纹不明显,表面散生许多小黑点,完全散生,没有规律,在高湿条件下也不分泌粉红色黏液。猝倒病:刚出土的幼苗,地上并无明显病状,幼苗突然倒地青枯死亡。发病往往从棚水滴落成的点片开始,随之迅速扩展,如同“鬼剃头”。掘取病苗可见近地表的茎部呈水烫样发黄、变软缢缩呈线状,湿度大时可见到病部有白色絮状物发生。立枯病: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发病时,茎基部出现椭圆形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凹陷,绕茎1圈后病部缢缩。发病初期幼苗白天萎蔫,夜间尚可恢复,严重时植株凋萎死亡。该病与猝倒病的区别:首先,立枯病是站立枯死,而猝倒病是突然倒地死亡,由于发生突然,猝倒的植株开始仍保持鲜绿的颜色;其次是湿度

大时,立枯病的病部出现淡褐色、稀疏蛛网状霉层,而猝倒病是出现白色絮状霉层。霜霉病:霜霉病病叶无透光感觉,主要危害叶片,病斑颜色较深,呈黄褐色,不开裂不穿孔,病叶背面有黑色或紫灰色霉层,病斑较大,浸染速度快,中期病斑相互连接成片,病叶背面不规则形水浸状。角斑病:角斑病病叶有透光感觉,角斑病病菌主要浸染叶片和瓜条,有时危害瓜蔓;病斑颜色较浅,呈灰白色,初期易开裂,形成穿孔;叶片背面病部有乳白色菌液,干燥后呈白色膜或白色粉末;病斑较小,浸染速度慢;清早病叶背面蜂窝形水浸状。 防治方法 苗期喷药预防和治疗病害应注意3点:一是应喷用不产生药害的农药;二是喷用的农药尽量选用具有兼治2种或2种以上病害的;三是喷药应严格配药浓度和用量,以防产生药害。炭疽病和蔓枯病均是高等真菌引起,所以在防治上有许多共同点,使用农药相似,在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及时进行通风排湿,减少叶面结露和吐水的同时,可在苗期叶面喷施磷钾动力750倍液或海绿素1000倍液,提高植株抗病力。蔓枯病或炭疽病发病初期可叶面喷施溴菌腈750倍液加朋宝1000倍液,或应得750倍液加百肥1000倍液,或升势1000倍液加海绿素1000倍液防治。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可叶面喷施万家丰750倍液加海绿素1000倍液,或精纯750倍液加朋宝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或72%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60%细菌净800倍液,

西瓜病害图谱详细解析

西瓜病害图谱详细解析 【西瓜叶枯病】 西瓜叶枯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西瓜的叶部。子叶发病初期多在叶缘生水浸状小点,扩展到整片子叶后干枯。真叶发病在叶背面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明显的水浸状小点,后融合为大斑,形成枯叶现象。茎蔓发病,产生棱形或椭圆形稍凹陷斑。【西瓜褐色腐败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危害根茎部,引起根腐。成株根茎部发病产生水渍状弥散型病斑,皮层变为黄褐色,逐渐腐烂,引起全株枯死。病叶初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软腐败,易干枯脆裂。果实发病,初生圆形凹陷斑,后变暗褐色至暗赤色,斑面扩展迅速,使西瓜腐烂。 【西瓜蔓枯病】

西瓜蔓枯病又叫黑腐病,俗称“流黄水病”,为瓜类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 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引起叶片、瓜蔓枯死和果实腐烂。子叶发病时,初呈水渍状小点,渐扩大为黄褐色或青灰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不久扩展至整个子叶,引起子叶枯死。幼苗茎部受害,初现水渍状小斑,后迅速向上、下扩展,并可环绕幼茎,引起幼苗枯萎死亡。成株发病多见于茎蔓基部分支处,病斑初为水渍状,表皮淡黄色,后变为深灰色,其上密生小黑粒点,随病势发展病部渐溢出琥珀色胶状物,干后为赤褐色小硬块,表皮纵裂脱落,潮湿时表皮腐烂。露出维管束,呈麻丝状。茎节基部也易受害,产生黄白色病斑,潮湿时软化、变黑,后密生小黑粒点,流出胶状物质。叶柄发病产生褐色不规则病斑,表面粗糙,有小黑粒点,下雨后病部腐烂,易折断。叶部发病多从叶缘开始,产生“V”字形或半圆形黄褐色到深褐色大病斑,多具或明或隐的轮纹,后期产生小黑粒点,病斑易干枯破碎。果实上发病,初呈油渍状小斑点,后变暗褐色圆形大凹陷斑,表面干裂,内部木栓化,常呈现星裂状,后期病斑上密生小黑粒点。卷须受害后迅速失水变褐枯死。此病不危害根部

常见黄瓜病害全套整合

【作物病害】常见黄瓜病害大全 2016-10-05 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 黄瓜霜霉病: 发病症状:叶片被害初期出现水渍状的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多角形淡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严重时,病斑破裂或连片。防治方法: 1.生态防治:上午棚温控制在25-28℃,相对湿度降至70%,下午温度降至18-25℃,相对湿度降至60%-70%,夜间温度上半夜控制在15-18℃,下半夜最好控制在12-13℃;

2.烟雾法:用45%烟渊烟剂熏烟。喷雾法:发现中心病株后可选用58%露速净500倍液、72%妥冻500倍液、50%保乐1500倍液、50%洽益发500倍液、60%可鲁巴500倍液、70%多保净800倍液、69%辉常赞600倍液、3 3.5%净果精700倍液,隔7-10天用药1次。

黄瓜靶斑病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黄瓜叶片,呈大小不一的枯斑,小斑为多角形受叶脉限制;大斑直径有1.5-2厘米,近圆形且凹陷,有略白靶心,湿度大时病斑靶心外围形成一个黑色霉菌组成的菌圈,在叶片正反两面均可出现。病斑迅速连片致叶片干枯,造成提早拉秧。 防治方法:1.通风排湿,及时摘除老叶病叶;2.盛瓜期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3.发病前用好意+健植宝防病;发病初期用露速净+溴硝醇+海生素、拢总好+春雷霉素+健植宝、净果精+春雷霉素、加米农+氨基寡糖素等配方喷洒整株,隔5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防治效果显著。

黄瓜白粉病: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以叶面居多,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 防治方法:1.用30%君斗士1500倍液、“粉飞1+1”1000倍液、世泽1500倍液、33.5%净果精800倍液、40%氟硅唑1500倍液喷洒防治。2.用45%的百菌清烟剂熏棚,每亩用药250克。

西瓜高清晰病害图谱

西瓜高清晰病害图谱 西瓜蔓枯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侵染茎蔓和叶片,以叶片受害最重。叶片受害,最初出现褐色小点,有不明显的同心轮纹,空气潮湿时,全叶枯死。

西瓜叶枯病 西瓜叶枯病为真菌性病害。西瓜叶枯病主要危害西瓜的叶部。子叶发病初期多在叶缘生水浸状小点,扩展到整片子叶后干枯。真叶发病在叶背面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明显的水浸状小点,后融合为大斑,形成枯叶现象。茎蔓发病,产生棱形或椭圆形稍凹陷斑。

西瓜粘菌病 西瓜粘菌病又称白点病,由粘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发生在生长前期靠近基部的叶片上。初期在叶片正面形成淡黄色不规则形或近圆形小斑点,病斑发生在叶缘处或沿脉部位,病斑表面粗糙或略凸起,呈疮痂状,大小1-3毫米,干燥条件下形成白色硬壳,剥开呈石灰粉状。

西瓜褐色腐败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危害根茎部,引起根腐。成株根茎部发病产生水渍状弥散型病斑,皮层变为黄褐色,逐渐腐烂,引起全株枯死。病叶初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软腐败,易干枯脆裂。果实发病,初生圆形凹陷斑,后变暗褐色至暗赤色,斑面扩展迅速,使西瓜腐烂。

西瓜蔓枯病 西瓜蔓枯病又叫黑腐病,为真菌性病害,俗称"流黄水病"。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引起叶片、蔓枯死和果实腐烂。幼苗茎部受害,初现水渍状小斑,后环绕幼茎。叶部发病多从叶缘开始,产生"V"字形或半圆形黄褐色大病斑,病斑易干枯破碎。果实上发病,表面干裂,内部木栓化。卷须受害后迅速失水变褐枯死。

西瓜细菌性角斑病 主要发生在叶、叶柄、茎、卷须及果实上。叶片染病初生针尖大小透明状小斑点,扩大后形成具黄色晕圈的淡黄色斑,中央变褐或呈灰白色穿孔破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乳白色细菌溢脓。茎和果实染病,初呈水浸状病斑,后也溢有白色菌脓,干燥时变为灰色,且常形成溃疡或裂口。

常见葡萄病害图谱

常见葡萄病害图谱 2011-01-07 11:52:24| 分类:葡萄*管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葡萄是一种色艳昧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葡萄适应性很强,我国广大地区均可种植。我国已报道的葡萄病害有40多种,其中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 灰霉病等是葡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1.葡萄霜霉病 分布为害葡萄霜霉病在世界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我国沿海、长江流域及黄河 流域,此病广泛漪行(图4-1)。 图4-1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情况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新梢、叶柄、卷须、幼果、果梗及花序等幼嫩部分。叶片受害,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半透明油渍状的淡黄色小斑点,边缘不明显;随后渐渐变成淡绿色至黄褐色的多角形大斑,后变黄枯死。在潮湿的条件下,叶片背面形成白色的霜霉状物(图4-2至图4-5)。新梢、叶柄及卷须受害产生水浸状、略凹陷的褐色病斑,潮湿时产生白色霜霉状物。幼果从果梗开始发病,受害幼果 呈灰色,果面布满白色霉层(图4-6)。 图4-2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初期症状

图4-3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中期症状 图4-4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后期症状 图4-5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末期症状 图4-6 葡萄霜霉病为害幼果症状 病原Plasmopara viticola称葡萄单轴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图4-7)。菌丝管

状。孢子囊椭圆形,透明,着生在树枝状的孢囊梗上。孢囊梗一般4~6枝,呈束状,无色,单轴分枝3~6次,分枝处呈直角,分枝末有2~3个短的小梗,圆锥状,末端钝,孢子囊即着生在小梗上。每个孢子囊产生4~85"-游动孢子,有双鞭毛,能游动。游动孢子为单细胞,呈肾形。 发生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或随病叶遗留在土壤中越冬。越冬后的卵孢子,降雨量达lOmm以上,土温15℃左右时即可萌发,产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通过气孔侵入。病菌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的潜育期,即产生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在整个生长季节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图4—8)。 图4-7 葡萄霜霉病病菌 1.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3.被害组织中卵孢子4.卵孢子萌发5. 游动孢子 图4-8葡萄霜霉病病害循环 1.病叶中的病原茵 2.卵孢子 3.萌发形成芽孢囊 4.释放游动孢子 5.雨水 6.幼嫩组织被侵染 7.形成子实体 8.形成孢子囊 9.游动孢子 10.灰霉果 11.果实腐烂 12.病叶脱落 在长江以南地区,全年有2~3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梅雨季节,第二次在8月

常见黄瓜病害大全

【作物病害】常见黄瓜病害大全 2016-10-05 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 黄瓜霜霉病: 发病症状:叶片被害初期出现水渍状得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多角形淡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严重时,病斑破裂或连片、 防治方法: 1、生态防治:上午棚温控制在25—28℃,相对湿度降至70%,下午温度降至18-25℃,相对湿度降至60%—70%,夜间温度上半夜控制在15-18℃,下半夜最好控制在12-13℃; 2、烟雾法:用45%烟渊烟剂熏烟。喷雾法:发现中心病株后可选用58%露速净500倍液、72%妥冻500倍液、50%保乐1500倍液、50%洽益发50

0倍液、60%可鲁巴500倍液、70%多保净800倍液、69%辉常赞600倍液、33、5%净果精700倍液,隔7-10天用药1次。 黄瓜靶斑病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黄瓜叶片,呈大小不一得枯斑,小斑为多角形受叶脉限制;大斑直径有1.5—2厘米,近圆形且凹陷,有略白靶心,湿度大时病斑靶心外围形成

一个黑色霉菌组成得菌圈,在叶片正反两面均可出现。病斑迅速连片致叶片干枯,造成提早拉秧。 防治方法:1、通风排湿,及时摘除老叶病叶;2、盛瓜期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3.发病前用好意+健植宝防病;发病初期用露速净+溴硝醇+海生素、拢总好+春雷霉素+健植宝、净果精+春雷霉素、加米农+氨基寡糖素等配方喷洒整株,隔5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防治效果显著、 黄瓜白粉病: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以叶面居多,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得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 防治方法:1。用30%君斗士1500倍液、“粉飞1+1”1000倍液、世泽1500倍液、33。5%净果精800倍液、40%氟硅唑1500倍液喷洒防治。2.用45%得百菌清烟剂熏棚,每亩用药250克。

黄瓜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技术

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黄瓜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技术 专业: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 班级:绿食091 2012年5月15日

摘要 (2) 前言 (3) 1 黄瓜幼苗异常 (4) 1.1黄瓜苗“戴帽” (4) 1.1.1 黄瓜苗“戴帽”的症状及病因 (4) 1.1.2 防治措施: (4) 1.2黄瓜幼苗子叶畸形 (4) 1.2.1 黄瓜幼苗子叶畸形的症状及病因 (4) 1.2.2 防治措施: (4) 2黄瓜茎叶异常 (5) 2.1黄瓜的生理性萎蔫 (5) 2.1.1 萎蔫症状及病因 (5) 2.1.2 防治措施 (5) 2.2 黄瓜叶片的边枯 (5) 2.2.1黄瓜叶片边枯的症状及病因 (5) 2.2.2 防治措施: (5) 3 黄瓜花果异常 (6) 3.1 黄瓜花打顶 (6) 3.1.1黄瓜花打顶的症状及病因 (6) 3.1.2 防治措施 (6) 3.2 苦味瓜 (6) 3.2.1苦味瓜的症状及病因 (6) 3.2.2 防治措施 (6) 4 温度异常对黄瓜的危害 (7) 4. 1 高温障碍 (7) 4.1.1高温障碍的症状及病因 (7) 4.1.2 防治措施 (7) 4. 2 低温障碍 (7) 4.2.1低温障碍的症状及病因 (7) 4.2.2 防治措施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对黄瓜幼苗子叶及成苗期茎叶、花、果的常见生理病害的病症、病因及相应防治措施进行论述,并对因温度异常引起的生理病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阐述。黄瓜生理性病害是由不良的环境条件、营养条件、以及不当的水肥管理等因素引起的非传染性病害。此类病害不相互传染,当致病因素消失后就不再发生,及时识别并及时防治黄瓜生理性病害非常必要。 关键词:生理性病害;黄瓜;防治措施;病因

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黄瓜栽培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亲土1号市场中心郑传杰 2019年4月10日

黄瓜的生活习性 温度: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温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黄瓜高温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 2-0℃冻死。 光照:华北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已成为日照中性植物,多数品种在8-11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 水分:黄瓜产量高,需水量大。适宜土壤湿度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土壤湿度60-70%,结果期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土壤湿度80-90%。黄瓜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很容易发病,造成减产。土壤:黄瓜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宜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一般喜欢pH5.5-7.2之间的土壤,但以pH值为6.5最好。

黄瓜的生育期 发芽期幼苗期 ●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第1片真叶出现 (露真)为发芽期,适宜条件下约5 ~10d。 ●幼苗期从“露真”到植株具有4~5片 真叶(团棵)为幼苗期,约20~30d。 ●抽蔓期又称初花期,从植株“团棵” 到根瓜坐住为止,约15 ~25d。 ●结果期从根瓜坐住到拉秧为结果期。 露地夏秋黄瓜只有40d左右,日光温室冬 春茬黄瓜长达150~180d 伸蔓期结果期

黄瓜的需肥特点 P 2O 5 0.8-1.3kg MgO 0.6-0.7kg CaO 3.6-4.4kg K 2O 3.6-4.4kg N 2.8-3.2kg 每1000kg 商品

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黄瓜田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黄瓜霜霉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炭疽病、黄瓜灰霉病、黄瓜黑星病、黄瓜菌核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八大病害;虫害形成危害的主要有瓜蚜和美洲斑潜蝇,就上述黄瓜病虫害的识别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做以简述,供防治时参考。 一)黄瓜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又称“跑马干”、“黑毛”,各地黄瓜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尤以保护地黄瓜危害为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30-40%。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也危害茎、卷须和花梗。叶上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绿色,后为淡褐色,病斑连合成片,全叶卷缩干枯,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该病由黄瓜霜霉病菌侵染致病。黄瓜霜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离开黄瓜植株不能长期存活。黑龙江省为北方寒冷地区,可在冬季温室生产的黄瓜植株上越冬。冬季没有黄瓜生产的地区,最初菌源来自于邻近早发病的地区。孢子囊借风、雨传播,高湿是发病的有利条件,从中心病株形成到扩展全田,只需10-15天,形成暴发流行,故有“跑马干”之名,形容其叶片发病和枯死速度之快。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选用适合当地栽培条件的抗病品种。 2.生态防治:对保护地黄瓜,利用黄瓜霜霉病发病要求的湿度和温度条件,通过通风换气,进行人为调节加以控制,使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害发生,而有利于黄瓜生长。

3.高温闷棚:保护地黄瓜普遍发病后可采用此法。选择晴天上午关闭棚室,升温到45℃持续2小时,可控制病害蔓延。注意在闷棚前一天必须浇透水,温度计必须挂在黄瓜“龙头”即生长点相同高度的位置,摘掉近地面20厘米内的重病叶,闷棚结束后应缓慢降温到正常的温度。闷棚的温度不可随意提高,严格按以上要求操作,防止高温灾害。 4.药剂防治:保护地应采用烟剂,在发病初期,每公顷45%百菌清烟剂千克熏烟,隔9~10天防治1次,连防4-5次。露地黄瓜用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22克/升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5次。上述农药宜交替使用。喷药时,加入芸苔素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病株尽快恢复生长,每公顷加%天丰素150毫升或%硕丰481可溶粉60克或%爱增美75毫升,提高防治效果。同时按每公顷药液量加入有机硅助剂杰效利或透彻75毫升,可提高防治效果节省用药量。 二)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是黑龙江省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尤其是保护地黄瓜受害严重。一般棚室发病率为3-5%,严重的可达50%左右。此病多在开花结瓜期陆续发病。初时瓜株在中午是中、下部叶片似缺水状萎蔫,早晚叶片尚可恢复正常,翌日中午再次萎蔫,并且萎蔫叶片不断增多,逐渐遍及全株叶片。叶片萎蔫、恢复如此反复,少则2~3天、多则5-7天萎蔫叶片不再恢复。病株茎基部变褐色,水浸状,病部表面生出白色和略带粉红色的霉状物,

三种葡萄叶部病害检测系统

三种葡萄叶部病害检测系统

毕业设计 中文题目:三种葡萄叶片病害的识别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系别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成绩评定 2013年05月 目录 1 引言 (4)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1.2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 1.3主要研究内容 (5) 2 系统硬件设计 (5) 2.2AT89S52最小系统 (6) 2.3液晶显示模块 (7) 2.4矩阵键盘模块 (9) 2.5电源选择 (10) 3 知识库及推理系统设计 (10) 3.1知识库建立 (10) 3.2数据库建立 (13) 3.3推理系统构成 (14) 4 葡萄叶部病害诊断软件系统设计 (15) 4.1葡萄叶部病害诊断系统流程图 (15) 4.2显示汉字或图形流程图: (16) 4.3系统子程序 (16) 4.3.1显示子程序 (16) 4.3.2按键子程序 (17) 4.3.3初始化子程序 (18) 4.3.4主函数 (18) 5总结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1:相关英文文献 (24) 附录2:英文文献中文译文 (28) 摘要

进入21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农业生产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实现生 产力质的飞跃,必须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这一管理和传播手段。而作为信息技术重要内容的智能化的农作物病害诊断系统已成为精确农业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了人工智能、知识库建立,数据库建立,推理系统设计。以及专家系统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现状,针对课题要求的葡萄叶部病害诊断系统提出了设计方案并予以实现。通过对经典专家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多知识库、多主体特性是专家系统发展的趋势。 本文研究的葡萄叶部诊断系统主要包括了知识库,数据库,推理系统设计三大模块。完成了相应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编译,为了实现葡萄叶部病害的准确诊断,本文查阅了大量资料,通过与相关种植人员的讨论,建立了自己的推理系统,通过不断的调试,初步完成了葡萄叶部病害的诊断。 并且系统具有便携式、成本低的特点,对葡萄叶部病害诊断的分析提出了新的思路,对其他农作物病害诊断,分析具有参考价值,为农作物病害诊断专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病害诊断知识库数据库推理系统 三种葡萄叶片病害的识别系统设计

几种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精)

几种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摘要:笔者介绍几种常见黄瓜常见病虫害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枯萎病、灰霉病、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的表现症状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黄瓜;病虫害;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 436.421 文献标志码 B Several Commo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revention and Cure Cucumber Sun Zhenting Abstract Several kind of common cucumber common plant disease powdery mildew, frosty mildew, anthrax, wilt disease, grey mould, ophid, red spider, heroin powder louse's performance symptom and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method. Keywords Cucumber; diseases and pests; haza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黄瓜是辽西主要种植蔬菜之一,也是人们喜欢食用的蔬菜。随着农民种植年限的增加和面积的扩大,黄瓜的病害也越来越严重。黄瓜病害主要以黄瓜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枯萎病、黄瓜灰霉病为主。下面对黄瓜的几种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做以简单介绍。 1 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叶柄、叶茎产生白霉。初期叶片两面出现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后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直至整叶布满白粉,严重时叶柄叶茎都是白粉。白粉病会使叶片,叶柄变成灰白色,致使叶片叶柄枯黄、枯萎。 防治方法:尽量选用抗病品种;加强通风、注意透光;合理灌水、控制好温湿度;施足有机肥。药剂防治:喷洒75℅百菌清500~600倍液,农抗“120”300~500倍液或百菌清烟雾剂,硫磺粉熏蒸用以清除病虫害致死残 株。 2 霜霉病 在地势低洼通风不良浇水过多的情况下,危害较为严重,主要为害叶片,偶尔也为害茎、花梗。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淡黄色小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形成淡黄至褐色病斑,病斑不穿孔,湿度大时背面病斑可能长出黑色霉层,造成叶片提早焦枯死亡。 防治方法:首选抗病品种;其次加强栽培管理,保持通风良好,控制湿度,温度白天保持在25°左右,晚上控制在15°左右,增施磷钾肥;第三药剂

西瓜常见病害及高清图谱

一、西瓜病害的综合防治1 、西瓜枯萎病:症状特征:病斑黄白色,长圆形水浸状,茎基部先发病,逐渐上下扩展,茎基部缢缩,节间也发生常有琥珀状胶状物流出,病株叶片自下而上枯萎,最后全株死亡。纵剖病茎,维管束变黄褐色,这是田间识别的主要依据。发病条件:病菌可长期在土中存活,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均有利此病的发生。综合防治:(1 )嫁接:选择瓠瓜、南瓜做砧木,采用劈接法嫁接能有效防止枯萎病的发生,其中南瓜做砧木嫁接抗枯萎病的能力最强。(2 )轮作:轮作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一般要求与非瓜类作物实物6-7 年轮作,尢以禾笨作物为好,西瓜间作大蒜可减轻枯萎病的发生。(3 )土壤消毒:定植时用50%多菌灵,40%五氯硝基苯粉剂1 公斤加细土100 公斤,每穴撒药100-150 克。(4)药剂防治:70%甲托200 倍或农抗120 稀释100-150 倍,10% 双效灵、抗枯灵500 倍,在发病初期灌根,每株250 毫升,7-10 天浇一次,连浇3-4 次。 2、西瓜炭疽病:病状特征:此病可危害西瓜的叶、蔓和果实,尤以果为害重,果实上的病斑先为淡绿色,逐渐变为褐色或紫色圆斑,有凹陷轮纹。发病条件:连作、湿度大有利此病的发生。综合防治:(1 )温汤浸种,55 ℃恒温水浸种15 分钟或60% 防霉宝600 倍液浸种30 分钟。(2)发病初期,摘除底部老叶,然后喷75% 百菌清600-700 倍或50% 炭疽福美300-500 倍或25%施保克乳油3000 倍、50%利可得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每隔7-10 天喷一次,连喷3-4 次。 3、西瓜白粉病:症状特征:俗称"白毛" 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正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粉斑,以后逐渐扩大连片成白粉斑,恰似一层白粉,最后许多病斑连接在一起,布满叶面,叶片渐枯黄发脆。发病条件:病菌以闭壳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高温、相对湿度大易发病。综合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彻底清理田间杂草。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喷洒农药。(2)75%百菌清500-800 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或12.5%的速保利可湿性粉剂

葡萄常见病虫害防治汇总

葡萄常见病虫害防治汇总 今天在qq上有一个刚刚种植葡萄的朋友,说他的葡萄有了霜霉病应该怎么办,我正好手里有这个病的一些资料,给了他,希望能帮到他。下午我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是不是写一篇葡萄常见病虫害的日志,来让新手朋友了解下,于是我整理了一些资料,谢了这篇文章。 葡萄毛毯病 毛毯病也叫毛毡病,发病初期叶背面发生灰白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密生白色绒毛,形似毛毯状。被害处因受刺激而深深凹陷,叶面凸起。发病严重时绒毛变为褐色或红褐色,叶片皱缩不平,焦枯脱落。毛毯病其实是葡萄潜叶壁虱寄生而引起的虫害。 (1)加强植物检疫,不得引入病苗。 (2)种苗消毒。先将插条放入30—40℃热水中浸5—7分钟,然后移至50℃热水中再浸5—7分钟,以杀死潜伏的壁虱。也可用杀螨剂浸条消毒。 (3)防寒前彻底清扫田间,将病叶集中烧毁。 (4)春季葡萄芽膨大时喷3—5°Be(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生严重的葡萄园,发芽后再喷1—2次0.3—0.5°Be石硫合剂。6月上旬可喷一次1.8%齐螨素4000—5000倍或扫螨净2000倍液。 (5)葡萄下架后埋土前,喷一次3—5°Be石硫合剂。

葡萄黑痘病 黑痘病主要为害幼叶、嫩梢、花序、幼果、卷须等。幼叶发病时因叶脉停止生长,造成叶片皱缩、畸形。大叶受害时,发生疏密不等的黄色圆斑,以后中央变为灰色,外围紫褐色,病斑干枯形成穿孔。嫩梢、叶柄、果柄被害时,先发生紫褐色长椭圆形凹陷病斑,严重时病斑相连、病梢干枯。果粒受害后产生中央灰色、边缘紫红色的鸟眼状病斑,后停止生长,硬化或龟裂,味酸,失去食用价值。此病一般在春季发芽后10—15天发病;发病适宜温度为25—30℃。春夏多雨潮湿年份发病严重,应注意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经常清除病叶、病枝、僵穗,落叶后清扫田园;以减少越冬病源。 (3)发芽前喷3—5°Be(波美度)石硫合剂,并加入200—300倍五氯酚钠;以控制越冬病菌。开花前、落花后、果实玉米粒大小时各喷一次1:0.7:200—240倍波尔多液,或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葡丰宝或瑞葡丰1500—2000倍液。 葡萄霜霉病 霜霉病是葡萄晚期病害,叶片发病后产生淡黄色多角形斑点,以后逐步扩大变黄褐色,干枯脱落。在病斑发展过程中,叶背面发生一层灰白色的霜霉状物。嫩梢受害时表面有稀疏的白霉。受害严重时嫩梢枯焦。幼果受害时果面附一层白霜并萎缩,以后变褐色,多残留在植株上。霜霉病一般在七八月份发生,18—24℃最适发病。多雨、潮湿多雾天气发病重。 (1)落叶后剪除病枝,清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病源。

黄瓜病害

黄瓜病害 黄瓜苗期病害: 猝倒病、立枯病、以及由低温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沤根”是蔬菜苗期的主要病害,全国各地大都有分布,茄科和葫芦科蔬菜的幼苗受害较为严重。在冬春季苗床上发生较为普遍,轻者引起死苗缺株,发病严重可引起大量死苗。 黄瓜成株期病害: 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菌核病、灰霉病 黄瓜猝倒病 发生时期:多发生在早春育苗床上 症状:苗期露出土表的茎基部或中部呈水侵状,后变成黄褐色干枯缩为线状,往往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致幼苗贴伏地面,有时瓜苗出土胚轴和子叶已普遍腐烂,变褐枯死。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别于立枯病。 病原:瓜果腐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辣椒疫霉 黄瓜立枯病 发病时期:刚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多发生于育苗中后期。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幼苗徒长时威海严重。病菌生长适温17—28度。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造成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 症状: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逞猝倒状。病部初生椭圆形安和色斑,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 病原: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防治方法: 加强苗床管理:1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向阳的地块作苗床 2床土选用无病新土,肥料要腐熟。若用旧床,应进行消毒。 3播种不易过密,盖土不要过厚,以利于出苗。 4做好苗床保温工作,适当通风换气,不要在阴雨天浇水,保持苗床不干不湿。 床土消毒:1福尔马林:播种前2-3周。床土耙松,1.5毫米/平方米,加适量水浇于床面,用塑料薄膜,并将床土耙松,让药液充分挥发,两星期后才可播种。 药剂防治: 若苗床发现少数病苗,在拔除病苗后,可选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葡萄常见病害及防治(图文)

葡萄常见病害及防治 葡萄病害是世界葡萄生产中一个严重问题,虽然各国学者曾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但根本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至今生产上仍以化学防治为 主。但是化学防治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降低葡萄 及其加工产品的品质。常见病害的鉴别及防治 1 葡萄常见病害 葡萄病害种类较多,以黑痘病、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等为害较大。而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在生长后期往往造成严重危害。 1.1葡萄黑痘病 从葡萄萌芽至生长后期均 可发病,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 嫩部分,如幼果、叶片、新梢、 卷须等。始现期为3月下旬至4 月初,4月中旬到5月为新梢、 叶片发病高峰,6月为果实发病 高峰。叶片发病先出现针头大小 的黑褐色小点,周围有黄色晕 圈,后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 中间灰白色,边缘紫褐色晕圈, 干燥时中央破裂穿孔。果实在黄 豆大小时最容易受害,病斑圆 形,中央凹陷,灰白色,外部深 褐色,似“鸟眼状”,染病较早的幼果易脱落,染病晚的果实仍能长大,但果味较酸。新梢、叶柄、卷须等症状与果实和叶片相似。春夏多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 施氮肥对发病有利。 1.2葡萄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4月展叶现蕾期开始发生,每 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即6月~7月上旬和8月~九月上旬。叶片被害初 期呈半透明,淡黄色,不规则形的病斑,后扩展成褐色多角形病斑。

发病严重时,引起叶片干枯早落。潮湿时叶片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状霉层。 1.3葡萄炭疽病 炭疽病发生在果粒、穗轴、叶片和新梢等部位,主要为害果实,是葡萄成熟期引起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5月中旬(幼果期)初发病,6月中旬到7月下旬果实成熟期严重发生。幼果期感病果粒表现为黑褐色、蝇粪状病斑,但基本看不到发 展,等到成熟期发病;果实成熟期或成熟的果 树得病后,初期为褐色、圆形斑点,而后逐渐 变大并开始凹陷,在病斑表面逐渐生长出轮纹 状排列的小黑点,天气潮湿时,小粒点分泌出 粉红色粘胶状物。严重时,病斑扩展到半个或 整个果面,果粒软腐,或脱落或逐渐干缩形成 僵果。夏剪不及时、枝蔓郁密、雨水排水不良、 草荒重、地势低洼等都会有利于病害发生。 1.4葡萄白腐病 5月中旬初发,6月上旬至8月上旬严重发生,主要为害果实和穗轴,也为害枝蔓及叶片。一般先在穗轴或小穗轴上产生淡褐色水泽状的不整形病斑,病斑环绕穗轴1周时,导致下部分果穗干枯。果实发病多从果柄开始,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先在基部变为淡褐色,软腐,后全粒变褐腐烂。果

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黄瓜起霜果和裂果 症状:起霜果是指在果皮上产生一层白粉状物质,果实没有光泽,如把此果放入水中,霜状物仍不脱落,用手轻揉后粉状物才消失。黄瓜裂果果实多呈纵向裂开,多数从瓜把子开始裂。 病因:起霜果在沙地或土层薄的土壤中长期栽植黄瓜,4月份以后易发生起霜果。此外,温室栽培黄瓜遇有天气不正常或根老化,机能下降及夜间气温、地温高或日照连续不足,黄瓜吸收消耗大时易发生。产生白霜是因黄瓜的呼吸消耗受到抑制时,在果皮上产生的一种蜡状物质。黄瓜裂果产生在长期低温干燥条件下,突然浇水或降大雨,植株急剧吸收水分或叶面施肥及喷洒农药,植株突然吸水时,易发生裂果。 防治方法 (1)防止裂果要从温、湿度管理入手,防止高温和过份干燥条件出现,科学浇水。 (2)土壤水份要适宜,均匀,防止土壤过干或过湿,蹲苗后浇水要适时适量,严禁大水漫灌。 (3)施用有机肥,采用深耕,培养黄瓜根系发达。 (4)防止起霜果,嫁接黄瓜的砧木,要采用无霜砧木,其他方法参见上述3条。 (5)坐瓜后开始喷洒10%宝力丰瓜宝,每支对水10~15公斤或惠满丰活性液肥,每667平方米320毫升,稀释5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喷洒2—3次。

黄瓜不出苗或出苗不齐 症状:播种后长时间不出苗,或出苗不整齐,幼苗大小不一。 病因:播种经催芽后发芽的黄瓜种子,一般在播种3~4天后苗可出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床土温度过低,种芽被冻死,或土壤中化肥浓度过高,或有机肥末经腐熟,或有机肥腐熟不完全,或土壤中水分不足,阻碍了种芽吸水,使幼嫩的种芽烂掉而不出苗。另外,播种后遇到长期的阴、冷、雨、雪天气,便床温偏低,土壤中水分过大,种子长期处于低温下的水浸泡状态,也会使种子烂掉。播种床面不平整,覆土厚度不均匀,甚至种子裸露于露地表面,或覆土过厚,或床面土壤板结,或进行土壤消毒时所用农药剂量过大等都会导致出苗不齐或不出苗现象的发生。 防治方法:要达到一次全苗的目的,一定要等到地温稳定在10℃以上再播种,土温过低时,应使用加温设备提高苗床土壤温度。配制营养土时,一定要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肥料配比要适当。化肥用量不能太大,避免烧苗,灌水要均匀,地面要平整。覆土均匀,厚度保持在1厘米左右,营养土要疏松细致,严格按育苗要求操作。若4~5天,仍未出苗,应先仔细查看土壤是否缺水,种子是否完好,若种子胚根尖端仍为白色,说明还能出苗,可以加温,特别是提高地温,如土壤干燥,可适当洒20℃温水。如果胚根尖端发黄或腐烂,就没有挽救的希望了,应重新播种。

黄瓜病虫害防治方法与症状图谱

黄瓜缺氮 黄瓜缺氮症状缺氮初期,植株生长变慢,叶片呈淡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变得更清晰。严重缺氮时叶片上叶脉凸起,果实变小畸形。 黄瓜缺氮病因栽培土壤砂性强,质地粗糙,容易缺氮。因下雨或大量浇水,土壤中的氮元素以硝酸根形态流失。土壤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使氮以铵态氮的形式挥发。此外,氮肥施用不足、不及时或施用不均匀,秸秆肥施用过多(消耗大量的氮素)、灌水量过大等,都能造成缺氮。 黄瓜缺氮防治方法露地栽培时要增施有机肥。覆盖地膜,防止氮肥流失。发生缺氮现象要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此外,可向叶面喷施0.2%~0.3%的尿素溶液,以此作为应急措施。文章来源:知农网 黄瓜氨气害

黄瓜氨气害症状: 黄瓜叶片受害多发生在生命活动比较旺盛的中、上部叶片。首先叶片出现水浸状斑,而后叶肉组织白化、变褐,最终枯死。受到过量氨气为害的黄瓜,突然揭去覆盖物时,则会出现大片或全部植株如同遭受酷霜或强寒流侵袭的样子,植株最终变为黄白色。 黄瓜氨气害发生原因: 温室大棚内氨气大量发生并迅速积累,通常是由施肥不当直接造成的。有些肥料可以直接产生氨气,如碳酸氢铵、氨水和新鲜鸡粪,如果把它们直接撒在地表,则立即就有氨气散出。有些肥料是在土壤微生物或某些成分的作用下,间接的产生氨气,如尿素、饼肥、鱼肥、兔粪、硫酸铵等。硫酸铵施到碱性土或施用过石灰的土中,也会释放出氨气。在温室内发酵鸡粪及饼肥等,也会陆续的释放出氨气。当氨气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黄瓜产生危害。如果不能及时的排除(实际上温室在大多数时间是不具备连续放风条件的,特别是突然揭开发酵中的肥料,几乎无法控制氨气对作物的侵害),就有可能造成氨气毒害。 黄瓜氨气害检测方法: 技术和操作人员在进到温室大棚时,首先要注意室内的气味,以便及时发现。当嗅出有氨味时,最好马上用pH试纸测试温室薄膜上凝结的水滴。方法是:扯下1条试纸,蘸取膜上的水滴将试纸湿润,然后与色阶对比即可读出pH值。正常情况下,棚膜水滴应为中性到微碱性,pH值为7~7.2。当pH值达到8以上时,可认为有氨气的发生和积累。也可以用舌尖舔一下,如果有滑溜溜的感觉,则也可认为有氨气积累。 黄瓜氨气害防治方法: 1、要避免偏施氮肥,不在温室大棚的地表施用可以直接或间接产生氨气的肥料。有机肥、鸡粪、饼肥等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施用。追施尿素等化肥要适量。随水施或埋施后踏实。 2、经常注意检查是否有氨气或亚硝酸气产生。方法可用精密PH试纸(医药公司可买到)蘸取棚膜水滴将试纸浸湿,然后与比色片比色读出PH值,当PH值达到8.2时可认为要发生氨气害,PH6时可认为要发生亚硝酸气害。 3、发生有害气体危害后,要立即通风换气。 4、在植株受害尚未枯死时,去掉受害叶,保留尚绿的叶,放风排除有害气体后,加强肥水管理,逐渐恢复生长。 文章来源:知农网 黄瓜细菌性叶斑病 黄瓜细菌性叶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斑近圆形,细小,直径1~2毫米,初呈褪绿水渍状,后转呈黄褐色至黄白色,近叶脉处病斑较多;病征不明显,潮湿时触之稍有质粘感。黄瓜细菌性叶斑病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细菌,属野油菜黄单胞杆状细菌黄瓜致病型[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ucurbitae(Bryan)Dye]。病菌主要潜藏在种子内越冬,借助种

黄瓜病虫害防治图谱大全

?黄瓜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系常发性病害,是黄瓜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黄瓜白粉病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病情发展速度很快,若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措施不当,往往造成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功能下降,黄瓜早衰,对产量影响很大。 症状黄瓜叶片、叶柄、茎均可染病但多见于叶片。叶片染病,叶正面出现白色圆斑,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圆斑,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病斑布白灰,长满白色菌丝,并有很多小黑点。 病原属子囊菌亚门,瓜类单丝壳白粉菌。系专性弱寄生菌,只在活寄主上存活。分生孢子梗圆柱形,分生孢子长圆

形,无色,单胞。闭囊壳褐色,球形,壳内有1倒梨形子囊,内有8个椭圆形的子囊孢子。分生孢子产生的适宜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75%以上。 发病特点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或在保护地黄瓜上、温室花卉上继续为害越冬,并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在16~24℃的适宜温度和75%相对温度下,有利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饱和湿度即叶面有水珠的情况下,该菌会吸水破裂而死。高温、高湿又无结露或管理不当,黄瓜生长衰败,则白粉病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注意棚室通风、透光、降湿。 3、药剂防治。可选用的保护剂有各种硫制剂,如50%硫悬浮剂500倍,40%达科宁悬浮剂600倍,75%百菌清600倍,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600倍,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 可用的内吸性杀菌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2000~3000倍,20%福?晴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好力克43%悬浮剂3000--4000倍液、25%晴菌唑乳油 5000~6000倍,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62%仙生

西瓜病害顺口溜

实战西瓜病害简易诊断顺口溜 瘁倒发病连成片,幼苗虽倒苗不变。立枯发病单个嘣,瓜苗虽死不倒翁。 枯萎发病叶蔓蔫,早晚恢夏需数天。蔓枯叶斑黑又大,叶缘弧形往里跨。 炭疽发病很难缠,茎叶碎斑令人寒。幼果蔓尖病黑星,黑斑龟裂炭疽分。 疫病病斑开水烫,柄折茎枯病斑上。霜霉早斑淡黄色,每叶圆斑七八个。(老斑黄褐色) 病毒驳斑蔓短缩,改善现状就不错。叶枯发病快如电,黑斑略溥叶片现。 白粉发病茎叶衰,先黄后白粉上来。 叶片大斑在中央,主脉在内斑狭长。(这是阴皮病在叶片上的表现症状,斑为黑褐色) 温室西红柿灰霉病的防治 灰霉病是是冬季设施农业栽培西红柿常见的,危害严重的,比较难以防治的一种病,对于产量的损失可以达到20%—30%之间,严重的能够造成绝产绝收。 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该病害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一个病果其病菌传播范围可达到五平米。 灰霉病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残体上存活残留,病菌耐低温度,7—20℃大量产生孢子,其病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存活130天左右。在低温,弱光,高湿的情况下极为容易爆发。一般都是衰老的器官,病弱的植株先感染病菌。他的感染途径很多,农事操作,机械损伤引起伤口,日感染病菌,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容易感染,枯死的花瓣、叶片粘贴于果面,致使病菌从果面侵入。 灰霉病治疗和预防:由于灰霉病病菌的寄主多,有是气传性病害,根治不容易,但是预防不难。1,切断病源,在栽培初期要进行严格的棚室消毒,及时清除棚内的病叶,老叶,特别是果面上的残花要及时摘除。不要到有病的棚里乱串,如果去了,要及时更换衣服,再到无病的棚里。 2,培养健壮植株,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营养生长不好时,灰霉病极为容易感染 3,温室采取变温管理。高温条件下,灰霉病很难发生,具体操作可以看一下我的《科学放风》,在一天之内棚温保持三十度四个小时,灰霉病很难发生。 4,经常擦拭棚膜,有利于光照增强,据资料介绍紫外线可以有效的抑制灰霉的病菌,另外要合理稀植,及时绑蔓。 5,在棚门口撒施石灰,严防病菌外部进入,发病的病果,病叶及时清除,深埋或者火烧。 6,喷花时可以在喷花药剂加入shileshi,浓度为200倍比较适宜,但是要和其他防治灰霉药轮换着用,防治产生药害和抗性,另外喷花药里加入赤霉素一到两滴,可以把残花顶出,萼片美观。培养健壮的植株也很关键。 7,拒绝烟雾剂,无病害表现时滥用治疗灰霉病的药剂, 灰霉病的治疗,灰霉病的治疗只是把灰霉病控这制住不要蔓延。 1,发现灰霉病要先清除病果,病叶,选择在清晨,棚内湿度大的时候,用塑料袋包裹住病变的果实和叶片轻轻的摘除,带出棚外。及时销毁。这个操作要专门进行,湿度小的时候不要操作。 2,发病初期可以选择木霉菌喷施,喷施时间要选在下午,因为湿度大情况下木霉菌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发酵过的红糖水也可以喷施。 3,发病严重时可以选择啶菌恶唑和嘧霉胺喷施,注意,嘧霉胺使用时要在湿度小于60%的时候使用,棚内温度超过28度时不要使用,虽然他对温度不太敏感,但是温度在二十度以上是喷施效果显著,喷施的药剂里要加展着剂同时加入碧护。 4,喷施药剂的时候要注意地面也要喷到,喷雾器要选择雾化好。喷施面积大用。发病植株的中心区域要重点喷施,整个棚要做到喷严喷细。 5,发病严重时要连续用药,不同直接轮换使用,为了防止因为过度用药引起叶面老化,要加人活化叶面的糖醇有机液,糖氮液。另外可以加入加瑞农,起到修复作用。 6,防治灰霉病的误区在于大量使用烟雾剂和没有病害时期使用治疗灰霉的药物,随意加大用药浓度,和大药量喷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