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系及其分类高一化学练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高一化学练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高一化学练案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案

使用日期:编号:02

一、单选题

1.小宋想用生活中常见物质做丁达尔现象的实验,下列液体中一定不会有现象的是( ) A.鸡蛋清B.稀米汤C.豆浆D.食醋

2.在沸水中滴入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欲除去胶体中的HCl杂质,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过滤B.蒸馏C.电泳D.渗析

3.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散系的分类:

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

D.如图所示是树林中的晨曙,该反应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4.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步加入一种液体,首先使溶胶发生聚沉,继续加入又使沉淀消失,这种液体是()A.0.5 mol·L-1 HCl溶液B.0.5 mol·L-1 MgSO4 溶液

C.0.5 mol·L-1KCl溶液D.蒸馏水

5.土壤也是一种胶体,研究发现土壤中的胶体粒子主要带负电荷。化肥施入土壤中,往往先被土壤胶粒吸附固定下来,再被作物吸收。在水田里使用下列氮肥时,哪一种容易造成肥效降低()

A.碳酸氢铵(NH4HCO3B.氯化铵(NH4Cl)

C.硫酸铵〔(NH4)2SO4〕D.硝酸铵(NH4NO3)

6.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A.胶体的电泳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D.胶体的聚沉

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B.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C.雾是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8.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

9.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胶体粒子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l~100 nm之间的粒子被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

C.利用丁达尔现象可区别溶液和胶体

D.胶体粒子很小,但不能通过滤纸

11.下列事实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

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用明矾净水

③河海交接处易形成沙洲

④一束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

⑤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⑥一支钢笔使用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A.①③④⑥B.①②⑤④⑥C.全部都有关D.①②③④⑥

12.“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若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D.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13.下列分散系,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①鸡蛋清②淀粉溶液③硫酸钠溶液④Fe(OH)3胶体⑤Fe(OH)3悬浊液

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③⑤

14.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15.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振荡,“微波炉”就是利用高频电磁振荡使食品中分子也产生振荡而发热。现代医学上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其好处主要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关于其作用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波电流迅速中和血液胶粒所带的电荷而凝聚

B.微波使局部血液受热而使血液胶体凝聚

C.微波电流通过金属手术刀时产生的高温使血液凝固

D.以上说法都正确

二、填空题

16.如图,在半透膜袋里盛有淀粉的氯化钠溶液,将半透膜袋悬挂在蒸馏水中,回答下列问题:(知识支持: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1)取袋内液体,分为两份,一份中加入AgNO3溶液,则现象为________.另一份中加入碘水,现象为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做如下实验:取烧杯内液体,分为两份,一份中加入AgNO3溶液,则现象为________.另一份中加入碘水,现象为________

17.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如图所示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理由是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能想出许多在家里观察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

(4)有下列词语:A.渗析、B.聚沉、C.电泳、D.丁达尔效应,选出适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入下列空白处。

①在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

②在Fe(OH)3胶体中加入(NH4)2SO4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

③用半透膜把制取Fe(OH)3胶体中生成的氯化钠分离出的方法叫做。

④在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小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主要原理是。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D 6.D 7.C 8.D 9.C 10.C 11.D 12.B 13.D 14.A 15.B 16.无明显现象变蓝色有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解析】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胶体中加入可溶性的盐可以产生聚沉现象,而氯化钠中的离子可以通过半透膜,氯离子可以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淀粉遇到碘水会变蓝色,据此来分析即可。

(1)淀粉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氯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袋内液体为淀粉胶粒,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无明显现象;变蓝色;

(2)淀粉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氯离子能透过半透膜,烧杯内液体含有氯离子,无淀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有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17.(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是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2)清晨水蒸气被太阳加热,形成水雾,可能构成直径为1~100 nm的分散质,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4)①D②B③A④C

试题分析:(1)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是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2)清晨,水蒸气被太阳加热,形成水雾,可能构成直径为1~100 nm的分散质,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清晨。

(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4)①肥皂水中透过强光,看到光带,此现象为丁达尔效应。②Fe(OH)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NH4)2SO4时发生聚沉。③用半透膜将胶体提纯,此过程叫渗析。④水泥和冶金厂产生的气溶胶,其分散质粒子带有电荷,利用电泳现象,使烟尘在高压直流电的作用下定向移动,达到除尘的目的。

全国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八) 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时跟踪检测(八)分散系及其分类 1.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 A.悬浊液 B.乳浊液 C.胶体D.溶液 解析:选D 悬浊液和乳浊液属于不稳定分散系,胶体是较稳定分散系。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纳米级(1~100 nm)的分散系是胶体 B.胶体可通过过滤的方法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稳定存在的原因是胶粒带正电荷 D.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解析:选B 胶体微粒可透过滤纸,分离胶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 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CaCl2溶液B.CuSO4溶液 C.Fe(OH)3胶体D.稀H2SO4 解析:选C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Fe(OH)3胶体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 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 B.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C.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胶体的依据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滤纸 解析:选D 电泳现象证明胶体粒子带电荷,而胶体属于分散系,呈电中性,A错;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B错;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利用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实验方法,C错。 5.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胶体内,开始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 A.2 mol·L-1 NaOH溶液 B.2 mol·L-1 H2SO4溶液 C.2 mol·L-1 MgSO4溶液 D.FeCl3溶液 解析:选B 在Fe(OH)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会发生聚沉现象即出现沉淀。四个选项都是电解质溶液,所以都会有沉淀生成。只有B中的H2SO4会继续与Fe(OH)3反应,生成Fe2(SO4)

分散系及其分类高一化学练案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案 使用日期:编号:02 一、单选题 1.小宋想用生活中常见物质做丁达尔现象的实验,下列液体中一定不会有现象的是( ) A.鸡蛋清B.稀米汤C.豆浆D.食醋 2.在沸水中滴入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欲除去胶体中的HCl杂质,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过滤B.蒸馏C.电泳D.渗析 3.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散系的分类: 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 D.如图所示是树林中的晨曙,该反应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4.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步加入一种液体,首先使溶胶发生聚沉,继续加入又使沉淀消失,这种液体是()A.0.5 mol·L-1 HCl溶液B.0.5 mol·L-1 MgSO4 溶液 C.0.5 mol·L-1KCl溶液D.蒸馏水 5.土壤也是一种胶体,研究发现土壤中的胶体粒子主要带负电荷。化肥施入土壤中,往往先被土壤胶粒吸附固定下来,再被作物吸收。在水田里使用下列氮肥时,哪一种容易造成肥效降低() A.碳酸氢铵(NH4HCO3B.氯化铵(NH4Cl) C.硫酸铵〔(NH4)2SO4〕D.硝酸铵(NH4NO3) 6.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A.胶体的电泳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D.胶体的聚沉 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B.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C.雾是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8.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 9.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篇一: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为一堂实验课,在本堂课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实验,每个结论的得出都来自学生亲手做的实验,而非课本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建构理论指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学记中如此说“道而弗索,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给以牵掣;激励学生而不是强制使之顺从;启发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结论。引导而不是牵掣,就能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激励而不是强制,学生就能感到学习的快乐;启发而不是代替学生得出结论,就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之增长与重组”。胶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类物质,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这个物质,以及把性质再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满足了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也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二教学背景分析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混合物体系。因此,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新的切入点。教科书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分类方法介绍了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起点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本节课第一课时已经以纯净物的分类为例,介绍了简单分类法,本课时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以混合物的分类为例继续深人学习分类的方法。引入胶体的制备和丁达尔效应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胶体的性质与溶液、浊液有着本质的区别,仍然体现的是分类的思想。 本节只介绍了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以及胶体的介稳性和胶体的聚沉只是在科学视野栏目中,并不做具体的展开。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了解胶体概念与丁达尔效应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分类的方法。 2.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本节教材第一课时的学习初步把握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知道溶液和浊液属于混合物,但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经过第一章的学习,不仅体会到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 2..掌握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重点掌握丁达尔效应这个性质。 3.实验能力的培养。学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并根据实验探究胶体的一些性质。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实验、观察、对比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散系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胶体的概念和性质。 四、教学流程 由三位同学配制食盐、泥沙、植物油的溶液分析其共性从而进入今天的课题—分散系,根据分散系和分散剂的状态分为9种,列举相应实例。根据粒子大小分溶液、胶体、浊液,通过同学举例生活中的胶体,加深对胶体的认识。利用“科学探究”环节使同学更加深入体会胶体的性质与溶液、浊液有着本质的区别。探究2、3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能力。最后,总结本节所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法:实验探究法、集体讨论法、讲解讲演法、演示观察法。 学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同学主动积极参与进来,课堂也为满足学生,为学生设计了很多可以参与进来的环节,但可能时间会比较紧凑。所以上课时要注意把握教学时间。

(完整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分类计数的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 3.养成爱整理,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会自己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多媒体,气球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接到了动物王国的一个担任评委的邀请,他们准备动物森林里开展一个有“我是勤劳小少年”的比赛,比比看谁是爱劳动,爱干净的。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吗?你们也来担一下评委,谁会赢?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引导让孩子进行房间的整理。 2、揭示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我准备了一些气球想送给大家,,它们太乱了,我想知道这每种气球都有多少个,我可以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准确的知道呀! 引导孩子对其进分类标准进行思考。 三、操作探究,充分交流 (一)操作活动1: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

1.说明活动要求 要求: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然后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学习单上。2.开展操作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 教师把学生分类的结果有选择性的呈现在黑板上。 学生的分类结果可能有: 学生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的方式可能有:图画式、简单的统计图式(纵向或横向)、图文并茂式、表格式等。 4.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对比与交流活动 (1)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并评价所展示的不同作品。 (2)教师适时修正或调整学生作品中的一些问题,例如纵向或横向排列不整齐,排列时没有一一对应,图文结合时没有表格等,使之更接近于较为标准的实物统计图,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的形式。 (3)表扬优秀的作品。

化学_必修一第二章复习学案

第二章 物质的分类 基础知识梳理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的存在形态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有两种:一种是______态,即单质;另一种是______态,即化合物。 2.元素与物质的多样性 (1)、每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许多元素还可以形成性质不同的多种单质,如碳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单质,互称 。 (2)一种元素与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元素种类不同,组成的化合物不同,元素种类相同时也可能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C 和O 可形成______和______两种氧化物。 二、物质的分类 1.初中我们已接触过简单的物质分类,如根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分子)组成,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根据组成物质的____________,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我们熟悉的氧化物、酸、碱和盐是按照____________分类的。 (1)交叉分类法N a 2CO 3????? 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溶解性来分类, 属于 盐 (2)树状分类法 物质??????? ????? 单质????? (如 ) (如 )化合物????? (如 ) (如 )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 练习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 ) A .一定是纯净物 B .一定是一种单质 C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 A .硫酸 纯碱 孔雀石[Cu 2(OH)2CO 3] B .硝酸 烧碱 绿矾[FeSO 4·7H 2O] C .醋酸 乙醇 碳酸钙 D .盐酸 熟石灰 苛性钠 三、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把____________物质分散在__________(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各种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第一次给你们上课,老师带了一些礼物给你们,快看看一共有几件礼物? 出示画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都是解决同样的问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 生答略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分类”的情景。 生举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新授 (一)分类整理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气球图片 问: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 生答略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人教版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具体分类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 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材分析: 《分类与整理》这节数学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对同种物品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分同一类物品,理解对于同一类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从而进一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些礼物给你们看,看看是什么?(苹果)一共有几个呢? 学生列式计算,会按不同的角度去列示计算。 师:同学们,我有一个疑问,你们都是解决同样的问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 学生可能会说是按颜色分的,有的是按大小分的,所以方法不一样。师:其实,不管你们是按颜色分的,还是按大小分的,都把这些苹果进行了分类。师解释"分类"就是把相同的放在一起。 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分类"的现象? 生举例,老师出示相关课件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还有垃圾分类可以让我们更环保等等,看来分类的作用可真不小,想学会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和整理。 二、探究新知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太精彩了,不仅赢得了老师的赞扬,还有一群小朋友也成为了你们的粉丝,看,她们来了!出示:气球图片 他们手里可真漂亮啊,你们喜欢吗?但小朋友说了,要把这些气球分分类,才能送给你们,你会分吗?你打算怎么分? 学生可能会按颜色分,也可能会按形状分。绿 板书:形状颜色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混合物体系。因此,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新的切入点。教科书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分类方法介绍了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得出9种分散系,然后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引出了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性质。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胶体的这一重要性质的基础上,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最后有意识地点明了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与纳米科技发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高科技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对于胶体这部分内容,教科书只介绍了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以及胶体的介稳性和胶体的聚沉只是在科学视野栏目中作了简单的介绍,并不要求做具体的展开。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了解胶体概念与丁达尔效应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分类的方法。 2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本节教材第一课时的学习初步把握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知道溶液和浊液属于混合物,但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经过第一章的学习,不仅体会到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区别。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及其应用。 (3)实验能力的培养。学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并根据实验探究胶体的一些性质。 2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自主学习分散系的概念。 (2)以探究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胶体的性质,并分析实验结论。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善于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2教学难点: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引导启发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

高中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 1.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下列分散系,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胶体 B.蛋白质溶液 A.Fe(OH) 3 C.KOH溶液 D.淀粉溶液 【答案】C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A不符合题意;B.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具有丁达【解析】A.Fe(OH) 3 尔效应,B不符合题意;C.KOH溶液不属于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C符合题意;D.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D不符合题意。 2.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酒精溶液B.硫酸铜溶液C.氢氧化铁胶体D.泥浆水 【答案】C 【解析】A项、酒精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B项、硫酸铜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C项、氢氧化铁胶体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符合题意;D项、泥浆水是悬浊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3.某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既能透过半透膜,也能透过滤纸,该分散系为() 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 【答案】A 【解析】A.溶液分散质粒子既能透过滤纸,又能透过半透膜,故A正确;B.胶体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B错误;C.悬浊液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C错误;D.乳浊液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D错误。 4.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 胶体 A.稀豆浆B.石灰乳C.稀硫酸D.Fe(OH) 3 【答案】C 胶体属于胶体,由于【解析】稀豆浆属于胶体,石灰乳属于浊液,稀硫酸属于溶液,Fe(OH) 3 分散系按照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分为浊液、胶体、溶液,因此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稀硫酸,选项C合理。 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1课题2分散系及其分类导学案(无答案)-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课题2 分散系及其分类 【学习目标】 1.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知道区分溶液和胶体的简便方法。 【活动过程】 活动一:通过实验比较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做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1.写出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分散剂以及分散质存在形式。 分散系碳酸钙悬浊液淀粉胶体※氯化钠溶液碘酒 分散质 分散剂 分散质粒子 ※淀粉是一种分子较大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查阅资料,填写下表: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nm 活动二:根据分散剂与分散质的状态对胶体进行分类。 分散系根据分散质颗粒大小分溶液、胶体、浊液,分散系的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可以分为9种,请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在下表中各举一个例子。 分散质分散剂实例胶体类别液气 固固 气气 固液

活动三:通过实验区别溶液和胶体。 1.下图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两个现象,其发生原理为直径为1~100nm的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导致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看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称为丁达尔效应。 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电影院的丁达尔效应 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丁达尔效应?说出来与同学共享。 2.[实验1-1]将25 mL蒸馏水加入50 mL烧杯中,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制得Fe(OH)3胶体。再用50mL烧杯取25 mLCuSO4溶液,分别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与CuSO4溶液,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思考该现象在实验室有什么应用。 3.通过实验,根据丁达尔效应判断下列分散系哪些属于胶体? (1)食盐水 (2)浓盐酸挥发产生的雾 (3)葡萄糖溶液 (4)鸡蛋清溶液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步步高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6.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7.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考点一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1.依据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1)把以下物质按要求分类:H2,CaO,Ba(OH)2,Fe2O3,Al,浑浊的河水,CH3CH2OH,NaHSO4,Cu(OH)2,HNO3,H2SO4,CO2,H3PO4,NaOH,CuSO4,空气,CO,CH4,MgCl2,H2CO3,MgSO4。 ①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H2、Al②CH4、CH3CH2OH③CaO、Fe2O3、CO2、CO④HNO3、H2SO4、H3PO4、H2CO3⑤Cu(OH)2、Ba(OH)2、NaOH⑥NaHSO4、CuSO4、MgCl2、MgSO4⑦浑浊的河水、空气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④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⑤能电离出H+的一定是酸,呈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⑥在酸中有几个H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⑦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⑧纯碱属于盐,不属于碱() ⑨PM2.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⑩离子化合物均属于电解质,共价化合物均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H2。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乙烯、丙烯、甲烷为主。 (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 (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 (8)肥皂: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 (9)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 (10)铝热剂:铝粉和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3.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的大小(1~100 nm),胶体的特性是丁达

高一化学分散系及分类同步练习

2.1.2分散系及其分类 1.(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2009年10月24日在京沪高速公路扬州境内高邮段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是由于大雾引起的汽车追尾。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 A.乳浊液B.溶液 C.胶体D.悬浊液 【答案】C 2.下列分散系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豆浆 C.白糖水D.肉汤 【答案】C 【解析】熟记常见的几种胶体,牛奶和肉汤属于乳浊液,白糖水属于溶液。 3.下列实验或现象中,可证明胶体粒子带电荷的是 () A.电泳B.丁达尔效应 C.布朗运动D.渗析 【答案】A 【解析】能够证明胶粒带电荷的只有电泳。 4.下列实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生成Fe(OH)3胶体 B.用分馏的方法分离酒精和醋酸 C.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D.电解水得到H2和O2 【答案】BC 【解析】分馏属于物理过程,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现象。 5.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食盐水溶液、牛奶、豆浆 B.肥皂水、泥水、江河水 C.白糖水、食盐水、茶叶水 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答案】A 【解析】牛奶是乳浊液,豆浆是胶体。 6.下列分散系,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①鸡蛋清溶液②淀粉溶液③硫酸钠溶液 ④Fe(OH)3胶体⑤Fe(OH)3悬浊液 A.①③B.②③⑤ C.③④⑤D.③⑤ 【答案】D 【解析】只有胶体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7.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分散质粒子直径都在1nm~100 nm之间 B.都能通过半透膜 C.都能通过滤纸 D.都呈红褐色 【答案】C 【解析】本题要对比溶液与胶体,其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A、B错。氯化铁溶液呈棕黄色,而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故D也错。溶液和胶体都属于比较稳定的分散系,都是透明的,C正确。 8.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丁达尔效应 B.可以通过滤纸 C.布朗运动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 【答案】D 【解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本质的区别在于:粒子直径的不同。 9.一般情况下,胶体粒子不易聚集,表现较稳定,主要是因为 () A.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胶体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胶粒很小,不受重力作用D.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它们互相排斥 【答案】D 【解析】A、B的说法正确,但不是其稳定存在的原因。 10.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色玻璃是固溶胶 B.雾、云、烟都是气溶胶 C.用滤纸能把胶体中的分散质与分散剂分离 D.胶粒大小在1nm~100 nm之间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导学案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 主备人:王心银副备人:审核人:备课时间: 一、学习内容:分类与整理(单一标准)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 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学习重点 1、让学生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 四、学习难点 1、让学生掌握对物体分类的方法。 五、学习准备:图片、气球卡片 六、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七、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图片出示例1 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分气球的游戏。(板书课题:分类) 2、学习新课: 1)小组合作,摆一摆,讨论 小组合作看看哪组分的最快、分的最好。(讨论汇报、扮演分法) 2)小组汇报情况 3、小组长扮演分法 1)按颜色分,每种颜色气球分别有多少个?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 2)按形状分,每种形状气球分别有多少个?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 (二)、小组长小结、汇报。 (三)、巩固提升发散创新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七1、 2、3题。 2、学生集体完成第六题。 八、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第二课时 主备人:王心银副备人:审核人:备课时间: 一、学习内容:分类与整理(不同标准)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关观: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三、学习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四、学习难点:通过分一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学习准备:图片、图画、统计表格。 六、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七、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二)、合作学习 1.图片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汇报。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课题分散系及其分类课型新知识课(理 论、实验课) 授课 人 授课班级课时 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混合物体系。因此,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新的切入点。教科书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分类方法介绍了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得出9种分散系,然后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引出了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性质。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胶体的这一重要性质的基础上,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 2. 学情分析 通过本节教材第一课时的学习初步把握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知道溶液和浊液属于混合物,但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经过第一章的学习,不仅体会到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了解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区别; 2.掌握胶体的性质,重点掌握丁达尔效应这个性质; 3.了解胶体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结合上节课的分类,对知识进行一个分类,通过比较的方法,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的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善于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教学 难点 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法,观察法,引导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 食盐水、饱和FeCl3溶液、泥水、豆浆、牛奶、蒸馏水、激光笔、铁架台、酒精灯、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主要学习了哪些分类方法?(学生齐答)在学习树状分类法时,我们对“物质”进行了分类,大家回忆下是怎样分类的呢?思考 回答 复习上节 课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导学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导学案,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难点分类的意义,认识和方法。 课型要素组合方式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超市里的东西多吗?,我们能很快找到所需物品,是什么原因?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讨论汇报。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一、出示27页上的情境图数一数各种东西各是多少。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交流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可以按颜色分,也可按形状分。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1、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3、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一,按颜色分:红3,蓝3,黄6。 二,按形状分:串3,心4,球5。 课后反思: 科目数学课题分类与整理二课时总课时 2----2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整理分类。 3、初步认识形象统计图。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重难点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课型要素组合方式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具体内容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高一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 1.区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特征性质的是( ) A.布朗运动B.能透过滤纸 C.电泳D.丁达尔效应 2.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苏打水、牛奶、豆浆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茶水 D.Ca(OH) 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2 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0-9~10-7 m之间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 3 D.Fe(OH) 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3 4.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体系的稳定性,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一种分散系的分散质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但只能是纯净物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它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D.火力发电厂的烟气管道里安装的静电除尘装置,它利用了胶体的电泳原理 5.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 6.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7.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 A.过滤B.聚沉C.凝胶D.布朗运动E.电泳 F.丁达尔效应 (1)Fe(OH) 3 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_______。 (2)光束通过Fe(OH) 3 胶体,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________。 (3)Fe(OH) 3 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______。 (4)鉴别Fe(OH) 3 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________。 8.Fe 2O 3 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Fe 2O 3 固体(红棕色)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将其加入适量盐酸,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所得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 3 溶液,继续 煮沸至出现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 3 胶体。 (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 3 溶液,振荡摇匀后,将 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 3 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的液体中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层级二应试提能练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河南省栾川一高高中化学 1.2《分散系及其分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河南省栾川一高2014高中化学 1.2《分散系及其分类》导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 1.把下列物质分为两类. ①纯水②泥水③纯H2SO4④稀H2SO4⑤蔗糖水⑥空气⑦铁粉 2.在初中我们把纯净物继续分类,可表示为 单质 纯净物酸 化合物碱…… 盐 氧化物 而混合物还能否继续分类呢?如硫酸铜溶液,它是由溶质分布在溶剂中而形成的;又如石灰乳是由氢氧化钙的分布在水中而形成的液,属于物。硫酸铜溶液石灰乳可统称为。 【探求新知】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1)概念分散系是 . 分散质 (2)组成 分散剂 (3)分类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有气、液、固三种状态,它们之间有种组合方式.如图: 分散质分散剂 气态气态 液态液态 固态固态 思考:请试着举出几种分散系的实例,并与同学交流. (4)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液态时,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分为、和 . 练习 1.下列不属于分散系的是 A. 盐酸 B. 碘酒 C. 胆矾 D. 豆汁 2.下述物质中属于无色分散系的是 A. 空气 B. Fe(OH)3 C. 水 D. 食盐水 2.胶体 【实验探究】 Fe(OH)3胶体制备实验 实验步骤:取一个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 实验现象:烧杯中溶液呈, 化学方程式:。

注意事项:。 Fe(OH)3胶体性质实验 性质实验1: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结论Fe(OH)3胶体胶体能够发生 CuSO4溶液 性质实验2: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过滤后的现象结论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 纸的空隙,的分散质泥水 不能。 思考:胶体与其它分散系本质的区别是,胶体与其它分散系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区别;胶体具有,而其它分散系不具备这种性质。 【归纳总结】 (1)含义 (2)胶体的性质 ①介稳性 介稳性的原因:。 ②丁达尔效应 含义: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的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光路。 原因:。 应用: ③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的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通过滤纸的空隙。 ④胶体的电泳 含义: 原因: 应用: ⑤胶体的聚沉 含义: 原理: 方法: 应用: 【知识梳理】 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 径大小 分散质粒子成 分 外观特征 稳定性 分散质能否透 过滤纸

分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详案)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增城市凤凰城中英文学校董书同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教材将原来是在一年级上册将分类作为准备性知识单独安排了一个单元,新修订的教材为了体现分类与统计的关系,突出分类是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基础,将分类与原一年级下册统计合编在一起。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的结果,又不是正式的学习统计图和统计表,它是为以后的学习统计图和统计表打下基础。学生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之后,对周围的一些实际现象或事物有了一些观察和思考的意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乐于观察、思维活跃的特性有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本部分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经历完整的分类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图或统计表的方式呈现分类的结果,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感受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准自主分类。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计数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感受分类的作用 师: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神秘的嘉宾,看,她是谁?(出示喜羊羊的图片) 生:(齐答)喜羊羊 师:恩,快和她打个招呼吧!(Hello)看,你们真懂礼貌!喜羊羊在羊村开了一家文具店,快看!(出示喜羊羊文具店图片)同时啊,懒羊羊也开了一家文具店(出示懒羊羊文具店图片),如果你想买文具,你要去谁的文具店?

生1:我想去喜羊羊文具店购买文具。 师:为什么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1:因为她摆得很整齐,而懒羊羊的摆得很乱。 师:同意吗?(同意)唉,那谁来说说喜羊羊是怎么摆得这么整齐啊? 生2:她把相同的东西摆在了一起。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喜羊羊啊把同类的物品都摆在了一起,那像这样把同一类的东西摆在一起就叫做分类。(出示分类的含义)那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3:这样摆的话,更方便我们拿东西。 师:嗯,你回答得真好!那你们见过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吗? 生1:我见过垃圾分类。 师:你们见过吗?(见过)对,垃圾分类啊,可以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环保(出示垃圾分类的图片)。还有谁见过不同的分类现象? 生2:我去过超市,饮料放在一起,蔬菜放在一起。 师:你说得真好,超市里的东西都是分类摆放的,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超市分类的图片),这样我们取物品就更加方便。看来啊,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可真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教师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举例,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动手操作,研究分类计数的方法 师:在青青草原上,一群小朋友来游玩,瞧,他们手里都拿着什么? 生:气球。(生齐答) 师:对,这么多漂亮的气球,老师要想知道每种气球都有多少个,我改怎么办呢? 生:你要先分类,才能一个一个数出来。 师:是这样吗? 生:是。 师:那我怎么分类啊?帮我出个主意? 生:按颜色分类。 师:行吗?(行)来,我知道了,可以按颜色分类。(板书:按颜色分: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