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物的社会 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 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 教案

14、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3.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18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这部书的精彩章节《作为生物的社会》(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

文章开头就令人耳目一新,仿佛以天外来客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行为,说那些为了开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医学家们,就像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他们"急匆匆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看起来和蚂蚁没有什么两样。这不无讽刺与幽默的叙述,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作者身为人类的一分子,卑以自处,他想说明什么呢?

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所以描述昆虫行为的人,惟恐被指斥为"违反科学",都不遗余力地从"有异于人的"方面来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说它们"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而作者却不从众从俗,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指出"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然后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从"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的行为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在这里,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很多生物"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看不出它们"有什么思想";但是随着群体的增大,智慧逐渐增强,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协调性,俨然成了一个庞大的活物,而个体则更像是这个"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蚂蚁搬运食物、建造蚁丘是这样,蜜蜂寻找花蜜、营造蜂房也是这样。不惟昆虫如此,小到黏菌,大到鱼群、飞鸟,都表现出这种集体的智慧。它们作为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凝结成为一个整体,"组成巨大的生物",就显示出非凡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自大的情结。在漫长的生物发展史上,人类是姗姗来迟的一个物种。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文章结尾,作者以科研为例,援引权威人士的观点,再次强调个体的智慧与群体的智慧,就像一个锯齿与整条大锯的关系,个人的孤独静默也许有助于一些发明创造,但这些发明创造必须融人到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所以,我们要像昆虫那样,发扬光大"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的古老传统,经常接通我们与社会组织这个庞大网络的电路。

本文语言幽默风趣,表现出一个科普大家的睿智和哲思。《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的副标题为"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入微的思考,揭示了"作为生物的社会"中一些值得让我们探讨的生命现象,从而反思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和组织形式,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本文采用丁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

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

(2)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

【明确】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

(3)怎样理解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明确】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员,却能"降格白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案

教材简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不再是老师讲、学生记,不再纯粹靠记忆、背诵、复述,不再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书本里的东西,不再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它将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周围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把它变成有研究价值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通过检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开展社会调查、访问有关部门、做实验、统计数据等多种手段,在分析、比较、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或设计出作品。在这里,学生将亲生体验只是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知道可以到哪里去获取知识,懂得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了解所生活的社区和世界,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真正担当起自己的学习责任。这一切,是生活在21世纪的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学生通过活动所提供的发言机会,锻炼自己清晰、简短、大声的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全班同学对课外读物进行介绍与交流,初步了解课外读物世界。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认识书籍在社会发展、个人成长中的作用,进而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作风和习惯。三个维度: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的设计、调查、讨论、归纳、整理、汇报等活动,培养学生宏观设计、计划的能力,掌握合理设计、查阅资料、调查走访、归纳、整理、汇报等知识技能,并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书籍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对每个人的影响。自发的产生热爱喜欢书籍、热爱书籍的思想,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习惯。 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学生也许会有许多困惑:到哪里找问题?如何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意义的?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等等。本书选取了贴近大家生活、具有探究意义、便于亲身实践的活动主题,给学生提供一些活动的建议和基本方法。它简单明了,只是起提示参考作用,学生可以把它当做学习指南。更多的主题应该由学生自己来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服务社会》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能力目标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教师总结、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服务社会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服务社会绚丽人生 (一)服务社会的意义 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学生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 1.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这不但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积极的力量。大家都关注环保,才能有美好的环境,人人行动起来,才会真正享有美好的生活。所以说,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目标导学二:服务社会全面发展 活动二:服务社会锻炼自己 (学生阅读教材P81“探究与分享”) 思考:教师讲述:通过参加义卖活动,小方与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仅是帮助他人,也会使自身得到发展。 (展示下列材料) 很多事情你不去做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去理解它。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觉得当老师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山里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水平很低,所以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必然很肤浅,刚开始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对他们也不够

川教版初一历史下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一历史下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宋代社会生活几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的变化,包括衣、食、住、行 四项内容,二是城市生活剪影,包括娱乐活动和节日活动两项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宋代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情况;掌握宋代繁荣的城市生活概况;知道宋代丰富多彩的节日生活。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察有关图像,开展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通过学生表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活课堂活力;通过结合本地乡土特色的教学,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能力,比较、探究及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具体感受历史的发展进程;理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历史上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加深学生对中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人们的衣食住行, 2、难点:宋代社会生活变化折射出的社会文明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多媒体滑动展示《清明上河图》全图。 师:哪位同学知道《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和生活时代?你能尝试用一句话介绍《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情况吗? 生: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我们了解某一个时期或者朝代的社会生活情况,通常都是通过听小故事、阅读资料等途径实现的,实际上,感知历史的途径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换一种方法,通过欣赏、辨析一幅图来了解一个朝代——宋代的社会生活,看一下同学们的鉴赏能力、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家说,这是一幅什么图? 生:《清明上河图》 师:刚才我们所看到的画面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他向我们展现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清明上河图》也成为一幅后人研究北宋社会生活的风俗人情画。而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在前面宋代政治、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来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2、新授 师:要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可以先从四个方面来了解,就是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负责“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内容。让大家观察《清明上河图》,大家在观看的时候,按照老师所分配的任务进行细心的观察,也可以利用你们手中的资料,边看边讨论,看完之后来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观察得最仔细,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教学案 《引导学生去开采民间文学富矿》 国寺营学校苏英邦 活动目标:1.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掌握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的方法。 3.调查采访、记录整理。 4.佳作展示。 活动过程: 一、关于“民间故事”。 1. 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的事件。 2. 情节完整,有神异色彩,有教育意义,有趣味性,以古代居多。 3. 有的是生活故事,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神话鬼怪故事,有的是智慧故事,有的是笑话故事。有的是关于某人的,有的是关于某事的,有的是关于某地的。 二、搜集整理。 1. 平时听人讲述。 2. 专门采访调查。 3. 形成书面材料,进行加工整理。 比如:拟一个有吸引力的题目,理清情节发展过程,突出重点,讲究文采,适当添加删改,剔除低级趣味的或宣扬坏思想的东西。 三、例子。 例1: 拴太阳 民国初年,巴东、长阳、秭归三县交界处,出了一位高明的骟马师傅,人称“马骟匠”。 一天下午,他与徒弟出远门骟马回来,从地主刘永福家门前路过。刘家这天雇了二十几个短工插秧,不巧午饭已过,又加上没人认识这两个叫花子模样的人,结果,师徒俩水就没讨到一杯。一气之下,马骟匠决定戏弄他们一番。他薅了把柳叶,放入牛角中一吹,叶片飞出,落进秧田,霎时变成了条条尺把长的鲫鱼,活蹦乱跳的。那群短工不知是计,放下手中的活儿,纷纷去抢鱼,可好半天也没捞着一条!就在大家忙得汗流浃背时,马骟匠又吹了声牛角,鱼眨眼间不见了,柳叶还是柳叶!短工们惊诧不已,猛一抬头,才发现太阳已偏西! 地主这时派狗腿子前来看插秧的进程,不看则已,一看大惊且大怒:“怎么还只插了几行行儿?你们分明在磨洋工!”短工们就把捡鱼的怪事说了一遍,狗腿子哪里肯信,他飞跑回去向主子告状,说短工们明明消极怠工,却编出一通鬼话骗人。刘永福倒有些见识,立即叫狗腿子去打听下午从这附近过了什么人没有。狗腿子满处一问,不少人都说看见过了两个叫花子,还吹了几声牛角!地主知情后,一面派人骑快马去追赶叫花子,一面安排大摆宴席——他认定,绝对是因为招待不周,那两人才有意作怪! 追回来后,地主忙请师徒二人入席。马骟匠毫不客气,跟徒弟爬上桌子就大吃大喝起来。待三杯酒下肚,刘永福说:“二位师傅,今儿我插秧的事……”马骟匠胸脯一拍:“好说,好说!太阳还在山边,我会把它拴住的!” 这样,短工们插呀插,一直把秧插完,太阳仍挂在山边。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实践活动课桐梓县第五中学全文结束》》年10月 【教学流程图】 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法拓展练习修改设计情境设问想一想确定设计要求收集分析资料学习构思方案认识绿豆设计种植方案讨论种植方法种植绿豆流程设计作品交流与评价活动主题种植绿豆历经时间活动一:种植绿豆(2课时)活动背景: 《绿色食品探密》活动的设计是在学生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绿色”进行研究,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习和掌握研究的方法。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设计意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初中生而言,学习内容和方式都是开放的,他们在自主选择、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去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这一认识,本次活动在设计时注重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体验,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生豆芽》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是以种植绿豆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J "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各种植物的名称、特点、生长过程,

丰富学生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植物对环境,对人类生活、生存的重要 作用。学习绿豆种植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学会用"水生法"或"播种 法”种植绿豆,初步了解种子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组织能 力和实践能力,也为掌握种植技术奠定基础;过程与方法:了解对比 实验所需要的条件,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在观察实 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及随时记录的学习习 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调查、种植、成果展示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活动,使学生热爱植物、爱惜植物,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讲解、演示”水生法"种植绿豆和”播种法”种植绿豆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展示绿豆的发芽成果,养成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态度和能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实践方法的改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用心体会农民的辛苦。活动准备: 1、教师教会学生写体验观察日记,指导学生进行活动策划。、 2、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3、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4、搜集各类制作方法。 5、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活动过程设计教师指导设计 一、准备阶段 (一)引出主题 1、导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第2课时 服务社会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第2课时服务社会 知识目标 1.知道服务社会的意义。 2.学会如何服务社会。 能力目标 1.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服务社会。 2.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或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努力学习,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4.增强自己热爱劳动的意识和决心,提高劳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自己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敬业精神。 2.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3.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社会。 重点 1.服务社会的意义。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难点 1.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 教师准备:搜集社会公益活动图片,制成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 【故事拓展】京东是大家熟识的网络购物平台,同淘宝一样家喻户晓。它的老板也就是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他荣获“2016年度中国社会责任杰出人物奖”。 京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从公司创立之初,就把乐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普惠价值的事情作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理念。在刘强东的带领下,京东依托互联网和公益的跨界,结合京东商城和京东金融的业务优势,开发慈善平台,拓展爱心捐赠渠道和模式,服务慈善事业,解决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刘强东号召京东员工关注环境保护,发起多项绿色公益项目。 2014年9月24日,刘强东作为发起人的京东公益基金会在北京正式注册成立。京东公益基金会秉承“品质生活、快乐公益”的愿景,创新性地推出了“让爱回家”社会创新公益开放平台,融合京东商业模式的优势资源,关注妇女儿童群体,让留守妇女和儿童收获改变

第8课_宋代的社会生活__导学案

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导学案 点击新目标 1、记住宋代的主要衣料;娱乐场所:瓦子、瓦舍 2、讲述宋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表现 3、分析宋代社会生活变化之因;认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链接旧知识 读一读:第七课知识建构 填一填: 1、世界上纸币最早出现的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_ 2、______时,我国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课前小热身 学生通读全文,完成练习册知识建构 课堂进行时 情景创设: 欣赏名画《清明上河图》,说说你能从图上得到哪些信息 新课解读 一:宋代的衣、食、住、行 仔细阅读课文47——49页,填一填: 1、衣:(1)、两宋时,_______是主要衣料 (2)、南宋时,以______做衣料的人逐渐多起来。 食:(1)、主食:北方以______为主食,南方以______为主食 {2}肉食:北方以______为主,南方除吃______,还吃鱼肉 (3)食用油:宋代以前多用动物油,宋代时开始普遍使用_____ (4)燃料:城乡居民多用柴,但东京等地烧_________ 已很普遍 住(1)宋代的农民多住低矮的_____,城乡居民以_____为主, (2)贵族官员多住____、_____ 行:(1)富人多乘_____、______;(2)百姓多乘____、______ 二、城市生活剪影 1、根据课文49——50页相关内容写写: (1)、北宋的东京有专门供人们娱乐的场所_________ (2)、南宋的临安市内有娱乐场所______,城市人口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统一的社会局面带来了宋朝经济的繁荣。“偃武修文” 的基本国策,使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服饰开始崇尚俭朴,重视沿袭传统,朴素和理性成为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 (1)北宋社会生活与前朝发生了哪些变化? (2)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北宋的社会生活与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有和异同?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设计[1]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1、了解数学建模的含义;探究数学建模的基本规律。 2、挖掘教材,探索教材知识内容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点。 (2)、隐性目标 1、初步学会用建模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3、学会以教材为本编拟数学应用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材料:黄瓜、FLASH软件、小刀、多媒体各项设备。 2、知识:初中数学八年级部分几何、代数相关知识;环保、城建等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建立数学模型?挖掘教材中的应用问题的素材。 教学难点: 现实问题到数学模型之间的信息加工、分析处理过程。 教学原则: “三主”原则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启发发现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即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现数模化(抽象)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言 今天的课是一堂 数学活动的研究课。 学生认真伶听。 为创设教学 情境做伏 笔。 问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上 好这堂研究课? 你们怎样用所学的知 识确定我们班的陈雪 琴同学现在的位置? 讲述两类方法:坐标 确定和方向角确定。 多媒体演示。 学生以学习合 作小组进行讨 论并确定方案。 学生回答 学生看 鼓动学生 激活学生 带学生进入 教学情境 了解数学文 化的价值 课题初中数学应用问题探究

实验材料准备:黄瓜三根、 刀三把、一个有地砖 或墙砖的场地、 一个七人的学习 小组。 实验要求:每小组将 黄瓜分成七份。(一组 在教室内,另二组就 在教室外) 媒体演示:点击 三个小组实际 操作,并先代表 陈述分配方案; 其它学生在堂 内设计分配方 案。 学生看、想 激发兴趣; 培养实践能 力、语言表 答能力、学 生之间的协 作能力。 了解身边的 数学。 讲授数学建模:对一个现实问题从数学的视角经过信息分析、加工、抽象处理,用数学语言描述其中的关系、规律或空间形式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 分析、加工、抽象 例题:C岛在A岛北偏东50度方向,B岛在A岛北偏东80度方向,C岛在B岛北偏西40度方向,求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角∠ACB的度数 答疑: 小结: 课后反思:

八上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八上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2.能力目标: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3.知识目标: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教学重点】 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 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学方法】 主题式板块教学。 【教学准备】 歌曲《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教师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我们今天来共同学习第七课的第二课时《服务社会》。 二、新课讲授

第一板块:奉献助成长 (一)服务社会的意义 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学生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 1.思考: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这不但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积极的力量。大家都关注环保,才能有美好的环境,人人行动起来,才会真正享有美好的生活。所以说,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活动二:服务社会锻炼自己 (学生阅读教材P81“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方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教师讲述:通过参加义卖活动,小方与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仅是帮助他人,也会使自身得到发展。 (展示下列材料)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 1、八年级上册: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2、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3、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4、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5、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 6、八年级上册: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7、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8、八年级上册: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 9、八年级上册: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10、八年级上册: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

初中历史(四川教育出版社) 1、七年级下册: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2、七年级下册: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3、七年级下册: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4、七年级下册: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 5、七年级下册:第9课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6、七年级下册:第10课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 7、七年级下册:第12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8、七年级下册: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 9、七年级下册:第18课唐诗与宋词 10、七年级下册:第20课石窟艺术宝库

初中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2、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物细胞 4、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动物细胞 5、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6、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 7、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8、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9、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0、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样化痰释放氧气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八年级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课题1:有关“家”的常识 【活动目的】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亲情的摇篮,家是我们童年的乐园,家是我们成长的起点。家让我们魂牵梦绕,每个人都想拥有自己的家。鸟儿倦飞知返,在外漂泊的游子想回到家,家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记忆,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留下了我们的痕迹。一张“全家福”留下了永恒的瞬间,你笑得那样甜。 此活动可以增强对家的感情,对亲人的感情;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美化自己的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家的发展演变历史。 2.增强对家的感情,对亲人的感情。 3.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 4.美化自己的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5.认识中外家庭伦理的差异。 【活动准备】 1.思想准备 2.认真思考与“家”有关的问题,打算为“家”做些什么 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2.材料准备 ①搜寻与家庭有关的杂志、书籍来阅读。

②找一些房间布置方面的书籍研究。 ③准备好与“回家”有关的光碟或磁带。 ④上网查询与“家”有关的网址。 【活动建议】 1.采取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请求父母给予大力支持,积极配合。 3.请老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包括资料的提供。 4.活动结束后要进行评价和总结。 5.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活动过程】 我爱我家打开轻纱窗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亲情的摇篮,家是我们童年的乐园,家是我们成长的起点。家让我们魂牵梦绕,每个人都想拥有自己的家。鸟儿倦飞知返,在外漂泊的游子想回到家,家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记忆,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留下了我们的痕迹。一张“全家福”留下了永恒的瞬间,你笑得那样甜;门前的那棵桃树伴随你一起成长,到了春天开满了粉红色的花,再过两三个月就结满了桃子;祖上传下来的八仙桌,依然放在你的客厅,接待着远亲近客…… 昨天——今天——明天 过去的家 听父母介绍一下,十多年前你家的情况,包括房屋、家具、生用文字写下来。 老照片: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的第二框,也是全书的重点章节。教材围绕为什么热心公益和如何奉献,服务社会展开设计,列举身边的公益活动及参加公益活动的感受,提升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能力目标: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搜集服务社会的典型事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平凡的人-----城市建设者》 问题: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教师总结、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奉献助我成长 (一)我们为什么要主动服务社会? (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

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学生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 1.思考: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这不但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积极的力量。大家都关注环保,才能有美好的环境,人人行动起来,才会真正享有美好的生活。所以说,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目标导学二:奉献社会我践行 (一)服务、奉献社会需要我们怎么做? (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我们可以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活动二:2016年12月3日,“逸仙杯”中山国际马拉松赛圆满结束。比赛期间,中山市各志愿者团队不怕苦不怕累,微笑着将服务撒满每个角落。 (1)志愿者的行动有什么意义? (2)假如你是一名志愿者,你会如何做? 规则:分组讨论后由组长选两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提示:(1)体现人生价值。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等。

七下历史期中填空练习(1-14课)

七下历史期中填空练习(1-14课) 第六学习主题: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制” 1、581年,北周外戚称帝,建立以为都城的隋朝,年号为。他就是。589年,隋灭,统一全国。他统治期间,出现了“”的局面。 2.、618年,建立唐朝。626年,即位,是为唐太宗,他以为年号。 3、改革措施:①;他任用、、和等在中担任要职 ②,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以代替劳役。 ③,修订法律,制定了《贞观律》 ④,大力培养人才;唐朝中央设、等学校。 ⑤,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 4、意义: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经济、政治、社会、国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 1、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提拔了、等名臣。 2、唐玄宗名叫。他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①② ③。④⑤。 3、意义:经过唐玄宗的治理,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开元年间,唐朝进入时期,史称“”。 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1、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期,主要用选拔官员。隋朝统一全国后, 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创立。、 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唐朝的科举考试分和两大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其次是。 2、科举考试的程序:先在州府,合格参加尚书省组织的,武则天创立了,最后,经吏 部考核后量才任用。 3、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是一种新的制度,表明我国选官制度,从转变为为主, 有利于选拔到有真才实学的人,沿用1300多年。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1、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手段有:、、、。 2、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初,唐太宗把嫁给。唐中宗时把公主嫁给,823年唐蕃正式,并建立会盟碑。 3、南诏是和的先民。8世纪初,统一各诏,建立了以太和城为中心的南诏政权。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4、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唐玄宗册封其首领为。 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1、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来到中国,其中的、和是为中日的文化做出了贡献。 2、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最突出的是高僧.他不畏艰难,次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3、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唐朝贞观年间,僧人,从长安出发,求取佛经,写出《》。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七学习主题: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1、916年,生活在上游的契丹族,在首领的领导下,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定都。947年,改国号为辽。 2、年,大将()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定都今(),史称北宋。后来他又通过“杯酒释兵权”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局面。

初中综合实践课教案全

春的序曲 一、主题的提出: 天气渐渐转暖,春天不知不觉来到了我们身边。刚刚开学,嫩绿的枝桠、盛放的鲜花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学生对“春天”很感兴趣,准备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亲近自然,对春天的植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上网),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4、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究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三、时间安排 第二周——第八周 三、活动过程: 分组,提出方案(1)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设计活动方案,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活动内容: 确定主题、设计方案。 活动方式: 讨论、谈话、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课时:1课时 活动过程: 1、谈谈本次综合 关于本次实践活动主题“春”想研究些什么?为什么?

2、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小组。 3、各小组制订初步方案。 4、交流,相互补充,不断完善活动方案。 收集春天(两课时) 活动目的: 1.积极参加“找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通过各种活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观察、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 活动内容:收集春天,展示春天 第一课时(2) 活动过程: 1、确定收集春天的地点 小组讨论在什么地方可以收集到春天 2、小组分工活动 第二课时(3) 活动过程: 1、展示; (1)、把收集能代表春天特征的花、草、已发芽的枝条;或者收集动植物的图片、资料;或者拍照片、去野外录像等一一展示出来。 (2)、交流根据个人兴趣,喜欢做的和春天有关的各种活动,如种植活动、饲养活动、制作活动(制作鸟窝、风筝、风车等简单利用风力的小玩具等) 2、上图书馆或书店找有关春天的资料 (1)、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 (2)、描写春天的散文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案

《服务社会》教案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 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 爱劳动、爱岗敬业 能力目标 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 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 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问题: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

极影响? 教师总结、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服务社会绚丽人生 (一)服务社会的意义 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学生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 1.思考: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这不但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积极的力量。大家都关注环保,才能有美好的环境,人人行动起来,才会真正享有美好的生活。所以说,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目标导学二:服务社会全面发展 活动二:服务社会锻炼自己

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学案

第8 宋代的社会生活学案 第8 宋代的社会生活 知识要点 衣:两宋时代,麻布仍是主要衣料,南宋时以棉布作衣料的人逐渐多了。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穿衣有很大区别。元朝时,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2 食:宋代,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北方人多以羊肉为肉食,南方人多吃猪肉、鱼肉。宋代开始普遍食用植物油。饮酒之风,已十分盛行。东京等地烧煤已很普遍。 3 住:宋代农民多住低矮的茅屋,城市平民住瓦顶平房;贵族官僚住园林式建筑。 高脚家具广泛流行,内地人已完全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

4 行:宋代富人多乘各式各样的轿子或马车;一般百姓以牛车、驴车为交通工具,也骑马、骡、驴。南方水路纵横,轻舟小船是最好的代步工具。 东京是北宋最繁华的城市。有夜市、晓市,还有专门娱乐的“瓦子”,里面的勾栏还可以进行舞台演出。南宋临安的娱乐场所叫“瓦舍”。市内的摊点叫行或团。喝茶品茶是宋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斗茶图》)。茶馆是商人交流信息、商谈生意的好去处。 6 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元旦、寒食、冬至是宋代的三大节日。 随堂练习 简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都市商业繁荣(北宋东京,今开封;南宋临安,今杭州),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经营时间长,夜市刚结束,晓市又开张; 娱乐活动商业化(北宋瓦子,南宋瓦舍); 纸币的出现(交子、会子),方便了商业贸易; 对外贸易活跃(港口:广州、泉州;机构:市舶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这首诗讽刺的是哪朝统治者荒淫腐化,只图偏安江南,不思恢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的丑态? 杭州在当时叫什么?答:临安。 答:南宋。 汴州在当时叫什么?今天的地名是什么?答:东京。开封。

服务社会 优秀教学设计

服务社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服务社会的意义。 (2)学会如何服务社会。 2.能力目标: (1)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服务社会。 (2)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或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努力学习,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4)增强自己热爱劳动的意识和决心,提高劳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自己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敬业精神。 (2)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3)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社会。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服务社会的意义。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难点: (1)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社会公益活动图片,制成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 故事拓展:京东是大家熟识的网络购物平台,同淘宝一样家喻户晓。它的老板也就是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他荣获“2016年度中国社会责任杰出人物奖”。

京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从公司创立之初,就把乐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普惠价值的事情作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理念。在刘强东的带领下,京东依托互联网和公益的跨界,结合京东商城和京东金融的业务优势,开发慈善平台,拓展爱心捐赠渠道和模式,服务慈善事业,解决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刘强东号召京东员工关注环境保护,发起多项绿色公益项目。 2014年9月24日,刘强东作为发起人的京东公益基金会在北京正式注册成立。京东公益基金会秉承“品质生活、快乐公益”的愿景,创新性地推出了“让爱回家”社会创新公益开放平台,融合京东商业模式的优势资源,关注妇女儿童群体,让留守妇女和儿童收获改变现状的技能和机会。“让爱回家”项目正式启动后,中国妇女基金会、壹基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已借助这一开放平台相继发起了“女性创业公益联盟”、“公益映像节”、“陪伴计划”、“生命最初1000天”等公益活动。未来,“让爱回家”将进一步开放这一公益合作平台,全方位赋能公益伙伴,为更多的公益合作项目提供资源服务和资金支持。 京东的员工中70%以上来自农村,“让一线员工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刘强东坚守了多年的诺言。在他的推动下,京东不仅坚持为数万名一线员工提供优于行业标准的薪酬待遇,还制定了包括“一线员工救助基金”、“我在京东过大年”、“我在京东上大学”等全面的员工关怀政策和措施,全方位呵护员工的生活、家庭和职业成长。其中,“我在京东过大年”由刘强东亲自发起,每年斥资3600万元,旨在解决普遍存在的在京务工群体子女团聚的问题,为留守儿童送温暖。该项目为数万名员工创造良好的就业和生活环境,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更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教师总结:京东的所作所为,彰显了一家企业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作为个人我们也要树立起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精神。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奉献助我成长 故事拓展: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磨刀老人吴锦泉:高节卓不群 感动中国事迹: 吴锦泉,今年84岁,江苏省南通农民,是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也是一名老党员。平日里老人靠磨刀为生。近年来,吴锦泉曾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甘肃泥石流灾区各捐款1000元,雅安地震后,他又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零钱捐献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硬币7枚,共计1966.2元。自2008年以来,他已累计捐款23392.2元。 在他的倡导下,村里立即成立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了“锦泉一元爱心社”,五星村内15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课题:有关“家”的常识 年级:七年级 组织形式:班级 课时:3课时 【活动目的】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亲情的摇篮,家是我们童年的乐园,家是我们成长的起点。家让我们魂牵梦绕,每个人都想拥有自己的家。鸟儿倦飞知返,在外漂泊的游子想回到家,家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记忆,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留下了我们的痕迹。一张“全家福”留下了永恒的瞬间,你笑得那样甜。 此活动可以增强对家的感情,对亲人的感情;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美化自己的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家的发展演变历史。 2.增强对家的感情,对亲人的感情。 3.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 4.美化自己的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5.认识中外家庭伦理的差异。 【教学方法】 1.采取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请求父母给予大力支持,积极配合。 【活动准备】 1.思想准备 认真思考与“家”有关的问题,打算为“家”做些什么? 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2.材料准备 ①搜寻与家庭有关的杂志、书籍来阅读。 ②找一些房间布置方面的书籍研究。 ③准备好与“回家”有关的光碟或磁带。 ④上网查询与“家”有关的网址。

【活动过程】 我爱我家打开轻纱窗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亲情的摇篮,家是我们童年的乐园,家是我们成长的起点。家让我们魂牵梦绕,每个人都想拥有自己的家。鸟儿倦飞知返,在外漂泊的游子想回到家,家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记忆,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留下了我们的痕迹。一张“全家福”留下了永恒的瞬间,你笑得那样甜;门前的那棵小树伴随你一起成长,衣橱里的曾经的衣裤、玩具,…… 昨天——今天——明天 过去的家 听父母介绍一下,十多年前你家的情况,包括房屋、家具、生用文字写下来。 老照片: 现在的家: 现在你家是什么模样呢?请画一下你家住房的平面图。 未来的家 再过十多年,你长大了,社会发展了,条件更加好了,你打算建成什么样呢请 用彩笔画出你理想中的家。 构建新家谱 调查了解你的家庭的历史及现状,填写下来。 高祖、高祖母 曾祖、曾祖母 祖父、祖母 父亲、母亲 我 姓名 生活年代 职业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优质课教案_0

2服务社会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问题: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教师总结、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一)服务社会的意义 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学生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

1.思考: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这不但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积极的力量。大家都关注环保,才能有美好的环境,人人行动起来,才会真正享有美好的生活。所以说,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活动二:服务社会锻炼自己 (学生阅读教材P81“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方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教师讲述:通过参加义卖活动,小方与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仅是帮助他人,也会使自身得到发展。 (展示下列材料) 很多事情你不去做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去理解它。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觉得当老师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山里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水平很低,所以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必然很肤浅,刚开始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对他们也不够了解,在上课的时候,总有些学生不能耐心地听课,也就在这时,第一次发现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被人所珍惜是多么的不开心和难过。难过之余,它也教会了我作为一位老师是多么的辛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努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案,课堂也慢慢变得生动和活跃起来,达到我们“银鸽”此次支教的宗旨:给他们带去新东西,灌输新思想,激发新的兴趣。每个人都在努力着,加油着,几天下来大家都有些筋疲力尽,好多人生病,嗓子也沙哑了,但谁也没有放弃。8月16日一大早,好多小朋友送来了玉米、豆角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