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聚焦复习

中考物理考点聚焦复习
中考物理考点聚焦复习

中考物理考点聚焦复习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电功和电功率

【考点聚焦】

1.知道电功及其单位

2.理解电功的公式,会用电能表测量电功

3.理解电功率的概念

4.理解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5.理解焦耳定律,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和应用

【呈现形式】

本部分涉及到的内容有电功、电能和焦耳定律

1.电功与电能的关系、电功的计算:相关的主要考点有电功的计算,而电功计算最常见的是与电流的定义、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能表及电功率、焦耳定律联系起来,并结合其它能量(如机械能、内能等)的知识综合考查,其中特别要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与电功计算公式相结合的计算,要弄明白几个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范围。

2.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用电器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联系、区别及计算,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是重点内容,其中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的应用,用电器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和计算,小灯泡的功率的测定实验的讨论是难点。与上述内容相关的考点有:电功率的基本概念、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概念,用电器电功率与电阻的变化关系,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将功率与串并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同一电路中不同用电器的功率的比较。

3.焦耳定律及其应用,与其相关的考点有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应用、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电热器的构造特点和原理等。

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将大量以计算、实验、开放和探究性试题出现,其试题的难度也将会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知识结构】

一、电功

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

2.电流做功的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功是电能转化的量度。电功是过程量,电流做功时,总伴随着能量状态的变化。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的数值与该用电器此时消耗的电能数值完全相同。

3.电功的公式及其变换式:W=UIt(变换式W=U2/Rt,W=I2Rt),即电流在某段电流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电功的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

5.电功测量: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二、电功率

1.定义及意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电流做功不仅有大小而且有快慢之分。用电器的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只能说明用电器电流做功快,并不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

2.公式:P=W/t=UIt=UI,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器。

3.单位:瓦特(W),千瓦(kw)

4.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5.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实验原理;(2)实验电路图;(3)实验步骤;(4)数据处理。

三、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Q =I 2Rt 【方法提示】

一、

电功公式的正确使用:

1.电功公式W =UIt 是计算电功普遍适应的公式,对于任何电器(或电路)都通用。

2.变形公式W =U 2/Rt ,W =I 2Rt 只适用于电炉、

白炽灯、电烙铁等纯电阻电路,而如 电动机及给蓄电池充电等电路则不适用。

【例题1】如图1所示,R 1的阻值是2Ω,两端的电压是3V ,R 2的阻值是4Ω,则2s 内在R 3上所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运用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来计算电功的问题。对于纯电阻器件而言,只要想办法求出该器件的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电学基本量的任意两个量和时间即可求出电功。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计算R 3在2s 内所消耗的电能:方法一是求R 3的电压U 3和电流I 3;方法二是求U 3和R 3;方法三可先求I 3和R 3。在计算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串联电路的特性、公式,注意欧姆定律在适用时各物理量应满足同一性原则。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先弄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在运用相应的串、并联电路特性和欧姆定律去分头寻找研究对象的三个基

本量中的任意两个(时间往往是已知的);如果研究对象是非纯电阻器件,计算电功只能适用定义式计算。该题在R3上消耗的电能是27J。

二、电能表的问题

1.电能表是测量电功或者说是测量用户的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多少。

2.读数:窗口两次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使用的千瓦时数,最后一位是小数。

3.铭牌如图2所示的物理意义:

①“220V”表示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220V。

②“20A”表示允许通过这只电能表的最大电流是

图20A。

③“kWh”表示电能表测量电功所用的单位是kWh,即“度”。

④“2500R/kWh”表示每消耗1度电,电能表的表盘旋转2500转。

三、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U实>U额,则P实>P额U实=U额,则P实=P额U实<U额,则P实<P额【例题2】三盏电灯A(220V,40W)、B(110V,40W)、C(36V,40W),当它们各自正常

发光时,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哪个最大

【解析】

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不了解电功率的意义,误认为额定电压越高的电功率便越大。

正确分析方式是:电流通过电灯做功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单位时间内做多少电功便消耗多少电能,当三盏电灯都正常发光

时,虽工作电压各不相同,但其电功率都是40W,所以三盏灯每秒做的电功以及每秒消耗的电能都是40J,所以正确的答案是单位时间内三盏灯消耗的电能相同。

四、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例题2】如图3所示是测额定电压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

电路图

(1)a是表,b是表。

(2)按图连接好器材,测量前开关应,滑片P应滑到

点。

(3)如果小灯泡的阻值约为10Ω,电源有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流表有量程0∽0.6A

和0∽3A两档,那么a表量程应选挡,b表量程选挡。

(4)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两端电压只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端移动,才能使电压表示数为 V,此时灯泡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

(5)要测量的数据是和,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公式为。

【解析】

由图可知是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电路。解答:

(1)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可以判断:a与电灯并联,是电压表;b与电灯串联是电流表。

(2)为了避免接线失误,损坏电器,串联前开关应断开。滑到变阻器在电路中起分压作用,分去一部分电压,以保证小灯泡的安全使用,并得到需要的电压,测量前串入电路的电阻应是变阻器的最大值,所以滑片P应在B点。

(3)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则电源电压为3V,且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所以电压表a表的量程应选“0∽3V”挡,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它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I=U/R=0.25A<0.6A,所以电流表b的量程应选“0∽0.6A”挡。

(4)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时,因没有达到其额定电压,所以其实际功率小

于额定功率,为使小灯泡消耗的功率等于其额定功率,应提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使其达到,所以减小滑动变阻器入电路的电阻,以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故滑片P应向A端移动,

(5)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依据是功率的公式,P=UI,需要测量的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V和提高它的电流I。

五、熟记电学中基本量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的计算

动变阻器(伏安法)

电热 (Q )

Q =I 2Rt 焦耳 (J )

Q = Q 1+Q 2 Q = Q 1+Q 2 Q 1: Q 2 = R 1: R 2

【例题3】同为“36V 40W ”的电灯、电扇、电烙铁都正常工作5min ,它们产生热量是:

A.一样多

B.电灯最多

C.电扇最多

D.电烙铁最多

【解析】三个用电器消耗的功率、通电时间相同,由W=Pt 可知它们消耗的电能一样多,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考虑,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大量热能及少量光能,电扇

将电能转化为大量机械能和少量热能,而电烙铁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所以产生热量

最多的用电器是电烙铁。正确答案应为D 。

【例题4】如图4所示,灯泡L 标有“220V 36W ”字样,R =6Ω,通电10s 且正常发光,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哪些物理量,请一一计算出来。

【解析】本题看起来虽然简单,但实际上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它可以几乎计算出所有电学中的基本物理量,能够涉及到所有的电学概念和定律。

题中隐含的条件:额定电压下,灯泡的额定功率,切灯泡正常发光。可求出的物理量有:

(1)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U 实=U 额=12V (2)灯泡的额定功率P 实=P 额=36W (3)通过灯泡的电流I 实=I 额=P /U =3A (4)灯泡的电阻R =U 2/P =4Ω

通电10s 钟

(5)通过灯泡的电荷量Q =It =30C (6)灯泡消耗的电能W L =Pt =360J

(7)灯泡、电阻两端的电压U 总=U R =U L =12V (8)通过电阻的电流I R =U /R =12V/6Ω=2A

(9)电阻消耗的电能W R =UI R t =12V ×2A ×10s=240J (10)电阻的功率P R =UI R =12V ×2A=24W

(11)电阻上的电热Q R =I R 2Rt =(2A)2×6Ω×10s=240J 【对应训练】

1.电能表是用来测定下列哪个物理量的 〔 〕

A .电能

B .电流

C .电压

D .电阻

2.将×105J 的电功用“度”作单位表示,则应为 〔 〕

度 度 度 度

3.采葳同学家在1月1日和2月1 日两次观察家里的电能表,如下表所示,那么该同学家一月用电 〔 〕

A .545度

B .

C .455度

D .度

4.下列关于电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功率越大,电流做功越多 B.电功率越大,所用的时间越短

C.电功率越大,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多

D.电功率越大,用电器消耗电能越快

5.“220V 100W”的灯泡接入电压为210V的电路,则该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A.大于100W B.等于100W C.小于100W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在测定一个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中,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4A.电源是4节干电池串联成的电池组.另配有0-0.6A、0-3A 两量程的电流表一个,0-3V、0-15V两量程的电压表一个,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等,则在这个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分别应选用的量程是

〔〕

A.电流表选0-0.6A,电压表选0-3V B.电流表选0-0.6A,电压表选0-15V

C.电流表选0-3A,电压表选0-3V D.电流表选0-3A,电压表选0-15V

7.有一阻值为40Ω的电热器,工作时产生热量的功率为1000W,则通过该电热器的电流和电热器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

A.10A 100V B.2A 200V C.5A 100V D.5A 200V 8.要使电热器在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减少一半,应该

〔〕

A.让它两端的电压减少一半

B.使它的电阻减少一半

C.让通过它的电流减少一半

D.使它的电阻和两端电压同时减少一半

9.根据你生活中的观察,电子手表、电灯、晶体管收音机、电烫斗这些常用电器中,电功率最大的是_______,电功率最小的是_______.

10.电灯泡上标着“PZ220-40”,这里的“220”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表示的是灯泡______________.此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______A,电阻为__________.

11.一个在某电压下工作的电烙铁,功率是100W,电流是454mA,加在这个

电烙铁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

12.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

(1)电源电压要_______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是为了

_______;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放在_______位置上,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

(3)为了测定有“”字样的小灯泡的功率,除了要用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外,还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

A.三节干电池

B.三节蓄电池

C.两节干电池

D.两节蓄

电池

13.如上表所示的电器每天工作时间均有减少,照明电器每天减少一小时,厨房电器每

天工作时数减少小时,洗衣机每天工作时时数减少小时,其他用电器每天工作

时数均减少小时,则一个月能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折合多少度折合多少焦耳

14.按图5所示电路对额定电压为的小灯泡进行实验时,测得5组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中,同时记录了小灯泡亮度变化的情况.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

(2)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表格中列出的数据和现象外,你还能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电熨斗 电子手表 10.该灯泡的额定电

压为220V 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40W 1210Ω 12. (1)大于 改变灯泡中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 (2)阻值最大 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保护电路 (3)B 13. 14. 随着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灯泡越来越亮 灯泡的阻值与温度有关

次数

1

2

3

4

5

U /V I /A

亮度

增加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品信息题 (二)

2012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品信息题(二) 说明:经过对各省的近两年中考试题分析、研究,历时一个月的时间,集合中考高频考点,编写了二十套中考信息题,含金量很高,该套信息题适合2012届全国所有的考生。 时间:60分分值: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第11题)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2.(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第2题)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 C.立竿见“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3.(2011年浙江衢州第20题)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4.(2011四川成都,A卷第6题)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润滑油可以使接触表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在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是防止摩擦力过小带来危害 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5.(2011浙江嘉兴,第6题)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 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 C.气球的压强增大了 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

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2019年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2019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19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更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 解析: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况,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 1、下沉。根据F浮=Vρ水g和G=Vρ物g,因为ρ水ρ物,F浮,物体下沉,此时,该物体是实心的。例如:铁块放在水中下沉。 2、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时该物体悬浮。(在挖空的过

程中,浮力不变,重力逐渐减小) 3、漂浮,当物体内部空心且空心较大时,该物体漂浮。(挖空的部分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钢铁制成的轮船。 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解析: 物体吸收热量,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物体内能增加,但我们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是势能的总和。 1、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即分子势能不变,只改变了分子的动能,则物体的温度就会升高,如给铁块加热,铁块的温度升高; 2、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虽然都在不断的吸收热量,但温度并不升高,温度始终保持不变。非晶体吸热时,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在发生变化,所以状态变化的同时,温度也升高。 物体收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解析: 第一,力有两个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二,即使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物体受到力的共同效果决定的。1、物体受到非平衡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知识分享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

杠杆知识点 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杠杆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 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⑴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⑵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 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 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⑶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 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名称结构 特征 特点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 省力、 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 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杠杆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 费力、 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杠杆动力臂 等于 阻力臂 不省力 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经典考题 1、图5是环卫工人用的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杆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时,夹爪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在使用过程中,手把和夹爪分别 是 ( ) A.省力杠杆,费力杠杆 B.费力杠杆,省力杠杆 C省力杠杆,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费力杠杆

中考物理30个高频考点

中考物理30个高频考点 ◆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的原理:u ◆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六种物态变化。 ◆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串联和并联只是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串联电路是等流分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并联电路是等压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光学 声波 波的存在 电磁波 光波 波的作用:传播信息 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会发生 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路线是可逆的。 速度: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数值为3×108米/秒。 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 漫反射 折射现象特点: 凸透镜 凹透镜 5、眼睛——视力的矫正 类型 特点 矫正方法 近视眼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前 戴凹透镜 远视眼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后 戴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特点 像的位置 应用举例 与物体在 像距 u →∞ 缩成一点(实像) 异侧 v=f 测量焦距 u >2f 倒、缩小、实像 异侧 f <u <2f 照相机 u=2f 倒、等大、实像 异侧 v=2f / f <u <2f 倒、放大、实像 异侧 v >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光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平行光源 u <f 正立、放大、虚像 同侧 / 放大镜 1、波 2、光的传播 种类 3、光的反射 项目 不同点 相同点 镜面 反射 反射面 光线特点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整光面 如果入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射 粗糙不平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透镜 4 、光的折射 名称 形状 性质 特点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起会聚作用,有实焦点 能成实像和虚像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有虚焦点 只能成虚 像 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靠 水或玻璃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力学 1、运动的描述 (1)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可任意选择, 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a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b )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 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 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2、速度与平均速度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 = s / t 单位:米/秒(主单位),千米/小时(常用单位) (2)平均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3、力 )。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最新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专题讲解全集(附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 专题讲解全集 一、专题1:走进物理世界 二、专题2:声音与环境 三、专题3:光和眼睛 四、专题4: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五、专题5:我们周围的物质 六、专题6:力和机械 七、专题7:运动和力 八、专题8:压强 九、专题9:浮力与升力 十、专题10:从粒子到宇宙 十一、专题11:机械功和机械能 十二、专题12:内能与热机 十三、专题13:探究简单电路 十四、专题14:探究欧姆定律 十五、专题15:电能与电功 十六、专题16: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十七、专题17:电动机与发电机 十八、专题18: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十九、专题19: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二十、专题20:能源与质量守恒定律

最新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专题讲解《专题1:走进物理世界》 一、考点汇总: 1、物理学及其作用 2、学好物理学的方法 3、长度的测量 4、时间的测量 5、误差与错误 6、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7、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 8、探究摆的奥秘 9、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二、核心考点考向分析与例题讲解 【考点1】物理学及其作用 1、考向分析 (1)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物理学的作用: 远古人类,刀耕火种简单机械发明应用使人类创造诸多文明奇迹;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应用使人类步入“电气时代”;原子能的利用、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进入智能化、信息化高科技时代。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与发明,都极大的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2、例题讲解 【例1】在物理学习中,相信你不仅学会了很多物理知识,还从科学家身上学会了发现、探究问题的方法。如下图是物理学发展史中出现的三位里程碑式人物,你认识他们吗?他们的贡献是什么?请写在横线上。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热学: 1.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压强: 1.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F=PS【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h:单位:米;ρ:千克/米3;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

2020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解精练:专题06 内能及其应用(解析版)

专题06 内能及其应用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1.(2019?怀化)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引力 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C 【解析】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所以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故A正确; B、墨水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 烈。故B正确; 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同时固体也难以被拉伸,说 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C错误; D、桂花飘香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 正确。 2.(2019?兰州)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答案】C 【解析】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正确; B、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B正确; C、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故C错误; D、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故D正确。 3.(2019?安徽)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

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答案】B 【解析】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没有规律,故A错; B、温度一定时,分子运动没有规律分子运动朝各个方向,故B正确; C、温度升高时,大部分气体分子速度增大,不是每个气体分子速度增大,故 C错; D、温度降低时,气体分子运动还是朝各个方向,故D错; 4.(2019?山西)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答案】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打开醋瓶闻到醋香是因为醋分子进入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2019?武威)“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 【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间隙 【解析】(1)“粽叶飘香”是粽子分子与空气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在做无规则运动。注意:作答时一定要有“不停地”与“无规则”两个关键词。 (2)若分子间是密实无间隔的,那么水跟酒精混合时候总体积应该不变。体积变小是一些水分子和一些酒精分子运动到各自的间隙中的宏观表现。 ★考点二: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6.(2019?广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最新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最新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1、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①像与物等大 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 6、光的折射规律: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7、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 = 3×108 m/s 8、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眼矫正应佩带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应佩带凸透镜 1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1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4、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非晶体熔点: 温度不断上升。 15、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16、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②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③沸腾是在一定温度

2019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知识大全

2019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知识大全 ■考点一质量和密度 质量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3.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密度 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kg/m3,(还有:g/cm3),1g/cm3=1000kg/m3;质量m的单位是:kg;体积V的单位是m3。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7.水的密度ρ=1.0×103kg/m3 8.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ρ= m/V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2)求质量:m=ρV。(3)求体积:V=m/ρ 9.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状态、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考点二力 力的概念 1.什么是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一般要求竖直使用,非竖直使用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重力 9.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注意:不能说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 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N/kg,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N/kg);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摩擦力 12.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即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

(完整)初中物理重点和难点分析

初中物理重点和难点分析 一,《测量》单元:包括长度、体积的测量 重点:(1)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正确放置、读数、记录): (2)正确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固体体积(正确操作、读数、记录)难点:用排液法测不规则的密度小于某液体密度的物体的体积(关键测体积时要注意求得体积差值要真正为物体体积)。 二,《光学》单元: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及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折射初步规律及凸透镜成像。 重点:1,知道光在一种均匀物质里沿直线传播。 2,会用光速作简单的计算;光年的概念(光在一年中运动路程,是天文学上距 离单位)。 3,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来分析、解释光的反射现象,并画出光路图; 4,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简单物体在平面镜里 成的像(对称的虚象) 5,知道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途径 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初步规律(分垂直入射和斜入射;斜入射又分:从空气 射入水中和从水中射入空气) 7,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应有实验技能。 难点:1,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简单光现象。 2,用平面镜来控制光路(关键抓住垂直于镜面的法线平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的夹角)。 3,认识平面镜所成的虚象。 4,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有关的折射现象(画出从观察物到观察者的光线传播路线 可加以说明)。 5,如何调节物距和像距来改变成像的大小(u>f成实象时像大则像距大,物 距小)。 三、《声和波》单元:包括声音产生、传播、声速和声波。 重点:1、声源、声波的含义。 2、声音的产生、传播的条件和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波、(声波的反射)回声。 4、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比较。 四、《热》和《分子动理论和内能》包括温度及其测量;物态变化;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重点:1、正确使用温度计(会选、会放、会读)。 2、知道物态变化;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物态变化与温度变化与否的关系。 3、蒸发、沸腾各自特点、异同点、影响因素。 4、能运用物态变化的有关知识解释自然界的有关现象。 5、初步理解什么叫热量。会用公式Q吸=cm(t-t0)或Q放=cm(t0-t)计算热量、比 热容(比热)、温度等。 6、理解和应用比热容(比热)的概念。 7、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扩散现象,说明的问题。 8、内容的概念,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9、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及其各自实质。 难点:1、晶体的熔化和对应溶液的凝固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前者吸热,后者放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2011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及使用条件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F = F 1 - F 2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密度公式: V m = ρ 浮力公式: F 浮=G – F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水gV 排 F 浮=G 压强公式: p =S F 液体压强公式:p =ρgh 帕斯卡原理:∵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1 2 2 1 L L F F = 滑轮组: F = n 1 G总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n=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n=2 ∴F = 2 1 G s =2 h 机械功公式: W=F s 功率公式: P =t W 机械效率: 总 有用 W W = η ×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t (保证△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放= mq ★电流定义式:

t Q I = 欧姆定律: R U I =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 W = U I t 结合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21 2 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2 1 2 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 2 分流原理:12 2 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12 2 1R R P P = ---------------------------------------------------- 补充公式

【2019最新】中考物理高频考点训练(二)

【2019最新】中考物理高频考点训练(二) (二) [训练范围:第5、6、7、8课时] 压强的单位 1.[2015·海淀二模]在国际单位制中,许多单位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以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压强单位是() A.牛顿 B.帕斯卡 C.瓦特 D.焦耳 固体压强 2.[2014·丰台一模]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且ρ甲>ρ乙。若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体积,则它们对地面压强变化量Δp甲、Δp乙的大小关系是:Δp甲 ________(选填“>”“=”或“<”)Δp乙。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办法 3.[2015·顺义二模]如图C2-1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图C2-1 4.如图C2-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是() 图C2-2 5.很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身体某些部位得到了进化。从物理学角度,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骆驼的脚掌很大,可以减小对路面的压强 B.泥鳅的体表有层黏液,可以增大摩擦 C.啄木鸟有尖硬的喙,可以减小对树干的压强 D.蚯蚓腹部有许多刚毛,可以减小摩擦 液体压强 6.如图C2-3所示,两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在A、B、C三点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下列有关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图C2-3

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p A=p B<p C 7.[2014·丰台一模]如图C2-4所示,向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甲和底大口小的容器乙中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液面高度也不相同,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为F甲,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为F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C2-4 A.F甲=F乙 B.F甲F乙 D.无法判断 8.[2015·东城二模]龙潭湖水面下5 m处的鱼所受的水产生的压强约为__________Pa。(g取10 N/kg) 9.[2015·海淀二模]某泳池深水区水深 2.5 m,池底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g 取10 N/kg) 液体压强实验 10.[2014·石景山一模]小强用如图C2-5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他分别在甲、乙玻璃杯中装入同种液体,在丙玻璃杯中装入另一种液体。若他想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需用__________两图。比较图乙、丙可知______玻璃杯中的液体密度较大。 图C2-5 11.[2015·怀柔二模]如图C2-6所示,小强同学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图C2-6 (1)在实验中,小强把探头直接放到装有水的水杯内部某处,将探头向上、向下、向前、向后转动,他观察到U形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差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先使探头在水杯内部某处,后缓慢提高探头(未露出液面),在此过程中他观察到U 形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差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2015·门头沟二模]小强同学在探究液体压强时,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看到的现象如图C2-7所示,在这个实验中,他是控制这两种液体对金属盒的________相同,从这个实验可以比较出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甲 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ρ乙。

(完整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 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 (2)相对静止 二、运动的快慢 1. 速度 (1)物理意义: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v=s/t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速度——米每秒(m/s) (4)单位:m/s km/h 换算 1m/s=3.6km/h 2. 匀速直线运动 (1)概念: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变。 3. 变速运动 (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2)公式: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即 v=s/t 三、长度、时间及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更准确的测量 就要选用游标卡尺等其他工具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4、刻度尺的使用: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 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 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 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5、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 还有小时(h)和分(min)1h=60min 1min=60s (2)测量工具: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停表等 停表:大圈表示一分钟,小圈表示一小时。 6.误差 (1)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就是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 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 N 表示。 6、力的测量:测力计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 线段应越长 五、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 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 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六、二力平衡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基本概念、规律、公式要点背诵 一、机械运动 1、长度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单位: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 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2.时间的测量:秒表,停表。 单位:国际单位s,常见单位小时(h),分钟(min) 1h=60min,1mmiin=60s 3.参照物:作为标准的物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 s 单位:m/s 1m/s=h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5.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二、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的传播需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传播的速度:”声速在固体中比液体中快,在气体中最慢。 4.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声音的粗细。频率越快,音调越高。频率是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声音的大小。物体的振幅的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另外,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5.超声波与次声波: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分贝的符号为dB 。 6.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7.声的利用:(1)、声能传递信息。(2)、声能传递能量。 三、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概念全解析!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概念全解析! 运动和力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中考物理学霸提分笔记,中考复习提分必备¥30购买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 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1、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

直线运动Ⅰ 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 6cm5、特殊的测量方法: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

【2019最新】中考物理高频考点训练(八)

【2019最新】中考物理高频考点训练(八) (八) [训练范围:第22、23课时] 家庭电路 1.如图C8-1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_kW·h。 图C8-1 图C8-2 2.小明家的电能表月初时的示数为7846.6 kW·h,月末的的示数如图C8-2所示,若1度电的电费按0.49元计算,小明家这个月的电费是________元。 3.(多选)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 B.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是由于电路中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过大引起的 C.如果家庭电路中不安装保险丝,那么发生短路时,会因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 D.电炉子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子的导线并不太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 4.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中需要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B.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C.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为380 V D.对人体安全电压是36 V 5.(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中电能表直接测量的是家中正在使用的用电器的总电功率 B.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丝)熔断后可以用粗铜丝代替保险丝 C.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丝)熔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电路的总电功率过大造成的 D.在家庭电路中原有用电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再增加正常工作的用电器,家庭电路中的总电功率一定会增大 安全用电 6.小宁设计了一种照明电路图,其设计要求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灯才能发光,只闭合其中任意一个开关灯都不能发光。如图C8-3所示的四幅电路图中,既符合上述设计要求,又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