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课程论文

《食品营养学》课程论文
《食品营养学》课程论文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评价

摘要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新的科技手段不断的促进着现代农业的进步,转基因技术因此也被广泛的应用。转基因食品日益被人们所接受,解决了社会的粮食危机,能源危机。正如它带来的瞩目成就一样,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争议。本文就转基因食

创造出新的食品品种;;②医用,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某些生物制品、器官以及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和进行某些毒性研究;③其他,如转入各种特色基因使动物获得新的性状,如增加其观赏性、提高繁殖力等。例如:牛转入溶葡萄球菌酶基因后在乳汁中表达溶葡萄球菌酶,可以防止牛乳腺炎的发生;猪转入乳清蛋白基因后乳汁中乳清蛋白的含量增高,可促进猪仔的生长;随着天然鱼种的大批灭种,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食用鱼品质的研究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猪生长期明显缩短,且饲料利用率及瘦肉比重大幅度提高;提高肉鸡和蛋鸡的抗感染能力是转基因鸡研究的主要目标等。

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其评价

2.1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问题包括:转基因食物的过敏性,转基因食品的毒性,营养品质改变

问题,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以及转基因技术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与之相应的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包括外源基因的安全性、基因载体的安全性、转基因过程、基因插入引起的副作用、基因重组的非预期效应、新表达物质的毒性和致敏性、转基因动物的健康状况、转基因食品营养成分分析、转基因食品在膳食中的作用和暴露水平、食品加工过程对食物的影响、对人体抗病能力的影响以及售后去向和消费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1989年美国用微生物基因工程生产的色氨酸虽然经分析其纯度高达99.6%,当作为营养素补充剂投放市场后,造成1500人永久性伤残和37人死亡。1998年8月,英国罗威特研究所发现老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免疫系统受到破坏。2000年德国耶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转基因玉米制成饲料喂养鸡群,结果鸡肉里存在玉米的变异基因片段。进一步研究认为,基因可能通过食物链在不同物种之间转移。

在评价生物技术产生的新食品和食品成分的安全性时,现有的食品或食品来源生物可以作为比较的基础。实质等同性比较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特性和营养成分比较。但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采用“过程评价法”,即采用严格的毒性、过敏性、抗性标记基因的实验并对其应用与发展采取严格的过程检测作为安全评价的方法。

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基本遵循以科学为基础、实质等同性、个案分析以及逐步完善等原则。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要综合运用结果评价法、过程评价法、个案分析等。

2.3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2.3.1 营养学转基因食品的主要营养学评价包括主要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的评价,抗营养素的评价,转基因食品的营养素利用率问题等。进行营养学评价时,首先进行成分检测包括转基因食品及其加工产品的主要营养成分、抗性因子等,然后与其非转基因亲

本进行比较。若存在显著差异,需要进一步进行生物学评价。在此基础之上还要进行动物营养学评价,通过动物的生长指标,代谢指标等进行分析。根据实质等同性原则发现,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与其对照作物和食品除了预期营养性状改变而致的生物利用率改变以外,基本上是“实质等同”。

2.3.2 过敏性目前转基因食品引发的过敏性事件只有一例,大豆中转入巴西坚果基因后,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亦出现过敏症状。当食物中含有插入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时,应评价其在所有情况下的潜在致敏性。在对转基因食品进行过敏性评价时:①转基因食物中含有的外源基因来自已知含有过敏原的生物。如果序列比较与已知过敏原同源,表明食物为过敏原;如果序列比较与已知过敏原不同源,需要过敏病人的血清进一步鉴定。②转基因食物中含有的外源基因来自未知含有过敏原的生物。则应该考虑:用过敏病人的血清做交叉反映;胃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