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分析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分析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分析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分析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理论和现实,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的解析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视野中,它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或社会经济形态相。换言之,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纯粹的、抽象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起源及其发展的一定阶段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和现代化恰恰是一种“重合”的世界历史进程。(参见叶险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初探》,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XX年第2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世界现代化或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结果。因此,他们确实不曾提出过“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概念。

资本主义现代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赋予人类社会以种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与19世纪50年代初期把英国对印度的破坏行为称为一场“社会革命”相反,马克思后来改变了原来的看法。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东方公社制度的破坏,将很快在东方社会形成“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这场战争无疑将使东方社会进入一个漫长的痛苦的过程。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反对用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作为唯一的尺度来衡量东方社会的

发展道路,反对把世界历史简单地机械地挤压到欧洲模式中去。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马克思提出了避免俄国重蹈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苦难的设想和要求:“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作用,首先必须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在《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

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相互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51页)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和1894年的《论俄国

的社会问题》跋中,恩格斯又予以重申。他们强调:“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

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6页)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有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的思想。

历史的事实是,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按照马克思原先设想的要求取得胜利的,并且,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提出了这一设想,但始终没有改变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现代化结果的思想。他们一直认为,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也告终结。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俄国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必须在直接占有资本主义创造的肯定成果基础上过渡到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但俄国革命胜利后,实际上并不存在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这在客观上就使得通过占有资主义的肯定成果过渡到社会主义,从而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成为夺取政权的工人阶级面对的历史课题。撇开关于这一历史性课题的种种论争不言,我们之所以说他们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其根本的理论依据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坚持历史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有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直接占有资本主义现代化一切肯定成果的可能性。在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马克思的这一精神被赋予了实践的意义。综合有关学术观点,并按照我们的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思想可具体明确为,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定历史阶段,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运用社会主义的方式和途径,限制、克服和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的苦难和屈辱,而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切肯定的成果;在巩固和发展已经取得的现代化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实现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取代。

当然,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决非是简单的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现代化形态。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首先,两种现代化各自所依托的社会基本制度不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基本特征。恩格斯曾说过:“社会主义的任务,勿宁说仅仅在于把生产资料转交给生产者公共占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3页)这里说的社会基本制度就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依托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其次,现代化的实现方式不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方式有两个本质的特征:一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社会各阶层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普遍享受到每一阶段现代化所实现的文明成果,而不是以部分社会阶层眼前和长远利益的相对丧失为前提。二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可以限制和克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严重扭曲、各种社会公害的普遍流行等资本主

义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灾难。(参见叶险明:《对马克思现代化观的一种读解》,载《哲学研究》20XX年第2期)正是这两个基本特征确立了现代化在实现方式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属性。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吸收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肯定的文明成果——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之所以选择社会主

义的根本意旨应该在此。倘若忽视这个方面,也就违背了历史的辩证法。

再次,现代化的目标不同。我们说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现代化形态,还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方式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它所要实现的目标,即在保证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努力促进每一个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执行的历史任务并非是向“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转化”——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是“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向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转化,这种转化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部过程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它起步之时起就必须承担起实现人的现代化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目标的历史重任。(同上)

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现代化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历史的必然。对此,邓小平曾精辟地概括道:“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页)他郑重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页)

回眸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对邓小平这一论述会有更为深刻的感知。一百多年来,试图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来挽救民族危机,复兴中华民族的民族精英不乏其数。当各种资本主义的努力和试图都以夭折和失败告终之际,中国的先进分子放眼世界发现,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暴露出种种弊端和不足,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难和屈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进一步尖锐化和表面化。使得某些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产生对中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怀疑和困惑。这样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就有了试图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端的思考。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赋予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以新的前途。他们发现,那些在中国按照资本主义国家为样本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在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已经得到迅速、彻底的解决。走俄国人的路——是当时各种历史条件交汇的结果。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作出的正确选择。这样,就“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开始发生根本变革——超越走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旧框框。”(靳辉明、罗文东:

《人道主义与现代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 7年版,第162页)

尽管我们说,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从形态还是实现方式上都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但对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包括中国来说,在历史实践中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越性,还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由于这些国家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前,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一般都面临着在经济社会综合指标上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艰巨任务。因此,既要完成逐步吸取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创造的一切肯定成果,同时又要限制、克服或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病,无疑增加了实现的难度。其次,无产阶级在夺取国家政权后,所首先承担的是努力构建作为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样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这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沿着无论从形态上还是从途径上均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方向努力的制度基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合理科学的制度基础也是这些国家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再者,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是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时存在的。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直并将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整个20世纪中,尽管资本主义遭遇了几次重大的危机,但资本主义通过自我扬弃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仍然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现代化仍然存在着发展空间。面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威胁,资本主义必然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手段和途径来限制、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上述种种,必然大大增强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复杂性和难度。(参见叶险明:《对马克思现代化观的一种读解》,载《哲学研究》20XX年第2期)

20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曲折发展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总结20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这一历史难题方面确实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这其中有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在这里总结的主要是主观方面的问题。

首先,生产资料所有制无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在社会属性上的本质区别。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的实践中往往存在着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片面追求过于纯正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失误。这一结果使这些国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产生了一种新的不适应的状况。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这些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往往片面地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忽视具体实际,简单地否定市场配置资源的历史作用,将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次,在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方式方面,存在着牺牲一些劳动者阶层如农民的利益的做法,而没有能够全面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方面,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忽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还有,在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方面,在对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追求过程中,存在着片面追求某一个方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做法。

当然,看待这些由于主观失误而产生的问题,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之置于当时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分析和考察,而不能简单地、片面地否定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过程中的积极努力。但20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实践的经验总结,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道路所必须依托的基础。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正是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探索这一道路的哲学基础。邓小平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初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并以初步的实践成就验证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继续进行新的探索。经过2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具备了比较完整、科学的体系。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一科学理论作出了比较全面的科学概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现代化所依托的社会基本制度方面,改变了过去片面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做法,而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适当恢复和发展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并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这一改革原则的指导之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据邓小平的“社会

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的论断,在坚持宏观计划调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势。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并“完善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在现代化的实现方式方面,一方面,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让一部分人通过合法劳动先富起来,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而在理论上提出了防止两极分化的政策主张。另一方面,逐步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注意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努力限制和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弊病,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一举措既可以看作是现代化的必须经历的环节,也是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方式的具体努力。

在现代化的目标方面,在坚持不断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努力推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XX年版,第179页)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既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般要求,又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这一特色是针对我国作为不发达、不够格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而体现的。

尽管经过建国3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有了长足的进步,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对于我国而言,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邓小平立足于这一具体实际,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

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描绘了实现第三步目标的战略步骤。提出,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

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XX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第19页)

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曾经经历的灾难和不幸决不是我们一定要重复的悲剧。倘若承认这些灾难和不幸是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必须付出的代价,那就从根本上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客观地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在努力限制、克服或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病方面,在对实施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人和社会、人和自然全面、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方面,应该说,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的。这一努力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本国情虽然决定了实现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形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复杂程度很高,而且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应该检讨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实现方式上并没有得到完整体现,这就必然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形态的最终实现。在欢呼改革开放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不无发现,仅仅20多年的时间,生产盲目性和生产过剩现象恶性发展、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失业增多与贫富分化加剧、拜金主义思想和社会腐化现象回潮等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弊病正越来越多地呈现。如何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依然需要我们继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

四、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辩证分析

我们还不能不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外部条件予以重点思考。20世纪80 年代末、90年代初不仅仅是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开始,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苏东剧变标志着两个平行市场的结束,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显示这一时间的特殊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确有要求合作的一面。这一面集中体现在经济上,即西方对我国资源、市场和劳动力的需求上。而我国之所以融入经济全球化就是在利用这一优势,通过广泛学习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和利用西方资本来达到迅速提升综合国力的目的。可以认为,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以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新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尝试。

实际上,从第二次世纪大战结束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主题就是社会主义如何在与资本主义合作、交流和矛盾、对抗中发展和完善自己。(参见本刊记

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境界——访经济学教授顾海良》,载《国外理论动态》20XX年第9期)这一主题在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尤为突出。20世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采取简单对抗的历史同时向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

家表明:仅仅通过政治斗争和军事对抗把对方置于死地的思维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这一点对于在经济上处于劣势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认识应当更为深刻。因此,在国际局势趋于缓和的条件下,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应该抓住机会,在坚持捍卫国家主权、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和价值目标的前提下,主动和积极地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经济、技术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尽快地壮大自身的力量。

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消灭社会主义的动机从来不曾放弃过。而且,20 世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关系的历史业已证明,“和平演变”已经逐渐代替武装干涉、经济封锁越来越成为西方资本主义颠覆社会主义的基础性手段和策略。所谓“和平演变”,实质是西方帝国主义在通过军事和经济的手段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受挫后的一种新的战略选择。1953年1月,美国国务

卿杜勒斯突出强调了“和平演变”战略的意义。他提出,应该使社会主义国家“被奴役的人民”得到“解放”,成为“自由的人民”,而“解放可以用战争以外的方法达到”,“它必须而且可能是和平的方法”。并把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代、第四代人的身上。毛泽东对此早有深刻揭示:这表明美国是在利用更富有欺骗性的策略来推行它的侵略和扩张的野心,阴谋使资本主义复辟。( 参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8页)

在冷战结束后的经济全球化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平演变”也必然会继续成为西方资本主义颠覆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1989年,邓小平就强调指出:“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页)在加入WT O后不久,江泽民同志也明确指出了西方的这一企图。(注:江泽民同志20XX年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国际形势与WTO”专题研究班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从本质上看,我们加入世贸组织,美国不会放弃遏制我发展的政策,把我作为其潜在的对手的策略不会改变。它是有自己的战略考虑的,我们还是不可天真。通过推行经济上的自由化来推行所谓政治上的自由化,是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分化”、“西化”的一个重要战略手段。美国与我达成世贸组织协议,是与其全球战略紧密相连的。这一点,克林顿曾明确作了表露。他在《关于给予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问题致国会的声明》中说:‘加入世贸组织只将给千百万中国人以政府不可能控制

的方式带来信息革命。这将加速中国国有的瓦解。这一过程就是使政府远离人们的生活,并催发中国的社会与政治变革。”)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根本对立的一面,依然集中体现资本主义在政治上试图进行和平演变,在经济上力图维持“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在意识形态上力图用资本主义价值观替代社会主义价值观。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就其狭隘的利己性而言,其本质是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的反向清算和逆向报复。”(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理论动态》课题组:《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XX年9月17日)它就不可避免地充当西方进行“和平演变”

的工具。

通过辩证考察可以发现,中国在更为直接和方便地吸收西方一切肯定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削减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和价值原则的可能性。这样,就面临着以往社会主义实践所不曾经历的新的风险。孤军奋战于西方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社会主义中国若想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

道路,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和复杂。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由于苏联、东欧各国放弃社会主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中国作为幸存的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众矢之敌。另一方面,中国选择市场经济作为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的举措,以及为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行动,也使资本主义进行“和平演变”变得更为直接可行,确实在客观上增加了捍卫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和价值目标的复杂程度,也增大了被“西化”和“分化”的危险。如何在积极吸收资本主义文明的一切肯定的成果的同时,维护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和价值目标就成为特别需要加以关注的课题。

从来没有类似的历史经验可资借鉴。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基本是在与资本主义体系对立中,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的。我们当然也不能指望马克思的具体支持,他给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就足够了。而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依然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中国的经验表明,只要对西方的政

治图谋保持清醒的认识,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能在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和价值目标的同时,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避免成为资本主义附庸的危险。尽管这一课题十分复杂,但有几个原则却是必须予以考虑的:首先,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和价值目标,充分体现现代化进程的社会主义属性。我们固然需要追求较快的经济增长。但对于社会主义来说,经济增长并非全部。我们还必须考虑分配的公平、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我们虽然选择了市场经济,但中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实现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应与欧洲原发的市场经济有

着重大区别,它理应受到社会主义社会属性的框定和限制。

其次,国家主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密切相关的。在与资本主义相处中,“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 8页)。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诸如主权演变论、主权弱化论和全球治理论等鼓吹民族国家及其主权过时的理论其实质是为新自由主义

全球化大行其道张目。全球化起初就是和民族国家相伴相随的。这个道理并非复杂。为了在国际竞争中挡住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以求保护自己,它必须依托国家、主权。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当“资本成长为强大的跨国公司时,就把疆界和国家主权统统踩在脚底。因为此时,固定的国界(和主权)已经成为它扩大资本积累的消极界限了”(参见王锐生:《全球化的几个哲学问题》,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XX年第6期)。事实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所看到的根本不是民族国家即将消亡、国家主权有限等现象,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愈为凸显了民族国家的主导作用。融入全球化只是为了获取资本主义文明的一切肯定的成果,决不能因此丝毫损害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

最后,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之间的关系。“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但必须强调,融入资本主导的全球化而不能“溶入”其中。不然,在丧失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属性的同时,也必然会同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必须坚持自身的独立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西方的依赖,这也是保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来实现现代化也是历史的必然。正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继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我们一定能够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同时,迎接世界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994年版。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XX年版。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

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XX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XX 年版。

靳辉明、罗文东:《人道主义与现代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995年版。

本刊记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境界——访经济学教授顾海良》,载《国外理论动态》20XX年第9期。

王锐生:《全球化的几个哲学问题》,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XX年第6期。

叶险明:《对马克思现代化观的一种读解》,载《哲学研究》20XX年第2期。

叶险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初探》,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XX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理论动态》课题组:《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XX年9月17日。

赵永祥、丰子义:《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 002年版。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执政党加强执政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从根本上说,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生产力高度发达后,社会分工才能最终消失,使人们从分工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而在各方面都得到自由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大提高,使人们能够得到充足的受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素质,充分开发潜能,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特长去从事学习、研究和创造,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换言之,只有不断变革和完善社会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为社会创造充分的财富,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以社会文化的发达进步为基本条件的。社会文化的进步包括道德水准的提高和科学教育的发展,这两方面都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全面发展的人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道德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另一个基本标志。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缺乏科学文化素养的人,无论如何不能看作是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实质上正是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逐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社会主义是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表现在各个领域与不同层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各种利益的普遍实现,满足人民群众的过程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不仅需要经济利益的实现,而且需要政治利益的实现,需要拥有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享有民主的各项权利。同时人还需要文化利益的实现,需要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具备学习和吸收人类各种文明成果的能力。这些经济、政治和文化需要的实现,都直接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在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一切都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回复 ?1楼 ?2006-12-09 19:44 ?举报 | ? ?临床8苗小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把人的发展置于社会的发展中来思考,防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点见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日本自卫队拒绝政府的命令,不愿派人浇注核反应堆。随后,警察厅发表声明,愿意接替自卫队进行“自杀式浇注”,并向自卫队求助防护装置。第二天的新闻中,也许是终于感到了羞愧,自卫队派出直升机浇水。可惜为时已晚,数量也远远不够,原本壮烈的飞行员最后几乎成为“作秀”的演员。 人们对这位飞行员、对仍留在第一线的180 名抢险队员表示了最大的敬意。因为,他们都是勇士。 而那 180 名死士,最年轻的已经是51 岁,他们被称为“昭和时期最后的武士”。 日本自卫队在救灾问题上的贪生怕死抗命不前,让我看到一个问题:日本,它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正在逐渐被西方的自由思潮、自私自利的思想、所谓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所阉割。 应该说来,日本这个亚洲国家,在保护和发扬本国传统文化上,做得还是相当好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竟然出现了军队不敢牺牲的情况,竟然出现了年轻一代宅在家里让老一代去拼命的情况,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对中国而言,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建设已经到达攻坚阶段。在经济、文化、政治建设全面铺展的现实中,我们绝不能放松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决不能丧失中国固有的个性和韧性。 1)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核心在中国特色。 它不是任何国家的社会主义,我们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也不是任何人为我们选择的前进道路,而是我们自己摸索的、自己创造的前进道路。它只与我们自己有关,只与中国有关,与中华民族有关。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立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在这条自己摸索出的道路上跨出了一个又一个大步。我们作为在校大学生,应当了解现今践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含义,并为将来加入祖国建设大军而积极储备能量。 2)历史和现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历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很显然的,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历史能够给现在以启示,能给现在带来很多东西,比如凝聚力,认同感,价值取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一句名言,一句诗词,一件文物,都是宝贵的财富。 再往下说,中国现在面临着和日本同样的问题:民族精神的淡化。其中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到方方面。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 (3)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的理论 (4)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 (5)兼顾不同利益的理论 (6)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2、如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建设? 维护社会公平,就要建立起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保障的社会体系。从法律、制度、环境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 (1)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2)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3)促进服务均等化 3、如何理解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是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平,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1)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改善民生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民生发展奠定好基础。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的收入。 (3)社会政策要托底.从现有的国力财力出发,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的保障体系 4、如何全面推动社会治理?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维护社会大局,营造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1)改进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造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加强城乡社会基层社会治理。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500)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特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符合现阶段国情的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自身又是一个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这一理论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整的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又好又快”、“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第三,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五,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第六,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政府职能和政府调节的理论等也都是很重要的。不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最为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它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还很不够。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不是凝固不变的,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教育活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 2016 年 5 月 14 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这三个自信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保障,必将进一步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从而更好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报告中的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坚定道路自信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实质:道路自信从何而来?习近平同志强

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义道路。 (一)、从伟大征程和辉煌成就中坚定道路自信坚定道路自信,就要对这条道路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有深刻认识。有了这种道路自信,这是一条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接力奋斗开辟出来的伟大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我们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沿着这一伟大道路奋勇前进。这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分析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分析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理论和现实,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的解析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视野中,它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或社会经济形态相。换言之,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纯粹的、抽象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起源及其发展的一定阶段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和现代化恰恰是一种“重合”的世界历史进程。(参见叶险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初探》,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XX年第2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世界现代化或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结果。因此,他们确实不曾提出过“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概念。 资本主义现代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赋予人类社会以种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与19世纪50年代初期把英国对印度的破坏行为称为一场“社会革命”相反,马克思后来改变了原来的看法。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东方公社制度的破坏,将很快在东方社会形成“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这场战争无疑将使东方社会进入一个漫长的痛苦的过程。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反对用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作为唯一的尺度来衡量东方社会的 发展道路,反对把世界历史简单地机械地挤压到欧洲模式中去。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马克思提出了避免俄国重蹈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苦难的设想和要求:“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作用,首先必须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在《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 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相互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51页)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和1894年的《论俄国 的社会问题》跋中,恩格斯又予以重申。他们强调:“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 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对于全面把握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自觉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和谐”,是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在西方,古希腊思想家就我做出了“和谐即最美”的界定。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对未来的和谐社会作过大量的描绘。19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明确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注意把社会和谐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探索。建国后不久,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生活主题。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实际上就把实现社会和谐纳入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结合新的实践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为我们党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层面思考社会和谐问题进一步打开了视野。按照唯物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是互为一体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意义上就是不断健全、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和谐的程度越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越趋于合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就体现得越充分。可见,“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的理念和目标,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更高境界和奋斗目标。 从重视社会和谐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新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邓小平科学地回答和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敏锐而又深刻地把握和认识“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深化。在新形势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与我们党以往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这个重大判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不仅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而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符合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与时俱进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 3、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 ( ) 。 A、把发展生产力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B、把发展文化教育放在首位 C、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 D、把军队建设放在首位 A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任何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B、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C、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D、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阶段 C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改革、发展和稳定 C、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7、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 ) A、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建立一个好制度 D、改变我国的落后状态 A 8、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这是指( ) A、我们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开放 B、我们的对外开放有宽阔的活动领域 C、我们的对外开放是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梯次展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此后,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步充实。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伴随对社会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教育公平概要

教育公平的理论及实践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国内外教育公平的理论知识显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对教育公平有着自身的追求,进而表明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之后,论述了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国情,国内国外对于教育公平实现的具体实践。最后,总结我国对教育公平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字:国内外;教育公平;实践;措施 一、引言 社会公平历来都是崇尚民主的人们的理想和追求。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内的延伸和体现,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也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基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教育的优先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更能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一一因为不管什么问题,都要靠人来解决,而教育承担的任务正是培养人,培养建设和谐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所以,给每个人一个均等的接受教育特别是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创造尽可能均衡的接受教育的条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底线,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随着人们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公平公正意识日益增强,以及较大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迁加快,教育公平问题己从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正日益成为我国社会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对现代化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独生和少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使全体人民对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更加关注。因此,教育发展的任务必须首先集中到这样两个方向上:一是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满足全体人民群众对子女“有学上”这一基本需求;二是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子女“有好学上”这一强烈愿望。“有学上”和“有好学上”是最重要的教育公平。我们呼唤教育公平,是因为只有确保起点公平、过程公平,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公平。如果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教育负担沉重如山,让孩子读书就像押宝,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将难以实现。2003年10月18日,联合国主管教育权利事务的特别调查员卡塔琳娜·托马舍夫斯基(Katarina Tomasevski),在北京访问两周以后,谴责了导致许多学生家庭负债累累的学校乱收费制度。她指出,中国各学校非法和合法地收取各种费用,为许多儿童设置了一道不合理的财务障碍。如今,中国教育经费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70-3%左右,比联合国最低要求6%低得多。政府仅提供学校经费的_5 3 070,其余由学生家长承担。政府承担的比例,比其他所有实行义务教育政策的国家都低。所以,让教育公平重返时代重心,不仅是和谐社会人文关怀的题中之意,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当前我国社会建设旳总体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 1.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已经被社会发展实践所检验,但是,我国社会组织由于受到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化色彩依然比较严重,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对立,也不适应我国社会建设的要求。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行政色彩将被逐渐打破,发挥空间进一步增大。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多数社会组织形式上独立的,实际上一般都挂靠政府或事业单位,其主要作用是服务政府而难以在社会建设中起到独立发声的作用。 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建设中自治程度不足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政社不分、政社混同的传统机制。它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社会建设全方位控制和管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的职能己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政社不分的思维模式并没有从本质上得到破除,在经济改革取得辉煌成就的背景下,民众对于社会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二是定位逐渐清晰,功利化倾向进一步淡化。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公益性质。但在市场经济的熏陶下,部分社会组织在履行社会建设的主体作用地位时,过于强调市场化却淡化了公益性质。尤其是在行业协会、医疗卫生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等以盈利为目的的倾向尤为严重_。因此,社会组织在明确自身定位,行使自身使命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的社会组织应基于其自身的公益性,服务于社会。克服社会组织的趋利化倾向,关键之一就是要明确自身定位,不能违背服务社会的宗旨和原则,才能有效的发挥其社会建设主体地位的功能。 三是管理体制将会更加健全。目前由于我国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一些社会组织基本的登记注册手续缺乏,致使不少社会组织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应当看到,制度的不健全加大了社会组织实际功能有效发挥的成本,他们的很多实践活动受到了很多的制约或限制,因此,要破除这一问题就要从根本上破除社会组织登记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的困境。 作为社会组织开展业务的主管部门其担负的行政管理职能界限应当明确,使得社会组织自身能够实现独立的运转,尤其是涉及人事、财务、运营等问题应给予社会组织足够的自我管理的权限。而相关主管部门同样应该明确自身职责,做好建章立制等服务监督工作,确保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的同时,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正式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通过“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课堂研究活动(讨论、集体归纳),帮助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加深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及突破: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的重要贡献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首先采取总分总的教学方式,先在总体上对课文内容作介绍,让学生对整体结构有一个了解,再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讲述,通过质疑法和联想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最后进行总结。其次,利用图片或电影片段,,从视觉上帮助学生帮助学生掌握邓小平在党的各次大会上的重要发言,以此归纳邓小平的活动,来突破重点。 难点及突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姓“资”姓“社”问题和邓小平理论问题。可通过社会主义的概念与根本目的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突破难点。 教学手段 多媒体及相关网站:邓小平纪念馆、中共党史上的80件大事、中学历史在线、中学学科网 教法学法 ①采取总分总的形式。先对课文的整体框架进行介绍,再对每一部分的具体知识点作详细的说明,最后再进行总体归纳。 ②由于涉及的会议较多,学生容易混淆,通过电教手段,从视觉上帮助学生记忆。 ③由于本课的理论性较强,所以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诱导的方式,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联系性。 板书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 发展历程 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一个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它伴随着外国教育理论的引进而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认识逐步深化。如早在1929年,庄泽宣(1959-1976年)就明确提出“新教育中国化”问题。他在《如何使教育中国化》一书中指出:“新教育原本不是中国所固有的,但是非把他中国化了,不能称为中国的。”认为教育中国化,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即“合于中国的国民经济力,合于中国的社会状况,能发扬民族的优点,能改良中国的恶根性”。强调建立适合中国需要的中国化的新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不是少数人用几年的工夫可以改造成功,非有多数人长时间的研究和努力试验是没有结果的”,认识弥足珍贵。 建国后,在全国教育系统学习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热潮中,1957年有研究者又提出“教育学中国化”问题,并就“教育学中国化”的含义以及如何中国化等问题作了具体阐述,意在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学,见解十分难得。差不多与此同时,我国教育理论界也开始了建设中国化教育学的探索。然而遗憾的是,不久反“右”斗争开始,随后又发生“文化大革命”,讨论和探索被迫中止。再次重提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初。 1982年9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并做出了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的重大决策,激励了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探索新时期教育理论的热情。1983年5月,教育部召开全国第二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研究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心,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科体系。在此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科体系。在此背景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便被明确提了出来,成为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努力探索的课题和积极为之奋斗的目标。 基本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称《规划纲要》)的发布,引起了教育界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此事着实重大:教育不仅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上最广大人群的希望与前景。《规划纲要》的基本理念是最为重要、关乎根本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的背景下,我们的研究生政治理论课业夜顺利结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对过去十年作出基本总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同时,还指出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在经过了63年的发展过程中,国际国内环境风云变幻,但社会主义这面大旗依然屹立不倒,而且乘风破浪,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变得更加坚强。当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国际国内问题,如:抗美援朝、中俄反

目、自然灾害、反右倾斗争、文化大革命、冷战、苏东巨变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等。在这些浪潮中,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急剧减少,中国也逐渐从一个附属的社会主义国家变为一个独立是社会主义头号国家,成为社会主义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颗。这主要归功于坚持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经历了党四代领带集体的共同努力才得以形成。分别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中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中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中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中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虽然第一代领导集体最终形成的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但是这一理论基础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理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的情况下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这些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只有它们都得到了提高,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清醒的认识以下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才能真正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 “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引导广大师生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经研究决定,并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梦;从个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国家梦与个人梦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在活动中感悟梦想,畅谈梦想,引导广大师生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发奋读书、发奋工作,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要求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为宗旨,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激励广大师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努力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三.活动时间 2014年1月开始至2014年12月结束。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学习活动(1-3月) 1.开展教职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专题讲座活动。 2、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纳入团校学习,面向积极要求入团的学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团课学习活动。 3.各团支部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专题学习活动。 (二)开展“美丽校园有你有我”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活动(4月-5月)以主题月的形式,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以学生行为养成“八做到”体系为抓手,分年级各有侧重地开展不同主题的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推动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拓宽学校文明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品位,促进校园文化再发展,并以此固化学校行为养成教育成果,建立起学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开展学生理想规划设计比赛活动(6—8月)“文明风采竞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 我的梦”为主题的学生理想规划设计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规划自己的理想,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实现自己的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它走马可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集中体现,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始终,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经过一代代领导人的努力逐渐深化形成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起着重要件用。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一、理论精髓的科学含义及提出 毛泽东是第一个提出“精髓”这一概念的中国共产党人,他在《矛盾论》中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邓小平在此基础上把“实事求是”看作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他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大字。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结底,就是靠这个。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的形成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方法。首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创立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是革命导师不断地追求和运用实事求是这个科学的方法论去探索社会真理,改造现实世界的历史。可以说,没有实事求是这个科学的方法论,便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在探索真理、发现真理、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者一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反对一切弄虚作假的恶劣作风。在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并有力地指导丁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正确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一个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彻底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客观事物,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最后,实事求是是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核心。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毛泽东最先使用“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邓小平曾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提倡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提倡实事求是决不能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严重失误,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国百废待兴,邓小平首先着重解决党的思想路线这一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首先,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涉及建设任务和管理问题,这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问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提髙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 根本利益的事业,社会主义民生事业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业。要 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 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三是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正义,就是 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在全体人民共 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法律和制度体系,努 力营造好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 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其中权利公平是基础机会好是前提,规则公 平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现代社会公平正义体系。在经济发展 的基础上夯实社会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维护和实现社会 公平正义,在公民意识教育中树立公平正观念’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四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建的基础,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五是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理论。兼顾不同阶层利益是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中国,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以及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