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中应注意的6个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中应注意的6个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中应注意的6个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中应注意的6个问题

财务报表是企业内外部相关人员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持续经营能力的窗口。正因为如此,在各个企业在年度财务决算时,需要进行过去一年的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目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陷入了误区

常用的财务指标大家都会照葫芦画瓢计算,但作用有多大有待商榷,有些企业的财务报表很好看,无论是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运营能力指标,还是盈利能力指标都很理想,但没过多久“企业死了”!相反,有些企业财务指标不好看,但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这说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陷入了几个误区:没有掌握企业的个性因素,以点概全;注重数据,但对数据涵盖的本质并不了解,尤其是一些财务人员只会按公式计算指标,但指标为什么高、为什么低搞不清楚;玩数字游戏,根据指标调控企业的经营;财务指标本身存在一定缺陷,比如存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髌骄婊酰饔滴癯杀臼瞧笠狄蛳劢嶙獯嫔唐凡模婊跫劝獯嫔唐罚舶ㄔ牧虾桶氤善罚簿褪撬抵副甑姆肿雍头帜缚诰恫煌ü庋闹副攴治銎笠档木榭隹隙ㄓ衅睢?/p>

二、财务报表分析中应关注的6个问题

1、偿债能力分析要和资产状况结合起来

评价企业偿债能力,一般通过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进行,目前常用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企业在运营这些指标时,要注意企业资产的构成和质量。

企业资产包括货币资金、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等。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其资产价值不但受供求规律和债权人经营状况的影响,而且受科技进步的影响。昨天抢手的“宝贝”,今天有可能一文不值;昨天还纳入无形资产核算的专利,今天可能被新技术所代替;昨天看似无任何风险的债权,今天该债权人有可能一夜破产,三鹿集团在毒奶粉事件发生前拖欠分销商代理费的可能性很小,三聚氰胺曝光后代理费就成了坏账。因此,在财务报表分析中不管应用哪个指标,不要迷信数据,而要理性看待数据背后的资产。

一般情况下,货币资金变现能力很强,但企业如果存在外汇,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四就要格外认真,外汇汇率和外汇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会影响其变现能力,比如泰国通货膨胀和政局动荡使泰铢大幅贬值,同样数量的泰铢其价值有很大差距。股票和证券等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以某时点的交易价格确认,因此该资产能否变现、变现多少也是个未知数,2007年10月份我国大盘指数暴涨到6100多点,2008年12月份跌到1900点左右就是例子。用应收款项衡量偿债能力有很多局限性,比如该款是否属于呆死帐、是否属于费用挂账等,呆死帐没有任何价值。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存货既包括产成品、原材料,也包括系统存料、在产品等,在财务报表分析时要区别对待:产成品和原材料能否变现、售价能否补偿成本费用应重点考察;系统存料和无法销售的在产品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必须的,但不能用来还债。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除土地使用权外,其他无形资产能否还债取决于诸多因素,比如该技术在行业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品牌效益,三聚氰胺未曝光前,“三鹿”是国家驰名商标,事过几个月“三鹿”又是“毒奶粉”的代名词。房屋构筑物、机器设备、在建工程等固定资产能否偿债是有区别的,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构筑物才有价值,同样企业有能力使“在建工程”在短期内达产达效,该工程才有价值,“半拉子”工程对企业来说不是资产而是负债。

2、关注时点数据的可信度。

目前,企业分析运营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这些指标的一个共同点是:分子是时期数据,而分母是某时点数据,当分子一定时,降低分母就能粉饰指标。比如某公司2008年度销售收入12000万元,各季末总资产占用见下表:

时点1月初3月末6月末9月末12月末

资产占用8000 9000 10000 8500 7800

如果资产占用额取年初、年末数据,则2008年总资产平均占用余额(8000 7800)?=7900万元,总资产周转次数为:12000?900=1.52次;

如果资产占用额取年初和各季末数据,则2008年总资产平均占用余额(8000?.5 9000 10000 8500 7800?.5)?=8850万元,总资产周转次数为:12000?850=1.36次;

某公司同一年的数据,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原因是计算资产占用总额的方法不同。假定行业值1.4次,企业取年初、年末余额计算的总资产周转率就大于1.4次,但取各季末数据就小于行业值。实际上企业为达到一定目的,调整资产占用总额和结构不是一件复杂的工作,这就提醒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应多角度看问题。

3、以企业固有的特点出发甄别财务指标是否正常。

受经营方式、行业特点、季节等因素影响,每个企业同一指标会有高有低,我们不应采取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谈指标,在特定环境下指标差不一定是坏事。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大,说明企业资产运营效率高,但在特定条件下该指标高就不是好事。例如,某公司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2008年12月31“应收账款”账面原值250万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150万元,该公司2008年度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为:2000鳎?50-150)=20次。根据周转次数可以得出“该公司应收账款控制较好”的结论,但事实上却隐含着管理的“黑洞”,因为财务报表上列示的应收帐款是已经提取减值准备后的净额,而销售收入并没有减少。其结果是,提取的坏帐准备越多,应收帐款周转天数越少。这种周转次数的减少不是好的业绩,反而说明企业销售管理欠佳。

再比如,甲公司是一家生物制药企业,2008年前三季度经营正常,9月份后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公司销售下滑,为缓解资金压力公司按低于成本价销售产成品,导致2008年末“应收账款”占用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均低于2007年度。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应收帐款周转天数不是否越少越好。因为应收帐款是赊销引起的,如果赊销有可能比现金销售更有利,周转天数就不会越少越好。如果削价销售,应收帐款少,企业获利更少,这种资产周转效率又有什么意义。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应收帐款分析应与销售额分析、现金分析联系起来。应收帐款的起点是销售,终点是现金。正常的情况是三者同方向变动,如果销售额和现金流入减少,却应收帐款增加,这个企业销售环节肯定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要么销售失控,要么存在舞弊现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