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材料力学》1答案

最新《材料力学》1答案
最新《材料力学》1答案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厚壁玻璃杯倒入开水发生破裂时,裂纹起始于()

A. 内壁

B. 外壁

C. 壁厚的中间

D. 整个壁厚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2.

图示结构中,AB杆将发生的变形为()

A. 弯曲变形

B. 拉压变形

C. 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D. 弯曲与拉伸的组合变形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3. 关于单元体的定义,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是()

A. 单元体的三维尺寸必须是微小的

B. 单元体是平行六面体

C. 单元体必须是正方体

D. 单元体必须有一对横截面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4. 梁在某一段内作用有向下的分布力时,则在该段内M图是一条 ( )

A. 上凸曲线;

B. 下凸曲线;

C. 带有拐点的曲线;

D. 斜直线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5. 在相同的交变载荷作用下,构件的横向尺寸增大,其()。

A. 工作应力减小,持久极限提高

B. 工作应力增大,持久极限降低;

C. 工作应力增大,持久极限提高;

D. 工作应力减小,持久极限降低。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6. 在以下措施中()将会降低构件的持久极限

A. 增加构件表面光洁度

B. 增加构件表面硬度

C. 加大构件的几何尺寸

D. 减缓构件的应力集中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7. 材料的持久极限与试件的()无关

A. 材料;

B. 变形形式;

C. 循环特征;

D. 最大应力。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8. 梁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处,它的内力图为()

A. Q图有突变, M图光滑连续;

B. Q图有突变,M图有转折;

C. M图有突变,Q图光滑连续;

D. M图有突变,Q图有转折。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9.

空心圆轴的外径为D,内径为d,α= d / D。其抗扭截面系数为()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10. 在对称循环的交变应力作用下,构件的疲劳强度条件为公式:

;若按非对称循环的构件的疲劳强度条件

进行了疲劳强度条件校核,则()

A. 是偏于安全的;

B. 是偏于不安全的;

C. 是等价的,即非对称循环的构件的疲劳强度条件式也可以用来校核对

称循环下的构件疲劳强度

D. 不能说明问题,必须按对称循环情况重新校核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11. 关于单元体的定义,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是()

A. 单元体的三维尺寸必须是微小的;

B. 单元体是平行六面体;

C. 单元体必须是正方体;

D. 单元体必须有一对横截面。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12. 关于理论应力集中系数α和有效应力集中系数Kσ有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是正确的

A. α与材料性质无关系,Kσ与材料性质有关系;

B. α与材料性质有关系,Kσ与材料性质无关系;

C. α和Kσ均与材料性质有关系;

D. α和Kσ均与材料性质无关系。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13. 梁发生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绕()旋转

A. 梁的轴线

B. 截面对称轴

C. 中性轴

D. 截面形心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14. 阶梯圆轴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

A. 扭矩最大截面;

B. 直径最小的截面;

C. 单位长度扭转角最大的截面;

D.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15. 梁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处,它的内力图为()

A. Q图有突变, M图光滑连续

B. Q图有突变,M图有转折

C. M图有突变,Q图光滑连续

D. M图有突变,Q图有转折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16. 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曲线的曲率最大发生在()处。

A. 挠度最大;

B. 转角最大;

C. 剪力最大;

D. 弯矩最大。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17. 应用叠加原理求梁横截面的挠度、转角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A. 梁必须是等截面的;

B. 梁必须是静定的;

C. 变形必须是小变形;

D. 梁的弯曲必须是平面弯曲。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18. 关于理论应力集中系数α和有效应力集中系数Kσ有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是正确的。

A. α与材料性质无关系,Kσ与材料性质有关系

B. α与材料性质有关系,Kσ与材料性质无关系

C. α和Kσ均与材料性质有关系

D. α和Kσ均与材料性质无关系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19. 三轮汽车转向架圆轴有一盲孔(图a)

,受弯曲交变应力作用,经常发生疲劳

断裂后将盲孔改为通孔(图b),提高了

疲劳强度。其原因有四种答案:

A. 提高应力集中系数

B. 降低应力集中系数

C. 提高尺寸系数;

D. 降低尺寸系数。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20. 一受静水压力的小球,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球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均为三向等压

B. 球内各点不存在切应力;

C. 小球的体积应变为零;

D.

小球的形状改变比能为零。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21. 梁在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处,它的内力图为()

A. Q图有突变,M图无变化

B. Q图有突变,M图有转折

C. M图有突变,Q图无变化

D. M图有突变,Q图有转折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22. 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曲线的曲率最大发生在()处

A. 挠度最大

B. 转角最大

C. 剪力最大

D. 弯矩最大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23. 梁发生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绕()旋转

A. 梁的轴线;

B. 截面对称轴;

C. 中性轴;

D. 截面形心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24.

在对称循环的交变应力作用下,构件的疲劳强度条件为公式:;

若按非对称循环的构件的疲劳强度条件进行了疲劳强

度条件校核,则()。

A. 是偏于安全的

B. 是偏于不安全的

C. 是等价的,即非对称循环的构件的疲劳强度条件式也可以用来校核对

称循环下的构件疲劳强度

D. 不能说明问题,必须按对称循环情况重新校核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25. 梁在某一段内作用有向下的分布力时,则在该段内M图是一条 ( )

A. 上凸曲线

B. 下凸曲线

C. 带有拐点的曲线

D. 斜直线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26. 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截面法、应力、位移、变形和应变的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轴力和轴力图、直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和强度条件、斜截面上的应力、拉伸和压缩时杆件的变形、虎克定律、横向变形系数、应力集中;扭转的概念、纯剪切的概念、薄壁圆筒的扭转,剪切虎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理;静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平行移轴公式、组合图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算、形心主轴和形心主惯性矩概念;应力状态的概念、主应力和主平面、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图解法(应力圆)、三向应力圆,最大切应力、广义胡克定律、三个弹性常数E 、G 、μ间的关系、应变能密度、体应变、畸变能密度;强度理论的概念、杆件破坏形式的分析、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畸变能理论、相当应力的概念;疲劳破坏的概念、交变应力及其循环特征、持久极限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章 a 绪论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截面法、应力、位移、变形和应变的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 材料力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 1、 变形分为两类:外力解除后能消失的变形成为弹性变形;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 残余变形。 第二节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1、 连续性假设:材料无空隙地充满整个构件。 2、 均匀性假设:构件内每一处的力学性能都相同 3、 各向同性假设:构件某一处材料沿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能相同。 第三节 内力与外力 截面法求内力的步骤:①用假想截面将杆件切开,得到分离体②对分离体建立平衡方程,求得内力 第四节 应力 1、 切应力互等定理:在微体的互垂截面上,垂直于截面交线的切应力数值相等,方向均指向或离开交线。 胡克定律 2、 E σε=,E 为(杨氏)弹性模量 3、 G τγ=,剪切胡克定律,G 为切变模量 第二章 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 轴力和轴力图、直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和强度条件、斜截面上的应力、拉伸和压缩时杆件的变形、虎克定律、横向变形系数、应力集中 第一节 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分析 1、 拉压杆受力的平面假设: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且仍垂直于杆件轴线。即,横截面上没有切应变,正应

最新《材料力学》1答案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厚壁玻璃杯倒入开水发生破裂时,裂纹起始于() A. 内壁 B. 外壁 C. 壁厚的中间 D. 整个壁厚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2. 图示结构中,AB杆将发生的变形为() A. 弯曲变形 B. 拉压变形 C. 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D. 弯曲与拉伸的组合变形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3. 关于单元体的定义,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是() A. 单元体的三维尺寸必须是微小的 B. 单元体是平行六面体 C. 单元体必须是正方体 D. 单元体必须有一对横截面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4. 梁在某一段内作用有向下的分布力时,则在该段内M图是一条 ( ) A. 上凸曲线; B. 下凸曲线;

C. 带有拐点的曲线; D. 斜直线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5. 在相同的交变载荷作用下,构件的横向尺寸增大,其()。 A. 工作应力减小,持久极限提高 B. 工作应力增大,持久极限降低; C. 工作应力增大,持久极限提高; D. 工作应力减小,持久极限降低。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6. 在以下措施中()将会降低构件的持久极限 A. 增加构件表面光洁度 B. 增加构件表面硬度 C. 加大构件的几何尺寸 D. 减缓构件的应力集中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7. 材料的持久极限与试件的()无关 A. 材料; B. 变形形式; C. 循环特征; D. 最大应力。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8. 梁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处,它的内力图为() A. Q图有突变, M图光滑连续; B. Q图有突变,M图有转折; C. M图有突变,Q图光滑连续; D. M图有突变,Q图有转折。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9.

材料力学习题答案1

材料力学习题答案1 2.1试求图各杆1-1、2-2、3-3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40 30 20 50 kN,F2 2 30 20 10 kN ,F3 320 kN 解:⑻F 11 (b)F1 1 F,F2 2 F F 0,F3 3 F (c)F 0,F2 2 4F,F3 3 4F F 3F 1 1 轴力图如题2. 1图(a)、( b )、( c)所示 2.2作用于图示零件上的拉力F=38kN,试问零件内最大拉应力发生在哪个截面上?并求其值。 解截面1-1的面积为 A 50 22 20 560 mm2 截面2-2的面积为

A 15 15 50 22 840 mm 2 因为1-1截面和2-2截面的轴力大小都为F , 1-1截面面积比2-2截面面积小, 故最大拉应力在截面1-1上,其数值为: 由 h 1.4,得 h 16 2.9 mm b 所以,截面尺寸应为 b 116.4 mm , h 162.9 mm 。 2.12在图示简易吊车中,BC 为钢杆, AB 为木杆。木杆AB 的横截面面积 A , 100cm 2,许用应力 1 7MPa ;钢杆 BC 的横截面面积A 6cm 2,许用拉应 max F N A F 38 103 A 560 67.9 MPa 2.9冷镦机的曲柄滑块机构如图所示。镦压工件时连杆接近水平位置,承受的 镦压力F=1100kN 。连杆截面是矩形截面,高度与 宽度之比为h 1.4。材料为45钢,许用应力 b 58MPa ,试确定截面尺寸h 及b 。 解 连杆内的轴力等于镦压力F ,所以连杆内 正应力为 匚。 A 根据强度条件,应有 F — ,将h 1.4 A bh b 代入上式,解得 0.1164 m 116.4 mm 1100 103 1.4 58 106 (a)

材料力学联系1答案

1、拉杆或压杆如图所示。试用截面法求各杆指定截面的轴力,并画出各杆的轴力图。 解: (1)分段计算轴力 杆件分为3段。用截面法取图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如图,列平衡方程分别求得: F N1=-5kN(压); F N2=10kN(拉); F N3=-10kN (压) (2)画轴力图。根据所求轴力画出轴力图如图所示。 2. 阶梯状直杆受力如图所示。已知AD段横截面面积A AD=1000mm2,DB段横截面面积A DB=500mm2, 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求该杆的总变形量Δl AB。 解:由截面法可以计算出AC,CB段轴力F NAC=-50kN(压),F NCB=30kN(拉)。

3、用绳索吊起重物如图所示。已知F=20kN,绳索横截面面积A=12.6cm2,许用应力[σ]=10MPa。试校核α=45°及α=60°两种情况下绳索的强度。

4、如图所示AC和BC两杆铰接于C,并吊重物G。已知杆BC许用应力[σ1]=160MPa,杆AC许用 应力[σ2]=100MPa,两杆横截面面积均为A=2cm2。求所吊重物的最大重量。 5、三角架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杆AB为钢杆,其横截面面积A1=600mm2,许用应力[σ1]=140MPa; 杆BC为木杆,横截面积A2=3×104mm2,许用应力[σ2]=3.5MPa。试求许用荷载[F]。

6、悬臂梁受力如图,试作出其剪力图与弯矩图。 1、解: 1)求支反力:0Y =∑, qa R c =, 0M c =∑,222 1 )2(qa a a qa qa M c -=+?-=。 2)截面内力: A 面:0Q A =,0M A =; B 面:qa Q B -=,2B qa 21M - =左,2B qa 2 1 M +=右 C 面:qa 21R Q c c -=-=, qa 2 1 M M c c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 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能科学地辨认材料力学中的各种概念、原理、专业术语,使学生知道材料力学中各种构件的分类、受力过程和变化倾向。理解材料力学中杆件和梁的几种变形形式。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各种理论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和归纳,并且能够指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区别。 熟悉各种概念、原理和定律,掌握其计算与应用的方法。具体反映在: 1. 对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 2. 掌握一般杆类零件和构件的受力与变形原理,具有绘出其合理的力学计算简图的初步能力。 3. 能够熟练地分析与计算杆件在拉、压、剪、扭、弯时的内力,绘制相应的内力图。 4. 能够熟练地分析与计算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应力和变形,并进行相应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5. 对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组合变形情况下的强度计算。对应变状态有关概念有一定了解和认识。 6. 熟练地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7. 能够熟练地分析与计算理想中心受压杆件的临界荷载和临界应力,并对国家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所规定工程压杆的稳定计算方法,有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压杆的稳定性计算。 8. 对杆件的应变能有关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理有一定认识和掌握,并能够熟练地用来计算简单梁、扭转圆轴和简单拉压杆结构的位移,进而计算简单超静定问题的内力。 9.对于常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有初步认识。 10. 对于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初步认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绪论 内容要求: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概念;理解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熟悉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分类。 重点: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 难点:理解变形固体的四个基本假设。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1]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 共20分) 1.轴的扭转剪应力公式τρ=T I P ρ适用于如下截面轴( ) A.矩形截面轴 B.椭圆截面轴 C.圆形截面轴 D.任意形状截面轴 2.用同一材料制成的实心圆轴和空心圆轴,若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则抗扭刚度较大的是哪个?( ) A.实心圆轴 B.空心圆轴 C.两者一样 D.无法判断 3.矩形截面梁当横截面的高度增加一倍、宽度减小一半时,从正应力强度考虑,该梁的承载能力的变化为( ) A.不变 B.增大一倍 C.减小一半 D.增大三倍 4.图示悬臂梁自由端B 的挠度为( ) A.ma a EI ()l -2 B. ma a EI 32()l - C.ma EI D. ma a EI 22()l - 5.图示微元体的最大剪应力τmax 为多大?( ) A. τmax =100MPa B. τmax =0 C. τmax =50MPa D. τmax =200MPa 6.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图示圆轴的强度时,所采用的强 度条件为( ) A. P A M W T W Z P ++()()242≤[σ] B.P A M W T W Z P ++≤[σ] C. ()()P A M W T W Z P ++22≤[σ] D. ()()P A M W T W Z P ++242≤[σ] 7.图示四根压杆的材料、截面均相同,它 们在纸面内失稳的先后次序为( ) A. (a),(b),(c),(d) B. (d),(a),(b),(c) C. (c),(d),(a),(b) D. (b),(c),(d),(a) 8.图示杆件的拉压刚度为EA , 在图示外力

材料力学课程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材料力学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工程设计中结构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本知识及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将常见的结构构件简化为力学模型,较熟练地确定杆件的内力并绘制内力图,较熟练地分析计算杆件由基本变形引起的应力、变形和位移,并运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条件,对杆件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和校核,熟悉基本的材料力学实验,并能测定常用钢材在常温、静载下的力学性能。 Mechanics of material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naval architecture and marine engineering. By study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have a clear concept, necessary basic knowledge, and certain analysis ability for the strength, stiffness and stability of structure in engineering design. Students can simplify common structures into mechanical models, determine the internal forces, analyze the stress and strain caused by the basic deformation of the members, and use the strength, stiffness and stability conditions to analyze, calculate and check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tructures. Students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basic material mechanics experiments, and can determin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mon steel under normal temperature and static load. 2.设计思路: 材料力学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从圆截面杆件的材料力 - 5 -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及公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材料力学的任务 1、组成机械与结构的各组成部分,统称为构件。 2、保证构件正常或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a)强度,即抵抗破坏的能力;b)刚度,即抵抗变形的能力;c)稳定性,即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3、材料力学的任务:研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的规律,为合理设计构件提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 第二节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材料无空隙地充满整个构件。 2、均匀性假设:构件内每一处的力学性能都相同 3、各向同性假设:构件某一处材料沿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能相同。木材是各向异性材料。 第三节 内力 1、内力:构件内部各部分之间因受力后变形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力。 2、截面法:用假想的截面把构件分成两部分,以显示并确定内力的方法。 3、截面法求内力的步骤:①用假想截面将杆件切开,一分为二;②取一部分,得到分离体;③对分离体建立平衡方程,求得内力。 4、内力的分类:轴力N F ;剪力S F ;扭矩T ;弯矩M 第四节 应力 1、一点的应力: 一点处内力的集(中程)度。 全应力0lim A F p A ?→?=?;正应力σ;切应力τ;p =2、应力单位: (112,11×106 ,11×109 ) 第五节 变形与应变 1、变形:构件尺寸与形状的变化称为变形。除特别声明的以外,材料力学所研究的对象均为变形体。 2、弹性变形:外力解除后能消失的变形成为弹性变形。 3、塑性变形: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残余变形。 4、小变形条件:材料力学研究的问题限于小变形的情况,其变形和位移远小于构件的最小尺寸。对构件进行受力分析时可忽略其变形。 5、线应变:l l ?=ε。线应变是无量纲量,在同一点不同方向线应变一般不同。

材料力学1[答案解析]

材料力学 请在以下五组题目中任选一组作答,满分100分。第一组: 计算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1. 梁的受力情况如下图,材料的a。 若截面为圆柱形,试设计此圆截面直径。 10 m q/ kN

2. 求图示单元体的: (1)图示斜截面上的应力; (2)主方向和主应力,画出主单元体; (3)主切应力作用平面的位置及该平面上的正应力,并画出该单元体。 60x 解: (1)、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MPa MPa o 95.34,5.6403030=-=--τσ (2)、主方向及主应力:最大主应力在第一象限中,对应的角度为0067.70=α,则主应力为:MPa MPa 0.71),(0.12131-==σσ (3)、主切应力作用面的法线方向:0/ 20/167.115,67.25==αα 主切应力为:/ 2/104.96ααττ-=-=MPa 此两截面上的正应力为:)(0.25/ 2/1MPa ==αασσ,主单元体如图3-2所示。 x

图 3-1 MPa 0.0 0.25 图3-2 3. 图中所示传动轴的转速n=400rpm ,主动轮2输入功率P2=60kW,从动轮1,3,4和5的输出功率分别为P1=18kW,P3=12kW,P4=22kW,P5=8kW 。试绘制该轴的扭矩图。

4. 用积分法求图所示梁的挠曲线方程和转角方程,并求最大挠度和转角。各梁EI均为常数。 第二组: 计算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1. 简支梁受力如图所示。采用普通热轧工字型钢,且已知= 160MPa。试确定工字型钢型号,并按最大切应力准则对梁的强度作全面校核。(已知选工字钢No.32a: W = 69 2.2 cm3,Iz = 11075.5 cm4) 解: 1.F RA = F RB = 180kN(↑)

材料力学复习提纲

材料力学复习提纲(二) 弯曲变形的基本理论: 一、弯曲力 1、基本概念:平面弯曲、纯弯曲、横力弯曲、中性层、中性轴、惯性矩、极惯性矩、主轴、主矩、形心主轴、形心主矩、抗弯截面模 2、弯曲力: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剪力图、弯矩图。 符号规定 3、剪力方程、弯矩方程 1、首先求出支反力,并按实际方向标注结构图中。 2、根据受力情况分成若干段。 3、在段任取一截面,设该截面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x ,则截面一侧所有竖向外力的代数和即为该截面的剪力方程,截面左侧向上的外力为正,向下的外力为负,右侧反之。 4、在段任取一截面,设该截面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x ,则截面一侧所有竖向外力对该截面形心之矩的代数和即为该截面的弯矩方程,截面左侧顺时针的力偶为正,逆时针的力偶为负,右侧反之。 对所有各段均应写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4、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1、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作图。剪力正值在坐标轴的上侧,弯矩正值在坐标轴的下侧,要逐段画出。 2、利用微积分关系画图。 二、弯曲应力 1、正应力及其分布规律 ()() max max max 3 2 4 3 411-12 6 64 32 z z Z z z z z z z I M E M M M y y y W EI I I W y bh bh d d I W I W σ σσρ ρππα=== = === = = = ?抗弯截面模量矩形 圆形 空心

2、剪应力及其分布规律 一般公式 z z QS EI τ* = 3、强度有条件 正应力强度条件 [][][] max z z z M M M W W W σσσσ= ≤≤≥ 剪应力强度条件 [] max max max z maz z QS Q I EI E S τττ** ≤= = 工字型 4、提高强度和刚度的措施 1、改变载荷作用方式,降低追大弯矩。 2、选择合理截面,尽量提高 z W A 的比值。 3、减少中性轴附近的材料。 4、采用变截面梁或等强度两。 三、弯曲变形 1、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EIy M x ''=- 掌握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的确定法 2、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 掌握六种常用挠度和转角的数据 3、梁的刚度条件 ; []max y f l ≤ max 1.5 Q A τ= max 43Q A τ= max 2 Q A =max max z z QS EI *=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

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初试《材料力学》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明确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掌握分析、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并熟练应用材料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简单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客观题,包括判断题、选择填空题。主观计算题。 (四)试卷题型结构 客观题40分,计算题110分。 三、考查范围 (一)材料力学概述: 变形体,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弹性体,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征;工程结构与构件,杆件受力与变形的几种主要形式;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内力。 (二)轴向拉伸与压缩: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图,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的应力、变形,轴向拉压的强度计算,轴向拉压的超静定问题,轴向拉压时材料的力学性质。 (三)剪切与扭转: 连接件剪切面的判定,切应力和挤压应力的计算;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虎克定律;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时任意截面的扭矩,扭转切应力,圆轴扭转时任意两截面的相对扭转角,圆截面的极惯性矩及抗扭截面模量的计算。

(四)弯曲内力: 剪力和弯矩的计算,根据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五)弯曲应力: 弯曲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的计算,直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弯曲惯性矩和抗弯截面系数的计算。 (六)弯曲变形 挠曲线微分方程,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解简单静不定梁,梁的刚度条件。 (七)应力和应变分析与强度理论 应力状态,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概念,二向应力状态的解析法和图解法;计算斜截面上的应力、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方位;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画法;掌握单元体最大剪应力计算方法;各向同性材料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广义胡克定律,各向同性材料各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体积改变能密度与畸变能密度;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 (八)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杆的应力和强度计算;偏心压缩;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下,圆轴的应力和强度计算;组合变形的普遍情况。 (九)压杆稳定 压杆稳定的概念;常见约束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欧拉公式;压杆临界应力以及临界应力总图;压杆失效与稳定性设计准则;压杆失效的不同类型,压杆稳定计算;中柔度杆临界应力的经验公式;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 (十)动载荷

材料力学1-(答案)

材料力学 请在以下五组题目中任选一组作答,满分100分。 第一组: 计算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1. 梁的受力情况如下图,材料的a 。 若截面为圆柱形,试设计此圆截面直径。 m kN q /10= 2. 求图示单元体的: (1)图示斜截面上的应力; (2)主方向和主应力,画出主单元体; (3)主切应力作用平面的位置及该平面上的正应力,并画出该单元体。 60x 解: (1)、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MPa MPa o 95.34,5.6403030=-=--τσ (2)、主方向及主应力:最大主应力在第一象限中,对应的角度为0067.70=α,则主应力为:MPa MPa 0.71),(0.12131-==σσ (3)、主切应力作用面的法线方向:0/ 2 0/167.115,67.25==αα

主切应力为:/ 2/104.96ααττ-=-=MPa 此两截面上的正应力为:)(0.25/ 2/1MPa ==αασσ,主单元体如图3-2所示。 y x 67.700 33 .19O MPa 0.1211=σMPa 0.713=σ 图3-1 MPa 0.25MPa 4.96MPa 0.250 67.25MPa 0.25MPa 04.96MPa 0.25O 图3-2 3. 图中所示传动轴的转速n=400rpm ,主动轮2输入功率P2=60kW,从动轮1,3,4和5的输出功率分别为P1=18kW,P3=12kW,P4=22kW,P5=8kW 。试绘制该轴的扭矩图。

4. 用积分法求图所示梁的挠曲线方程和转角方程,并求最大挠度和转角。各梁EI均为常数。 第二组: 计算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1. 简支梁受力如图所示。采用普通热轧工字型钢,且已知= 160MPa。试确定工字型钢型号,并按最大切应力准则对梁的强度作全面校核。(已知选工字钢No.32a:W = 69 2.2 cm3,Iz = 11075.5 cm4)

材料力学习题与答案

材料力学习题一 一、计算题 1.(12分)图示水平放置圆截面直角钢杆(2 ABC π = ∠),直径mm 100d =,m l 2=, m N k 1q =,[]MPa 160=σ,试校核该杆的强度。 2.(12分)悬臂梁受力如图,试作出其剪力图与弯矩图。 3.(10分)图示三角架受力P 作用,杆的截面积为A ,弹性模量为E ,试求杆的力和A 点的铅垂位移Ay δ。 4.(15分)图示结构中CD 为刚性杆,C ,D 处为铰接,AB 与DE 梁的EI 相同,试求E 端约束反力。 5. (15分) 作用于图示矩形截面悬臂木梁上的载荷为:在水平平面P 1=800N ,在垂直平面 P 2=1650N 。木材的许用应力[σ]=10MPa 。若矩形截面h/b=2,试确定其尺寸。

三.填空题 (23分) 1.(4分)设单元体的主应力为321σσσ、、,则单元体只有体积改变而无形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单元体只有形状改变而无体积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分)杆件的基本变形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而应变只有________、________两种。 3.(6分)影响实际构件持久极限的因素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加以修正。 4.(5分)平面弯曲的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分)低碳钢圆截面试件受扭时,沿 ____________ 截面破 坏;铸铁圆截面试件受扭时,沿 ____________ 面破坏。 四、选择题(共2题,9分) 2.(5分)图示四根压杆的材料与横截面均相同,试判断哪一根最容易失稳。答案:( ) 材料力学习题二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危险截面是______所在的截面。 A.最大面积; B .最小面积; C . 最大应力; D . 最大力。 2、低碳钢整个拉伸过程中,材料只发生弹性变形的应力围是σ不超过______。 A .σb ; B .σe ; C .σp ; D .σs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 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和要求 材料力学是由基础理论课向设计课程过渡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对后续专业课及工程应用都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述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理论及其应用,包括四种基本变形与组合变形的应力和变形,强度和刚度计算,能量方法与超静定问题,压杆稳定,动载荷与交变应力。 第一章拉伸与压缩 1.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在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轴力图;能熟练进行杆件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 2. 课程内容:轴向拉、压的概念;外力、内力、应力、应变、变形、位移等概念;拉(压)杆的内力、内力图;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杆件的变形计算;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3. 考核知识点:轴力、轴力图;轴向拉压时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时的变形、虎克定律;材料的力学性能(低碳钢、铸铁的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图;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试验及两类材料的比较);轴向拉压的强度条件及强度计算; 4. 考核要求:能熟练运用截面法计算杆件的轴力,正确绘制轴力图;掌握杆件拉、压时的强度计算;掌握杆件的变形计算;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试件拉、压破坏时的现象和原因;掌握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方法。 第二章剪切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连接件的实用计算。通过学习,要求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2.课程内容:剪切构件的受力和变形特点,连接处可能的破坏形式,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考核知识点:剪切和挤压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应力计算。 4.考核要求: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第三章扭转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扭矩图;掌握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能熟练进行轴类零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2.课程内容:纯剪切概念、剪切胡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理;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的关系;扭矩和扭矩图、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弹簧的应力和变形计算;简单扭转超静定问题的计算;非圆截面杆扭转的应力和变形简介。 3.考核知识点:扭矩与扭矩图;切应力、剪切胡克定理;切应力计算公式;扭转强度条件及其应用;刚度条件的简单应用。 4.考核要求:掌握扭矩计算与扭矩图绘制;了解剪切胡克定理;掌握切应力计算公式;能熟练地应用

最新材料力学答案1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1 试求图示各杆1-1和2-2横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a )解: ; ; (b )解: ; ; (c )解: ; 。 (d) 解: 。 2-2 一打入地基内的木桩如图所示,沿杆轴单位长度的摩擦力为f=kx 2(k 为常数),试作木桩的轴力图。 解:由题意可得: ?0 l Fdx=F,有1/3kl 3=F,k=3F/l 3 F N (x 1)=? 1x 3Fx 2/l 3dx=F(x 1 /l) 3

2-3 石砌桥墩的墩身高l=10m ,其横截面面尺寸如图所示。荷载F=1000KN ,材料的密度ρ=2.35×103kg/m 3,试求墩身底部横截面上的压应力。 解:墩身底面的轴力为: g Al F G F N ρ--=+-=)( 2-3图 )(942.31048.935.210)114.323(10002kN -=????+?--= 墩身底面积:)(14.9)114.323(2 2 m A =?+?= 因为墩为轴向压缩构件,所以其底面上的正应力均匀分布。 MPa kPa m kN A N 34.071.33914.9942.31042 -≈-=-== σ 2-4 图示一混合屋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屋架的上弦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下面的拉杆和中间竖向撑杆用角钢构成,其截面均为两个75mm ×8mm 的等边角钢。已知屋面承受集度为 的竖 直均布荷载。试求拉杆AE 和EG 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 = 1) 求内力 取I-I 分离体

得 (拉) 取节点E 为分离体 , 故 (拉) 2) 求应力 75×8等边角钢的面积 A =11.5 cm 2 (拉) (拉) 2-5 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 ,杆的横截面面积 。如以 表示斜截面与横 截面的夹角,试求当 ,30 ,45 ,60 ,90 时各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并用图 表示其方向。 解:

材料力学答案单辉祖版全部答案

第二章 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 2-1 试画图示各杆的轴力图。 题2-1图 解:各杆的轴力图如图2-1所示。 图2-1 2-2试画图示各杆的轴力图,并指出轴力的最大值。图a 与b 所示分布载荷 均沿杆轴均匀分布,集度为q 。 题2-2图 (a)解:由图2-2a(1)可知, qx qa x F -=2)(N 轴力图如图2-2a(2)所示, qa F 2m ax ,N = 图2-2a (b)解:由图2-2b(2)可知, qa F =R qa F x F ==R 1N )( 22R 2N 2)()(qx qa a x q F x F -=--=

轴力图如图2-2b(2)所示, qa F =m ax N, 图2-2b 2-3 图示轴向受拉等截面杆,横截面面积A =500mm 2 ,载荷F =50kN 。试求图 示斜截面m -m 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以及杆的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切应力。 题2-3图 解:该拉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100MPa Pa 1000.1m 10500N 10508 2 63 =?=??== -A F σ 斜截面m -m 的方位角, 50-=α故有 MPa 3.41)50(cos MPa 100cos 22=-?== ασσα MPa 2.49)100sin(MPa 502sin 2 -=-?== ασ τα 杆的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切应力分别为 MPa 100max ==σσ MPa 502 max == σ τ 2-5 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图中还同时画出了低应变区的详图。 试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E 、比例极限p σ、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与伸长率δ,并判断该材料属于何种类型(塑性或脆性材料)。 题2-5 解:由题图可以近似确定所求各量。 220GPa Pa 102200.001 Pa 10220ΔΔ96=?=?≈=εσE MPa 220p ≈σ, MPa 240s ≈σ MPa 440b ≈σ, %7.29≈δ

07310150材料力学性能教学大纲.docx

材料力学性能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课程编号: 07310150 学分:2 学时:30(其中:讲课学时: 26实验学时: 4上机学时:) 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力学、材料工艺学或组织控制等课程 适用专业: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光电、复合材料、材料成型与 加工等各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教材:《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束德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年 6 月第 2 版开课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材料力学性能》是材料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材料在不同条件 下的力学行为及其变化规律,掌握表征材料力学性能的各项指标和测定方法,以及影响 材料性能的内外因素,进一步明确材料的组成―工艺―结构―性能的关系,提高学生正 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材料、改进材料性能方面的能力。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 1、教学内容 (1)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课程学习方法。 2、基本要求 (1)理解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2)了解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课程学习方法。 二、材料在单向静拉伸载荷下力学性能 1、教学内容 (1)拉伸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 (2)弹性变形:弹性变形及其本质、弹性模量、比例极限与弹性极限、弹性比功; (3)弹性不完整性: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和循环韧性; (4)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方式与特点、屈服现象与屈服强度、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应变硬化、颈缩现象、抗拉强度、塑性; (5)材料的断裂:断裂类型和断裂过程、断裂机理和微观断口特征、断裂强度、断裂理论的应用、韧性与韧度。

《材料力学 》

材料力学 一、1-5 CCACA 6-10 DDBAD 二、1-5 ABABB 6-10 ABABA 11-15 ABAAA 16-20 ABBBA 21-25 BBAAA 26-30 BABAA 31-35 BBAAB 36-40 ABAA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在以下措施中()将会降低构件的持久极限 A. 增加构件表面光洁度; B. 增加构件表面硬度; C. 加大构件的几何尺寸; D. 减缓构件的应力集中 满分:2 分 2. 如图: A. A

C. C D. D 满分:2 分 3. 截面上的切应力的方向() A. 平行于截面 B. 垂直于截面 C. 可以与截面任意夹角 D. 与截面无关 满分:2 分 4. 如图1:

B. B C. C D. D 满分:2 分 5. 如图2: A. A B. B C. C D. D 满分:2 分 6. 在相同的交变载荷作用下,构件的横向尺寸增大,其()。 A. 工作应力减小,持久极限提高; B. 工作应力增大,持久极限降低; C.

工作应力增大,持久极限提高; D. 工作应力减小,持久极限降低。 满分:2 分 7. 脆性材料的破坏应力是() A. 比例极限 B. 弹性极限 C. 屈服极限 D. 强度极限 满分:2 分 8. 圆截面杆受扭转作用,横截面任意一点(除圆心)的切应力方向() A. 平行于该点与圆心连线 B. 垂直于该点与圆心连线 C.

不平行于该点与圆心连线 D. 不垂直于该点与圆心连线满分:2 分 9. 如图3: A. A B. B C. C D. D 满分:2 分 10. 材料的持久极限与试件的()无关 A. 材料 B. 变形形式 C.

《材料力学》1答案

《材料力学》1答案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厚壁玻璃杯倒入开水发生破裂时,裂纹起始于() A. 内壁 B. 外壁 C. 壁厚的中间 D. 整个壁厚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2. 图示结构中,AB杆将发生的变形为() A. 弯曲变形 B. 拉压变形 C. 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D. 弯曲与拉伸的组合变形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3. 关于单元体的定义,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是() A. 单元体的三维尺寸必须是微小的 B. 单元体是平行六面体 C. 单元体必须是正方体 D. 单元体必须有一对横截面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4. 梁在某一段内作用有向下的分布力时,则在该段内M图是一条 ( ) A. 上凸曲线; B. 下凸曲线;

C. 带有拐点的曲线; D. 斜直线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5. 在相同的交变载荷作用下,构件的横向尺寸增大,其()。 A. 工作应力减小,持久极限提高 B. 工作应力增大,持久极限降低; C. 工作应力增大,持久极限提高; D. 工作应力减小,持久极限降低。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6. 在以下措施中()将会降低构件的持久极限 A. 增加构件表面光洁度 B. 增加构件表面硬度 C. 加大构件的几何尺寸 D. 减缓构件的应力集中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7. 材料的持久极限与试件的()无关 A. 材料; B. 变形形式; C. 循环特征; D. 最大应力。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8. 梁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处,它的内力图为() A. Q图有突变, M图光滑连续; B. Q图有突变,M图有转折; C. M图有突变,Q图光滑连续; D. M图有突变,Q图有转折。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9.

《 材料力学 》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材料力学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在工程检验与设计中有关力学方面设计与计算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工程结构中构件的承载能力问题。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能够对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践能力。 材料力学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中土木工程专业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土木工程毕业生所需的基本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后续专业课程和有目的从事工程检验与设计工作打下基础。因此材料力学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课程目标 材料力学是由基础理论课过度到专业课程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及基本概念(2课时) 内容: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截面法;应力的概念;线应变和剪应变;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重点讲解:内力、应力和应变的概念和胡克定律。介绍本课程重点内容及学习方法。 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6课时) 内容: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基本概念和实例;截面法、轴力和轴力图;直杆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最大剪切应力;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试验及拉伸时材料的力学性质;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试验及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质;许用应力,强度条件;圣维南原理;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变形;应变能、比能;应力集中的概念。 重点讲解轴向拉(压)杆内力、应力以及强度计算的概念,截面法在求解拉(压)杆内力中的具体应用。详细介绍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重点讲解轴向拉(压)杆的应变和变形计算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

材料力学 第一章 a 绪论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截面法、应力、位移、变形和应变的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 材料力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 1、 变形分为两类:外力解除后能消失的变形成为弹性变形;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 残余变形。 第二节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1、 连续性假设:材料无空隙地充满整个构件。 2、 均匀性假设:构件内每一处的力学性能都相同 3、 各向同性假设:构件某一处材料沿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能相同。 第三节 内力与外力 截面法求内力的步骤:①用假想截面将杆件切开,得到分离体②对分离体建立平衡方程,求得内力 第四节 应力 1、 切应力互等定理:在微体的互垂截面上,垂直于截面交线的切应力数值相等,方向均指向或离开交线。 胡克定律 2、 E σε=,E 为(杨氏)弹性模量 3、 G τγ=,剪切胡克定律,G 为切变模量 第二章 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 轴力和轴力图、直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和强度条件、斜截面上的应力、拉伸和压缩时杆件的变形、虎克定律、横向变形系数、应力集中 第一节 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分析 1、 拉压杆受力的平面假设: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且仍垂直于杆件轴线。即,横截面上没有切应变,正应 变沿横截面均匀分布N F A σ= 2、 材料力学应力分析的基本方法:①几何方程:const ε=即变形关系②物理方程:E σε=即应力应变 关系③静力学方程:N A F σ?=即内力构成关系 3、 N F A σ= 适用范围:①等截面直杆受轴向载荷(一般也适用于锥角小于5度的变截面杆)②若轴向载荷沿横截面非均匀分布,则所取截面应远离载荷作用区域 4、 圣维南原理(局部效应原理):力作用于杆端的分布方式,只影响杆端局部范围的应力分布,影响区的 轴向范围约离杆端1—2个杆的横向尺寸 5、 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0c o s /c o s N N F F p A A αασαα= ==;2 0cos cos p αασασα==, sin sin 22 p αασταα==;0o α=, max 0σσ=;45o α=,0 max 2 στ= 第二节 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1、 材料拉伸时经过的四个阶段:线弹性阶段,屈服阶段,硬化阶段,缩颈阶段 2、 线(弹)性阶段:E σε=;变形很小,弹性;p σ为比例极限,e σ为弹 性极限 3、 屈服阶段:应力几乎不变,变形急剧增大,含弹性、塑性形变;现象是出 α p α α τ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