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3课大堰河 我的保姆

情状;“抚慰”是指安慰,而“抚摸”是用手轻轻按着并来回移动,用在句中恰

好表现爱抚之意。

答案:B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两项是()

A.艾青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从幼年起便濡染了农民的善良,他常常追本

..

溯源

..,想到贫困的乳母和患难的兄弟们。

B.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诗人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生动

地表现了大堰河对诗人无所不至

....的关怀。

C.大堰河虽然生活贫困,却不失希望,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在乳儿冠冕堂皇

....的婚礼上,听到娇美的媳妇叫她“婆婆”。

D.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这种风格在

他新中国成立后的诗篇中表现得更是炉火纯青

....。.

E.诗中描写了他在父母家里的忸怩不安

....和对大堰河感情上的依恋,反映了诗人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萌芽。

解析:A项,“追本溯源”,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此处应为“饮水思源”;B项,“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是贬义词,此处应为“无微不至”;C项,“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常用于贬义;D项,“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E项,“忸怩不安”,形容不大方、羞惭、不好意思的样子,心里慌乱。

答案:DE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人非常善于以日常口语和朴实的描绘来绘景写情,进而使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一种特有的质朴美。

C.诗人在赞美大堰河无私养育她的乳儿的同时,还通过讲述大堰河的不幸遭遇,对给大堰河带来无尽不幸的黑暗社会的愤慨。

D.诗中有些笔墨,看似朴实无华,却将人物的悲惨命运以及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切哀思准确地传达了出来。

解析:A项,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应将“不仅”放在“该诗”后面;B项,“进而”应为“从而”;C项,成分残缺,应在“对给大堰河……”前加“抒发了”。

答案:D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①我的性格、习惯②我之能长大成人③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④是母亲传给的⑤是母亲感化的⑥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A.②⑤③④①⑥B.②⑥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⑥③⑤D.③⑤①④②⑥

解析:全句应从母亲的角度来叙述,母亲对“我”的生命的意义,按遗传、抚养、教化培养的次序,由浅入深,突出“生命是母亲给我的”这个中心句的内涵。

答案:C

(一)阅读下列诗歌,完成7~9题。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7.诗人在第二节中写道“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诗句中对大堰河的称代,由“她”而改换为“你”,这种称代上的变化,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是一首回忆童年生活的抒情诗。由于具有回忆性,用“她”便于写实,写大堰河的勤劳、善良、淳朴,但不便抒情;而用“你”则有利于抒发自己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赞美之情,更容易激起读者在感情上的共鸣。在全诗第11节中也有这样的称代变化。

8.选段第三节开头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整节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由窗外的雪景起兴,忆写了大堰河身后冷落凄凉之景——荒坟盖雪,檐草枯白,小园异主,石椅生苔,这是一幅悲戚的画面,流露出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之情。

9.根据诗节的内容分析选段第一、二节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交代了“我”与大堰河的关系。大堰河是个卑微得连名字都没有的农妇,“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这一点暗示了她与村庄、土地的联系。“我”与她虽然有着不同的出身,但因为她“养育我”的缘故,“我”便与她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我”是她的儿子。由此“我”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地主的儿子,又是农民(土地)的儿子。对“我”而言,后一种身份较前一种身份有更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反复的咏叹“大堰河……”,则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0~12题。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

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10.大堰河的梦“不能对人说”的原因是()

A.这个梦对大堰河来说是非分的。

B.这个梦说出去了,大堰河会在精神上失去寄托。

C.这个梦未能成为现实。

D.这个梦富有神秘色彩。

解析:“地主的儿子”的身份对“我”来说徒有虚名,因为“我”早已成为地主家庭的背叛者,但对贫苦的农妇大堰河来说却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答案:A

11.诗人写大堰河的梦的主要用意在于()

A.以梦表现处于生活最底层的大堰河仍怀有美好的希望。

B.以梦中的欢愉反衬出大堰河在现实中的穷苦、孤寂。

C.进一步表现出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D.鞭挞现实的冷酷,说明大堰河的欢乐只有从梦中才能得到。

解析:注意选段中的省略号,表示梦中情景的省略;而省略号后总结性的语句,表明了诗人的情感指向。

答案:C

12.写五个儿子哭得很悲,对塑造大堰河的形象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起到侧面烘托作用,说明她在家人心目中的地位。使儿子们感念不已的,正是她的勤劳和善良。

13.这首诗的抒情有一个重要特色,那就是通过细节的描绘来抒情。这首诗几乎处处有着准确而生动的细节。这些细节极富表现力,它是诗人从生活体验中精心选择的结果。这表现出了诗人惊人的观察力和把握能力。而感情,就融注于这些精彩的细节之中。

运用细节描写,展现一段生活场景。感情要真挚,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在火热的太阳下,那头老牛的汗开始顺着布满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往下流,喘气越来越重,走得越来越慢。我抬眼望望父亲,他也一脸的汗水,眼望着牛,眼中分明流露出关爱与感激,这头牛为我们家出力已六七年了,但父亲并没有停止吆喝,手中的鞭高高地扬着,不肯放下。

__③__靠对其他国家的殖民和掠夺崛起;__④__不同于其他许多经历过殖民统治的发展中国家,曾经完全丧失了历史的连续性,被迫在经历了完全的殖民化过程后再独立。中国__⑤__付出过惨痛的代价,__⑥__它的历史的连续和现代化的国家转型一直在持续。

①②③④⑤⑥

A 不仅只也既/ 那么

B / 既又也虽然但

C 不但/ 还而且因为所以

D 既仅/ 并且不是而是

答案:B

4.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流行词本身并不具备褒贬倾向,比如使用“小鲜肉”“颜值”等词语,__①__,使用这类词语说明使用者格调不高,而在喜欢的人看来,__②__,无需遮遮掩掩。词语无罪,__③__,因此,喜不喜欢某个流行词,其实是一种价值观之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在不喜欢的人看来②则是对美的一种坦荡追求③该思考的是词语背后的价值观

5.下面是某校“研学旅行”活动的设计方案,请把这个方案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研学旅行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要确定研学旅行目的地、活动具体项目,备好行囊;具体研学活动为实地考察、研学采访、旅行采风;活动结束后以组为单位完成研学旅行报告。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7题。(10分)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6.对上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E.本诗从实处落笔,直写自己与土地的关系,表现了自己决心生于土地,歌于土地,葬于土地,与土地生死相依、忠贞不渝的强烈情感。

解析:D项,“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点明主题,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鸟”即是“我”——诗人自己;E项,作者不是从实处落笔,而是从虚处落笔,不是直写自己与土地的关系,而是通过想象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浑然不觉。

答案:DE

7.本诗的中心意象是“土地”,请谈谈你对这一意象的理解。(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来作为寄情和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这里的“土地”,不再单纯是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象”。她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其中聚集着作者对祖国和大地母亲深深的爱。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11分)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8.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黎明景象?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作者选取了“紫蓝”“青灰”“绿”“微黄”等词语写原野色彩丰富,用“新鲜的乳液”写薄雾,用“黎明穿上了白衣”写晨光,概括这些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描绘出一幅原野色彩丰富,薄雾朦胧、新鲜,晨光熹微的黎明景象。

9.有人说本诗的两个“看”字独有妙处,请你结合诗歌进行简要赏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炼字能力。答题时,要注意两个“看”字的语境,然后再看作者这样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第一个“看”字引起读者注意,突出“微黄的灯光”最后的“颤栗”,表现了黑夜渐渐消退,黎明即将到来;第二个“看”字直接抒发诗人的感叹,强烈表达了诗人对黎明即将到来的欣喜之情。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0~11题。(11分)

冰凉的夕阳

桑恒昌

断脐

从我的脚下

蜿蜒到母亲坟前

攥满满一把土

直至攥出我的体温

继而

攥出我的心跳

若掘地为井

一定会得到

母亲为我

积攒了四十年的乳汁

离墓地越来越远了

母亲怀中

从春抱到夏

从夏抱到秋的蒲公英

还翩翩地追在后面

后面的后面

伸手可及

是冰凉的夕阳

10.对这首小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5分)()

A.第一节诗中,诗人人到中年,却设想自己是一个“断脐”的婴儿,“断脐”延伸到母亲的坟前,减少了时空跨度,缩短了母子之间的距离。

B.第二、三节诗中,诗人祭扫于坟前,“攥土”攥出体温和心跳;母亲长眠于地下,积攒下四十年的乳汁:奇特的想象,状写了儿子对母亲的爱。

C.题目“冰凉的夕阳”是全诗抒情的线索,夕阳是冰凉的,诗人的心也是冰凉的,全诗感情的基调是哀婉悱恻的。

D.第四节诗中,诗人以夕阳下的“蒲公英”“翩翩地追”暗示母子亲情永远相连。

解析:C项,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状写的是母子亲情。“亲情”是贯穿全诗的线索。

答案:C

11.在诗歌的结尾,诗人说“伸手可及/是冰凉的夕阳”,“夕阳”给人的印象一般是温暖的,是遥远的,为什么诗人说夕阳是“冰凉的”,是“伸手可及”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冰凉”和“伸手可及”都是诗人心理上的感触。此诗是祭奠母亲的,表达了对亡母的思念,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悲伤的,感情是凄楚的。母亲虽去世多年,但诗人对母亲生前的印象是深刻的,因此诗人说夕阳是“冰凉的”,是“伸手可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