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启示》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启示》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启示》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仿生过程:知道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2.过程与方法。

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制作简单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交流合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新科技、新产品;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二、重难点分析:

了解仿生的整个过程,尝试仿生设计。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韭菜、葱叶、一角硬币、一元硬币等生物材料、实验报告单、

纸张(模型)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葱的启示

(一)产生问题,提出假设

1、播放视频,其中有高大的树木、宽大树叶的植物。

2、讲述:(结合视频)在自然界中,植物为了生存,特别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都会想尽办法长得更宽或者更高。

3、讲述:认识这两种植物吗?葱和韭菜都是草本植物,为什么葱长得高?韭菜就低矮一些呢?大家手里也有,对比着仔细观察,看小组能找到葱长得高的秘密吗?(板书:葱)

4、学生分组观察。(每组准备韭菜和葱)

5、学生汇报提出假设。(粗、根、多层、空心)

6、提问:大家见过长在地里的葱吗?我拍了张照片,一起来看(投影:长在地里的葱)。葱直直得长在地里,风都不容易把它吹倒。大家认为影响葱长得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学生汇报

(因为粗—比较一样粗的葱叶和韭菜叶、空心(画图)—和结构有关系、多层—去除几层试验效果,引导学生观察每一层的结构、根——拿在手里的部分作比较)

7、提出假设:通过我们的分析,猜测葱长的高是和它的结构有关系。

(二)实验验证

1、提问:我们把葱的这种结构称为管状(板书:管状)结构,像韭菜叶这样的先叫它平面结构吧。管状结构和平面结构相比有什么好处呀?对于葱长得高来说,有什么帮助呢?再观察一下手中的葱,交流一下你们的看法。

学生讨论。

2、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原因。

学生汇报(结合实物):

不容易倒,追问为什么不容易倒;结实、坚固

立得住,为什么立得住,说明这种结构怎么样啊?可以承受更大的力量。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说明它承受力大?

拿在手里、分别吹气

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葱的管状结构比韭菜的平面结构承受力大。到底大多少呢?(停顿,看举手情况)

3、提问:我们只要知道了它们分别能承受多大的力量,是不是就可以比较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具体怎样做才能知道这两种结构分别能承受多大的力量呢?小组讨论讨论。

学生汇报。

测力计——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放东西——放同样的物体,比如说什么?那种结构能够放的东西多,而且不变形就说明承受力大。4、讲述:如果老师给大家提供两张纸和一些同样重量的垫圈(投影),你能不能设计个方法来证明管状结构比平面结构的承受力大呢?当然你也可以利用你手头的物品(比如铅笔盒、透明胶带),咱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多,而且直观。

5、学生讨论实验方法:

学生汇报实验方法。

教师指导:结合回答内容。首先我们根据葱的管状结构做了一个模型(板书:模型)然后和平面的纸作比较,看哪个能够放的垫圈数量多。(板书:平面纸管状纸垫圈数)大家听懂了吗?

对于这个方法还有补充吗?放垫圈的时候应该怎么样(摆放位置、轻拿轻放)?纸的跨度呢?把纸筒直接放到桌子上吗?(拿在手里不够准确,老师还准备了纸杯)

等学生全部理解了实验方法后,介绍记录单(投影)。垫圈、纸和记录单都在信封里。出示投影(明确对比实验要注意条件统一)。

学生进行实验。

6、汇报。(学生先说:平面纸可以放几个,管状纸的可以放几个。最少要叫3个组的同学。板书表,简单记录。方便学生分析)

板书设计:

平面纸管状纸

硬币数

7、提问:大家看,通过这些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8、小结:筒状结构比平面结构承受力大。

(三)启示

1、提出问题:当我们通过对葱的研究,了解到管状结构承受力大的时候,你又想到了什么?补:同样的材料,变成管状的承受力就会变大;管状结构承受力大,生活当中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2、学生汇报:管子、建材、烟囱(投影补充:可见管状结构是非常有利用价值的)。

小结:我们通过研究葱,了解到葱是管状结构的,接下来我们又通过研究制作纸筒模型,验证了这种结构具有承受大的优点,并且根据这个优点可以研发出很多有价值的产品,如钢管、烟囱、电线杆、旗杆等等。(板书:旗杆……)板书设计:葱管状结构模型旗杆

二、归纳、仿生

1、提问:管状结构用途真多。(结合板书)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按照这种模式或过程发明出来的?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

3、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投影

板书设计:

葱管状模型旗杆……

三、总结、生物的启示

1、提问:请大家看(结合板书),有什么共同点吗?

归纳:都属于生物类,都制作了模型,都是生物具有的特点或特性2、结合发言,指导归纳:像这种利用生物特性发明物品的方法,在科学上称为仿生(板书:仿生)。这一切都源于生物带给我们的启示(板书:生物的启示)。

3、讲述、提问:在刚才的研究中,我们曾经搭建过这样的模型(展示),大家看,像不像一座桥啊,我们刚才了解到平面结构的承受力非常有限,那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来增加桥面的承受力呢?

看图(投影)纸杯之间的距离10cm,老师还会再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张纸,咱看哪个小组只用这张纸对它加固之后,桥面承受力最大,能够放得垫圈最多。

大家觉得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在放垫圈的时候能不能放在桥墩上?要放在桥面范围之内。

4、学生操作。

5、学生展示。

你认为你们的作品能放多少个垫圈?还有超过他们的吗?谁想到前面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想从多少垫圈开始放?(多个小组展示、板书记录垫圈数)

讲述:时间关系,没法一一展示了。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通过改变形状,我们可以增大桥的承受力。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葱的观察,了解到它具有管状结构的特性,通过对管状结构模型的研究,知道管状结构比平面结构承受力大,接着又通过搭桥实验,发现在对模型进行研究的时候也会有意外的收获,比如它们(结合板书:波浪型、角型……)也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来看(投影:纸箱、石棉瓦、瓦、槽型钢)这些都非常具有利用价值。

6、提问:(如果有时间的话)请大家看这座桥,我们知道平桥承受力很小,课人们在设计中为什么把他们设计成这种样子呢?

(简单处理)

总结:时间过得真快,今天这节课玩得高兴吗?回家之后还想玩儿吗?看(投影:树叶)再普通不过的树叶,下课之后研究研究它,看能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生物的启示

平面管状

葱管状模型旗杆硬币数0 60 6

…………

生物特性模型产品

——————————>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一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一 一、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细菌、霉以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2、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的细菌。 3、在捏橡皮泥玩具的过程中,虽然橡皮泥的()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 产生,所以它属于()变化。 4、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有(),其中( )是最大的行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 。 5、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小格子构成,这些小格子叫()。 6、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二、我会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不是水滴里的微生物是()。 A、鼓藻 B、草履虫 C、水蚤 D、青霉菌 2、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A、牙齿变白 B、容易睡觉 C、清理微生物 D、促进生长 3、第一个直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 B、布鲁诺 C、麦哲伦 D、哥伦布 4、我们家乡的地形属于()。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5、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6、()的做法是正确的。 A、向大海倒垃圾 B、乱伐森林 C、改造沙漠 D、围湖造田 7、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蜡烛熔化 B、木材做家具 C、铁块变铁水 D、馒头发霉 8、当你的预测与实验后的结果不相符合时,你是()。 A、相信预测 B、相信事实 C、再做一次 D、问同学或老师 9、紫甘蓝水是()。 A、碱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指示剂 D、去污剂 10、显微镜的物镜放大10倍,目镜放大15倍,那么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 A、10倍 B、15倍 C、25倍 D、150倍 三、我会判断(共25分) 1、如下图用一支蜡烛做太阳,用一支小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转。当转道位置1时,北半球阳光_________射,是_________季;南半球阳光__________射,是_______季。(12分) 2、自然界物质的变化有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面是酒精灯加热水的实验,你知道它有哪些变化吗?并说明你判断的依据。(10分) 3、小明发现他的喝的牛奶变质了。变质后的牛奶是什么物质呢?这个问题一直围绕在小明的心里。他想起紫甘蓝水可以鉴定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于是做了以下的实验:小明首先制作紫甘蓝水,然后把紫甘蓝水加到变质的牛奶里,发现牛奶变成红颜色了!你知道变质的牛奶是属于什么物质吗?。(3分) 四、我来探究(共35分) 1、①学校板报小组要布置一期主题为“感恩的心”板报。②为了使板报内容丰富,而又能让离板报最远的同学看清内容。他们进行了下面的探究:③怎样使板报内容丰富,又能让离黑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南北极不变B.南北极改变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20分)一、填空题。(.电灯在使用过程中把电6能转化为()。 一起时,就直7.当电池的两极被导线接连动.滑轮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旗杆顶端安装的是定滑轮,吊车的吊钩上随生物一起移动的是 1 A.断路B.短路C.通路 滑轮,大型起重机上安装的是滑轮组。 ()。8.猴多生活在炎热的丛林,鱼只能生活在水里等事实说明 B.鱼的生活空间小A.猴的生存本领差2.像铁塔那样骨架式的构造通常叫做框架结构结构。C.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3.根据能源可否再生,将它分为 9.下列植物中属于开花植物的是()。4.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凤仙花B.海带CA.蕨类.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5 .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10二、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30分) 分))(20三、判断题。(”。x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使用杠杆,一定能省力。(x 1.下列简单机械中不属于轮轴的是()。2.鸡蛋能承受较大的重量,是因为鸡蛋皮很厚。(x )A.镊子C.自行车车把.方向盘 B 3.相同的材料改变了形状,它们的抗弯曲能力也会发生变化。(x ).下面不属于斜面应用的是(2 ).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4√(A.爬楼梯上楼C.玩跷跷板.螺丝刀拧螺丝钉 B .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5 (√3.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 6).我们在上坡时感觉到斜面越平缓越费力。(x .脚骨的数量多B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脚部肌肉发达 C 7.电能可以转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合集)新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合集)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60% 1、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 2、微生物在自然中分布极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微生物. 3、细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形态. 4、_____________细菌学家_______________首先发现________________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 5、人的身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6、______________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8、____________________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__________________! 9、1957年苏联发射了____________________;宇航员_______________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1969年__________________月球.20xx年10月我国宇航员_____________搭载__________________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14圈. 10、地球赤道周长___________千米,赤道半径_________________千米,地球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地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2、地壳的岩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地震. 13、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_____________,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__,海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科学测试六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六年级科学测试六年级科学上册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10% 1、改变材料的(),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颜色 B、亮度 C、硬度 D、形状 2、()具有稳定性,利用()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A正方体框B 长方体框架C三角形框架D四边形框架 3、()的物体稳定性好。A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B上小下大 C上重下轻D上大下小、上重下轻 4、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横卧桥墩的巨大框架都是由横切面为“()”形的钢材构成的。 A、“V” B、“L” C、“U” D、“T” E、“工”字 二、多项选择题。8% 1、()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A圆顶 形 B圆锥形 C圆柱形 D 球形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 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 力。 A、“V” B、“L” C、“U” D、“T” E、“工”字 三、填空题。19%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和“()”, ()比()容易弯曲。 2、拱形可以向()和向()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

能够承受很大的重量。 3、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的材料(柱子)和 ()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 ()比()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 强()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4、像这样弯曲的纸的形状叫()。 5、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 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7、()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8、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 ),足拱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9、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 四、连线题。4% 1、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 五、判断题。24% 1、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 2、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六年级上册科学概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 3.用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4.杠杆尺上有,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 工具。杠杆尺处于平衡状态时:× = ×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杠杆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杠杆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有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点,秤砣是点,称重物处是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点,手握物体处是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 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点。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的机械,叫做。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刀杆是。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力。 3.轮轴可以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这时整个扳手是,螺帽部分是。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在一个位置而不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但不能。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但不能。 3.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六、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使用滑轮组既能,又能。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 3.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 名称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所起的作用 如果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重量的物品50千克,最省力的是,其次 是,不省力的是。 七、斜面的作用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

城西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下列工具中利用了杠杆原理的是()。 A启瓶器 B、方向盘 C、动滑轮 2.把相同的重物沿着不同的斜面向上提升,最省力的是()。 A、B、C、 3.火车钢轨是一种形状稍微变化的()字形钢。 A、“工”字形 B 、“口”字形 C、“A”形 4.为了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 A、立着放 B、横着放 C、斜着放 5.用同样的材料做电线杆,做成()最坚固。 A、空心的方形的 B、实心的圆形的 C、空心的圆形的 6.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 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B、脚骨的数量多 C、脚部肌肉发达 7.当杠杆的支点离用力点近而离阻力点远时,杠杆是()的。 A 、不省力也不费力 B 、费力 C 、省力 8.大齿轮有32个齿,小齿轮有8个齿,大齿轮转1圈小齿轮转()圈。 A、6 B、5 C、4 9.认真观察下列现象,哪种情况可能会平衡()。

A B、C、 10.骑着自行车上坡时,把后轮的链条打到()的齿轮上比较省力。 A、随意 B、较小 C、较大 11.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A、B、C、 12.“称砣虽小,能压千斤”是利用了()原理的结果。 A、轮轴 B、斜面 C、杠杆 13.下面三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瓶子,最不容易倒的是(▲)。 A. B. C. 14.当拱形受到压力时,压力() A、向下传递 B、向外传递 C、向下、向外同时传递 15.下边三种形状中的()是增强抗弯曲能力实验中抗弯力最强的。 16.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因为() A、美观 B、省力 C、坡度小 17.框架结构的塔很牢固,主要是因为()。 A、支撑力大 B、上部大下部小 C、抗凤能力弱 18.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简单机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筷子夹菜,一点都不费力,它是省力杠杆 B.宁水龙头的时候很轻松,它是省力的 C.用剪刀剪大小的时候,特别轻松,它一定是省力的 19. 升降式窗帘顶部安装的滑轮属于()。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20.如图下面的扳手转动同样的螺丝帽先用()更省力。

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 班别: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括号0.5分,共22分) 1、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万种。 2、人们通常根据植物在某一方面的明显特征,将他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3、月球的不同形状叫()。每月的初一出现的月相叫(),十五或十六出现的月相叫()。 4、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万种。 5、具有脊柱的动物叫()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动物。 6、19世纪中期,法国微生物学家()发现温度杀菌法,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微生物学家,人们把这种消毒方法称为()法。 7、动物、植物、()、()()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8、电磁铁磁的大小与( )、( )有关。 9、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体积大小排列为()、()、()、()、()()、()、()。 1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地球的自转形成地球上的(),地球公转形成地球上的() 11、“哈雷”彗星每隔()年左右绕太阳转一圈。 12、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叫()。 13、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质从()转化为()。 14、电磁铁通电后(),断电后()。 15、电磁铁是一种将()转化为()的装置。 16、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产品”是()()。 17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它可以分为()和()。 18、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 19、细菌的特点是:体积(),多数细菌的繁殖速度(),多数细菌对人类是()的。 二、判断。(每个一分,共10分) 1、蝙蝠、猫头鹰都是鸟。() 2、病毒比细菌小得多,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3、细菌、病毒可以用肉眼看到。()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一、单元名称:显微镜下的世界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 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也是生命中的一类。 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会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用图画和语言描述。 2、对病菌有初步的了解,认识一些种类,知道它们的正、反两方面。 四、课时安排: 1、水滴里的生物1课时 2、做酸奶1课时

3、馒头发霉了1课时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课时 1、水滴里的生物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2、认识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 3、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4、体验探索微观世界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 水样和显微镜 四、教学过程: 1、取水样(课前布置,注意安全)观察水样,引出显微镜的观察活动。观察水(颜色,透明度),还能看到水中有些什么吗? 用显微镜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2、用显微镜寻找并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认识显微镜的各个部分了解起功能。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3、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通过阅读课文资料,了解微生物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 借助资料,知道学生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认识细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 观察牙缝和木质菜板上的微生物。激发学生探究微生物的兴趣。 你观测到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的?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试题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克服阻力的位置叫(),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有()的作用。轮轴中的轮越()越( )。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有()的作用。 9、斜面的坡度越( ),在斜面上提升物体就越( )。螺丝钉的螺纹越( ),旋进去就越( )。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而是自行车()的作用。 11、在自行车中,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 12、在自行车中,最小的大齿轮带动最大的小齿轮,转速会( )但( );最大的大齿轮带动最小的小齿轮,转速会( )但( )。 13、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 )机械组成。各式各样的工具就是( )。 14、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17、问答题 (1)请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 答: (2)我们的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S”形? 答: (3)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根棍子和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动。”你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吗? 答: (4)简单机械的作用有哪些? 答: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 )和横放的材料( )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和(),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增加横梁的(),能增强横梁的()。 3、增加横梁的(),能大大增强横梁的()。 4、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有关 5、材料的宽度越(),抗弯曲能力越();材料的厚度越(),抗弯曲能力越()。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6、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但增加了材料的()。增加了()是能大大增强了材料的()。 7、拱形能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和(),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这就是拱形承载重力的特点。 8、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和( )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 ),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9、圆顶形可以看成( )的组合,它具有( )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 )向外推的力。 10、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 ),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 ()、()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11、生物体中的拱形:()、()、()、()、()、()。 12、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 ),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 )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 )——足弓,他可以更好的承载人体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 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 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

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知识点整理

1、像橇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杠杆_。它上面有三个重要的位置:用力的点叫做_用力点_;克服阻力的点叫做_阻力点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支点_。 2、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 和较小的“轴” 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我们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在轴上用力要费力。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一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 7、滑轮组结合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优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8、螺丝钉、_盘山公路_、_引桥_等都是运用斜面的原理。 9、自行车通过齿轮和链条,把我们蹬脚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 10、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优点,又没有了拱向外推的力,所以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所有形状中最坚固的是_球形_。 11、正方形和三角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其中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利用它可以增强各种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12、一张纸,通过改变厚度、宽度、形状等方法都可以改变它的抗弯曲能力。 13、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肋骨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护。 14、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电能、热能、风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我们把储存在食物、燃料中的能量叫化学能。和运动有关的能量叫动能。 15、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电视就是把电能转化成了光能、声能。 16、电磁铁由__线圈__和___铁芯__组成,它的南北极和磁力大小都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改变_线圈的缠绕方式、电池的连接方式__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通过_增加线圈的圈数、增加电池数量_和_增加铁芯的大小_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17、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量,它们的能量来自于太阳。 18、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装置。 19、我们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太阳。 20、石油、天然气是亿万年前大量的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 21、植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也可以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也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2、身体中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有脊柱的动物包括鸟类,鱼类,哺乳类等。 23、能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脊柱动物叫哺乳动物。 24、昆虫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 25、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阳光、水源、空气、地域和合适温度等。 26、像鲫鱼那样,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动物叫鱼类。 27、像蚂蚁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叫昆虫。 28、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鸟类。比如我们常见的鸡、鸭、麻雀和燕子等。

六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湘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以减少()蒸发。 2、()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3、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消费费者者)。 4、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 5、动物们通过()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6、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 7、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淘汰汰) 8、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9、植物适应环境,一般表现为具有()性。 二、判断题。 1、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 v v )) 2、小华画了一条食物链:虎→羊→草。 ( x x ) 3、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 v v ) 4、根总是向下生长,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 ( v v ) 5、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 v v ) 6、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 v v ) 7、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相同的需求。 ( v v )

8、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v v)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v v) 10、自然界和生态瓶不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不会受到影响 (x x) 11、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 衡。(v v) 1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x x) 三、单项选择题。 、)的方向生长。 1、仙人掌的根会朝着(A A、 A、有水 B、无水 2、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B B)。 A 制养者 B 生产 者 C 消费者 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B B) 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 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A A)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 A) 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 6、春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B B)。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7、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的(A A)。 A 栖息地 B 居住 地 C 生活区 8、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称为(C C)。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六年级上册 主编:郁波 本册执笔:常瑞祥陈维礼尚秀芬 责任编辑:殷梦昆 目录 使用说明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主要材料清单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工具和机械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使用工具 第2课杠杆的科学 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第4课轮轴的秘密 第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6课滑轮组 第7课斜面的作用 第8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形状与结构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抵抗弯曲 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3课拱形的力量 第4课找拱形 第5课做框架 第6课建高塔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能量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电和磁 第2课电磁铁 第3课电磁铁的磁力(一) 第4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第5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6课电能和能量 第7课电能从哪里来 第8课能量与太阳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生物的多样性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 第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3课多种多样的植物 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第6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第7课谁选择了它们 第8课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四、评价建议 五、教学案例 六、参考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习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习题 2013-12-18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一棵“顽强”的小树 一、填空题: 1、植物生长时具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 二、选择题: (1 )植物向着阳光生长的特性叫()。A、向地性B、向水性C、向光性 (2)下列条件中,不是达尔文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时的条件是() A、单侧光照 B、湿棉条 C、锡箔罩 (3)不论菜豆“脐”的指向是朝上、朝下、还是朝左、朝右,菜豆的根都会向下生长,植物的这种特性叫()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 三、判断题: (1)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且互不遮盖,这是适应人类绿化工作的需要。()(2)山坡上树木的树干大多斜伸出来而不是笔直向上生长,这是植物向水性的体现。()(3)“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第二课从“南橘北枳”说起 一、填空题: (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 (2)植物的生活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 (3)动物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湿的变化。 (4)九月九燕飞走,三月三()来钻。 (5 )苹果性喜(),栽植不宜()。 (6 )麦怕水淹(),蝉怕水淹()。 二、问答题: 1、“橘生淮难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大双甜的柑橘,移植到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小又酸的枳子,橘和枳仅仅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受水土气候很大。 二、连线:为下列植物找到对应的生活环境。 骆驼沙漠 鸵鸟 胡杨草原 斑马 丹顶鹤 芦苇沼泽 鲨鱼 马尾藻海洋 第三课走进池塘 一、问答题: 1、什么食物链? 答: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就像一条链子一样,一环扣一环,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按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将食物链分为捕食链、腐食链、和寄生链。2、什么叫种群? 答: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叫种群。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 一、我会填空28分 1、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人_。 2、食物通常在和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3、_________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_________的 4、石头长期在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逐渐破碎这就叫_________。 5、能够使紫甘蓝水变_________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能够使紫甘蓝水变___________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6、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 7、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苏联航天员。 8、使我们持续地提出问题并试图找出答案。 9、是有依据的猜想。 10、_________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二、我会选择。选择一个准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20分 1、做酸奶需要一种细菌是。A、酵母菌B、青霉菌C、大肠杆菌D、乳酸菌 2、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它就是。A、细菌B、病毒C、轮虫D、细胞 3、我们人为地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由外向内分别是。A、内核、外核、地幔B、地核、地壳、地幔C、地核、地幔、地壳D、地壳、地幔、地核 4、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A、拦河筑坝B、围海造田C、开采矿石D、种植庄稼 5、铁钉在什么地方会生锈。A、绝对无水的空气中B、煮沸过的蒸馏水里C、有氧气、二氧化碳和盐的水里D、浸泡在植物油里 6、关于月球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在月球上两个人互相讲话却听不见B、在月球上种下的植物不能成活C、在地球上重400牛顿的物体在月球上也是400牛顿D月球上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近270℃ 7、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A、水星B、金星C、海王星D、天王星 8、人类使用望远镜、运载火箭、各种航天器去探索宇宙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制作人是。A、法国科学家卡蒂娅·喀夫特和摩希斯·喀夫特B、英国科学家弗莱明C、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D、英国科学家胡克 9、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对于一棵树叶发黄、逐渐掉落的树下列提出的不是假设的是。A、可能有虫害B、可能被水淹死的C、树叶上有很多刺毛虫D、可能是老死的 10、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对待这些变化不准确的方式是A、女孩子要避免着凉适当运动B、不吸烟、不酗酒C、穿高跟鞋很美观要多穿D、不拔胡须那会损伤毛囊使细菌侵入人体 三、我会判断准确的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在括号里划“×”20分 1、青霉菌不是微生物。 2、当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3、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4、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部分:填空 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 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空气、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活动方案:(1)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2)思考怎样控制这些因素的变化;(3)把实验方案写下来,进行推敲和修改。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受阳光的影响),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根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灯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对于可受光照的植物来说,光照(充足)的植物生长较好。 8、植物的茎和叶的生长都有(向光性,根和生长有(向水)性和(向地生长)的特性。 9、由于(“喜好”)的不同,各种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各不相同,但都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10、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肥料)等。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一单元试卷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2.所有的杠杆都省力。 ()3.各式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 ()4.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动滑轮省力。 ()5.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6.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 ()7.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8.镊子很轻,所以是省力工具。 ()9.斜面有坡度,所以费力。 ()10.有的滑轮组省力,有的滑轮组费力。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 1.把螺丝钉从木头里取出来,用()最省力,方便。 ①剪刀②螺丝刀③镊子 2.升旗仪式上,我们将国旗升起时,旗杆顶部是()。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3.下列工具中不省力的工具是()。 ①剪刀②钉锤③镊子 4.杠杆在()的条件下是省力的。 ①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②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③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5.以下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的是()。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6.在下列工具中,()是省力的杠杆。 ①镊子②电工钳③螺丝刀 7.在杠杆尺左边第3格上挂2个钩码,在它的右边第1格上挂()个钩码,杠杆尺才能平衡。

①3个②4个③6个 8.沿着盘山公路上山比沿着笔直公路上山感觉轻松多了,所走的路程()。 ①比笔直公路长②比笔直公路短③和笔直公路一样长 三、连线(将相关联的部分用线连起来)(16分) ①杠杆方向盘②螺丝刀图钉 轮轴开瓶器撬棍啤酒瓶 斜面塔式起重机小刀大石头 滑轮组盘山公路开瓶器木螺钉 五、看图做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给下列滑轮组绕线,组成滑轮组。2.标出下面杠杆的三点。 3.在最省力的轮轴下打“√”。4.在最省力斜面下打“√”。 五、实验与分析(18分) 下面是604班的同学用动滑轮做实验的记录表。(6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由一个较大“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简单机械的比较:

10、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1、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重点知识: 第一课:抵抗弯曲 1、房子、桥梁等都有柱子和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 2、横梁一般是立着放置的; 3、形状和结构影响着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4、增加纸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纸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I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瓦楞纸板的结构不但呈W形,而且纸板的里面是又折又黏合的,这样虽然减少了纸板的宽度,要降低一点抗弯曲能力,却增加了纸板的厚度,从而大大增强了纸板的抗弯曲能力,所以,瓦楞纸板的结构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