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310013 浙江杭州 解放军117医院 余秀华 张 宏 施 红 徐爱芬 李 黎

近20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妇女的生命和身心健康。大多数乳腺癌发生于乳腺导管及末梢导管上皮,其中80%是浸润性导管癌(又称硬癌),其他有乳头状导管癌、髓状癌等。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及介入性超声等诊断手段对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1 高频二维超声图像特征

根据检查需要,病人一般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两手上举,充分暴露双侧乳房。采用高频探头(715~1010MHz)可以提高分辨率。将探头直接轻放于乳腺上,横切、纵切、冠状切及以乳头为中心作放射状扫查,声像图由浅至深,依次显示皮肤、皮下脂肪组织、乳腺腺叶及乳腺导管、胸大肌及肋骨组织。当发现乳腺病灶时,探头放于此处仔细观察病变的细微结构。多数恶性肿瘤具有特征性改变,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111 典型乳腺癌的共同特征 (1)肿瘤边缘不整,无包膜,边缘呈“毛刺状”或“蟹足状”改变。(2)内部多呈不均质、实性低回声,中心有液化坏死时,可见无回声暗区。(3)肿块后方回声衰减。Staror[1]认为,边缘回声的特征诊断价值最高,作为乳腺癌典型表现,特异性9914%,阳性预测值为9118%。

112 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 (1)微小钙化斑点:乳腺肿块内良性钙化较粗糙,呈弧形,钙化斑点较大,而恶性钙化呈簇状分布,钙化斑点微小,又称“砂粒样钙化”,后方无声影;(2)肿瘤纵横比:比较肿块的纵径(前后径)与横径(左右径),恶性肿瘤的纵径往往大于横径,这是鉴别良、恶性肿块的重要指标[2];

(3)弹性法:可反映病变组织的硬度或弹性,其机制是将低频(<1kHz)机械振动加至肿块,并以常规超声观察肿块受外力作用后所产生的应变反应,乳腺癌平均组织弹性率即被压缩厚度的百分数明显降低[3],为313%(最大为14%),纤维腺瘤为2411% (最大为66%)。2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诊断

211 CDFI诊断 目前常用半定量法来判断乳腺肿瘤内血流信号的丰富程度并进行分级,0级:肿瘤内未发现血流信号;Ⅰ级:肿瘤内少量血流,可见1或2个点状或细棒状细胞;Ⅱ级:肿瘤内为中量血流,可见3或4个点状或1支较长血管,血管长度>肿块半径;Ⅲ级:肿瘤内有多量血流,可见5个以上点状或2支较长血管。

正常乳腺组织及大多数乳腺良性肿瘤血供少, CDFI探不到彩色血流或仅探及细微信号(0级或1级),而乳腺癌CDFI多表现为病灶周围或内部可见中量或丰富血流信号(2级或3级)。诊断中应注意:(1)二维图像未见肿块,但CDFI显示血流丰富,不一定是癌肿;(2)有些体积较大的良性肿瘤,因血供增多,CDFI发现丰富的血供,甚至呈“彩球状”;

(3)对于<2cm的乳腺肿块,如CDFI探及Ⅱ级或Ⅲ级血流信号,并为高速低阻的动脉频谱,则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可达8814%。

由于乳腺组织血供来源复杂,个体差异大,尚不能对良、恶性肿瘤的多普勒血流频谱制定出鉴别诊断的临界值。目前,CDFI检测主要用于判定乳腺肿块血供的丰富程度[4]。

212 CDE诊断 CDE不依赖于角度,不会发生混叠现象,具有很高的血流敏感性,更接近血管的真实形态。恶性肿瘤表现为周边型和穿入型血流,以穿入型多见。这种穿入性血管即是肿瘤的滋养血管,作为诊断恶性病变指征,其诊断符合率为8918%[5]。但是,CDE也有其局限性,如血流不显示方向、速度,易产生闪烁伪像。根据我们的经验,观察乳腺肿块时,应分别观察CDFI和CDE。对于高速血流频谱检查以CDFI为佳,而低速细小血流以CDE为优。

3 超声造影诊断

超声造影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乳腺肿瘤血管的

研究。目前常用的静脉注射全身性超声造影剂有白蛋白微囊包裹空气微泡,如Albunex;半乳糖制剂,如Levovist;氟烷类有机制剂,如Fluososl2DA。这类造影剂的微泡直径小于8μm,可通过肺毛细血管,在血液中存留时间5min以上。利用微气泡的气2液界面,可极大地增强多普勒散射信号,从而提高彩色多普勒检测低速血流的敏感性。注射造影剂前,用彩色多普勒观察乳腺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然后在外周静脉(常用手背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即刻观察。静脉注入造影剂后,乳腺肿块CDFI均见增强,乳腺癌注药后较注药前显示甚多的血管分支。特别是对肿块位置深在或≤2cm的乳腺癌,可明显显示出癌血管的特征:癌血管排列不规则,从肿瘤周边伸入内部,走行弯曲,甚至形成动静脉瘘。

4 介入性超声诊断

凡是缺乏乳腺癌典型声像图表现者皆为介入性超声诊断的适应证。乳腺病变多数需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细胞学或组织学穿刺活检,甚至手术切除也需要术前定位。根据声像图最佳显示乳腺肿块为原则,病人采取相应体位,正确选择进针部位,细致观察进针途径及针尖位置,以获取准确的病变组织。对于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或乳房甚大、肿块小而深在者,可在超声引导下用金属定位针或甲紫着色定位,以利快速确定病变区和准确切除病灶。

参 考 文 献

1 Stavros AT,Thickman D,Rapp CL et al.Solid breast nodules:use of sonograph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Ra2 diology,1995,196:123

2 燕 山,徐秋华,龚雷盟等1女性乳腺小肿块的高频声像图研究1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4,10(3):1

3 曹世龙1肿瘤学新理论与新技术1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71900

4 杨 扬,王玉兰,李慧珍等1彩色及脉冲多普勒判断乳腺肿块性质的价值1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15(1):54

5 韩增辉,王全华,钱蕴秋等1能量多普勒显像鉴别乳腺肿块1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7,13(1):34

(编校:周晓洲 收稿:2001-07-10)

乳腺增生病的超声诊断210002 江苏南京 解放军81医院 司 芩 穆红艳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非炎性、非肿瘤的腺内组织增生性病变,常见于女性青春期后,以30~40岁最为多见。多发生于单侧,也可双侧。以乳痛、乳胀(疼痛为周期性改变,于月经前或两次月经中期最为显著)、乳腺组织局部增厚及大小不等的结节为主要症状。病理检查见有乳管上皮增生、乳管扩张、阻塞、囊肿形成、乳管纤维组织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此病称谓繁多,如乳腺结构不良、囊性小叶增生症及纤维囊性增生症等。该病常与乳腺癌或乳腺纤维瘤并发,恶变率017%~24%。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因其方便、确诊率高、病人无痛苦等优点而成为该病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

1 超声检查方法

111 直接法 线性或扇性探头,频率7~10MHz。将探头直接放在乳腺病变处进行检查,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病变周围血运状况。此法灵活,方便,一般无伪差。

112 间接法 仰卧或侧卧位,乳腺病变处置水槽、水囊或衬垫,其上置探头,除进行横切扫查外,还可纵切或斜切扫查,并与健侧乳腺进行对比观察。

2 声像图特征

211 乳痛症 (1)无明显肿块,系周围小叶不规则发育及轻度增生,经期后可消失,属功能性改变;(2)无明显肿块回声,乳腺腺体组织增厚不明显,仅见腺体回声不均匀或有不规则稀疏区;(3)触诊可及结节,但声像图上相应部位见不到结节;(4)彩色多普勒显示:无特殊血供改变。

212 乳腺腺病 可单侧也可双侧发生,肿块无包膜,界线不清。发展过程分为三期,即小叶增生期、纤维腺病期、纤维化期。肿块多为单侧、坚韧,月经后不消失。乳腺组织增厚明显,回声弥漫增强,有时还可见到大小不等、范围在2cm内的结节,其结节

BI—RADS分类在超声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BI—RADS分类在超声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在诊断乳腺癌 中的价值分析。方法:212例乳腺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检查,并对发现的254个结节进行常规BI-RADS分类,术后病理结果与BI-RADS对照分析。结果:254个结节中,BI-RADS 3类40个,4a类106个,4b类42个,4c类40个,5类22个,6类4个。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结节162个,恶性结节92个,BI-RADS分类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5.6%(88/92),特异性为82.7%(134/162)。结论:超声BI-RADS分类诊断乳腺癌敏感性较高,具备很好的应用价值。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发病首位[1]。近年来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已成为危害我国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随着超声设备特别是高频超声及检查技术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手段,高频超声对乳腺病灶可以非常清楚地识别,广泛应用于临床[3]。本文对212例乳腺患者,共254个结节行BI-RADS分类,探讨BI-RADS 分类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住院手术患者212例,女211例,男1例,年龄26~65岁,平均(4 2.8± 3.2)岁,患者因乳房胀痛或触及肿块前来超声检查。 1.2 设备使用HITACHI Asc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5~12 MHz。 1.3 方法212例患者手术前应用高频超声常规检查,患者取仰卧位、侧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及腋窝,按照1~12点钟放射状、多切面连续扫查法,确保检查无盲区,并对所发现肿块重点观察,记录肿块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及衰减,内部有无钙化,腋窝淋巴结有无结构异常,详细记录并工作站留存资料。超声结论包含肿块的物理性质,超声BI-RADS分类,临床建议及随访。 1.4 BI-RADS分类标准及评价参照北美放射学会制定的超声BI-RADS分类标准(第4版)为基础,结合患者年龄等参考因素等进一步细化,进行乳腺超声评估[4]。0类,超声不能有效地评估病变,需结合其他检查(如MRI等)行进一步检查;1类: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改变,每年随访1次;2类,超声提示良性病变,无恶性病变的特征(见图1),每6~12个月随访1次;3类,可能的良性病变(恶性危险度≤2%),建议3~6个月随访1次,无异常则1年随访1次,至少随访2年;4类,可疑异常(恶性可能为3%~94%),建议行穿刺活检;5类,高度可疑恶性(恶性可能≥95%),应积极进行治疗;6类,活检病理已证实为恶性病变。分析BI-RADS分类并对比病理的敏感性、特异性。

男性乳腺切除术后发生乳腺癌1例报告

男性乳腺切除术后发生乳腺癌1例报告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7岁。因”左乳腺切除术后2年,左乳房肿块7d”于2012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2年前因左侧乳房发育伴局部疼痛不适而行左乳腺切除术,术中保留乳头,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一直未觉特殊不适。7d前无意中发现左乳房原切口下方出现一肿块,局部无红肿,全身无畏寒、发热。未作任何处理而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 血压120/76mmHg,左乳头下方可见一2cm的手术疤痕,原切口下方可触及2个1.5cmx1.0cm的肿块,表面光滑、边缘清晰、质地较硬、活动度尚可、无压痛。左腋顶部可触及一个 1.5cmx0.5cm肿大的淋巴结。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2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左乳房肿块性质待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局麻下行左侧乳房肿块包括乳头切除术。术后标本病理报告:”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胚抗原(CEA)1.83ng/ml,糖类抗原199(CA199)12.54u/ml。2012年10月21日在全麻下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术后标本病理检查示:皮肤切缘、四周切缘、底切缘均未见癌侵犯,找出腋窝淋巴结11枚,见癌转移(1/11)。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示:ER(±)、PR(++)、Ki-67约1%(+)、C-erb-2(-)、P53(-)。根治术后2w出院,术后1个月开始化疗,目前已进行6个疗程,化疗仍在进行。 2讨论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占男性肿瘤0.2℅~1.5℅,占乳腺癌的1℅[1]。呈地域性分布,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1]。患者一般無典型的临床表现,多数表现为乳晕下方无痛性肿块,极少数患者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当肿瘤逐渐增大可出现乳头凹陷、溢血或溢液。诱发男性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个人体质、基因变异、情绪焦躁、精神创伤、吸烟、高温环境以及废气等因素有关。尤其是长期酗酒者,肝功能障碍导致肝脏分泌对雌激素灭活的影响,以及乱服营养保健品等。另外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体内水平失衡遗传有一定的关系。综合文献[3]分析该病具有以下特点:①发病年龄比女性高,②病程比女性长,80%以上的患者病程大于6个月,③就诊比女性晚,④早期漏诊率及误诊率高,⑤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⑥病理类型多为浸润性导管癌。 本病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由于发病率底,重视程度不够,多数病例均以乳房肿块行肿块切除,而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对男性乳腺癌的治疗,文献[4]报道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各种治疗手段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对局限期的患者一般首选改良根治术,术后根据手术切缘、淋巴结累及情况及分期采用术后辅助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局限期晚期患者可采用新辅助化疗,待病灶缩小后再手术治疗。有转移的晚期患者根据激素受体情况决定采用内分泌治疗。由于该病目前尚无有效、标准化的治疗手段,许多方法的

2020版:乳腺癌诊疗指南和临床实践历程(全文)

2020版:乳腺癌诊疗指南和临床实践历程(全文) 近年来,中国乳腺癌临床实践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回顾既往发展历程,从引进并学习NCCN指南,推广规范化治疗,到参与St.Gallen共识,随后开展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研究,探索循环肿瘤细胞应用,推动智能决策的研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指南;中国乳腺癌历程走过了学习吸收、创新提高的发展之路。 一、NCCN指南:学习国际指南、普及规范诊疗 临床医学经历了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的转变[1],医疗行为对指南的依赖性也在逐渐增加。NCCN是由28个癌症中心组成的非营利联盟,致力于患者护理、研究和教育等工作。在提高和促进癌症护理质量的过程中,NCCN认识到创建适合患者、临床医师和其他卫生保健决策者使用的临床实践指南的重要性。基于此,NCCN在1996年推出了首部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共涵盖八个瘤种。NCCN指南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包括肿瘤筛查和预防、治疗、支持性护理和特定人群的四大类近80部指南,对不同阶段和类别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模式都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具有直接的临床指导意义。 2006年由孙燕院士牵头,NCCN指南中文版(cNCCN指南)工作启动,江泽飞教授负责乳腺癌部分的讨论和执笔。cNCCN乳腺癌指南在学习原版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特别注意采用"推荐'建议""考虑"等区分不同级别的证据[2]。首部cNCCN乳腺癌指南中,还提出了中国专家对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建议,使指南兼具国际

标准和中国特色。2007—2011年,cNCCN乳腺癌指南在保留原版精华的基础上,继续吸收中国特色内容,逐年更新。 2007年指南中提出,年龄<35岁的年轻患者复发和再发风险相对较高,患者在接受保留乳房手术时应充分知情;同时补充了中国开展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检测应参考的标准和指南。 2008年NCCN乳腺癌指南中,将21基因检测作为指导辅助化疗的依据(2B类证据)。考虑到该检测在国内尚未普及,cNCCN乳腺癌指南中将21基因检测作为可选手段,不做推荐;同时考虑到中国实情,尤其是中国临床研究开展尚不普及,对激素受体阴性或激素受体阳性但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患者,如仅有骨或软组织转移,或仅有无症状的内脏转移,建议考虑严格遵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原则进行1次内分泌治疗。 2009年cNCCN乳腺癌指南中删除了9周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方案,同时将中国《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等纳入注脚。 2010年纳入了《中国HER2阳性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并提出了"中国专家根据危险度推荐化疗方案的原则"。 2011年删除了艾日布林、地诺单抗等在中国不可及的治疗药物,同时考虑到药物毒性,删除了EC×8周期辅助化疗方案(表1)。

超声在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与分析研究

超声在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与分析研究 【摘要】目的:本文重在探讨超声检测对乳腺的检测价值,尤其在恶性肿瘤的诊断方面。资料与方法:本文采用2010~2014年乳腺恶性肿瘤患者30例,女性28例,年龄30~70岁, 平均年龄50.3岁;所xuan病例中男性2例,年龄63―66岁,平均年龄64.2岁。医学实践 中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在医学研究中采用仪器Alilent―Sonos45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 频率7.5MI-Iz。检测方法:让患者取常规平卧位或侧卧位。检测中长轴以乳头为中心,以放 射状连续扫查。结果:乳腺恶性肿瘤的分布:30例患者中单侧病变者27例,双侧病变者1例。其中左乳病变18例,右乳病变14例,乳头下有病变。 【关键词】超声诊断;乳腺癌检查;诊断研究 1.乳腺癌的表现及危害 乳腺癌对女性身体有着非常大的危害,医学上界定为是从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恶性肿瘤中位于女性恶性肿瘤的前几位。乳腺癌 的发病部位通常发于外上象限,其次发生在乳晕区,内上象限。乳腺癌身体危害非常大,但 是在临床表现上却不容易被发现,乳腺癌在发病初期没有任何症状,最初的表现通常是在一 侧的乳房有无痛性肿块、质硬、边界不清多为单发,在肿块处皮肤有凹陷、并且皮肤的颜色 有所改变,一般呈现出呈橘皮式颜色、同时会有乳头凹陷的情况,在肿块存在的乳房同侧的 腋窝下存在有淋巴结,乳腺癌的晚期会有更大的危害,如通过体内的血循环会有所转移,侵 犯身体的肝、肺、骨骼,而且预后差。 临床数据表明,乳腺癌呈现出年龄趋向年轻化的的趋势,这对广大妇女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不但直接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也对下一代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乳腺癌的预 防和科学诊断和治疗工作,尤其是作为乳腺癌的及时诊断是治疗核心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 和临床医学实践,对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出如下重要的特点:(1)在形态上呈不规则形状,在周边上不清,凸凹不平;(2)在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关系上,没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粘连;(3)在回声方面,回声没有规律、不规则,表现为内回声不均匀或呈低回声或回声粗 糙等症状;(4)检查中会发现后方有声衰减。以上四点是超声对乳腺癌诊断中概括出的重 要特征。 2.研究所采用的临床资料 本组30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病理分类:浸润性导管癌17例(56.7%);浸润性小叶癌5 例(16.7%);单纯癌1例(3.3%);导管内乳头状瘤并导管内癌3例(10%);髓样癌 2例(6.7%);间质肉瘤1例(3.3%);浸润性小叶癌合并灶性导管癌1例(3.3%)。 3.临床分析 临床医学实践表明,乳腺恶性肿瘤的声像图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边缘:粗糙回声增强,呈强回声晕占74.2%。边缘尚清,似有包膜,见侧方声影占25.8%。(2)内部回声:15 /30例呈实性非均质性回声,14/30例表现均匀的实质性回声,3/30例超声显示囊实混合型。2/30超声显示囊肿样回声。其中1例湿疹样癌仅表现乳晕皮肤表面局限性增厚。(3) 后方衰减仅占21.8%。(4)纵径横径比值大于1,占88.4%。通过对本组30例乳腺恶性 肿瘤观察,a.发病年龄及分布:年龄多见于40岁女性,男女比2:28。乳腺恶性肿瘤好发部位:在外上象限多见,第二发病部位为内上象限次之,再次为外下象限,内下象限少见。b. 病理分类:根据相关的研究数据,发病率依次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单纯癌、 导管内乳头状瘤并导管内癌、髓样癌、其他类型癌较少见。乳腺恶性肿瘤病理的改变与癌组 织浸润及周围纤维反应增生有关。 4.研究结论

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是指对于未发现远处转移的初治乳腺癌患者,在计划中的 手术治疗或手术加放疗的局部治疗前进行的全身系统性化疗[1-2]。新辅助化疗 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随着各类临床 试验和新的治疗理念不断涌现,其治疗模式也从曾经单一的化疗,转变为当前 基于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的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靶向治疗联合化疗、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等。随着新的循证医学数据不断充实,各种治疗理念和临床 实践的差异也越发明显,如何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新辅助治疗适应证,优化患者 的治疗策略并改善治疗结局仍存在争议。结合最新的研究数据和理念,中国乳 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组就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抗HER2联合化疗中,新辅助治疗目的及适应证、手术治疗规范、新辅助治疗前后的评估规范以及新辅助治疗方 案和策略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争议内容,进行了深入、详细的研讨,联合发布《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旨在更好地指导中国临床 医师进行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实践。 1、新辅助治疗的目的和适应证 专家组首先明确了在当前临床实践过程中,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应该从实际的临 床需求出发,以治疗的目的为导向,主要包括:① 将不可手术的乳腺癌降期为可手术乳腺癌;② 将不可保乳的乳腺癌降期为可保乳的乳腺癌;③ 获得体内 药物敏感性的相关信息,从而指导后续治疗以期改善患者预后。对于美国国立 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中提及的新辅助治疗潜在目的还包括将不可保腋窝的乳腺癌降期为可保腋窝,中国专 家对此持审慎态度,认为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前哨淋巴结评估假阴性率高、长 期安全性数据不足等风险,并不常规推荐将对已经证实转移的区域淋巴结进行 降期保腋窝作为新辅助治疗的目的[3-4]。 当前在不同的指南和共识中对于新辅助治疗适应证的描述存在较大的差异[1-2,5-6],在明确新辅助治疗目的的基础上,绝大多数专家认同在临床实践中应 以上述3点治疗目的为导向行新辅助治疗,绝大多数专家认为并非所有需要行 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都推荐行新辅助化疗。 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专家组就不同肿瘤负荷以及乳腺癌亚型的患者是 否优选新辅助治疗进行了逐一讨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淋巴结状态、分子分 型等)的情况下,当肿瘤负荷较大时,中国专家更倾向于推荐优选新辅助治疗,83%的专家推荐浸润性病灶大于5 cm的乳腺癌患者优选新辅助治疗,而其他单 一病理学因素(如肿块大于3 cm或淋巴结阳性)并不能作为优选新辅助治疗的依据。 多数专家(63%)认可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是预后替代的研究终点,对患者采用预期pCR率高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7-8]。在新辅助后辅助治疗方面,CREATE-X和KATHERINE临床 试验提出,针对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患者,如未达到pCR,可通过强化辅助治疗来改善预后[9-10]。在临床实践中,能否基于这两项临床试验的结果而对所有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推荐新辅助治疗尚存在争议。专家组强调CREATE-X和KATHERINE临床试验是辅助阶段临床试验,仅提示针对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pCR的患者可采用辅助阶段强化治疗的策略,

男性乳癌15例临床分析

男性乳癌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5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男性乳腺癌病程长、预后差、生存率低,以改良根治術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对男性乳癌的主要治疗模式,预后与临床分析有一定的关系。 标签:男性;乳腺癌;治疗;预后 本文对我院自2010年3月~2013年10月共收治的1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患者发病年龄为36~82岁,平均57岁,病程3~36个月。临床表现都为乳头乳晕复合体下无痛性肿物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1例伴有乳头溢液,2例肿块与皮肤有粘连或破溃,8例伴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体检触及肿物光滑、边界不清、质硬、表面不平、多无压痛。其中有女性乳癌家族史2例,雌激素治疗史3例。 1.2诊断术前乳腺检查B超检查10例,其中8例诊断为乳癌或考虑乳癌可能性大,其余患者术前诊断男性乳房发育症,怀疑乳癌可能而手术,所有患者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获病理证实,术后病例提示浸润性导管癌8例,髓样癌3例,粘液腺癌2例,硬癌1例,单纯癌1例。本组中10例做了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其中ER阳性7例(70%),PR阳性9例(90%),ER、PR均阳性6例(60%)。 1.3方法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采用乳癌根治切除术2例,改良根治术13例。术后单纯放疗2例,单纯内分泌治疗2例,8例患者术后行辅助化疗4~6周期(环磷酰胺+阿霉素/表阿霉素+氟尿嘧啶)。腋淋巴结有转移者行术后放疗(腋锁区、内乳区和胸壁区照射),3例患者予以化疗加内分泌治疗(他莫昔芬10 mg Bid,3~5年),1例因化疗中发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中断化疗,2例未坚持规范服药。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法。 2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1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15例患者中2例失访,其余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15年,13例患者中现仍生存有4例(31%),发生远处转移死亡9例(69%,其中3例肺转移、2例肝转移、4例发生多器官转移)。本组5年总生存率为70%,5年无瘤生存率为60%,10年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最新资料推荐------------------------------------------------------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王建华 [摘要]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 乳腺钼靶 X线摄影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尤其对脂肪型乳腺,诊断价值较高。 超声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 CT 检查可用于不能扪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MRI 具有较高的对软组织的对比性,它比 X 线、 CT 和 B超能更好的显示肿瘤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使其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诊断;钼靶 X 线摄影; CT;超声;MRI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少见于男性。 发病率逐年上升,平均年增长率为 2%~3%。 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有乳腺钼靶 X 线摄影、超声、 CT、MRI。 几种检查方法各有各自特点及优势,清楚了解各种检查方法特点,合理使用检查方法,能早期确诊乳腺癌的诊断,指导手术进行,适当减低患者经济负[1-4]。 1 / 11

担,具有明显的经济及社会效益1 病因及临床表现乳腺癌多发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较高的妇女中,其病因尚未明了。 多数学者认为,与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当卵巢分泌雌激素过多时,长期慢性刺激敏感的乳腺组织,可导致乳腺组织的增殖和癌变。 乳腺癌多表现于无痛性肿块,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而易被忽视。 外上象限乳腺癌发病率最高,约占 43%。 肿块边界多不清(但髓样癌与黏液癌界清),活动度不大,质较硬。 部分患者乳头可有溢液,多为血性或浆液性,乳头回缩,皮肤呈橘皮样或酒窝样改变,少数可破溃或增厚。 乳腺癌常见淋巴结转移,可于腋下触及结节,其次是锁骨上、内乳区淋巴结,可沿血行转移至肺、胸膜、骨、肝、脑、肾等部位,部分可直接侵及胸壁周围组织。 2 病理学分型 2. 1 非浸润性癌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当癌瘤局限在乳腺导管或腺泡内,未见突破其基底膜时称非浸润性癌。 包括: ①导管内癌;②小叶原位癌;③乳头湿疹样腺癌,不包括伴发浸润性癌者。 2. 2 早期浸润性癌包括①小叶癌早期浸润;②导管癌早期浸润。 2. 3 浸润性特殊型癌包括: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82例疑诊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检查阳性率为78.0 %。其中超声直接征象阳性率较低,为70.2%;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直接征象阳性率高,为93.8%;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直接征象阳性率低,为17.2%。结论阑尾炎超声检查阳性率与阑尾炎不同病理类型有关,高频探头对阑尾炎分型有意义。 关键词阑尾炎;超声检查;高频探头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ultrasonography in appendicitis. Methods A total of 282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appendicitis were examined by ultrasonography and the results of ultrasonography were compared with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findings.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ultrasonography was 78.0%. The positive rate of direct signs was 70.2%,and positive rate of simple appendicitis and chronic appendicitis direct signs was 93.8%. The positive rate of direct sign was 70.2%,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edematous appendicitis and adrenal appendicitis direct sign was 93.8%. Conclusion The positive rate of appendicitis is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pathological types of appendicitis,and high frequency probe is of significance to the typing of appendicitis. 【Key words】Appendicitis;Ultrasonography;High frequency probe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急腹症之一,因阑尾位置先天变异等诸多因素,易致误诊,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超声识别阑尾炎的能力大大提高。本文对本院282例疑诊阑尾炎患者行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作对照分析,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282 例疑诊阑尾炎患者均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海淀医院住院患者,男189 例,女93例,年龄14~68 岁,平均年龄(47.7±21.8)岁。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腹痛,其中可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可伴发热、恶心、呕吐。体检示下腹或右下腹不同程度压痛,部分伴肌紧张,反跳痛。血象为白细胞不同程度增高。 1. 2 方法使用AlokaSSD4000,GE-LOGIQ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2.0~5.0 MHz或9.0~14.0 MHz。患者取平卧位、左斜侧卧位,两腿弯曲尽量放松腹肌,先使用凸阵探头于右下腹、右侧腹、中下腹行多方位扫查,重点显示回盲部与升结肠,探头逐渐行至盲肠末端,平放右下腹部,用体表加压法进行多切面交互扫查,在腹壁与腹膜后的腰大肌,髂内动、静脉之间可见到肿大的阑尾与盲肠相延续。发现可疑阳性时,再改用高频探头重点扫查可疑

男性乳腺癌术后放疗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男性乳腺癌术后放疗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发表时间:2019-07-24T14:16:15.8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7期作者:李欢欢毕良文张丽珍 [导读]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中少于1%,在所有乳腺癌中占1%。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疗科江苏南京 210011) 【摘要】目的:了解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在男性乳腺癌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2例男性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相关文献复习。结果与结论:男性乳腺乳腺癌的术后放疗指征多参照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可能在降低男性乳腺癌局部复发方面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此外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射治疗也不失为男性乳腺癌治疗的一种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男性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7-0114-01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中少于1%,在所有乳腺癌中占1%[1]。目前男性乳腺癌治疗多参照女性乳腺癌,多采用以手术为主,内分泌、放疗、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至今关于男性乳腺癌辅助放疗的数据是有限的,其作用仍不十分明确。本文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疗科自2004年—2019年期间收治的2例行术后放疗的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1.1 病例一 患者男,74岁,五年半前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右乳浸润性癌,侵及乳头皮肤组织,底切缘(-),右腋下(0/8),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免疫组化提示ER(+)40%,C-ERB-2(2+)。进一步行FISH检测示Her-2基因扩增。四年半前在我科行术后放疗,右侧胸壁照射剂量DT:48.6Gy/27Fx,右锁骨区及引流口照射剂量DT:50Gy/25Fx。术后曾行化疗及赫赛汀治疗,长期行内分泌治疗。患者一年前出现两肺及纵膈淋巴结转移,再次予化疗联合赫赛汀治疗。后因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基础疾病较多且既往肝功能明显受损等情况,仅予内分泌治疗,随访至今存活,局部未见复发,转移病灶稳定。 1.2 病例二 患者男,56岁,于十年前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右乳浸润性癌,乳头下方及周围组织中见癌组织,基底阴性,腋窝淋巴结阴性(0/6)。术后五月行放疗,胸壁、锁骨区和内乳区均完成DT:50Gy/25Fx。术后曾行化疗。放疗后一年半后复查骨扫描考虑肋骨转移,予以骨修复及化疗,长期内分泌治疗至今。随访至今存活,未见局部复发及其他转移灶。 2.讨论 男性乳腺癌被发现时多处于中晚期,故治疗效果欠佳,预后较差。目前男性乳腺乳腺癌的术后放疗指征多参照女性乳腺癌。有研究显示[2],与女性乳腺癌相比,男性乳腺癌患者更具有侵袭性,多为T2-4期、靠近乳头、淋巴结阳性、雌激素受体阳性或孕激素受体阳性、淋巴管浸润,并且很少有Her2/neu阳性或三阴性。男性乳腺癌局部皮肤和乳头受侵比例更高,且具有与女性乳腺不同的解剖结构,尤其因脂肪组织含量明显减少而导致手术切缘不足时,男性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的使用比女性乳腺癌更为频繁。我们报道的两例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腋窝淋巴结检出数均<10个,均有乳头及周围皮肤受侵(T4),有术后放疗指征。 关于男性乳腺癌辅助放射治疗的作用存在争议。张玉倩等[3]对北京协和医院的24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7例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放疗,有2例局部复发,作者认为辅助放疗可能降低局部复发率。有文献报道[4]术后辅助放疗显著改善局部复发(24%vs 4%),但总生存率并没有获益。Wang XX等[5]研究发现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相关生存期比淋巴结阴性的要低。最近一项基于SEER数据库的研究[6]显示术后辅助放疗对于淋巴结阳性的男性乳腺癌患者可能有生存获益。 但王绩钊[7]等对47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发现是否放射治疗对生存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我科治疗的两例病人,例1已存活五年半,例2已存活十年,且均未出现局部区域复发,但均出现了远处转移,提示术后放疗在降低局部复发率方面可能起到一定作用,控制远处转移的效果欠佳。但截止现在我科只接诊两例,需要进一步的扩充病例数及进行多中心协作临床研究进行证实。且男性乳腺癌患者大多为老年人,行术后放疗时注意保护周围心脏、肺等正常器官,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致死率。 由于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有所变化,相似的乳房放射治疗领域也发生了改变。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射治疗可能作为男性乳腺癌治疗的一种选择,尤其对于那些对乳腺有美容要求,且不愿多次放疗的患者[8]。但对于肿瘤位于乳晕区域的男性乳腺癌患者一般不推荐行保乳手术[3]。 综上所述,术后辅助放疗可能在改善男性乳腺癌局部复发方面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此外随着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的变化,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射治疗也不失为男性乳腺癌治疗的一种选择,将来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Jardel,P, et al.Should Adjuvant Radiation Therapy Be Systematically Proposed for Male Breast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ticancer Research,2018.38(1):23-31. [2] Weir, J,et al.,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Radiation Therapy Uti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Male Breast Cancer: A National Cancer Database Study.Breast Cancer: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2018.12:1-7. [3]张玉倩.24例男性乳腺癌临床诊治分析[N].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7.39 (04): 568-572. [4] Yu E,et al.The impact of post-mastectomy radiation therapy on 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A case series.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2;82(2):696-700. [5] Wang,X.X., et al.Difference in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between medullary breast carcinoma and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from SEER 18 database.Oncotarget,2016. 7(16):22665-22673. [6] Abrams,M.J.,et al.,Postmastectomy Radiation 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Survival in Node-Positive Male Breast Cancer:A Population Analysis.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7.98(2): 384-391. [7]王绩钊.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2):213-216. [8] Gomberawalla,A.,et al.,Breast conservation for male breast cancer:Case report of intraoperative radiation.The Breast

B超检查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B超检查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B超检查诊断乳腺癌,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超声依据,是提高乳腺癌治愈力、延长生存期的关键。如果不能早期诊断,那么乳腺癌可以侵犯同侧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晚期可以通过血循环转移,侵犯肝、肾及骨骼,预后很差,所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标签:乳腺癌;肿块;B超诊断特征;早期诊断 目前乳腺癌已跃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1]。然而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更衣或洗澡时偶然被发现乳房内肿块。临床上除了医生的触诊外,就依赖影像学的检查。笔者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进行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诊断的乳腺癌33例,均经过手术治疗、病理检查,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3例,乳头状导管癌9例,髓样癌7例,纤维腺瘤4例,B超检查对乳腺癌诊断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筛查率。 1 乳腺癌的病理及临床早期诊断的意义 乳腺癌起源于乳腺上皮组织及末梢导管上皮组织细胞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起源于末梢导管——小叶单位的上皮细胞。病因一般认为与雌激素长期作用有关。 由于乳腺癌早期没有典型的症状与特征,如果不能早期诊断,那么乳腺癌可以侵犯同侧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晚期可以通过血循环转移,侵犯肝、肾及骨骼,预后很差,所以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目前,红外线已基本被淘汰,MRI、CT又比较昂贵,那么超声就是诊断乳腺癌最为便捷的实用方法了。 2 B超诊断乳腺癌的优势 因为我国妇女的乳腺组织大多是致密性的组织结构[2],特别是妊娠及哺乳期妇女,B超无放射性,可以避免X射线给身体带来的损害,了解有无肿块及鉴别肿块的性质(囊性或实性),鉴别部分肿块的良恶性,了解恶性肿瘤的大小及侵犯范围,健康人群的普查,良性肿块的随访,恶性肿块的疗效观察,介入性超声运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进行细胞学或组织学的检查,囊肿及脓肿的穿刺。 3 乳腺癌的二维超声诊断特征 癌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足状,界限往往不清。内部多呈低回声,实性衰减区,分布不均匀,少数呈等回声或强回声,纵横之比大于1,即“高大于宽”,常见于小乳腺癌。微小钙化,是在组织坏死的基础上产生的钙盐沉积。微小的钙化多为簇状分布、直径范围0.2mm~0.5mm的点状强坏死其后方无声影,癌瘤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癌瘤后方回声衰减,癌瘤向组织或皮肤呈蟹足样浸润,癌瘤中心有液化坏死时可见无回声暗区,

乳腺癌诊疗指南

乳腺癌诊疗指南 【病史采集】 1.乳腺癌的易感因素(高危因素); (1)家族有患乳腺癌者; (2)月经初潮较早或绝经较晚者; (3)未婚、未育或高龄初产者; (4)一侧乳腺癌经治疗后; (5)患乳腺增生病者; (6)放射性大剂量或长期接触者; (7)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体腺癌者。 2.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无痛; 3.乳头溢液、溢血,乳头皮肤脱屑、长期摩烂。 【体格检查】 1.双侧乳房是否对称、乳头有无抬高或内陷,肿物有无溃烂,肿块表面皮肤有无凹陷或呈“桔 皮样”改变; 2.肿物位置、大小、性质、与皮肤及胸大肌是否粘连;3.同侧液窝及锁量上淋巴结有无肿大。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钼靶X线摄片; 2.B型超声检查; 3.近红外线扫描; 4.ECT全身显像检查有无骨转移; 5.必要时可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有乳头溢液者做反复涂片寻找癌细胞; 6.普外科术前常规检查,肝胆B超,胸部平片。 【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多能确诊,术前未能确诊者,术中应作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 乳腺纤维瘤、脂肪坏死结节和乳腺导管扩张症。本病诊断应注意临床分期。 1.乳腺癌的临床分期: (1)第一期:癌瘤完全位于乳腺组织内,直径<3cm,与皮肤无粘连;无腋窝淋巴结转移;

(2)第二期:癌瘤直径<5cm,尚能活动,与覆盖皮肤有粘连;同侧腋窝有数个散在而能推 动的淋巴结; (3)第三期:癌瘤直径>5cm,与覆盖皮肤有广泛粘连,且常形成溃疡,或癌瘤底部与筋膜、 胸肌有粘连,同侧腋窝或锁骨下有一连串融合成块的淋巴结,但尚能推动; (4)第四期:癌瘤广泛扩散至皮肤或与胸肌,胸壁固定;同侧腋窝淋巴结成块且已固定,或 广泛的淋巴结转移;常伴有远处转移。 2.乳腺癌TNM分期法: T O :原发癌瘤未查出; Tis:原位癌(非侵润性癌及未查到肿块的乳头湿疹样癌); T1:癌瘤长径<2cm; T2:癌瘤长径2~5cm; T3:癌瘤长径>5cm,炎性乳腺癌亦属之;

早期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早期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索運用超声技术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通过我院外科医生初诊为早期乳腺癌疑似病例的60例患者,所有疑似病例均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段内在我院超声科完成早期乳腺癌的超声诊断,并对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经过超声诊断后确诊乳腺癌52例(确诊率86.67%),52例确诊患者主要超声表现为不清晰边界、不均匀回声、毛刺状边缘、无明显包膜、不规则形状。声像不典型共4例,存在清晰的边界,有不明显毛刺状;血流分级0 级至Ⅲ级分别为5名、9名、24名、4名,出现钙化灶共6例。结论超声诊断对早期乳腺癌疑似病例确诊较高,超声表现准确而明显,对早期治疗有积极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ultrasonography in early breast cancer.Methods In our hospital 60 cases diagnosed as surgeon suspected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all suspected cases were in January 2015~2016 year in January period in our hospital completed the ultrasonic diagnosis of early breast cancer,and the results are analyzed in detail.Results After 52 cases of breast cancer after ultrasonic diagnosis (diagnosis rate 86.67%),52 cases of primary ultrasound diagnosed patients showed no clear boundary,uneven echo,spiculate margin,no capsule,irregular shapes were not typical.A total of 4 cases,there are clear boundaries,inconspicuously hairy;flow classification grade 0 to grade III were 5,9,24,4,there were 6 cases of calcification.Conclusion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suspected cases of higher early breast cancer,ultrasonography is accurate and clear,and have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early treatment. Key words:Early stage;Breast cancer;Ultrasound diagnosis 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民间称为乳癌,乳腺癌好发生于女性,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首要癌症疾病[1]。虽然乳腺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来说并不像内脏器官那样重要,只要保证癌细胞不向其他器官扩散,早期经过手术治疗治愈率较高[2]。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科技运用于医学诊断方面也越发成熟,超声技术便是优秀例子[3]。对于早期乳腺癌的及时确诊意义重大。其对于防止癌细胞扩散等有着深远的意义,早期可采取放疗与化疗有效控制病情,手术治疗也是尚佳选择。本研究探讨对初诊为早期乳腺癌疑似病例的60例患者进行超声诊断的意义,总结报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探究样本的选取通过我院外科医生初诊为早期乳腺癌疑似病例的60例患者,所有疑似病例均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超声科完成早期乳腺癌的超声诊断。患者年龄29~50岁,平均年龄(39.67±3.59)岁;其中两侧乳房大小不一24例,乳房间歇性胀痛18例,触诊明显硬块18例。经过医院伦理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要点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 要点 1 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为诊断。 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和群体筛查。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⑴本指南建议一般风险人群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 ⑵老年人乳腺癌的发病率仍然较高,因此本指南认为老年人是否停止筛查需要考虑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预期寿命以及各种合并症情况。如果合并症多,预期寿命有限,则不需要进行乳腺癌筛查。因此对于7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考虑机会性筛查。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1.3.1 乳腺X线检查 ⑴乳腺X线检查对降低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⑵建议每侧乳房常规应摄2个体位,即头足轴(CC)位和内外侧斜(MLO)位。 ⑶乳腺X线影像应经过2位以上专业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 ⑷乳腺X线筛查对50岁以上亚洲妇女准确性高,但乳腺X线对40岁以下及致密乳腺诊断准确性欠佳。不建议对40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女性进行乳腺X 线检查。 ⑸常规乳腺X线检查的射线剂量低,不会危害女性健康,但正常女性无需短期内反复进行乳腺X线检查。 1.3.2 乳腺超声检查 目前已经有较多的证据提示在乳腺X线检查基础上联合乳腺超声检查较之单独应用乳腺X线检查有更高的筛查敏感度,尤其是针对乳腺X线筛查提示致密型乳腺(c型或d型),因此乳腺超声检查可推荐作为乳腺X线筛查的有效补充。 1.3.3 乳腺临床体检 在经济欠发达、设备条件有限及女性对疾病认知度较不充分的地区仍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1.3.4 乳腺自我检查 ⑴乳腺自我检查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检出率和降低死亡率。⑵由于可以提高女性的防癌意识,故仍鼓励基层医务工作者向女性传授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建议绝经前妇女选择月经来潮后7~14 d 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