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发现对世界文化格局形成的影响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文化格局形成的影响



作者:刘宁 发布时间: 2003-11-19

23:11:51 点击次数: 397



从1500至1763年的这段时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较关键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里,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性阶段的来临。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里,欧洲人凭借他们在海外活动中的领导能力,上升到世界首位。这些世纪中发展起来的某些全球性的相互关系自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紧密起来。这一时期在经济上,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商品货币关系也蓬勃兴起;在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成了思想的大解放,追求财富与现实享受的人生价值观念逐渐取代了中世纪追求来世与禁欲的观念。在这种背景下新兴的资产阶级与中世纪残余的骑士精神结合起来,再加上君权的支持,使得欧洲走上了海外殖民扩张的道路。从1486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开辟了西欧到非洲好望角的航路到随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及后来1519-1522年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最终把欧、美、非、亚四大洲联结在了一起。紧随其后,西、葡、荷、美、英、法等国相继展开了疯狂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

欧洲的海外扩张也改变了世界文化格局,多元化独立发展的世界文化走向了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新文化体系,这种体系虽带有殖民主义的性质,但促使了整个世界文化的近代化转型,也加速了欧洲文化自身的转型。也就是说西方对外长达400多年之久的殖民扩张,不仅是对非欧民族的军事征服和政治、经济控制,而且还体现在于此目的相适应而持续进行的文化渗透上。当然这种渗透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欧洲文化扩张的过程中,欧洲无形中也吸收了很多拉美和亚非文化。

西方殖民者在美洲的文化扩张伴随着殖民军事征服而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但在亚洲区受到了东方传统文化的强烈抵制,进展缓慢。西方殖民者在征服美洲的过程中,一方面对印第安人进行疯狂的掠夺、奴役和屠杀,另一方面又把欧洲基督教文化移植到美洲,随着欧洲殖民者对拉美的入侵,殖民地原有的宗教信仰就被打破了,西方殖民者在对在的殖民扩张过程中,以炮舰为先导,一手拿着枪,一手捧着圣经,一方面大肆破坏当地的土著文化,另一方面又以基督教西化当地居民。大批欧洲的传教士来到美洲进行传教活动,将基督教传入拉美等地,传入的基督教依然按照欧洲基督教的传统建立起各类教会机构,欧洲殖民者甚至还把宗教裁判所制度也在这些地区建立起来,还在这些殖民地推行什一税,并且直接建立起教会地产以

掠夺殖民地的社会财富。这些欧洲殖民统治者在他们的殖民地大力地宣扬欧洲文化,他们建立各级学校作为传播欧洲文化的主要基地,大学和各种学院的发展速度尤其快,其中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建立的墨西哥城大学和利马大学是最早、最有影响的大学。大学中讲授的课程主要是西班牙语、神学、经院哲学等欧洲文化的基本内容,接受大学教育的主要是白人殖民统治者和印第安人贵族。为了从文化上控制拉美殖民地,各级学校均有教会机构管理,教师也大多由教士担任,同时,殖民统治者还建立起严格的书报检查制度,使殖民地文化的发展限于宗主国允许的范围内。美洲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

尽管受到很大的冲击,当地的印第安人传统文化依然保存了下来,印第安语在一些学校得以讲授,其生活习俗也没有多大的改变,西方殖民者甚至对印第安文化给予一定的保护,这样,在拉美以及北美的印第安文化依然存在。另外,尽管黑人在美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