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学案

水生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学案
水生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学案

水生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学案

此学案专门针对笔试

【章节复习】

浮游生物学Planktonology

研究浮游生物的生命现象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浮游生物的定义

全世界共有33个植物纲:水中有18个纲的代表

63个动物纲:水中有60个纲的代表

根据生态习性分为:

浮游生物(Plankton)

自游生物(游泳动物Nekton)

底栖生物(Benthos)

●浮游生物的一般特征

①生物体缺乏发达的游泳器官,活动受水流或风浪支配,营随波逐流式漂浮生活,但在一定范围内具垂直移动能力

②除部分水母类、甲壳类、被囊类外,身体体型小,对它们形态结构的研究,需要借助于解剖镜和显微镜

③除生活于气水交界和深海的部分种类具色彩外,一般身体趋向于透明无色

④浮游生物能以各种不同方式适应漂浮生活

第二节浮游生物的分类

一、按营养方式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自养生物,初级生产力贡献者。多为细菌和单胞藻类(主

要是硅藻和甲藻),包括生产者和还原者,分布在真光层。

?浮游动物(Zooplankton):异养生物,次级生产力贡献者。各类无脊椎动物(如原

生动物、水母、节肢动物、毛颚动物、浮游软体动物、浮游多毛类、被囊动物)及其幼虫以及低等脊索动物幼虫、低等脊椎动物幼虫,如鱼卵、仔鱼、稚鱼。

?真光层(euphotic layer):水层中能找到光的部分,通常为水深0米到100-200米范

围。

二、按个体大小

三、按生活史中浮游时期的长短

终生浮游生物、暂时性浮游生物、偶然性浮游生物

四、按生活的环境

●淡水浮游生物(freshwater plankton):盐度<5‰

●海洋浮游生物(marine plankton):盐度>16‰

●河口浮游生物(estuarine plankton):盐度5-16‰

五、按浮游生物的分布

水平分布:沿岸性浮游生物、远洋性浮游生物

垂直分布:上层浮游生物、中层浮游生物、下层浮游生物、极深海浮游生物

第三节浮游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研究内容:形态、分类、生态、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

生物海洋学Biological Oceanography

海洋生物学Marine Biology

二、浮游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在形态、分类方面:

?微生物学、海藻学、无脊椎动物学

2、生态方面:

?水产学、海洋学、渔业、气象学、地质学、环境科学

3、生理、生化方面

4、数、理、化、计算机

第四节浮游生物学的重要性

一、渔业

1、有益:

?水产经济动物的饵料

?可培养的饵料生物

?直接的捕捞对象:海蜇、毛虾

浮游生物渔业(Plankton Fishery)

2、有害:

?赤潮(Red tide) 或称有害藻华(Harmful

Algal Bloom,HAB): 定义、危害

?破坏渔网

?破坏渔业资源

二、海流或水团的指示种:如有孔虫、管水母、桡足类、毛颚类

三、具壳浮游生物死亡后沉入海底,成为生物性沉积物,对研究海洋地质史和古代海洋环境有益,如硅藻、放射虫、有孔虫和翼足类

四、生物发光:如夜光虫

五、声散射层:如磷虾、管水母

六、对污染物质的富集; 污水处理

七、仿生学:如利用水母预报风暴潮

九、在水生态系统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浮游植物—植食性浮游动物—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以鱼为食的鱼类

●重要的国际研究计划

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Global Ocean Ecosystem Dynamics, GLOBEC)

大海洋生态系(Large Marine Ecosystems,LMEs)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lobal Ocean Observing System, GOOS)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海洋生态系统整合研究(Integrated Marine Biogeochemistry and Ecosystem Research,IMBER)

第五节海洋浮游生物学简史

1、起始期:1880年代-1930年代,主要是形态分类

2、发展期:1930年代-1980年代,实验研究

3、繁荣期,1980年代至今

●生物泵Biological pump

定义:由有机体所产生的,经过消费、传递和分解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构成的碳从海洋表层向深层转移或沉降的整个过程。

过程:大气二氧化碳在海水中的溶解吸收是通过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进行的。海洋中的浮游动物又吞食浮游植物,食肉类的浮游动物吃食草类浮游动物。这些生命系统所产生的植物和动物碎屑沉降在海洋中,某些沉降物将分解并作为营养物回到海水中,但也有一些,大约1%,到达深海或海床在那里被沉积而不再进入碳循环,这称之为生物泵。生物泵的净化效果是减少表层海水中的碳含量使得它可以从大气中获取更多的二氧化碳以恢复表层平衡。

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CO2、释放出氧气,成为海洋食物链中其它各级生物的有机质食物来源,同时产生各种钙质生物骨骼或壳体,死亡后的残骸逐渐沉降到洋底。这就犹如水泵那样,将上层海水中的CO2最终被“抽提”输送到洋底沉积物之中。一般,海洋初级生产力越高,大气CO2浓度就越低。

新生产力New production

由真光层之外提供的新生氮源支持的那一部分初级生产力。

微食物环microbial food loop; microbial loop

海洋中溶解有机物被微型异养浮游细菌摄取形成微生物型次级生产量,进而被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所利用而形成的微型生物摄食关系。

●第一篇浮游植物

植物界:

低等植物(lower plant): 又称叶状体植物,细菌、藻类、黏菌、真菌、地衣

高等植物(higher plant): 又称茎叶体植物,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生活环境:

陆生植物(terrestrial plant)

水生植物(hydrophyte)包括从低等的细菌、藻类到高等的种子植物

●第一章藻类概述

●一、藻类主要特征

1、藻类是低等植物,分布广,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

2、个体大小相差悬殊,小球藻3-4μm ,巨藻长60m。

3、具叶绿素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autotroph-heterotroph

4、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又称叶状体植物。

5、繁殖器官简单,以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无胚,

又叫孢子植物spore plant。

总之,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二、形态构造

藻类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球形、椭圆形、卵圆形、多角形、三角形、圆筒形、圆柱形、纺锤形、纤维形、棒形、弓形、新月形等。

藻体细胞一般可分化为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后者包括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内有色素或色素体、蛋白核、同化产物等。

● 1. 细胞壁

细胞壁的有或无,化学成分和构造,各门类不尽相同

眼藻、隐藻,少数甲藻和金藻无细胞壁

蓝藻、绿藻门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pectin) 组成

部分金藻主要由果胶质组成

硅藻的主要成分为硅质(SiO2.nH2O)

红藻、褐藻等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藻胶(phycoeolloid)

无细胞壁的种类有以下几种类型:

(1)体全裸露,表层不特化为周质体,细胞可变形。

(2)藻体表层特化成为坚韧有弹性的周质体(Periplast,也叫表质),藻体形态较稳定。周质体表面平滑或具纵走条纹或具螺旋绕转的隆起,或附有硅质或钙质小板,有的硅质板上还有刺。

(3)某些藻类还具特殊的细胞壁状的构造——囊壳(Lorica)。囊壳中常有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呈黄色、棕色甚至棕红色。囊壳的形状、开孔、附属物(如棘、刺、疣状突起等)在分类上,尤其在属、种的鉴定甚至分科鉴定上具重要意义。

● 2. 细胞核(nucleus)

除蓝藻和原绿藻细胞无典型的细胞核(prokaryote)外,其余各门藻类的细胞大多具有一个细胞核,少数种类具有多个细胞核。

细胞核具有核膜(nuclear membrane),内含核仁(nucleolus)和染色质(chromatin),这种细胞核叫真核(eukarya)。这类生物因而被称为真核生物(eukaryote)。

● 3. 色素(pigment)/色素体(chromoplast )

色素成分可分为4大类:

叶绿素(chlorophyll)、胡萝卜素(carotene)、叶黄素(lutein)和藻胆素(phycobelin)。各门藻类因所含色素不同,因此藻体呈现的颜色也不同,如绿藻门为鲜绿色、金藻门呈金黄色、蓝藻门多为蓝绿色等。

除蓝藻和原绿藻外,色素均位于色素体内。

※色素体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场所,形态多样,有杯状、盘状、星状、片状、板状和螺旋带状等。

※色素体位于细胞中心(称轴生)或位于周边,靠近周质或细胞壁(称周生)。

● 4. 同化产物

由于各门藻类的色素成分与比例不同,所以光合作用同化产物也不相同。

蓝藻门-蓝藻淀粉金藻门-金藻多糖+脂肪

黄藻门+硅藻门-以脂肪为主眼藻门-副淀粉

甲藻门-淀粉或淀粉状化合物绿藻门-淀粉

红藻门-红藻淀粉褐藻门-褐藻淀粉+甘露醇绿藻和隐藻的贮藏物都在色素体内,而其他藻类的贮藏物均在色素体外。

● 5. 蛋白核(pyrenoid)

蛋白核是绿藻、隐藻等藻类中常有一种细胞器,由蛋白质核心+淀粉鞘(starch sheath)组成。

一般认为与淀粉形成有关,又称之为造粉核。

6. 鞭毛(flagellum)

运动胞器。除蓝藻和红藻外,其余各门藻类营养细胞和生殖

细胞均具鞭毛或仅生殖期具鞭毛的种类。

7. 眼点(eyespot)

具鞭毛能运动的藻细胞,常具一个橘红色,球形或椭圆形的眼点,位于细胞前端,具感光作用。

三、体制

单细胞类型unicellular

群体类型colonial

丝状体类型filamenfous

异丝体类型heterotrichous filament

管状体类型siphanaceous: 浒苔

膜状体类型parenchyma: 石莼、礁膜

假薄壁组织类型pseudoparenchyma:

四、藻类繁殖方式

其繁殖方式可分为3种:

●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一)营养繁殖

营养繁殖:不经过任何生殖细胞(配子或者孢子)而进行的繁殖方式。养料充

足、温度适合环境中进行。

常见的方式:

※细胞分裂:单细胞藻类

※群体破碎:群体

※藻丝体断裂:丝状体

(二)无性(孢子)繁殖

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来进行繁殖。产生孢子的母细胞叫孢子囊,孢子不需要结合,一个孢子可长成为一个新的植物体。

孢子类型:

动(游泳)孢子zoospore,不动(静)孢子aplanospore,似亲孢子autospore,休眠孢子hypnospore,厚壁孢子akinete,内生孢子endospore,外生孢子exospore等。

1. 动孢子:细胞裸露,有鞭毛,能运动。

2. 不动孢子:有细胞壁,无鞭毛,不能运动。

似亲孢子某些藻类进行无性繁殖时所产生的一种不动孢子。因其形态和母细胞相似而得名。见于绿球藻属、小球藻属等

3. 休眠孢子:单细胞运动个体在环境不良时脱去鞭毛,原生质收缩,细胞壁外分泌胶质形成。

4. 厚壁孢子: 在丝状体上产生的休眠孢子,通常在丝状体上单独形成,也有几个相连的细胞发育而成为一串的,它可着生丝状体的基部、中间、或两端等,随种类而异。厚壁孢子在寒冷或干燥时,除本身细胞壁外,还产生三层宽厚的包被,且孢子的原生质充满着各种贮存物,在环境适宜时萌发成新个体。

(三)有性繁殖

通过生殖细胞-配子的结合形成合子,合子萌发(经减数分裂)形成新的植物体,或由合子产生孢子,再由孢子萌发成新个体。

配子形成合子,有四种类型:

※同配生殖

※异配生殖

※卵配生殖

※接合生殖:绿藻门接合藻目

五、藻类的生活史

生活史(生活周期):

指某种生物在整个发育阶段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或一个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各个时期。

藻类生活史分4种类型:

※营养生殖型:

※无性生殖型:

※有性生殖型:单相型,双相型

※无性和有性生殖混合型:有、无世代交替

六、分类

藻类Algae,林奈Linnaeus,拉丁文Algea。

隐花植物纲Cryptogamia,藻类目Algea。

又称裂殖植物、孢子植物等名称。

藻类学家一般将藻类共分12个门,其顺序如下:

1.蓝藻门Cyanophyta 2.原绿藻门Prochlorophyta

3.黄藻门Xanthophyta 4.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5.甲藻门Pyrrophyta 6. 隐藻门Cryptophyta

7.眼藻门Euglenophyta 8.绿藻门Chlorophyta

9.轮藻门Charophyta 10.金藻门Chrysophyta

11. 红藻门Rhodophyta 12.褐藻门Phaeophyta

七、生态分布和意义

(一)生态分布

根据藻类生活环境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生态类群:

?浮游藻类(Phytoplankton)又称浮游植物。

?底栖藻类

?流水中的藻类

1、浮游藻类

个体小,种类、数量多,包括藻类绝大部分

?海洋:硅藻、甲藻,初级生产力,“海洋牧草”

?淡水:蓝藻、硅藻、绿藻门多。眼藻、隐藻、甲藻少

浮游藻类是鱼类和其它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是水体的初级生产者,水体中生物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对水体的理化性状、生物生产量和经济动物产量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水华(water bloom)和赤潮(red tide)

2、底栖藻类

营固着或附着生活的藻类。

红藻、褐藻、轮藻和绿藻门的大型种类是底栖藻类的基本组分,在水底形成藻被层。

小型底栖藻类是周丛生物的主要成员,对杂食性和刮食性鱼类具有重要的饵料意义。

眼藻、衣藻在阳光充足的温暖季节,在河湾、湖泊潮湿地表大量繁殖,形成绿色斑块状藻被层,有的绿藻甚至可在冰封的雪地上形成红色、褐色或绿色的藻被层。

3、流水中的藻类

由底栖和浮游的藻类组成能在急流中生活和繁殖,同细菌和微型动物一起形成粘土层,具有巨大的吸附力,能吸附污染水体中的有机物并由生物群使之矿化,对流水的净化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经济意义

●藻类的渔业和工农业价值

●藻类可作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

●藻类的医药和食用价值

1.藻类的渔业和工农业价值

●肥源:固氮蓝藻固氮,轮藻、褐藻

●饵料:螺旋藻、硅藻和绿藻的种类

●工业用:褐藻,硅藻土-吸附剂、滤过剂、磨光剂

●水华、赤潮的危害:

有害藻类的异常发生:小三毛金藻、有毒甲藻、寄生藻

●藻类可作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

●用藻类群落组成来判断水质状况

●用作氧化塘法进行污水处理:光合作用,利用水中的N、P等营养盐,放出氧气

●对水体有机物的分解、水体净化具有一定的作用:藻类、细菌和原生动物等组成生物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水华:

赤潮:

囊壳:

蛋白核:

2.何谓藻类?藻类包括那些类群?

3.藻类的色素组成的特点是什么?

4.简述各门藻类同化产物的类型、特点。

5.简述藻类生活史类型及其特点。

6. 试述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二章蓝藻门Cyanophyta

●主要特征

1. 细胞壁由纤维素(内层)和果胶质(外层)组成,细胞外有的具胶被或胶鞘。

2. 无色素体,色素均匀地散在原生质内。色素成分主要为叶绿素a、β-胡萝卜素、藻胆素(蓝藻藻蓝素+蓝藻藻红素)。

3. 同化产物主要是蓝藻淀粉,遇碘呈淡红褐色。

4. 无细胞核,只具核质而无核仁和核膜。属原核生物,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um)

5. 假液泡(气泡),充满气体,使植物体漂浮。

6. 运动: 滑动

7. 繁殖方式主要为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未发现有性繁殖,可产生的孢子有:内生孢子、外生孢子、厚壁孢子(休眠孢子)、藻殖孢。

※内生孢子:在单细胞或群体类型

※外生孢子:单细胞的管孢藻属和列管藻属

※厚壁孢子:丝状体类型

●异形胞:丝状蓝藻类(除了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它

是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的。形状与一般细胞不同,圆形色淡,成熟的异形胞是透明的,其细胞壁在与相邻细胞相接处有钮状增厚部(极节球)。具有异形胞的蓝藻能固氮,当水中氮缺乏时,异形胞的数目显著增加。

●藻殖段:蓝藻藻丝上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的胶质隔片或由间生异形胞断开后形成的若

干短的藻丝分段,又称段殖体或连锁体。

●藻殖孢:也是一种短丝体。与藻殖段的不同之处是外部具有胶鞘包围,形如含一藻殖

段的孢子,位于母株分枝的顶端,萌发时胶鞘的一端或两端破裂,发育为新的个体。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蓝球藻)

细胞球形、半球形。一般由2、4、8、16或更多细胞(很少超过64或128个细胞)所组成的群体,单个的较少见。假空泡或有或无。每个细胞外都个体胶被,群体胶被厚,均匀或有层理。群体中两细胞的相连处平直。大多数种类营浮游生活。

?平裂藻属Merismopedia (裂面)

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平板状群体,细胞排列规则,两个一对,两对一组,四组形成一小群体,许多小群体集合成平板状群体。群体具胶被,个体无。本属个体极微小,2-10微米;

细胞数目32,64到数百上千个。在各淡水中都有发现。

?螺旋藻属Spirulina

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无胶鞘。呈紧密或疏松的有规则螺旋形弯曲,无异形胞和厚壁孢子,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可生于淡水和海水中。

螺旋藻营养丰富,大量培养可广泛应用于饲料、保健品及化妆品。目前国内外工厂化培养的种类主要是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其中钝顶螺旋藻含蛋白质高达53-72%。

?颤藻属Oscillatoria

植物体为单条藻丝,或由许多藻丝组成皮壳状、块状,无胶质鞘或很少具薄的鞘,藻丝不分枝,直或扭曲,能颤动,故而得名。顶端细胞末端增厚或是帽状体,细胞短柱状或盘状,内含物均匀或具颗粒,无异形胞和厚壁孢子,以段殖体繁殖。漂浮或附于水底,亦有营浮游生活的种类。

分布广,淡、海水皆有分布,在内陆水体几乎无处不有,可形成水华,海产种类主要分布于沿岸。泥生颤藻O. limosa是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

?

?鱼腥藻属Anabaena (项圈藻)

植物体为单一丝状体或不定形胶质块,或柔软膜状体,藻丝直或不规则螺旋状弯曲。细胞球形、桶形。异形胞间生,厚壁孢子一个或几个成串,远离异形胞或与直接相连。

本属种类分布广,螺旋鱼腥藻A. spiroid和水华鱼腥藻A. flosaquae是湖泊、池塘中的常见种类,常形成水华。

本属不少种类具有固氮能力,我国江浙等地在稻田中放养满江红即利用与满江红共生的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所固定的氮来增加稻田肥力。螺旋鱼腥藻A. spiroid是白鲢鱼种的优质食物。

三、生态分布和意义

蓝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凡是潮湿、有光照的地方都能生长,蓝藻多喜生于有机质丰富的碱性水体中,湖泊中以表层水及近岸部分较多,小型湖泊较大型湖泊多,在我国南方水体常年可见。在温暖、阳光充足的季节,富含营养的水体常见蓝藻过盛繁殖形成水华(赤潮)。

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螺旋藻、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裂面藻、胶鞘藻、节球藻、束毛藻等十多个属。微囊藻水华极为常见,它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标志。

蓝藻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具有异形胞的种类。国内外正在从事利用蓝藻固定游离氮的研究,为农作物的肥源寻找新的途径。如稻田中接种培养固氮蓝藻-满江红鱼腥藻A. azollae (与满江红共生)可增加水稻产量。念珠藻科的胞内植生藻在硅藻的根管藻和梯形藻的细胞内共生。

有的蓝藻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

褐色管孢藻Chamaesiphon fuscus -清水

泥生颤藻Oscillatoria limosa-水体污染

食用:发菜、螺旋藻等

特征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核无有

核仁无有

DNA 不与组氨酸结合核中有组氨酸

核糖体70s 80s

内共生体无有

对抗生素的反应敏感不敏感

细胞质有气泡有液泡

线粒体无有

内质网无有

高尔基体无有

溶酶体无有

色素体无有

细胞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为主

第三章甲藻门Pyrrophyta

一、主要特征

1. 体制: 多为单细胞双鞭运动个体,少数为丝状、变形虫状或单细胞连成的群体,还有寄生、腐生和共生种类。

2. 形态:细胞球形、卵形、针形、多角形等。背腹扁平或左右侧扁。细胞前后端有的具角状突起,有些种类的突起呈翅状。有些种类细胞可连成群体。

3. 细胞壁构造: 纤维素或粘质状物质

●纵裂甲藻: 细胞壁由左右二片组成,无纵沟和横沟。

●横裂甲藻: 细胞裸露或具纤维素细胞壁或细胞壁由许多小板片组成。板片有时具角、刺

或乳头状突起。

上壳epitheca:

1. 顶孔板apical pore plate:位于顶端,中间有一明显的顶孔,以P表示。

2. 顶板apical plate:围绕顶孔板的板片,以’或AP表示。

3. 沟前板precingular plate:位于上锥部与横沟相邻的板片,以’’表示。

4. 前间插板anterior intercalary plate:顶板与沟前板之间的板片,以a表示。

下壳hypotheca:

1. 沟后板postcingular plate:位于下锥部与横沟相邻板片。以″′表示。

2. 底板antapical plate:下锥部

末端的板片,以〞〞表示。

3. 后间插板posterior intercalary plate:沟后板与底板之间的板片,

以p表示。

横沟板girdle plate:通常由3块板片组成,以G表示。

纵沟(腹区ventral region):一般由6块板片组成,以V表示,分别为左前、右前板la, ra,左、右鞭毛孔板lf,rf,连结板co和后围板po。

上壳、下壳、横沟及腹区各由数块大小不等的多角形板片组成,其数目、形状和排列方式随属、种而异。上述的小板有一定的排列方式,称板式。一般自左-背-右排列。如:

多甲藻板式为1P,4’,2-3a,7’’,3G,5’’’,2’’’’,6V。即表示顶孔板1,顶板4,前间插板2-3,沟前板7,横沟3,沟后板5,底板2,腹区6。

4.鞭毛

5.色素、色素体和贮存物质

除含有叶绿素a、c和β-胡萝卜素外,还特含甲藻素、多甲藻素、绿色素、墨角藻黄素等副色素。

色素体呈黄褐色、红褐色或蓝绿色。

纵裂甲藻的色素体少,常呈片状。

横裂甲藻的色素体小而多,常呈盘状。

全动营养的种类,如变形甲藻、夜光藻则无色素体。

贮存物质:淀粉或油滴。

6.细胞核

多数甲藻的细胞核较特殊:具有核膜,染色体附着核膜,不含组蛋白。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不形成纺缍体。曾被认为是介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的所谓间核生物(mesokaryotes)。

7.特殊细胞器

Pusule:a large sac-like structure osmoregulatory function

eye-spot

Trichocyst

8.繁殖

营养繁殖:细胞分裂

●纵二分裂:纵裂甲藻亚纲+翅甲藻目(横裂甲藻亚纲)

●横二分裂:横裂甲藻亚纲的其它种类

●斜二分裂:角藻属

无性生殖:动孢子、不动孢子(包囊)

有性生殖:极少见

●同配生殖:夜光藻等;

●异配生殖:三角角藻等

二、分类

约2200余种,仅1纲,双鞭甲藻纲Dinophyceae,主要分为3个亚纲,即纵裂甲藻亚纲Desmokontae 、横裂甲藻亚纲Dinokontae和囊甲藻亚纲Blastodinophycidae(寄生)。代表属:

纵裂甲藻属Pleramonas

原甲藻属Prorocentrum

夜光藻属Noctiluca

裸甲藻属Gymnodinium

多甲藻属Peridinium

角藻属Ceratium

翅甲藻属Dinophysis

●纵裂甲藻亚纲Desmokontae

单细胞,细胞壁由左右两壳瓣组成。鞭毛2条,不等长,位于细胞前端,一条伸向前方,另一条螺旋环绕于细胞前端。

本亚纲种类,我国全部为海产。

纵裂甲藻目Desmomonadales - 纵裂甲藻属Pleromonas

原甲藻目Prorocentrales - 原甲藻属Prorocentrum

纵裂甲藻属Pleramonas

主要代表为:啮蚀纵裂甲藻Pleromonas erosa。细胞呈卵形,前端略凹入,2条带状鞭

毛由此生出。细胞壁薄,分成左右大小不等的两瓣,但纵裂线不明显。1个大的色素体,片状。含2个蛋白核。以细胞纵分裂生殖。

原甲藻属Prorocentrum

细胞壁有1条明显的纵裂线。细胞卵形或略呈心形,左右侧扁。鞭毛2条,自细胞前端两半壳之间伸出。在鞭毛孔旁两半壳之间或在一个壳上,有一齿状突起。壳面上除纵裂线两侧外,布满孔状纹。鞭毛基部有1细胞核或1-2个液泡。色素体两个, 片状侧生或者粒状。

海洋原甲藻P. Micans

细胞侧扁,呈瓜子形。长约50μm。本种分布较广。在我国沿岸是牡蛎、幼鱼的饵料。大量生殖可形成赤潮,是太平洋东岸形成赤潮的重要种类。大量生殖时有发光现象。

横裂甲藻亚纲Dinokontae

细胞裸露或具一层薄的纤维质膜,或具多数板片构成的外壳(壳壁)。具横沟和纵沟。有纵沟的一面称为腹面;横沟把细胞分成上锥部和下锥部两个部分,分裂时分为上下两部分。两根鞭毛分别位于纵沟和横沟内。分5目:多甲藻目、变形甲藻目、胶甲藻目、球甲藻目、丝甲藻目。

常见属:裸甲藻Gymnodinium、夜光虫(藻)Noctiluca、翅甲藻Dinophysis、角藻属Ceratium、多甲藻属(鼎形虫属)Peridinium。

裸甲藻属Gymnodinium

隶属于裸甲藻科Gymnodiniaceae, 裸甲藻亚目Gymnodiniineae,多甲藻目Peridiniales 细胞裸露或具薄壁,细胞卵圆形或椭圆形,具纵横沟。横沟通常环绕细胞一周,纵沟长度不等,有的仅位于下锥部,多数略向上锥部延伸。色素体多个,盘状或棒状。

海水、淡水均有分布。海水中不少种类是形成赤潮的重要生物,如蓝色裸甲藻

G. coeruleum。淡水种类的真蓝裸甲藻G. eucyaneum,在肥水鱼池会大

量繁殖形成云彩状水华,池水呈蓝绿色。

裸甲藻是水生动物易消化的饵料,但过度繁殖时形成强烈水华或赤潮,对渔业造成危害。

夜光藻属Noctiluca

单细胞,球形,直径可达1-2mm,肉眼可见。纵沟与口沟相通,末端生出1条触手,鞭毛均退化。细胞中央有1大液泡。细胞核1个。原生质浓集于口沟附近,呈黄色,原生质丝呈放射状。

当夜光藻N. scientillans大量密集时则可形成粉红色的赤潮。为发生赤潮的主要种类之一,夜光藻受海浪冲击夜晚会发光,为具海洋发光现象的主要发光生物,夜光藻分布极广,除寒带海区外,遍及世界各海区。

多甲藻属Peridinium

多甲藻科Peridiniaceae,多甲藻亚目Peridiniineae,多甲藻目Peridiniales。

细胞呈球形,椭圆形或多角形,大多呈双锥形。前端常呈细而短的圆顶状,或突出成角状;后端钝圆,或分叉成角状,或有2-3个刺。板式为1P, 4’, 2-3a, 7’’, 3G, 5’’’, 2’’’’, 6V。

细胞内有液泡,色素体多个,颗粒状,周生,呈黄绿色、黄褐色或褐红色。细胞核大,位于细胞中部。

种类多,约200多种,是多甲藻目最大的一类。绝大多数海产。

角藻属Ceratium

隶属于角藻科Ceratiaceae,多甲藻亚目Peridiniineae,多

甲藻目Peridiniales

单细胞或连接成群体,细胞壁由大小不等的多角形板片组成。细胞具一个顶角、2-3底角。横沟位于细胞中央,呈环状。细胞腹面中央为斜方形的透明区,纵沟位于此区的

左方。透明区的右侧另有一个锥形的沟,用来容纳另一个个体的前角,从而连成群体。壳面有孔纹,色素体多个,呈小颗粒状,顶角和底角内也有色素体。细胞核一个,位

于细胞中央。

本属是最常见的海洋浮游甲藻。其中三角角藻C. tripos

分布极广。飞燕角藻C. hirundinella广泛分布于淡水水

体中,且可大量繁殖,形成云彩状水华,水体呈现红褐

色。飞燕角藻的体型有明显的季节变异,冬型二个底角,

夏型三个底角。

翼藻属Diplopsalis

隶属于光甲藻科Ceratiaceae,多甲藻亚目Peridiniineae,多甲藻目Peridiniales

细胞呈扁透镜形、球状或长椭圆形,不具角,背腹略扁。横沟在细胞中部,呈环状或略右旋。纵沟在下锥部,具透明的边翅。表面光滑无纹。板式为1P, 3’, 2a, 6’’, 3G, 5’’’, 2’’’’, 6V。

翅甲藻属Dinophysis

隶属于翅甲藻科Dinophysiaceae,翅甲藻亚目Dinophysidineae,

多甲藻目Peridiniales

细胞左右侧扁,有与长轴平行的纵裂线,将细胞分成左右两瓣。

横沟明显,靠近细胞前部。纵沟短,与纵裂线相重合。邻接横沟

与纵沟的各块板片都有翼状的边翅。壳面有孔纹,色素体黄绿

色。我国南海和东海均有分布。

角甲藻属Ceratocorys

隶属于角甲藻科Ceratocoryaceae,多甲藻亚目Peridiniineae ,

多甲藻目Peridiniales

上壳短而钝圆,无突出角或刺;下壳呈角状或圆形,具有突出的刺.横沟

环状,左旋.腹区狭而平坦,鞭毛孔在腹区的前端。海产,仅1属,角甲藻属。

甲板由29块组成,其板式为1P,3’,1a,5’’,6G,5’’’,1’’’’,6V 。

产于热带、亚热带海区。

三、生态分布和意义

●分布广,海水、淡水、半咸水均有分布。

●海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牧草,海洋生产力的指标,小型浮游动物饵料●淡水:鱼池优势种,饵料,鱼类越冬

●危害:藻华/赤潮-缺氧、堵塞呼吸器官、放毒

●科研材料:发光生理

●共生现象:普遍

复习思考题

1、甲藻门的特征如何?

2、甲藻门分几个亚纲?各纲特征如何?

3、试述横裂甲藻亚纲细胞壁的结构。并以多甲藻为例,说明甲片式的含义。

4、简述甲藻的经济意义。

5、能形成赤潮的甲藻有那些种类?

第四章隐藻门Cryptophyta

一、主要特征

1、多为单细胞运动个体。少数形成不定形群体。

2、有2条茸鞭毛,顶生或侧生。

3、细胞有背(隆)腹(平)之分,前端钝圆或斜截形。

4、大部分种类细胞不具纤维素细胞壁,细胞外有一层周质体,柔软或坚固。

5、除chla、c外,β-胡萝卜素,还具藻胆素;色素体1-2个,裂片状;贮藏物质为淀粉和油滴。

6、繁殖:游动的种类主要为纵分裂,群体或不具鞭毛种类产生游动孢子。

此门仅1纲,隐藻纲Cryptophyceae,分5科。我国记载仅1科。

常见的2个属:蓝隐藻属Chroomonas和隐藻属Cryptomonas

蓝隐藻属Chroomonas

细胞长卵形,椭圆形、近球形、圆柱形或纺缍形。前端斜截或平直,先端钝圆或渐尖,背腹扁平,2条鞭毛不等长。纵沟或口沟常不明显。色素体多为1个,也有2个的,盘状,边缘常具浅缺刻,周生,呈蓝色到蓝绿色。细胞核1个,位细胞下半部。常见是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

隐藻属Cryptomonas

细胞椭圆形、豆形、卵形、圆锥形、S形等。背腹扁平,背侧明显隆起,腹侧平直或略凹入,前端钝圆或斜截,后端宽或狭的钝圆形。纵沟和口沟明显,鞭毛2条,略不等长,自口沟伸出,常小于细胞长度。色素体多为2个,有时1个,黄绿色或黄褐色,或有时为红色,产物为淀粉。细胞核1个,位于细胞后端。

分布广,湖泊、鱼池极常见,常见有卵形隐藻C. ovata和啮蚀隐藻C . erosa。

三、生态分布和意义

分布很广,淡水、海水均有分布,隐藻对温度、光照适应性

极强,无论夏季和冬季冰下水体均可形成优势种群。

隐藻喜生于有机物和氮丰富的水体,高产肥水养鱼池中也极为常见,有隐藻水华的鱼池,白鲢生长好,快,产量高,隐藻是水肥、水活、好水的标志。

复习思考题

1、简述隐藻门的特征

第五章眼藻门Euglenophyta

一、形态特征

二、主要特征

1. 多为单细胞运动个体,少数营固着生活。

2. 细胞裸露(无纤维质的细胞壁)。周质膜较硬,并具弹性。膜表面光滑或具纹饰。有的膜外有疣突。

有的种类细胞外具胶质囊壳。

3. 色素: Chla、b、β-胡萝卜素,角黄素、变胞藻黄素等

叶绿体: 1或多个;草绿色;盘状、片状或星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