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分析和意义

物流中心的选址和布局
3.1物流中心的选址重要性和考虑因素
3.1.1物流中心的选址重要性
因为建设物流中心投资规模大,占用大量城市土地以及建成后不易调整,对社会物流和企业经营具有长期的影响,所以对物流中心的选址决策必须进行详细的论证。地址的失误对于社会物流系统而言,可能会导致社会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无秩序和低效率;对于企业经营而言,可能因为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客户需要而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新华书店的物流是经常性和长期性的,能很好的选址就能节省大量的运输等费用,加强货物的周转率和及时送达率,满足客户的费用和实效的要求。
3.1.2物流中心选址考虑的因素
影响物流中心选址的因素很多,下面四个方面是评价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合理与否时必须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1)要充分考虑运输费用。新建物流配送中心要使总的物流运输成本最小化,大多数物流配送中心选择接近物流服务需求地,以便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费用。
(2)要能实现准时配送。应保证客户在任何时候提出物流需求都能获得快速满意的服务。
(3)新建物流配送中心要能很好地适应货物的特性,经营不同类型货物的物流配送中心最好能分别布局在不同地域。
(二)自然环境因素
1.地质条件2.气象条件3.地形条件4.水文条件
(三)经营环境因素
(1)经营环境。物流配送中心所在地区优惠的物流产业政策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产生重要影响;数量充足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条件也是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考虑的因素之一。
(2)物流费用是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重点考虑因素之一。大多数物流配送中心选择进阶物流服务需求地,例如接近大型工业区,商业区,以便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费等物流费用。
(3)货物特性。经营不同类型货物的物流配送中心最好能布局在不同地域。
(4)服务水平是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考虑因素之一,由于在现代物流过程中能否实现准时配送是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时,应保证用户在任何时候向物流配送中心提出需求时,都能获得快孙满意的物流服务。
(四)基础设施状况。
(1)交通条件。物流配送中心必须具备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最好靠近交通枢纽布局,如紧邻港口,交通主干道枢纽,铁路编组站或机场,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衔接。公路运输是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货运方式,靠近交通便捷的主干道进出口是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由于我国地域辽阔,铁路的运力强,费用低,同时水域也有运输成本低的优势,因此,大规模

的物流配送中心最好能靠近铁路港口。
(2)公共设施状况。物流配送中心的所在地要求道路,通信等公共设施齐备,有充足的供电,水,热,燃气的能力。基础设施状况因素的权重系数一般是0.2~0.4,该因素仅次于经营因素,应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评价时占较大的权重。
(五)其他因素
(1)土地资源利用。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应贯彻节约用地,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的原则,物流配送中心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周围还需留有足够发展的空间,因此低价的高低对布局规划有重要影响。此外,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还要兼顾区域与城市规划用地的其他要素。
(2)环境保护要求。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需要考虑保护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等因素,尽可能降低对城市生活的干扰。对大型转运枢纽,应适当设置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使城市交通环境状况能够得到改善,城市的生态建设得以维持和发展。
(3)周边状况。物流配送中心是火灾重点防护单位,不宜设在宜散发火种的工业设施(如木材加工,冶金企业)附近,也不宜选择居民住宅区附近。
自然环境因素的权重系数一般是0.1~0.3,在物流配送中心备选地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可将该权重确定得小一些,否则应大一些。其他因素的权重系数要是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0.1~0.2。经营环境权重系数一般是0.3~0.5,这是进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3.2物流中心选址的决策步骤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决策包括几个层次的筛选,是一个逐步缩小范围,更为具体的选择过程。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分析
栏 目 树 形 导 航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分析
作者:沈建男 刘 青 文章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12期 点击数89 更新时间:2009-8-4 9:14:28
文章录入:wxj 责任编辑:wxj





提要本文分析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及选址方法;针对重心法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举出实例,并运用选址度量法对重心法在选址决策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通过综合分析得到最佳选址方案。

关键词: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重心法

在物流系统中,配送中心居于重要的枢纽地位。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点及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一个或多个地址设置配送中心的规划过程。较佳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案可以有效地节约费用,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协调与配合,保证物流系统的平衡发展。因此,物流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一)货物分布和数量。这是配送中心配送的对象,如货物来源和去向的分布情况、历史和现在以及将来的预测和发展等。配送中心应该尽可能地与生产地和配送区域形成短距离优化。货物数量是随配送规模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货物增长率越高,越是要求配送中心选址的合理性,从而减少输送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二)运输条件。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应接近交通运输枢纽,使配送中心形成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恰当的结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配送中心应尽可能靠近铁路货运站、港口及公路。

(三)用地条件。物流配送中心的占地问题在土地日益昂贵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是利用现有的土地,还是重新征地?地价如何?是否符合政府规划要求等等,在建设配送中心时都要进行综合考虑。

(四)商品流动。企业生产的消费品随着人口的转移而变化,应据此更好地为企业的配送系统定位。同时,工业产品市场也会转移变化,为了确定原材料和半成品等商品的流动变化情况,在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时,应考虑有关商品流动的具体情况。

(五)其他因素。如劳动力、运输与服务的方便程度、投资额的限制等。

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

(一)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是根据选址影响因素和选址原则,依靠专家或管理人员丰富的经验、知识及其综合分析能力,确定配送中心的具体选址。主要有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定性方法的优点是注重历史经验,简单易行。其缺点是容易犯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并且当可选地点较多时,不易做出理想的决策,导致决策的可靠性不高。

(二)定量分析法。定量的方法主要包括重心法、鲍莫尔-沃尔夫法、运输规划法、Cluster法、CFLP法、混合0-1整数规划法、双层规划法、遗传算法等。定量方法选址的优点是能求出比较准确可信的解。其中,重心法是研究单个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将物流系统中的需求点和资源点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围内的物流系统,各点的需求量和资源量分别看成是物体的重量,物体系统的重心作为物流网点的最佳设置点。


三、物流配送中心合理选址案例分析

(一)重心法模型选址实例。现假设冠芝霖手机大卖场总部要拟建一个物流配送中心来负责其在苏州市区内各店的物流配送,根据这4个店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其中

一个店的坐标为(0,0),同时假设单位运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相同,年物流运输量如表1所示,试用重心法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坐标位置。一般来说,根据重心法模型计算得出配送中心的位置坐标为(11.5,9.9),由地图可知该点恰好位于三香公园所在位置。(表1)

(二)对重心法模型的改进。重心法是使用比较早的一种方法,计算简单,而且其配送中心地点的选择是不加特定限制的,具有自由选择的长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重心法模型的自由度过多也是一个缺点,它仅考虑运输费用而没有考虑配送中心建设的固定费用(包括基本建设费用和固定经营费用)及因经营管理产生的可变费用。有时由重心法计算求得的最佳地点实际上并不可行,有的地点很可能在河流湖泊上或街道中间等,此时就要根据客观条件,放弃最优位置而另外选择一个比较满意的位置,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当由重心法计算所得到的坐标在实际中不可行时,考虑市政规划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后,在以重心坐标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中选择几个可行的备选点,然后利用选址度量法从备选点中选出最佳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点。选址度量法是一种既考虑定量因素、又考虑定性因素用以支持设施选址的方法,是评价综合因素的另一类选址方法,步骤如下:

1、将各因素分为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确定其成本因素比重:x和非成本因素比重:1-x(0≤x≤1)。
2、确定客观度量值OM:
OM=1/[C(1/C)](1)
C为第i个可行位置的第j项成本;OM=1,m为客观因素数目;n为可行位置数。
3、确定非成本因素度量值SM:
SM=[I×(W/W)](2)
W为i位置对k因素的比重;W/W为非成本因素的评价值;I为k非成本因素的权重;M为非成本因素数目。
4、确定位置度量值LM:
LM=xSM+(1-x)OM(3)
5、决策。LM最大者是最佳位置。
由于上述所算坐标点(11.5,9.9)在实际中不可行。根据市政规划、地理位置和配送中心选址因素,我们在以(11.5,9.9)为圆心以1个单位长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得到3个备选点:P(10.8,10.3)、P(11.8,10.5)、P(12.3,9.5)。

这些备选点中需要考虑的成本因素有:土地价格、运输成本和建安费;非成本因素有: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居民的影响、距离交通主干道远近。通过德尔非法得成本因素比重x=0.65,非成本因素比重1-x=0.35。成本因素中P、P、P的土地价格:C=4000,C=7000,C=5600,运输成本C=450,C=340,C=300,建安费:C=20

50,C=1800,C=2000;非成本因素中P、P、P的自然环境条件比值:W=0.4,W=0.6,W=0.3;对城市居民影响大小:W=0.5,W=0.6,W=0.4;距离城市主干道远近:W=0.2,W=0.4,W=0.7。非成本因素权系数I=0.3,I=0.3,I=0.4。

根据公式(1)、(2)、(3),可以得出,LM=0.33,LM=0.30,LM=0.36。LM>LM>LM,所以点P(12.3,9.5)是建该配送中心的最佳位置。


四、结语

定性选址方法比较注重历史经验,简单易行,但是容易犯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并且当可选地点较多时,不易做出理想的决策,导致决策的可靠性不高。与定性方法相比较,用定量选址方法进行选址时是能求出比较准确、可信的解,但又常常为了量化,使本来比较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模栩化了,甚至有的意见被量化以后可能被误解和曲解。因此,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是一种比较科学而又切合实际的选址方法。本文中的选址度量法由于既考虑了定量因素、又考虑了定性因素,并结合了实际情况、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的影响,对重心法改进以后使得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更加科学和合理。此方法综合了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优点,能够做出比较理想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王家聚.基于重心法的配送中心选址研究及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2008.4.
[2]苗兴东,李映红,范存军.重心法选址探讨[J].物流与信息,2004.10.
[3]杨茂盛,李霞.改进重心法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7.
[4]洪琴,龚宇,胡磊.物流配送中心选址[J].时代经贸,2007.5.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