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结构设计资料

塑胶结构设计资料
塑胶结构设计资料

第一章结构建模

第一节结构建模简述

1、建模就是构建模型,在产品结构设计中,建模指的是构建三维外观模型,通过专业的三

维设计软件对看得见但摸不着的ID平面进行立体的呈现。

第二节产品模板介绍及自顶向下的设计理念

1、自顶向下的设计理论

1)首先创建一个顶级组件,也就是总装配图,后续工作是指围绕这个构建展开;

2)给这个顶级组件创建一个骨架,骨架相当于地基,骨架在自顶向下设计理念中是最重要的部分,骨架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后续好不好修改。

3)创建子组件,并在子组件中创建零件,所有子组件与零件装配方式按默认(缺省)装配;4)所有子组件主要零件参照骨架绘制,其外形大小与装配位置由骨架来控制;

5)零件如需改动外形尺寸与装配位置,只需要改动骨架,重生零件即可。

第三节构建骨架模型

1、构建骨架基本要求如下:

1)外形要尽量贴近ID外形,外观曲面模具不走行位(行位又称滑块,是模具解决倒扣的机构),拔模角不小于3o;

2)要求前壳能偏面(抽壳)不小于3mm,底壳不少于3mm;

3)尺寸要方便修改,外形尺寸要能加长、加宽、加厚至少2mm,零件重生后而特征不失败;

4)零碎曲面要尽可能少。

2、做骨架的基本步骤如下:

1)参照ID图构建外形曲线;

2)构建前壳曲面;

3)构建底壳曲面;

4)构建公共曲面;

5)绘制前壳其他曲线;

6)绘制底壳其他曲线;

7)绘制左右前后侧面曲线。

第二章产品结构布局设计

第一节前壳与底壳的止口设计

1、止口分为公止口、母止口:

2、止口的作用:

1)限位。防止壳体装配时错位、产生段差。止口的作用是防止前壳朝外变形,同时防止前壳朝外变形,同时防止底壳朝内缩。

2)防ESD。止口也称为静电墙,可以阻挡静电从外进入内部,从而保护内部电子元器件,所以在设计时尽可能保留整圈止口的完整。

3、止口设计的原则:

1)公止口一般做在厚度薄的壳体上;

2)母止口一般做在厚度厚的壳体上;

4、公止口尺寸说明:

1)尺寸a为公止口的高度,常用范围为0.60~1.00mm;

2)尺寸b为公止口根部宽度,常用范围为0.60~0.80mm,最小尺寸要保证拔模后顶部最小宽度不少于0.5mm;

3)尺寸c1、c2是公止口两侧拔模尺寸,2o~3o即可;

4)尺寸d倒角尺寸,好装配,常用0.25~0.30mm。

5、止口的配合尺寸说明:

1)尺寸A为配合面尺寸,为0.05mm;

2)尺寸B为止口纵向避让尺寸,常用0.10~0.20mm,建议使用0.20mm,防止尺寸偏差时造成装配干涉;

3)尺寸C是过渡圆角,主要是较为突变的圆滑过渡,也不能太大,防止装配时干涉;4)尺寸D为壳体外观面胶厚尺寸,应不小于0.80mm

第二节前壳与底壳的卡扣设计

1、卡扣的作用

卡扣,又称扣位、卡扣位,作用与螺丝一样,也是起固定与连接作用,卡扣的主要作用是辅助螺丝固定壳体,整机结构固定仅靠螺丝柱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设计几个卡扣。卡扣是通过塑料本身的弹性及卡扣结构上的变形来实现拆装的。

卡扣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下:

1)强度要够,不然拆装时容易损坏;

2)扣合量要够,不然作用不明显;

3)卡扣一定要有拆装的变形空间;

4)整机卡扣一定要均匀;

5)壳体结构强度弱的地方尽量布扣。

2、卡扣分公扣与母扣,分别做在两个不同的壳体上。

3、卡扣横向配合

尺寸说明:

1)尺寸A是公扣的宽度(又称卡扣宽度),此宽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尺寸建议在2~6mm 范围内,常用宽度尺寸是4mm;

2)尺寸B是公扣与母扣两侧厚度,为保证卡扣有足够的强度,常用1.00mm,最少0.80mm;3)尺寸C是公扣与母扣两侧的间隙0.20mm;

4)尺寸D是母扣另一侧的厚度,常用1.00mm,最少0.80mm;

5)尺寸E是公扣与母扣另一侧的间隙0.2mm;

6)尺寸F是母扣的宽度,根据公扣的宽度及与母扣的间隙自然得出

7)尺寸G是母扣封胶的厚度0.30mm;

4、卡扣纵向配合

尺寸说明:

1)尺寸a是卡扣的配合量(配合量),设计要合理,大了就很难拆,小了就起不到连接的作用。尺寸建议在0.35~0.6mm范围内,常用扣合量尺寸是0.5mm;

2)尺寸b是公扣的厚度,为保证足够的强度,常用1.00mm,最少0.8mm;

3)尺寸c是公扣上表面要比底壳分模面低,不小于0.05mm,常用0.1mm。主要作用就是利于模具加工与修整,以免模具因加工误差而造成卡扣上表面高出分模面,从而影响斜顶出模及壳体装配。

4)尺寸d是母扣与公扣的Z向(厚度方向)的间隙0.05mm,不能过大,以免卡扣没有起到作用。

5)尺寸e是母扣的厚度,为保证足够的强度,常用1.00mm,最少0.80mm。

6)尺寸f是母扣与公扣倒角边的避让间隙,不少于0.20mm。

7)尺寸g是母扣与公扣的避让间隙,不少于0.20mm。

8)尺寸h也是母扣与公扣的避让间隙,不少于0.20mm。这个间隙设计时可留大点,扣合量不够时可以加胶。

9)尺寸i是母扣顶部的厚度,为保证足够的强度,常用1.00mm,最少0.80mm。

10)尺寸j是公扣的倒角,为方便装配,倒角尺寸为0.40mm *45o。

第三节卡扣与止口的关系

1、正常布扣方法

母扣布在公止口的壳上,同理,公扣就布在母止口的壳山;

2、反扣

母扣布在母止口的那一侧,就称为反扣。设计反扣时注意把公扣两侧的公止口单边切掉不小于8.00mm,否则卡扣不能变形,成为死扣。

提示:设计卡扣时尽量按正常布扣方法,如果空间紧张,再设计反扣,反扣不仅有连接作用,还有反止口功能,缺陷就是拆装较困难。反扣设计时要注意扣合量不能太大,先做到0.35mm,壳料第一次试模后可根据需要再调整。

第四节卡扣的变形空间设计

1、壳体在拆装时,卡扣需要变形,绝大部分变形量是靠母扣变形来完成的。所以在设计时,

母扣一定要有变形的空间,而且变形空间一定要比扣合量大,最好大于0.20mm;如果母扣变形空间不够进行调整,可以将扣合量做小,但不要小于0.40mm也可以将母扣与公扣的配合间隙做到0.15mm;

第五节卡扣掏胶

掏胶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胶位过厚造成壳料缩水而影响外观。在不影响外观面缩水的情况下,可以不用掏胶。

第六节整机卡扣个数设计

1、整机有6个螺钉的,布8个卡扣,布扣要均匀。

2、整机有4个螺钉,布8~10个扣,布扣要均匀。

提示:两个扣之间的距离最好控制在30mm左右,如果超过35mm,建议增加卡扣,如果距离都小于30mm,可适当减少卡扣的数量。

第七节螺丝塞结构设计

1、螺丝塞设计要点

1)螺丝塞主要作用就是遮丑与防尘;在设计时,尽量让所有螺丝塞共用;

2)因为螺丝塞是圆的,在生产装配时容易转动,所以螺丝塞在结构设计时要做防呆结构,以免装错。

3)为防止螺丝塞表面高出壳体表面,螺丝塞表面比壳体表面低0.05~0.15mm,常用0.10mm;4)做螺丝塞结构时要特别注意预留螺丝帽的高度空间,螺丝帽的高度空间根据实物高度预留;

第三章前壳组件结构设计

第一节LCD屏限位结构设计

1、前壳限位骨位

1)LCD屏是通过FPC排线焊接在PCB上的,与PCB之间有四个小柱定位,为防止LCD屏在装配时容易掉落,LCD屏焊接好之后,在背面用少量双面胶固定在PCB板上;

2)LCD屏是易碎物件,为了保护LCD屏,四周需要再壳体上限位。限位是在前壳长骨位,与屏的四周间隙为0.1mm,限位骨位的高度至少是屏自身高度的三分之二;

提示:限位LCD屏的骨位高度最高可以做到与堆叠主板Z向间隙为0.1mm,这样还可以起到Z向顶主板的作用。

2、LCD屏限位骨四个角缺口设计

前壳切缺口就是给屏四个角一个振荡的空间,避免撞击到围骨。切口长宽尺寸大小在3mm 左右。

3、限位骨位装配边倒角

前壳限位LCD屏的边要倒直角C0.25~C0.3mm

4、前壳视窗开口设计

1)视窗就是LCD屏显示的区域,是从外观能直接看到的。视窗开口就是避开视窗的开孔,视窗开口很重要,过大会造成泡棉太窄,起不到保护LCD屏的作用;过小会遮挡LCD屏的显示区域;

2)前壳视窗开口比LCD屏的AA区单边大0.8~0.9mm;

5、LCD泡棉设计

1)LCD屏在受外力撞击时容易损坏,为了减少对LCD屏的撞击力度,更好地保护LCD屏,需要再屏的上表面加泡棉用来抗震缓冲,泡棉还可以用来防尘。泡棉常用材料为PORON,厚度常用的有0.3mm(预压后0.2mm)、0.5mm(预压后0.3mm);

2)泡棉离前壳上LCD屏限位骨位四周间隙为0.15~0.2mm,与A壳视窗开口四周间隙不小于0.3mm;

第四章底壳组件结构设计

第一节电池固定结构设计

1、电池限位设计

1)电池与壳体四周间隙为0.2mm;

2)为了方便模具出模,需要再电池仓四周做拔模处理,拔模常用的角度1o~2 o,电池仓里外要拔模注意拔模的中性平面与拔模方向;

3)由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是不能晃动的,以免机器掉电,所以在电池仓四周增加限位骨位,限位骨位与电池间隙为0.1mm,每个面的限位骨位不少于三个,装入边并做斜边设计;提示:为防止壳体缩水,筋位的料厚度不大于机壳料厚的一半;

4)电池仓四周胶位厚度为0.9mm;

2、电池Z向限位设计

1)电池Z向与壳体间隙为0.1mm,壳体Z向胶位厚度应不小于0.8mm;

2)如果电池Z向与壳体距离大于0.1mm,应在壳体上长骨位限位电池,骨位与电池的Z向间隙为0.1mm

第二节喇叭结构设计

1、喇叭限位设计

喇叭在PCB堆叠板上没有固定,为防止喇叭移动,就需要再壳体上做结构限位,限位骨位四周与喇叭间隙为0.1mm,限位骨位的高度至少是喇叭自身高度的三分之二。

2、喇叭密封音腔设计

1)密封音腔的泡棉常用材料是PORON,泡棉在壳体上要限位,泡棉单边宽度建议不少于

1.2mm,与壳体四周间隙为0.1mm

3、喇叭配合尺寸设计

尺寸说明:

1)尺寸A是喇叭的音腔高度,至少为0.8mm,否则声音效果差;

2)尺寸B是壳体外观面胶厚,至少为0.8mm;

3)尺寸C是封音腔的泡棉厚度,厚度常用的有0.5mm(预压后0.3mm)、0.8mm(预压后0.5mm)、1.0mm(预压后0.6mm)、1.2mm(预压后0.8mm)。泡棉单边宽度不少于1.2mm

4)尺寸D是喇叭与限位骨位的间隙为0.1mm;

5)尺寸E是封音腔的骨位宽度为0.7mm;

6)尺寸F是封音腔的骨位与限位喇叭骨位的距离,至少为0.6mm;

7)尺寸G是限位喇叭骨位的宽度为0.7mm。

4、喇叭出音面积设计

出音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声音的大小,过小会造成播放声音小与音质差,过大会造成喇叭声音不集中、音质差。出音面积设计时按照喇叭规格书要求设计,如果没有规格书,出音面积建议做到喇叭本身面积的12%~15%;

5、喇叭防尘网设计

防尘网的作用就防止灰尘进入壳体内部,防尘网材料常用两种,一种是尼龙网,一种是无纺布。防尘网厚度为0.1mm,通过双面胶固定于壳体上。

提示:防尘网与泡棉可做成一体,就是在泡棉上贴一层防尘网,这样更方便装配。

第三节摄像头结构设计

1、摄像头限位结构设计

摄像头在堆叠板上没有固定,就需要再壳体上做结构限位固定,限位骨位四周与摄像头间隙0.1mm,限位骨位的高度要包住摄像头本体至少三分之二。

2、摄像头镜片设计

1)镜片通常采用钢化玻璃或PMMA,厚度可根据结构需要选用不同的规格,常用的有

0.5mm、0.65mm、0.8mm(摄像头镜片最厚不要超过0.8mm),镜片的最高面要比外观

面低至少0.1mm,以防刮花;

2)镜片一般为切割成型的,四周与壳体间隙为0.07mm,常用0.15mm厚的双面胶固定在底壳上,双面胶单边最窄不少于0.8mm;

3)钢化玻璃透明度要比PMMA好,且比PMMA强度好,像素高的摄像头镜片建议用钢化玻璃;

4)镜片背面要丝印,因此,要设计丝印界限,丝印区不能挡住摄像头的视角,通常丝印线要比摄像头的视角区单边至少小0.2mm;

5)壳体开孔要比丝印线单边大0.2mm,防止从镜片的外面(未丝印区)看到壳体;

3、摄像头泡棉设计

摄像头前端要用泡棉压在壳体上,起到缓冲保护作用,以防损坏摄像头,泡棉常用材料为PORON,厚度常用的有0.3mm(预压后0.2mm)、0.5mm(预压后0.3mm)、0.8mm(预压后0.5mm)。泡棉单边宽度不少于0.8mm。辅料一般是先装配在壳体上的,所以壳体上要能限位泡棉,间隙为0.1mm;

第四节连接器的避让与限位

连接器包括HDMI连接器、USB连接器、内存卡连接器、DC电源插座、AV接口、音频插座等,这些连接器通过贴片或者插件焊接方式与主PCB连接,由于经常受力拔插,需要再结构上做一定的限位结构,防止受外力松脱。

1、内存卡连接器结构设计

1)为便于插卡与抽卡,需要做一个抠手位;

2)注意TF卡弹出状态的最大尺寸与壳体的距离不少于2mm;

2、音频与AV接口结构设计

1)底壳开孔避让音频与AV接口距离为0.25mm;

2)壳体长骨位限位音频与AV接口,距离不小于0.2mm,注意避开贴片焊盘位置不小于

0.8mm

3、其他链接器的结构设计

1)底壳开孔避让音频与AV接口距离为0.25mm;过小容易出现装配干涉,过大影响外观;2)壳体长骨位限位音频与AV接口,距离不小于0.2mm,注意避开贴片焊盘位置不小于

0.8mm

第五节侧键结构设计

1、侧键的P+R结构设计

尺寸说明:

1)尺寸A是键帽顶面的料厚,尺寸应不小于0.6mm,建议做到0.8mm;

2)尺寸B是键帽侧面的料厚,尺寸应不小于0.6mm,建议做到0.8mm;

3)尺寸C是键帽与Rubber的顶面间隙,为0.05mm,此间隙是点胶空间;

4)尺寸D是键帽与Rubber的侧面间隙,为0.05mm;

5)尺寸E是Rubber的厚度,为0.3mm;

6)尺寸F是导电基的高度,尺寸应不小于0.25mm,建议做到0.3mm;

7)尺寸G是侧键裙边的宽度,尺寸应不小于0.4mm;

8)尺寸H是侧键裙边的厚度,尺寸应不小于0.4mm;

9)尺寸I是侧键的宽度,尺寸应不小于2.5mm,建议不小于3mm;

2、纯塑料键帽结构设计

键帽材料选用ABS或者PC,一般通过注塑完成;

尺寸说明:

1)尺寸A是键帽顶面的厚度,尺寸应不小于0.6mm,建议为0.8mm;

2)尺寸B是键帽侧面的料厚,尺寸应不小于0.6mm,建议为0.8mm;

3)尺寸C是侧键裙边的宽度,尺寸应不小于0.4mm;

4)尺寸D是侧键裙边的厚度,尺寸应不小于0.4mm;

5)尺寸E是侧键的宽度,尺寸应不小于2.5mm,建议不小于3mm;

3、侧键与壳体的配合设计

尺寸说明:

1)尺寸A是键帽高出壳体大面的部分,尺寸应不小于0.5mm;

2)尺寸B是键帽四周与壳体的间隙,尺寸应不小于0.1mm,建议为0.15mm;

3)尺寸C是侧键裙边四周与壳体的间隙,尺寸应不小于0.2mm;

4)尺寸D是侧键裙边行程方向与壳体的间隙,尺寸应不小于0.05mm,建议做到0.1mm;5)尺寸E是键帽底面与轻触开关的间隙,为0.05~0.1,建议做到0间隙。

4、侧键的定位结构设计

1)播放键与拍照键三个按键距离很近,为了降低模具制作成本与利于装配,做成一体键帽结构;

2)为了保证一体键帽的手感,悬臂梁厚度不大于0.9mm;

提示:连接键帽的那部分骨位称为悬臂梁,主要起连接作用。悬臂梁过厚影响按键手感,过薄容易断裂,为防止断裂,连接部分倒圆角加强;

3)键帽需要固定在底壳上,可采用热熔柱焊接固定,热熔柱直径为0.9mm,与孔的间隙为

0.1mm,热熔柱高出侧键孔面0.8mm,这种热熔柱还起到定位的作用,如果侧键装好之

后不容易掉出来,可以不用热熔,当作定位作用。

第五章后续结构设计及检查

第一节后续结构设计检查内容

后续结构包括反止口设计、主PCB的限位设计、前壳Z向顶主板、底壳Z向顶主板等。结构检查包括模具斜顶倒扣检查及处理、零件拔模检查及处理、尖钢与薄钢的检查及处理、厚胶及薄胶的检查及处理、小断差面的处理、干涉检查及处理。

第二节反止口结构设计

1、反止口的作用

反止口与止口息息相关,它们配合使用,反止口的作用与止口一样,都是起限位作用,反止口是防止底壳朝外变形,同时防止前壳朝内缩;

2、反止口设计要点

1)反止口是做在母止口的那个壳上,与母止口配合将公止口夹在中间,从而实现两个方向的限位;

2)设计反止口时要注意单边离公扣距离8mm,至少6mm,因为扣位要变形,如果太近,扣位就没有变形空间,无法正常拆卸;

3、反止口与止口的配合设计

尺寸说明:

1)尺寸A为配合面尺寸,为0.1mm,最大超过0.15mm;

2)尺寸B为反止口高度,要求尺寸B不小于0.6mm,建议不少于0.8mm;

3)尺寸C为反止口纵向长度,要求尺寸C不小于1mm,不要太小,否则反止口没有强度,容易断裂;

4、反止口不同的结构类型

1)标准反止口

结构设计时要注意,为保证足够的强度,要成对做,两个反止口之间的距离为1.5mm 左右。

2)反止口变化形式一(工字骨)

工字骨反止口做法很普遍,主要适用于PCB离壳体太近,没有空间做标准反止口。优点是强度好,又不必切另一个壳的公止口,值得推荐,公字骨长度尺寸不小于2mm,建议为3mm;

5、反止口的数量设计

反止口做多少个比较合理?一般来说,左右均匀各两对,上下均匀各3~4对,反止口的个数根据产品外形尺寸的大小适当增减,一般来说,反止口的距离为30mm左右。

第三节限位主PCB的结构设计

1、主要限位结构

最佳的主要限位结构是在壳体上长柱位伸入主PCB的限位孔中,起到精确限位作用,限位间隙为0.1mm,共两处,成对角布局。

2、辅助限位结构设计

除主要限位结构外,主PCB的限位还需要一些辅助限位结构,包括螺丝柱限位、反止口限位、主板扣位等。

辅助限位结构与主PCB的间隙为0.15~0.25mm,常用0.2mm

3、螺丝柱限位主板

螺丝柱限位板是常用的一种结构,在设计螺丝结构时就要考虑到。

4、反止口限位主板

如果壳体有反止口,可利用反止口限位主板,在设计反止口结构时就要考虑到;

5、主板扣位

1)主板扣位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主板在装配时掉落,扣位做两个即可,成对角,作均匀;2)主板扣位尺寸说明图:

尺寸说明:

1)尺寸A是扣合量0.3mm,不能太大,防止难拆装;

2)尺寸B是扣位与主板的Z向间隙,尺寸最少为0.05mm,建议做到0.1mm;

3)尺寸C是扣位与主板的侧向间隙,尺寸应不小于0.1mm;

4)尺寸D是扣位的装配倒角,为0.5mm;

5)尺寸E是扣位的厚度,尺寸应不小于0.8mm;

6)尺寸F是扣位顶面到加强骨的高度,由于扣位要变形,尺寸建议不小于2.5mm

提示:以上结构还不能完全限位主PCB,可以适当另外增加一些骨位或者定位柱来限位。

第四节底壳Z向顶主板结构设计

1、螺丝柱四周长骨位

主板装底壳,底壳Z向顶主板骨位与PCB零间隙,所有螺丝柱四周尽量长骨位顶主板;

2、反止口处长骨位

光靠螺丝柱处顶主板还不够,还要在反止口处长骨位顶主板;

3、限位电池骨位顶主板

限位电池的骨位用来顶主板,在做电池仓结时就要考虑到;

第四节其它结构设计

1、贴标签纸位置

大部分产品,外壳上需贴标签纸,贴标签纸位置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深度一般为

0.2mm,贴标签纸位置要求抛光处理,以免粘贴强度不够而脱落。

2、设计支架卡扣位

GPS产品一般需要外接支架,因而在壳体上预留支架卡扣位置,支架卡扣位置共四个,上、下面各两个,深度0.8mm

第五节模具斜顶倒扣检查及处理

1)模具倒扣是指塑料件上凡是阻碍模具开模或者顶出的部位,壳体重最容易产生倒扣的地方为卡扣位置,斜顶是解决倒扣的常用机构,但斜顶要预留行程7mm(包括斜顶的大小、运动的行程及安全距离),如电池仓骨位是阻碍斜顶运动的面,扣位面与电池仓骨位面的距离不小于7mm

2)如果斜顶的行程距离比7mm小,结构上就要处理,切剪电池仓骨位处理斜顶倒扣。第六节零件拔模检查及处理

零件拔模斜度是保证模具在注塑时能顺利出模。一般来说外观面如果不走行位需要拔模斜度不小于3 o,非外观念的重要配合面拔模2 o左右,如电池仓、止口等。非外观的配合面需要直身位的零件可以不用拔模。

提示:作图时,并不是所有面及骨位都要做拔模斜度,只是重要的配合面拔模就可以了,其余的可让模具厂按本厂标准自行拔模。

第七节尖钢、薄钢检查及处理

1、尖钢及薄钢的介绍

尖钢与薄钢是模具术语,尖钢就是模具上很薄且锋利的钢材,也是薄钢的一种,所谓薄钢,把小于0.5mm的钢料统称为薄钢。尖钢及薄钢在注塑胶件时,容易损坏断裂,所以在做结构时应尽量避免发生。

2、壳料容易产生薄钢的地方

1)螺丝柱处。螺丝柱靠近壳体内壁,最容易产生薄钢。

2)反止口处。尤其是“工”字形反止口,与壳体内壁近,最容易产生尖钢、薄钢。

3)其他地方。凡是两个胶位距离小于0.5mm的就是薄钢。

3、尖钢、薄钢的处理

1)加胶。在产生薄钢的地方加胶,但总体胶厚不能超过附近平均较厚的1.4倍,否则就是厚胶,会造成壳体胶位缩水,影响结构及外观。

2)减胶。在产生薄钢的地方减胶,但保证外观面胶厚不小于0.8mm。如螺丝柱处,直接切胶,然后再做一条骨位加强螺丝柱。

3)正面补胶、反面切胶。如果正面切胶产生薄胶,补胶又太厚,可以正面补胶,反面掏胶。

第八节厚胶、薄胶的检查及处理

处理完尖钢与薄钢厚,接着处理厚胶、薄胶。厚胶会造成胶料在注塑时缩水,胶件缩水不仅影响外观还影响结构,薄胶会产生注塑走胶困难。

1、厚胶及薄胶的介绍

所谓厚胶就是把大于平均胶厚1.4倍的胶称为厚胶,假如附近平均胶厚是2mm,厚胶就是大于2.8mm的胶位,把小于0.45mm厚的胶位称为薄胶。

2、壳料容易产生厚胶及薄胶的地方

1)螺丝柱处。螺丝柱靠近壳体内壁,最容易产生厚胶;

2)扣位处。扣位也是最容易产生厚胶的,尤其是母扣;

3)产生薄胶的地方主要是空间不够的情况下切胶留下来的薄胶位,

4)其他产生厚胶薄胶的地方,如两骨位叠加容易产生厚胶,电池仓四周、限位LCD屏的四周都容易产生厚胶等。

3、厚胶及薄胶的检查

利用软件Pro/E进行检查

4、厚胶及薄胶的处理

厚胶和薄胶的处理与薄钢处理一样,都是加胶、减胶、正面加胶反面减胶这几种方式第九节干涉检查及处理

利用软件Pro/E进行检查,良性干涉(如泡棉)不用处理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常识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常识 1.胶厚(胶位):塑胶产品的胶厚(整体外壳)通常在0.80-3.00左右,太厚容易缩水和产生汽泡,太薄难走满胶,大型的产品胶厚取厚一点, 小的产品取薄一点,一般产品取1.0-2.0为多。而且胶位要尽可能的均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局部地方可适当的厚一点或薄一点, 但需渐变不可突变,要以不缩水和能走满胶为原则,一般塑料胶厚小于0.3时就很难走胶,但软胶类和橡胶在0.2-0.3的胶厚时也能走满胶。 2.加强筋(骨位):塑胶产品大部分都有加强筋,因加强筋在不增加产品整体胶厚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增加其整体强度,对大型和受力的产品 尤其有用,同时还能防止产品变形。加强筋的厚度通常取整体胶厚的0.5-0.7倍,如大于0.7倍则容易缩水。加强筋的高度较大时则要做0.5-15的斜度(因其出模阻力大),高度较矮时可不做斜度。 3.脱模斜度:塑料产品都要做脱模斜度,但高度较浅的(如一块平板)和有特殊要求的除外(但当侧壁较大而又没出模斜度时需做行位)。 出模斜度通常为1-5度,常取2度左右,具体要根据产品大小、高度、形状而定,以能顺利脱模和不影响使用功能为原则。产品的前模斜度通常 要比后模的斜度大0.5度为宜,以便产品开模事时能留在后模。通常枕位、插穿、碰穿等地方均需做斜度,其上下断差(即大端尺寸与小端尺寸之差)单边要大于0.1以上。 4.圆角(R角):塑胶产品除特殊要求指定要锐边的地方外,在棱边处通常都要做圆角,以便减小应力集中、利于塑胶的流动和容易脱模。 最小R通常大于0.3,因太小的R模具上很难做到。 5.孔:从利于模具加工方面的角度考虑,孔最好做成形状规则简单的圆孔,尽可能不要做成复杂的异型孔,孔径不宜太小,孔深与孔径比不宜太大,因细而长的模具型心容易断、变形。孔与产品外边缘的距离最好要大于1.5倍孔径,孔与孔之间的距离最好要大于2倍的孔径,以便产品有必要的强度。与模具开模方向平行的孔在模具上通常上是用型心(可镶、可延伸留)或碰穿、插穿成型,与模具开模方向不平行的孔通常要做行位或斜顶,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和装配的前提下,产品侧壁的孔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做成能用碰穿、插穿成型的孔。6.凸台(BOSS):凸台通常用于两个塑胶产品的轴-孔形式的配合,或自攻螺丝的装配。当BOSS不是很高而在模具上又是用司筒顶出时,其可不用做斜度。当BOSS很高时,通常在其外侧加做十字肋(筋),该十字肋通常要做1-2度的斜度,BOSS看情况也要做斜度。当BOSS和柱子(或另一BOSS)配合时,其配合间隙通常取单边0.05-0.10的装配间隙,以便适合各BOSS加工时产生的位置误差。当BOSS用于自攻螺丝的装配时,其内孔要比自攻螺丝的螺径单边小0.1-0.2,以便螺钉能锁紧。如用M3.0的自攻螺丝装配时,BOSS的内孔通常做Ф2.60-2.80。 7.嵌件:把已经存在的金属件或塑胶件放在模具内再次成型时,该已经存在的部件叫嵌件。当塑胶产品设计有嵌件时,要考虑嵌件在模具内 必须能完全、准确、可靠的定位,还要考虑嵌件必须与成型部分连接牢固,当包胶太薄时则不容易牢固。还要考虑不能漏胶。 8.产品表面纹面:塑料产品的表面可以是光滑面(模具表面省光)、火花纹(模具型腔用铜工放电加工形成)、各种图案的蚀纹面(晒纹面)和雕刻面。当纹面的深度深、数量多时,其出模阻力大,要相应的加大脱模斜度。 9.文字:塑料产品表面的文字可以是凸字也可以是凹字,凸字在模具上做相应的凹腔容易做到,凹字在模具上要做凸型心较困难。 10.螺纹:塑胶件上的螺纹通常精度都不很高,还需做专门的脱螺纹机构,对于精度要求不

【塑料橡胶制品】塑料结构件设计规范

(塑料橡胶材料)塑料结构 件设计规范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又称塑料制品的功能特性设计或塑料制品的工艺性。 §1.1塑料制品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原则 1.1.1塑料制品设计的一般程序 1、详细了解塑料制品的功能、环境条件和载荷条件 2、选定塑料品种 3、制定初步设计方案,绘制制品草图(形状、尺寸、壁厚、加强筋、孔的位置等) 4、样品制造、进行模拟试验或实际使用条件的试验 5、制品设计、绘制正规制品图纸 6、编制文件,包括塑料制品设计说明书和技术条件等。 1.1.2塑料制品设计的一般原则 1、在选料方面需考虑:(1)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强度、刚性、韧性、弹性、吸水性以及对应力的敏感性等;(2)塑料的成型工艺性,如流动性、结晶速率,对成型温度、压力的敏感性等;(3)塑料制品在成型后的收缩情况,及各向收缩率的差异。 2、在制品形状方面:能满足使用要求,有利于充模、排气、补缩,同时能适应高效冷却硬化(热塑性塑料制品)或快速受热固化(热固性塑料制品)等。 3、在模具方面:应考虑它的总体结构,特别是抽芯与脱出制品的复杂程度。同时应充分考虑模具零件的形状及其制造工艺,以便使制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4、在成本方面:要考虑注射制品的利润率、年产量、原料价格、使用寿命和更换期限,尽可能降低成本。

§1.2塑料制品的收缩 塑料制品在成型过程中存在尺寸变小的收缩现象,收缩的大小用收缩率表示。 式中S——收缩率; L0——室温时的模具尺寸; L——室温时的塑料制品尺寸。 影响收缩率的主要因素有: (1)成型压力。型腔内的压力越大,成型后的收缩越小。非结晶型塑料和结晶型塑料的收缩率随内压的增大分别呈直线和曲线形状下降。 (2)注射温度。温度升高,塑料的膨胀系数增大,塑料制品的收缩率增大。但温度升高熔料的密度增大,收缩率反又减小。两者同时作用的结果一般是,收缩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模具温度。通常情况是,模具温度越高,收缩率增大的趋势越明显。 (4)成型时间。成型时保压时间一长,补料充分,收缩率便小。与此同时,塑料的冻结取向要加大,制品的内应力亦大,收缩率也就增大。成型的冷却时间一长,塑料的固化便充分,收缩率亦小。 (5)制品壁厚。结晶型塑料(聚甲醛除外)的收缩率随壁厚的增加而增加,而非结晶型塑料中,收缩率的变化又分下面几种情况:ABS和聚碳酸酯等的收缩率不受壁厚的影响;聚乙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类等塑料的收缩率随壁厚的增加而增加;硬质聚氯乙烯的收缩率随壁厚的增加而减小。 (6)进料口尺寸。进料口尺寸大,塑料制品致密,收缩便小。 (7)玻璃纤维等的填充量。收缩率随填充量的增加而减小。 表2-1、表2-2、表2-3为常用塑料的成型收缩率。

塑胶结构设计资料

第一章结构建模 第一节结构建模简述 1、建模就是构建模型,在产品结构设计中,建模指的是构建三维外观模型,通过专业的三 维设计软件对看得见但摸不着的ID平面进行立体的呈现。 第二节产品模板介绍及自顶向下的设计理念 1、自顶向下的设计理论 1)首先创建一个顶级组件,也就是总装配图,后续工作是指围绕这个构建展开; 2)给这个顶级组件创建一个骨架,骨架相当于地基,骨架在自顶向下设计理念中是最重要的部分,骨架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后续好不好修改。 3)创建子组件,并在子组件中创建零件,所有子组件与零件装配方式按默认(缺省)装配;4)所有子组件主要零件参照骨架绘制,其外形大小与装配位置由骨架来控制; 5)零件如需改动外形尺寸与装配位置,只需要改动骨架,重生零件即可。 第三节构建骨架模型 1、构建骨架基本要求如下: 1)外形要尽量贴近ID外形,外观曲面模具不走行位(行位又称滑块,是模具解决倒扣的机构),拔模角不小于3o; 2)要求前壳能偏面(抽壳)不小于3mm,底壳不少于3mm; 3)尺寸要方便修改,外形尺寸要能加长、加宽、加厚至少2mm,零件重生后而特征不失败; 4)零碎曲面要尽可能少。 2、做骨架的基本步骤如下: 1)参照ID图构建外形曲线; 2)构建前壳曲面; 3)构建底壳曲面; 4)构建公共曲面; 5)绘制前壳其他曲线; 6)绘制底壳其他曲线; 7)绘制左右前后侧面曲线。 第二章产品结构布局设计 第一节前壳与底壳的止口设计 1、止口分为公止口、母止口: 2、止口的作用: 1)限位。防止壳体装配时错位、产生段差。止口的作用是防止前壳朝外变形,同时防止前壳朝外变形,同时防止底壳朝内缩。 2)防ESD。止口也称为静电墙,可以阻挡静电从外进入内部,从而保护内部电子元器件,所以在设计时尽可能保留整圈止口的完整。 3、止口设计的原则:

塑胶件结构设计规范

塑胶零件结构设计规范
摘要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的增加,为了造型的需要产品结构件中塑料零件用 的越来越多。那么在具体设计塑料零件的结构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怎样合理地设计 塑料零件的结构?如何选择塑料零件的材料?壁厚选择多少合适?等等。 本文对这些具体问 题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希望对大家在今后的设计中有所帮助并希望大家一起来补充完善。 关键词 塑料零件、壁厚、脱模斜度、加强筋、材料选择 1、零件的形状应尽量简单、合理、便于成型 1.1 在保证使用要求前提下,力求简单、便于脱模,尽量避免或减少抽芯机构,如采用下 图例中(b)的结构,不仅可大大简化模具结构,便于成型,且能提高生产效率。
1.2 利用转换区的方法来防止突然的递变。

1.3 利用肋及浮凸物和铸空法使设计更合理。
1.4 转角处用圆弧过渡。

1.5 尽量让浮凸物与外壁或肋相连。
1.6 如果肋本身即与外壁间隔相当远,则最好加上角板。
2、零件的壁厚确定应合理 塑料零件的壁厚取决于塑件的使用要求, 太薄会造成制品的强度和刚度不足, 受力后容 易产生翘曲变形 , 成型时流动阻力大 , 大型复杂的零件就难以充满型腔。 反之, 壁厚过大, 不但浪费材料,而且加长成型周期,降低生产率,还容易产生气泡、缩孔、翘曲等疵病。因 此制件设计时确定零件壁厚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壁厚; 2.2 零件的各部位壁厚尽量均匀, 以减小内应力和变形。 不均匀的壁厚会造成严重的翘曲 及尺寸控制的问题; 2.3 承受紧固力部位必须保证压缩强度; 2.4 避免过厚部位产生缩孔和凹陷; 2.5 成型顶出时能承受冲击力的冲击。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常识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小常识目录: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材料选择 1.2、壳体厚度 1.3、零件厚度设计实例 2、脱模斜度 2.1、脱模斜度要点 3、加强筋 3.1、加强筋及壁厚的关系 3.2、加强筋设计实例 4、柱和孔的问题 4.1、柱子的问题 4.2、孔的问题 4.3、“减胶”的问题 5、螺丝柱的设计 6、止口的设计 6.1、止口的作用 6.2、壳体止口的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6.3、面壳及底壳断差的要求 7、卡扣的设计 7.1、卡扣设计的关键点 7.2、常见卡扣设计 8、装饰件的设计 8.1、装饰件的设计注意事项 8.2、电镀件装饰斜边角度的选取 8.3、电镀塑胶件的设计 9、按键的设计 9.1 按键(Button)大小及相对距离要求 10、旋钮的设计 10.1 旋钮(Knob)大小尺寸要求 10.2 两旋钮(Knob)之间的距离 10.3 旋钮(Knob)及对应装配件的设计间隙 11、胶塞的设计 12、镜片的设计 12.1 镜片(LENS)的通用材料 12.2 镜片(LENS)及面壳的设计间隙 13、触摸屏及塑胶面壳配合位置的设计 13.1、触摸屏相对应位置塑胶面壳的设计注意事项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材料的选取 a. 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 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 架、LCD支架)等。还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 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前常用奇美PA-757、PA-777D等。 b. 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 韧性的制件,如框架、壳体等。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T65。 c. PC: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 按键、传动机架、镜片等。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PC2405、 PC2605。 d. POM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吸 水性、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常用于滑轮、 传动齿轮、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M90-44。 e. PA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常用于齿轮、滑轮等。 受冲击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材料代号如:CM3003G-30。 f. PMMA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小时后仍可透过92%的太阳 光,室外十年仍有89%,紫外线达78.5% 。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 寒性、耐腐蚀,绝缘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易于成型,质较脆,常用于有 一定强度要求的透明结构件,如镜片、遥控窗、导光件等。常用材料代号 如:三菱VH001。

塑料件结构设计要点说明

产品开发的结构设计原则: a、结构设计要合理:装配间隙合理,所有插入式的结构均应预留间隙;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安规测试),并适当设计合理的安全系数。 b、塑件的结构设计应综合考虑模具的可制造性,尽量简化模具的制造。 c、塑件的结构要考虑其可塑性,即零件注塑生产效率要高,尽量降低注塑的报废率。 d、考虑便于装配生产(尤其和装配不能冲突)。 e、塑件的结构尽可能采用标准、成熟的结构,所谓模块化设计。 f、能通用/公用的,尽量使用已有的零件,不新开模具。 g、兼顾成本 大略的汇总下结构中常见的问题注意点,期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1、关于塑料零件的脱模斜度: 一般来说,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面,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顺利脱出。脱模斜度的大小一般以0.5度至1度间居多。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注意以下几点: a、塑件表面是光面的,尺寸精度要求高的,收缩率小的,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如0.5°。 b、较高、较大的尺寸,根据实际计算取较小的脱模斜度,比如双筒洗衣机大桶的筋板,计算后取0.15°~0.2°。 c、塑件的收缩率大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值。 d、塑件壁厚较厚时,会使成型收缩增大,脱模斜度应采用较大的数值。 e、透明件脱模斜度应加大,以免引起划伤。一般情况下,PS料脱模斜度应不少于2.5°~3°,ABS及PC料脱模斜度应不小于1.5°~2°。 f、带皮纹、喷砂等外观处理的塑件侧壁应根据具体情况取2°~5°的脱模斜度,视具体的皮纹深度而定。皮纹深度越深,脱模斜度应越大。 g、结构设计成对插时,插穿面斜度一般为1°~3°(见后面的图示意)。 2、关于塑件的壁厚确定以及壁厚处理: 合理的确定塑件的壁厚是很重要的。塑件的壁厚首先决定于塑件的使用要求:包括零件的强度、质量成本、电气性能、尺寸稳定性以及装配等各项要求,一般壁厚都有经验值,参考类似即可确定(如熨斗一般壁厚2mm,吸尘器大体为2.5mm),其中注意点如下:

塑料件结构设计 加强筋设计

塑料件结构设计-(5)加强筋设计 浏览?发布时间?15/05/10基本设计守则 ??? 加强筋在塑胶部件上是不可或缺的功能部份。加强筋有效地如『工』字型,增加产品的刚性和强度而无需大幅增加产品切面面积,但没有如『工』字型筋,倒扣结构将难於成型,对一些经常受到压力、扭力、弯曲的塑胶产品尤其适用。此外,加强筋更可充当内部流道,有助模腔充填,对帮助塑料流入部件的支节部份很大的作用。 ??? 加强筋一般被放在塑胶产品的非接触面,其伸展方向应跟随产品最大应力和最大偏移量的方向,选择加强筋的位置亦受制於一些生产上的考虑,如模腔充填、缩水及脱模等。加强筋的长度可与产品的长度一致,两端相接产品的外壁,或只占据产品部份的长度,用以局部增加产品某部份的刚性。要是加强筋没有接上产品外壁的话,末端部份亦不应突然终止,应该渐次地将高度减低,直至完结,从而减少出现困气、填充不满及烧焦痕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发生在排气不足或封闭的位置上。 加强筋一般的设计 ??? 加强筋最简单的形状是一条长方形的柱体附在产品的表面上,不过为了满足一些生产上或结构上的考虑,加强筋的形状及尺寸须要改变成如以下的图一般。 ??? 加强筋的两边必须加上出模角以减低脱模顶出时的摩擦力,底部相接产品的位置必须加上圆角以消除应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圆角的设计亦给与流道渐变的形状使模腔充填更为流畅。此外,底部的宽度须较相连外壁的厚度为小,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图a说明这个要求。图中加强筋尺寸的设计虽然已按合理的比例,但当从加强筋底部与外壁相连的位置作一圆圈R1时,图中可见此部分相对外壁的厚度增加大约50%因此,此部份出现缩水纹的机会相当大。如果将加强筋底部的宽度相对产品厚度减少一半(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图b),相对位置厚度的增幅即减至大约20%,缩水纹出现的机会亦大为减少。由此引伸出使用两条或多条矮的加强筋比使用单一条高的加强筋较为优胜,但当使用多条加强筋时,加强筋之间的距离必须较相接外壁的厚度大。加强筋的形状一般是细而长,加强筋一般的设计图说明设计加强筋的基本原则。留意过厚的加强筋设计容易产生缩水纹、空穴、变形挠曲及夹水纹等问题,亦会加长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成本。

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材料的选取 a. 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 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架、LCD支架)等。还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前常用奇美PA-757、PA-777D等。 b. 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韧 性的制件,如框架、壳体等。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T65。 c. PC: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按 键、传动机架、镜片等。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PC2405、PC2605。 d. POM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吸 水性、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常用于滑轮、传动齿轮、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M90-44。 e. PA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常用于齿轮、滑轮等。 受冲击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材料代号如:CM3003G-30。 f. PMMA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小时后仍可透过92%的太阳光, 室外十年仍有89%,紫外线达78.5% 。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寒性、耐腐蚀,绝缘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易于成型,质较脆,常用于有一定强度要求的透明结构件,如镜片、遥控窗、导光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三菱VH001。 1.2 壳体的厚度 a. 壁厚要均匀,厚薄差别尽量控制在基本壁厚的25%以内,整个部件的最 小壁厚不得小于0.4mm,且该处背面不是A级外观面,并要求面积不得大于100mm2。 b. 在厚度方向上的壳体的厚度尽量在1.2~1.4mm,侧面厚度在1.5~1.7mm; 外镜片支承面厚度0.8mm,内镜片支承面厚度最小0.6mm。 c. 电池盖壁厚取0.8~1.0mm。 d. 塑胶制品的最小壁厚及常见壁厚推荐值见下表。 塑料料制品的最小壁厚及常用壁厚推荐值(单位mm)

塑胶件结构设计基础知识

塑胶件结构设计基础知识 一、塑胶件 塑胶件设计时尽可能做到一次成功,对某些难以保证的地方,考虑到修模时 给模具加料难、去料易,可预先给塑料件保留一定的间隙。 常用塑料介绍 常用的塑料主要有ABS、AS、PC、PMMA、PS、HIPS、PP、POM 等,其 中常用的透明塑料有PC、PMMA、PS、AS。高档电子产品的外壳通常采用 ABS+PC;显示屏采用PC,如采用PMMA则需进行表面硬化处理。日常生活中 使用的中低档电子产品大多使用HIPS 和ABS 做外壳,HIPS因其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逐步有取代ABS 的趋势。 常见表面处理介绍 表面处理有电镀、喷涂、丝印、移印。ABS、HIPS、PC 料都有较好的表面 处理效果。而PP料的表面处理性能较差,通常要做预处理工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模内转印技术(IMD)、注塑成型表面装饰技术(IML)、魔术镜(HALF MIRROR)制造技术。 IMD与IML的区别及优势: 1. IMD膜片的基材多数为剥离性强的PET,而IML的膜片多数为PC. 2. IMD注塑时只是膜片上的油墨跟树脂接合,而IML是整个膜片履在树脂上 3. IMD是通过送膜机自动输送定位,IML是通过人工操作手工挂 1.1外形设计 对于塑胶件,如外形设计错误,很可能造成模具报废,所以要特别小心。外

形设计要求产品外观美观、流畅,曲面过渡圆滑、自然,符合人体工程。 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外壳主要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 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影响, 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可接受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所以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 使产品:面壳>底壳。 一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 一般选0.5%。 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 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0.1% 1.2装配设计 指有装配关系的!#_5$____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尺寸设计。主要注意间隙配合和公差的控制。 1.2.1止口 指的是上壳与下壳之间的嵌合。设计的名义尺寸应留0.05~0.1mm 的间隙, 嵌合面应有1.5~2°的斜度。端部设倒角或圆角以利装入。 上壳与下壳圆角的止口配合。应使配合内角的R 角偏大,以增大圆角之间 的间隙,预防圆角处的干涉。 1.2.2扣位 主要是指上壳与下壳的扣位配合。在考虑扣位数量位置时,应从产品的总体 外形尺寸考虑,要求数量平均,位置均衡,设在转角处的扣位应尽量靠近转角, 确保转角处能更好的嵌合,从设计上预防转角处容易出现的离缝问题。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基本规则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基本规则 设计基本规则 壁厚的大小取决于产品需要承受的外力、是否作为其它零件的支撑、承接柱位的数量、伸出部份的多少以及选用的塑胶材料而定。一般的热塑性塑料壁厚设计应以4mm为限。从经济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不但增加物料成本,延长生产周期”冷却时间〔,增加生产成本。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增加引致产生空穴”气孔〔的可能性,大大削弱产品的刚性及强度。 最理想的壁厚分布无疑是切面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均一的厚度,但为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以致壁厚有所改变总是无可避免的。在此情形,由厚胶料的地方过渡到薄胶料的地方应尽可能顺滑。太突然的壁厚过渡转变会导致因冷却速度不同和产生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面问题。 对一般热塑性塑料来说,当收缩率”Shrinkage Factor〔低于0.01mm/mm时,产品可容许厚度的改变达;但当收缩率高于0.01mm/mm时,产品壁厚的改变则不应超过。对一般热固性塑料来说,太薄的产品厚度往往引致操作时产品过热,形成废件。此外,纤维填充的热固性塑料于过薄的位置往往形成不够填充物的情况发生。不过,一些容易流动的热固性塑料如环氧树脂”Epoxies〔等,如厚薄均匀,最低的厚度可达0.25mm。 此外,采用固化成型的生产方法时,流道、浇口和部件的设计应使塑料由厚胶料的地方流向薄胶料的地方。这样使模腔内有适当的 压力以减少在厚胶料的地方出现缩水及避免模腔不能完全充填的现象。若塑料的流动方向是从薄胶料的地方流向厚胶料的地方,则应采用结构性发泡的生产方法来减低模腔压力。 平面准则

在大部份热融过程操作,包括挤压和固化成型,均一的壁厚是非常的重要的。厚胶的地方比旁边薄胶的地方冷却得比较慢,并且在相接的地方表面在浇口凝固后出现收缩痕。更甚者引致产生缩水印、热内应力、挠曲部份歪曲、颜色不同或不同透明度。若厚胶的地方渐变成薄胶的是无可避免的话,应尽量设计成渐次的改变,并且在不超过壁厚3:1的比例下。下图可供叁考。 转角准则 壁厚均一的要诀在转角的地方也同样需要,以免冷却时间不一致。冷却时间长的地方就会有收缩现象,因而发生部件变形和挠曲。 此外,尖锐的圆角位通常会导致部件有缺陷及应力集中,尖角的位置亦常在电镀过程后引起不希望的物料聚积。集中应力的地方会在受负载或撞击的时候破裂。较大的圆角提供了这种缺点的解决方法,不但减低应力集中的因素,且令流动的塑料流得更畅顺和成品脱模时更容易。下图可供叁考之用。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常识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小 常识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 、材料选择 1.2 、壳体厚度 1.3 、零件厚度设计实例 2、脱模斜度 2.1 、脱模斜度要点 3、加强筋 3.1 、加强筋与壁厚的关系 3.2 、加强筋设计实例 4、柱和孔的问题 4.1 、柱子的问题 4.2 、孔的问题 4.3 、“减胶”的问题 5、螺丝柱的设计 6、止口的设计

6.1 、止口的作用 6.2 、壳体止口的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6.3 、面壳与底壳断差的要求 7、卡扣的设计 7.1 、卡扣设计的关键点 7.2 、常见卡扣设计 8、装饰件的设计 8.1 、装饰件的设计注意事项 8.2 、电镀件装饰斜边角度的选取 8.3 、电镀塑胶件的设计 9、按键的设计 9.1 按键() 大小及相对距离要求 10、旋钮的设计 10.1 旋钮() 大小尺寸要求 10.2 两旋钮() 之间的距离 10.3 旋钮() 与对应装配件的设计间隙 11、胶塞的设计 12、镜片的设计 12.1 镜片()的通用材料 12.2 镜片()与面壳的设计间隙 13、触摸屏与塑胶面壳配合位置的设计 13.1 、触摸屏相对应位置塑胶面壳的设计注意事项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 、材料的选取 a. :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击,不承受 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架、支架)等。还 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 前常用奇美757、777D 等。 b. :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韧性的制件, 如框架、壳体等。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 、T65 。 c. :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按键、传 动机架、镜片等。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 、2405、2605 。 d. 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吸水性、 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常用于滑轮、传动齿轮、 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M90-44 。 e. 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常用于齿轮、滑轮等。受冲击 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材料代号如:3003G30 。 f. 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 小时后仍可透过92% 的太阳光,室 外十年仍有89% ,紫外线达78.5% 。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寒性、耐 腐蚀,绝缘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易于成型,质较脆,常用于有一定强度要求 的透明结构件,如镜片、遥控窗、导光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三菱001。 1.2 壳体的厚度 a. 壁厚要均匀,厚薄差别尽量控制在基本壁厚的25%以内,整个部件的最小

塑胶件结构设计手册精华板

1、0 选择材料的考虑因素 任何一件工业产品在设计的早期过程中,一定牵涉考虑选择成形物料。因为在产品生产时、装配时、与完成的时间,物料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除此之外,品质检定水平、市场销售情况与价格的厘定等也就是需要考虑之列。所以这就是无法使用概括全面的考虑因素而定出一种系统性处理方法来决定所选择的材料与生产过程就是为最理想。 1.1 不同材料的特性 1. ABS ?用途: 玩具、机壳、日常用品 ?特性: 坚硬、不易碎、可涂胶水,但损坏时可能有利边出现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应用于玩具外壳或不用受力的零件。 2.PP ?用途: 玩具、日常用品、包装胶袋、瓶子 ?特性: 有弹性、韧度强、延伸性大、但不可涂胶水。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应用于一些因要接受drop test(跌落测试)而拆件的地方。 3.PVC ?用途: 软喉管、硬喉管、软板、硬板、电线、玩具 ?特性: 柔软、坚韧而有弹性。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用于玩具figure(人物),或一些需要避震或吸震的地方。 4.POM ?用途: 机械零件、齿轮、摃杆、家电外壳 ?特性: 耐磨、坚硬但脆弱,损坏时容易有利边出现(Fig、 1.1.6)。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用于胶齿轮、滑轮、一些需要传动,承受大扭力或应力的地方。 5、 Nylon (尼龙) ?用途: 齿轮、滑轮 ?特性: 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 ?设计上的应用: 因为精准度比较难控制,所以大多用于一些模数较大的齿轮。 6、 Kraton (克拉通)

用途: 摩打垫 特性: 柔软,有弹性,韧度高,延伸性强。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作为摩打垫,吸收摩打震动,减低噪音。 Table 1.1.1 一般胶料的特性与用途 2、0 壁厚 [WallThickness]

塑料件结构设计5-加强筋设计

塑料件结构设计-(5)加强筋设计 浏览发布时间15/05/10基本设计守则 加强筋在塑胶部件上是不可或缺的功能部份。加强筋有效地如『工』字型,增加产品的刚性和强度而无需大幅增加产品切面面积,但没有如『工』字型筋,倒扣结构将难於成型,对一些经常受到压力、扭力、弯曲的塑胶产品尤其适用。此外,加强筋更可充当内部流道,有助模腔充填,对帮助塑料流入部件的支节部份很大的作用。 加强筋一般被放在塑胶产品的非接触面,其伸展方向应跟随产品最大应力和最大偏移量的方向,选择加强筋的位置亦受制於一些生产上的考虑,如模腔充填、缩水及脱模等。加强筋的长度可与产品的长度一致,两端相接产品的外壁,或只占据产品部份的长度,用以局部增加产品某部份的刚性。要是加强筋没有接上产品外壁的话,末端部份亦不应突然终止,应该渐次地将高度减低,直至完结,从而减少出现困气、填充不满及烧焦痕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发生在排气不足或封闭的位置上。 加强筋一般的设计 加强筋最简单的形状是一条长方形的柱体附在产品的表面上,不过为了满足一些生产上或结构上的考虑,加强筋的形状及尺寸须要改变成如以下的图一般。 加强筋的两边必须加上出模角以减低脱模顶出时的摩擦力,底部相接产品的位置必须加上圆角以消除应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圆角的设计亦给与流道渐变的形状使模腔充填更为流畅。此外,底部的宽度须较相连外壁的厚度为小,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图a说明这个要求。图中加强筋尺寸的设计虽然已按合理的比例,但当从加强筋底部与外壁相连的位置作一圆圈R1时,图中可见此部分相对外壁的厚度增加大约50%因此,此部份出现缩水纹的机会相当大。如果将加强筋底部的宽度相对产品厚度减少一半(产品厚度与加强筋尺寸的关系图b),相对位置厚度的增幅即减至大约20%,缩水纹出现的机会亦大为减少。由此引伸出使用两条或多条矮的加强筋比使用单一条高的加强筋较为优胜,但当使用多条加强筋时,加强筋之间的距离必须较相接外壁的厚度大。加强筋的形状一般是细而长,加强筋一般的设计图说明设计加强筋的基本原则。留意过厚的加强筋设计容易产生缩水纹、空穴、变形挠曲及夹水纹等问题,亦会加长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成本。(https://www.360docs.net/doc/0d13160144.html,)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20200915043207)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目录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 、材料选择 1.2 、壳体厚度 1.3 、零件厚度设计实例 2、脱模斜度 2.1 、脱模斜度要点 3、加强筋 3.1 、加强筋与壁厚的关系 3.2 、加强筋设计实例 4、柱和孔的问题 4.1 、柱子的问题 4.2 、孔的问题 4.3 、“减胶”的问题 5、螺丝柱的设计 6、止口的设计 6.1 、止口的作用 6.2 、壳体止口的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6.3 、面壳与底壳断差的要求 7、卡扣的设计 7.1 、卡扣设计的关键点 7.2 、常见卡扣设计 7.3 、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 、材料的选取 a. ABS :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击,不 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架、LCD支 架)等。还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 件等)。目前常用奇美PA-757 、PA-777D 等。 b. PC+ABS :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 韧性的制件,如框架、壳体等。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T65。 c. PC: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 按键、传动机架、镜片等。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 、PC2405 、 PC2605 。 d. POM 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 吸水性、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常用于滑轮、 传动齿轮、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 M90-44 。 e. PA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常用于齿轮、滑轮等。 受冲击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材料代号如: CM3003G-30 。 f. PMMA 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小时后仍可透过92% 的太阳 光,室外十年仍有89% ,紫外线达78.5% 。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寒 性、耐腐蚀,绝缘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易于成型,质较脆,常用于有

塑胶件结构设计

塑料零件结构设计总结
Grail0922 **公司 摘要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的增加,为了造型的需要产品结构件中塑料零件用 的越来越多。那么在具体设计塑料零件的结构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怎样合理地设计 塑料零件的结构?如何选择塑料零件的材料?壁厚选择多少合适?等等。 本文对这些具体问 题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希望对大家在今后的设计中有所帮助并希望大家一起来补充完善。 关键词 塑料零件、壁厚、脱模斜度、加强筋、材料选择 1、零件的形状应尽量简单、合理、便于成型 1.1 在保证使用要求前提下,力求简单、便于脱模,尽量避免或减少抽芯机构,如采用下 图例中(b)的结构,不仅可大大简化模具结构,便于成型,且能提高生产效率。
1.2 利用转换区的方法来防止突然的递变。

1.3 利用肋及浮凸物和铸空法使设计更合理。
1.4 转角处用圆弧过渡。

1.5 尽量让浮凸物与外壁或肋相连。
1.6 如果肋本身即与外壁间隔相当远,则最好加上角板。
2、零件的壁厚确定应合理 塑料零件的壁厚取决于塑件的使用要求, 太薄会造成制品的强度和刚度不足, 受力后容 易产生翘曲变形 , 成型时流动阻力大 , 大型复杂的零件就难以充满型腔。 反之, 壁厚过大, 不但浪费材料,而且加长成型周期,降低生产率,还容易产生气泡、缩孔、翘曲等疵病。因 此制件设计时确定零件壁厚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壁厚; 2.2 零件的各部位壁厚尽量均匀, 以减小内应力和变形。 不均匀的壁厚会造成严重的翘曲 及尺寸控制的问题; 2.3 承受紧固力部位必须保证压缩强度; 2.4 避免过厚部位产生缩孔和凹陷; 2.5 成型顶出时能承受冲击力的冲击。

塑料件结构设计详解-精

塑料件结构设计

通用塑胶零件设计 1、术语和定语 1.1 缩水、缩痕 制品表面产生凹陷的现象,由塑胶体积收缩产生,常见于局部内厚区域,如加强肋或 柱位与面交接区域。 1.2 缩孔 制品局部肉厚处在冷却过程中由于体积收缩所产生的真空泡,叫缩孔。 1.3 气泡 塑胶熔体含有空气、水份及挥发性气体时,在注塑成型过程空气、水份及挥发性气体 进入制品内部而残留的空洞叫气泡。 1.4 缺胶、不饱模 塑胶熔体未完全充满型腔。 1.5 毛边、批锋 塑胶熔体流入分模面或镶件配合面将发生锁模力足够,但在主浇道与分 流道会合处产 生薄膜状多余胶料为 1.6 烧焦 一般所谓的烧焦,包括制品表面因塑胶降解导致的变色及制品的填充末端焦黑的现象; 烧焦是指滞留型腔内的空气在塑料熔体填充时未能迅速排出(困气),被压缩而显著升 温,将材料烧焦。

通用塑胶零件设计 1.7 熔接痕、夹水纹 模具采用多浇口进浇方案时,胶料流动前锋相互汇合;孔位和障碍物区域,胶料流动前锋也会被一分为二;壁厚不均匀的情况也会导致熔接痕。 1.8 喷痕、蛇纹 高速通过浇口的塑胶熔体直接进入型腔,然后接触型腔表面而固化,接着被随后的塑 胶熔体推挤,从而残留蛇行痕迹。侧浇口,塑胶经过浇口后无滞料区域或滞料区域不 充足时,容易产生喷痕。 1.9 银丝、银条 制品表面或表面附近,沿塑料流动方向呈现的银白色条纹。 银丝的产生一般是塑胶中的水分或挥发物或附着模具表面的水分等气化所致,注塑机 螺杆卷入空气有时也会产生银条。 1.10破裂、龟裂 制品表面裂痕严重而明显者为破裂,制品表面呈毛发状裂纹,制品尖锐角处常呈现此 现象谓之龟裂,也常称为应力龟裂。 1.11表面光泽不良 制品表面失去材料本来的光泽,形成乳白色层膜、模糊状态等皆可称为表面光泽不 良。

塑胶件结构设计手册(精华板)

1.0 选择材料的考虑因素 任何一件工业产品在设计的早期过程中,一定牵涉考虑选择成形物料。因为在产品生产时、装配时、和完成的时间,物料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除此之外,品质检定水平、市场销售情况和价格的厘定等也是需要考虑之列。所以这是无法使用概括全面的考虑因素而定出一种系统性处理方法来决定所选择的材料和生产过程是为最理想。 1.1 不同材料的特性 1. ABS ?用途: 玩具、机壳、日常用品 ?特性: 坚硬、不易碎、可涂胶水,但损坏时可能有利边出现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应用于玩具外壳或不用受力的零件。 2.PP ?用途: 玩具、日常用品、包装胶袋、瓶子 ?特性: 有弹性、韧度强、延伸性大、但不可涂胶水。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应用于一些因要接受drop test(跌落测试)而拆件的地方。 3.PVC ?用途: 软喉管、硬喉管、软板、硬板、电线、玩具 ?特性: 柔软、坚韧而有弹性。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用于玩具figure(人物),或一些需要避震或吸震的地方。 4.POM ?用途: 机械零件、齿轮、摃杆、家电外壳 ?特性: 耐磨、坚硬但脆弱,损坏时容易有利边出现(Fig. 1.1.6)。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用于胶齿轮、滑轮、一些需要传动,承受大扭力或应力的地方。 5. Nylon (尼龙) ?用途: 齿轮、滑轮 ?特性: 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 ?设计上的应用: 因为精准度比较难控制,所以大多用于一些模数较大的齿轮。 6. Kraton (克拉通)

用途: 摩打垫 特性: 柔软,有弹性,韧度高,延伸性强。 设计上的应用: 多数作为摩打垫,吸收摩打震动,减低噪音。 Table 1.1.1 一般胶料的特性与用途 2.0 壁厚 [Wall Thickness]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 卡扣

2.4,扣位 2.4.1,扣位也称卡扣,是塑胶件连接固定的常用结构,在强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用于代替螺丝固定.扣位设计在于“扣”,需要结合紧密,保证测试强度,达到安装目的即可.卡扣常做在装饰件固定,面底壳组装,屏固定,按键限位,盖体扣合,方向球等结构处. 2.4.2,卡扣分公扣,母扣,公扣为凸,母扣为凹.卡扣原理: 扣合前:有导向斜角引导扣合方向,公母扣均做导入角,一般取60°,45°. 扣合中:公扣弹性臂变形压入,弹性臂要保证变形,强度要足够,一般变形量≧扣合量. 扣合后:公扣凸与母扣凹贴合,分离方向不易取出,要求扣合面或扣合角小于导向斜角. 2.4.3,卡扣常见形式及尺寸 a.装饰件扣合,一般为一端插入,另一端扣合,扣合量0.3-0.7mm,插入0.6-1.5mm,如装饰片,电池盖,屏固定及充电器面底壳扣合等,也有全扣位结构,扣位较多,还会增加辅助导向骨.如手机盖,在此不做介绍. 图2.4.3a b.下图结构常见内部隐藏扣,不易拆卸,死扣结构;在公扣部件上做插穿结构,可通过插穿孔方便拆卸. 如路由器将公扣结构作在面壳壁厚内侧,母扣做在底壳内部,很难拆卸.液晶显示屏外壳也做类似死扣. 图2.4.3b c.下图结构常见面底壳组装,第一组图在组合后常会在公扣端加管位骨限制错开,第二组则可以不用特别要求.母扣与公止口组合,公扣与母止口组合;和母扣与母止口组合,公扣与公止口组合的两种情况可以按下面两组图结构进行相应修改即可,安装方式类似.

图2.4.3c d.强脱扣位,由材质,韧性决定,材质越软可以强脱越多.一般单边强脱ABS:0.3mm,PC:0.5,PP:0.8, TPE:1.5等,强脱同所承载的壁厚韧性有关,韧性足可以稍微加大强脱深度.具体依结构实际情况定. 图2.4.3d e.手感扣,通常作在滑动结构上,如电池盖,旋转环等结构.一端为弹扣状,另一端为齿或圆柱. 另一种不作弹扣,直接强扣强出,扣合量一般在0.3-0.8之间.

塑料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塑料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可怜的机械狗之塑料件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一) 一,产品结构设计前言 正式进入话题之前,咱先抱怨两句,机械工程的待遇可真不咋地,奉劝想要进入机械行业的童鞋们三思后行。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就算了,可美女咋也凤毛麟角呢!都说机械好就业,工作稳定,可那初始工资真是没得说,就说自己刚毕业时,每月2000块,去厂房里做装配工,铁块在手里滚来滚去,整天脏兮兮的,还累的跟狗一样。可相比较其他呢,那些学计算机的,学财务,学管理的,那待遇真是没法比,想我当时就是因为看这个专业名字好听,就跳坑里了。虽然这个说,可梦想仍在,咱还是要向着那里走着,一点一点地走。 进入正题,在玩具,消费类电子产品,大小家电,汽车等相关行业中,都离不开产品的结构设计,各种有形的产品,配件等都必须先确定其外形,所以是产品结构设计是产品研发阶段的核心之一。就拿消费类电子产品来说,结构,硬件,软件是产品研发的三个主要工作团体,而硬件与结构又是结合最紧密的。 一般公司要研发一款产品,首先是市场部签

发开发指令,经过部门评审后,研发部开始进行结构外观建模,然后再进行建模评审,评审通过后,才开始内部的结构设计,然后才是做手板,开模,试模,试产,量产等。而其中的内部结构设计就是产品结构设计师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在我国,工业外观设计跟结构设计是分开的,就是说决定产品初步外观的并不是机构工程师,而是工业设计师,他们会依照市场调差和基本的性能需要去绘制产品的外观,这个当然需要一定绘画艺术和审美能力。可怜大多说人都怀疑作为理工科的结构工程师欠缺这些细胞,可事实好像也是这样。最近接手国外的一个充电器产品,是他们已经做好了3D图,要我们来开模生产,可是拿到手后根本开不了膜,不符合开模要求,当然做个样品可以用3D打印做出来,可想要大批量的还是要靠传统模具。这体现了结构工程师的作用了,尽可能保证产品用料,外观,性能,工艺,装配的最佳化,就是在各个环节省钱省时省力,想想就够累的啊! 二,塑料件料厚 我们接触的很多产品是塑料件,其大部分塑料件都是通过塑胶模具注塑成型,而料厚是塑料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要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要点 1.胶厚(胶位):塑胶产品的胶厚(整体外壳)通常在0.80-3.00左右,太厚容易缩水和产生汽泡,太薄难走满胶,大型的产品胶厚取厚一点,小的产品取薄一点,一般产品取1.0-2.0为多。而且胶位要尽可能的均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局部地方可适当的厚一点或薄一点,但需渐变不可突变,要以不缩水和能走满胶为原则,一般塑料胶厚小于0.3时就很难走胶,但软胶类和橡胶在0.2-0.3的胶厚时也能走满胶。 2.加强筋(骨位):塑胶产品大部分都有加强筋,因加强筋在不增加产品整体胶厚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增加其整体强度,对大型和受力的产品尤其有用,同时还能防止产品变形。加强筋的厚度通常取整体胶厚的0.5-0.7倍,如大于0.7倍则容易缩水。加强筋的高度较大时则要做0.5-1的斜度(因其出模阻力大),高度较矮时可不做斜度。 3.脱模斜度:塑料产品都要做脱模斜度,但高度较浅的(如一块平板)和有特殊要求的除外(但当侧壁较大而又没出模斜度时需做行位)。出模斜度通常为1-5度,常取2度左右,具体要根据产品大小、高度、形状而定,以能顺利脱模和不影响使用功能为原则。产品的前模斜度通常要比后模的斜度大0.5度为宜,以便产品开模事时能留在后模。通常枕位、插穿、碰穿等地方均需做斜度,其上下断差(即大端尺寸与小端尺寸之差)单边要大于0.1以上。 4.圆角(R角):塑胶产品除特殊要求指定要锐边的地方外,在棱边处通常都要做圆角,以便减小应力集中、利于塑胶的流动和容易脱模。最小R通常大于0.3,因太小的R模具上很难做到。 5.孔:从利于模具加工方面的角度考虑,孔最好做成形状规则简单的圆孔,尽可能不要做成复杂的异型孔,孔径不宜太小,孔深与孔径比不宜太大,因细而长的模具型心容易断、变形。孔与产品外边缘的距离最好要大于1.5倍孔径,孔与孔之间的距离最好要大于2倍的孔径,以便产品有必要的强度。与模具开模方向平行的孔在模具上通常上是用型心(可镶、可延伸留)或碰穿、插穿成型,与模具开模方向不平行的孔通常要做行位或斜顶,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和装配的前提下,产品侧壁的孔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做成能用碰穿、插穿成型的孔。 6.凸台(BOSS):凸台通常用于两个塑胶产品的轴-孔形式的配合,或自攻螺丝的装配。当BOSS不是很高而在模具上又是用司筒顶出时,其可不用做斜度。当BOSS很高时,通常在其外侧加做十字肋(筋),该十字肋通常要做1-2度的斜度,BOSS看情况也要做斜度。当BOSS和柱子(或另一BOSS)配合时,其配合间隙通常取单边0.05-0.10的装配间隙,以便适合各BOSS加工时产生的位置误差。当BOSS用于自攻螺丝的装配时,其内孔要比自攻螺丝的螺径单边小0.1-0.2,以便螺钉能锁紧。如用M3.0的自攻螺丝装配时,BOSS的内孔通常做Ф2.60-2.80。 7.嵌件:把已经存在的金属件或塑胶件放在模具内再次成型时,该已经存在的部件叫嵌件。当塑胶产品设计有嵌件时,要考虑嵌件在模具内必须能完全、准确、可靠的定位,还要考虑嵌件必须与成型部分连接牢固,当包胶太薄时则不容易牢固。还要考虑不能漏胶。 8.产品表面纹面:塑料产品的表面可以是光滑面(模具表面省光)、火花纹(模具型腔用铜工放电加工形成)、各种图案的蚀纹面(晒纹面)和雕刻面。当纹面的深度深、数量多时,其出模阻力大,要相应的加大脱模斜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