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最新控制风险评价

内部控制与最新控制风险评价
内部控制与最新控制风险评价

内部控制及控制风险评价

一、大纲

(一)内部控制目标与要素

(二)了解与记录内部控制

(三)内部控制测试

(四)内部控制评价

(五)管理建议书

二、本章重点、难点

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研究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对拟信赖的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据以确定对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影响。

(一)内部控制目标与要素

1. 内部控制定义

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2. 内部控制的目标。

(1)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

.....进行;

(2)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

..于适当的账户,

使会计报表的编制

..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3)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

.........、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

(4)保证账面资产与实存资产

.........定期核对相符。

3.有关内部控制的一般考虑。

①管理当局的责任

建立、修正和维护公司的各项控制,并监督控制政策和程序得到持续有效的执行是管理当局的责任。

②合理的保证

A 公司管理当局应在综合考虑控制的成本效益

....的基础上,建立能为公司会计报表的

公允表达提供合理

..保证的内部控制。

B 控制程序不应对工作效率或获利能力有不利影响。

③固有的限制

由于②和③,会计报表审计总存在一定的控制风险,控制风险始终应大于零。因此不管内控如何,都要进行实质性测试。

4.了解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

(1)不论被审计单位规模大小,都要充分了解相关的内控;

(2)根据了解,确定是否进行符合性测试及符合性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

(3)内控良好,绝不能完全取消实质性测试程序。

5.内部控制要素

(1)控制环境

①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总称。

②其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可增强也可削弱特定控制的有效性。

③反映了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关于控制对公司重要性的态度。

④内容包括:

A 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

B 组织结构

C 董事会

D 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

E 管理控制方法

F 内部审计

G 人事政策和实务

H 外部影响

(2)会计系统

核心是处理交易,应为每笔交易提供一个完整的审计轨迹或交易轨迹,有效会计系统应做到:

①确认并记录

.....所有真实的交易;

②及时且充分详细地描述

..交易,以便在会计报表上对交易作适当的分类;

③计量

..交易的价值,以便在会计报表上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

④确定交易发生的期间

..,以便将交易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

⑤在会计报表中适当地表达

..相关事项。

..交易和披露

(3)控制程序

控制程序可应用于某种交易,也可以广泛地加以应用,还可以融合应用于控制环境或会计系统的特定组成部分。

①交易授权

交易授权程序的主要目的

..在于保证交易是管理人员在其授权范围内授权下产生的;

交易授权程序通常对“存在或发生”认定,以及某些“估价或分摊”认定的控制风险有直接影响。

②职责划分

A 职责划分的主要目的

..是为预防和及时发现在执行所分配的职责时所产生的错误或舞弊行为。

B 对于不相容

...的职责必须实行职责划分。

C 小公司业主可通过担任一些特定的工作,来实现职责的合理划分;或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进行严密的监督与复核,以弥补职责划分的不足。

D 职责划分会影响三种认定的控制风险,比如:

a 将资产保管同资产会计记录的掌管相分离,可以降低盗窃的风险,因为盗窃者

将无法通过减少资产的记录来掩饰盗窃真相。

b 将处理现金支出交易同调节银行账户分离,可以降低不记录支票付款的风险,

因为在调节过程中可发现这种风险。

c 付款凭证的批准同支票签发相分离,可以降低支票书写出错的风险。

③凭证与记录控制

凭证和记录的控制程序会影响三种认定的控制风险,即:

A 适当保持的记录,如永续存货记录、应收账款记录、职工工资收人记录,同“存在或发生”认定有关。

B 使用预先编号的凭证并按其编号进行会计处理,同“完整性”认定有关。

C 原始凭证,提供了交易记录的金额,直接和“估价或分摊”认定相关。

④资产接触和记录使用

A 主要是指限制接近资产和接近重要记录,以保证资产和记录的安全。

B 保护资产和记录安全的最重要措施就是采用实物防护措施。

C 同降低“存在或发生”、“完整性”、“估价或分摊”认定的控制风险相关。

⑤独立稽核

A 独立稽核是指验证由另一个人或部门执行的工作和验证所记录金额估价的正确性。

B 独立稽核同很多认定相关。比如:

a 人工计算稽核发票、工资计算表及存货汇总表的正确性(“估价或分摊”认定)。

b 比较现有资产和有关记录,如,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零用现金盘点表,及实

物存货记录等(“存在或发生”、“完整性”、“估价或分摊”认定)。

c 管理当局复核汇总账户余额详细情况的报告,如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表(“估

价或分摊”认定)。

(二) 了解与记录内部控制

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所作的研究和评价可分为三个步骤

....:

第一,了解

..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

..,并做出相应的记录;

第二,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

.......,证实有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效果;

第三,评价内部控制的强弱,即评价控制风险

......,确定在内部控制薄弱的领域扩展审计程序,降低审计风险。

1. 业务循环及其分类

(1)如何划分业务循环,应视企业的业务性质和规模而定。

(2)不论如何划分业务循环,注册会计师要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影响会计报表反

映的内部控制程序上。

(3)制造业可划分为下列业务循环:

①销售与收款循环;

②购货与付款循环;

③生产循环;

④筹资与投资循环;

⑤投资与理财循环。

2. 了解内部控制

(1)计划审计工作阶段的了解内控

①穿行测试就是追查几笔通过会计系统的交易。

②如果选出的交易在通过会计系统的那些交易中具有代表性,那么该程序可作为符合性测试的一部分。

③注册会计师的穿行测试的性质和范围,决定了其并不能为评价控制风险处于低水平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了解内部控制所执行的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主要取决因素

①被审计单位经营规模

..复杂程度;

..及业务

②被审计单位数据处理

....系统类型及复杂程度;

③审计重要性

...;

④相关内.部控.制类型

..;

⑤相关内部控制的记录方式

....;

⑥固有风险

....的评估结果。

(3)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

①询问

..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

②查阅

..相关内部控制文件;

③检查

..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

④观察

..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

⑤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穿行测试

....。

(4)了解控制环境

(5)了解会计系统

(6)了解控制程序

①注册会计师了解控制程序,比了解控制环境和会计制度要素更强调

...确定特定单项控制程序与特定认定之间的直接关系。

②控制程序比控制环境的政策或程序更直接

...地与某一特定认定相关,因此,对于防止

或发现和更正会计报表中的重要错报或漏报更为有效

....。

③注册会计师在设定控制风险低于最大值时,比设定控制风险为最大值时需要更多地了解控制程序。

④了解控制程序的总要求:通过充分了解,合理制定审计计划。

通常,制定总体审计计划并不要求对每个账户余额和交易种类的每项会计报表认定的控制程序进行了解。

⑤了解时着重考虑5类控制程序。

⑥是否利用内审工作的考虑因素:

独立性、经验和能力、内审程序、内审证据、重视程度。

(7)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价

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价是针对每个重要的账户余额或交易种类,在认定层上进行的。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将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某些或全控制风险评估

为高水平

...:

①企业内部控制失效

..;

②难以

....;

..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③注册会计师不.拟进行符合性测试。

对某项会计报表认定而言,如果同时出现以下情况,不应评价其控制风险处于高水平:

①相关的内部控制可能防止或发现和纠正重大错报或漏报;

②注册会计师拟进行符合性测试。

3. 记录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对控制风险的评价

(1)基本要求

①当控制风险评价为最高水平时,只需记录这一评价结论;

②当控制风险评价低于最高水平时,还必须记录评价的依据。

(2)记录方法

①调查表(问卷);

②文字表达;

③流程图;

④核对表。

(三)内部控制测试

1.运用初步审计策略的步骤

2.控制测试的概念

(1)符合性测试的条件

①准备信赖内部控制;

②只有当信赖内部控制而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大于符合性测试的工作量时。

(2)符合性测试的基本对象

①控制设计

..测试

②控制执行

..测试

A 怎样应用的?

B 是否在年度中一贯应用?

C 由谁来应用?

(3)注册会计师并不是对所有的控制都要加以测试,只应对那些有助于防止或发现和纠正会计报表认定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控制执行测试。

(4)过程

确定种类→决定性质→确定范围→决定时间→考虑利用内审→双重目的测试

3.符合性测试的种类

(1)时间

注册会计师可在审计计划期间和期中工作期间执行符合性测试。

(2)执行情况

①主要证实法:可能

..执行“同步符合性测试”及“额外符合性测试”

②较低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必须

..执行“计划符合法性测试”

(3)同步符合性测试

①是在注册会计师取得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时,也同时提供了有关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有效的证据。这种取得了解的程序就构成了“同步符合性测试”

②这种测试不是必需的,而是由注册会计师有选择的执行。

③通过同步符合性测试取得的证据,只能使注册会计师评价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处在

略低于最高水平到中等水平范围之内。因为这些证据是在审计的计划期间内取得,其证据

本身并不能证明某项控制政策或程序在整个被审计年度均由经授权的人员适当和一贯地

加以应用。

(4)追加符合性测试

①追加符合性测试在外勤工作中执行。

②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注册会计师对控制风险估计水平而进行的测试。

③必须考虑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④还必须考虑有否可能获得额外的证据,来支持进一步降低控制风险的初步估计水平。

(5)计划符合性测试

①在外勤工作中执行。

②在选用较低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下必须执行的测试。

③执行的目的是为了支持注册会计师计划的实质性测试水平。

④所取得的证据应足以支持评价某些认定的控制风险为中等或低水平。

4. 符合性测试的性质

即执行测试将使用什么样的审计程序。

(1)检查交易和事项的凭证;

(2)询问并实地观察未留下审计轨迹的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

(3)重新执行相关内部控制程序。

以上程序可单独适用,也可合并使用,没有一项总是有用或一直有效。

5.符合性测试范围

(1)理论上,范围越大,证据越充分。

(2)实务中,范围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从最经济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的总体需要出发,合理地确定测试范围。

(3)范围直接受注册会计师计划控制风险估计水平的影响。计划控制风险估计水平低时比中等时需要更多的符合性测试证据。

(4)还应考虑所使用的以前年度审计获得的有关控制有效性的证据的恰当性:

①这些证据所涉及的认定的重要性;

②以前年度审计中所评价的特定内部控制;

③所评价的政策和程序被适当设计和有效执行的程度;

④用来作这些评价的符合性测试的结果。

(5)使用以前年度证据的考虑:

①执行符合性测试的时间间隔的长短

②内控设计或执行有无重大变化。

(6)可不进行符合性测试的情况:

①相关内部控制不存在;

②相关内部控制虽然存在,但通过了解,发现其并未有效运行;

③符合性测试的工作量可能大于进行符合性测试所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

6.符合性测试的时间

追加的或计划的符合性测试通常是在期中工作中执行,并且很可能在审计年度结束前的几个月里进行。

从审计有效性的角度看来,符合性测试应尽可能安排在期中的后期执行。

若期中审计已进行符合性测试,注册会计师在决定完全信赖其结果前,应当考虑以下因素,以进一步获取期中至期末的相关审计证据:

(1)期中审计符合性测试的结论

..;

(2)期中审计后剩余期间的长短

.....;

(3)期中审计后内部控制的变动情况

....;

(4)期中审计后发生的交易和事项

.........的性质及金额;

(5)拟实施的审计实质性测试

.....程序。

7.符合性测试中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评价内审人员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注册会计师需弄清:

(1)工作范围

..对实现特定目标是否适当;

(2)审计方案

..是否适当;

(3)工作底稿

..是否充分记录了所执行的工作,包括监督和复核的证据;

(4)对有关的结论

..是否适当;

(5)审计报告

..与所执行的工作是否一致。

如果要求内审人员直接提供帮助时,应注意:

(1)考虑内审人员的胜任能力和客观性,并监督、复核、评价和测试他们所执行的工作;

(2)明确告诉内审人员所负的责任和执行有关程序的目标,以及其他影响事项;

(3)明确告诉内审人员将发现的所有重大会计和审计问题,提请注册会计师注意。8.双重目的测试

在绝大多数的会计报表审计中,额外的符合性测试主要在期中工作期间执行,而实质性测试则主要在期末工作时执行。但是,也允许在期中工作时,执行有关交易的某些详细实质性测试,以检查出报表中的重要错报或漏报。这时,注册会计师可同时针对相同的交易执行符合性测试。

(四)内部控制评价

1.控制风险评价的概念

(1)评价基础

与某认定相关的各内部控制要素里的控制政策和程序

(2)为认定而进行的,而不是为了个别内部控制要素或个别政策和程序而进行的。

(3)实际上是注册会计师对每一内部控制要素里的相关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同某项认定里存在重要错报或漏报的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行判断的过程。

2.控制风险评价的过程

如果很多认定或者所有的认定的控制风险,都被评价为高水平,注册会计师就要研究是否应进一步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1)评价为高水平的确认事项:

①控制政策和程序与认定不相关;

②控制政策和程序无效;

③取得证据来评价控制政策和程序显得不经济。

(2)评价为低水平的确认事项:

①控制政策和程序与认定相关;

②通过符合性测试已获得证据证明控制有效。

(3)评价步骤:

①确定该项认定可能发生哪些潜在的错报或漏报;

②确定哪些控制可以防止或者发现和更正这些错报或漏报;

③执行符合性测试,获取这些控制是否设计适当和有效执行的证据;(如果控制风险为高水平,此步骤不需要)

④评价所获得的证据;

⑤评价该项认定的控制风险。

(4)注册会计师评价控制风险的注意事项:

①必须以通过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和执行符合性测试所获得的证据,作为评价的证据;

③充分运用专业判断;

③必须注意到内部控制的三个要素对某项认定的相互影响。

(5)可以在取得对内控了解和符合性测试后,立即评价控制风险。

(6)控制风险的评价的目的

是为了确定完成审计工作所需执行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3. 对控制风险再评价的记录

基本要求与记录同初步评价相同。

4. 评价结果对实质性测试的影响

(1)只有通过控制检查风险,才能降低审计风险至可接受水平。

(2)要控制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只有增强实质性测试的有效性。

(3)内控目标与审计目标相关联,无效的内控必然导致增加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4)不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均要进行实质性测试。

(5)小规模企业的内控较薄弱,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应主要或全部依赖实质

性测试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五)管理建议书

1.管理建议书的含义

(1)概念

指注册会计师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产生重大

..错报或漏报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提出的书面建议。

(2)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内控重大缺陷,应当告知被审计单位管理当

局,必要时

...,可出具管理建议书;一般问题,可以口头或其他适当方式向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提出。

(3)管理建议书提及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仅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

并非

..缺陷。

..内部控制可能存在的全部

(4)管理建议书不应被视为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整体发表的意见,也

不能减轻或免除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责任,所提建议不具有强制性

和公证性。

(5)注册会计师出具管理建议书,不应影响其应当发表的审计意见。

(6)除有特别规定外,注册会计师在征得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同意之前,不得将管理

建议书的内容泄露给任何第三者。

2.管理建议书的内容

(1)标题:管理建议书

(2)收件人: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

(3)会计报表审计目的及管理建议书的性质

管理建议书不应被视为对内部控制发表的鉴证意见,所提建议不具有强制性和公证性。

(4)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及其影响程度和改进建议

(5)使用范围及使用责任

(6)签章

(7)日期

3.管理建议与审计意见的区别

区别包括对象、责任、作用及影响程度。(内容参见本章同步强化训练之简答题)

三、本章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内部控制要素中的控制程序包括()。

A.组织结构

B.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

C.内部审计

D.交易授权

2.通常对内部控制的了解是按()进行的。

A.账户类别

B.业务循环

C.交易时间

D.业务程序

3.在下列情况中,注册会计师应将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某些或全部认定的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的是()。

A.相关的内部控制可能防止或发现和纠正重大错报或漏报

B.注册会计师拟进行符合性测试

C.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评价

D.注册会计师审计大规模企业会计报表

4.下列各程序中属于了解内部控制所应实施的程序的是()。

A.重新执行

B.监盘

C.函证

D.穿行测试

5.下列各程序中属于符合性测试程序的是()。

A.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

B.观察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

C.观察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的运行情况

D.询问并实地观察未留下审计轨迹的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

6.注册会计师在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研究和评价,以确定是否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结果时须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内部审计工作结论的适当性

B.内部审计人员所获得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C.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D.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7.对控制风险的评价,是为了确定完成审计工作所需执行的实质性测试的()。

A.性质、程序、范围

B.性质、方法、程序

C.性质、手段、程序

D.性质、时间、范围

8.控制执行测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

A.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如何设计的

B.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C.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设计合理、适当

D.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实际发挥作用

9.为了测试某项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应着重查清的问题不包括()。

A.这项控制是怎样应用的

B.这项控制是怎样设计的

C.这项控制是否在年度中一贯应用

D.这项控制由谁来应用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符合性测试程序的有()。

A.检查交易和事项的凭证

B.重新执行相关内部控制程序

C.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

D.询问并实地观察未留下审计轨迹的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

11.追加或计划的符合性测试通常在()执行。

A.完成外勤审计工作后

B.期中工作中

C.会计报表日

D.会计报表日后

12.双重目的的测试是指()。

A.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同时执行符合性测试

B.在变量抽样的同时进行属性抽样

C.在符合性测试的同时执行实质性测试

D.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同时执行实质性测试

13.下列对控制风险初步评价和再评价的比较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初步评价的依据是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再评价的依据是符合性测试

B.初步评价的目的在于是否进行符合性测试,再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检查风险及实质性测试

C.初步评价和再评价的结论相同,都是将内部控制评价为高水平和低水平

D.初步评价是必须进行的,再评价可以不予进行

14.注册会计师对于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内部控制缺陷,以及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情况,应当()。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切实做好内部控制评价,不断实现内部控制自我提升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周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说君子能整天整日显示出自强不息的行为状态,是因为到晚间,也要保持戒慎,即检查自己在白天的所作所为,不要把过错带进第二天。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进行评价,是优化内部控制自我监督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共同构成有机循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四十六条:“企业应当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因此,为促进企业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专门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下称“《评价指引》”)。 《评价指引》第二条规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一、内部控制评价概述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 第一,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企业自我完善内控体系。内部控制评价是通过评价、反馈、再评价,报告企业在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持续地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查找、分析内部控制缺陷并有针对性地督促落实整改,可以及时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偏离目标的各种风险,并举一反三,从设计和执行等全方位健全优化管控制度,从而促进企业内控体系的不断完善。 第二,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形象和公众认可度。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需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通过自我评价报告,将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内部控制状况以及与此相关的发展战略、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公布于众,树立诚信、透明、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为自己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第三,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实现与政府监管的协调互动。政府监管部门有权对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事实上,在有关政府部门,比如审计机关开展的国有企业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已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企业负责人组织领导内控体系建立与实施情况纳入审计范围,并日益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尽管政府部门实施企业内控监督检查有其自身的做法和特点,但监督检查的重点部位是基本一致的,比如大多涉及重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合规性以及重要业务事项管控的有效性等。实施企业内控自我评价,能够通过自查及早排查风险、发现问题,并积极整改,有利于在配合政府监管中赢得主动,并借助政府监管成果进一步改进企业内控实施和评价工作,促进自我评价与政府监管的协调互动。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对象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意见。 所谓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对实现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其中,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是指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内部控制要素都存在并且设计恰当;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是指现有内部控制按照规定程序得到了正确执行。评价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应当着重考

2017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17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17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公司董事会授权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实施工作,对纳入评价范围的高风险领域和单位进行评价。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本报告旨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要求,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对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三、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包括: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及其15家子公司。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本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100%,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本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的100%;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财务报告、募集资金管理、全面预算、关联交易、合同管理、信息与沟通、信息系统、内部监督、风险评估。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和事项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同时通过风险检查、内部审计、监事巡查等方式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的效率、效果进行独立评价,具体评价结果阐述如下: 1.组织架构 (1)治理结构 公司根据《公司法》、《证券法》、《深圳市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要求,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法人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模版)范文

XXX股份有限公司 201X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依照《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及公司自身经营特点与所处环境,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保障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执行,确保了公司的稳定经营,现就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一、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和包括的要素 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 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一)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1、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 实完整; 2、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二)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 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 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 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 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 本实现有效控制。 (三)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包括的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治理结构、机 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公司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 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 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公司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 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公司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二、内部控制建设情况的认定 (一)控制环境 公司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有关 监管部门的要求及《XXX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欧普康视”)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 年 12 月 31 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企业管理者的自我评价

企业管理者的自我评价 篇一:自我鉴定(工商企业管理)我叫李坤,2010年起在山东大学网络教育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习,以下是我对我几年的学习所做的一个自我鉴定。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这几年,我始终坚持天道酬勤的原则,一日三省,自信品格的日趋完善;勇于行事,务实求新,自信工作有所成绩;三更灯火,寒窗苦读,相信学有所成。期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奋力拚搏、自强不息,我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时代大学生,并为做一个全能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选择工商企业管理这门专业,不是因为它是择业的“冷门”或者“热门”而是我喜欢这门专业喜欢这个行业。再有就是学习的同时我也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古语虽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真谛,但是“黄金屋”和“颜如玉”也是需要自己去探索研究才能发现的,所以我饱读古今中外各类图书,不仅丰富了自己,而且从中领悟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同时也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结合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从而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

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 出生于山东的我优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 ,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学习上认真刻苦,同时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工商企业管理的大学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使我不畏困难,善于思考,但年轻也意味着阅历浅,更需要虚心向学。我也深知,毕业只是求学的一小步,社会才是一所真正的大学,我还要继续努力。 我认为总结只是纸上谈兵,而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所以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不骄不躁,冷静的对待今后的每一次挑战,做一个真正的全能型社会主义建设者!我相信我可以。 篇二:企业仓库管理自我评价对工作充满激情,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强烈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做事认真仔细,能吃苦耐劳,知识面广,心理素质好,对新事物学习和接受很快,承受压力强本人性格开朗,做事谨慎负责,适应力强,勇于接受新挑战,善于沟通,交际能力强,具有团队精神,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学习能力强,能灵活处理日常事务;对数字有独特的敏感度,熟悉目标管理,能完成每月公司制定的销售任务,可以独立完成上级交办的各种

我国东方航空有限公司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18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公司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一致。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与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一致。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XX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本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XX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XX公司董事会(以下简称“董事会”)对建立和维护充分的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负责。 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完整和可靠、防范重大错报风险。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因此仅能对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董事会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对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价,并认为其在XXXX年XX月XX日(基准日)有效[或在以下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对重大缺陷的说明。公司已对该缺陷采取(或拟对该缺陷采取)如下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 我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已对公司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审计,出具了[审计意见]。 我公司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中关注到的与非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缺陷情况包括[具体缺陷情况]。

董事长:(签名) XX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 上市公司董事关于《董事会关于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 报告》审议的工作底稿 一、董事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应完成工作底稿,形成评估依据。 二、公司董事会秘书至少应于董事会审议公司年度报告会议通知发出时,将本底稿交给各董事。 三、该底稿应由董事亲笔填写。 四、公司应为董事填写工作底稿有关内容提供便利。 五、董事在审议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之前,应至少关注以

下内容并形成工作底稿: 1.公司是否已经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形成书面文件? 是□否□ 2.检查监督部门设置情况 (1)公司是否已确定一个或多个专门职能部门(以下简称“检查监督部门”)负责内部控制的日常检查监督工 作? 是□否□ 如是,请说明该部门名称。 (2)如已确定检查监督部门,公司是否根据相关规定以及公司情况配备专门的内部控制检查监督人员? 是□否□ 如是,请说明配备人数。 (3)检查监督部门负责人的任免由谁决定? 3.检查监督部门报告情况 (1)检查监督部门是否定期直接向董事会或其下设审计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报告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工作情况。 是□否□ 如是,请说明本年度报告次数。 (2)本年度检查监督部门发现的问题都有哪些? (3)检查监督部门对发现的问题是否提出过解决建议?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新

事业内部控制建设自我评价报告 为规范学校管理,控制风险,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单位的所处行业、资产结构以及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制定了一整套贯穿于学校财务管理各层面、各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不断地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循。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自我评价如下: 一、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 (一)内部环境。 控制环境提供学校纪律与架构,并影响教职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学校近年来不断改善控制环境,主要表现在: 1、健全的治理结构、科学的内部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制度。目前,学校的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机构设置科学,权责分配合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等重大决策的程序和规则文件,明确学校教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学校管理层在开展具体经济业务时,能够根据不同环境和自身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出台新的措施,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保持着高速度发展步伐。 2、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力的表现,我校在发展过程中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每年都组织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弘扬师德师风专题活动,教职工加深了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做小事、做细事、做具体事的工作作风深入人心,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教职工中不断涌现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3、人力资源政策 我校不断的培训促进了教职工专业技能的发展;员工的考核、晋升与奖惩使得教职工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中发展,我校注重个人的品德、能力和发展前景。学校对财会等关键岗位员工的轮岗制衡要求强化了学校的管理意识,确实保障了学校的发展。 4、内部审计机制 我校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效的防范了学校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 (二)风险防范 我校根据各种经济活动实施的特点,制定和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确保经济活动风险的可知、可防与可控,确保我校经费使用安全。对已知风险点,定期进行评估、提示及完善。通过风险防范、风险转移及风险排除等方法,将经济活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存在经济风险的业务,也积极分析,充分认清风险实质并积极采取降低、分担等策略来有效防范风险。 (三)控制措施。 学校根据业务的性质和工作要求,实施了不同的控制方法,保证日常运转正常有序,这些方法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 1、职责分工控制 具体工作中,中心学校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副校长分别分管不同职能领域的工作,具体分校(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通过分工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协调配和共同完成工作。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附件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和实施改进方案,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内部控制评价,是指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第四条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战略目标、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目标、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合法合规目标等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的实现进行评价。 第五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风险导向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来确定需要评价的重点业务单元、重要业务领域或流程环节。 (二)一致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采用统一可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三)公允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事实为依据,评价结果应当有适当的证据支持。 (四)独立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机构的确定及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应当保持相应的独立性。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适当的成本实现科学有效的评价。 第六条企业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领导本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监事会对董事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进行监督。 第七条企业可以授权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评价机构(以下合称内部控制评价机构)。 第八条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一般包括年度评价和专项评价。 年度评价是指企业根据内部控制目标,对企业某一年度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价;专项评价是指企业在特定时点对特定范围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价。 第二章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第九条企业应当对与实现整体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要素进行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评价。 第十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的评价。 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是指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内部控制要素都存在并且设计恰当;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是指现有内部控制按照规定程序得到了正确执行。 第十一条应用信息系统加强内部控制的企业,应当对信息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包括信息系统一般控制评价和信息系统应用控制评价。 一般控制评价应当着重考虑与信息系统开发有关的信息技术控制目标、程序变更、计算机运行和对数据的接触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是否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并以此评价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理性。 应用控制评价应当结合企业业务流程特点,着重考虑信息系统中与业务流程相关的控制点,并以此评价相关应用系统操作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的有关规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并以此为依据和标准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一、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2010 年,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在按照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及相关具体规范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重点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内部控制建设总体方案》,并完成了第一阶段内控诊断评价工作,同时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提前组织改善提升中国远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并有计划地逐步按照新的要求组织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为 2011 年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要求实施内部控制建设打下基础。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本公司在已有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内控评价机制,制定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10 模版》,并在公司总部和下属公司开展了内控评价、缺陷整改等工作;下一步还将依据内控评价和整改结果,结合公司治理理论,以《企业内部制评价指引》为基础,以本公司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协调总部与下属公司及各外部相关干系人的权利、利益与责任,同步实现公司总部与下属公司、公司整体与外部相关干系人之间内控要素的对接和整合,逐步建立全面高效的内部控制框架,提升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为保证此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于 2010 年 12 月9 日在总部和参与评价的下属公司召开了内部控制建设启动会,在总部成立了内控领导小组,指导内控评价的开展,并对最终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在领导小组下设立了内控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过程,同时参与评价的各下属公司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总部各部门都指定了内控评价工作联络员,配合内控评价主管部门开展工作。在内控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本公司分别在总部及下属公司开展了内部控制研讨和培训,下发了内控评价调问卷,全面梳理了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针对重要职能部门和重点业务流程开展了访谈和穿行测试,形成了内部控制评价诊断工作底稿、内部控制缺陷汇总表、内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完整版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完整版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依照《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及公司自身经营特点与所处环境,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保障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执行,确保了公司的稳定经营,现就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一、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和包括的要素 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 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一)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1、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 实完整; 2、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二)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 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 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 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 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 本实现有效控制。 (三)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包括的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治理结构、机 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公司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 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 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公司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 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公司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二、内部控制建设情况的认定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利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第三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至少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客观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第四条企业应当根据本评价指引,结合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规定评价的原则、内容、程序、方法和报告形式等,明确相关机构或岗位的职责权限,落实责任制,按照规定的办法、程序和要求,有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企业董事会应当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章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第五条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应用指引以及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第六条企业组织开展内部环境评价,应当以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应用指引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环境的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认定和评价。 第七条企业组织开展风险评估机制评价,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关风险评估的要求,以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所列主要风险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应对策略等进行认定和评价。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为贯彻执行财政部、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加强公司内部控制,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证公司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公司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实际状况,在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及沟通、监督等方面制定并完善了适应现行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公司内部控制综述 1、公司的控制环境 本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完善和规范公司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确保了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操作规范、运作有效,维护了投资者和公司的利益。 目前,公司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为: 1)公司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能够确保所有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享有平等地位,确保所有股东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 2)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常设决策机构,向股东大会负责,对公司经营活动中的重大决策问题进行审议并做出决定,或提交股东大会

审议。公司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监督负责,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政策和方案,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董事会下设董事会秘书负责处理董事会日常事务。 3)公司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负责对董事会、总经理及其他高管人员的行为及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向股东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4)公司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有效执行负责,通过指挥、协调、管理、监督各控股子公司和职能部门行使经营管理权力,保证公司的正常经营运转。各控股子公司和职能部门实施具体生产经营业务,管理公司日常事务。 2、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根据职责划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设立了人事部、财务部、经理部、企业发展部、科技质量部、审计室、证券部、党群办、物业服务部、系统集成部及进出口部等职能部门,同时还投资了多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及参股企业,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业务管理程序、管理办法和有关说明,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责明确,相互牵制,分工合作,各行其责,人员配置合理,形成了有效的分层级管理机制。 3、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建立全面、规范、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既是资本市场监管的需要,也是保证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公司从成立之日起,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确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附件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和实施改进方案,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内部控制评价,是指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第四条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战略目标、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目标、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合法合规目标等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的实现进行评价。 第五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风险导向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 来确定需要评价的重点业务单元、重要业务领域或流程环节。

(二)一致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采用统一可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三)公允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事实为依据,评价结果应当有适当的证据支持。 (四)独立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机构的确定及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应当保持相应的独立性。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适当的成本实现科学有效的评价。 第六条企业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领导本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监事会对董事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进行监督。 第七条企业可以授权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评价机构(以下合称内部控制评价机构)。 第八条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一般包括年度评价和专项评价。 年度评价是指企业根据内部控制目标,对企业某一年度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价;专项评价是指企业在特定时点对特定范围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价。 第二章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第九条企业应当对与实现整体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要素进行全面系 统、有针对性的评价。 第十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的评价。

公司内控制度评价报告

公司内控制度评价报告 一.公司声明。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集团公司授权内部控制工作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对纳入评价范围的高风险领域和单位进行评价。内部控制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

价工作。内部控制工作组负责现场测试工作。内部控制工作组就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进展情况向董事会及集团公司进行汇报,董事会、集团公司根据职责划分对内部控制评价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涵盖内部控制五要素所有业务及管理事项,包括: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网络建设与维护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财务报告等方面。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和事项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工作主要分为内控评价培训、前期准备阶段、现场测试阶段、汇总评价结果及出具报告阶段、缺陷整改阶段、工作底稿归档阶段。 五.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情况。根据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未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存在个别管理制度修订不及时,局部内容不适用及执行不严格等情况。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提升财务报告相关工作效率和效果,公司将继续强化、优化各业务的内部控制。 六.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已按照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制定制度体系及业务程序修订计划,以风险和内控建设框架为基础,及时修订和完善制度,并抓紧推进制度管理的机制建设,规范制度管

2017年内控自我评价报告

2017 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一、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2017 年,本公司在已有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内控评价机制,在公司总部和下属门店开展了内控评价、缺陷整改等工作;下一步还将依据内控评价和整改结果,结合公司治理理论,以本公司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协调总部与下属门店及各外部相关干系人的权利、利益与责任,同步实现公司总部与下属门店、公司整体与外部相关干系人之间内控要素的对接和整合,逐步建立全面高效的内部控制框架,提升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为保证此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在总部成立了内控领导小组,指导内控评价的开展,并对最终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在领导小组下设立了内控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过程,总部各部门都指定了内控评价工作联络员,配合内控评价主管部门开展工作。在内控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全面梳理了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针对重要职能部门和重点业务流程开展了访谈和穿行测试。 1、控制环境 公司为保证日常业务的有序进行和持续发展,结合行业特性、自身特点和实际运营管理经验,建立了较为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及控制制度体系。公司制订的内部管理及控制制

度以公司的基本控制制度为基础,涵盖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商品销售、行政管理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和各个具体环节,确保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形成了规范的管理体系。 公司所有员工都有责任遵循内部控制的各项流程和标准,接受公司组织的文化及专业培训,以具备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2、会计系统 公司设置了独立的会计机构, 在财务管理方面和会计核算方面均设置了较为合理的岗位和职责权限,并配备了相应的人员以保证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会计机构人员分工明确,实行岗位责任制,各岗位能够起到互相牵制的作用,批准、执行和记录职能分开。 公司已按照《公司法》、《会计法》以及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了适合公司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并制定了较为明确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对规范公司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保障财务会计数据准确、防止错弊提供了有力保障。 3、控制程序 公司按交易金额的大小及交易性质不同,根据《公司章程》及各项管理制度规定,采取不同的交易授权。对于经常发生的销售业务、采购业务、正常业务的费用报销、授权范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范本)

上市公司 2019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19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1.公司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有效□ 无效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3.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4.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适用√ 不适用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5.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与公司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一致 是 否 6.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是否与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一致

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 2018年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概况 (3) 第二部分 2018年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3) 一、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织 (3) 二、内部控制评价依据 (4) 三、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4)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5) 五、内部控制体系评价 (5) 六、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9) 七、内部控制缺陷及整改情况 (10) 八、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10) 九、对集团推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0)

第一部分 *****2018年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概况 *****医药有限公司根据*****及风险合规部的要求开展内控体系建设,根据《*****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于2018年11月9 日下发了《关于2018年内控评价工作的通知》,搭建了*****内控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将*****2018年内控工作划分为三个工作阶段,第一阶段培训及准备、第二阶段实施(含样本抽取、底稿填写、缺陷表上报等)己完成,第三阶段对缺陷项进行整改。现在2018年*****内控评价工作己基本完成。 *****在已有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内控评价机制。2018年在公司本部开展了内控评价培训会两场,组织 *****医药有限公司各部门进行内控底稿填报及缺陷收集工作。根据《2018年度内控评价工作方案》,*****应于2019年元月完成缺陷的整改跟踪,*****在分析内控底稿及缺陷汇总表的基础上,并形成《*****医药有限公司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即本报告)。 第二部分 *****2018年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织: *****医药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9日下发通知成立*****内控领导小组并下设工作小组,11月13日通过*****第三十三期总经理办公会议 并于2018年11月13日形成会议纪要,对内控评价工作进行底稿填写要求及实际操作练习等培训工作。*****总经理办公会对*****整体工作情况、缺陷整改进行审议。*****内控领导小组为内控评价工作的领导机构,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