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规划-文旅型特色小镇文脉传承与风貌塑造路径探索——以南京栖霞古镇为例

小城镇规划-文旅型特色小镇文脉传承与风貌塑造路径探索——以南京栖霞古镇为例
小城镇规划-文旅型特色小镇文脉传承与风貌塑造路径探索——以南京栖霞古镇为例

文旅型特色小镇文脉传承与风貌塑造路径探索

——以南京栖霞古镇为例

王曈,姜滢,叶江山,张飏

摘要:当前,文旅型特色小镇的发展面临“重视资本运营而忽视文脉传承”、“同质化竞争”两方面问题。本文在南京栖霞古镇项目实践的基础上【1】,围绕文脉传承和去同质化两项议题,在城市设计的视角下,解析建构技术路线的基本方法,并从“以格局、肌理、场景为载体的文脉传承”、“凸显地方特色的风貌塑造”、“空间特质与业态发展耦合的策略研究”三个方面,重点阐述技术逻辑和技术方法,探讨文旅型特色小镇结构性再生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特色小镇,城市设计,文脉,风貌,业态

1文旅型特色小镇的发展诉求与规划响应

1.1发展背景与发展诉求解读

在我国经济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地方政府响应“推进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的精神”,积极开展“特色小镇”的建设实践。2016年7月,三部委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出了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和以产业为基础的基本类型,即“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其中,以传统文化、休闲旅游为支柱产业的文旅型特色小镇是较为特殊的一个类别。

作为旅游目的地,小镇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景区化、商品化:其独特的文脉、风貌及特定场所空间所孕育的特色服务,是文旅型特色小镇的核心产品;通过主题文化的体验情境设计,保证持续的人流和消费,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基本诉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能否统筹好文脉传承、风貌塑造、业态发展三个方面的关系,是特色小镇成功与否的关键。三方面既相辅相成,又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因此,统筹考虑、整体设计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也对文旅型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2现状问题分析

文旅型特色小镇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明显,通常由开发管理机构围绕优势资源来整体运作,并引入经济实体进行开发建设。这一过程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重视资本运营而忽视文脉传承,或虽然有意延续文脉以强化特色,但由于技术手段的缺乏而无法有效兼顾,不论出

于何种原因,对真实文脉的忽视不利于社会效益的对大化;二是相对固定、可复制的经营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特色同质化,表现为建筑形式大同小异,文旅业态雷同——不同地区的旅游古镇,随处可见相似的仿古建筑和酒吧、餐饮、创意小店等风格趋同的经营内容,无法保证稳定、可持续的远期效益。

1.3城市设计作为主要工具的作用机制

城市设计,是文旅型特色小镇开发初期引入的重要工具之一,将发展诉求通过物质空间予以落实,并指导后续与建成环境相关的各项具体设计。

在技术方法层面,城镇化、历史城市领域的研究方法可作为追溯文脉的一个有效工具;空间设计的具体手法则贯穿山水格局、结构肌理、功能分区、公共空间组织、建筑设计等各个环节,可有效指导从宏观到微观各尺度的物质空间塑造;城市设计领域中对活力空间的组织方法,可用于功能业态策划与空间设计相互校核(包括特定空间中的活动策划和适应特定活动的空间设计),是特色文旅业态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因此,有必要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对文旅型特色小镇“文脉传承”和“去同质化”构建过程中的技术逻辑和技术方法进行系统梳理。

2技术路线体系的建构

2.1现实困境作为技术路线确定的基础——以栖霞古镇为例

整合场所历史文化脉络、塑造风貌、发展与物质空间相契合的文旅业态,是众多文旅型特色小镇实现传承文脉和去“同质化”的关键,也是栖霞古镇面临的现实困境。

栖霞古镇位于南京市郊区,距离主城区约20公里,毗邻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仙林大学城,交通区位优越;背靠栖霞山风景名胜区和栖霞古寺,是寺庙进香、观光游览的必经地段,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

虽然发展成为特色小镇的基础条件在握,但该地段现状特色并不突出,文脉、风貌、业态发展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具体说来:(1)存在“文脉断层”的现象,史料记载的“江乘渡”、“典农都尉”、栖霞街市、太平天国战火等均未留下实物遗迹【2】,现存物质空间类型单一,体现工矿产业服务区特征;(2)产业上,20世纪中后期蓬勃发展的工矿企业面临转型,厂房空置,用地效率低下;虽紧邻栖霞山、栖霞寺两大文化旅游资源,但“当日往返”的旅游模式弊端明显,配套服务滞后,文旅业服务水平有限;(3)风貌上和业态上,风貌价值较高的建筑散点式分布,可感知程度较差,业态与周边一般镇区并无二致,沿街分布有小型超市、五金店、理发店等

生活服务类业态。

从现实困境中突围,是文旅型特色小镇发展初期、城市设计作为主要工具介入阶段的主要目标。

2.2技术路线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将目标分解为文脉、风貌、业态三个分项,从而建立目标导向的技术路线,详见图1。

图1.目标导向的技术路线图

文脉,是聚落空间与其文化背景之间在发展脉络上的种种联系。对于特色小镇来说,首先是与选址哲学、人居理想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环境和山水格局;也包括伴随历史发展进程而不断演化的空间肌理;还包括与历史功能相适应的具体场景,例如,拾级而上的渡口集市空间,再如,符合传统审美、曲径通幽的古寺山门景观序列。格局、肌理、场景,是特色小镇文脉的重要载体,可以通过一定技术手段予以传承。

风貌,是逐渐积累的产物,往往多元混杂而又整体统一,体现不同时期建造材料、工艺特点和审美情趣,对于文旅型特色小镇来说,风貌真实性的价值远高于所谓的“唐风”仿古建筑,也是特色唯一性的直接体现。除此以外,地方特色和传统尺度是风貌塑造的另外两个要点。

业态方面,文旅型特色小镇的业态独特性,体现在与特定空间的耦合上,通过功能业态策划与传统空间设计相互校核来实现,具体说来,包括特色小镇特定空间中的业态策划和特

定文旅服务功能的空间设计两个方面。

3以格局、肌理、场景为载体的文脉传承路径

3.1格局

栖霞古镇背靠栖霞山凤翔峰,以龙山、虎山为两翼,面向北象山,九乡河蜿蜒而过(详见图2),是中国传统人居观中“枕山环水面屛”的藏风聚气之所,符合我国的风水哲学件;此处水运交通便捷,利于货物集散和信息交换,是聚落产生的最初原因;紧邻京畿名山、千年古刹,游人香客络绎不绝,是古镇发展街市并形成服务型小镇的动因。概括起来,栖霞古镇“山-寺-镇”同构的格局特色突出(如图3所示),山形、水势、渡口、古刹及其空间关系,是延续栖霞古镇格局的主要内容,应在设计过程中予以凸显。

图2.山形、水势、轴线格局分析图

图3.“山-寺-镇”同构模式分析图

3.2肌理

聚落的肌理演变过程往往与历史发展过程同步,最终形成可被感知的空间体系。然而,栖霞古镇文脉断层,除水系和建国初期的工矿服务区外,早期肌理已不复存在。如何研究古镇真实的肌理演变、多大程度上恢复原始肌理以及如何处理传统肌理和建国初期工业服务区肌理之间的关系,是设计中应重点探讨的问题。

为推演古镇肌理的演变过程,研究从历史沿革梳理入手,重点关注不同时期推动聚落发展的社会经济动因并进行提炼,概括为“源于渡口,兴于市肆,盛于禅寺,毁于战火,重生于工矿”,如图4-1所示。这一发展过程,分别对应了不同的肌理模式,研究中心借鉴《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反应特定时空背景下生活情境的历史画卷,并以此作为肌理模式研究原型,如图4-2所示。肌理的演变离不开山水环境、轴线格局,最后将肌理模式与古镇独特的历史地理格局相对应,完成古镇肌理演变过程的推演,如图4-3所示。

图4. 栖霞古镇肌理演变过程推演

(自上而下依次为为图4-1历史沿革梳理、图4-2生活情境及肌理原型研究、图4-3肌理演变推演)

图5. 可再现古镇经济社会发展动因的肌理模式

其中“渡”、“仓”、“院”、“街”肌理,因其可再现古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因,重要程度高于一般肌理,是文脉发展的最为重要载体(详见图5);场地内现存的工矿肌理,真实而独特,年代感强,具有较强的保留价值。基于上述价值认知,将两者通过空间落位进行拼贴

和叠加,并由公共空间有机组织起来,生成具有较强文脉特征的文旅型特色小镇的肌理,如图6所示。

图6. 传统肌理与保留的矿区肌理进行拼贴叠加

3.3场景

场景,直接反映场所的历史功能,是传统空间中真实的生活情境,也是展示文脉最为有效的途径。如何塑造符合传统空间逻辑且适应现代使用方式的真实场景,是设计中的主要难点。

以栖霞古镇渡口空间和栖霞寺山门前广场空间为例,设计过程注重历史功能分析和传统空间逻辑研究,力图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

3.3.1渡口空间

从历史功能上看,渡口空间是滨水聚落的核心空间,人员物资往来频繁。通过对凤凰古城沱江古渡、重庆朝天门码头历史环境、川江老码头【3】等渡口空间的案例分析,如图7所示,对渡口的空间逻辑进行了总结:(1)由滨水驳岸-渡口开放空间-集市建筑空间组成空间序列,其中,滨水驳岸因拉纤、装卸等岸上作业需求而产生,渡口开放空间为人员、物资集散提供便利,因多阶层集聚、人流密度大而产生渡口闹市和商业建筑,以茶楼酒肆、娱乐消遣、歇脚客栈等业态为主;(2)渡口空间往往设置台阶,伴随着拾级而上的高度变化,空间逐渐收窄,上岸后街巷交通便利,其中,台阶的设置可以满足不同季节水位的船只停泊需求,逐渐收窄的空间符合停留性、通过性空间的不同尺度需求,便利的街巷交通可更好地实现渡

口的服务功能。因此,渡口空间的场景设计,不仅仅是对物质空间本身的模仿再现,还是对其实历史功能和传统空间构成逻辑的展示。

图7. 渡口案例分析及空间逻辑研究

(上排自左向右分别为凤凰沱江古渡、历史上的重庆朝天门码头、川江老码头)

3.3.2栖霞寺山门前广场

通过对栖霞寺历史图片、影像(如图8所示)及“结庐而居”、“舍宅为寺”等历史典故的分析,可以推断,栖霞寺的历史功能更接近于归隐禅寺。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此类寺庙注重进寺空间序列的氛围营造和尺度控制。因此,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场地内原有水流,利用桥来收窄空间、控制尺度,结合植被选择,营造强调“野趣”的空间氛围,为适应现代功能但又要避免宏大叙事的轴线,设计中采用分散交通游线的方式,在满足旅游人流集散基本需要的同时,化解与传统氛围的冲突,如图9所示。

图8. 栖霞寺历史影像图片研究

图9. 通过设计手法强调“野趣”,分散人流以化解对传统场景的冲突

4凸显地方特色的风貌塑造

4.1风貌真实性

传统建筑,在取材、工程做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因而风貌独特。但古镇风貌并非单一建筑样式的集合,与肌理一样,风貌也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带有不同年代的印记,多元混杂而又整体统一。以栖霞古镇为例,设计中特别保留了木桁架厂房建筑、集中式居住建筑等时代特征明显的风貌和符号,如图10所示,仅对该部分建筑的内部进行改

造加固,使其符合功能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延续栖霞古镇多元有机的真实风貌。

图10.对时代特征明显的建筑予以保留并进行改造设计

(右侧为改造后效果图,其余为保留建筑的现状风貌情况——项目组自摄)

4.2地方特色与传统尺度

项目设计之初,项目组对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风貌建筑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整理了建

筑风貌语汇库,确定了街巷、院落单元的尺度范围,即,主街6-8米,内部主要街巷3-4.5

米,次要街巷1.5-2米;院落单元开间约10-15米,进深20-30米,如图11所示。

图11.以传统街巷、院落为依据,确定合理的建筑尺度标准

为使上述地方特色和传统尺度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真实可行,特选取不同案例,对街巷组织形式及高宽比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图12所示,最终确定栖霞古镇了以“鱼骨形”为主、局部“网格状”的街巷等级体系和“正”对“背”的水街形态,并按照前述尺度范围控制街巷尺度。

图12. 对街巷组织形式及高宽比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最终确立形式及控制尺度(左图为分类对比研究过程,右图为项目组在研究的基础上的方案设计SketchUP建模)

5空间特质与业态发展耦合的策略研究

文旅型特色小镇的业态特色,通过业态与特色空间的耦合得以凸显,因此,在设计过程

中应重视二者的结合,具体说来,包括从空间推导业态和从业态推导空间两类技术方法。

5.1特定空间中的业态策划

5.1.1在特色空间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主题轴带

围绕“山-寺-镇”格局、肌理要素等具体内容,建立“一横一纵两轴带”的特色空间体系,如图13所示,其中,“一横”,指的是以九乡河对岸为起点、以栖霞寺正殿为终点的东西向轴线;“一纵”,指的是南北向贯穿古镇的水街,是古镇的南北向轴线;“两轴带”分别指滨河景观带和山前景观带。从特色空间体系出发,确立主题轴带统领的业态策划思路,详见图14,具体来说,依托渡口至禅寺这一横轴,植入“佛渡有缘人”相关业态;围绕南北向水街轴线,打造“枕水人家”闹市风情体验轴;依托山、水两条轴带,打造“古镇滨河休闲带”和“山景禅意养生休闲带”。从而将特色空间轴带转化为主题业态发展轴带,实现空间价值至文旅价值的转化。

图13. 特色空间体系图图14. 由特色空间体系推导出主题轴带统领的业态策划

5.1.2与虚实空间轴线相结合的游线设计

在具体的空间场景中,依托虚、实两类轴线,进行游线设计,是从空间推导业态的又一技术手段。栖霞寺的历史轴线直指北象山,详见图2,跨九乡河的段落,为虚轴,视线上联系紧密,但步行空间上不连续,虚轴是传统轴线的一个类型,在传统禅意空间中更为常见。在游线设计中,用渡船来表现这一虚轴,区别于其他段落的实轴,形成成“佛渡有缘人”特色游线,游客通过“渡口”-“闹市”-“禅意空间”-“山门广场”这一条游线,体验水、陆两种交通方式,完成“渡”的佛教文化体验,如图15所示。

图15. “渡口”-“闹市”-“禅意空间”-“山门广场”游线设计

5.2适应特定活动的空间设计

在特色空间体系的大框架下,从业态推导空间设计,是功能业态策划与空间设计相互校核不可或缺的一步。以民宿为例,民宿类业态,是文旅型特色小镇的必备业态,对空间的规模和建筑内部流线组织有一定要求,但前文所述的院落单元无法满足民宿业态发展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中,对院落单元的进行重组,如图16所示,并对功能分区、流线组织、通高

空间进行研究性设计,详见图17,以期获得可支撑业态发展的理想空间。

图16. 院落单元重组以适应功能需求

图17. 在院落单元组合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设计

6小结

城市设计作为技术工具,在文脉传承、风貌塑造、特定空间中的业态发展策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特色小镇的文脉传承和去同质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目前,相关的各类实践方兴未艾,还需要不同专业背景众多团队的相互配合,共同探索文旅型特色小镇的发展之道。

注释

【1】本文为项目组以栖霞古镇城市设计项目实践为依据而撰写

【2】一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3】川江老码头资料来源:[美]凯尔. 龚格格,张春颖(译).绝版长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林峰. 特色小镇孵化器[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7.

【2】周玲强, 朱海伦.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经营模式与案例研究——以乌镇为例[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04, (5): 28-29

【3】李和平, 肖瑶. 川江流域老码头文化景观的构成认知与保护浅析[Z]. 海南: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 【4】阮仪三, 邵甬.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 城市规划学刊, 2002, (1): 1-4

【5】南京市栖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栖霞区志[Z]. 北京: 方志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王曈,规划师,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姜滢,规划师,项目负责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叶江山,建筑师,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张飏,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一级注册建筑师,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