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申报指南

赛迪顾问-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申报指南
赛迪顾问-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申报指南

循环经济政策性融资研究系列之二

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申报指南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HK08235)

第一章园区循环化发展与循环化改造

一、园区循环化发展现状

1、园区基本类型与特征

在我国,园区的范畴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七种类型。在各种类型的开发区中,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为典型。根据规模、任务和批准设立机关的不同,分为国家级、省级和省级以下三个不同层级的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第一代园区发展模式,是我国最早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以发展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开发区,其区位选择首先考虑的是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拥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大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的我国第三代产业园区。它与前两代的最大区别是: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

图1园区基本类型及特征

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2,07

2、园区循环化发展现状

由于园区所处的地理条件、经济基础及发展水平各有不同,目前我国园区循环化发展有两个层次四种类型,分别为产业异生型、产业同构型和产业共生型、产业链主导型。其中,产业共生型是产业异生型的高级发展形式,产业链主导型是产业同构型的高级发展形式。

图2 园区循环化发展层次分类

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2,07

(1)产业异生型园区

此类园区是不同产业类别的众多企业组成的、彼此缺乏投入产出联系、尚不具备废弃资源循环利用链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初建之时为满足招商需求,往往对企业类别和行业特征考虑不足,只要企业愿意进驻,一律接受。

(2)产业同构型工业园区

由处于同一行业的企业集聚而成,园区内的生态产业链较短,或没有形成生态产业链。如高新技术开发区,尤其是高科技的软件园区。园区企业本身就具有“高科技、高效益、高效率、高规模、高循环,低成本、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低毒性”,即五高五低的生态工业雏形。

(3)产业共生型工业园

这类园区已经形成了主要的生态产业链,在副产品交换和能量、废水的梯级循环利用以及配套设施共享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初具规模,已具有较好生态工业雏形。这类园区的基本特征是:园区产业异构却无明显的主辅之分,产业间的共生关系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型链接,物质和能量也形成了近似封闭的循环系

统;但也存在生态链短、生态链单一的特征。

(4)产业链主导型工业园

这类园区是同行业按工艺流程形成的产业链集群,区内不但已经形成主要的产业链,而且主导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具有较大规模,以这些副产品或废弃物为输入的寄生企业所构筑的生态链也具有规模经济性。这类园区具有如下特征:企业间已经形成了密切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投入产出关系;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按照主导产业链进行专业性的规划与建设;核心主导产业产生具有规模的副产品,形成一个主导产业带动多个辅助产业的局面。

二、园区循环化发展模式

1、美国休斯顿工业园:单一主导产业为重要支撑的生态模式

休斯顿化工区是美国石油业发展的起源地和世界石化中心之一,全美逾45%的基础石化工业活动和全美能源公司200强中有45家,包括美国液态空气公司、阿托菲纳公司、贝克石油集团、杜邦公司、丹麦托普索公司等均坐落于此。

休斯顿是世界唯一同时具备油气资源、大型炼厂、淡水和港口四大优势条件的石化产业基地,上百家公司在此建有生产装置,销售收入占美国石化工业的25%,占美国乙烯装置生产能力的76%。工业园内部的化工和塑料生产企业在生产中所需的大量原料,如乙烯、丙烯等,均可通过园区铺设的管线互相传输,形成园区企业之间特有的产品流。

休斯顿工业园以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其所生产的产品在传统粗放型工业生产模式之下往往会造成很大的环境破坏,但其通过充分利用企业之间的产业形态互补反而实现了最大化的规模效益。这体现在园区的企业设置和技术引进方面,需要严格把关,形成企业之间的合作生产和循环式生产,减少废物排放。

2、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多产业有机组合的工业共生体模式

丹麦卡伦堡是目前全球生态工业园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通过园区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该园区以阿斯奈斯火力发电厂、斯塔朵尔炼油厂、诺和诺德制药厂和吉普洛克石膏板厂四个工厂及卡伦堡市政府为核心,通过贸易的方式利用其它企

业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建立起了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不仅大大减少了废物产生量、降低了处理费用,而且减少了新原料的投入,形成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了园区内企业的污染“零排放”。

图3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示意 炼油厂

石油

港口

梯索湖 燃煤发电厂 煤炭

硫酸厂 硫磺

温室 热量 石膏墙板厂

硫酸水泥和道路 飞灰

养鱼场

热水

区域供暖

水蒸汽

制药厂 水蒸汽

肥料

污泥 水

蒸 汽

瓦斯,

废水,

冷却水 水 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 2012,07

3、日本北九州岛生态工业园:产学研于一体的废弃物再生利用模式

北九州岛生态工业园建于2001年,是再利用型生态园的代表。园区主要设立三大区域:验证研究区、综合环保联合企业群区和废物再生利用工厂群区。

验证研究区:在该区域内,企业、行政部门和大学通过密切协作,联合进行废弃物处理、再生利用技术的实证研究,从而成为环境保护相关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内包括福冈大学资源循环与环境控制系统研究所、九州岛工业大学生态工业园验证研究中心、北九州岛市生态工业园区中心废弃物研究设施等16家研究单位及企业。

综合环保联合企业群区:各个企业相互协作,开展环保产业企业化项目,从而使该区成为资源循环基地。区域内主要汇集了一批废旧产品再循环处理厂,如:

废塑料瓶再生厂、报废办公设备再生厂和报废汽车再生厂等。同时,园区通过整合核心设施,将企业排出的以残渣、汽车碎屑为主的工业废料等进行溶融资源化处理,同时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发电,并提供给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

废物再生利用工厂群区:该区域分为汽车再生区和新技术开发区。前者是由分散在城区内的7家汽车拆解厂集体搬迁而形成,目的是通过共同合作,实施更为合理、有效的汽车循环再利用;后者是当地中小企业和投资公司应用创新技术的地方,如食用油再生厂、清洗剂再生厂、饮料罐再生厂。

图4 北九州岛生态工业园内企业间链接图

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2,07

4、苏州工业园:以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特色的综合模式

苏州工业园区从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社会消费和人居环境四个方面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一是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在规划阶段,按照资源高效利用、充分利用的原则,设计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的产业体系;在建设阶段,严格规范循环经济准入标准,控制入园企业类型;在生产阶段,推行

清洁生产,构建基于电子信息制造及电子废弃物处置的共生产业链,实现区内废弃物分类回收体系与园外专业化处理及系统资源化利用体系结合,形成内外集成循环利用体系;二是构建公用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循环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中水回用、污泥处置、余热利用、集中供冷供热设施,通过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实现热电冷集中联供,雨水收集和水资源分级循环利用,能量梯级利用;三是培育绿色消费模式,建设以“邻里中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消费模式,实现物品循环利用、污染集中防治;四是构建生态人居体系,发展智能交通,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推广绿色建筑,为区内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图5 苏州工业园区循环产业体系构建模型

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2,07

5、上海化工园:以基础设施共享为基础的产业共生模式

上海化工园以石油化工产业链为基础,链接生产上、中、下游产品的化工企业,构建了乙烯化工和氯化工两条主导产业链,引入国际知名企业,形成了包括石脑油、乙烯、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等主要产品的化工体系。在乙烯产业链中,形成了“石脑油-乙烯(丙烯、丁二烯)-二氯乙烷-苯类/苯酚丙酮/丁苯橡胶ABS-双酚A-聚碳酸酯”等多产品多梯次的产业链条;在氯化工产业链中,形成了“氯气-氯化氢-二氯甲烷-环氧氯丙烯-盐水”产业链条;盐水供下游的烧碱装置进行循环使用,实现了多次循环利用。此外,上海化工园通过集中建设热电联供、余热利用、污水处理、废物焚烧等公用工程,形成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为一体的公用工程“岛”,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

图6 上海化工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

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2,07

6、湖南汨罗循环产业园: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特点的再生资源加工型模式

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依托百年再生资源产业基础,通过加强产业协调,搭建信息平台,引入市场机制,完善公共服务,实现了循环经济产业规模化发展。一是延伸铜、铝、塑、纸、橡胶五大回收加工板块的产业链条,增进产业耦合,形成多产品的“回收-分捡-加工-冶炼-再生材料-成型-制品-销售”等完整的再生利用产业体系,促进产品集约化、高值化;二是构建覆盖全国的回收网,搭建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和电子信息交易网络,促进产业与市场互动;三是通过再生资源协会与会计咨询、资产管理、信用担保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废弃物无害处置系统,搭建四位一体的资源循环利用公共平台;四是设立奖励资金,成立研究中心,建立科技实验、实习、培训基地,引进技术、克服技术难题,初步形成了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10年,该园区被国

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图7 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资源产业循环链条

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2,07

三、园区循环化发展与循环化改造

循环经济是一种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手段,是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园区循环化发展路径的选择,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益、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缓解当前资源约束矛盾、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园区循环化改造是园区循环化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园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之前我国采取的是以高开采、低利用和高排放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由于该模式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识。不过园区原有的工业基础已相当发达,对地方经济有非常重要的贡献,不可能完全摒弃原来的工业基础再重新建造新园区,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循环化改造。

循环化改造是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按照“布局优化、产业成链、企业成群、物质循环、创新管理、集约发展”的要求,通过统筹规划园区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将园区打造成为“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循环经济园区的一种路径。

四、园区循环化改造现状与问题

1、现状

(1)园区进行有益探索,政府扶持政策逐步推进

一些园区在循环化发展过程中,注重推动形成产业网络化,产品生产链式化,废物利用循环化,运行管理专业化,提升了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国家根据园区发展状态,已经开展循环化改造的政策导向工作。201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组织推荐2012年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备选园区的通知》,组织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的申报工作;3月,两部委又发布了《关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要求“十二五”期间,50%的国家级园区和30%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

(2)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在大中小三个层次共进

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循环经济可以从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内部的小循环,产业集中区域内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中循环,包括生产、生活领域的整个社会的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与这三个层面相对应,园区循环化改造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开展。如浙江嘉兴港区化工园区在企业层面构建循环产业链,促进多种主副产品链式互补;在园区层面构建共享的基础设施;在社会层面建立完善的废物回收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3)注重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当地的产业现状,园区选择产业链补链项目和延伸项目过程中,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通信、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汽车和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优化产业投入、扩大招引成效和加强产业研发,努力打造新兴产业的完整产业链。

表1 部分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问题

目前我国园区循环化改造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产业链关联度较低

我国的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主体是园区内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或行业。这些企业本身的资金投入有限,而提升产业关联度又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当这些企业进行循环化改造时,主要选择支撑行业重点项目的补链工作,这对提升整个园区的产业链关联度意义较小。

(2)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园区产业链关联度较低,多数企业追求的是自身的清洁生产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加上园区内缺乏不同企业间的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水分类利用及循环利用项目和资源共享等设施,致使企业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横向链接机制,一企业产生的副产物很难成为另一企业的原料,同样一企业废弃的余压余热也不可能被其它企业循序使用,最终导致园区内资源能源利用率难以显著提高。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产业建设

多数园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现有路网、管网、给排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已不能满足园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物流、信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园区投资环境不尽人意。而一些园区在循环化改造过程中,往往忽略基础设施

的建设,重点选择那些短期内可以快速提高本园区经济总量的项目,违背了循环化改造的初衷。

(4)地方政府扶持政策仍需加大

园区循环化改造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园区循环化改造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应的工作方案,编制适合本地域的园区循环化改造指导指南,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成立专家组对开展循环化改造的园区提供技术指导。但截止目前,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只有新疆出台了《自治区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方案》。

第二章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义与政策解读

一、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义

1、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

园区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也是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很多园区受到土地、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存量、构建增量,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2、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产业园区是生产的集中区域,也是各类污染物集中产生或排放的区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一些地方的产业园区成为污染物集中排放场所,对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有的甚至已对当地生态环境乃至群众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变末端治理为源头减量、全过程控制,实现园区废物“零排放”,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入园后集中生产的环境负荷,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3、提高资源产出率,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园区是能源资源消耗的集中区域,也是节约潜力较大的区域。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通过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构建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生产过程耦合和多联产,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的物耗、水耗和能耗,改变粗放的能源资源利用方式,切实提高园区的资源产出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对于提高园区资源产出率,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园区循环化改造相关政策

园区循环化发展获得国家大力支持,多项政策陆续出台。2004年通过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循环经济”这一概念,规定了对待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以此为起点,我国政府于2005年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工作,探索了重化工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于次年出台了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2008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这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水平、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意义。2012年3月,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升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要求“十二五”期间,50%的国家级园区和30%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

表2 我国支持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法规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组织推荐2012年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备选园区的通知》基本内容

申报主体: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的园区以及再制造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原则与目标:将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通过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突破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搭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实现园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物“零排放”,不断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支持项目类别:重点支持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链接或延伸的关键项目,资源共享设施建设项目,物料闭路循环利用项目,副产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项目,污染物“零排放”或系统构建项目等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键补链项目;园区内污染集中防治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废物交换平台、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及孵化器、循环经济统计信息化及监测体系建设、生产型服务

业循环化改造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资金支持: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综合考虑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投资计划,对方案内的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项目给予总投资10-15%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并下拨50%的启动资金,全力推动循环化改造项目的组织实施。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组织推荐2012年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备选园区的通知》要点解读

1、申报主体面向全国,资金支持力度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组织推荐2012年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备选园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规定,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申报主体为所有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的园区、再制造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但“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不在申报范围内。

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向青海省的格尔木、德令哈和大柴旦等3个工业园区下拨补助资金2亿元,2012年又下拨补助资金1.66亿元支持上述三个工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的关键补链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1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已安排4.84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甘肃5个园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亭工业园区、黄羊工业园区、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陇西经济开发区)进行循环化改造。

2、产业链接闭路循环,技术条件要求高

园区循环化改造要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实行产业链招商、补链招商,建设和引进产业链接或延伸的关键项目,合理延伸产业链,实现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物料闭路循环,物尽其用,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以及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不同园区内工业种类不同,即使同一园区内也往往存在多个主导产业,要做到产业链接闭路循环,既需要从全局着眼,统筹协调,更需要对各个行业工艺技

术有深刻理解,知识覆盖面全,技术条件要求高。

图8 某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补链项目示意图 净水剂厂

农业 化肥厂 环保包装厂 石膏厂 污水处理厂 养殖业

沼气池 五金回收企业 零件厂 机械制造厂 电厂 生活垃圾

处理厂

有色金属厂

水泥厂

石膏板材厂 化工厂 硫酸厂

砖厂 道路工程 居民区

园区共享基础设施 废铁屑

净水剂 污泥 淀粉、薯类

绿色化肥 粪便 清洗废液

沼渣、沼液 硫酸 脱硫、干燥 粉煤灰 石膏 硅、钙 煤矸石 可燃垃圾

灰渣 燃气 电、暖

拓展企业

建议建立的补链企业 物质流

核心企业 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 2012,07

3、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突出集成共享

一方面要加强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培育专业化废弃物处理服务公司,实行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另一方面要对园区内运输、供水、供电、照明、通讯、建筑和环保等基础设施进行绿色化、循环化改造,促进各类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集成优化,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4、倡导运行管理规范,重视公共服务平台

在规范运行管理方面,要建立园区循环化改造指导协调机制,制定并实施循

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激励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园区实际需要制定入园企业、项目的准入标准和招商引资指导目录,实行相应的产业链招商和补链招商;加强对园区内企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管;同时开展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参与。

在公共服务平台方面,要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园区废物交换平台,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及孵化中心和污染物监测平台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共享资源,共同使用基础设施。

图9 园区循环化改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内容

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2,07

5、鼓励改造模式创新,强调整体效益

在节能方面,鼓励园区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推进园区及企业节能改造;在废弃物处理方面,鼓励园区引进或培育专业化公司为园区废物管理提供“嵌入式”服务,积极推进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专业化、社会化。同时推动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企业间)“中循环”与社会“大循环”的有机衔接,发挥循环经济整体效益。

国家示范区创建标准及评价方法

附一: 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标准及评价方法 为引导和推进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工作,保证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实际成效,有效检查和评价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成果,特制定《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标准及评价方法》(以下简称《创建标准》)。 一、适用范围 《创建标准》适用于ISO14000国家示范区工作的创建、验收和后续管理等。 二、标准 《创建标准》分为基本标准和城区、园区、景区创建标准。各类区域除满足基本标准外,还应分别满足其相应的区域创建标准。 (一)基本标准 1、具有完善的环境管理机构和环境管理职能 (1)各级组织具有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机构; (2)各级组织具有明确的环境管理责任人; (3)各级组织能有效行使管理职能,实施环境管理体系。 2、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1)区域最高管理机构按ISO14001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2)根据区域特性制定环境目标、制度及实施的具体保障措施。 3、通过认证并正式运行 区域最高管理机构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通过认证并正式运行6个月以上。辖区内公共污染治理设施(包括污水处理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场等)管理单位应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区内企业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或认证数量不断提高。 4、制订优惠或激励措施 (1)对建设项目招投标,工程施工以及原材料采购建立并积极推行绿色采购、绿色消费制度; (2)制定推广使用节能降耗、节约资源的技术和产品以及废物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或鼓励措施。 5、宣传、教育、培训 提高区内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加强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每年制定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并实施,对结果予以评价,保留相关实施过程记录。 6、建立预防和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 区域应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监测系统,对潜在的生产安全、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等紧急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7、环境管理体系实施记录 建立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实施记录档案,包括体系文件、各项管理制度措施、实施过程、环境绩效、环境管理体系效果考核评价等。

园区循环化改造相关资料

一、组织推荐 各省循环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组织推荐循环化改造备选园区。各地区限报1个备选园区。 一)基本条件 1.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7年第18号); 2.园区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3.园区内的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4.具有明确的园区边界以及园区组织管理机构或投资运营主体; 5.园区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产业规模; 6.园区土地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7.园区废弃物产生量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循环化改造潜力较大; 8.园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具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各项环保设施,近三年未出现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群体事件; 9.园区具备循环化改造基础,已开展相关工作; 10.列入国家或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的园区优先。 二)推荐材料 1.省级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财政部门联合推荐文件。 2.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 3.相关证明文件。包括园区的批复文件,符合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的证明文件,国土资源部门确定的四至范围证明文件,环境保护部门的环保审查报告,以及成立管理机构的证明文件等各类证明文件。 二、程序安排 (一)地方初审实施方案。各省级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共同组织专家初审。(二)评审批复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对实施方案获得批复的园区,挂牌“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三)签订承诺书。园区所在地市人民政府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签订承诺书,确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目标任务、重点项目,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 (四)拨付资金。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中循环化改造项目投资计划,共同确定给予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额(重点项目总投资的10-15%),采取预拨与清算相结合的综合财政补助方式,按照补助金额的50%下拨启动资金。(五)实施改造。 (六)考核验收。实施期内,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关键补链项目建设进度完成实施方案设定目标,且资源环境指标达到实施方案预期目标90%以上的,由地方政府提出验收和余款拨付申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组织进行考核验收。考核合格的,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拨付剩余资金,并命名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不合格的不再拨付剩余资金。3年内工作无实质性进展的,扣回已拨付补助资金。 三、参考时间 2013年1月28日(12年10月29日通知) 2014年5月16日(14年4月8日通知) 2015年5月5日(15年4月16日通知) 四、支持项目 1.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关键补链项目。包括循环经济产业链接或延伸的关键技术,资源共

扬州经济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环评报告

扬州经济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建设规划 (最终稿) 编制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编制日期:二OO六年七月

目录 1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 1.1自然条件 (1) 1.1.1地理位置 (1) 1.1.2地形地貌 (1) 1.1.3气候特征 (2) 1.1.4水文特征 (2) 1.1.5自然资源 (3) 1.2 社会经济发展 (4) 1.2.1 社会发展概况 (4) 1.2.2 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构成 (5) 1.2.3经济基础 (5) 1.3生态环境 (6) 1.3.1空气质量 (6) 1.3.2水环境质量 (6) 1.3.3声环境质量 (8) 1.3.4固体废物 (9) 2.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意义和有利条件 (10) 2.1优势和有利条件 (10) 2.1.1政策优势 (10) 2.1.2区位优势 (10) 2.1.3空间优势 (11) 2.1.4产业优势 (11) 2.2 制约因素 (12) 2.2.1区域竞争激烈,核心优势没有得到体现 (12) 2.2.2企业规模小,产业分散,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12) 2.2.3资源使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13) 2.2.4处于南水北调上游,限制产业发展 (13) 2.3重要意义 (13) 3. 总体设计 (16) 3.1总体思路 (16) 3.1.1 定位 (16) 3.1.2 建设总体框架 (19)

3.1.4 污染控制方案 (22) 3.1.5 基础设施建设 (23) 3.1.6 政策保障系统 (23) 3.2 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 (24) 3.2.1规划期限与分期 (24) 3.2.2规划目标与具体指标 (24) 3.2.3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26) 3.3规划范围和依据 (30) 3.3.1规划范围 (30) 3.3.2规划依据 (34) 3.4规划基本原则 (35) 3.4.1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35) 3.4.2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原则 (35) 3.4.3 “3R”原则 (36) 3.4.4 “四个结合”原则 (37) 4行业生态工业发展规划 (40) 4.1纺织服装行业 (40) 4.1.1现状分析 (40) 4.1.2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 (43) 4.1.3生态工业系统设计 (44) 4.2皮革加工行业 (46) 4.2.1现状分析 (46) 4.2.2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近期、中期) (47) 4.2.3清洁生产措施 (48) 4.3集装箱制造行业 (49) 4.3.1现状分析 (49) 4.3.2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 (51) 4.3.3生态工业设计 (52) 4.4热电能源行业 (52) 4.4.1现状分析 (52) 4.4.2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 (53) 4.4.3清洁生产措施 (55) 4.4.4生态工业设计 (56) 4.5电子加工行业 (58)

徐圩新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施方案

徐圩新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施方案 项目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组织落实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且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创建自启动以来,已经连续实施三年,成果显著。 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沿海开发主战场,“一 带一路”先行军。2011年国务院批准在连云港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为示范区先导区。徐圩新区在招商过程中严格按照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标准进行招商,注重产业链的一体化和互补性。在建设过程中,园区充分考虑了基础设施的共享公用,产业内外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利用,固危废物料的再生利用与生态化处理,区域循环经济运行的框架结构已经初步成型。2013年园区又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并于2014年7月通过国家三部委组织的规划

论证,将着力打造钢铁化工循环发展样板区。因此创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徐圩新区已具备扎实的循环化- 1 - 改造基础。 (二)编制依据 1、《关于加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2、《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3、《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发展战略规划》; 4、《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 5、《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6、《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建设发展规范》; 7、《连云港徐圩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 8、《连云港徐圩新区国家生态工业园示范园区建设技 术报告》; 9、《徐圩新区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研究》; 10、《徐圩新区建设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研究》; 11、《徐圩新区静脉产业园可行性研究》; 12、《徐圩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 13、《徐圩新区云湖核心区低碳规划》; 14、《徐圩新区产业发展规划》; 15、《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全文)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全文) 发改委网站12月13日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不超过2个地区,并排出顺序,超过2个的不予受理),做好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于2014年2月17日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将根据各地申报情况,确定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名单。 以下为方案全文: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关于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00个 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要求,为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现有法律、制度、政策尚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实不够严格,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也亟待加强。选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环境禀赋、不同主体功能要求的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总结有效做法,创新方式方法, 探索实践经验,提炼推广模式,完善政策机制,以点带面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紧密结合、高度融合,以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培育弘扬生态文化提供有力支撑,结合自身定位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二)主要目标。 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先行示范地区基本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节能减 排和碳强度指标下降幅度超过上级政府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资源产出率、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镇(乡)生活污水处理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处于全国或本省(市)前列,城镇供水水源地全面达标,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面积逐步增加、质量逐步提高,水土流失和沙化、荒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积明显减少,耕地质量稳步提高,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 三、主要任务 (一)科学谋划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优化空间结构,进一步明确市县功能区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学划定生

港口在循环经济示范区中的作用

港口在循环经济示范区中的作用 摘要:通过曹妃甸港口资源、主导产业现状分析,阐述了港口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港口;主导产业;作用分析 一、港口现状 (一)曹妃甸港基本情况。曹妃甸港区是唐山港最重要组成部分,码头岸线总长度116km,后方作业区陆域面积128km2,这里拥有69.5公里的深水岸线,岛前深槽水深36米,常年不淤不冻,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钻石级港址。曹妃甸港距韩国仁川港400海里,距日本长崎680海里,与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巴西等国海运航线十分顺畅。目前,曹妃甸港区主要以煤炭、矿石等大型干散杂货和原油、LNG接卸为主。截止2015年底,曹妃甸港区建有各类煤炭、铁矿石、原油、LNG、多用途码头泊位69个,其中深水泊位28个,包括4个25万吨级矿石泊位,1个30万吨级原油泊位,1个15万吨级LNG泊位5-10万吨级煤炭泊位5个。曹妃甸港区自2005年矿石码头建成以来,港口吞吐量增长迅猛,2015年预计港口吞吐量达到2.6亿吨曹妃甸港正在由集疏大港向综合贸易大港加速转变,成为“北煤南运”、连接“三北”地区的重要海上通道。曹妃甸港区依托大石化、大钢铁、大煤炭等项目,未来发展以煤炭、石油、铁矿石为主,预测2020年和2030年港区吞吐量分别为5.55亿吨和7.25亿吨,其中煤炭分别为2.48亿吨和3.47亿吨,铁矿石分别为1.25亿吨和1.35亿吨,石油及化工分别为4800万吨和7100万吨。港区功能定位为:服务我国北方大宗物资转运和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等大型综合性港区,利用深水岸线资源优势,发展油气、铁矿石等大宗能源、原材料转运、储备、贸易功能,承担“北煤南运”的重要任务;为临港冶金、石化、装备制造等大型重化工业服务。 (二)曹妃甸总体规划基本情况。2008年,《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按照规划,确定曹妃甸区的功能定位为“中国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北方上午休闲之都和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

江苏省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

关于深入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08-05-08 苏环科〔2008〕11号 各省辖市环保局、外经贸局、科技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管委会: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环保优先”方针,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提高开发区生态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根据环保部、商务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51号)和《关于印发<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07]188号)的精神,在已有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类开发区的实际,现就深入开展我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环保厅、外经贸厅和科技厅成立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厅科技处,成员由省环保厅科技处、外经贸厅开发区处和科技厅高新处工作人员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协调工作,以及推进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综合协调工作;办公室负责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日常工作。 二、省环保厅、外经贸厅和科技厅鼓励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所有创建生态市(县)的地区,其辖区内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均应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其它地区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也应积极开展创建。今年,未开展创建工作的省辖市至少有一家开发区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创建。 具体创建要求及程序,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按《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07]188号)执行;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按《江苏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三、各级环保、外经贸、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指导和协调。积极引导所在辖区内开发区走生态化改造之路,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支持和优惠政策;加强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日常监督和管理,高标准完成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四、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应坚持“积极、规范、有序”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指导,建立企业间的共生组合和产业链,建立并不断完善符合市场机制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等运作模式。 附件:江苏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外经贸厅江苏省科技厅 二○○八年三月二十四日江苏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赛迪顾问-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申报指南

循环经济政策性融资研究系列之二 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申报指南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HK08235)

第一章园区循环化发展与循环化改造 一、园区循环化发展现状 1、园区基本类型与特征 在我国,园区的范畴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七种类型。在各种类型的开发区中,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为典型。根据规模、任务和批准设立机关的不同,分为国家级、省级和省级以下三个不同层级的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第一代园区发展模式,是我国最早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以发展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开发区,其区位选择首先考虑的是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拥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大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的我国第三代产业园区。它与前两代的最大区别是: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 图1园区基本类型及特征 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2,07

2、园区循环化发展现状 由于园区所处的地理条件、经济基础及发展水平各有不同,目前我国园区循环化发展有两个层次四种类型,分别为产业异生型、产业同构型和产业共生型、产业链主导型。其中,产业共生型是产业异生型的高级发展形式,产业链主导型是产业同构型的高级发展形式。 图2 园区循环化发展层次分类 资料来源: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2,07 (1)产业异生型园区 此类园区是不同产业类别的众多企业组成的、彼此缺乏投入产出联系、尚不具备废弃资源循环利用链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初建之时为满足招商需求,往往对企业类别和行业特征考虑不足,只要企业愿意进驻,一律接受。 (2)产业同构型工业园区 由处于同一行业的企业集聚而成,园区内的生态产业链较短,或没有形成生态产业链。如高新技术开发区,尤其是高科技的软件园区。园区企业本身就具有“高科技、高效益、高效率、高规模、高循环,低成本、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低毒性”,即五高五低的生态工业雏形。 (3)产业共生型工业园 这类园区已经形成了主要的生态产业链,在副产品交换和能量、废水的梯级循环利用以及配套设施共享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初具规模,已具有较好生态工业雏形。这类园区的基本特征是:园区产业异构却无明显的主辅之分,产业间的共生关系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型链接,物质和能量也形成了近似封闭的循环系

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附件2: 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建设的基础上,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示范区是在实验区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可持续发展示范试点,是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载体,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地。 第三条示范区建设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体现时代精神,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努力开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行动。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重点问题,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探索与实践。 第四条示范区工作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统筹规划、整合优势,突出示范特色,深化示范内容,提升示范水平。 第五条示范区建设实行政府推动、公众参与、社会支持、优势集成的运行机制。 二、示范区的基本条件 第六条全面完成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确定的实验内容和各项指标,验收合格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同类地

区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的实验区。 第七条示范区党政领导班子对可持续发展有较深刻的认识,政府推动有力,具有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 第八条经济基础好,具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明确的规划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及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 第九条示范区内社会文明、环境优化,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突出。 三、目标、任务和重点 第十条示范区建设的目标:探索并形成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干部队伍,将示范区建设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示范基地。 第十一条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经济建设与结构调整、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重点、关键问题,开展创新性实践与示范。 第十二条编制《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规划》(以下简称《示范区规划》)。《示范区规划》应由示范区所在地同级人大审议通过,并列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体现其法定效力。 第十三条加强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体系,提高示范区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

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计划方案编制指南

附件 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为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指导地方编制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制定了本编制指南。园区在编制实施方案时应与本地区产业发展、资源禀赋、环境状况相结合,在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等方面要充分体现本地特色,在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总体要求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减量化优先”为原则,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园区改造为“经济持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循环化改造示园区,推进园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二)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环境状况,统筹规划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突出构建清晰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三)以表格形式细化年度投资计划、具体项目实施期限和达产年限、规模,清晰界定年度实施围和进度,便于进行年度评价和验收。 (四)清晰列明园区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情况,便于环境保护部门监督检查。 (五)以申报年为实施方案编制的基准年,实施期限原则上

不超过3年。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容 (一)园区现状和发展基础 1.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本地区资源禀赋、环境状况简述。 2. 园区概况。主要包括园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占地面积、自然条件、功能区划等容。(附园区区位图和园区功能区化图) 3. 经济发展和产业基础。描述园区经济、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园区主导行业、重点企业及其发展状况。 4. 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描述园区人口状况,科、教、文、卫状况,基础设施状况、道路交通状况等。 5. 园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关联、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共享等情况。 6. 资源环境现状。园区主要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水平及其与省外的比较;资源产出率情况,近三年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污染源数量和分布;主要污染物特征和产排污量;重点污染源排放达标情况;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应急方案;园区建址的环境敏感性分析;区域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环境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环保投入;环境管理等。对一些资源环境指标要用表格形式列出基准年及实施期限各年度的指标值。 (二)园区发展面临问题和循环化改造的重要意义 1. 目前园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义。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园区综合竞争力提高、资源约束改善、资源产出率提高、环境质量改

北京市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简介 欢迎您来到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了解和体验垃圾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过程,愿您通过今天的参观,能进一步提升低碳生活的理念,积极参与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工作,共同践行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我们共同的心愿——天空更蔚蓝、碧水更清澈、家园更漂亮、生活更美满。 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朝阳区金盏乡南部,占地面积309.07公顷,园区于2002年开始建设,已建成项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医疗废物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在建项目:废旧物资回收中心;规划建设项目: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包括焚烧中心、生物处理中心)等。 在市、区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下,朝阳区政府按照《北京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统筹规划、优先划拨土地资源,在全市率先组建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赋予园区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500余名职工秉承“务实、创新、低碳、高效”精神,以创建全国一流生态园区为目标,同舟共济、攻坚克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环境优美、文明和谐,集固废处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环保科教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园区。2009年被列为“北京市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同年7月实现对社会公众开放,陆续成为“绿色北京新八景”、“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的教育实习基地,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高安屯卫生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家实现全密闭作业的大型垃圾卫生填埋场,投资1.5亿元,总占地面积41.64公顷,总库容量892万立方米,设计日处理能力1000吨,于2002年底投入使用。配套设施渗沥液收集利用车间于2005年建成,水质达到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三级限值标准,用于园区绿化及道路降尘。填埋气收集利用系统于2007年投入使用,为园区生产及办公供电、供暖,2012年发电并网,进一步实现了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北京市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生活垃圾焚烧项目,也是目前亚洲单线处理规模最大的焚烧厂。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4.6公顷,设计日处理能力1600吨,于2008年建成运行,年额定发电量可达2.2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省约7万吨标准煤。采用中水作为循环冷却水,每年节省160万吨市政供水资源,有效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高安屯医疗废物处理厂是目前国内设计、建设标准较高的一座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设施,投资0.8亿元,占地面积1.58公顷,设计日处理能力30吨,与2006年3月投入使用。 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厂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厂。投资1.3亿元,占地面积2.13公顷,设计日处理能力400吨,于2010年10月试运行。采用高温发酵生化处理技术制成微生物菌剂,用于有机农业。 高安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投资2.9亿元,占地1公顷。于2011年建成运行,是北京市东部地区电动环卫车辆的集中中转站及动力电池更换中心,集国内所有充换电模式于一站,可服务北京市现有电动环卫车所有车型,同时具备电动大巴车的换装条件,每天能满足400辆纯电动环卫出的充换电需求,年累计换电服务能力可达14.6万次,居全国之首。 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好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其核心是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多节约。 感谢您的光临与关注。

广西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简介

广西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简介 传统的经济模式,资源被高强度地开发、生产、消费,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鉴此,促使人们寻求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2008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华润集团是香港和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中央企业之一,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推动行业进步和社会共同发展。华润集团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不断增加环保投入,努力减少经营对环境的影响,在贯彻“集团多元化,产业专业化”的经营方针的同时,多年来对如何利用自身多元化经营的优势,加强产业间协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不懈的探索。 华润水泥、华润电力、华润啤酒相继入驻广西贺州,遵循华润集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企业发展,不以牺牲环境的长远利益换取企业的短期效益”。的指导方针,首先对其本身生产活动的物质和能量流动过程严格遵循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并在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等方面加强优化和实施,最大限度的在企业内部做到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 华润水泥(富川)有限公司建设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烟)尘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低于国家标准;配套建设低温余热发电站,利用旋窑废气的余热发电,年发电量5363万kW〃h,节约标煤约1.9万吨,碳排放量减少5万吨。窑尾废气不再经过增湿塔加湿,每年可节约用水18万吨;水泥厂产生的废水全部处理并回收利用,年节约用水8万吨。 华润电力(贺州)有限公司建设二台100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国内目前最先进、最高效的发电机组,发电煤耗仅为273.62g/kW〃h,二台机组每年比常规机组节约标煤27.19万吨,碳排放量减少67万吨;电厂采用节水措施,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全部处理复用,年回收废水175万吨,总节水量达195万吨。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配套高效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设施,烟气处理系统总除尘效率可达99.88%,每年减少SO2排放5.76万吨、减少Nox排放4250吨。 华润雪花啤酒广西项目按照国际先进的啤酒工艺设计建设,采用节能工艺和设备,并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作为原料重新投入生产、循环使用。啤酒发酵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后用于后道工序,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运用“糖化

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附件: 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为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指导地方编制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制定本编制指南。各地编制实施方案时应与本地区产业发展、资源禀赋、环境状况相结合,在发 展目标、发展重点等方面要充分体现本地特色,在主要任务、政 策措施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总体要求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减量化优先”为原则,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园区改造为“经济持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 生态良性循环”的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推进园区绿色发展、循 环发展、低碳发展。 (二)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环境状况,统筹 规划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突出构建清晰的循环经济产业 链,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三)以表格形式细化年度投资计划、具体项目实施期限和达产年限、规模,清晰界定年度实施范围和进度,便于进行年度 评价和验收。 (四)清晰列明园区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情况,便于环境保护部门监督检查。

(五)以2013年为实施方案编制的基准年,实施期限原则 上不超过5年。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园区现状和发展基础 1、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本地区资源禀赋、环境状况简述; 2、园区概况。主要包括园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占地面积、自然条件、功能区划等内容。要附园区区位图和园区功能区 划图。 3、经济发展和产业基础。描述园区经济、产业发展水平以 及园区主导行业、重点企业及其发展状况。(要附相关图表) 4、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描述园区内人口状况,科、教、文、卫状况,基础设施状况、道路交通状况等。 5、园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关联、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共享 等情况。 6、资源环境现状。园区主要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水平及其与 国内外的比较;资源产出率情况,“十二五”前三年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污染源数量和分布;主要污染物特征和产生、排放量;重点污染源排放达标情况;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应急方案;园 区建址的环境敏感性分析;区域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环境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环保投入;环境管理等。对 一些资源环境指标要用表格形式列出“十二五”前三年的指标值。 (二)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及下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循环经济产业区案例借鉴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园区: 概况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是目前中国北方最大的循环经济园区,是中日循环型城市合作项目。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环保部和教育部先后批准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处理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和“中国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天津)”。 规划图 图片 a

图片 b 区位 园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园区位于天津市静海县西南部,与河北省大城县、文安县接壤。距离天津市区60公里,距离北京市区150公里,距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60公里,距离天津新港90公里,与京沪、京九、京广、天津机场、天津新港形成了立体式、综合化、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 三区联动

总体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近期开发建设50平方公里。设有工业区21平方公里、科研居住区9平方公里、林下经济带20平方公里。实现了国际国内合作,一二三产交融,产业产品对接,资源优势互补的经济社会大循环。 四位一体 建立了海关、检验检疫、环保、园区“四位一体”的联合监管体制和“全天候、无缝隙、保姆式”的服务体系,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数字化跟踪,严格控制可能产生环境危害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封闭式管理。 五大特色 在科学发展中,实践“循环子牙”;在绿色文明中,创建“生态子牙”;在推进两化融合中,实现“智慧子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构筑“宜居子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打造“便捷子牙”。

六大产业 重点发展废旧机电产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橡塑加工、精深加工再制造和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等六大产业。形成了“静脉串联”、“动脉衔接”、产业间“动态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子牙模式”。

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名录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国家第一、二、三、四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城市矿产”概念: 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的形象比喻,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于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起源: 为解决目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经营分散、秩序混乱、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二次污染的现状,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升“城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产业化水平,弥补我国原生资源不足,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启动了“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是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循环经济重点工程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全国建设50个左右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国家第一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1.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 2.宁波金田产业园 3.湖南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 4.广东清远华清循环经济园 5.安徽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 6.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 7.四川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 第二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名单 1.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示范基地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附件3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标准编制组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目录 1概述 (16) 2适用范围 (19) 3指导原则 (20) 4修订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20) 5标准修订的基本方法 (21) 6标准修订内容说明 (21) 7标准经济分析和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23)

1概述 1.1标准背景 生态工业思想的核心是将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最终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生态工业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倡导人们建立一种“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新思维,发展生态工业代表了未来工业系统的发展方向。 生态工业园区是生态工业的主要实践形式。2000年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及国际环保新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环境“双赢”的一个重要举措。2001年8月底,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工程——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由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设,标志着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步入了发展阶段。随后,广东、内蒙古、山东、天津、江苏、辽宁等省市自治区分别开展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试点,行业覆盖制糖、造纸、化工、水泥、冶金等传统行业,以及电子、环保、汽车、生物化工等高科技产业。2007年4月,《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51号)明确了由原国家环保总局、商务部、科技部联合组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审核、命名和综合协调工作。截止2014年10月,已有31家园区正式获得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命名,71家园区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论证,其中综合类园区86个,行业类园区15个,静脉产业类园区1个,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在全国全面开展之际,对生态工业园区进行正确引导尤为重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被赋予更高的历史地位,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成为我国工业领域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生态工业园区在我国发展了十余年,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但随着全国各地区的广泛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在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不足。具体问题包括:(一)工业园区对生态工业内涵把握不准,对于园区和企业开展具体工作与生态工业要求的相关性、符合性的判断失准,一些园区片面追求区内企业高端化、产业链结构

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为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指导地方编制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制定本编制指南。各地编制实施方案时应与本地区产业发展、资源禀赋、环境状况相结合,在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等方面要充分体现本地特色,在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总体要求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减量化优先”为原则,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园区改造为“经济持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推进园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二)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环境状况,统筹规划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突出构建清晰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三)以表格形式细化年度投资计划、具体项目实施期限和达产年限、规模,清晰界定年度实施范围和进度,便于进行年度评价和验收。 (四)清晰列明园区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情况,便于环境保护部门监督检查。

(五)以2013年为实施方案编制的基准年,实施期限原则上不超过5年。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园区现状和发展基础 1、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本地区资源禀赋、环境状况简述; 2、园区概况。主要包括园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占地面积、自然条件、功能区划等内容。要附园区区位图和园区功能区划图。 3、经济发展和产业基础。描述园区经济、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园区主导行业、重点企业及其发展状况。(要附相关图表) 4、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描述园区内人口状况,科、教、文、卫状况,基础设施状况、道路交通状况等。 5、园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关联、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共享等情况。 6、资源环境现状。园区主要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水平及其与国内外的比较;资源产出率情况,“十二五”前三年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污染源数量和分布;主要污染物特征和产生、排放量;重点污染源排放达标情况;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应急方案;园区建址的环境敏感性分析;区域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环境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环保投入;环境管理等。对一些资源环境指标要用表格形式列出“十二五”前三年的指标值。 (二)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及下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