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资治通鉴_中国第一部_管理经典_

_资治通鉴_中国第一部_管理经典_
_资治通鉴_中国第一部_管理经典_

中外管理 2008?10

Life

生活通鉴开坛

《资治通鉴》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最特别。虽然它不在二十四史之列,却比它们更值得中国企业家捧读。

因为,它是中国史籍中唯一一部“管理案例库”,中国第一部“管理经典”。

不难发现,无论编修《春秋》的孔子,还是奋笔《史记》、《汉书》的司马迁、班固,骨子里都是“学者”,是看猪跑的。只有司马光,一生宦海,官至宰相,是名副其实吃猪肉的“政治家”、管理者。管理是实践,而司马光恰恰比职业史家更能从管理实践的角度审视历史,取弃精略,思考得失。

事实上,司马光编书的目的也不是写史,而是在茫茫史料中抓出扼要,让百忙中的皇帝迅速洞悉管理国家时的前人损益,深刻把握历史上君臣间“切摩治道”的精髓,通过前朝价值理念、组织架构、工作流程的演绎变化,领悟管理秩序是如何建立、运转及失灵的。其实践针对性无出右耳。

因而,我们同样百忙中的企业管理者跟着司马光追踪历史,跟着历史感悟管理,诚不失为轻松而

有效的中国式学习之道。

(杨 光)

漫画/孙元

119

2008?10 中外管理 九龄童的管理智慧

我们认识北宋人司马光,大都是因为早年的小学课本里有一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说的是司马光9岁那年,一天,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了靠墙的大水缸里,大家一下都慌了神。司马光情急之中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使劲把水缸砸开了一个大窟窿。水立刻泄了出来,那个落水的孩子也就得救了。

这个故事记载在《宋史·司马光传》里,后来它和“孔融让梨”的故事一起被收入幼童的启蒙读本。人们希望代代相传从孩提时就能理解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知礼,这是中国人最崇尚的“君子魅力”。

即便今天历经沧桑再细细回味,幼年司马光也是很有管理天赋的。第一,危急时刻遇事不慌,沉着应对;第二,挺身而出,敢于担当;第三,动脑子,想主意,能实际解决问题。显然,在他身上蕴藏着一个优秀管理者的潜质:一是懂得按规律办事;二是正直,有人情味,富于责任感;三是具有一种力挽狂澜的魄力。

后来的司马光,与管理就更有缘了。

他从小最大的爱好就是饱读史书。捧起一部《左氏春秋》便会忘了吃饭睡觉、寒暑秋冬。19岁时就以很好的传统修养高中进士甲科,从此一

中国第一部“管理经典”

文/本刊记者 王 缨

他曾多次数落王安石“新法”后患无穷,对国家秩序的梳理会带来极大混乱。神宗曾想缓和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正面交锋,将这位翰林学士调任军队枢密副使(国防部副部长)。这个位置很不错呀,可司马光说:皇上用人,是因为大臣能尽到辅佐之责。如果我徒获“禄位之荣”,那不是“窃名器以私身”吗?要是能撤销那些瞎折腾的事情,我宁愿不要高位!但司马光没能说服宋神宗放弃变法,于是他辞职出走,带上一班专家人马退居洛阳,正所谓“由居庙堂之高,转处江湖之远”。从此,司马光全心全意地编写《通鉴》,他们不舍昼夜,历经15年而大功告成。可见司马光是想用另一种方式“救世”。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一个基本依据,的确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但就此断定司马光代表不思进取的守旧势力,则不免武断肤浅。

司马光崇尚的是上古禹、汤、文、武之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传统文化中早期最优秀、最质朴的那部分。同时,他对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也做出了实际分析。如变法中的“青苗法”,本意是让农民每年春耕而青黄不接时可以自行向政府借贷,利息只取2/10,以免农民遭受高利贷盘剥。司马光几乎是朝廷重臣中第一个提醒王安石的人,告诫他:这种做法恰恰会给地方贪婪官吏一个“督

位才华横溢的文官步入官场。在近50年的仕途中,他相伴了北宋四位皇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于内廷行走而具有了对国家管理事务丰富的阅历。可以说他一辈子都在研究历史、现状和中国式的管理系统,最终成就了一部通论中国管理之道的鸿篇巨著——《资治通鉴》。

重估反对王安石

司马光生活的时代,已经进入北宋中期。这时最大的变化,就是前期太祖、太宗创下的繁荣局面正在步入下滑的轨道。边疆民族纠纷不断,战争频仍,到了中原还得向契丹、西夏花钱换和平;而境内大地主田庄经济膨胀,官僚集团庞大臃肿和利益难以平衡。内政冗员日增,政府负担日重,社会矛盾突出而尖锐。到底该怎样治理国家,已经成为当时君臣朝野迫切关注而又很是头痛的问题。

此时在朝的司马光赶上了一件大事,就是王安石变法——北宋王朝最重大的一次政治改革。它发生在宋神宗18岁即位之时,这位年轻气盛的天子力图任用王安石铲除时弊,让政局“洗面革新”,以达到富国强兵。但结果很糟。变法搞了18年,而统治集团内部固有的矛盾和争斗却愈演愈烈,最后完全成了党争棍棒。

引人注目的是,变法一开始,司马光就坚决反对。

中外管理 2008?120生活Life 责之威”的机会,纯朴的老百姓是只知借贷便利,不知还贷之苦啊。从后来各地的实施情况看,确有不少地方官吏借此层层盘剥,有的竟把利息加到了五六成、七八成,这比民间高利贷还令人可怕。

如果说王安石代表理想,逆水行舟,固然可敬;那么司马光则代表现实,在亢奋躁动的时代,更加可敬。诚

的,看一个国家的统治秩序是如何建立,并有效运转或失灵的。他认为这才是“关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之根本。

《资治通鉴》就是一位政治家对治国方略的梳理,是一部注重为政得失的“管理通史”。这部巨著的编撰准备开始于宋英宗时期,英宗当时就命名为《历代君臣事迹》,待全书

看《资治通鉴》,

是看看一个国家的统治秩序是如何建立,并有效运转或失灵的。

如“促生产”永远不如“抓革命”激动人心,但经历过“大跃进”的人,都明白理性中实事求是,进取中秩序井然,是多么重要,又多么难得。

司马光究竟要写什么

《资治通鉴》开卷选择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秦的“三家分晋”。司马光认为,当时晋国下属的韩、赵、魏三家能干出“以下替上”的事情,这事儿还居然得到了周天子的许可。结果怎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就是曾经被孔子视为统治楷模的周王朝国家秩序完全乱了。司马光慨叹:败坏者非在下,就在管理上层,乃天子自坏!天子坏礼,诸侯征战,大夫擅政,朝纲礼教土崩瓦解,直至国家分裂。

从全书的宗旨看,司马光并不是要简单地写历史,不追求一般地“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政,垂鉴于后世”。他给这部书的“定位”是要把历史上君臣之间“切摩治道”的东西抓出来,看先辈的价值理念、国家架构、政府工作流程是怎么演绎变化

完成时已是宋神宗逝世的前一年。或许与变法艰难有关,皇帝翻阅此书颇为感叹。每当宫廷内研读经史的“御前讲坛”开筵,神宗都要让专人精读书中篇章,并特别因为本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赐名《资治通鉴》。

在《资治通鉴》这样一部“中国式”的管理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思维。它既深奥,也通俗;既撮其精华,也充分显露症结。清代学者钱大昕说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毛泽东一生以《通鉴》相伴,穷读17遍。如今,站在21世纪与全球化的时空坐标上重新翻阅《资治通鉴》,或能让我们更辨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宏观的社会变迁和微观的经营运筹究竟是踩着怎样的历史脚印走过来的。历史昭示未来,而当下与未来,我们到底该借鉴什么,警惕什么?蓦然回首,堪为兴叹!

《中外管理》“《通鉴》开坛”,愿有志者蹉跎。管理

责任编辑:化 石

通鉴开坛

_资治通鉴_中国第一部_管理经典_

中外管理 2008?10 Life 生活通鉴开坛 《资治通鉴》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最特别。虽然它不在二十四史之列,却比它们更值得中国企业家捧读。 因为,它是中国史籍中唯一一部“管理案例库”,中国第一部“管理经典”。 不难发现,无论编修《春秋》的孔子,还是奋笔《史记》、《汉书》的司马迁、班固,骨子里都是“学者”,是看猪跑的。只有司马光,一生宦海,官至宰相,是名副其实吃猪肉的“政治家”、管理者。管理是实践,而司马光恰恰比职业史家更能从管理实践的角度审视历史,取弃精略,思考得失。 事实上,司马光编书的目的也不是写史,而是在茫茫史料中抓出扼要,让百忙中的皇帝迅速洞悉管理国家时的前人损益,深刻把握历史上君臣间“切摩治道”的精髓,通过前朝价值理念、组织架构、工作流程的演绎变化,领悟管理秩序是如何建立、运转及失灵的。其实践针对性无出右耳。 因而,我们同样百忙中的企业管理者跟着司马光追踪历史,跟着历史感悟管理,诚不失为轻松而 有效的中国式学习之道。 (杨 光) 漫画/孙元

119 2008?10 中外管理 九龄童的管理智慧 我们认识北宋人司马光,大都是因为早年的小学课本里有一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说的是司马光9岁那年,一天,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了靠墙的大水缸里,大家一下都慌了神。司马光情急之中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使劲把水缸砸开了一个大窟窿。水立刻泄了出来,那个落水的孩子也就得救了。 这个故事记载在《宋史·司马光传》里,后来它和“孔融让梨”的故事一起被收入幼童的启蒙读本。人们希望代代相传从孩提时就能理解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知礼,这是中国人最崇尚的“君子魅力”。 即便今天历经沧桑再细细回味,幼年司马光也是很有管理天赋的。第一,危急时刻遇事不慌,沉着应对;第二,挺身而出,敢于担当;第三,动脑子,想主意,能实际解决问题。显然,在他身上蕴藏着一个优秀管理者的潜质:一是懂得按规律办事;二是正直,有人情味,富于责任感;三是具有一种力挽狂澜的魄力。 后来的司马光,与管理就更有缘了。 他从小最大的爱好就是饱读史书。捧起一部《左氏春秋》便会忘了吃饭睡觉、寒暑秋冬。19岁时就以很好的传统修养高中进士甲科,从此一 中国第一部“管理经典” 文/本刊记者 王 缨 他曾多次数落王安石“新法”后患无穷,对国家秩序的梳理会带来极大混乱。神宗曾想缓和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正面交锋,将这位翰林学士调任军队枢密副使(国防部副部长)。这个位置很不错呀,可司马光说:皇上用人,是因为大臣能尽到辅佐之责。如果我徒获“禄位之荣”,那不是“窃名器以私身”吗?要是能撤销那些瞎折腾的事情,我宁愿不要高位!但司马光没能说服宋神宗放弃变法,于是他辞职出走,带上一班专家人马退居洛阳,正所谓“由居庙堂之高,转处江湖之远”。从此,司马光全心全意地编写《通鉴》,他们不舍昼夜,历经15年而大功告成。可见司马光是想用另一种方式“救世”。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一个基本依据,的确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但就此断定司马光代表不思进取的守旧势力,则不免武断肤浅。 司马光崇尚的是上古禹、汤、文、武之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传统文化中早期最优秀、最质朴的那部分。同时,他对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也做出了实际分析。如变法中的“青苗法”,本意是让农民每年春耕而青黄不接时可以自行向政府借贷,利息只取2/10,以免农民遭受高利贷盘剥。司马光几乎是朝廷重臣中第一个提醒王安石的人,告诫他:这种做法恰恰会给地方贪婪官吏一个“督 位才华横溢的文官步入官场。在近50年的仕途中,他相伴了北宋四位皇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于内廷行走而具有了对国家管理事务丰富的阅历。可以说他一辈子都在研究历史、现状和中国式的管理系统,最终成就了一部通论中国管理之道的鸿篇巨著——《资治通鉴》。 重估反对王安石 司马光生活的时代,已经进入北宋中期。这时最大的变化,就是前期太祖、太宗创下的繁荣局面正在步入下滑的轨道。边疆民族纠纷不断,战争频仍,到了中原还得向契丹、西夏花钱换和平;而境内大地主田庄经济膨胀,官僚集团庞大臃肿和利益难以平衡。内政冗员日增,政府负担日重,社会矛盾突出而尖锐。到底该怎样治理国家,已经成为当时君臣朝野迫切关注而又很是头痛的问题。 此时在朝的司马光赶上了一件大事,就是王安石变法——北宋王朝最重大的一次政治改革。它发生在宋神宗18岁即位之时,这位年轻气盛的天子力图任用王安石铲除时弊,让政局“洗面革新”,以达到富国强兵。但结果很糟。变法搞了18年,而统治集团内部固有的矛盾和争斗却愈演愈烈,最后完全成了党争棍棒。 引人注目的是,变法一开始,司马光就坚决反对。

从历史看管理

从历史看管理 ——与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教授对话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口兴替”,古今中外的领袖人物大多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企业成长的经验并不多,但是五千年来历朝历代的兴衰得失,依然给我们留下7丰富的管理经验。无论是组织设计、资源调度、变革管理,还是授权、选拔、考核人才.企业经营都和治国、用兵有很多相通之处。因而,在政界、商界、军界.熟读《史记》、《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的管理者并不在少数。 那么.企业家究竟能从历史中学到什幺?本刊编辑柯恩为此特地采访了国际著名历史学家许俾云教授。 出生于1930年的许侔云教授,幼年时由于身体严重残障,直到十五岁才上学。然而,身体上的不便并没有阻止他在学术的海洋里畅游,最终成为手誉国际的史学大师。他于1962年在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获得博士学位后返回台湾大学历史系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及系主任,并于1970年起赴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任历史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东方研究评议会主席,现为该校荣誉退休教授。 许倬云著作等身,重要的代表性著作包括《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文化》、《求古篇》等,在国际史学界德高望重。近年来,他在海峡两岸为企业界人士开设讲座,臧否历史人物,讲解历史典故,从历代王朝的兴衰史中总结出对企业管理有益的启示,深受企业领导者的欢迎。以下是他与本刊编辑的对话。 从历史中学习智慧 企业界从何时开始重视从历史中吸取经验? 我不知道企业界是否真的开始重视学习历史了,如果说已经开始了的话,那么这个风气可能源于日本人,有些日本企业从《孙子兵法》、《易经》、《三国演义》中研究出一些经营策略,并将它们逐渐推广开来。但我个人并不赞成这种做法,我认为他们注重的只是计谋和策略而已,没有挖掘到中国历史中更深邃、更值得学习的东西。 那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习什么呢?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习人生的智慧。我给台湾和大陆的企业家做讲演,从文官制度的演变、领袖的来源、不同层级之间的沟通讲起,谈到历史上各种领袖作为和作风,希 望企业界的朋友能从这里学到做人和做事的经验。 能否向企业管理者推荐一些历史书籍? 有一部书不是历史书,但确实很有用处,就是《韩非子》。这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今天政治学、管理学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论证方法。《韩非子》非常深邃,在我看来,它的地位比尼科洛马基雅弗利(NiccoloMachiavelli)的“君主沦》重要得多。对于现代人来说,古文不太好懂。但韩非子的古文是最好懂的古文,因为他的文章逻辑很清楚,而且文句通顺。 如果古文程度比较好,栽还推荐大家看司马光为《资治通鉴>写的按语“臣光曰”。《资治通鉴》中难免有一些偏颇之处,但是“臣光日”这部分颇有见解,有些地方非常尖锐,值得一读。 此外,我写的《从历史看领导》、《从历史看组织》也值得一看。 在企业家打开历史书之前,你有什么忠告? 任何历史书,都是某一个史学家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一些事件做出分析判断。每一个研究史学的人,包括我在内,都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难免有一些偏差;每篇文章也是这样。所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模式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模式创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和中国管理哲学的基本精神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从“农业—宗法”社会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伦理型文化。正如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一样,中国传统文化确有其不容臵疑的优点,同时也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1.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 (1)积极的入世精神 中国文化一直是积极入世的,而不是消极出世的。以中国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为例,其主流都是经世致用、兴邦治国、教民化俗的。儒家所言“内圣外王”、“修齐治平”,都是要求将内在的思想外化为积极的事情。道家看似虚玄,倡言“无为”,然而其真正的目的却是为了“无不为”。法家文化一切以实效为依归,具有更明显的现实精神。 (2)强烈的道德色彩 中国古代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和政治宗教设施,无一不是与宗法血缘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积极作用表现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 (3)顽强的再生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最富于魅力并引起世人赞叹的,不仅在于它的古老,更在于它在内忧外患之中,一次又一次表现出来的顽强再生能力。 除了环境等因素,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生生不息的活力,贯穿于中国民族历史活动中的那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以及中国古代朴素系统论所具有的涵盖面广、常变相参的思维机制,也是这种情况得以出现的重要原因。 (4)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中庸之道 “中和”思想突出强调了两个侧面:一是“中”,即把握事物的量的准确性;二是“和”,即不同因素、不同方面的合理组合、对立统一。 这种思想方法在古代中国社会曾经促使中国人民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身协调、天人协调和人我协调,对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的缺点 (1)重道德而轻事功 在德智关系上,儒家认为,人格远远要比知识重要。在义利关系上,虽然也有“义以生利”的说法,但“何必曰利”的观念却是长期深植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之中。 这种文化取向,造成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空谈心性而轻视实践,寻觅“良知”而鄙视对客观世界的探索,以致阻塞了探索知识、改造世界的雄心和锐气。 (2)尚“义理”而鄙“艺器” 儒家有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人们认为“为道之学”可以传诸天下,而“形名度数之学”则不可登大雅之堂。 中国的科学研究长期得不到鼓励,并只是掌握在一些“匠人”之手,因而总是感性的,缺乏理论和逻辑,往往不能形成科学公理。 (3)法经典而薄今世,尊“往圣”而抑个性 在文化学乃至科学方面,人们不是致力于总结经验,推陈出新,而是对圣贤经传注、疏、训、考不绝。这虽然也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补缀若干新的知识,但总的看来绝难超越前人规定的范围,使学术得不到突破性进展。这种陈陈相因的思维定势,必然妨碍自由争鸣风尚的普及,也必然会泯灭人们的个性和创造精神。 (二)中国管理哲学的基本精神 1.儒家管理哲学 孔子倡言“学而优则仕”,后世儒家弟子都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志向。一名读书人只有做出事业才是真正令人景仰的,即便不能如此,也要始终以此作为自己坚定的人生目标。 儒家管理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修养为起点,并最终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就现代企业管理而言,企业家若想透过儒家思想实现企业目标,就应该注重自身德性的培养,而企业的最终目标也应是安定和乐,生产和营销等运作则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也就是说,企业只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工具,它不应超出社会之外,而应立足于人性之上。 2.道家管理哲学 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以独特的视角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积极的哲学反思,并提出了统治者所需要的权谋和治术。 道家管理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以“道”为中心,讲“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道家认为,人们应按自然和社会规律办事,以“自然”为法,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自然界或其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老子说:“道常无为。”因此管理者就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通过“无为”的手段而最终实现“无不为”的政治目的,这才是老子“无为”思想的精髓。

资治通鉴经典语录

篇一:《资治通鉴》名句 《资治通鉴》100个名句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b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遇檠根错节,无以别利器 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百闻不如一见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c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 乘长风破万里浪 此间乐,不思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 豺狼当路,安问狐狸 d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大丈夫安能久事笔墨间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f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福至心灵,祸来神昧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g古人贵朝闻夕改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h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何不食肉糜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 汉朝与夜郎谁大 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j 鸡鸣狗盗之徒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 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军令有所不从 军法不可私,名节不可亏 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 疾风扫落叶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k口有蜜,腹有剑 l洛阳强项令 m莫敢饰诈,务尽其情 q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秦始皇焚书坑儒 骑虎者势不得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r 人各有能有不能,吾不强对以所不知 人生居世间,譬犹骋六骥过决隙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 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忍小忿而存大信 s 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生乃与哙等为伍 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视远者不顾近,虑大者不计细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t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 w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中国传统管理文化

弘扬中国传统管理文化 我国是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浩瀚无边、灿烂辉煌、光彩夺目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所独具的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曾经缔造了祖国文明昌盛的黄金时代,亦为发展我国与世界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我国的传统文化宝库中,除了蕴藏着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法律伦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丰富遗产外,还包播着极为可贵的管理文化。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是维系与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思想基础,是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建设和发展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历史地、辩证地发掘与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管理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革新创造,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管理文化,实现科学管理,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一、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管理文化 具有东方色彩的中华民族传统管理文化,是植根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土壤之上,吸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与民族性格出发,以总结和概括我国管理的丰富经验为基础,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管理思想原则与道德规范,有着严密的管理组织系统与制度、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艺术为内容的管理文化体系。 任何国家与民族的管理文化,总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总是建构在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之上,并受着当时政治文化,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素质等制约的。社会政治经济管理及公共事务管理的实践,为管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动力,管理文化的建立与发展,又影响与制约着种种管理,两者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构成了管理文化的发展历史。 考察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必须遵循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与科学态度出发,既要看到我国传统管理文化是形成和发展于封建社会,带有明显的封建主义色彩,又要看到我国传统管理文化是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学派林立,良莠并存。由此出发,不难发现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始终是以礼治为核心的儒家管理文化和以法治为核心的法家管理文化两大学派为中心,贯穿着《老子》、《孙子》、《墨子》等等彼此相互对立和相互渗透关系而构成中华民族的复杂而又丰富的管

《资治通鉴》书评

《资治通鉴》书评 《资治通鉴》与领导艺术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作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我国历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享有世人极高的评价和赞誉,它不仅为领导阶级提供了管理经验,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它与司马迁的《史记》并为华夏历史文化遗产之双璧,蜚声中外。 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有断裂,也有延续,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不因时代久远而陈旧落伍,经过岁月的涤荡反而历久弥新。《资治通鉴》的书名由宋神宗钦赐,他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通”则意谓着博通古今,“鉴”则有引为借镜之意。该书是由北宋司马光耗时19年所著的一本达三百万字的巨作。全书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共1362年的历史。全书以时间为经、皇朝为纬,运用追叙、插叙和终言等多种手法来说明史事发生的前因后果,交待人物的身世经历,叙事系统而清晰。全书通过对宋以前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深切思考,总结了决策、用人、吏治等治国理政方面的得失。作者通古时之变,兼容并蓄,拾遗补缺,以生动流畅、质朴精练的语言融汇诸史,成就一家之言,总结得失,供人主借

鉴,从而成为后人学史、参史、研史必读之书,亦是领导者不可不读之书。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结合工作需求实现与经典著作的对接。 《资治通鉴》在总结历代兴衰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了领导者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重视君主的才能、素质和品质对于国家兴衰的重大影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而司马光强调君主要负主要的历史责任。他认为领导者应该具有仁、明、武三点优秀的内在品质。“仁”指仁政和目标,“明”指素质和品质,“武”指毅力和定力。修政治,兴教化,育万物,养百姓,此乃仁;知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此乃明;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乃武。如若领导人三者兼备,则必能更好的发挥众人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该书中与领导艺术相关的知识,提高管理技能,并学以致用。党员干部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仁、明、武,从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带领党员加强理论学习,共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司马光在书中还提到:“治国之要亦有三,一曰官人,二曰信赏,三曰必罚。”“官人”指的是用人、用干部,“赏罚”指的是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干部的任用及赏罚是领导者管理的重要手段。汉高祖刘邦在取得天下后就总结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治钱谷,安百姓,保证前线粮草供给,我不如萧何;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由此可见刘邦的领导艺术,他能够把握方向、提出愿景、知人善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2018尔雅满分详细标准答案

传统文化概述(一) 1 【单选题】古代所说地“扬一益二”中地“益”指地是现在以下哪个地区?()A ?A、成都 ?B、西安 ?C、洛阳 ?D、开封 2 【单选题】曹操《蒿里行》一诗,描绘地是以下哪种场景?()D ?A、汉时官员劝课农桑地画面 ?B、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地战争惨状b5E2R。 ?C、文化界百家争鸣地盛况 ?D、汉末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地状况p1Ean。 3 【单选题】以下哪种文字不是夏商周及秦朝时期所使用地文字?()B ?A、甲骨文 ?B、草书 ?C、篆书 ?D、金石文字 4 【判断题】两汉时期,我国南方农业生产力就超越了北方地农业生产力.()错误5 【判断题】企业地软实力往往决定着企业地未来.()正确 儒家学派(一) 1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五经”地是().D ?A、《尚书》 ?B、《周易》

?C、《礼经》 ?D、《论语》 2 【单选题】孔子伦理思想地核心是().C ?A、义 ?B、忠 ?C、仁 ?D、礼 3 【单选题】儒家思想地正统与主导地位是在以下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确立地?()C ?A、汉高祖 ?B、隋炀帝 ?C、汉武帝 ?D、隋文帝 4 【判断题】《天人三策》是孟子地儒学著作.()错误 5 【判断题】《周易》被认为是“五经”之首.()正确 儒家学派(二) 1 【单选题】明朝地科举考试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D ?A、国试 ?B、省试 ?C、文试 ?D、殿试 2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儒家思想地是().C ?A、民贵君轻 ?B、仁者爱人

?C、清静无为 ?D、以和为贵 3 【单选题】我国道家学派地创始人是().C ?A、张道陵 ?B、庄子 ?C、老子 ?D、荀子 4 【单选题】科举制最早从()开始实行.C ?A、汉朝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5 【判断题】老子是历史上第一个把“道”划入哲学范畴地人.()正确 6 【判断题】孔子地天命观是对鬼神地迷信.()错误 道家学派(一) 1 【单选题】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地人是().C ?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庄子 2 【单选题】“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一句,出自以下哪本著作?()D ?A、《道德经》 ?B、《金刚经》

论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洽生学。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治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这两方面的学问极其浩瀚,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一些要点。 1.顺“道” 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属于主观范畴的“道”,是指治国的理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是指客观经济规律,又称为“则”、“常”。这里用的是后一含义,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管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社会活动,如农业生产,人事,财用,货币,治理农村和城市,都有“轨”可循,“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人们要取得自己行为的成功,必须顺乎万物之“轨”,万物按自身之“轨”运行,对于人毫不讲情面,“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你的行为顺乎它,它必“助之”,你的事业就会“有其功”,“虽小必大”;反之,你如逆它,它对你也必“违之”,你必“怀其凶”,“虽成必败”,“不可复振也”。司马迁把社会经济活动视为由各个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进行的自然过程,在社会商品交换中,价格贵贱的变化,也是受客观规律自然检验的。他写道“贱之征贵,贵之征贱”,人们为求自身利益,“以得所欲”,“任其张,竭其力”,“各劝其业,乐其表,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民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对于社会自发的经济活动,他认为国家应顺其自然,少加干预,“故善者因之”,顺应客观规律,符合其“道”,乃治国之善政。“顺道”,或者“守常”、“守则”、“循轨”,是中国传统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2.重人 “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要夺取天下,治好国家,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故我国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得民是治国之本,欲得民必先为民谋利。先秦儒家提倡“行仁德之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修文德以来之”,使“天下之民归心”,“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大悦而将归己。”《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国家心须“令顺民心”,“从民所欲,去民所恶”,乃为“政之宝”。西汉贾谊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国家的安危存亡兴坏,定之于民;君之威侮、昏明,强弱,系之于民;吏之贵贱,贤不肖,能不能,辨之于民;战争的胜败,亦以能否得民之力以为准。”这些思想历代都有,逐步成为管理国家的准则。得人才是得人的核心。要得人才,先得民心,众心所归,方能群才荟萃,故《管子》把从事变革事业,注重经济建设,为人民办实事,视为聚拢优秀人才的先决条件,叫做“德以合人”,“人以德使”。 我国素有“求贤若渴”一说,表示对人才的重视。能否得贤能之助,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得贤人,国无不安广…&失贤人,国无不危”。诸葛亮总结汉的历史经验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晏子春秋》则把对人才“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视为国家的“三不祥”,其害无穷。在治生学方面,我国也有重视人才的传统。司马迁提倡“能巧致富”,他说:“巧者有余,拙者不足”,“能者辐辏,不肖者瓦解”。唐代陆贽说:“夫财之所生必因人力,工而能勤则丰富,拙而兼隋则篓空”。西晋的傅玄说:“夫裁径尺之帛,形方寸之木,不任左右,必求良工”。凡能工巧匠,或对生产建设有重大贡献者,如春秋时发明木作工具的

《资治通鉴》经典语录摘抄

《资治通鉴》经典语录摘抄 1、口有蜜腹有剑。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本句大意是:口头上温和亲近得像蜜一样甜,内心里却刁钻歹毒得像剑一样利。这两句是唐人对奸相李林甫的形象概括。《资治通鉴·唐纪》载:“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已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嘴巴像蜂蜜样甜,心计像利剑样狠,多么形象地刻画出阴谋家阴险奸诈的嘴脸。从此“口蜜腹剑”成了形容阴谋家和嘴甜心毒之辈的专门用语,长用不衰。 2、忍小忿而存大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小忿:小的忿怒。大信:大的信用。本句大意是:忍住个人小的忿怒,而坚持法律大的信用。李世民当了皇帝,听说应选入官的人很多是假冒上代的余荫,便下令让这些冒牌货自首,否则一经查出就要杀掉。后来果然查出一个假冒者,李世民要杀他。大理少卿戴胄犯颜直谏说:根据法律,这样的人应当充军。李世民说:我说过这种人要杀头,你却要按法律,不是叫我失信于民吗?戴胄说:诏书出于一时的喜怒,而法律则是向天下人昭示最大信用的,陛下应忍了小的忿怒,而根据法律来判决,坚持大的信用。戴胄不怕杀头丢乌纱,敢于犯颜执法,精神可嘉,值得效法。他认为当权者应该“忍小忿而存大信”,即摒弃个人好恶而维护法律的尊严,不以权代法,不以人治代往治,的确是高明之见。这一原则,后人也当坚持。 3、英雄无用武之地。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本句大意是:虽是英雄,却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赤壁大战之前,诸葛亮对孙权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说:“今操芟夷大难,略以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后来人们进一步引申其意,常用来比喻空有才智和本领却无处发挥。 4、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贞观二年》。前事:前面的事情,指隋炀帝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吾属:我们。师:此指反面教员,引为鉴戒的意思。进两句大意是:前面这件事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应该经常想想它以警策自己。贞观二年六月,唐太宗对他的侍臣们说:我看了《隋炀帝集》,觉得隋炀帝知识渊博,深奥通达,他本想做尧舜一样的君主,而认为桀纣是暴虐无道的,为什么他的结局竟与他的希望相反昵?魏征听了说:隋炀帝自恃才智过人,固执己见,刚愎自用,他虽口诵尧舜之言却在重蹈桀纣的覆辙,他自己不知道又听不进意见,以至于倾覆亡国。太宗听了,深有感慨地说:“——。”隋炀帝口是身非,言行不一,终于国破身亡,足可警戒后世。唐太宗以隋炀帝作自己的反面教员,警策自己,终于成为一代英主。 5、宽厚清慎,犯而不挍。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清慎:清正持重。犯而不挍:语见《论语·泰伯》,意思是有人冒犯也不报复。挍,报复。这两句大意是:(娄师德为人)宽恕仁厚,清正持重。(即使别人)冒犯了他也从不报复。娄师德是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同平章事),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风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很有点瞧不起他,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1000字高中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1000字高中 读了《资治通鉴》着本书使我增加了许多历史知识,使我知道了什么是国家大事,什么是民族大义,也使我懂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资治通鉴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1 那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辰。漫步走在上下五千年的长河中,拨开迷雾,看到的是冠绝世界之巅的繁华,也有狼烟遍地的硝烟,眼前尽是模糊,推不开,也挥不断。 相信大部分人接触到历史是从影视剧开始的,但严格上来说,那已经不算历史,可以说是演绎,与严谨的历史相比,它更加突出的是艺术的体现。小时候,喜欢看影视剧,《三国演绎》这部剧就不知道看了几遍。之所以对历史充满兴趣是在六年级时,看到姐姐初中的历史课本,在里面我翻到“两汉”的篇章发现影视剧与历史还是有区别的。赤壁之战似乎与诸葛孔明没有多大关系,死诸葛吓退活仲达也是无稽之谈,刘禅似乎不是那么无……从那时开始,自己就决定看一下真正的历史。 《资治通鉴》是宋朝司马光编纂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共以前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这部四百多万的史实巨著共耗费十九年的光阴,记录着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向我们展示着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品质,在精神、物质高度发展的今天也是不可或缺的。与此同时,通过对事关国家兴衰、名族存亡的重要事件的过程描述,以警示后人。 纵观全书,我从中也发现一些历史规律,也有自己的感悟。在这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其中两个朝代-秦朝、隋朝最为特殊。秦朝、隋朝都是中国古代大统一形势下的短命王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隋朝也在是在中国经历长期分裂后建立的统一王朝。秦朝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隋朝的“开科举”可谓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功绩。然而,秦王朝的统治仅仅有十五年,隋朝国祚也不过37年。他们的迅速灭亡,根本上是

文化传统与现代企业管理答案

文化传统与现代企业管理答案 传统文化概述(一) 1【单选题】古代所说的“扬一益二”中的“益”指的是现在以下哪个地区?()A、成都B、西安C、洛阳D、开封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2【单选题】以下哪种文字不是夏商周及秦朝时期所使用的文字?() A、甲骨文 B、草书 C、篆书 D、金石文字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判断题】两汉时期,我国南方农业生产力就超越了北方的农业生产力。()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判断题】企业的软实力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未来。()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儒家学派(一)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五经”的是()。 A、《尚书》 B、《周易》 C、《礼经》 D、《论语》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单选题】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义 B、忠 C、仁 D、礼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判断题】《天人三策》是孟子的儒学著作。()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判断题】《周易》被认为是“五经”之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儒家学派(二) 1【单选题】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 A、国试 B、省试 C、文试 D、殿试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2【单选题】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张道陵 B、庄子 C、老子 D、荀子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3【单选题】科举制最早从()开始实行。 A、汉朝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4【判断题】老子是历史上第一个把“道”划入哲学范畴的人。()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判断题】孔子的天命观是对鬼神的迷信。()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道家学派(一) 1【单选题】关于老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 B、老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中国传统管理要点无外乎以下八点: 一,顺道。这里的道是客观规律的意思,所谓顺道就是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要顺应人心,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天有天道,人有人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都有其固有的规律。重人就是得人心,讲究的是人心向背和人才归离,中国古代历来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说法。 二,重人。重人就是得人心,讲究的是人心向背和人才归离,中国古代历来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说法。古今善于治兵的良将,总是把如何关心爱护部下作为治军的第一要务。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只有本单位全体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单位才能兴盛。现在不少国外企业家倡导“仁治”目的就是搞好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以情感之,以心暖之。主动关心职工的生活,了解职工的思想,注意职工的喜怒哀乐,重视职工的文化生活、福利、职工的子女问题是衡量其是否称职的重要条件,只有关心下级、想方设法为职工解决各种生活问题,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因势利导地推动单位的发展,才能实现本单位的目标。 三,人和。人和与重人是辩证统一的,重和必然重人,只有重人才能达到“和”的目的。“勤政爱民”就是重人的体现,勤于政自不必说,能“爱民”才能“得人心”。将军对“视卒若爱子,可以之惧死”推而广之,在一个单位的用人制度上,上级能体恤下级、领导能体恤群众,就能得群众拥戴,上下协调自然使本单位太平和谐。特别是作为领导干部

如果能将孟子的“推已及人”作为自己的领导艺术,那么他所领导的一方必然政通人和。 四,守信。墨子曾写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言不信者,行不果”。 近日的三鹿奶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失去诚信,可以使一个巨头企业瞬间崩塌,万劫不复。 五,利器。生产要有工具,打仗要有兵器,中国历来有利器的传统。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孙中山实业救国的核心是技术革命,实现现代化,“用机器去制造货物,把国家变成富庶”,争取驾乎英美日之上。可见,“利器说”贯乎古今,成为兴邦立业的重要思想。 六,求实。求实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儒家提出“守正”原则,看问题不要偏激,办事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过了头超越客观形势,犯冒进错误;不及于形势又错过时机,流于保守。两种偏向都会坏事,应该防止。求实要注重量力原则和时空原则。 七,节俭。我国理财和治生,历来提倡开源节流,崇俭拙奢,勤俭建国,勤俭持家。节用思想源于孔子和墨子,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墨子说:“其财用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这是中国国家管理历史提供的一条真理。在治生方面,节俭则是企业家致富的要素。 八,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来逐渐演变成一整套法制体系,包括田土法制,财税法制,军事法制,人才法制,行政管理法制,市场法制等等。韩非在论证法治优于人治时,举传说中舜的例子,舜事必躬亲,亲自解决民间的田界纠纷和捕鱼纠纷,花了三年时间纠正三个错误。韩非说这个办法不可取,“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如果制定法规公之于众,违者以法纠正,治理国家就方便了。他主张法应有公开性和平等性,即实行“明法”、“一法”原则。“明法”,就是“著之于版图,布之于百姓,”使全国皆知。“一法”,即人人都得守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各级政府官员不能游离法外,“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是旧史书中一部著名的大书,简称《通鉴》。北宋中期,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在一些优秀的助手协助下,用了十九年功夫,才编写完成。《通鉴》以编年体形式,叙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前403——公元959年)共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并按照朝代分为十六纪,如《周纪》、《秦纪》、《汉纪》、《魏纪》等。 司马光从幼年时期就好史学,为官后,将战国和秦代的史事编写成八卷,进给宋英宗,很受英宗赞赏,命他继续编撰。为此特设一个史局,由他自己选用助手,他选定了刘恕、范祖禹和刘攽作主要助手。当时北宋的局势比较稳定,政府收藏的书籍很多,他们可以任意参考。作书的方法是先尽量搜集资料,将有关之事汇合在一起,称为“丛目”。在详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略作整理,写成“长编”,再进一步删成为“广本”。这些工作,是司马光和助手们共同作的。助手之间也有分工,大致刘攽任两汉阶段,刘恕任三国到隋,范祖禹任唐及五代。助手们协助作的长编和广本,分量还相当大,最后由司马光一手笔削成书,如《唐纪》代宗以前部分,长编稿达二百多卷,最后删定为四十一卷。可见为编写这一部书,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都付出了很大的劳动。全书共三百五十四卷,包括三个部分,即正文二百九十四卷,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后来胡三省为《通鉴》作注,将考异散入注文中,目录实际是个提纲,远比正文简略,所以一般读《通鉴》者,只取正文部分,于是全书也就减缩为二百九十四卷。 北宋时期的政治局势虽然比较稳定,由于阶级社会中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被统治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对于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时常起而反抗。早在太宗时期,就有蜀中主小波、李顺领导的起义。到仁宗时期,小规模的起义活动更多。在统治集团内部,党派之争常常炽热到表面化,当时称为“朋党”,这种分歧,有时是因政见不同而发生争论,而多数是为了争权夺位。在对外方面,更有和少数民族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如北方的契丹,西北的西夏,西方的羌人和南方的广源等,在这些斗争中,宋朝常常是得不偿失。以上这些问题,即社会上动荡不安,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和边疆地区的安全问题,都迫使统治者要从各朝的历史中总结经验,寻求解决的办法。所以司马光编这部书时,不仅重视政治和军事活动,凡与加强统治有关的制度、理论、用人、行政、礼乐、历数、习俗风气以及少数民族的历史等等,不论是正面的或反面的经验,都收入这部书中,也就是以加强文官统治为归宿。本来司马光为这部书拟定的名称是“历代君臣事迹”,表明他是着重在“君”和“臣”的有关活动。后来宋神宗对于这部书很感兴趣,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且写了序文,于是改称为“资治通鉴”。在书名中特别标出一个“治”字,其目的也就十分明显了。 《资治通鉴》所取的形式称为编年体,按照年、时、月、日的顺序记载史事,文中有言有行,有分析有评论,而不是像流水帐目那样机械地排年记事。这个体裁创始于《左氏春秋》(即《左传》),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种史书体裁。西汉以后,由于司马迁编写了《史记》,纪传体成为古代史书的主要体裁,编年体反落到无足轻重的地位。自从司马光编成了《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才重新为世人重视,其后多用这个体裁编著史书,并由此发展出来纲目体和纪事本末体。《资治通鉴》的成书,不仅复兴了编年体,并导致了几种新的史书体裁的产生,这在史书编纂学上是有重大意义的。 《资治通鉴》本身的编纂,具有很多特点或优点。首先是它取材广博和

忠诚管理

忠诚管理:古代圣贤大智慧 老子讲过“道不同,不相为谋”。忠诚需要一种认同感,不是要员工忠诚,而是员工认同企业家和企业行为,从心底认为就应当如此。从“需要忠诚”变为“应该忠诚”,要依靠价值观管理。 没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别说员工和企业,就是一对夫妻都不能白头偕老。契约关系不能保证天长地久,价值观认同却可以形成“志同道合”的局面,让员工“流连忘返”,进而实现从“形变”到“神变”。在这方面,中国古代圣贤颇有研究。 欧阳修:信不是不疑、任不是不二 北宋贤人欧阳修曾对“信任”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 “信不是不疑”。“任之必专,信之必笃”,固然是至高境界,但我们也发现,这样做存在巨大风险。其一,一旦此人背信弃义,身心损失最大化。其二,对方真实的想法谁都看不到,也预测不到。其三,信任一人就难以广开言路,对大家而言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其四,信任而不去监督,导致人治色彩大于法治色彩。 “任不是不二。”欧阳修认为,如果只听信任者的建议,少与其他人商量,“不复谋于人而拒绝群议”,必定“失众人之心”。如果对所信任的人深信不疑,“一切不疑而果于必行”,言听计从,很可能受到伤害。欧阳修主张“信”不等于“不疑”,“任”不等于“不二”。信任员工不一定是唯一的信任,反而要习惯听取众议,信任员工要让他理解,授权必须监督的道理。回避充分信任的不利,莫让好心不办好事。面对信任,欧阳修这位集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三大头衔于一

身的高人作出如此结论:对员工既要明白信任,又不失控制;既器重一人,又要不失众心。这样就把信任风险降到最低。 司马光:找寻忠诚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莫把才干当忠诚 在《资治通鉴》中指出“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容易鉴别的是才能,人们往往“多蔽于才而遗于德”,看重下属的才能,不舍得割爱,错用了有能力的小人。司马光因此提出一条著名定理——“用小人不如用愚人”,此定理在历代帝王御人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误区二:授权不等于代劳 司马光认为能够使下属臣服的人可以达到“为人上者至公至明”,靠什么“至公”,靠什么“至明”,靠撑握细节。交办授权不等于不知不晓,恰恰相反,“询谋于人而决之在己,考求于迹而察之在心,研核其实而斟酌其宜”。没有人可以完全代劳你,寻找忠诚之事更需亲为不可,智察部属也是亲为不可,管理忠诚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开始。误区三:我熟所以我用 在唐代宗年间,崔甫为相,他不满二百天,任命八百人为官,平均一天提拔四人。代宗问他是否任用了一些亲戚故旧,他回答,如果不任用我熟悉的人,又如何保证选官质量呢?初一听还有几分道理,但司马光是十分反对这种作法的。他主张,利用众人推荐去寻求可用之人,然后观察表现。这种“举之以众,取之以公”的方法,“姑用之,

中国传统管理文化

中国传统管理文化探究 亚娜云望 摘要:目标上以生存还是以发展为优先考虑,行为上重视惩罚与问责还是重视激励与问效,风格上倾向保守还是进取,据此,可将管理文化区分为消极管理文化和积极管理文化两类。管理文化差异源于组织所处环境及其管理者对于环境的感知。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发于春秋战国,形于,成于汉,属于典型的消极管理文化。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消极管理文化的形成机理、话语体系结构、主要特征及其近代以来的应变。 关键词:中国传统管理文化;消极管理文化;积极管理文化 一、管理文化研究的旨趣 管理与文化密不可分。从管理与文化的关系角度看,管理文化研究有两大旨趣:一是研究不同管理的文化适应性;二是研究不同文化的管理适宜性。 管理扎根于特定的文化。德克说:“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管理者如适应异质文化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者如相互合作?对诸如此类的文化适应性问题的关注,是管理文化研究的一个旨趣所在。战后,随着跨国公司兴起,管理在不同地区的普适性问题受到学界关注。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管理式的比较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企业进行跨文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中,霍夫斯泰德的管

理文化四维模型影响最大。 管理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德克说:“管理不止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不同管理文化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分别适宜种环境?对诸如此类的管理适宜性问题的关注,是管理文化研究的另一旨趣所在。战后,欧洲学术界反思:欧洲的技术水平不比美国差,经济为什么落后于美国?并试图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去揭示工业增长过程与管理的密切关系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伴随着日本企业的迅速崛起,日本式管理引起西管理学界浓厚的研究兴趣,管理文化比较研究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东因素。②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近年来,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开始受到海外学者的关注。关于管理文化的分类研究,以查尔斯·汉迪四种管理文化理论最负盛名。 近代以来,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经久不衰。相比而言,管理文化比较研究起步要晚得多。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亦即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随着中外合资企业大量涌现,中外管理者经历了历史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文化差异导致的管理冲突在合作经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纷纷呈现出来。数字表明,中外合资企业双合作顺利的不足30%,70%的合资企业遭遇“婚姻不和谐”(百度百科)。冲突现象激起了国学者管理文化研究的兴趣。当前国管理文化研究呈现三种现象:一是在对象上,对企业组织,尤其是中外合①Frederick Harris Harbison, Charles Andrew Myers. Management in the Industrial World: 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McGraw-Hill 1959. ②威廉·大卫,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朱雁斌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