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教育管理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教育管理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教育管理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名词解释 1. 人际知觉

2. 态度 3 .内化 4 .社会知觉 5. 角色知觉

6 .晕轮效应

7 .激励因素

8 .经济人 9. 退化

10 .首因效应 11 .激励 12 .需要 13. 保健因素 14. 挫折 15. 制约现象 16. 偏见

、填空题 1. 泰勒( F.W.Taylor )于( )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其由( )部分组成。

2. 从1927年至( ) ,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梅奥 (E.Mayo ) 主持了著名的( )。

3. 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有物质自我、 ( )和( )。

4.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基本上可以归纳为组织、 ( )和( )。

5. 态度转变的理论主要有( )、( )和“ A-B-X ”模型。

6. 按照威廉 . 詹姆斯( W.James )的观点, 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有物质自我、 ( )

7. 进行管理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是 ( )? 、 ( )? 和 ( )

8. 柏恩 (T.A.Berne ) 认为在人际往中存在有三种心理状态 , 即父母状态 ?、 (

三、判断题

1. 根据双因素理论的观点,把奖金变成“保健因素”才能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 )

2. X 理论认为 ,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生产任务 ,还应注意关心和 ?满足职工的需要。 (

3. 由于韦伯( M.Weber )的突出贡献,所以,他被称之为“管理心理学之父” 。( )

4. 社会实践证明,非正式群体没有积极作用。 ( )

5. 一般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对陌生人的知觉近因效应所起的作用大。 ( )

6. 由于法约尔 (H.Fayoll ) 的贡献,因而他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 。 ( )

7. 现代管理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人的因素作用下降了。 ( )

8. “社会人”假设的管理原则是提倡集体奖励,而不主张对个人的奖励制度。 ( )

9. 组织发展的一个总的趋势是从稳定机械系统转向适应有机系统。 ( )

10. 群体的士气高 , 群体的工作效率就必然高。

11. 态度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由海德提出来的。

12. 非正式群体没有积极作用。

13. 态度转变只是指态度的方向性转变。

14. 社会人的管理方法就是人际关系理论的具体体现。

15. 梅奥(E.Mayo ) 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管理理论称之为“ Y 理论”。

16. 对人的气质类型不能作好坏评价。

17. 适度忧愁也有使人奋进的作用。

9. 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有 ( ) 、 ( )

10. 按照组织目标来分,组织可以分为 ( ) ?

11. 在现代社会中,领导者的基本功能是 ( )

12.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层次从低到高分为 ( ) ? 实

现的需要。 13. 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经历了 (

) ? 、(

和资历因素。 、( ) ? 、服务性组织和公益性组织。 和 ( ) 。 、( ) ? 、( )? 、自尊的需要和自我 ) ? 、职业的软专家和专家集团。 )、( )和( )。

18.新古典组织理论所倡导的部门化, 实质是部门专业化。

19.罗伯特?欧文是英国早期管理教育的各驱。

20.人的态度形成过程包括顺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

21.霍桑实验的结论认为, 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社会心理因素。

22.“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 属于社会知觉中的制约现象。

23.在信息沟通中,简单工作以双向沟通为好,复杂问题以单向沟通效果好。

24.现代社会,组织发展趋势是从稳定- 机械系统转向适应- 有机系统。

25.自动人假设管理的重点是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 工作条件,? 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才能。

26.能应变的、从多角度认识人和事物是一种定势效应。

27.古典组织理论提倡专业化主要是针对个人而言的。

28.接受同等教育,那么,人的能力水平就一定相等。

29.现代管理主要取决于权力性影响力。

30.勤奋、刻苦、入迷是人的能力特征。

31.泰勒(W.Taylor) 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发表于1911 年。

32.传统观点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33.梅奥认为, 影响组织工作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职工的待遇和工作环境。

34.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在对职工管理方面, 他提倡X理论而反对Y理论。

35.在群体内部, 工作任务复杂,有的成员不能独立完成全部工作时, 竞争的效果要优于合作的效果。

四、简答题

1.在人际交往中,当人际关系产生问题或恶化时,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2.哪些因素影响人对挫折的容忍力?

3.领导者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4.简介X 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5.职工态度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6.简介Y 理论的主要观点

7.什么是群体,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8.改革开放以来, 出现了哪些积极的心理效应?

9.有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中,有哪些用人之道可供我们选择吸取?

五、论述题

1.什么是双因素理论, 如何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对奖金的发放?

2.什么是需要, 职工的需要具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内激、外激,说明它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说明在社会主义群体内部,工作中选择合作或竞争方式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教育管理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人际知觉:组织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

2.态度:人对外界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3.内化: 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转变自己的态度。

4.社会知觉: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5.角色知觉: 对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和判断。

6.晕轮效应: 对人的一定印象, 影响到对其其他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的现象。

7.激励因素: 能影响人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内在因素。

8.经济人: 行为在于追求最大利益, 工作就是为获得经济利益的人。

9.退化:个人在遭受挫折后,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

10.首因效应: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

11.激励: 根据个体心理特点,运用适当的管理手段,激发个体工作动机的过程。

12.需要: 人体缺乏某种事物的状态,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13.保健因素:一类维持现状,不能使职工变得非常满意,也不能激发其积极性的因素。

14.挫折: 个人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了困难时所出现的情绪反应。

15.制约现象:根据某人的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去推论与之相接近的其他人。

16.偏见: 指对人、对事等所持有的缺乏事实根据的态度。

二、填空题

1.泰勒((F.W.Taylor)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其由(三)部分组成。

2.从1927 年至(1932), 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梅奥(E.Mayo)主持了著名的(霍桑实验)。

3.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有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4.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基本上可以归纳为组织、(经营)和(用人)。

5.态度转变的理论主要有(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和“ A-B-X ”模型。

6.按照威廉. 詹姆斯(W.James)的观点,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有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7.进行管理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是(客观性)? 、(联系性)? 和(发展性)。

8.柏恩(T.A.Berne)认为在人际往中存在有三种心理状态, 即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和(儿童状态)。

9.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有(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

10.按照组织目标来分,组织可以分为(互益性组织) ?、(工商性组织) ?、服务性组织和公益性组织。

11.在现代社会中,领导者的基本功能是(组织功能)和(激励功能)。

1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层次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 、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3.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经历了(老板式领导) ? 、(经理制或硬专家领导)、职业的软专家和专家集团。

14.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和(领导心理)。

三、判断题

1.根据双因素理论的观点,把奖金变成“保健因素”才能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X 理论认为,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生产任务, 还应注意关心和满足职工的需要。(╳)

3.由于韦伯(M.Weber)的突出贡献,所以,他被称之为“管理心理学之父”。(╳)

4.社会实践证明,非正式群体没有积极作用。(╳)

5.一般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对陌生人的知觉近因效应所起的作用大。╳)

6. 由于法约尔 (H.Fayoll ) 的贡献,因而他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 。 ( ╳ )

7. 现代管理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作用,人的因素作用下降了。 ( ╳ )

8. “社会人”假设管理原则是提倡集体奖励,而不主张对个人的奖励制度。 ( √ )

9. 组织发展的一个总的趋势是从稳定 - 机械系统转向适应 - 有机系统。( √ )

10. 群体的士气高 , 群体的工作效率就必然高。 ( ╳ )

11. 态度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由海德提出来的。 ( ╳ )

12. 非正式群体没有积极作用。 ( ╳ )

13. 态度转变只是指态度的方向性转变。 ( ╳ )

14. 社会人的管理方法就是人际关系理论的具体体现。 ( √ )

15. 梅奥 (E.Mayo ) 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所提出的管理理论称之为“ Y 理论”。( ╳ )

16. 对人的气质类型不能作好坏评价。 ( √ )

17. 态度转变只是指态度的强度的转变。 ( ╳ )

18. 现代管理主要取决于权力性影响力。 ( ╳ )

19. 罗伯特 ?欧文是英国早期管理教育的各驱。 ( ╳ )

20. 人的态度形成过程包括顺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 ( √ )

21. 霍桑实验的结论认为 , 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社会心理因素。 ( √ )

22. “近朱者赤 , 近墨者黑” , 属于社会知觉中的制约现象。 ( √ )

23. 在信息沟通中,简单工作以双向沟通为好,复杂问题以单向沟通效果好。 ( ╳ )

24. 现代社会 ,组织发展趋势是从稳定 - 机械系统转向适应 - 有机系统。( √ )

31. 泰勒 (W.Taylor ) 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发表于 1911 年。( √ )

32. 传统观点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 ╳ )

33. 梅奥认为 , 影响组织工作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职工的待遇和工作环境。 ( ╳ )

34. 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 在对职工管理方面 , 他提倡X理论而反对Y理论。

╳)

35. 在群体内部 , 工作任务复杂 , 有的成员不能独立完成全部工作时 , 竞争的效果要优于合作的效果。

╳)

四、简答题

1. 在人际交往中,当人际关系产生问题或恶化时,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答: 群体成员之间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群体作用的发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已经建立的人际关系 出现问题时,还要设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

①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就会有正确的认识,妥善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 重视人格锻炼

良好的人格,能改善、增强人际关系。

③ 加强自我意识 人的自我意识能力强,对自己了解较为深刻,能够正确对待自己,也就容易搞好人际关系。

25. 自动人假设的管理的重点是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

26. 能应变的、从多角度认识人和事物是一种定势效

应。 27. 古典组织理论提倡专业化主要是针对个人而言的。

28. 接受同等教育,那么,人的能力水平就一定相等。

29. 现代管理主要取决于权力性影响力。 ( ╳ ) , 工作条件 ,? 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才能。√

╳) √)

╳)

④进行角色扮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多替对方着想。

2.哪些因素影响人对挫折的容忍力? 答:对挫折的容忍力就是指个人受到挫折时,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一般来讲,个人对挫折的容忍力一般受下面几种因素的影响:

①心理因素一般来讲,心理健康和思想状况良好的人,在挫折面前就会表现出不折不挠。

②生理因素一个发育正常、身体健康的人,对挫折的容忍力显然要比一个疾病缠身、有生理缺陷的人高。

③过去的经验有些人在生活中,生活经历曲折,有了失败的锻炼和经验,他们就能够容忍很大的挫折。

④对挫折的思想准备在思想上有遭受挫折的准备,预料到了挫折,那么,当真正遇到挫折时就可能能够容忍。

3.领导者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作为组织的领导者,其基本功能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①组织功能: 建立组织管理机构,达成组织目标的功能; 组织功能是依靠组织管理机构来实现的。

②激励功能: 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这是领导者的主要功能。激励功能有多种形式,激励功能只能依靠自己。

4.简介X 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①一般人有一种不喜欢工作的本性,只要可能,他就会逃避工作;②由

于人的本性,对于绝大多数人必须加以强迫、控制、指挥,以处罚相威胁;③一般人宁愿受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有野心;

④只有少数人可以自己激励自己,成为管理者。

5.职工态度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态度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服从: 为了获得奖酬或避免惩罚而按照社会要求所采取的行为;

②同化:自觉接受他人的观点、态度和行为影响, 与他人的相接近的过程;

③内化: 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 转变自己的态度。这是职工态度真正形成阶段, 也是较为一致的阶段。

6.简介Y 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基本观点如下:

①运用体力和脑力从事工作如同游戏和休息一样。②外部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使人们朝向达到组织目标而

努力的唯一手段。③致力于实现目标是与实现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报酬在起作用。

④一般人在恰当的条件下,不仅能学着接受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

7.什么是群体,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有哪些?答:由若干人组成的,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依赖所构成的人群结合体,个人在群体中接受群体的影响,可以产生四个方面的心理效应:

①归属感

群体内各个成员发生相互作用时,行为上表现得很协调,同一群体成员能一致对外,彼此都体会到同属某一群体。

②认同感群体内各个成员对一些重大问题与原则问题,往往都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

③群体的角色感一个人在群体内长期所处的角色,会使其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习惯,使言谈举止、思想方法等无不带有这种角色的烙印。

④力量感当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群体期待的行为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他的行为,使其产生力量感。

8.改革开放以来, 出现了哪些积极的心理效应? 答: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出许多积极的心理效应, 主要有: ①、竞争

心理

竞争心理是改革带来的显著心理效应。

②创新观念改革激发了人们的创新意识,触发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③知识升价改革使人们形成了知识升价的积极心理效应。

④时效观念增强

"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

⑤信息观念增强

信息不仅是知识的代名词,而且与效率、成果,以至与精神和物质财富联系在一起,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⑥合作心理有了新的发展。

9.有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中,有哪些用人之道可供我们选择吸取?答:人的问题是管理的根本问题,而用人的问题就更是管理的关键问题。我国古代用人思想可以归纳为①选贤任能,成功之道。②广开才路,选拔人才。③量才录用,无才罢黜。④出于公心,推荐人才。⑤用其所长,避其所短。⑥职责明确,各司其职。

五、论述题

1.什么是双因素理论, 如何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对奖金的发放?

答:这一理论是由赫茨伯格( F.Herzberg )提出来的,认为造成职工非常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政策制度、人际关系、工资、职务保障、职位等外在因素处理不善造成的。这类因素就象保健工作只能预防疾病,不能医治疾病。称之为“保健因素” 。

他又通过认为使职工感到非常满意的因素主要是工作富有成就、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与受到赞赏、工作具有挑

战性、负有较大的责任、在职业上能得到发展晋升等内在因素。这类因素的改善能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

性,使其从内心深处受到激励,是一种促使人上进的因素。这就是“激励因素” 。

双因素理论可以用来指导奖金的具体发放。一定要使奖金成为“激励因素” ,奖金的发放必须与工作绩效,以及部门、个人工作成绩等挂起钩来,保持奖金“激励因素”的本质。

2.什么是需要, 职工的需要具有哪些特点?

答:需要是指人体缺乏某种事物的状态,是指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职工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①指向性总是对一定的、具体的对象的需求。

②物质生产性需要的满足都不能离开人类的物质生产。

③需要的现实性需要是受客观现实条件的严格制约,具有现实性。

④需要的多样性即人的需要是广泛的、丰富的和发展的。

⑤需要的周期性即由于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的某种或某些需要满足以后,还会重复出现。

3.什么是内激、外激,说明它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答:内激就是在管理中,通过引导人的内发性需要,达到激

励职工工作动机的过程。

外激就是在管理中,管理者借助外在刺激达到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过程。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

①激励力量来源不同

②满足需求的途径不同

③满足需求的过程不同

④被激励者的感受不同

他们又有密切的联系,实践中,其往往是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内激的作用需要通过外激来加强;外激也只有转换为内激才能最有效的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4.说明在社会主义群体内部,工作中选择合作或竞争方式的主要根据是什么?答:一般来讲,在群体内,采取竞

争还是合作的方式根据以下几点:①工作任务简单,而且每个成员都能独立完成,竞争的效果就优于合作的。②如果工作较复杂,有的成员又不能独立完成任务,那么,合作优于竞争。

③如果群体成员的态度与情感是属于群体定向,又有明确的目标,则群体的合作优于个人竞争的效果。如果成

员属于自我定向的,并对工作缺乏兴趣时,则个人竞争优于合作的成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