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生的差异

中美学生的差异
中美学生的差异

我看中美学生的差异

最近看了一些有关中国教改的视频和美国教育的资料,发现由于长期中美教育教学理念的差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特别是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以后,在美国老师眼中中美学生的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自律,遵守纪律,而美国学生比较自由散漫,不拘一格。中国学生对违反纪律、犯错误大都比较害怕,而美国学生认为犯错误理所当然,他们认为只有不断的“试错”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而美国老师往往也鼓励学生犯错,这样学生就可以大胆地思考、提出不同的意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他们的理念是“试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另外,美国教育还特别重视研究性学习。比如理科学习以项目研究为主,自己选择研究题目,写项目报告,报告不能直接抄录书本或网络上的观点、语言,引用必需注明出处,与我们大学论文基本一致,这是我们中国孩子的软肋。

2、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喜欢被动接受知识,很少发言提问,也不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可以说在美国课堂里中国留学生是发言最少的人。而美国课堂里所有老师都喜欢讨论式教学,常常让学生讨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观点,并指出支撑观点的依据。美国老师只在个别时候做一些启发引导或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激起学生进一步讨论。美国老师的教学理念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的结论更重要,他们认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远比收获一两个结论重要得多。尤其是学生毕业以后离开学校这种能力在工作中将终生受益。可以说独立思考、质疑一切、敢于创新是美国教育的灵魂,自由是创造之母,批判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是美国教育的基石。由于美国学生从小就在这种讨论式的课堂气氛中长大,他们也习惯于这种教学,经常主动问问题,主动参与讨论。有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不惜在课前花大量时间查阅资料。而中国学生初次在这种课堂里会感到无所适从,常常觉得课堂里没学到什么东西而苦恼。中国学生从小在中国课堂里习惯于听讲记笔记,被动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老师很少营造讨论气氛,学生更注重获得知识的结论而不是获得知识的过程。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不主动思考遇到的问题,迷信老师和课本提供的标准答案,没有质疑一切的精神,也不主动请教老师,常常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结论。另外美国课堂还特别重视体验和参与。比起我们的课堂教学,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小得多,但是课堂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们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心体验。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其中不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由上述分析可知,美国学生收获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即学习方法,而中国学生收获的是知识本身和知识结论。

3、中国学生为高考而学,而美国学生为兴趣而学。美国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课间时,学生们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在教室和楼道里追跑打闹的工夫。美国多元化的教育理念特别重视个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学校提供多种课程和课外活动供学生选择。他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潜在的强项和特长,需要学校帮助他们开发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他们的学生很多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按照兴趣学习,大多数学生不仅能获得快乐和成就感,而且还能持久专注于某一领域,也容易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所以为什么他们的诺贝尔奖获得人数那么多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中国学生往往从小就树立要考好大学的理想,考上好大学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这种功利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中国的教育可以说是一切为了高考,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大家都在为过高考这个独木桥而拼搏。由于没有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学生的兴趣特长,中国的学生就像是大工业化时代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由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事实上,抹杀学生的兴趣特长,不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按照一种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体制只会使极少数学生获得成就感,大多数学生会感到沮丧,压抑,这样也就谈不上具有创新能力了。

4、美国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强于中国学生。这种差异从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就开始出现了分化。中国学生从很小就开始学习数数、识字、背古诗等,中国家长常常以自己的孩子在4—5岁就能识多少字,背多少古诗而自豪。这些急于“拔苗助长”的家长觉得,应该让一个4岁的孩子提前掌握小学的知识内容,因为大家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这时美国的孩子在堆积木,学会把自己的玩具用完后整齐地放在箱子里,按照家长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家务,如叠被子,将垃圾放到指定地点、洗车等等。任何事美国家长都鼓励孩子们自己去体验, 自己去独立解决。总之,整个少儿时期,中国孩子更多地在各种兴趣班动脑学习,而美国孩子则按照自己的兴趣更多地在动手体验生活。学校里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美国课堂里凡是能通过实验解决的,一定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而中国课堂里的教材必做实验也不一定让学生做,特别是那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以及那些学生人数较多的大班和超大班,教师常常是在黑板上讲实验。一切为了高考的应试教育深入大多数中国人包括一些政府官员、校长和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在中国大地由于这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培养,中国学生养成了懒于动手操作的习惯,甚至高中毕业还洗不来自己的衣服,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往往是高分低能者,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科学研究表明,幼儿经常动手活动可以促进大脑发育。调查表明凡是少儿时期喜欢动手的人在成人时期更不容易失业,而不喜欢动手的人在成人时期不仅容易失业还容易罹患心理疾病和精神病。

5、美国学生特别重视体育锻炼。美国的教育理念认为没有强健的身体,其他再好也没有意义。美国的学校里体育课甚至比语文数学重要。体育课也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学校体育设施不仅完备,还根据学生兴趣开设了篮球、排球、橄榄球等等各种兴趣班供学生选择。每天下午3:30后是学生的运动时间,私校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运动辅导,春季以室外运动为主,冬季以室内运动为主。每个学区都会组织校际间的篮球、足球、曲棍球等运动竞赛,比赛时学生和家长都自愿去助威呐喊。而中国的体育课往往比较单一,有些学生甚至不喜欢上体育课。毕业班的体育课常常被中、高考科目替代。在一些学生家长老师的心目中体育课可有可无,无关紧要。不重视体育锻炼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近年来近视眼和肥胖儿增多就是一个明显实例。

6、没有社区实践活动也是中国学生的一大缺失。虽然中国的新课标教育体系里规定了社区实践活动课,但很多学校都是流于形式,没有多大意义。全社会没有建立起可供学生社会实践的体系,包括认识、实践基地、评价和考核以及登记制度等等。社区实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认识社会、关爱社会、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情感,为将来做一个合格劳动者打好基础。学生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实践,不能不说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遗憾。美国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他们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艺术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其目的就是使人适应这个世界。从整体上讲,学校培养不出天才,而是要培养好的公民,公民培养好了,人才也就有了。因此他们要求每个学生一定要完成规定时间的社区服务。

总之,从智商的角度上,中美学生并没有太大差异。甚至在很多领域,中国学生已经把美国同龄人远远地甩在后面。中美学生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学生喜欢被动接受知识结论,知识总量多,知识应用能力不足,而美国学生喜欢主动思考、喜欢讨论、喜欢质疑并主动探究知识的来源、喜欢动手实践、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来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中国学生的长处正好是美国学生的短处,而中国学生缺乏的恰好是美国学生擅长的。中国学生通常在知识内容上非常渊博,而美国学生则在思维和方法上更占优势。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中学生每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金牌人数最多而没有几个中国人获得被誉为数学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两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理念的不同。

国内外输电线路设计规范风荷载比较

国内外输电线路设计规范风荷载比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国内外输电线路设计规范风荷载比较 2012年第2期 华中电力 第25卷 徐 彬,冯 衡,曾德森 (中南电力设计院,武汉430071) 摘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国外工程设计的需求,了解、熟悉并掌握国外规范与国内规范的异同,对于在国外工程中更好地采用国外规范进行设计是很有必要的。从实际工程出发,选取国外三本主流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与我国规范GB50545-2010的风荷载计算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国内外规范在风荷载重现期、平均时距、风载体型系数、考虑动力特性的系数以及线条和杆塔风荷载计算值上都有差别。所得结论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国内外规范;输电线路;风荷载;比较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519(2012)02-0076-06 ComparationonWindLoadDesignCodesofTransmissionLine atHomeandAbroad

XUBin,FENGHeng,ZENGDe-sen (CentralSouthernChinaElectricPowerDesignInstitute, Wuhan430071,China) Abstract:Asincreasingmarketofdesigningoverseaproject,,,averagewindspeedti meinterval,dragcoefficient,gustfactor,calculatedwindloadonthewireandt owerinthecodesathomeandabroad. Keywords:foreigncodes;transmissionline;windload;comparison 0引言 下简称美国规范)[3]和欧盟输电线路设计规范EN50341-1:2001(以下简称欧盟规范)[4]。 在建筑市场激烈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国内电力设计院和电力建设公司的涉外工程越来越多,但由于相关技术人员对国外的相关设计标准不是太熟悉,因而对参与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输电线路结构是一种风敏感结构体系,深入了解并掌握国外规范与我国规范对于风荷载规定的异同,正确使用其进行工程设计成为迫切需要。 选取国内外4本主流的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从重现期、基本风速、地形地貌和高度、风载体型系数、动力特性以及风荷载值等方面,对风荷载的相关规定进行对比分析。选取的国内外规范主要为:我国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以下简称我国规范)

中美关系分析

中美关系分析 xx格局是21世纪国际体系的理想境界 近年来,人们——至少是那些具有起码洞察力的国际问题观察家们——就国际政治经济前景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是世界正在从作为冷战时代基本标志的大致两极的格局,迅速地向多极格局转变。〔1〕多极格局不仅将有助于世界稳定与和平,〔2〕因而有利于各国的独立自主和经济成长,还将为世界上不同文化和不同价值体系的多样化发展及其尽可能平等的交流提供必要保障。在现代国际体系初创年代即所谓欧洲国家体系的生成时期里,由荷兰和英国领头的欧洲多数国家联盟以“欧洲自由”(the Liberty of Europe)为道义依据,凭借与之休戚相关的均势机制,先后挫败了一度占有巨大优势的哈布斯堡家族和法王路易十四建立“普遍君主国”(universal monarchy)的称霸努力。〔3〕与此相似,即将步入21世纪的人们有理由期望和追求并非两极、更非单极的世界自由和世界均势,虽然此类目标的实现不像过去那般往往有赖于战争。 二、xx面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态度: 从拒斥到不情愿的接受 在观察和思考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时,必然碰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亦可称为唯一的世界强国)美国对这一趋势持什么态度。在冷战时代,除了主要从冷战需要出发支持西欧、日本经济成长和同样从冷战需要出发改善对华关系外,美国根本不愿接受任何真正的多极化动向,以至于社勒斯把第三世界国家的中立主义和不结盟——世界多极化的萌芽之一——斥责为“不道德的”。〔4〕即使那赋予美国空前的世界政治和战略权势的两极格局,也是美国鉴于严酷的美苏军事对峙逻辑(尤其是核恐怖平衡逻辑)很不情愿地忍受的,哪怕这一格局在美苏关系相对缓和时期里,因其包含的超级大国共同控制机能而使美国获得不少额外便利。苏联解体加上海湾战争大胜造就的兴奋感和陶醉感,导致美国朝野当真规划起美国权势及其价值观一统天下的图景来,其状若撇开威尔逊和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政末期不谈,肯定为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正如思想颇为激进的著名国际法学者理查德·弗尔克不无厌恶地描述的那样,从行政当局领导到大多数政治家,精英们“容光焕发地谈论全球安全

我看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

我看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良好开局。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之中,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深化,各种全球性挑战明显增多。中美无论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当前中美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两国应该而且能够携手努力,共同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记不清到底是从哪里看到的一种观点:所谓国家关系,主要是指政府间关系,尤其涉及介入外交关系的某些人士:领袖人物、政府官员、外交人士,以及非官方的幕僚(主要是学术界人士)和新闻记者。两国间关系越多,相互依赖也就越深。然而不管深到何等程度,两国关系的实际发展总是无法预测的。于是自己也开始思考中美关系的种种现象与其背后的原因。经过在网上进行的有关资料的查找,我对中美关系的现状有了一些了解,并开始思索中美关系的未来。 从历史记载以及当今国际政坛的风云变幻来看,中美关系在近几十年内的确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总体来说,双边关系仍然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在这个前提下,中美关系的现状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姿态。那么中美关系的现状究竟是什么情况呢?我认为,中美双方始终是一种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的关系。 我国正处于经济相对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我们渴望拥有一个和平的,繁荣的国际环境与经济环境,所以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发展好中美关系,以展开更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上的合作,以便发展自己。相比之下,美国处于一个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其政府更关心维护国家利益和他的霸主地位,美国现阶段的对华战略方针应该在大体上维持现状,尽量将中国融入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轨道,同时防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 事实上,美国从来也没有放松对中国的监视,震惊中外的中美撞机事件还令我记忆犹新,但更令我吃惊的是,美国事实上已经多次秘密派遣侦察机侵入我国领海上空进行间谍侦察,这些飞机利用先进的装备,在别国的阻截机达不到的高空飞行,并偷窥我国的重大机密。那架EP-3军事侦察机上竟然安装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监听设备,能够根据监听到的人的声音判断说话人的身份。据说甚至能够分辨出是谁打的喷嚏。 以现实政治的观点来说,不管一国的意识形态如何,只要其国家实力强大,都会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其国家安全的最大化,而中国也不会例外。所以从国家利益至上的角度考虑,中美之间的国家战略是有结构性矛盾的,也就是说中美关系在合作中会有对抗,在竞争中又相互合作,但前提是中美均不打破目前的国际体系,中国也只有在当今的国际体系下才能够和平发展。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社会内部面临的问题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和巨大考验,如国内的产业升级,贫富差距,腐败,环境,政治改革等。中国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维护国内的稳定,发展,而中共也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外交是一国实力的体现,中国只有把眼前事情做好,同时兼顾长远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有望实现。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曾说:“新加坡在短时间内从第三世界发展为第一世界,但新加坡国土小,人口也少,这样的成就不算伟大,但当中国能从第三世界发展成第一世界的时

中美大学课堂教育对比

中美大学课堂教育对比 一、课堂特点 中国课堂:任务、纪律、整齐划一 ○1学生端端正正地坐在拥挤的教室里,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讲。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静静地听。 ○2学生要抄写大量笔记,单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往往失去兴趣。 ○3老师占用课堂大部分时间,老师讲课时一般不提问学生。 美国课堂:形散而神不散 ○1上课如开研讨会,学生分组活动,发言积极,课堂上欢声笑语。 ○2课堂上不断有提问与回答,学生可以随时接住同伴的话题继续进行,老师观察指导。 ○3教师很敬业,讲课充满热情,鼓励、启发学生,学生知识面广,善于表达。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中国学生:独立学习 ○1中国的教育过分重视学生课内的学习,而忽视学生课外的实践学习。 ○2学习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过分强调独立思考,课堂上不提倡与别人讨论,学生在学习中不喜欢求教他人,喜欢独立思考。 ○3学习中很少分享,同伴间的学习互相保守,谈不上积极帮助。 美国学生:合作学习 ○1除在课内学习外,强调学生在课外的合作学习。 ○2提倡团队协作、合作,强调小组和团队、集体的力量和作用,注意培养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提倡在协作中提高自我。 ○3提倡分享,注重交流与沟通,重视别人的不同意见,重视从不同渠道获得的知识和 信息。 三、学习时间 中国:全天学习 美国:半天学习 四、教材 中国的教材强调夯实基础 美国的教材比较浅显 五、师生关系: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美国:融洽的朋友关系 六、育人目标:中国: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美国:重视创造力的培养

七、教育理念:中国:事先安排好学习内容美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提倡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八、考试制度:中国:考试目的在于淘汰人和升学的需要美国: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学习的开展。 九、班级规模:中国:大班授课美国:小班授课 十、对待成绩的态度:中国:成绩公布,学生和老师很重视成绩美国:成绩属于隐私,不公布,学生和老师不太重视成绩 中美课堂教育差异的原因:1、历史原因2、社会因素3、中美教育评价标准与教育价值观不同4、中国教育重知识,重灌溉的课堂教学方式,美国重实践、重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 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3推进人才模式改革,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需求○4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5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6注重课堂信息反馈○7增强教师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总结:中国依旧是传统式教育、不大实用;美国偏重于实际动手能力、比较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文化内涵,适宜美国社会的教育体制并不一定适合中国。每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其优点,我们要理性地看待。 谢谢观看! University classroom education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First:class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class: task, discipline, uniform Students sitting in a crowded classroom, seriously from concentration to the lecture.Teacher speak reel, students listen. Students want to copy a lot of notes, monotonous force-feeding teaching methods so that the students tend to lose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teacher to take up the classroom, most of the time don't usually ask students when the teacher lectures.

中美小学生守则对比有感

中美小学生守则对比有感 篇一:中美小学生守则对比 中美小学生守则对比 教育话题 03-21 16:31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中国小学生守则被指空洞 “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仔细看完这则对比图表,可以发现美国小学生守则内容细致入微,可操作性强。口语化的表述及其简单易懂的要求,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相比较而言,中国版的小学生守则就显得过于抽象空洞、刻板教条,“遵

守法律规范,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有您认为,凭小学生们对言语词汇的“一知半解”,根本难以“参透”守则的“高深内涵”。甚至有您还评论说,“美国小学生守则像个聪明的老师引导孩子怎么做,中国小学生守则就像一个自作聪明的老师在手舞足蹈地对小学生卖弄自己的才华。”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也在其新浪微博上发了此图表,短短几天之内就有1700多条发,557条评论。您一边倒的看法存误读 面对您一边倒的看法,沪上不少校长和老师都表示,相比而言,中国小学生守则的确较为抽象,但家长和您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除了小学生守则外,每个学校其实都有自己的学校细则。在学校细则里包含了具体的规定。”瑞金二路小学校长王平表示,准时到校、上课举手发言等诸如此类的内容,不少学校在日常行为规范中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国家站在宏观的角度制定守则,地方和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具体规定,这其实是并行不悖的。” 王校长还指出,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的学习准备期,学生们都会统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小学生守则,加强对其理解;也会学习学校细则,用微观具体要求充实宏观的概念。 “美国的《小学生守则》从内容上看,更像是中国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少小学老师读完对比后表示,《小学生

2017教师年度内执行师德规范情况报告

2017教师年度内执行师德规范情况报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德,指道德、品行、思想品质。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2017教师年度内执行师德规范情况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教师年度内执行师德规范情况报告1】 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高深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我认为:做一个现代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 一个选择教师职业的人,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因此“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是教师的最高美德,是我紧记的,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是我要做的。 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注意教师形象,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和谐的氛围,不愧对人民教师的称号。 知识渊博、教法得当的教师,教学效果就好,学生就喜欢。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如果只具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我在工作中,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个合格的教师,还要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在我的工作中,注意训练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讲课时,尽量做到语法正确、合乎逻辑,语言生动、有趣,抑扬顿挫,言简意赅。

热爱学生不仅是人民教师道德的一个标志,而且是人类道德的一个标志。教师热爱学生,可以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形成学生的良好情感,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还要热爱学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做为班主任,更应该更好的了解、爱护学生。只要我知道的,我力所能及的,我都管。学生闹矛盾,我给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说服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并改正错误。我还抽时间给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 热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材施教,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深入,法制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教师不但要在教学和工作中遵纪守法,而且还要肩负起教育学生识法、懂法、守法的重任。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实际,运用生动的现实例子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学习中懂得法制的重要性,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我认为,一个教师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健康活泼的成长,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只有这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做一个人民教师的乐趣。 【2017教师年度内执行师德规范情况报告2】 时间就像流水一般转瞬即逝,转眼间,一个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即将结束了,在这一学年中,我时时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创新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教好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为使今

36,中美大学生对比

中美大学生对比 不同的理念教出不同的学生,前面我们分享了中美大学的对比,本期节目我们分享下中美大学生的对比,作者王雪迪,发表于中国网丝路中国。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说: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相比之下太轻松了,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高中的学习同样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学到半夜。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加大学习任务。 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我们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都很难让人感受到哈佛那样的学习气氛和探究氛围,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说到中美大学生的比较,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我们的学生缺少吃苦精神。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考前是最苦的。我们讲的寒窗苦读,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苦,带着功利的苦,而不是在其中有过浓厚的兴趣。不少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上课想逃就逃;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二是,有些家长也是从小灌输给孩子这种思想,让孩子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于是,高

考结束,学习变得不再重要。而在美国大学,尤其是精英云集的大学所要付出的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当美国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聚能量,为步入社会工作做准备的时候,身为中国的大学生却长长地舒了口气,觉得我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中国式的教育让学生在高考前“用力”过猛,在该储备能力的阶段不仅没有积蓄能量,而是大量消耗了这种能量。一位中国旅美教师说,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被美国学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而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在中学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而比较中国,中国的老师填鸭式学习,让学生习惯了依赖。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很多学者用金字塔来形容中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在于,中国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正金字塔,年纪越大学习的空间越小。而美国学生的学习是倒金字塔,他们学会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中国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有大学的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都让他们觉得上大学是无比轻松的一件事情。从自身到外在都没有敦促他们学习的力量,于是,放松成为一种普遍的状态,都在讨回他们前12年被克扣的休闲时间,尽情地休闲。

五个国家的小学生守则

五个国家的小学生守则,看完后惊呆了。 导读: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的小学生守则对比。看后哑然失笑,瞬间从心中升起淡淡的担忧和悲哀。你看后什么感觉呢? 先看我们最熟悉的中国小学生守则,共10条: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自然环境。 英国小学生守则,也是10条: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与陌生人说话。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10.坏人可以骗。 日本小学生守则,7条: 1.不迟到;进校后不随便外出。 2.听到集合信号时,迅速在指定场所列队;进教室开门窗要轻;在走廊和楼梯上保持安静,靠右行。 3.上课铃一响即坐好,静等老师来;听课时姿势端正,不讲闲话,勤奋学习。 4.遇迟到、早退、因故未到等情况,必须向老师申明理由,有事事先请假。 5.严格遵守规定的放学时间,延长留校时间要经老师许可。 6.上学放学时走规定的路线,靠右行,不要绕道和买零食。 7.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惊慌,按老师指示迅速行动。 再看美国的,12条: 1.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3.提问时举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 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中国传统师德规范的当代价值_林藩

收稿日期:2000-07-30中国传统师德规范的当代价值 林 藩 徐丽仙 摘 要:通过对中国传统师德规范中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 、 师者,人之模范 、 博喻 、 知新 诲人不倦 等有关问题的论述,指出其对当今师德建设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国 师德规范 当代价值 师德,作为调节教师职业内部利益矛盾及其师生关系的手段是伴随着教师职业的产生而产生。在我国,教师职业是较早出现的职业,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也就由来已久,构成了传统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教师道德时,深感到无论它的局限方面,还是它的合理部分,都无不为当今师德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因此,挖掘、整理传统师德的宝贵财富是师德建设的重要一项课题。中国传统师德规范十分丰富,本文仅就其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四条主要的师德规范作些分析。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 礼记 文王世子 指出: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 。所谓老师,就是通过传授事实而晓喻道德。按儒家的观点,晓喻道德实质上就是要晓喻 礼 。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1)可见在儒家那里,礼是一切法律和与之相类的规定、条例的总纲和纲要,学习能达到礼就到头了,这样就叫做达到了道德的极点。相反不知礼就无异于禽兽,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2)。所以, 不学礼,无以立 (3)。而学礼不能无师, 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4)教师可以正确解释,教授礼,无礼是无法端正人的行为,去掉不符合礼的思想和行为,无师就不知礼是什么了。可见教 事 是喻 德 的前提和保证,喻 德 是教 事 的体现和结果,而礼则是道德的表现形式。传统师德揭示了教 事 与喻 德 (礼)之间的关系这具有合理的因素。 第一,教 事 与喻 德 的统一。教 事 要喻 德 ,喻 德 离不开教 事 ;教 事 须围绕喻 德 ,喻 德 是教 事 的归缩,是通过教 事 实现的。在以儒家传统为主流的传统师德中,重视的是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即 礼 的教育,以致于唯道德教育是举,这虽然有其狭窄的一面,但它揭示了教 事 与喻 德 之间的手段与目的关系,这对于今天我们正确认识 教书育人 这一重要的师德规范是有启发的。 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现育人的目的,教书与育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但是目前在教学活动中,要防止有两种片面的认识,第一种是把 教书育人 简单片面地理解为 既教书又育人 ,把教书、育人当作两种独立的职责。其实,教书育人包含两层的意思:一是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不是两种目的(两种职责);二是教书即育人。没有不育人的教书,只有育什么人、怎样育人、在什么方面育人而已。通常人们说: 教师就是教书 ,这说的是教师的职责是教书,但这里的教书,实质是育人的教书,离开育人的教书是不存在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教书是育人的代名词,或者说教师的职责可以用教书或育人两个词来替换,但不是两项职责。第二种片面的认识,是把育人简单地等同于德育。育人的内容是全面的,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德育是育人的重要方面,但不是育人的全部。那种把育人完全等同于德育,把教书与育人割裂的认识是不利师德建设的。 第二,教 事 与 礼 的统一。教 事 与 礼 是教 事 与喻 德 的转化形式,这一转化不但规定了教 事 的具体目标,而且规定了教 事 的具体性质,那就是通过教师的教,让世代承袭封建的礼制,并以此规范每个人的思想、言行,从而培养一代代封建制的 孝子贤孙 这其中的局限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强调教育与社会政治相结合却则值得借鉴。任何一个时代的教育都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都是该时代精神、时代特征、时代要求的反映,正是教育根源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于是才有了不同时代的教育特征、不同时代的教育要求,也才有了规范和评价一定时代的个人与集体的教育道德品质、教育道德行为的标 5 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

对中美关系与大国博弈的看法

对中美关系与大国博弈的看法 10届会计系 2010102020222 李昱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中美关系这种博弈是非常的激烈,特别是 在亚太地区召开了一系列的峰会之后,我们看到美国意图重返亚土 的这种趋势是非常明显。不仅有趋势,不仅有意图,而且还有具体 的行动,例如推动TPP,在澳洲驻军,到一些国家进行访问,特别 是和缅甸的关系现在也开始套近乎,缅美关系如果得到一个实质的 改善的话,当然对中缅关系也会造成一些威胁。所有这些都让国内 外的舆论高度关注,中美关系现状到底怎么样,未来如何来发展。 的确,这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中美关系在过 去我们谈的非常多,每当中美之间发生什么大事的时候,人们往往 会想到中美关系现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未来又是如何来进 行博弈,或者在博弈当中如何来发展,我个人基本的观点就是中美 关系从目前来看基本面还是好的。 中美关系它的博弈是必然的,因为两个大国,意识形态完全不一样,社会性质完全不一样,两个大国一个是超级的强国,另外一个 是崛起的大国,因此在各自发展利益争夺当中,彼此之间会发生一 些摩擦、分歧、矛盾这是非常非常自然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来 看这些分歧、这些摩擦。从现在来看,中美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 敌对的关系,不是说我把美国当做敌人,美国把中国当做敌人,这 点在中国的领导人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多次的讲话当中也是非常明确,就是两个国家仍然是21世纪的这种紧密的合作的伙伴关系。 当然在地区的一些事务上,两个国家存在的博弈、这种分歧、这 种争斗也是非常明显。我们看其实在最近这段时期,由于美国高调 的重返亚太,一些高调的动作,都让中国社会舆论产生一种好像美 国已经是大兵压进,好像中美关系马上要出现一个比较大,甚至是 实质性的变化。但是我个人不太完全同意这样一种观点,这种态势 虽然出现了,对中国会造成很多的影响,但是中美关系的性质不会 发生改变,这种性质它仍然是合作的性质,仍然是在许多重大,无 论是全球的还是区域的问题上要展开合作,这里面我们可以归纳为 经济层面和安全层面。 经济层面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发展很快,中国需要欧美大的市场, 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看到由于欧洲、美国的市场非常不好,对 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出口这一块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未来我们当然 希望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出现复苏,复苏的越快越好,越稳健越好。 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但是现在看来

中美学生的差异

我看中美学生的差异 最近看了一些有关中国教改的视频和美国教育的资料,发现由于长期中美教育教学理念的差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特别是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以后,在美国老师眼中中美学生的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自律,遵守纪律,而美国学生比较自由散漫,不拘一格。中国学生对违反纪律、犯错误大都比较害怕,而美国学生认为犯错误理所当然,他们认为只有不断的“试错”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而美国老师往往也鼓励学生犯错,这样学生就可以大胆地思考、提出不同的意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他们的理念是“试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另外,美国教育还特别重视研究性学习。比如理科学习以项目研究为主,自己选择研究题目,写项目报告,报告不能直接抄录书本或网络上的观点、语言,引用必需注明出处,与我们大学论文基本一致,这是我们中国孩子的软肋。 2、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喜欢被动接受知识,很少发言提问,也不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可以说在美国课堂里中国留学生是发言最少的人。而美国课堂里所有老师都喜欢讨论式教学,常常让学生讨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观点,并指出支撑观点的依据。美国老师只在个别时候做一些启发引导或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激起学生进一步讨论。美国老师的教学理念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的结论更重要,他们认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远比收获一两个结论重要得多。尤其是学生毕业以后离开学校这种能力在工作中将终生受益。可以说独立思考、质疑一切、敢于创新是美国教育的灵魂,自由是创造之母,批判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是美国教育的基石。由于美国学生从小就在这种讨论式的课堂气氛中长大,他们也习惯于这种教学,经常主动问问题,主动参与讨论。有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不惜在课前花大量时间查阅资料。而中国学生初次在这种课堂里会感到无所适从,常常觉得课堂里没学到什么东西而苦恼。中国学生从小在中国课堂里习惯于听讲记笔记,被动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老师很少营造讨论气氛,学生更注重获得知识的结论而不是获得知识的过程。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不主动思考遇到的问题,迷信老师和课本提供的标准答案,没有质疑一切的精神,也不主动请教老师,常常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结论。另外美国课堂还特别重视体验和参与。比起我们的课堂教学,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小得多,但是课堂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们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心体验。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其中不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由上述分析可知,美国学生收获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即学习方法,而中国学生收获的是知识本身和知识结论。 3、中国学生为高考而学,而美国学生为兴趣而学。美国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课间时,学生们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在教室和楼道里追跑打闹的工夫。美国多元化的教育理念特别重视个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学校提供多种课程和课外活动供学生选择。他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潜在的强项和特长,需要学校帮助他们开发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他们的学生很多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按照兴趣学习,大多数学生不仅能获得快乐和成就感,而且还能持久专注于某一领域,也容易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所以为什么他们的诺贝尔奖获得人数那么多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中国学生往往从小就树立要考好大学的理想,考上好大学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这种功利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中国的教育可以说是一切为了高考,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大家都在为过高考这个独木桥而拼搏。由于没有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学生的兴趣特长,中国的学生就像是大工业化时代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由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事实上,抹杀学生的兴趣特长,不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按照一种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体制只会使极少数学生获得成就感,大多数学生会感到沮丧,压抑,这样也就谈不上具有创新能力了。

美国小学生守则与中国小学生守则对比

美国小学生守则: American elementary school rules 1、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Always call the teacher by their titles or their last names. 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Come to school on time or you man come a little bit earlier. 3、提问时举手。 Please raise your hand when answering questions.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 You may talk to your teacher in your seat. 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Make up for all the homework you miss when you take a leave of absence. Ask the teacher or your classmates if you need help. 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 In case of emergency, please tell your

teacher in Advance and ask the teacher for homework. 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 You must complete all work by yourself. 8、考试不许作弊。 Don’t cheat when taking a test. 9、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的帮你。 If you have difficulty in class, please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your teacher. He/she will be glad to help you. 10、任何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的请假条。 Please bring in a note from your parents when you are absent or late for school. 11、唯一可以允许的缺勤理由是个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节日。其他原因呆在家里不上课都是违规。 The only excuse you may have to be absent from school is that when you are sick, family members pass away or when it

中美规范装配式结构预埋吊件承载力计算比较分析

Engineering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 工程设备与材料 | ·119 · 2019年第14期 中美规范装配式结构预埋吊件承载力计算比较分析 姚跃华,向黎明,焦祥梓 (上海思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433) 摘 要: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预埋吊件的使用比较普遍。文章对《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四版)》与《美国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规范》(ACI 318-05)中的预埋吊件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给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规范;装配式建筑;预埋吊件;承载力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19)14-0119-02 作者简介:姚跃华(1987—),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咨询。 1 概述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中主要采用的预埋吊件形式有螺纹钢套筒、圆头吊钉、吊环。依据实际项目中的应用,预埋螺纹钢套筒(见图1)最为常见,缺点为现场需安装螺栓;圆头吊钉吊装方便但成本较高,具体参数可参见各大品牌资料,市场上常见的品牌有哈芬(见图2)、喜得利等;吊环(见图3)加工方便,相对成本较低,但堆放不便,后期需切割。 2 构造手册中预埋吊件受拉承载力计算规定 依据《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四版)》混凝土椎体受力图(见图4),预埋吊件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按式(1)~式(3)计算。 钢材强度: 10.8u b y s N f A α= (1) 抗拉椎体强度: (2) 端锚板局部承压强度: 31u c N n f A β= (3)式中:αb 为锚板的弯曲变形系数,当采取措施防止锚板弯曲变形时,可取αb =1;f y 为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但不应>300N/mm 2;A s 为全部锚筋的截面面积;n 为锚筋根数;f t 为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Le 为 椎体的计算高度,Le=La-a ;La 为实际锚固长度;a 为构件纵向钢筋中心线至截面近边的距离;b e 为端锚板宽度(当端锚板为矩形时取短边边长);A 1为各椎体顶面处的投影面积之和(扣除投影面积的重叠部分)(见图4);A 为各完整椎体在椎体顶面处的投影面积的总和,A=n π(2L e +b e )2/4;β 为局部受压承载力提高系数, ;A b 为按同心短边对称原则求得的端锚板局部 受压计算面积;A l 为端锚板的承压面积;f c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3 美国规范中受拉预埋吊件承载力计算规定 依据《美国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规范》(ACI 318-05)附录D 中的规定由吊钉钢材强度,混凝土抗崩裂强度,抗拔出强度和抗侧面爆裂强度的最小值确定。3.1 吊钉钢材强度 预埋吊钉的钢材强度应不超过: sa se uta N A f = (4)式中:A se 为吊钉截面积;f uta 为吊钉的抗拉强度(<1.9倍的屈服强度和860MPa )。3.2 混凝土基本抗崩裂强度 预埋吊件的混凝土基本抗崩裂强度应不超过: (5) 其中,对预埋吊件取k c =10。 美国规范中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f c '与我国规范中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 的关系为f c '=(0.79~0.81)f cu 。 一个单个受拉吊件的混凝土名义抗崩裂强度应不超过: (6) 图1 D32螺纹钢套筒和M20 螺栓 图2 圆头吊钉 图 3 吊环 图 4 混凝土椎体受力图

新形势下中美关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中美关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5-01-01 10:04宣讲家叶海林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 字号: 从长期维度衡量,中美关系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非常复杂的状态。就是说,我们不要指望通过几年的努力,或是中美两国高层互访,或是中美两国战略上的谅解,实现中美关系彻底的无冲突化。未来两年,中美关系的变化也不会太大,奥巴马不太可能像当年的小布什那样发生富有戏剧性的变化。“管控”永远是中美关系的一个主题词。换言之,管控分歧是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 可以说,如果中美关系稳定,那么,当前国际关系基本体系的状态就能够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果中美关系不稳定,恐怕眼下整个国际体系就会出现重大变化。 (一)从全球视角看中美双边关系。我们常说,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这不仅因为中美两国互为对方比较主要的,甚至是最为主要的贸易伙伴,也不仅因为中美两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对全球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更重要的在于,当前国际体系的主要维护者美国与崛起速度最快的后发者中国之间,形成了影响未来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 从体量来看,我国的经济体量显然比欧盟要小,在全球经济事务方面,欧盟和美国加起来的比重更大,也就是说,美欧关系对全球经济维度是主要的;从全球安全来看,不管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怎样,俄罗斯仍是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也就是说,美俄军事关系基本上决定了全球的安全状态。我国在经济总量上,目前还比不上欧盟;在军事实力上,达不到俄罗斯的水平。可是,无论是美俄关系,还是美欧关系,都不能够起到塑造和影响未来世界格局的作用。这是作为后发者的中国与既有体系维护者的美国之间特有的一种状态。有了这

执行师德规范情况报告(最新)

作为教师,被称作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了培育自己高尚的师德,我经常对自己的各个方面反思回顾,找出缺点与不足,以便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现将本学期师德师风方面的表现自查一下。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 1、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对工作有得过且过情绪。不能做到全身心扑在事业上。主要表现为课余时间,自学不够,工作年头的增加,使自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备课也不像以前那样深入钻研了。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发展迅速。要适应这种变化,只有加强学习,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做到与时俱进。回顾已走过的路,虽然各方面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提高,但总的来说,进步并不算太大。尤其是在文化素养、科学思想、管理方法等诸多方面还很欠缺,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2、处理问题简单化,对学生的爱心有所下降。 在班级管理中,有时候在事情发生后,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态度过于简单粗暴,不能像以前那样跟在学生的身后处理事情。有时会被动的处理问题。 3、与学生家长和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不够。 在学生的管理方面,与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太少,有时仅凭自己的直观行事,随心所欲缺乏圆润灵活性。与家长的沟通更是减少了很多,往往过于依赖电话沟通,工作作得不细。 二、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简单说,主要是对事业上要求松懈,对工作态度上粗枝大叶,有差不多就行的观念。不能从爱岗敬业的高度严格要求自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思想上有等、懒、靠的情绪。是对自己师德方面要求上放松了尺度。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通过深刻查找剖析,我觉得自己对工作的松懈其实就是在师德上有所放松造成的。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 一是在政治理论素养上下工夫,加强对政策理论水平的提高。加强学习师德先进典型的事迹,严格要求自己,以他人为榜样,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