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

浅论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

摘要: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当时文化、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影响,具有其特殊性,本文认为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伦理方法政治化、伦理方法的传承性、方法途径的内在性、方法使用的强制性四个主要特点。

关键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66-02

我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和

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方法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不同特点。研究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特点,吸收其优秀成果,对新形势下不断完善和发展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伦理方法政治化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点是伦理方法。儒家的伦理方法政治上,主张实施“德政”,坚持“德治”;对民众,采用“道之以德”的教民方法,以“道德教化”为根本,对家族,教以人伦,讲究孝亲;对自己,修身为本,强调克己与内省;对师长、朋友和他人,提倡尊重亲和、讲究修睦。可见,其方法理论是逻辑十分严密的体系。该方法体系还特别强调两个原则:一是强调个人修养、家庭管理和国家治理相结合,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1)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功能 要点:1、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及其理论研究的指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研究如何使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符合现在社会发展要求的学科,是一门旨在认识和改造人的思想的学科,其高度的现实性和应用性决定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方法论作为学科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指南。 从思想教育过程来看,方法论的主要功能具体体现在:意识指导人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二是指导人们有效改造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从方法论本身的角度来看,其指导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方法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保证了方向性和实用性。二是方法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工具。 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完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任务的重要工具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人的思想形成变化发展规律等众多科学规律同视机问题相结合而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方式方法的科学。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称之为“工具科学”。工具本身就蕴含了对事物顾虑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使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产物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正是这样一种基于深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工具”,它以其规范科学、层次鲜明的方法体系结构,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富有长造粒的具体方法报这个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贯彻执行。 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有着很强的理论性,而作为教育实践则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实在性。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呢不形成了一种张力,即理论有转化为方法的需要,实践要求有理性方法的指导。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在斯现在干恒指教育学科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方法的作用更加突出,方法论的研究更加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构建、完善和发展必须得到现代方法论的指导。因此,方法论的研究是推进思想教育学科发展的关键。 2、三个基本的方法:典型教育法:也叫示范教育,它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依据:一是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二是人的需要和社会从众心理。作用: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可以增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要求:一是树立典型要注重客观性。二是树立典型要注重层次性。三是树立典型要注重时代性。 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改正自己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方法。简言之,就是人们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自我反省,是指个人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参照,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检查对照,寻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所谓自我控制,是指个人以社会道德规范为标准,对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言行进行约束。所谓自我改造,是指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批评,促进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完善。 冲突缓解法:针对人们的思想矛盾和行为激化状态,通过建立健全制约机制和渲泄渠道,缓解冲突产生的条件,减少和削弱冲突导致的震荡和破坏而采取的一种应急方法。具体措施:(一)缓解矛盾,防止激化。第一,要瞄准矛盾焦点,及时疏导分流。第二,针对大众心理,理顺对立情绪。(二)寻求有效方法,妥善处理冲突。处理冲突的有效方法包括:“热处理”法、“冷处理”法、隔离法、转移法、调解和限制 3、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类型及其如何应用 一、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战略性决策—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方向、解决全 局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战略性决策是宏观性决策,在比较大的范围和比较长的时间内

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特点

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特点、作用及选用原则 摘要: 正确认识和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是顺利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前提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具有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渗透性与交叉性相统一等特点, 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中最重要、最具有实效性的部分。在选择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时应该做到: 讲求实效性和针对性、注重创新和借鉴、重视方法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 特点; 作用; 原则 正确认识和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顺利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重要前提之一。为此, 必须深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基本涵义、特点和作用, 科学把握选择运用这些方法的原则与要求。只有根据不同实际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具体实施方法, 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为达到认识和改造受教育者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或者说,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目标、完成一定任务,而对受教育者采用的认识方法和实施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主体连接内容与目的、目标、任务,并且实现与客体连接的中介,在实践中常以载体、途径的形式

表现出来。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和方法的关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系,是知和行的关系。方法论是一种从认识论的角度为方法提供指导的理论,方法论研究的是人应当如何了解社会,了解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按照规律进行思想教育的问题。实施方法是方法论指导下的具体的思想教育活动形式,回答怎样做更符合教育规律,怎样做更有效的问题。认识方法和实施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两个层面,前者为后者服务,后者以前者为依据,前者侧重理论,后者侧重实践,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地位作用及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地位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新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理论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不仅把理论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原则进行了可操作性方法方面的转化,使其更具效用性,而且把各种分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了总结、分类、提炼与升华,揭示了各种方法的实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吸收和借鉴了一些现代的科学成果及有关学科的知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在实践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检验方法论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实用性的唯一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工具,一切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内容、目标、任务最终都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实现,它成为抽象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论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价值意义

论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价值意义 【摘要】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强调伦理与政治相结合,主要采用的是教化和修身的方法,特别是以两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为主。继承这一方法体系中的有益成分,有利于我们巩固思想道德社会教化权力,强化自教自律,引导社会风气,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这些方法对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以德治国”有着很大的用处。 【关键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尽管是为古代社会服务的,但其讲道德、重修身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古代道德教化与修身养性方法,在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仍当继承和发扬,而且其中蕴含的当代价值很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学习。 1、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内容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受教育者采用的手段和方式,①它是架设于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之间的桥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可谓是硕果累累,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教化方法 ①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教化方法是指统治阶级用自己的思想体系对教育对象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以使教育对象接受这些思想的一种教育方法。它是社会思想政治品德个体化的方法,主要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传授阶段。 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该首推教化方法。教化方法在原始社会就表现为有生产和生活经验的老人通过口耳相传、观察模仿、以身示范等方法向年轻人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到了奴隶社会,甲骨文中对教化已有记载。如《周礼》记载,周代设大司徒官职专事教化,并规定了大司徒的十二项教化内容。儒家从孔子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教化方式。 纵观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可看出中国古代的教化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有:第一,教育灌输。封建统治者为了传播、灌输儒家思想,便尽力推崇儒学的四书五经,除了编写经书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达到普及儒家伦理道德的目的之外,统治者还兴办学校加强对各级民众的教育灌输。第二,化民成俗。统治者为了将他们的教育思想贯彻下去,除了用灌输的手段之外,还利用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将这些教育思想化为一种无形的氛围,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第三,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儒家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孔子认为,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第四,环境陶冶。中国古代社会教化重视环境对人的品格形成发展的作用,要求教育者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道德氛围,促进社会民众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他认为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必须自觉地把这种环境的影响纳入到教化的重要内容中去。 1.2 修身方法 修身方法是中国儒家所强调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个人道德修养方法。它是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社会化的方法,主要用于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的内化阶段。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要能弘道,非道弘人”。可见,孔子认为人有践行道德的能力,那么人就应该进行道德修养。在《礼记·大学》中有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公式:“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原则 学号0911205821 姓名马丁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就是教育者为了把反映特定阶级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社会意识形态,转化为被教育者个体的经验、品质、评价和行为习惯而采用的方式和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同时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手段。外界的影响能否内化为大学生自身内在的结构状态,关键在于有没有恰当的教育方法。因为即便有了正确的教育目标,有了合理的教育途径和内容,如果没有恰当的教育方法,仍然不可能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方法可以说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途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明显的规定性,在内容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主要是认识和领会;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主要是发现和利用某些途径。方法运用就不同了,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多变的因素。如果说教学工作中“教无常法”体现了教学的创造性,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比教学工作所面临的条件更复杂、更多变。可以说,方法运用得正确,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和目标。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掌握和运用一些符合人们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易于使被教育者接受的方法,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这方面,我们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主要有: 正面教育,以理服人——即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用民主的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在进行说理教育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教育的对象、层次、时机和场合,提高针对性,增强教育实际效果。 关怀体贴,以情感人——即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理服人,而且要以情感人。关心体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情基础,只有作到情真意切、情理交融,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掌握规律,循循善诱——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首先掌握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发展錾变化的规律及教育规律,并循循善诱,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即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因人施教的方法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必须摒弃“通用化”和“一刀切”的方法,提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目的,及其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比较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比较能更好地理解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导向对本国思政教育的深刻认识) 埃德尔指出:“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意味着对本国的哲学进行批判性的探讨和挑战,从而更清楚地分析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及其基础”。 如果比较研究可以得出言之有理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原则,那么在你本国的教育实践中应用并检验这些规律,就会对自己的教育制度有更好的理解。然而如果比较研究不能产生规律或理论,研究他国特定条件下的教育,也可以很好地扩大视野,而不至囿于一国教育的零零碎经验,同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的教育制度。 2.比较能为本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改进或改革作出贡献(从比较中吸取有益营养) 比较可以收到“借鉴”效益。两个事物比较的结果,一个最容易得到的印象,就是谁的长处在哪里。看到别人的长处,就知道应该从对方学习什么,把人家长处移植过来。这种借鉴效益的意义在于可以对别人的长处实行拿来主义,是人类文明成果推广开来。“有选择的教育借鉴”或改革动机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中永恒的主题。 3.有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和原则(促进思政教育学科发展)除了指导实践之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展理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同其它学术领域一样,注重关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模式或趋势,而不是某些特殊问题或现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局限于对别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性研究,或局限于仅仅指出各种教育制度或方法之间的异同点。相反他们总是对这些异同点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对不断出现的模式或趋势进行总结。这些模式或趋势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这些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一方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中,可能会对当代世界在这个领域的若干重点问题的研究取得进展,因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些基础和前提问题将会大有突破。以此比较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有助于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 比较教育特别关心与教育有关的国际问题,由于它使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所以许多从事比较教育的人都把它视为世界和睦开始实现的起点。 埃德尔希望比较教育有助于发展国际主义。这种国际主义的产生不是以情感为基础,而是因为对本国和别国的赞赏性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确信我们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而世界上那些持有不同信仰的人也坚定不移地确信他们的信仰是正确的。在较为复杂的层面上,我们进行比较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上还有另外的信仰和另外的做法。 开展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是什么? 贝瑞德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中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四个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大纲

第一条 为了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进行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工作,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是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第三条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着眼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新型革命军人,引导官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始终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真正做到打得赢、不变质。 第四条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二)贯彻以人为本要求。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坚持启发疏导、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统一,促进官兵全面发展。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军事训练等各项工作中,贯穿到完成多

样化军事任务中,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完成各项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四)注重增强实际效果。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质量效益,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想进步与保持心理健康、加强思想教育与完善政策制度结合起来。 (五)加强实践活动培育。发挥军事训练、部队管理等实践活动具有的特殊思想教育功能,引导官兵在完成任务中培育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 (六)积极推进改进创新。继承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吸纳先进文化,体现时代精神,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第五条 总政治部主管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全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工作。总政治部宣传部归口承办全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工作。 各级政治机关主管本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级司令、后勤(联勤)、装备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工作。各级政治机关宣传部门归口承办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工作。 第六条 各级党委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议教制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原则,确定重要教育任务,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党委书记是管思想、抓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负起领导责任。 第七条 政治委员和政治部(处)主任应当以主要精力抓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调查研究,精心部署安排,进行授课辅导,深入实际指导,切实抓好落实。 政治协理员、政治教导员和政治指导员,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掌握官兵思想,认真备课施教,指导官兵讨论,组织教育活动,进行随机教育。

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比较思想政治学 题目: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 2011级 学号 222011********* 姓名曾华斌 指导老师周琪 成绩 2013年6月30日

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曾华斌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通过这个学期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我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我认为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对本门课程的一些认识、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对我国的启示以及给老师上课提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社会秩序的守护者。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各民族各阶层成员的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阶级社会来讲,更是重中之重。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是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概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仅这一实践活动的实施者代表着一定阶级的阶级意志,而且其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社会主要的意识形态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涵盖了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相区别。’思想政治教育是各个社会的普遍行为。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知识。 一、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些认识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作者以“通观比较”和“专题比较”、“综合比较”的不同方式,论述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并以中国和其他典型国家为例,在翔实的资料分析研究基础上,勾勒出这些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面貌,概括总结了基成功经验和各自的特点。通过比较确定,探过了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它的研究对象范围包括: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去与现状;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方面和个性方面。我们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启示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实启示 姚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摘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沿革,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中一些教育方法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实启示;中国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320(2009)04-0075-02Ancient Chinese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Reality of EnlightenmentYAO Yao(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410004,China)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few thousand years ofdevelopment history,the formation of a more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ome of which teaching methods to our present-da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meaningfulreference.Key words:ancient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ality inspiration;China收稿日期:2009-05-11作者简介:姚遥,女,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湖南农机HUN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2009年7月July.2009第36卷第4期·学术Vol.36 No.4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虽是我党提出的,但它确是人类社会历史不同阶段和不同阶级共有的社会活动,它所包括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普遍社会现象。中国古代社会,包括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原始社会,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中分离出来,而且文字还没有产生,所以教育主要是通过集体生产劳动和原始宗教活动来完成的。公元前21世纪,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出现了阶级,文字也在生产劳动中慢慢产生。奴隶主问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充分利用宗教迷信欺骗和麻痹奴隶和平民,用讲“德政”,建“礼治”的手段来缓和阶级矛盾。进入春秋时期后,教育迅速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伦理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孔孟则是其中就为杰出的代表,他们所创立的儒家思想理论和方法最为系统,所以一直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承袭为统治阶级服务。所以,本文所讲的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就是讲儒家伦理道德教育方法。1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沿革,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里我不可能把所有的方法都列举出来,只选取一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方法列举如下:(1)教育灌输。统治者为了传播儒家思想,使儒家的经典《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得以普及,历代统治者采取了编写和普及蒙书的手段,来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如《三字经》、《女儿经》、《千字文》、《神童诗》、《增广贤文》等等,这些读物均为当时学童的启蒙教材,不管其是否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只要求其奉读铭记,无条件接受。当然,统治者编写的这些读物容易背诵,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使其在民间大量推广流传,从而达到普及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目的。(2)化民成俗。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本地区的为民法式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就会奏报朝廷,以门庭悬挂荣誉匾额大事宣扬以示表彰。树立典范加官进爵,树立牌坊,修建祠堂,建立家谱家规等。通过这些方式营造出统治者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随着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累,形成了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的社会民俗。(3)身教示范。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孔子认为,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教育者应该是伦常的完美体现者,是学生的道德楷模,要以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知来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为学生树立好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案例分析

案例: 小明,今年17岁,高二学生,是一个男生。上课经常迟到,课堂上爱睡懒觉或搞小动作。作业没按时完成,或者马马虎虎随便了事,许多次,各科目的课代表催他教作业,他因为没有完成而与课代表发生冲突。老师也因为他上课睡觉和没完成作业而经常批评他,逐渐地他对一些老师有意见。一提到学习,小明就无精打采,只说没兴趣,就是挨日子混个文凭。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厌学案例。 案例分析: 一、分析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矛盾分析法分析其原因 (1)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思想矛盾 两类不同性质的思想矛盾,一类是敌我的思想矛盾,一类是人民内部的思想矛盾。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人民的内部矛盾上升为社会生活的主题。因此,社会存在的大量思想问题是人民内部的思想矛盾。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思想问题也是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但是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西方的思潮的涌入,稍不留神,功利主义就会膨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就会滋生。特别是大多青少年网络受众,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这些腐朽思想的腐蚀。在这个案例中,通过访问调查法,访问小明身边的同学,以及通过观察法,观察小明对学习内容的反应,特别是政治老师要密切观察小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应。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活动,学习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了统治阶级的意志。通过这些途径的理解,可以知道小明对学习内容并非反感。由此也可以看出小明厌学并非是反对教育,反对学习内容,因此,可以说小明的思想矛盾并非是敌我矛盾,而是人民内部矛盾。总的来说小明的问题就是学习没有积极性,厌学的问题。(2)把握思想矛盾的特性 善于分析和把握思想矛盾的特性,这是深刻认识和正确解决思想矛盾的一个重要环节。分析思想矛盾的特殊性就要着重分析诸思想矛盾中起主要作用从各种思想矛盾客观存在的相互联结、相互关系出发进行分析,可以明白小明的主要思想矛盾是缺乏学习动力,而次要矛盾是与同学(课代表)相处不和睦、与老师发生分歧、以及纪律松散。为此,要解决好缺乏学习动力的主要思想矛盾,也要解决好小明与同学老师不良关系等的次要矛盾。 (二)系统分析法分析其原因 (1)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要素分析 思想信息系统是由一些四线信息的要素所组成,离开了要素就谈不上信息。思想信息要素是思想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思想信息包含了政治教育信息,思想教育信息,道德教育信息,心理教育信息。思想教育信息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信息。社会上也有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这是一个错误价值观。读书混文凭是一种功利价值观,小明则认为读书没什么用,只是一个混个文凭,方便以后找个好的工作而已,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面来说,小明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理教育信息主要包括各种个人心理活动和社会心理活动的信息,如个人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以及社会心理活动的特征、趋势等方面的信息。小明的性格属于情绪型,心境多变,容易冲动。做事也缺少耐心,意志力不够坚强。这些诸多的信息要素互相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都会对小明产生厌学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分析小明的思想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各要素信息。 (2)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环境分析 思想信息系统的环境是指存在于该系统之外的所有其他事物或外部因素。思想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受环境所制约,并同环境之间发生着重要的互相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刘 辉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是纯理论的东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应用和技术层面的东西。而在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又是基础性的东西,它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内涵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2)02-0040-03 一、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的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的认识主要呈现以下状况: 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其代表人物是祖嘉合老师。祖嘉合老师在其著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为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所要通过的基本道路,也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①并指出依据人脑获得各种思想、观念和信息的不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应该包括理论教育、实践教育、传播教育、自我教育等,并通过这些路径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和内容,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仓道来老师。仓道来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没有直接提出“思想政治教育 的途径”这一概念,而是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时提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性方法”。指出“由于人脑种各种思想、观念和信息的获得,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即正规系统的理论教育、亲身经历、群体之间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影响、大众传播和文化娱乐等渠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性方法应包括理论教育方法、实践教育方法、传播教育方法、自我教育方法等。 ② 有的学者在不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的内涵 基础上,直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这类学者以苏振芳为代表。苏振芳老师在其《思想政治教育 学》一书中,分两章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大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有的学者对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行了研究。如祖嘉合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中介绍了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1、课堂教学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2、校园生活的隐蔽性道德教育方式;3、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还有赵康太老师研究了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比如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具象化和实践化途径,英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化、宗教化和校园化途径。 也有的学者从特定的社会条件和特定的教育对象角度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个案分析。徐涛老师在其《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一书中论述了六种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2、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3、大力建设校园文化;4、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5、深入细致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洪禹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指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要更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收稿日期]2011-11-02 [作者简介]刘辉(1985.10—),男,汉族,山东省金乡县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①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8.②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6. 第15卷·第2期 2012年4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Vol .15,No.2Apr .2012 40

整理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结构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一、涵义 1、方法与方法论 (1)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 它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具有主客体的统一性、中介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2)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的学说和理论。方法论以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形成、变 化和发展的规律、性质、作用、特点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及运用等问题。 (3)区别联系:联系——方法是方法论的原材料和基础,方法论又反过来给各种方法以指导。 区别——质的不同,方法论是众多具体方法的共同性的升华;只有在一定的观点、原理指导下所形成的系统化、条理化、体系化的方法,才能成为方法论。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方法论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 题,采用的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一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二是研究该方法的联系规律;三是研究该方法的具体规律;四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思 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学科理论基础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 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知识借鉴 第一种是既有部分教育内容交叉,又可以直接引入某些教育方法的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等;第二种是借鉴学科的某些理论及方法进行移植,如教育学、系统学等。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与特点 一、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研究指明方向;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任务的工具;是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方式。 二、特点: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用性和规范性的统一;渗透性和交叉性的统一。 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结构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层次结构 第一层是哲学方法论,最普遍最一般的方法;第二层是一般科学方法,是具体学科的共同方法, 即通用方法;第三层是具体学科的科学方法,各门学科专有的方法。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操作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艺术和技巧。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建构 纵向发展结构;横向体系结构(认识方法、工作方法、调节评估方法)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特点:伦理方法的传承性、教育方式的内在性、使用方法的强制性。 二、主要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知识复习要点

导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一、当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看法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失范的主要原因 1、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滞后性(思想活动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力量削弱(教育者问题) 3、环境发生变化(环境问题) 4、人们的价值取向扭曲(教育对象问题) 四、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后果 1、出现道德失范现象 2、出现教育薄弱环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 一、几个概念的区别 1、政治工作: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2、思想工作: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的思想,改变其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补:思想工作可分为政治性的思想工作和非政治性的思想工作。不是所有的思想工作都是政治工作。如非政治性思想问题的解决主要是思想工作的任务,而主要不是政治工作的任务。也不是所有的政治工作都是思想工作。如组织工作、纪检工作等只是政治工作,而不是思想工作。 3、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性思想工作与思想性政治工作的总称。 二、理解这个概念要注意三点: 1、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政治工作的全部,主要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活动,即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或曰思想性的政治工作。 2、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思想工作的全部,而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或曰政治性的思想 工作。 3、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是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的简单相加,而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 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和融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行为发展变化规律,以及进行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的特殊矛盾 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品德和行为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和行为水准的矛盾。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案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案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未成年人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始终关注和重视的课题之一。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是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为了推进我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力争经过一至二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建立和形成我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我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际,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我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一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二是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三是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四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五是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六是坚持普遍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七是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二、组织领导机构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学院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院长和主管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主管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学院党政办主任、学生工作处处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各党总支书记、教务处、“两课”部、院团委、院工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院紧密配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三、目标任务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党的观念、社会主义观念,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完整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阅读版)

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它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具有主客体的统一性、中介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方法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是客观的,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辩证性,它是由客体的特性决定的:1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2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学说和理论.方法论一般指哲学方法论,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在科学研究中,方法论也特指某一学科所采用的研究方式和方法的综合. 方法论与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是:方法是方法论的原材料和基 础,方法论又反过来给各种方法以指导. 二者的区别是:1方法论是众多具体方 法的共同性的升华,二者有质的不同2 只有在一定的观点、原理指导下所形成 的系统化、条理化、体系化的方法,才能 成为方法论. 方法论和世界观是辩证统一、不可分离 、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方法论是世界 观的运用,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1世 界观决定方法论2方法论反作用于世界 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对受教育 者在思教过程中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和 工作方法,或者说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 的目的对受教育者采用的手段和方式 思教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 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 场问题,采用的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科 学体系,简言之,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的理论体系. 思教方法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 系:思教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 具体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思想 政治教育活动,就是思教方法论. 思教方法论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思想 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人们 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争取最 佳教育效果的规律第一,就思想政治教 育方法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第二,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联系规律.第 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规律. 第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 势.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是随意而定 的,必须于一定的教育内容、客体和环境 相适应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相互联系 和变化发展的3既有横向联系性,又有 纵向发展性 思教方法论研究的主要问题:1研究思 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 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是凭空产生的, 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研究这一规律,主 要是为了掌握和运用规律,更有效地开 展思想政治教育2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的联系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 多种多样的,各种方法之间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3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的具体规律.就某一具体方法来说, 1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及影响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范文浩 年级:2013级 学号:1310170305051196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及影响 范文浩 摘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商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教育方法内容丰富,但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教化方法和自我修养方法两方面,主要特点是:教育方法的伦理化和强制性;肯定主体自觉与自我修养;强调知行合一;重视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等,这些特点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批判地分析和借鉴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方法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古代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只是统治者从维护其自身根本利益出发,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的成员,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进而形成了最初的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从而使得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与政治统治密不可分,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一大鲜明特点。这些理论与方法都是古代的学者或是有影响力的人们自己先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在传授他人,流传下去。主要以儒家的思想为代表,以“修身为本”的教育途径对大众灌输儒家的思想,推崇仁德。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特点,吸收其优秀成果,对新形势下不断完善和发展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进行思考与归纳,以辩证的眼光,客观分析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从中找到有益的启示并古为今用。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纵观我国五千年封建文明,思想政治教育硕果累累,方法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进行理论教育灌输。统治者为了传播儒家思想,使儒家的经典《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得以普及,历代统治者采取这种方法来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而统治者也会编写一些读物,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使其在民间大量广为流传,从而达到普及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目的。 第二,教化百姓,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本地区的为民法式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就会奏报朝廷,以门庭悬挂荣誉匾额大事宣扬以示表彰,并且树立为典范加官进爵。通过这些方式营造出统治者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了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的社会民俗。 第三,树立理想榜样,身教示范。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者应该是完美的体现者,是学生的道德楷模,要以对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识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为学生树立好典范,以此实现道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