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综合练习题

第七章综合练习题
第七章综合练习题

第七章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①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②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③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④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2.抽样调查所特有的误差是()

①由于样本的随机性而产生的误差②登记误差

③系统性误差④①②③都错

3.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①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②调查的目的不同

③调查的单位不同④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

4当可靠度大于0.6827时,抽样极限误差()

①大于抽样平均误差②小于平均误差

③等于抽样平均误差④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关系依样本容量而定

5.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①纯随机抽样②类型抽样③整群抽样④等距抽样

6.当总体单位不很多且各单位间差异较小时宜采用()

①类型抽样②纯随机抽样③整群抽样④两阶段抽样

7.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

①可以避免的②可避免且可控制

③不可且无法控制④不可避免但可控制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越多,则()

①系统误差越大②系统误差越小

③抽样误差越大④抽样误差越小

9.假定10亿人口大国和100万人口小国的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设计者,则抽样误差()

①两者相等②前者大于后者

③前者小于后者④不能确定

10.某地有2万亩稻田,根据上年资料得知其中平均亩产的标准差为50公斤,若以95.45%的概率保证平均亩产的误差不超过10公斤,应抽选()亩地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

①100 ②250 ③500 ④1000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①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②把握程度大小

③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④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⑤以上都对

2.抽样调查适用于下列哪些场合()

①不宜进行全面调查而又要了解全面情况②工业产品质量检验

③调查项目多、时效性强④只需了解一部分单位的情况

⑤适用于任何调查

3.确定样本容量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①极限误差大小②全面性检验

③取样方式④抽样的组织形式

⑤被研究标志变异程度

4.区间估计中总体指标所在范围()

①是一个可能范围②是绝对可靠的范围

③不是绝对可靠的范围④是有一定把握程度的范围

⑤是毫无把握的范围

5.概率度是指( )

①置信概率 ②以抽样平均误差为单位 ③是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绝对误差范围

④表示极限误差是平均误差的几倍 ⑤是表明抽样估计可靠程度的一个参数

三、计算题

1.某地区为了解职工家庭的收入情况,从本地区3000户家庭中,按不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300户职工家庭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

(1误差为多少?

(2)若又从抽样资料知,月平均收入在800元以上的户数的比重为20%,故月收入在800元以上成数抽样平均误差为多少?

2.已知某种球体直径服从x ~N (),未知,某位科学家测量到的一个球

体直径的5次记录为:6.33,6.37,6.36,6.32和6.37厘米,试估计。

3.对某一选举区内随机抽取的100位选民的民意调查表明,他们中的55%支持某位候选人,求所求选民中支持这位候选人的比例(a )95%,(b )99%,(c )99.73%的置信区间。

4.某土畜进出口公司出口一种名茶,抽样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1)确定每包重量的极限误差;(2)估计这批茶叶的重量范围,确定是否达到规格重量要求。

5.对一批成品按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抽选200件,其中废品8件,又知道抽样单位数是成品总量的1/20,当概率为0.9545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5%?

6.某汽车制造厂为了测定某种型号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随机抽取16只作为样本进行寿命测试,计算出轮胎平均寿命为43000公里,标准差为4120公里,试以95%的置信度推断该厂这批汽车轮胎的平均使用寿命。

7.对生产某种规格的灯泡进行使用寿命检验,根据以往正常生产的经验,灯泡使用寿命标准差σ=0.4小时,而合格品率90%,现用重复抽样方式,在95.45%的概率保证下,抽样平均使用寿命的极限误差不超过0.08小时,抽样合格率的误差不超过5%,必要的抽样平均数应为多大?

8.某工厂生产的铁丝抗拉力服从正态分布,且知其平均抗拉力服从正态分布,为570公斤,标准差为8公斤。现在由于原材料更换,虽然认为标准差不会有变化,但不知平均抗拉力是否与原来一样,现从生产的铁丝中抽取10个样品,得平均抗拉力=575公斤,能否认为平均抗拉力无显著变化?(α=0.05)

9.某地区居民月收入服从正态分布,现随机抽取10户家庭,测得他们的月收入分别为:

2σμ,2σμ和σ

μ和x

3640元、2800元、500元、382元、366元、350元、360元、320元、290元、250元,能否认为该地区居民的月收入为920元(α=0.05)。

10.对某电池生产厂家所生产的某种型号电池进行电流强度检验,随机从中抽取400只电池,得平均电流强度为5.46安培,标准差0.40安培。问能否认为这一批的平均电流强度不超过5.5安培(α=0.05)。

第七章 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②

2、①

3、①

4、①

5、③

6、②

7、④

8、④

9、③ 10、①

二、多项选择题

1、①②③④⑤

2、①②③

3、①②③④⑤

4、①③④

5、②④⑤

三、计算题

1.

(元)

2.答案: (厘米)

(厘米)

3.答案: a :总体比例P 的95%的置信限为:

同理: b :

c :

4.答由表2资料计算得:

n=100>50 F (t )=0.9973 t =3

所以,3×0.087=0.26(克)

这批茶叶的平均重量为150.3±0.26克,因此,可以认为这批茶叶达到了规格重量要求。 5.根据样本资料得:

.11)3000

3001(300

40400=-

=

x μ%19.2)3000300

1(3008.02.0)1()1(=-?=

--≈

N

n

n p p p μ34.6=μ2345.0=σ10.055.010045

.055.096.155.0)1(96.1±=??±=-?

±n P P P 13.055.0±15.055.0±(克),=克,=087.076.03.1502

2

==

n S

S X x μ=

=X X t μ?

所以,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为(4%±2.7%),即(1.3%,6.7%)。因此,不能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5%。

6.由于n =16<30,这属于小样本,需要利用t 分布进行估计,查t 分布表知:t =2.131

,即在95%的置信度下,可推断这批汽车轮胎平均

寿命为公里之间,即40733.04-45266.96公里。

7.解:

根据题意,为使灯光使用寿命不超过0.08小时,则要抽取:

若要使其抽样合格率的极限误差不超过5%,则必要的抽样单位数为:

n 与呈反比,为了使不超过规定的范围,应选144只灯泡加以检验,以满足共同的要求。

8.解:据题意进行平均抗拉力的双侧检验: H 0:μ0=570,H 1:μ≠570

由于

即计算出的U 值在5%的概率下居然落入拒绝域,因此拒绝H 0,不能认为更换材料后的铁丝抗拉力仍为570公斤。

9.解:根据题意知:x~N (μ,σ2) H 0:μ=920, H 1:μ≠920

027

.00135.020135.0114200

81==)-()-(=

?==?==

p p p t N

n

n P P n

n P μμ8.106312

==

-n S

x μ96

.22668.1063131.2===???x x t μX X ?±(只)

==

10008

.04.02222221≥??p

t n σ(只)

=)-(=14405.01.09.0212

2222≥???p p p t n p x 、??p

x 、?

?055.210

8

570

575=-=

-=

n

x U σ

μ

96

.12

=αμ96

.1055.22

=>=αμU 00979.010

03.1228920

8.923)

(03.12281

)(2

=-=-=

=--∑=

n

s x T n x x s i μ元

因为故不能否定H 0,可认为该地区居民的月平均收入为920元。

10.解:根据题意,这是一个总体分布情况未知,大样本的均值检验,因此可构造如下假设:

H 0:μ≤5.5 H 1:μ>5.5

因为

,故不能拒绝H 0

,这一批电池的平均电流强度不超过

5.5安培。

第八章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程度越高,则相关系数值( ) ①越接近于∞ ②越接近于-1 ③越接近于1 ④越接近于-1或1 2.已知变量x 与y 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指出下列回归方程中哪一个肯定是错误的( )

①=–10-0.8x ②=100-1.5x ③=–150+0.9x ④=25-0.7x

3.当所有观察值y 都落在回归直线=a+bx 上,则x 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 )

①r=1 ②–1

5.在回归方程=a+bx 中,回归系数b 表示( )

①当x =0时y 的期望值

②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变动总额 ③y 变动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变动量 ④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变动量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相关关系的有( )

①压力与压强 ②现代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③圆的半径与圆的面积 ④身高与体重 ⑤机械化程度与农业人口

2.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属于( ) ①正相关 ②单相关 ③负相关 ④复相关 ⑤完全相关

3.在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中( ) ①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只能计算一个 ②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可以计算两个 ③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只能配合一个

④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随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不同,可能配合两个

2622

.21)(2

=-n t α)

(12-

.1400

4011

.05.546.5-=-=-≈n

s x U μ9945.1645.1-=>=U αμy ?y ?y ?y ?y ?y ?

⑤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均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无关

4.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①现象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②相关系数r必须等于1

③相关现象必须均属于随机现象

④现象间存在着较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

⑤相关数列的项数必须足够多

5.在回归分析中,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两个变量必须是()

①一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②均为随机变量

③对等关系④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是可控变量

⑤不对等关系

三、简答题

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2.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四、计算题

1.某地高校教育经费(x)与高校学生人数(y)连续六年的统计资料如表1:

①建立回归直线方程

②估计教育经费为500万元的在校学生数。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y)与该商品的价格(x)有关,现对给定时期内的价格与需求量进行观察,得到表2所示的一组数据。

①计算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

②拟合需求量对价格的回归直线。

③确定当价格为15元时,需求量的估计值

3.某公司所属8个企业的产品销售资料如下表3:

①计算产品销售额与利润额之间的相关系数。

②确定利润额对产品销售额的直线回归方程。

③确定产品销售额为1200万元时利润额的估计值。

第八章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④

2、③

3、③

4、④

5、④

二、多项选择题

1、②④⑤

2、②③

3、①④

4、①③④⑤

5、①④⑤

三、计算题

1、(1)b=0.0955

a=-17.91

y=-17.91+0.0955x

(2)在教育经费为500万元时,在校学生数为y=-17.91+0.0955×500=29.84(万人)2、(1)r=-0.8538

(2)b=-3.1209 a=89.74

(3)x=15 时,y=89.74-3.1209×15=42.93(吨)

3、(1)r=0.9934

(2)b=0.0742 a=-7.273

(3)x=1200时,y=-7.273+0.0742×1200=81.77(万元)

2020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第七章测试卷

第七章测试卷 姓名: 学号: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30分) 1、下列数据中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 A .某市政府位于北京路32号 B .小明住在某小区3号楼7号 C .太阳在我们的正上方 D .东经130°,北纬54°的城市 2、如图,点A 的坐标为( ) A.(3,4) B.(4,0) C.(4,3) D.(0,3) 3、若点A (m ,n )在第三象限,则点B (|m |,n )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y )满足42-x +(y+3)2=0,则点P 坐标为( ) A .(2,-3) B .(-2,3) C .(2,3) D .(2,-3)或(-2,-3) 5、已知点P 位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轴右侧,距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轴3个单位长度,位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轴上方,距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轴4个单位长度, 则点P 坐标是( ) A 、(-3,4) B 、(3,4) C 、(-4, 3) D 、(4,3) 6、如果P (a+b, ab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 (a,-b) 在第__象限.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 ,y )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得到的点是( ) A 、(x+a ,y+b ) B 、(x+a ,y-b ) C 、(x-a ,y+b ) D 、(x-a ,y-b) 8、经过两点A (2,3)、B (-4,3)作直线AB ,则直线AB ( ) A 、平行于x 轴 B 、平行于y 轴 C 、.经过原点 D 、无法确定 9、将△ABC 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上-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 ) A 、将原图形向x 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B 、将原图形向x 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C 、将原图形向y 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D 、将原图形向y 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10、在坐标系中,已知A (2,0),B (-3,-4),C (0,0),则△ABC 的面积为( ) A 、4 B 、6 C 、8 D 、3 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30分) 11、第三象限内的点P (x,y),满足5=x ,92 =y ,则P 点的坐标是 12、点M (2,-3)到x 轴的距离是______ 13、如果点P (x 2-4,y+1)是坐标原点,则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4、边长为300m 的正方形广场四个顶点的四家商场,若商场A (150,150),商场C (-150,-150),那么商场B 、D 的坐标分别为: 15、点P(3m+1,2m-5)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m= 16、已知点A 在x 轴上方,到x 轴的距离是3,到y 轴的距离是4,那么点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 17、已知点A (-1,b +2)在坐标轴上,则b =________. 18、已知点P (-3,4)和Q (-3,6),则经过P 、Q 两点的直线与x 轴 ,与y 轴 19、?ABC 上有一点P (0,2),将?ABC 先沿x 轴负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沿y 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

第七章综合练习题

第七章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①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②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③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④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2.抽样调查所特有的误差是() ①由于样本的随机性而产生的误差②登记误差 ③系统性误差④①②③都错 3.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①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②调查的目的不同 ③调查的单位不同④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 4当可靠度大于0.6827时,抽样极限误差() ①大于抽样平均误差②小于平均误差 ③等于抽样平均误差④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关系依样本容量而定 5.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①纯随机抽样②类型抽样③整群抽样④等距抽样 6.当总体单位不很多且各单位间差异较小时宜采用() ①类型抽样②纯随机抽样③整群抽样④两阶段抽样 7.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 ①可以避免的②可避免且可控制 ③不可且无法控制④不可避免但可控制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越多,则() ①系统误差越大②系统误差越小 ③抽样误差越大④抽样误差越小 9.假定10亿人口大国和100万人口小国的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设计者,则抽样误差() ①两者相等②前者大于后者 ③前者小于后者④不能确定 10.某地有2万亩稻田,根据上年资料得知其中平均亩产的标准差为50公斤,若以95.45%的概率保证平均亩产的误差不超过10公斤,应抽选()亩地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 ①100 ②250 ③500 ④1000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①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②把握程度大小 ③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④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⑤以上都对 2.抽样调查适用于下列哪些场合() ①不宜进行全面调查而又要了解全面情况②工业产品质量检验 ③调查项目多、时效性强④只需了解一部分单位的情况 ⑤适用于任何调查 3.确定样本容量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①极限误差大小②全面性检验 ③取样方式④抽样的组织形式 ⑤被研究标志变异程度 4.区间估计中总体指标所在范围() ①是一个可能范围②是绝对可靠的范围 ③不是绝对可靠的范围④是有一定把握程度的范围 ⑤是毫无把握的范围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拥有了许多有理数的知识财富!下面这套试卷是为了展示你在本章的学习效果而设计的,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言弃,就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定要沉着应战,细心答题哦!本试卷共120分,用100分钟完成, 一、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52- 的绝对值是 ,52-的相反数是 ,5 2 -的倒数是 . 2、某水库的水位下降1米,记作 -1米,那么 +1.2米表示 . 3、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5与4.5两点的距离是 . 4、已知|a -3|+ 24)(+b =0,则2003 )(b a += . 5、已知p 是数轴上的一点4-,把p 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再向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p 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 6、最大的负整数与最小的正整数的和是_________ 。 7、() 1 -2003 +() 2004 1-= 。 8、若x 、y 是两个负数,且x <y ,那么|x | |y | 9、若|a |+a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0、若|a |+|b |=0,则a = ,b =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你的选择答案填在下表中.) 1 A 0 B -1 C 1 D 0或1 2、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 A 8 B 7 C 6 D 5 3、计算:(-2)100+(-2)101 的是( ) A 2100 B -1 C -2 D -2100 4、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 )A 负 B 非正数 C 非负数 D 正数

(完整版)模拟电路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习题与思考题 ◆◆ 习题 7-1 在图P7-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R 1=R 2=R 5=R 7=R 8=10k Ω,R 6=R 9=R 10=20k Ω: ① 试问R 3和R 4分别应选用多大的电阻; ② 列出u o1、u o2和u o 的表达式; ③ 设u I1=3V ,u I2=1V ,则输出电压u o =? 解: ① Ω=Ω==k k R R R 5)10//10(//213,Ω≈Ω==k k R R R 67.6)20//10(//654 ② 1111211010I I I o u u u R R u -=-=- =,2226525.1)2010 1()1(I I I o u u u R R u =+=+=, 2121217932)5.1(10 20 )(I I I I o o o u u u u u u R R u +=---=-- = ③ V V u u u I I o 9)1332(3221=?+?=+=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差分输入比例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三种比例电路的输入输 出关系。 ◆◆ 习题 7-2 在图P7-2所示电路中,写出其 输出电压u O 的表达式。 解: I I I I o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1[()()1(4 5124 512 ++=--+ =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 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3 试证明图P7-3中,)(1122 1 I I o u u R R u -= )+( 解: 11 2 1)1(I o u R R u + = ))(1()1()1()1()1()1(122 122112122111221221121I I I I I I I o o u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R R u R R u R R u -+=+++ -=+++-=++- =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反相输入和同相输入比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 习题 7-4 在图P7-4所示电路中,列出u O 的表达式。 解: 反馈组态应为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因此有uu uf F A &&1= I o R R I o uf uu u R R u u R R u R R R R R A R R R F )1()1(11 7373737373313+=???→?+=?+=+=?+==若&&

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综合测试卷

沙州中学第七章《力》综合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产生弹力B.拉力不属于弹力 C.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D.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2.托起下列哪一个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1N() A.一袋方便面B.一张学生用板凳C.一枚大头针D.一块砖 3.我国“嫦娥工程”将实现落月探测。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只相当于地球上的1/6。在月球上,你认为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A.利用降落伞降落,以确保安全落月B.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C.听到月球车行驶发出的声音D.轻易地将60kg的物体举起 4.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5.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推水,于是运动员就前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B.手和脚对水有一个推力,方向向后,则水对手和脚就有一个方向向前的推力 C.水只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 D.手和脚对水的推力和水对手和脚的力相互抵销 6.“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其中的道理是() A.鸡蛋主动碰的石头B.鸡蛋受到的力比石头受到的力大 C.鸡蛋受到力的作用,石头没受到力的作用D.两者受到的力大小相等只是鸡蛋易碎7.关于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C.用力压桌子,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 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它的弹性很好 8.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没有物体,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B.只要有受力物体就行,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C.只要存在施力物体就行,有没有受力物体是没有关系的 D.一定既有受力物体,又有施力物体,离开物体谈不上作用,就没有力了 9.对弹簧测力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值就是它的最大测量值 C.弹簧测力计的准确程度可以从刻度盘上所标的最小数值看出来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小明对弹力的认识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弹力仅仅是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力吸引力 B.在弹性限度以内,弹簧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C.锻炼身体用的弹簧拉力器挂满弹簧后,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小 D.在运动场上撑杆跳高运动员用的撑杆,利用了撑杆受力时所产生的弹性形变 11.仔细观察每个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自制弹簧测力计时,量得弹簧原长5cm,当弹簧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则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

第七章综合能力测试题

第七章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六盘水中考)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 mm B.飞机正常飞行的速度约为60 km/h 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 g D.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 N 2.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去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桨B.湖水C.同学D.龙舟 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几种现象:①撑杆跳高运动员将撑杆压弯;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③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小动物;④苹果受重力作用加速下落。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4.“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某人要去南方办事,却赶着马车往北方跑,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它说明了() A.力的大小相同,作用效果不同B.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C.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D.以上三个方面均有 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6.如图所示,运动员用网球拍击打飞过来的网球时,网球拍击打网球的力应该() A.比球撞击球拍的力更早产生 B.与球撞击球拍的力同时产生 C.大于球撞击球拍的力 D.小于球撞击球拍的力 7.如图所示,关于游泳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B.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C.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 D.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和水对运动员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图中表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 A.F1B.F2 C.F3D.F4 9.小明游览古迹文笔塔时,利用一根细棉线和一个小铁球,对一根立柱是否竖直展开了实验探究,现象如图甲、乙所示。相对于立柱底端而言,该立柱顶端() A.略向东南方向倾斜 B.略向西南方向倾斜 C.略向西北方向倾斜 D.略向东北方向倾斜

第二章综合测试卷

第二章综合测试卷 A.{x|x>-1} B.{x|x<1} C.{x|-10得x<1,则集合M={x|x<1},由1+x>0得x> A.|a|<1 B.1<|a|<2 【答案】C

5.下列函数f(x)中,满足“对任意x1,x2∈(0,+∞),当x1b>c B.a>c>b C.b>a>c D.c>a>b 【答案】B 【解析】因为a>1,b,c都小于1且大于0,故排除C,D;又因为b,c都是以4为底的对数,真数大,函数值也大,所以b

A .-1 B .1 C .2 D .3 【答案】D 【解析】f (x )的图象在直线x =-1和x =a 之间为平行于x 轴的线段,在x =-1和x =a 两侧为斜率-2和2的射线,所以要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只需x =-1和x =a 关于直线x =1对称,故-1+a 2=1,∴a =3. 8. 设f (x ),g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h (x )=f (x )+g (x ),则“f (x ),g (x )均为偶函数”是“h (x )为偶函数”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 C .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答案】B 【解析】对于?x ∈R ,f (-x )=f (x ),g (-x )=g (x ), h (-x )=f (-x )+g (-x )=f (x )+g (x )=h (x ), 所以h (x )是偶函数. 又h (x )=x 2=(x 2-x )+x ,设f (x )=x 2-x ,g (x )=x , 则h (x )是偶函数,但f (x )不是偶函数. ∴“f (x ),g (x )均为偶函数”是“h (x )为偶函数”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9.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f (x )可能是( )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七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讲课教案

第七章固体的结构与性质 思考题 1.常用的硫粉是硫的微晶,熔点为11 2.8℃,溶于CS2,CCl4等溶剂中,试判断它属于哪一类晶体?分子晶体 2.已知下列两类晶体的熔点: (1) 物质NaF NaCl NaBr NaI 熔点/℃993 801 747 661 (2) 物质SiF4SiCl4SiBr4 SiI4 熔点/℃-90.2 -70 5.4 120.5 为什么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 而且熔点递变趋势相反? 因为钠的卤化物为离子晶体,硅的卤化物为分子晶体,所以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离子晶体的熔点主要取决于晶格能,NaF、NaCl、NaBr、NaI随着阴离子半径的逐渐增大,晶格能减小,所以熔点降低。分子晶体的熔点主要取决于分子间力,随着SiF4、SiCl4、SiBr4、SiI4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力逐渐增大,所以熔点逐渐升高。

3.当气态离子Ca2+,Sr2+,F-分别形成CaF2,SrF2晶体时,何者放出的能量多?为什么?形成CaF2晶体时放出的能量多。因为离子半径r(Ca2+)NaCl。所以NaF的熔点高于NaCl。 (2)BeO的熔点高于LiF;由于BeO中离子的电荷数是LiF 中离子电荷数的2倍。晶格能:BeO>LiF。所以BeO的熔点高于LiF。 (3)SiO2的熔点高于CO2;SiO2为原子晶体,而CO2为分子晶体。所以SiO2的熔点高于CO2。 (4)冰的熔点高于干冰(固态CO2);它们都属于分子晶体,但是冰分子中具有氢键。所以冰的熔点高于干冰。 (5)石墨软而导电,而金刚石坚硬且不导电。石墨具有层状结构,每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层与层之间作用力较弱,同层碳原子之间存在大π键,大π键中的电子可以沿着层面运动。所以石墨软而导电。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采用SP3杂化,属于采用σ键连接的原子晶体。所以金刚石坚硬且不导电。

第七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知识分享

第七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15 X 2分=30分) 1.有下列说法:①只有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B. 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 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8. g=9.8N/kg的正确理解是() A.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力是9.8N C. 在地球上,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D. 2.当一个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是() A.都相同B 作用点相同C 大小相同D大小、作用点相同9.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的中心 B. C.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 重心就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如图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示意图。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关() A.F=F2 C. F i v F2 B. F 1 > F2 D.无法确定 10. 2012年6月16日,我国发射了“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 对接并进行了一些实验,为中国航天史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飞船在轨道上 正常飞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 面上一样正常进行() A.用刻度尺测长度 B. 用天平测质量 C.用手表测时间 D. 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4.下列叙述中手作为受力物体的是() 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 B.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 C.手将石块举高 D.手将铁丝弄弯 5.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D.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1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 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5.0N。贝U物体的重 力()H A. 一定等于5.0N 閔 B. —定大于5.0N 币: C. 一定小于5.0N D. 不一定小于5.0N 1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A.玻璃杯掷到墙上仍完好无损 B.高处的水不会往低处流 C. “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D.灰尘飞扬后不会落回地面 6 : 5,甲的重力为588N,贝U乙的质量和重力是 6.如图所示中的小孩正在玩蹦蹦杆游戏。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压缩弹簧,弹簧缩短,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 弹簧伸长,小孩上升,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 下降时小孩对弹簧有力的作用,弹簧对小孩没有力的作用 D. 上升时弹簧对小孩有力的作用,小孩对弹簧没有力的作用13.甲、乙两人的质量之比是 () A.490kg 、490N C. 50kg、50N B. 72kg D. 50kg 、705.6N 、490N 7.几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拉直。则()14.(多选)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 1kg=9.8N 以上说法都可以

资产评估第七章综合练习题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丁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申( )是评估无形资产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 A·收益法B·成本法C·市场法D·市场法和成本法2·进行无形资产评估,首先要明确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下列选项中,不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的是( )。 A·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B·机会成本 C·同行业同类无形资产之间的竞争D·市场供需状况 3·下列无形资产中属于不可确指无形资产的是( )。 A·商标权B、专利权C·商誉D·专有技术4·对外购无形资产,可以根据( )及该项资产具有的获利能力评定重估价值。 A·生产成本B·现时取得成本C·预计价格D·折余价值5·下列公式中能够成立的是( )。 A·销售收入分成率二销售利润分成率干销售利润率 B·销售收入分成率二销售利润分成率X(l十销售利润率) C·销售利润分成率二销售收入分成率X销售利润率 D·销售利润分成率二销售收入分成率干销售利润率 6·某发明专利权已使用了6年,尚可使用4年,目前该无形资产的贬值率为( )。 A·25% B·60% C·40% D·50% 7·企业存在不可确指的资产,分别按单项评估加总的方法和整体评估的方法所得到的企业评估结果会有一个差额,这个差额通常被称作( )。 A·无形资产B营业外收入C·专营权D,商誉 8·无形资产评估是对其( )的评估。 A·机会成本B获利能力C·实体价值D·现时取得成本9·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 )。 A·收益法是唯一的方法B·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都可以用 C·只能采用收益法和市场法D·只能采用收益法和成本法 10·采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时采用的折现率应包括( )。 A·资金利润率、行业平均利润率B银行贴现率 C超额收益率、通货膨胀率D·无风险利率、风险报酬率和通货膨胀率11·用来协助计算机用户开发软件的工具性软件是( )。 A·系统软件B·应用软件C·支撑软件D·办公软件12·按( )分类,可以将商标分为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 A·商标的表现形式B商标是否具有法律保护的专用权 C·商标的不同作用D·商标的构成 13·无形资产包括自创和外购无形资产,这种分类是按( )标准进行的。 A·获利能力B有无法律保护C取得方式D·使用权大小14·某企业的预期年收益额为20万元,给企业的各单项资产的重估价值之和为80万元,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为20始,以此作为适用本金化率计算出的商誉价值为( )。 A·75万元B·l2万元C·20万元D·45万元15·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 )。 A·10年B·l5年C·20年D·30年16·由于无形资产转让后加剧了市场竞争,在该无形资产的寿命期间,转让无形资产的机会成本通常表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综合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综合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方程中,常数项为零的是() A.x2+x=1 B.2x2-x-12=12; C.2(x2-1)=3(x-1) D.2(x2+1)=x+2 2.下列方程:①x2=0,②-2=0,③2+3x=(1+2x)(2+x),④3-=0, ⑤-8x+1=0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3.把方程(x-)(x+)+(2x-1)2=0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A.5x2-4x-4=0 B.x2-5=0 C.5x2-2x+1=0 D.5x2-4x+6=0 4.方程x2=6x的根是() A.x1=0,x2=-6 B.x1=0,x2=6 C.x=6 D.x=0 5.方2x2-3x+1=0经为(x+a)2=b的形式,正确的是() A.; B.; C.; D.以上都不对 6.若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56,则它们的和是() A.11 B.15 C.-15 D.±15 7.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中无实数根的是() A.-x2=2x-1 B.4x2+4x+=0; C.D.(x+2)(x-3)==-5

8.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已知第一季度的总营业额共100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则由题意列方程应为() A.200(1+x)2=1000 B.200+200×2x=1000 C.200+200×3x=1000 D.200[1+(1+x)+(1+x)2]=100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它的一次项系数是______. 1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c=0有实数解的条件是 __________. 11.用______法解方程3(x-2)2=2x-4比较简便. 12.如果2x2+1与4x2-2x-5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为________. 13.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kx-4)-x2+6=0没有实数根,那么k的最小整数值是__________. 14.如果关于x的方程4mx2-mx+1=0有两个相等实数根,那么它的根是_______. 15.若一元二次方程(k-1)x2-4x-5=0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6.某种型号的微机,原售价7200元/台,经连续两次降价后,现售价为3528元/台,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32分) 17.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每小题5分,共15分) (1)5x(x-3)=6-2x;(2)3y2+1=;(3)(x-a)2=1-2a+a2(a是常数) 18.(7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n=0的一个解是2,另一个解是正数,而且也是方程(x+4)2-52=3x的解,你能求出m和n 的值吗?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网络安全 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 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 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中断(),篡改(),伪造()。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进行各种处理。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 延迟这些。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 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而不干扰信息流。即使这些数据对 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 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这种被 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 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

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 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 (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 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2)拒绝服务:( )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 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3)访问控制:()也叫做存取控制或接入控制。必须对接入网络的权限 加以控制,并规定每个用户的接入权限。 (4)流量分析:通过观察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 身份,研究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这种被动攻击又 称为流量分析()。 (5)恶意程序:恶意程序()通常是指带有攻击意图所编写的

第七章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知识分享

第七章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A.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B.弦对箭的推力 D.地球对月球的吸引 力 C.熊猫对竹子的拉 力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15×2分=30分) 1. 有下列说法:①只有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 有力的作用;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当一个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一 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是() A.都相同 B作用点相同 C大小相同 D大小、作用点相同 3. 如图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示意图。那么,这 两个力的大小关( ) A.F=F 2 B. F 1 >F 2 C. F 1<F 2 D. 无法确定 4. 下列叙述中手作为受力物体的是() 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B.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 C.手将石块举高D.手将铁丝弄弯 5. 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6. 如图所示中的小孩正在玩蹦蹦杆游戏。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压缩弹簧,弹簧缩短,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 弹簧伸长,小孩上升,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 下降时小孩对弹簧有力的作用,弹簧对小孩没有力的作用 D. 上升时弹簧对小孩有力的作用,小孩对弹簧没有力的作用 7. 几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拉直。则() A. 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 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 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 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8. g=9.8N/kg的正确理解是() A. 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力是9.8N B. 1kg=9.8N C. 在地球上,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D. 以上说法都可以 9.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心就是物体的中心 B. 重心就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C. 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10. 2012年6月16日,我国发射了“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 对接并进行了一些实验,为中国航天史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 A. 用刻度尺测长度 B. 用天平测质量 C. 用手表测时间 D. 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11.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 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N。则物体的重力() A. 一定等于5.0N B. 一定大于5.0N C. 一定小于5.0N D. 不一定小于5.0N 12. 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A. 玻璃杯掷到墙上仍完好无损 B. 高处的水不会往低处流 C. “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D. 灰尘飞扬后不会落回地面 13. 甲、乙两人的质量之比是6 : 5,甲的重力为588N,则乙的质量和重力是() A. 490kg、490N B. 72kg、705.6N C. 50kg、50N D. 50kg、490N 14.(多选)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代数式,4xy,,a,2009,,中单项式的个数是() A. 3 B. 4 C. 5 D. 6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项式的系数是; B. 单项式的次数是; C. 是四次多项式; D. 不是整式; 3.已知单项式与是同类项,那么a的值是() A. -1 B. 0 C. 1 D. 2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去括号中,正确的是() A. B. . C. D. 6.任意给定一个非零数,按下列箭头顺序执行方框里的相应运算,得出结果后,再进行下一方框里的相应运算,最后得到的结果是() 平方结果 A. B. C. D. 7.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多项式:ab,a2b3,a3b5,a4b7,??,其中第10 个式子是() A. a10 b15 B. a10 b19 C. a10 b17 D. a10 b21 8.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是,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A. B. C. D. 9.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单项式的系数是3,次数是2. B. 单项式m的次数是1,没有系数. C. 单项式﹣xy2z的系数是﹣1,次数是4. D. 多项式5x2-xy+3是三次三项式. 10.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 是分数 B.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C. 的系数为 D. 的余角 二、填空题(共7题;共19分) 11.计算:________. 12.多项式2x2y-xy的次数是________. 13.把多项式按字母升幂排列后,第二项是________.

14.关于m、n的单项式的和仍为单项式,则这个和为________ 15.多项式中不含项,则常数的值是________. 16.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照此规律第9个数为________ 17.已知香蕉,苹果,梨的价格分别为a,b,c(单位:元/千克),用20元正好可以买三种水果各1千克;买1千克香蕉,2千克苹果,3千克梨正好花去42元,若设买b千克香蕉需w元,则w=________.(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 三、计算题(共6题;共38分) 18.化简求值:3x3-(4x2+5x)-3(x2-2x2-2x),其中x=-2。 1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0.已知2x m y2与-3xy n是同类项,试计算下面代数式的值:m-(m2n+3m-4n)+(2nm2-3n). 21.若关于x,y的多项式my3+3nx2y+2y3-x2y+y不含三次项,求2m+3n的值. 22.有这样一道题:“计算(2x3-3x2y-2xy2)-(x3-2xy2+y3)+(-x3+3x2y-y3)的值,其中x=,y=-1.”甲同学把“x=”错抄成“x=-”,但他计算的结果也是正确的,试说明理由,并求出正确结果. 23.已知A=2x2+3xy﹣2x﹣1,B=x2﹣xy﹣1. (1)化简:4A﹣(2B+3A),将结果用含有x、y的式子表示; (2)若式子4A﹣(2B+3A)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求y3+ A﹣B的值. 四、解答题(共2题;共26分) 24.观察下列等式:=1﹣,= ﹣,= ﹣,…. 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 =1﹣+ ﹣+ ﹣=1﹣= . (1)猜想并写出:=________. (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 ① + + +…+ =________; ② + + +…+ =________. (3)探究并计算:+ + +…+ . 25.找规律 如图①所示的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②,再分别连接图②中间的小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③,按此方法继续连接,请你根据每个图中三角形的个数的规律完成各题.

普通物理学第二版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刚体力学 7.1.1 设地球绕日作圆周运动.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速度为多少rad/s?估算地球赤道上一点因地球自转具有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估算地心因公转而具有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自己搜集所需数据). [解 答] 7.1.2 汽车发动机的转速在12s 内由1200rev/min 增加到3000rev/min.(1)假设转动是匀加速转动,求角加速度.(2)在此时间内,发动机转了多少转? [解 答] (1)22(30001200)1/60 1.57(rad /s )t 12ωπβ?-?= ==V V (2) 2222 20 ( )(30001200)302639(rad) 2215.7 π ωω θβ --= ==? 所以 转数=2639 420() 2π=转 7.1.3 某发动机飞轮在时间间隔t 内的角位移为 球t 时刻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解 答] 7.1.4 半径为0.1m 的圆盘在铅直平面内转动,在圆盘平面内建立O-xy 坐标系,原点在轴上.x 和y 轴沿水平和铅直向上的方向.边缘上一点A 当t=0时恰好在x 轴上,该点的角坐标满足2 1.2t t (:rad,t :s).θθ=+求(1)t=0时,(2)自t=0开始转45o 时,(3)转过90o 时,A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在x 和y 轴上的投影. [解 答] (1) A ??t 0,1.2,R j 0.12j(m/s). 0,0.12(m/s) x y ωνωνν====∴==v (2)45θ=o 时,

由 2 A 1.2t t,t0.47(s) 4 2.14(rad/s) v R π θ ω ω =+== ∴= =? v v v 得 (3)当90 θ=o时,由 7.1.5 钢制炉门由两个各长1.5m的平行臂AB和CD支承,以角速度10rad/s ω=逆时针转动,求臂与铅直45o时门中心G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答] 因炉门在铅直面内作平动,门中心G的速度、加速度与B或D点相同。所以: 7.1.6 收割机拔禾轮上面通常装4到6个压板.拔禾轮一边旋转,一边随收割机前进.压板转到下方才发挥作用,一方面把农作物压向切割器,另一方面把切割下来的作物铺放在收割台上,因此要求压板运动到下方时相对于作物的速度与收割机前进方向相反. 已知收割机前进速率为1.2m/s,拔禾轮直径1.5m,转速22rev/min,求压板运动到最低点挤压作物的速度. [解答] 取地面为基本参考系,收割机为运动参考系。 取收割机前进的方向为坐标系正方向 7.1.7 飞机沿水平方向飞行,螺旋桨尖端所在半径为150cm,发动机转速2000rev/min.(1)桨尖相对于飞机的线速率等于多少?(2)若飞机以250km/h的速率飞行,计算桨尖相对于地面速度的大小,并定性说明桨尖的轨迹. [解答] 取地球为基本参考系,飞机为运动参考系。 (1)研究桨头相对于运动参考系的运动: (2)研究桨头相对于基本参考系的运动: 由于桨头同时参与两个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速圆

必修一数学第二章测试卷(含答案)

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I )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已知函数,若函数 有四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 B . C . D . 2、若函数在(,)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则函数 的图象是 ( ) 3、D 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x)满足f(2+x)=f(-x),当0≤x ≤1时,f(x)=x 2 ,则 f(2015)= ( ) A.-1 B.1 C.0 D.20152 4、已知函数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与的图象上存在关于轴对称的点,则实 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5、下图可能是下列哪个函数的图象( )

. . . . 6、已知 ,, ,则的大小关系是() A . B . C . D . 7、设 ,, ,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8、下列函数中值域为(0,)的是() A. B. C. D. 9、 已知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与的图象上存在关于轴对称的点,则实 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

10、已知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1、已知函数 的最小值为() A.6 B.8 C.9 D.12 12、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那么的值是( ) A. B.- C. D.- 13、下列函数中,反函数是其自身的函数 为 A. B. C. D. 14、对于函数 ,令集合,则集合M为 A.空集 B.实数集 C.单元素集 D.二元素集 15、函数y=定义域是 A. B. C. D.

传热学第七章答案

第七章 思考题 1.什么叫膜状凝结,什么叫珠状凝结 ? 膜状凝结时热量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在什么地方? 答:凝结液体在壁面上铺展成膜的凝结叫膜状凝结, 膜状凝结的主要热阻在液膜层, 凝结液 体在壁面上形成液珠的凝结叫珠状凝结。 2.在努塞尔关于膜状凝结理论分析的 8 条假定中,最主要的简化假定是哪两条 ? 答:第 3条,忽略液膜惯性力,使动量方程得以简化;第 5 条,膜内温度是线性的,即 膜内只有导热而无对流,简化了能量方程。 3.有人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平管外的凝结换热一定比竖直管强烈,这一说法 一定成立? 答;这一说法不一定成立,要看管的长径比。 4.为什么水平管外凝结换热只介绍层流的准则式?常压下的水蒸气在 t t s t w 10 ℃ 的水平管外凝结,如果要使液膜中出现湍流,试近似地估计一下水平管的直径要多大 ? 答:因为换热管径通常较小,水平管外凝结换热一般在层流范围。 9.161d 34 t s t w 34 g 2 3 14 53 4 r 4 由 t s 100 ℃ , 查表: r 2257 kJ /kg 由 t p 95 ℃,查表: 961.85kg / m 3 0.6815W / m K 298.7 10 6 kg/ m s 3 r d 976.3 1 2.07m t s t w g 2 3 3 即水平管管径达到 2.07m 时,流动状态才过渡到湍流。 5.试说明大 容器沸腾的 q~ t 曲线中各部分的换热机理 。 6.对于热流密度可控及壁面温度可控的两种换热情形,分别说明控制热流密度小于临界热 流密度及温差小于临界温差的意义,并针对上述两种情形分别举出一个工程应用实例。 答:对于热流密度可控的设备, 如电加热器, 控制热流密度小于临界热流密度,是为了防止 设备被烧毁,对于壁温可控的设备, 如冷凝蒸发器,控制温差小于临界温差,是为了防止设 备换热量下降。 7.试对比水平管外膜状凝结及水平管外膜态沸腾换热过程的异同。 答:稳定膜态沸腾与膜状凝 结在物理上同属相变换热,前者热量必须穿过热阻较大的汽 膜,后者热量必须穿过热阻较大的液膜,前者热量由里向外,后者热量由外向里。 8 .从换热表面的结构而言,强化凝结换热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 强化沸腾换热的基本思想是 什么? 答:从换热表面的结构而言, 强化凝结换热的基本思想是尽量减薄粘滞在换热表面上液膜的 厚度,强化沸腾换热的基本思想是尽量增加换热表面的汽化核心数。 9.在你学习过的对流换热中.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式中显含换热温差的有哪几种换热方式? 其他换热方式中不显含温差是否意味着与温差没有任何关系 ? 答:表面传热系数计算式中显含换热温差的有凝结换热和沸腾换热。 不显含温差并不意味着 与温差无关,温差的影响隐含在公式适用范围和物件计算中。 对于水平横圆管: R e 4 dh t s t w r h 0.729 临界雷诺数 gr d t s t w Re c 1600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