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德育工作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贯彻市、区两级德育文件、工作会议精神,以学生实践、体验为途径,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创新德育方法,不断摸索新路子,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狠抓常规教育,大力开展富有特色的德育活动,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学校德育工作蒸蒸日上,充满生机与活力。2010年,学校被确认为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示范点、全民阅读活动示范点,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

一、加强德育常规教育,形成健康、文明、守纪的礼仪行为。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以社会公德教育为着力点,体验教育为基础途径,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1、狠抓养成教育,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坚持开展好“自律周”活动,利用早会、班队会、年段总集、升旗仪式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利用队的阵地(四项评比、督导岗)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少先队重新规范四项评比队、督导队、礼仪队等团队的建设,并养成每月例会的制度,即时反馈交流解决问题。我们还将好习惯的内容做成红布条,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四项评比、行政、总、大队辅导员下到班级检查、文明与督导岗的榜样与督导等方式方法,加强了习惯的养成教育。这样,针对性强,效果明显。一学年来,学生的卫生习惯慢慢得到改善,校园的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养成了一定的文明礼仪行为。

2、大力开展校园“手拉手”活动。

在校园内各大队、各中队也积极开展互助活动,大队与大队之间、中队与中队之间、四人小组之间手拉手,互帮互学,真诚合作,共同进步,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浓郁的爱的春风。在由少先队发起的为西南灾区爱心募捐活动中,很多同学及家长非常支持,都尽了自己的一份力,共捐款9160.6元。本学期学校继续利用献爱心专款资助了本校57名贫困生。学校领导还专门探望了部分特困生与因伤住院的学生,关心他们,与他们进行亲切的交谈。一学期来,在校园

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互帮互助己蔚然成风,全校涌现好人好事近2000件。有陈昭彦等300多名同学被评为校、区、市级先进学生个人与集体。

3、大力开展“爱国爱乡”传统教育。

利用“三八”、“清明”、“五一”、“六一”、“七一”、“八一”等传统节日和国旗下讲话、总集、班队会、早会、板报、广播等阵地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向先烈学习不怕苦、不畏艰难、顽强意志的活动。

在三月学雷锋活动月中,少先队组织芸溪部大队委、双溪校区的部分队员深入社区,尽一份力服务社区卫生工作,也更加强他们的卫生管理意识。

四月,我们利用“清明”这一传统节日,开展专题国旗下讲话并组织学生祭扫烈士陵园。4月9日,三年级近300名师生顶着炎炎烈日,来到了葫芦山烈士陵园,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主题队会。在那里为那些因正义而牺牲的烈士拂去尘土,凭吊烈士的英魂,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

4、深入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年段总集、早会、班队会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交通安全》VCD、《小学生一日常规》等教育宣传片。我们还通过主题班队会、全校集中宣讲、“学生带法回家”等形式,开展了反邪教、禁毒等教育活动。学校经常组织人员下到班级检查管制刀具及学生的仪容仪表等情况。4月27日组织两校区五年级的师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让学生认识毒品以及毒品的危害,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5月,我们与总务处联合开展了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学生的增强了安全意识,掌握了一定的防震减灾知识和自护自救的方法。5月22日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厦门市青少年急救培训,掌握了很多生命救助技巧。

二、开展德育特色活动,学生增长了才干,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1、继续创建校园文化。我们一直推进班级文化建设而努力,用心营造具有教育性、艺术性、科学性、时代性的校园文化,丰富校园生活。用无声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现在的教室美观富有文化底韵。班班有班标、班训、班级之星、学生作品展、文化角。学生在创建班级文化中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格,展示与提高了个人才能,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班级也在文化建

合办,以“阅读文学——点亮童年”为主题,在区文体中心为全区各文明单位、中小学教师、城区家长做了一场讲座,向全区推出了我们的书香校园品牌。5月14日,王一梅女士以“吟唱美丽童心——阅读与写作”为第一实小的学生开两场儿童专场讲座。同安有线电台做了追踪报道。为更好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还做了校园走廊与班级文化建设。力争将书香校园做成学校的一张名片。在09年全国《我和我的祖国》主题读书实践活动,我校有何宇宸、洪靖旖等十四名学生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学校获全国优秀集体组织奖。3月18上午第三节,我们邀请了区关工委领导为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老师进行了一场《我是90后》征文指导讲座。学校有12篇文章选送参加市区比赛。2010年4月,学校被市委文明办确认为全民阅读活动示范点。3月,参加同安区“辉煌中国”亲子朗诵比赛,芸溪校区陈妍珺获得二等奖,双溪校区陈少泽获得三等奖。

5、继续做好家、校、社区三结合活动。

如何让家长、教师、社区等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是我们努力的一个目标。1、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①家长义工。请家长到校教孩子扫地,协助清洗教室。活动获得一年级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每天我们都能看到10多名默默辛勤劳动的家长,校园整洁了,孩子们学会了劳动,养成了好习惯。②为孩子开讲座活动。5月7、21、22日,诗人黄国清为三、四、五年级师生开了三场题为“儿童诗歌的赏析与写作”的讲座。2、开展“校长进社区、教师进家庭”活动。结合市区文件,召开年段长与班主任动员会,并请校领导与行政、年段长带头进社区、家庭,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使活动真实有效,不作摆设。今年,校领导与行政分别走进祥平街道、三秀社区、后炉居委会、凤岗后勤技术保障大队,和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征求意见与建议;5月7日,全校老师还一起走进学生家庭,进行家访活动。一年来,全校教师对学生进行了2次全面性家访活动。教师们还特别重视对“双有生”的转化工作,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家校沟通促理解,促进了孩子的成长。3、家长会。本学年,我们共召开了两次家长会。4、双溪论坛家长讲座。5月13日,我们与文明办、教育局、进修学校合办,以“阅读文学——点亮童年”为主题,在区文体中心为全区各文明单位、中小学教师、城区家长做了一场讲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