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与现状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与现状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与现状

世界石油工业发展与现状

1.石油起源与世界石油工业诞生

石油多生成于浅海的沉积岩中,见于内陆湖盆之沉积层甚少。其起源是由于海中含有大量微细浮游生物及海藻等类有机物,死亡之后埋藏在水底的厚层沉积物中,逐渐受到埋藏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使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机质分解转变而成。

人类在数千年前就已经知道石油,3000多年前的我国古书《易经》就记载了有关石油和天然气的情况,其中有“泽中有火”之说。到后汉时期,我国已开始使用石油。据后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记载,在今陕西北部延安、延长一带发现有石油,当地人民把它用作燃料和润滑剂。宋朝时期,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石油”这一名称。也就在这一时期,我国已开始对石油进行加工使用。我国最早的石油加工厂——“猛火油作”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它已能炼制出称之为“猛火油”的石油产品。这期间我国已能用沥青作为控制火药燃烧速度的原料,并能用石油制作炭黑。明代,我国已能从石油中提炼灯油,在四川等地还发现了凝析油井进行有组织的开采和利用。

11世纪末,我国已在陕北的延安、延川和宜君等地钻了第一批采油井,它比1859年美国正式大规模开采石油要早700多年。虽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发现并使用石油,但是就世界范围来说,这

些发现和使用只不过是人们—时一地的偶然所得,即使已进行了有组织的开采使用,也是很小规模的,还未形成一种产业。只是到了19世纪中叶后,石油才进入大规模的开发时代。

虽然最早开发石油的国家并不是美国,然而,对石油资源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却是从美国开始的。1859年,一位名叫EdwinL.Drake 的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完成了第一次商业性勘探开发。他用一架以蒸汽为动力的绳索钻,在泰特斯维尔地下112米深处,钻出了石油,口产量达1.37~4.79吨。世界公认Drake是第一个利用现代钻井技术打出原油的人。他的成功催生了石油工业。

Drake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追随他的事业,无论是在宾夕法尼亚州,还是在其他地方,很快掀起了开采石油的热潮。到19世纪末,世界原油年产量约为2000万吨。在经历不长的时间之后,石油迅速建立了其作为工业社会的基本能源和主要原材料的重要地位。内燃机的问世,使石油需求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各工业部门纷纷开始采用以石油产品为燃料的动力装置,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这就使得世界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石油大规模开发后,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DavidsonRokefeller)于1870年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OilCompany),这一公司的建立,开创了石油工业的新时代。

19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石油业大萧条时期,为了应付危机,1870年1月10日,洛克菲勒在原公司的基础上,与亨利·佛莱格勒等5人,成立了标准石油公司,意在使消费者可以相信该公司的油品是“标准油品”。标准石油公司此时控制着美国炼油业的1/10,在这家公司中洛克菲勒拥有1/4的股份。在标准石油公司成立不到10年的1879年,它已控制了美国炼油业的90%,并控制了产油区的输油管网、购销系统,支配了石油运输。1882年1月2日,洛克菲勒等人签订了“标准石油托拉斯协议”,组成托拉斯管理理事会来管理标准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公司完全控制了14家公司和部分控制了

21家公司。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标准石油公司3个炼油厂生产了超过世界煤油供应总量1/4的煤油,并控制了美国国内80%的石油产品市场。

从1885年开始,标准石油公司的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之前,标准石油公司主要是从事炼油和油品贸易,一直没有涉入石油业的上游即石油的开采活动。1885年美国利马印第安纳油田投入开发,洛克菲勒抓住这一时机,大量购买石油生产权,到1891年,标准石油公司生产的原油已占美国原油总产量的1/4。与此同时,标准石油公司于1888年在英国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国外分公司“英美石油公司”,并不断在欧洲大陆投资。通过国外的分公司,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90%以上的石油出口,当时石油出口占美国石油产量——半以上,占美国出口制成品中的第一位。这样,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最终成为一个从原油生产、提炼到销售的一体化的国际大石油公司。

随着油田的大发现和原油产量的不断增加,美国国内的石油价格不断下跌。1926年,得克萨斯州石油价格为每桶1.85美元,1930年为每桶1美元,1931年5月跌到每桶0.15美元,最低价只有每桶2美分。美国国内平均石油价格只有每桶0.8美元,低于石油生产成本。面对如此严重的石油泛滥,美国各产油州被迫采取行政措施并成立相应机构进行干预。1931年8月,得克萨斯州州长罗斯·史特林宣布全州进入紧急状态,实施戒严,下令州国民卫队接管各大油田,强行停止了石油生产。1931年11月,史特林赋予得克萨斯铁路委员会处理原油生产“经济性浪费”的特殊权限,并在州议会强行通过了石油生产按市场比例分配的方案。通过这些措施,美国石油市场出现了暂时稳定,到1932年油价已上升到每桶0.98美元。然而,1933年春天,美国石油市场又出现了混乱,油价跌到每桶0.1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议会通过了赋予总统禁止“热油”进入洲际贸易的权力。并且允许石油署长发布有关石油问题的规定和强制执行规定的权力。从而制定了各州每月的生产配额。为了配合控制石油产量,美国对进口的

原油和燃料油每桶征收0.21和0.15美元的关税。在美国产油州和联邦政府的联合干预下,美国的石油业恢复了稳定,从1934年1940年,美国石油价格上升并稳定在每桶1~1.18美元。

在此期间,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拉克和印尼以及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委内瑞拉、秘鲁、乌拉圭等地区有了大量石油发现。大多数产油国政府已向跨国石油公司提供石油勘探开发的特许权,承担石油勘探费用及风险的跨国石油公司被允许在产出石油中享有产权或所有者权益。Exxon、BP、Mobil、Shell、Gulf、Texaco、Chevron、Total等公司在上述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石油勘探开发活动。

但跨国石油公司在产油国享有石油勘探开发特权的基本格局,在1938年被打破。墨西哥宣布对所有外国石油资产国有化,委内瑞拉也以国有化来威胁增加其从石油公司那里获得的收益。这为以后产油国实施石油资源的国有化运动开创了先河。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石油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石油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石油勘探开发的速度虽有所减慢,但由于美国在战时实行了配产政策,使大量过剩的石油生产能力在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41年12月到1945年期间,盟国共消耗了约70亿桶石油,其中60亿桶是来自美国,这一数量是从1859年美国开始生产石油以来到1941年产量的1/4以上,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3。直至二次大战结束,世界石油的供求才基本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过去数十年,特别是在二次大战中的石油主要供应国的国际地位也随之结束。由于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大量发现,波斯湾地区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示出来。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美国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一直超过60%。然而,1953年开始下降到50%以下,同时由于煤炭迅速失去了它作为世界主要燃料的地位,在市场经济国家能源需求量中所占比重已迅速下降,石油以其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中占有的份额迅速上升。美国国内的石油

需求量成倍地增长,从1948年起,美国开始从中东进口原油,美国已由以前的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的净进口国,石油的主要出口中心已从墨西哥湾向波斯湾转移。

随着世界石油出口中心从墨西哥湾移向波斯湾地区和美国对中东原油的依赖,美国的跨国石油公司在政府的支持和纵容下,迅速取代了英国在中东的石油霸主地位。美国跨国石油公司在战争结束后不久,即宣布不承认旨在限制美国石油资本在中东扩张的“红线协定”。因为“红线协定”是在1928年英美荷法等国的跨国石油公司为了把持和独占中东伊拉克地区而签订的。协议规定他们合伙占有开发奥斯曼帝国的石油资源的权利,协议参与的任何一方发现的任何油田均属参与者共有。任何参与者在未取得其他方同意和参与的情况下,不得开发该地区的石油,并由英国石油公司、法国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美国的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纽约莫比尔石油公司共同参股组成伊拉克石油公司。1946年年末,埃克森和莫比尔石油公司撇开了伊拉克石油公司中的其他成员,共同购买了在红线协定范围内经营的阿美石油公司的40%的股权。美国这两家石油公司的行动,实际上就已撕毁了红线协定,打破了一二十年来中东地区跨国石油公司瓜分石油资源的基本格局,美国跨国石油公司为其在中东进一步扩张扫清了道路。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1954年英伊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前身)和5家美国石油公司、英荷壳牌和法国石油公司在伦敦开会,达成了垄断和瓜分伊朗石油资源的协议。协议规定由上述8家石油公司组成国际财团负责开采和销售伊朗石油资源,在这个财团中,美国的5家石油公司占有的股份为40%,英伊石油公司的股份为40%,英荷壳牌14%,法国石油公司6%,美国跨国石油公司捞到了最大好处,分得了相当多的原来由英国独占的利益。此外,美国跨国石油公司还在中东其他国家大肆排挤英国势力,到1954年,中东已经没有一个产油国不受美国跨国石油公司的控制。

2.OPEC产生与发展

早在50年代开始,随着跨国石油公司对中东、拉美等地区大量石油勘探开发活动的迅速开展,跨国公司对产油国资源的掠夺愈来愈烈,因此跨国公司与产油国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通过租让,跨国石油公司长期以来从产油国获得了巨大的财富。面对这种状况,不断觉醒的产油国愈来愈感到不满。

50年代末,曾被中东产油国普遍接受的中东原油标价(实质上是一种原油销售牌价)发生了问题。由于世界原油供应数量的增长超过了需求的增长,原油在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下跌,大大低于石油公司所定的标价。1959年美国政府又颁布了强制性的石油进口配额,以期在较低廉的国外产品竞争中保持其相对高成本的美国原油,这更加剧了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疲软,由此导致石油价格的不断下跌。这种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的状况,直接促成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诞生。

1960年8月8日,国际著名垄断石油公司埃克森公司发出通告,将中东原油标价每桶削减10美分。几天之后,英国石油公司也将自己的原油标价削减4.5美分,其他几家大公司也相继削减了石油价格,沙特阿拉伯矿产与石油大臣与委内瑞拉矿物和碳化氢部长在贝鲁特紧急会晤24小时,计划召开开罗“君子协定”参加国会议。9月10日,在伊拉克政府的邀请下,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与会代表在巴格达聚会。会议认为,为了反击国际大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有必要建立一个长期的强有力的机构。9月14日,会议通过了决议,“决定成立一个永久性的组织,命名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它的成员国之间定期协商,以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政策”。石油输出国组织因其英文缩写,简称欧佩克(OPEC)。这样,对本世纪政治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就正式宣布成立了。

成立之初,石油输出国组织只有5个成员国。1961年卡塔尔、1962年利比亚和印度尼西亚、1967年阿布扎比(现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69年阿尔及利亚、1971年尼日利亚、1973年厄瓜多尔和

加蓬参加了该组织。1992年11月底,厄瓜多尔退出了该组织。后来加蓬也退出了该组织。这样,石油输出国组织目前共有11个成员国。

OPEC成立后展开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其成员国夺回了制定油价和控制石油生产的权力,这也是该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OPEC 曾多次迫使西方石油公司同意提高标价和石油税率。到1973年中东战争前,原油标价从1.8美元逐步提高到3.011美元。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该组织通过减少生产和禁运,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石油标价。通过两次提价,把原油标价从3.011美元提高到11.65美元,保障了产油国的合理收入,使西方国家措手不及,对经济造成很大冲击,称为第一次“石油危机”。该组织又决定从1975年1月起取消双重价格,实行单—价格制,每桶石油售价定为10.46美元,进一步限制石油公司提高利润和哄抬物价。

1978年伊朗政局动荡,石油产量急剧下降,该组织多次调整油价,从1978年底每桶12.7美元提高到1979年底的26美元。附加各种差价最高达32美元,从而出现了双重价格制。1980年6月,该组织决定从7月起,每桶油价定为32美元,附加各种差价不超过5美元。到12月又将差价提高到9美元。同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自1980年4月减产25%,使当时的世界原油日产量骤降350—400万桶。给西方国家造成很大的打击,称之为第二次“石油危机”。

1980年以后,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前苏联、美国、英国、中国、挪威、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石油产量逐步增长,非OPEC 国家的原油产量超过厂OPEC国家的原油产量,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同时,各石油公司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抢购的库存石油向市场抛售,使供应量进一步增加。另外,由于经济衰退、节能和能源转换效率提高,使石油需求增长停滞不前,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比重下降,总量减少。从1979年到]983年,世界市场日消费量减少590万桶,从5160万桶降至4 570万桶。向OPEC提出的石油需求量比1979年降低43%,减少1 300万桶/日。现货市场油

价低价,为降低风险,出现了石油期货。面对市场,OPEC必须在降价保产和限产保价中作出选择。1982年3月,OPEC决定为适应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选择限产,规定最高日产量1800万桶/日(1979年最高日产3 100万桶),并规定每个成员国的限额,只有沙特例外,承担机动产油国的角色。但这一限产措施并未缓解供求不平衡,非OPEC的英国国家石油公司将北海石油降价至30美元/桶,对OPEC成员同尼日利亚造成致命打击。1983年3月,OPEC伦敦会议决定降低油价15%,由34美元/桶降至29美元/桶,并规定限额为1 750万桶及各成员国的限额,沙特仍然充当机动角色,以供应市场缺口。

沙特阿拉伯1985年6月日产量降为260万桶,相当于1979年的1/5,向美国原油出口量由1979年的140万桶/日降至1985年6月的2.6万桶/日,几乎微不足道。而与此同时,北海油田产量增加,降低了OPEC在世界原油市场上的占有率。OPEC成员国财政收入骤减,沙特首当其冲,由1981年1190亿美元降为1984年360亿美元,1985年260亿美元。使其已经开始的大规模发展计划不得不大量削减,出现巨额财政赤字。市场的失去削弱了OPEC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1983年3月30日纽约商业交易所开始原油期货买卖,进一步打击了OPEC的定价权力。随后几年内,大多数石油公司和部分OPEC成员国参与了原油期货交易。石油期货价格很快同黄金价格、利率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起,成为衡量世界经济脉搏和晴雨变化的重要指标。1985年12月,OPEC第76届部长级会议上正式宣布以争夺市场份额来取代过去的限产保价政策,从而导致1986年的油价战和油价暴跌,称之为第三次“石油危机”。油价由1985年11月的31.75美元/桶,降至1986年4月的10美元/桶,降幅70%。

OPEC制定了新定价制度,主要包括:

定价原则:石油和能源市场是竞争性的,让消费国有选择的余地。

定价依据:同其它能源竞争;处理好与节能的关系;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促使世界经济增长,恢复石油需求;制止或逆转非OPEC 国家石油生产增长趋势。

定价水平:恢复到70年代中期第二次石油冲击前的水平,并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定为18美元/桶。1986年5月,6个产油国的石油部长一致同意将油价定为17-19美元/桶,并赞同重新规定生产配额制度。对该政策获得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认同。

3.现代石油市场现状与趋势

1、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

石油的发现、开采和直接利用由来已久,加工利用并逐渐形成石油炼制(简称炼制)工业始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代炼油工业,是最大的加工工业之一。19世纪30年代起,陆续建立了石油蒸馏工厂,产品主要是灯用煤油,汽油没有用途当废料抛弃。19世纪70年代建造了润滑油厂,并开始把蒸馏得到的高沸点油作锅炉燃料。19世纪末内燃机的问世使汽油和柴油的需求猛增,仅靠原油的蒸馏(即原油的一次加工)不能满足需求,于是诞生了以增产汽、柴油为目的,综合利用原由各种成分的原油二次加工工艺。如1913年实现了热裂化,1930年实现了焦化,1930年实现了催化裂化,1940年实现了催化重整,此后加氢技术也迅速发展,这就形成了现代的石油炼制工业。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炼制为化工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料,形成了现代的石油化学工业。1996年全世界的石油加工能力为38亿吨,我国为1.4亿吨。大型炼油厂的年加工能力已超过1000万吨。

2、9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发展特点

1)油价水平在供需双方能接受的范围内浮动,更多地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变动。

产油国与消费国大石油公司加强在下游的合资合作,使产油国确保原油销售市场,保持或提高市场份额,并获得下游增值利益,达到上下游收益互补;使消费国获得稳定的原油供应且价格合适。这种

双方长期协议关系有助于世界石油市场稳定。曾蒙受石油危机重大损失的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都寻求石油供给和需求的双向安全感。因此油价走势的基本格局是既有利于生产也有利于消费,既避免暴涨也防止暴跌,油价水平在供需双方能接受的范围内浮动,更多地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变化。许多美国石油公司将资金从国内高成本转向国外的低成本地区(多为非OPEC的石油富集国家),这种合作不仅增加石油供应并降低成本,而且降低对OPEC原油需求的增长速度,对油价上涨产生抑制作用,从而稳定石油市场。

2)供给量是充足的,石油供应更加依赖中东国家。

目前剩余的探明可采储量,中东地区占2/3左右。而且中东地区油田规模大,单产高,开发成本低。因此当其他国家因资源逐渐枯竭,开发成本大幅度上升之时,中东产油国所占有的资源优势和开发优势也就越大。

3)沙特阿拉伯利用其在OPEC的领导支配地位,影响和操纵国际石油市场。

沙特阿拉伯在历次OPEC石油政策的重大战略转变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并通过其在OPEC中所处领导和支配地位,影响操纵国际石油市场。沙特立足于尽可能延长其石油资源的使用寿命,即:①从石油资源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②维持石油在能源中的地位及与其他能源的竞争能力;③谋求同西方(尤其是美国)在政治经济上保持良好关系。所以一直奉行温和、适中的油价政策,即稳定地提高油价,使得原油价格逐步达到替代能源的价格水平,增大收益,并考虑市场动态的稳定性。在市场繁荣时,通过提价和提产使收入最大化。又由于沙特经济的多元化已逐步显现出来,石油出口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有所下降,使得其对石油的单一依赖程度减小,使其在决定油价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控制力。

4)美国奉行更稳妥的石油战略安全政策

①重新夺取海湾石油控制权。利用海湾战争和巴以冲突,大举陈兵,并直接操纵中东地区和谈,以达到重新控制海湾地区石油资源,

进而控制西欧、日本,维护其霸主地位。在巩固沙特阿拉伯等亲美势力的基础上,不断逼迫伊拉克和伊朗,最后达到完全控制的企图。

②巩固“后院”石油基地。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布什政府向委内瑞拉、墨西哥、加拿大提供一项加强能源合作的方案,以保证不至因海湾危机导致石油供应中断。

③试图开辟新的海外石油供应地。近几年来,美国石油公司已频频向前苏联势力范围渗透,并将里海地区视为其未来石油供应的接替地区。

④进一步开发国内油田。1990年9月,美国政府决定加快阿拉斯加地区石油开发,取消对其石油开采的环保限制。

⑤继续实行节能政策,稳步提高汽油消费税率。

3、石油工业发展趋势

世界石油工业诞生一百多年以来,发生的两个最大的变化就是:第一、20世纪初特别是70年代开始石油从19世纪的一种普通矿物能源变成了一种战时关系到一国胜败存亡、平时关系到一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第二、第三世界产油国在20世纪70年代摧毁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旧石油租让制,收回了自己的石油主权,并在世界石油工业里形成厂目前的建立在独立国家主权基础上的平等互利的国际石油合作开发制度。

在这两个变化因素的作用下,20世纪直至21世纪初的石油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派生出一系列重要的特点:

①世界石油资源尤其是第三世界的石油资源已成了各西方大国拼死争夺的重要对象;

②石油变成各西方大国在争霸和处理国际事物中用以打击、制约和控制对方的重要工具;

③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石油工业都是在各国政府的直接、间接支持甚至参与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活动往往构成了本国对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本国政府的直接指导下逐步推行;

④OPEC国家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维持一种经常变化的动态平衡,非OPEC国家在世界石油工业中的地位和影响日益壮大,已在相当程度上削弱甚至威胁到OPEC国家在世界石油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促使OPEC国家与非OPEC国家之间在石油工业方面的合作愈来愈密切,愈来愈多样化;

⑤国际石油市场的格局一直紧随世界总的政治、经济格局尤其是各大国的实力对比和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西方大石油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积极寻找联合、合并和兼并的对象,世界各国石油工业将出现上、下游日益—体化,石油公司规模日益大型化、经营日益跨国化的趋势。

OPEC简介

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1960 年9 月伊拉克政府邀请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四国的代表为对付西方石油公司企业再次降低石油标价在巴格达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其宗旨是:协调成员国的石油政策,采取集体行动同外国石油公司进行谈判,维护本国的石油权益。它是一个自愿结成的政府间组织,对其成员国的石油政策进行

协调、统一。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

其后,卡塔尔(1960年)、印度尼西亚(1962 年)、利比亚(1962 年)、阿尔及利亚(1969年)、尼日利亚(1971 年)、厄瓜多尔(1973 年)、加蓬(1973 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74年)等陆续参加,迄今该组织共有十三个成员国。1962 年11 月6 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所有OPEC 国家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有600 多亿吨,约占世界蕴藏总量的69%,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出口量占世界市场的85%。欧佩克组织条例规定:“在根本利益上与各成员国相一致、确实可实现原油净出口的任何国家,在为全权成员国的三分之二多数接纳,并为所有创始成员国一致接纳后,可成为本组织的全权成员国。”该组织条例进一步区分了3 类成员国的范畴:创始成员国——1960年9 月出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的欧佩克第一次会议,并签署成立欧佩克原始协议的国家;全权成员国——包括创始成员国,以及加入欧佩克的申请已为大会所接受的所有国家;准成员国——虽未获得全权成员国的资格,但在大会规定的特殊情况下仍为大会所接纳的国家。欧佩克大会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各成员国向大会派出以石油、矿产和能源部长(大臣)为首的代表团。大会每年召开两次,如有需要还可召开特别会议。大会奉行全体成员国一致原则,每个成员国均为一票,负责制定该组织的大政方针,并决定以何种适当方式加以执行。欧佩克大会同时还决定是否接纳新的成员国,审议理事会就该组织事务提交的报告和建议。大会审议通过对来自任何一个成员国的理事的任命,并选举理事会主席。大会有权要求理事会就涉及该组织利益的任何事项提交报告或提出建议。大会还要对理事会提交的欧佩克预算报告加以审议,并决定是否进行修订。欧佩克理事会类似于普通商业机构的理事会,由各成员国提名并经大会通过的理事组成,每两年为

一届。理事会负责管理欧佩克的日常事务,执行大会决议,起草年度预算报告,并提交给大会审议通过。理事会还审议由秘书长向大会提交的有关欧佩克日常事务的报告。欧佩克秘书处依据欧佩克组织条例,在理事会的领导下负责行使该组织的行政性职能。秘书处由秘书长、调研室、数据服务中心、能源形势研究部门、石油市场分析部门、行政与人事部门、信息部门、秘书长办公室以及法律室组成。秘书处1961 年设立,办公地点最初在日内瓦,后于1965 年移至维也纳。

欧佩克各成员国的代表(主要是代表团团长)在欧佩克大会上对其石油政策加以协调、统一,以促进石油市场的稳定与繁荣。欧佩克秘书处负责该组织的日常事务,接受理事会的指令,由秘书长直接领导。欧佩克下设的经济委员会、部长监察委员会等多个执行机构,则履行咨询、磋商、协调等多项职能。欧佩克成员国对当前形势和市场走向加以分析预测,明确经济增长速率和石油供求状况等多项基本因素,然后据此磋商在其石油政策中进行何种调整。例如,在以往数次大会中,欧佩克成员国曾分别确定提高或是减少该组织的总体石油产量,以便维持石油价格的稳定,为消费国提供稳定的短期、中期乃至长期的石油供应。欧佩克组织条例要求该组织致力于石油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因此,为使石油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都得到保证,欧佩克实行石油生产配额制。如果石油需求上升,或者某些产油国减少了石油产量,欧佩克将增加其石油产量,以阻止石油价格的飚升。为阻止石油价格下滑,欧佩克也有可能依据市场形势减少石油的产量。欧佩克并不能控制国际石油市场,因其成员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只占世界石油、天然气总产量的40%和14%。但是,欧佩克成员国出口的石油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85%,对国际石油市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特别是当其决定减少或增加石油产量时。欧佩克旨在保持石油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并致力于向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稳定的石油供应,兼顾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双方的利益。欧佩克通过自愿减少石油产量,或在市场供应不足时增加石油产量的方法来达成上述目标。例如,1990 年海湾危机期间,欧佩克大幅度增加了

石油产量,以弥补伊拉克遭经济制裁后石油市场上出现的每天300 万桶的缺口。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这些国家的石油开采、提炼、运输和销售权长期操纵在外国石油公司手里。该组织成立以来,同外国石油公司进行了不断的斗争,夺回了石油的标价权,提高了征收的石油税率,从七十年代起产油国逐渐地夺回了石油资源的控制权,部分或全部地收回了石油租让地,有的国家进行了国有化,积极地发展了自己的石油工业,石油收入大幅提高,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石油输出国组织已成为世界经济中一股重要力量,在确定世界石油价格中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组织的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终有耗尽的一天。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欧佩克的石油储量至少可供开采80 年,其他国家的石油储量还可供开采20多年。目前,全世界对石油的需求量正在上升,但是如果人类能更好地管理、有效地利用石油资源,并开发出新的能源替代产品,则目前的石油储量仍可造福于今后几代人。

[美国石油进口来源结构]

[来自海湾国家石油净进口所占比例]

[OPEC石油出口收入1972-2005]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及发展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及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构成 一、场内市场 场内交易市场又称证券交易所市场或集中交易市场,是指由证券交易所组织的集中交易市场,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活动时间,在多数国家它还是全国唯一的证券交易场所,因此是全国最重要、最集中的证券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接受和办理符合有关法令规定的证券上市买卖,投资者则通过证券商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买卖。 1、主板 主板市场也称为一板市场,指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通常指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主板市场对发行人的营业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上市企业多为大型成熟企 业,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以及稳定的盈利能力。 2、中小板 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 3、创业板 创业板市场(GEM(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级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在上市 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

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 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添砖加瓦。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 规则》,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内容,落实到上市规 则之中。 二、场外市场 1、NEEQ(National Equities Exchange and Quotations),全国中小企业 股份转让系统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2012年9月20日,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注 册资本30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 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 为公司股东单位。 2、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一般以省级为单位,由省级人民政府监管。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股权 交易和融资,鼓励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资本,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具 有积极作用。 目前全国建成并初具规模的区域股权市场有:青海股权交易中心、天津股权交易所、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重庆股份转让系统、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大连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海峡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十几家股权 交易市场。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院 【摘要】在我国,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主流的无线网络业务。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方便性和全面性,大量行业和企业有了快速发展。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继续影响这些行业和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全球性战略竞争与布局围绕移动互联网全面展开。其中,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格局尚在形成之中,其发展趋势将对未来的互联网产业、移动通信产业乃至电信业和整个信息产业的影响巨大化。本文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入思考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移动换联网、现状、发展趋势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极为迅速的程度,在此基础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先锋。由于移动互联网比基于PC端的“传统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更受人们的青睐,同样也引起了市场和企业的注意。大量行业龙头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扩张,而一些原本发展乏力的行业焕发了生机。 一、移动互联网 广义上说,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利用移动协议和设备将手持终端接人互联网的联结方式。从技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基于IP宽带技术并能够提供数据和多媒体开

放式业务的电信网络。从终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由网络、终端和应用共同构成,即用户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利用移动网络,借助各类应用实现信息查询和数据的传递。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便携。移动互联网终端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等随身设备,这些设备在“智能化”以前本就是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这些智能设备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增加用户使用中的不便,便携性能依然优越。便捷。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不同,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互联网相连,只要有移动网络,就能联网,不再依赖于接线插口或其他端口,因此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即时。移动互联网使人们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处理一些简单事物,例如收发简单的邮件或接受工作指令,如果用户愿意的话,可以24小时都联网接收和处理信息,不会再有重要信息被错过。强制。移动互联网的“强制性”是一种相对的特点,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使人们习惯于不断查看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每一条信息都有声音或其他提示,这使用户不得不及时处理这些信息。这也体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软性强制性。封闭。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移动互联网由于基于移动通信信号,因此可以说与用户的手机号码“绑定”了,而无论用户是否用手机号码在各大网站注册,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监控范围更广泛,而人们的视角也相对更加封闭。 三、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PC端流量增长出现瓶颈,移动端流量上升。从总体来看,现在整个PC互联网的用户和流量方面的增长已经出现瓶颈。虽然CNNIC的报告当中,PC互联网或者整体互联网的用户规模仍存在放缓式的增长,网民每年增长500。万左右。但根据监测,在PC互联网上用户产生的流量已经开始有下滑的趋势;许多基于PC的网络服务电子邮箱、网页搜索、社区、独立SNS、博客等,其日均覆盖用户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过去半年时间里,PC客户端的日均覆盖人数下降了7.9%,PC网页端的日均覆盖人数下降15.4%。而在移动APP和移动网页上,这一数字分别增长了46%和41.6%,其中以即时通讯、移动网络购物、应用商店的日均覆盖人数增长尤为迅速。使用APP和用官方浏览器去查看移动网页的用户都有快速的增长,在过去8个月当中,增长率超过了40%。据艾瑞的统计数据,用户使用APP和他们浏览网页的总时间的比例发生了非常惊人的变化。这说明目前大家在PC领域浏览网页的时间仅仅是移动互联网APP使用总时间的2倍左右,而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还会继续加快。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但是用户在移动智能终端花费的时间已经出现了非常快速的增长。 PC主要服务流量下降,移动端各项服务流量上升。目前很多基于PC的网络服务时长开始出现一些下降,如电子邮箱、网页搜索、社区、独立SNS,以及博客等的数据都在迅速下滑,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博客。博客服务早已过了它的辉煌时期,现在还在使用博客的用户已经不多了,用户都转移到了其他的社交服务。同时,PC端的其他社交服务,比如独立SNS、社区等,也都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相对来说,PC端服务下降幅度最小的是网页搜索,可见搜索仍然是PC端最重要的入口之一。相比PC端的流量全线下降,移动端各项服务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其中增速最高的是网络购物。这几年,淘宝“双11”活动对于移动购物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很有力地培养了用户在移动端的购物习惯。因此,移动网购应用的覆盖人数出现了突下漏讲的增长。 此外,移动端的即时通讯服务几年来却涨幅颇大,即时通讯服务是移动端最为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服务类型之一,这个类别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微信的带动。微信已经成为移动端的杀手级应用,其增长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移动端即时通讯服务也借了微信的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资本主义 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史政治发展史 工场手工业时期 14世纪 ---18世纪后半期14世纪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 义萌芽; 新航路开辟,欧洲商业中心转 移到大西洋沿岸; 殖民扩张掠夺,促进欧洲资本 主义的发展; 16-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在 英国、北美、法国有了一定发 展; 14-16世纪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思 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 基础; 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或殖民 压迫的阻碍,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 发生。 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蒸汽时代 18世纪后半期 —19世纪70年代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 先从英国棉纺织业开始 18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向 其他部门 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一国走 向多国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基本完成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促进工业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在俄国、美国、 日本的发展受到封建农奴制、 黑人奴隶制、幕府统治的阻 碍。由于对国外市场的强烈需 求,资本主义加强对外扩张。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789—1794法国革命;欧洲封建势 力联合干涉法国; 工业革命以后,两大阶级日益对立, 工人运动发展; 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861—1865年美国内战; 1868—1873年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印度民族大起义; 1840-1842年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 动; 1853年美国对日本的侵略;

电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 ——一战结束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第二次科技革命; 科技发展,生产发展;生产集 中,资本集中;垄断组织的形 成; 美国德国飞速、英国法国缓 慢、日本俄国快速;对国外投 资的强烈要求,加强对外资本 输出;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性; 帝国主义国家矛盾重重;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扩军备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 严重 一战后——二战前一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金融 中心,成就经济霸主地位;日 本一战期间形成独占中国局 面;英法经济严重衰退;德意 经济处于崩溃边缘;苏联二五 计划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美国罗斯福新政;日德走上法 西斯道路。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资本主义 世界的霸主 1919-1922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 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发政治 危机,世界局势空前动荡;德日意 建立法西斯专政,走向对外扩张道 路,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1933—1939年法西斯侵略得到绥靖 政策的纵容 1939—1945年二战时期帝国主义矛 盾、法西斯侵略与各国人民矛盾空 前激化,反法西斯联盟最终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 电子信息时代 1945年—— 20世纪90年代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经济“一 枝独秀”,欧日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50—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 “黄金时代”,欧洲联合、日 本再度崛起,形成三足鼎立; 50—70年代,苏联改革没有摆 脱苏联模式; 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 二战以后,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 阵营与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 营,形成对峙局面; 美国冷战政策,控制资本主义,遏 制共产主义; 美苏争霸,第三世界兴起; 苏联解体,一超多强,美国强权、 霸权政治;

世界石油工业预测分析报告文案

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预测分析报告 总体来说,20世纪是廉价的石油时代,低廉而又充足的石油支撑了人类工业的大发展,使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廉价的石油在20世纪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几次石油危机使世界为之震撼。20世纪世界石油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高潮也有低谷,留给我们更多的是迷茫,因为我们到现在为止也不清楚地球到底蕴藏多少油气资源,只是凭借我们现有的手段来发现我们能发现的油气资源,尽量提高采收率,产出更多的油气来。石油工业发展到今天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21世纪的世界石油工业充满了希望,但随着人类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及油气资源的不断减少,决定了油气资源——这种不可再生能源——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 有人预测21世纪石油时代即将终结,因为人类已经通过各种手段从地

下开采了一个多世纪的石油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油气的产出急剧加大,油气消费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油气需求还在以比较快的速度增加着,以这种趋势持续发展下去,人类将会在21世纪用完地下的油气资源,石油时代将要在21世纪终结。而21世纪油气对人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得依靠油气资源来维持发展。这里我们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和认识,对21世纪的世界石油工业做一些初步展望。 一、有限的油气资源将成为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最大制约 虽然我们现在不能确定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油气资源,但是我们确信,油气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在不久的将来某一段时间将出现枯竭,产量将逐渐下降,新发现储量将难以弥补产量的下降,但是人类对油气资源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并不会因此而减少,所以能否继续找到更多的油气资源,能否把地下以前没有采出的油气资源充分利用,能否改进各种技术充分利用各种油气资源,将成为21世纪世界石油上业的最大特点。同时,有限的油气资源将影响和制约着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这是我们对油气资源远景趋势的一个初步判断。 (一)短期油气资源展望 从总体上来看,世界油气资源丰富,在将来几十年仍然能维持人类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但是油气资源分布明显呈不均状态,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现实。人们对世界油气资源数量的评价呈上升趋势,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是不断增长的。

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专题八: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本专题主要包括: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并向帝国主义过渡及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 【专题概括】: 近代资本主义经历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建立与巩固的历程,近代历史的发展实质上是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在这部历史中,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到来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它为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手段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在工业革命影响下,欧美各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最终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一、主体线索和分期: 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可抓住两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的发生史,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1、资本主义的发生史 资本主义的童年时代,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二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2、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并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时代,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二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三是两次世界大战;四是二战后至今。 二、知识结构与精要 【历史分期】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出现近代曙光) 1、背景:1)、14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 2、影响:西方国家走上资本主义扩张的道路,世界市场出现雏形。

(二)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欧美少数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1、背景: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2、表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英、法两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美国通过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拓展探究】: 1、《独立宣言》和攻占巴士底狱产生的直接影响分别是?(宣告美国诞生,掀开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直接对他们所作所为产生影响?(启蒙运动) 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对欧美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为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开启现代法制社会先河;是对封建社会和殖民统治的批判与否定) 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美法两国在革命中相互影响的史实?(美独立战争期间得到法国支持;美独立战争的胜利,推动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发展。) 4、美国两次战争在美国历史上的共同影响是什么?(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英法美三国革命中,三国人民共同的追求是什么?(追求民主、自由、富强等) (三)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19中期) 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成为时代的主流 1、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表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1868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从20世纪的发展看世界石油工业的趋势和动向

从20世纪的发展看世界石油工业的趋势和动向 从20世纪的发展看世界石油工业的趋势和动向 (1) 一、石油的影响和地位 (2) 二、石油、天然气生产 (3) 三、美、苏(俄)两大产油国 (3) 四、中东 (4) 五、石油输出国组织 (5)

[摘要]从20世纪石油工业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1)石油需求大幅度上升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还将逐步缓慢增长。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石油的比重正在下降。(2)1980年以来,世界石油生产进入了在波动中缓慢增长的阶段,预计今后10-20年内仍将是同样的趋势,而10年后世界天然气的产量可能会超过石油。(3)美国作为世界石油工业的发源地,由于储量接替不上,原油产量逐步下降的趋势难以逆转。俄罗斯石油资源丰富,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和石油工业吸引外资力度的加大,石油生产的潜力还相当大。(4)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仍在稳定增长,2000年为932亿吨,占世界的66.5%,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该地区将是世界的石油资源重心。(5)经历了40年风雨的欧佩克已重新认识到维护内部团结和加强外部合作的重要性,它将积极寻求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新的对话渠道,推动市场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经评论·北京) 一、石油的影响和地位 在进入20世纪的时候,石油的主要用途是照明,主要产品是煤油。当时,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正在取代石油。20世纪头10年代,福特的变革使小汽车进入千家万户,也使石油从“煤油时代”进入“汽油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汽车挽救了巴黎;率先实现军舰以油代煤的大英帝国海军战胜了德国,初步显示了石油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一战以后,汽车、拖拉机和飞机工业的崛起,产生了对石油的巨大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双方动用了大量汽车、装甲车、坦克、舰艇和飞机,石油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战后,来自中东的大量廉价石油促进了西欧、日本等国能源结构的变化。1967年,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的比重超过煤炭而居首位。60-70年代,石油的地位达到了顶峰。石油不仅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燃料和动力,而且由于石油化工的蓬勃兴起,也成为主要的化工原料。石油进入到人类生活的几乎一切领域。全球年石油消费量1953年为6.49亿吨,1973年跃到28.2亿吨,增长了3.34倍。1973年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出口国动用“石油武器”,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日本和西欧造成严重的经济和政治的振荡,更显示了石油影响之巨大。 作为转折点,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推动了各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大调整。在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用油工业的比重从1977年的22%降到1997年的17%;石油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81年的8%降到1998年的3%。海湾战争显示出高科技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第一要素。从整个世界来看,石油需求大幅度上升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还将逐步缓慢增长。石油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步下降,1983年为23.3%,1987年已下降到6.1%。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石油的比重也正在下降,1970年为48.7%,1980年48.6%,1990年下降到38.6%,1999年为40.57%。天然气的比重正在上升,1950年为9.7%,1970年18.6%,1999年已上升到24.2%。 尽管如此,石油仍然是世界第一能源,仍然在人类经济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来石油的主要用途将从燃料转为化工原料,它的“孪生兄弟”天然气将取代石油成为第一能源。对石油的最大挑战将是新能源(特别是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和广泛应用,但这可能还需要10-20年。 与石油相应,石油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经历了大变化。20世纪的前80年,石油公司的地位节节上升。1980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前3名是石油公司,在前10名中石油公司占8家,在前50名中占20名;美国500强中,第1、2名是石油公司,前10名中石油公司占4家,前50家里石油公司占15家。但是,80年代以后,石油公司的地位逐步下降,1999年在世界500强的前10名中,石油公司只有1家,前50名中只有4家;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江苏 【高频考点】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 1.西欧城市的兴起。 10世纪开始,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城市的市民,以法国琅城为代表,掀起了争取城市自治权的斗争,使城市的发展摆脱了教会和封建势力的束缚。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2.文艺复兴。 14世纪前后,意大利的很多城市商业发达,手工工场也发展起来,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他们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

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人们对黄金需求的增加,同时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也促使他们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实现财富的梦想。《马可·波罗行纪》的诱惑、造船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的广泛应用等也是重要原因。 葡萄牙王室资助的迪亚士、达·伽马,西班牙王室资助的哥伦布、麦哲伦,在新航路开辟中成就巨大。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 “三角贸易”: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法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西方殖民者在非洲虏获黑人后,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金银和工业原料等。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英国后来居上,成为主要的经营者。“三角贸易”使非洲喪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却大发横财,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很多人发财后,回到欧洲,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掠夺: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和方向

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近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20年前,在我国很少有人接触过网络。现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Internet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被应用于工商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服务业等都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从学校远程教育到政府日常办公乃至现在的电子社区,很多方面都离不开网络技术。可以不夸张地说,网络在当今世界无处不在。 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全球计算机技术博览会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在演说中,“网络才是计算机”的精辟论点充分体现出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基础地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之一。 网络的发展也是一个经济上的冲击。数据网络使个人化的远程通信成为可能,并改变了商业通信的模式。一个完整的用于发展网络技术、网络产品和网络服务的新兴工业已经形成,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性和重要性已经导致在不同岗位上对具有更多网络知识的人才的大量需求。企业需要雇员规划、获取、安装、操作、管理那些构成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软硬件系统。另外,计算机编程已不再局限于个人计算机,而要求程序员设计并实现能与其他计算机上的程序通信的应用软件。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阶段划分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SAGE)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在SAGE系统中把远程距离的雷达和其他测控设备的信息经由线路汇集至一台IBM计算机上进行集中处理与控制。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第一个远程计算机网络是在1969年,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组织研制成功的。该网络称为ARPANET,它就是现在Internet的前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网。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发展趋势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发展趋势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了解;考查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 1.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1)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2)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的性质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关系。 2.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1)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手中,法人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2)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①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②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3)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仍体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识记;易考选择题)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从进入生产过程开始已经隶属于资本,表面是平等的交换关系,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此外,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考点: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识记;易考选择题) 1.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人为生。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级、阶层结构的新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识记;易考选择题) 1.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考点:资产阶级国家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 2.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1)危机对社

全球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

全球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 文/胡文瑞鲍敬伟胡滨 近10 年来,国内外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2001—2011 年,全球新增石油剩余可采储量614.0×108 t,新增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39.9×1012 m3,其中,中国累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2.2×108t,累计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8×1012 m3,相继探明了姬塬、塔河、蓬莱19-3 等15 个地质储量大于1×108 t 的油田和苏里格、普光、徐深等14 个地质储量大于1 000×108 m3的气田。在油气资源勘探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油气勘探的理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对传统油气勘探理念形成了挑战和冲击。 1 油气勘探新成果 21 世纪以来,全球油气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勘探对象日益复杂,然而由于认识的深入、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等,发现的油气田储量和数量不断增长,勘探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截至2011 年,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储量达2 343×108 t,比2001 年增长了35.5%;全球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达208.4×1012 m3,比2001 年增长了23.7%。一些大型油气田不断被发现,2000—2008 年,全球共发现大油气田(可采储量油大于6 850×104 t、气大于850×108 m3)90 个,主要位于被动陆缘深水、碳酸盐岩、岩性-地层、前陆冲断带、老油气田、新区新盆地等领。2010 年全球新发现的7个大油气田合计探明可采储量达31.4×108 t 油当量(见表1),占当年全球新增探明可采储量的40.5%,而数量仅占2010 年全球新发现油气田数量的1.4%。 2 全球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 2.1 从储油气层到生油气层 以前认为,油气勘探的基本要素是寻找“生、储、盖、圈、运、保”组合,具备此条件就有可能找到油气田,且油气生成后从原生地层(烃源岩)“二次运移”到储油(气)层,原生地层是生油(气)层,但不是储油(气)层。现在勘探开发的视野已扩展到原生地层,即从原生地层中寻找油气资源。某种意义上,“回归原生地层找油(气)”是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对传统油气勘探理念和理论的挑战,已成为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美国页岩气和致密油资源的成功勘探开发证明,传统意义上的生油(气)层已成为了勘探开发对象。美国产页岩气盆地超过30 个,产层包含了北美地台区所有的海相页岩烃源岩地层;致密油产于原生地层或与其互层、紧密相邻的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等,是继页岩气之后美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新热点,2012 年美国致密油产量突破7 000×104 t,预计2020 年全美致密油产量将达1.5×108 t。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发展始于冷战时期,在60年代末期由于美苏之间的全球争霸,为了预防核战争对本国通信系统的影响,美国开始研究如何防止核打击。这也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理念——在遭受一次核打击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并保持通信不被中断。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陆军网络APRANET——先进网络基础结构,这个网络与传统的通信网有很大的差别。传统通信网的发展经过了磁石、步进、纵横最后发展到程控,直到现在的ISDN、BSDN、ATM等等移步转移模式这样一个宽带网络的发展趋势,再下一步可能就是NTN这种互联网络结构。 首先,互联网是没有中心的,互联网的结构是无中心的结构,这也是为了当初一个最基本的目的,没有任何一个打击能够把它的中心控制部门摧毁,它的每一个结点、每一个连接点在遭受打击之后都能够与其他结点迅速恢复并进行通信。 第二,互联网的寻址方式是全球寻址,也就说它的地址资源是在全球进行统一的配制的。现在大家所使用的互联网是IPV4的网络,这个网络现有的地址总数大概在40多亿个。互联网是由美国开发演进而产生出来的,所以网上地址资源、地址资源的分配实际上也是由所美国所控制的。现在美国所拥有的IP地址总数有20多亿,近30亿个,占全球的74%左右。中国现在拥有非常少的地址资源,也就5000万左右,只占1%多一点。 互联网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是军方的一个系统,然后演进并逐步扩大它的应用。开始是四家大学进行互联,然后扩展到13个点,形成了10个美国国内辅根服务器放置地点。在此之后互联网尽管应用于教育和科研部门,但它的快捷性和便利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部门包括许多政府部门应用起来。在商业部门开始参与之后,互联网商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联邦调查局曾在1984年进行过一次调查,要求美国所有参与互联网的研究机构和当时与互联网互联的机构就以下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美国把互联网推向全世界,它对美国的安全、发展会有什么影响,会有哪些不利方面,大家的建议是什么。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筹备前后我们也曾与美国互联网的机构和美国一些研究互联网TCP/IP协议的专家进行沟通,他们也谈到这件事,很多人提出了建议,其中就包括互联网建立之后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如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象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这些事情在当时都有预见。在综合平衡各种意见之后,美国政府决定还是把互联网商业化,推向全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思维和贡献,美国对互联网在全球的应用、对网络为全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美国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把它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意志力植入到了互联网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最基础的寻址方式,因为互联网的地址资源关系到整个互联网的发展空间。现在,地址资源由ICANN这个组织进行全球分配,ICANN是全球域名和数字资源分配的机构,这个机构是美国专门成立的,它的前身是IANA,是专门成立起来用于全球互联网资源分配的。美国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把互联网控制起来。那它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呢,这是美国和别的国家思维不一样的地方,它提出互联网是无国界、无管理、无法律、无政府的,是民间产生的一个网络。ICANN是一个民间组织,民间组织的特点是尽管有政府部门的参与,但政府只被当作是一个政府咨询委员会,不起决定作用,由ICANN理事会的19名成员决定全球网络地址资源分配政策。通过这一点,它就可以把全球地址资源的政策掌握在自己手里。ICANN与美国商务部签订协议,由美国商务部授权它进行互联网地址的分配,ICANN在互联网管理方面制定的任何政策都必须经过美国商务部的同意。通过这一点就可以避免其它政府通过联合国或其它政府间组织去呼吁在互联网上各国应该平等的这类倡议,同时又把全球的地址资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对于这一点我们和世界各国都很清楚。所以从98年、99年开始在接入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之后,全球普遍要求对当时的IANA进行改革。原来ICANN的所有理事全部由美国人担任,现在则由五大洲的网民投票推举理事,中国科学院的钱华林研究员在去年6月23日经

未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向及两者的互动关系

未来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向 及两者的互动关系 【摘要】苏东剧变给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并未阻碍世界社会主义的进程,在深刻思考了苏东剧变的原因、教训后,社会主义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更加凸显。本文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未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了分析,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人类生存的理想状态,最终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又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应吸取资本主义之精华,抛弃资本主义之糟粕,批判的吸收和借鉴来完善自己,最终替代资本主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趋向 引言 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在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时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地。20世纪初,列宁也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但时至今日,始于16世纪的资本主义,在经历了多次的严重政治和经济危机之后,非但没有灭亡,反而不断地有所发展。一些人便开始怀疑马克思揭示的历史规律还是否正确,西方资产阶级更把它当作证据来否定社会主义。对于这些怀疑和否定,我们必须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和矛盾的考察中给与回答,从理论上解决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认清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坚定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理想信念1。关于人类未来社会及其发展一直是众多学者积极探索和热烈争论的重大议题。未来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会朝着怎样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及其未来命运的考察 ,对社会主义发展及其未来前景的预测 ,给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1、未来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向 1989年至1991年间,苏联和苏联控制下的东欧发生了剧烈的政治动荡,令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空前危机,但这并未妨碍世界社会主义的进程,反而使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形势出现了积极而重要的变化。第一,中国的社会主义不仅继续存在,而且通过改革发展的更好了,中国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第二,古巴、越南、老挝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国家,顶住了压力,稳住了阵脚,先后实行改革开放,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第三,前苏东地区的共产党有的恢复了活动,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2。第四,发展中国家非执政的共产党,经过动荡分化,大多数党坚持下来了,有的还获得某种发展。第五,发达国家的共产党受到严重冲击,目前仍较困难,但最困难、最动荡的时期已基本过去。 今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具有新的特点和走势。第一,未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至少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出现过去那种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第二,未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不表现在社会主义国家数量的增加,而主要表现在“点”的繁荣和“质”的提高,用成功的实例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以推动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复兴。第三,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是过去那种“一种模式、一个中心、一个阶段”,而将进一步走多样化、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化发展道路。第四,“一球两制”是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1范丽东,田树槐.关于“两个必然”的哲学思考——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J]长春大学学报2002,(4,10) 2郭增鳞.沙夫对苏东剧变的反思和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上、下)[J].国外理论动态,2001,(8,10)

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和发展

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和 发展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及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构成 一、场内市场 场内交易市场又称或,是指由证券交易所组织的集中交易市场,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活动时间,在多数国家它还是全国唯一的,因此是全国最重要、最集中的。接受和办理符合有关法令规定的证券买卖,投资者则通过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买卖。 1、主板 主板市场也称为一板市场,指传统意义上的(通常指),是一个国家 或地区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主板市场对发行人的营业 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上市 企业多为大型成熟企业,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以及稳定的盈利能力。 2、中小板 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在内设立块。 3、创业板 创业板市场((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 于的二级证券市场,以市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在上市 门槛、监管制度、、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 区别。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为和创投企业建立正 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 市场体系建设添砖加瓦。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 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创 业板退市制度方案内容,落实到上市规则之中。 二、场外市场 1、NEEQ(National Equities Exchange and Quotations),全国中小企业 股份转让系统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 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2012年9月20日,公司在国家工 商总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 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 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为公司股东单位。 2、 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 场,一般以省级为单位,由省级人民政府监管。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 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 分。对于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股权交易和融资,鼓励科技创新 和激活民间资本,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具有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