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7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7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国共两党通力合作,在反帝反封建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为了保证本课教学的连贯性,并且便于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可对本课内容进行整合,即以国共合作为线索展开教学。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相关史实,学生对黄埔军校以及北伐战争会比较感兴趣,但是其内容带有一定的政治性,比较难理解。而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他们已经能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并且有了一定的主观判断能力。但是他们对历史学习仍然带有一定的惰性,并且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概念比较模糊。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还要通过补充史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三、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课文和史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在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25年9月,毛泽东从湖南到达广州,不久,即代行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职务。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震惊全国的秋收起义,攻打有国民党重兵驻守的长沙。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为什么会成为国民党的中央宣传部长?而仅仅两年后,他又带兵攻打国民党,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第15课《北伐战争》。

(设计意图)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通过对毛泽东这样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关键人物的活动变化,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便更好地展开教学。

【讲授新课】

(一)救国救民,国共合作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初,……在各派军阀中,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实力最强。他们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与1920年的直皖之战和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取得胜利,控制了中央政权。1923年3月,他们……再次挑起军阀混战。到1924年,参加混战的兵力达45万人,战火燃遍了全国大部分省区。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

107~108页,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教师设问: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处于什么状态?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中国处于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致使中国经济萧条、生灵涂炭。)

教师讲述:20世纪20年代初,帝国主义列强扶持其在华“代言人”争夺中国的统治权。一方面各军阀之间发生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沉

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各军阀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行动,使革命事业遭受重大打击。

材料二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 180多次,……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这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孤军作战,不能打败强大的敌人,要争取革命的胜利,必须在国内找到自己的同盟军,而在当时的中国国民党是最革命的力量。

——王矞锋:《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载《社科纵横》,2009

年第3期材料三孙中山从俄国和中国一些实际形势中,看到了一定的曙光。……1923年1月26日,发表了《孙文与越飞联合宣言》。……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当时国内共产党的成就,也给了孙中山动力,……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是一支“非常崇拜新思想”的新生的社会力量,这种力量能提升国民素质,推动国民革命顺利进行。

——张冲:《论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基础》,载《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教师设问:20世纪20年代初,经历革命受挫的国共两党进行了怎么样反思和探索?(参考答案: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的力量尚弱,要寻找革命盟友;中国国民党:依靠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不能拯救中国,要联俄联共。)

教师讲述:20世纪20年代初,我国的革命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国共两党在当时都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在革命受挫之后意识到:单纯依靠某个阶级是不行的,必须要建立一个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打倒列强除军阀。于是双方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开始走向合作。

材料四1923年6月中旬的一天,这里一栋独立二层的普通民居内来了30多位身穿笔挺西装和几位身穿长衫的客人,……原来这里正在秘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个伟大的决策就在这里诞生了。——魏雅丽:《国共合作的丰碑——访中共三大会议纪念馆》,载《红广

角》,2011年第2期

教师设问:中共三大上做出的“伟大的决策”指的什么?(参考答案: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教师讲述: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并结合当时国内的实际情况,决定双方的合作以“党内合作”的方式进行,即中国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

学生自主探究:中国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教师讲述:中共三大以后,国共两党合作的步伐加快。1924年,国共两党的重要领导人齐聚广州,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盛会开始了。

材料五

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齐世荣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70

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学生自主学习:国民党一大的概况(参考答案:1.时间:1924年;

2.主要人员:孙中山、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

3.主要内容:提出新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4.作用: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

(过渡)面对国难,国共两党历经磨难和挫折,最终走在了一起,从而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二)国共合作,谱写新篇

教师讲述:孙中山之前领导革命屡遭失败,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依靠地方军阀武装,而没有属于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所以,国共两党实现合作之后,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开始着手建立属于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

1.创建革命军队

教师讲述:1924年初,《新青年》刊登了一篇黄埔军校的招生启事,通过这本在进步青年中广泛传播的杂志,广大的爱国进步青年感到报国救国的大门向他们敞开了。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不遗余力地宣传。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热血青年克服种种困难,源源不断奔赴广州,参加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

材料六报考者一般要经过3次考试,入学后还需再进行一次考核,通过上述4关才能最终获得一期生的资格。第一关为初试……进行第一轮筛选;第二关为复试,即初试合格者再……进行第二轮的淘汰;第三关为总试,即通过复试者……持证明书自行前往广州参加黄埔本校安排的总试,获得入学录取资格;第四关为甄别试,即相当于入学后的中期考查,不合格者将被饬令退学。

——李木洲:《黄埔一期招考论析》,载《教育与考试》,2012年第2期教师设问:黄埔军校为何实行如此严格的考试制度?(参考答案:通过最严格的程序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

教师讲述:黄埔军校通过严格的招考,将大批的进步青年和精英招揽至旗下,从而开启了中国革命史和军事史上一段传奇。

材料七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演说中指出:“我们的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革命军就是救国救民的军人,诸君都是将来革命的骨干,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

——史兰:《黄埔军校为什么能?——为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年而作》,载

《黄埔》,2014年第4期教师设问: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创建革命军,救国救民。)

教师讲述:孙中山通过之前的革命失败中总结出:依靠军阀干革命是绝对行不通的。所以他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危亡。那么他所创办的这所军校究竟是如何培养救国救民的革命军的呢?

材料八黄埔军校区别于旧式军校的特点,就在于党代表制与政治部的设立。……孙中山虽然一开始很重视军校实行政治与军事并重的方针,并任命了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希望他们能把政治工作做好。但当时的“政治部是个空架子,学校也没有多少真正进步的政治工作可言”,……周恩来接任政治部主任职后,在党代表廖仲恺的领导关怀下,……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治工作制度,……使政治部工作完善起来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而开辟了黄埔军校乃至日后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蔡瑞燕:《廖仲恺与黄埔军校政治部的中共党员》,载《广西社会科

学》,2009 年第4期教师设问:黄埔军校实行什么样的教育方针?周恩来在贯彻这一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参考答案:政治与军事并重;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政治部的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真正实现了政治与军事并重的方针。)

材料九由于国共两党成员的共同努力,黄埔军校及其分校从1924年成立到1927 年,共招收了六期学员计12000多人,其中国共两党合作培养的前五期共毕业学员7399 人。他们中大多是既能从事政治思想工作,又会指挥军事战斗的全面人才,不少人为中国民主革命建树了功业。——周兴梁:《论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1994年第1期教师设问:黄埔军校取得了怎么的办学成果?(参考答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

(过渡)黄埔军校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全新的教学内容和方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他们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在随后的北伐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打倒列强除军阀

材料十

北伐誓师大会

——李忠诚、刘苑生、曹燕:《特别策划——共同记忆之北伐》,载《黄

埔》,2014年第3期学生自助探究:北伐誓师大会的概况。(参考答案:时间:1926年7月;参会者:国共两党的领导人以及国民革命军;北伐的目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的具体目标:吴佩孚、张作霖以及孙传芳。)教师讲述: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结束后,各参战部队按照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开赴各个战场。而早在1926年的5月,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先遣队就已经向湖南战场进军了。

学生结合《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及课文进行自主学习:北伐战争的进程。(参考答案:①北伐军首先进军湖南、湖北,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主力;②其次,北伐军进军江西,消灭了孙传芳主力;③北伐军相继攻占南京和上海。)

教师讲述:北伐战争自广州誓师以来,不过半年多的时间,国民革命军就消灭了数倍于自己的吴佩孚、孙传芳的北洋军阀部队占领了湘、鄂、赣、闽、浙、皖、苏等省的全部或大部地区,把国民革命从广东地区推进到长江流域,席卷半个中国,震撼了帝国主义及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材料十一1926年5月,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与广东省第二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同时在广州举行。两会代表在李立三的带领下,向广州国民政

府请愿北伐,喊出了:“拥护广州国民政府北伐,打倒一切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直奉军阀 !”的口号。……中国共产党作为国民党,与北洋军阀两大集团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对北伐战争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共产党从工农群众的利益出发,积极引导北伐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在许多方面与国民党通力合作。

——李衍增:《从北伐战争分期看北伐战争的胜利与失败》,载《中共天

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材料十二此次北伐军能迅速的荡平吴军,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尤其是湖南农会的参战更勇烈。凡战事区城,我们所组织的农会均号召农民起来实际参加战争,因参战而牺牲的农民虽尚未得确实统计,然大致不在少数。农民既有此伟大功绩,北伐军将领对于民众自由亦不得不相当尊重;所以民众现在在两湖的政治地位完全是凭自身的力量争取得的。

——《中央局报告一最近全国政治情形与党的发展》(1926年9月20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年版,第351页材料十三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作为先头部队,奋勇当先,从广东出发,挺进湖南,……8月即打到武昌城下。叶挺独立团第一营的官兵纷纷留下家书,表示愿以牺牲生命夺取攻城胜利。……一营营长、共产党员曹渊写道:“天已拂晓,进城无望,士亡将尽,现存十余人,但革命军人有进无退”。署名曹渊的“渊”字最后一笔划得长长的。这是因为他刚写完,就中弹牺牲了。……叶挺独立团从进军湖南到占领式昌,……屡建奇功,而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殊荣。

——范前锋:《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载《武汉文史资料》,2006

年第6期教师设问: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人民的支持以及国共两党的通力合作;共产党员的骨干作用以及北伐军的骁勇善战。)

教师总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把各地农民的斗争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而且在城市,工人运动也是蓬勃发展,上海工人先后发动了三次工人运动,给予了北伐军大力的支持。再加上军事策略的正确以及共产国际的积极援助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北伐得以胜利进军。特别是国共两党的通力合作建立的革命统一战线成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制胜法宝。

(设计意图)北伐战争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史料的补充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再加上教师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过渡)通过国共两党合作下的北伐战争,三大军阀消灭其中之二,中国革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但是,随着革命形势的日益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发动广大群众支持北伐战争的过程中,其力量迅速壮大。国民党右派开始铲除异己,独享胜利果实。

(三)右派叛变,国共分裂

材料十四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右派迅速取得了国民党最高领导权,使国民党从由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党蜕变为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党。

——李衍增:《从北伐战争分期看北伐战争的胜利与失败》,载《中共天

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教师设问:国民党右派为什么叛变革命?(参考答案:国民党右派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而北伐战争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学生自主学习:国民党右派是如何叛变革命的?(参考答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他们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教师讲述: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了一全

国。而面对国民党右派疯狂的屠杀,中国共产党也举起了反抗的大旗,从而使中国革命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课堂小结】

面对国难,国共两党立足于中国革命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意识到:中国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走向联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从而掀开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取得了辉煌的革命成果。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面对国民党右派的屠杀,中国共产党吸取教训:无产阶级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建立一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六、板书设计

第15课北伐战争

(一)救国救民,国共合作

(二)国共合作,谱写新篇

1.创建革命军队

2.打倒列强除军阀

(三)右派叛变,国共分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一)知识梳理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839年6月3日 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P3 2.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P1。P1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 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4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时间:1856.10-1860.10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P6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P8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1864年 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 的失败。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1894——1895年本在 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与20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其内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P17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P20 侵略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时间:1900.6——1901年, 过程: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被义和团围困于廊坊,狼狈逃回天津,8月中旬攻占北京,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烧杀抢劫。 结果: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22 单元小结: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条约内容分别P4,P17,P22) (一)知识梳理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6——9课) 第6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P25 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 1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二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及近代化的探索 一、列强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 (一)鸦片战争(第1课) 1.根本原因(目的):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3.起止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4.简要经过:课本P4 5.重要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间:1842年。内容: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协商。 6.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当时中国政治制度落后、经济落后。(2)最根本的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3)其他原因:清军军备废弛。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第2课) 1.根本原因(目的):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起止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3.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4.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俄国: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俄国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1、原因(目的):日本为了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和称霸世界的梦想。 2、起止时间:1894年9月至1895年4月。 3、重要战役:(1)平壤战役;(2)黄海海战:邓世昌壮烈牺牲。(3)辽东战役;(4)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重要条约: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时间:1895年4月;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等。 5、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5课) 1、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2、起止时间:1900年6月至1901年 3、大至经过:课本P20。 4、重要条约:《辛丑条约》(签订时间:1901年;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抗日战争中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 *学习列强侵华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 1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 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 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 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光绪帝请求严 禁鸦片。 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 海滩当众销毁。 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 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鸦片带来的危害:1.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2.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3.腐蚀清朝的通知机构; 4.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 原料。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时间:1842年6月 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战争中牺牲 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 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 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参与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结束:1860年10月,奕?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 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事人类文明史上 的一次浩劫。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 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 条约》。俄国是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中,获利 最大的国家。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 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 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战斗中 打死洋枪队的头目华尔。 林则 徐 虎门 销 烟 鸦片 战 争 中 英 《南京 条约 》 火烧圆 明 园 俄国侵占我 国大片领土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第一单元 侵略 与 反抗 第 1课 鸦 片 战争 第 2 课 第二 次 鸦片战 争期间列 强侵华罪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全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第1课鸦片战争 1.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鸦片战争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原因: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打开中国市场 后果: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3.要求禁烟最坚决:林则徐当时清朝皇帝:道光帝 4.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5.鸦片战争:⑴时间:1840.6~1842.8 ⑵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⑶根本原因: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⑷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⑸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南京条约》: ⑴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造破坏);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注意:最能反映 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 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⑵影响:是中国近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割地破坏了中国领 土和主权的完整;赔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 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 ⑴目的: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⑵时间:1856.10~1860.10 ⑶发动者:英法联军⑷帮凶:美俄 2.列强的罪行: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⑵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⑴太平天国运动:①时间:1851~1864年②领导人:洪秀全③爆发地点:广西桂平金田 ④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城太平军 ②抗击洋枪队:李秀成 第3课收复新疆 1.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整个新疆:左宗棠 2.左宗棠收复新疆: 结果:粉碎了英俄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防 意义:①历史意义:粉碎了英俄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新疆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边防 ②现实意义: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 ⑴时间:1894~1895年⑵目的(主要原因):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⑶主要战役:①黄海大战:北洋舰队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官兵英勇奋战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最新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北伐战争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收集、讲述北伐战争的小故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意识;识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大家谈得很好。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图片展示:展示广州市越秀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2.教师提问:中共三大召开为国共合作做了哪些准备? 提示: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提示: 时空1924年,广州 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参会人员 领导和组织工作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 (道光帝在位)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4、后果: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二)林则徐禁烟 1、背景: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 (1)人物:1838 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林则徐禁烟措施:①派人暗访密查②缉拿烟贩③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④虎门销烟 (4)虎门销烟: (1)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2)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时间:1840.6~1842.8 2、直接原因(借口、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 3、根本原因: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4、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英军封锁珠江口→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英军占香港、进攻虎门炮台、占四方炮台(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松、镇江到南京下关江面(陈化成吴淞之战牺牲)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42年8月29日 2、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造破坏;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注意:最能反映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美国、法国除了享受英国在华取得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知识要点: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一、选择题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是() A.换取中国商品B.掠夺中国白银 C.扭转贸易逆差D.打破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2、道光帝派()到广东禁烟。 A、林则徐 B、关天培 C、琦善 D、穆彰阿 3、火烧圆明园的两个国家是() A、英法 B、美俄 C、英俄 D、法美 4、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 5、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A、杨秀清 B、李秀成 C、洪秀全 D、萧朝贵 6、1876年收复新疆的是() A、沈葆桢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7、与日本海军在黄海大战激战的是() A、南洋水师 B、北洋水师 C、福建水师 D、东海水师 8、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壮烈牺牲。 A、刘步蟾 B、萨镇兵 C、丁日昌 D、李鸿章 9、台湾在()条约被日本占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0、1900年率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是() A、华尔 B、西摩尔 C、义律 D、瓦德西 二、填空题 1、______年,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_______逐步变成__________________社会。 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侵入新疆建立政权。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期中有、、、、、、、。 三、简答题 1、《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 1、“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 ——摘自某清朝大臣 请回答: ①这位大臣是谁? ②哪一位皇帝派他去禁烟? ③派他去哪禁烟? ④禁烟中的一次重大事件是什么? ⑤禁烟的影响如何? 2、请回答: ①这幅图反映了被焚烧的什么地方? ②这个地方在什么时候被烧的? ③是由哪两国家焚烧的?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

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 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 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光绪帝请求严 禁鸦片。 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 海滩当众销毁。 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 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鸦片带来的危害:1.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2.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3.腐蚀清朝的通知机构; 4.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 原料。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时间:1842年6月 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战争中牺牲 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 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 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参与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结束:1860年10月,奕?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 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事人类文明史上 的一次浩劫。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 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 条约》。俄国是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中,获利 最大的国家。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 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 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战斗中 打死洋枪队的头目华尔。 林则 徐 虎门 销 烟 鸦 片 战争 中英 《 南 京条约 》 火 烧圆 明 园 俄国侵占我 国大片领土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第一单元 侵略 与 反抗 第 一课 鸦 片 战争 第 二课 第二 次 鸦片战 争期间列 强侵华罪行

人教版(2017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国共两党通力合作,在反帝反封建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为了保证本课教学的连贯性,并且便于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可对本课内容进行整合,即以国共合作为线索展开教学。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相关史实,学生对黄埔军校以及北伐战争会比较感兴趣,但是其内容带有一定的政治性,比较难理解。而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他们已经能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并且有了一定的主观判断能力。但是他们对历史学习仍然带有一定的惰性,并且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概念比较模糊。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还要通过补充史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三、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课文和史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在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的精神。

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思路

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思路 作者:庞轶君江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指导老师:邵锦平江苏省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 一、课前系统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一)研读分析教材 1.分析课程标准: 本课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2.分析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从单元教学的角度看,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合作到国共对峙中的第一课。第一次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最终破裂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兴盛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本课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才独立自主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在单元教学中,上承中共的诞生——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4年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下启中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北伐后期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于是共产党开始武装起义并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所以在中国革命史的学习中本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分析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授的课程内容为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的胜利进军及最终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进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引导学生收集北伐战争相关知识,使其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掌握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热情。通过了解北伐战争失败的史实,使学生们了解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培养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

(word完整版)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精品,推荐文档

第1课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 5.结果:清朝失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6.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其他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8.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9.鸦片战争的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战争时间:1856-1860年 2.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结果:中国失败,签订条约:《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 5.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并火烧圆明园。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6.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3、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4、《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5、北伐和西征: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6、天京事变: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巩固措施:洪秀全封洪仁玕且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太平军结局:被中外联合势力绞杀 天京陷落: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新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2017版部编教材) (一)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839年6月3日。 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2.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销烟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 过程:朝廷派钦差:琦善谈判,广东水师提督(虎门炮台)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长江门户吴淞)战死 结果: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其内容是: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影响: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B.中国不再享有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3年,,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 埔条约》通过条约。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10-1860.10。 相关事件:亚罗号事件、马神浦事件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相关大臣:奕? 2.过程:①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西 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②《通商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③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给英国,增加赔款额。 3.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5.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 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1864年,早期:拜上帝会 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的陷落标志着 1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四川教育出版社)

第一学习主题 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 影响;①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农民负担。 ②使清朝政治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消弱。 评价林则徐;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 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广可耻的鸦片贸易。 《南京条约》 时间;1842年 内容;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影响;①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②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③封建经济开解体。 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的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 俄国侵占我国150万平方公里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1894年邓世昌壮烈殉国。 内容;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附属个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工厂。 影响;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八国联军侵华 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时间;1906年 影响;严重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清政府成为帝王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二学习主题 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 人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张国番,奕? 1.前期创办近代军用业。口号;自强 创办企业;张国番,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张国番的安庆内军械所 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 2.后期创办近代民用业 李鸿章的轮船招商所,开平矿务局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教育上创办新式学堂和选派学生出国留学 4.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5.评价洋务运动;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推进了发展,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关于“第一”的知识点: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中国兴中会 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4.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 5.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6.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7.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 8.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9.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 10.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第一家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 11.洋务派创办的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福州船政局 12.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淞沪铁路 13.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 14.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15.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16.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渔光曲》 17.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18.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践的法定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19.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大会:中共“二大” 20.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21.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出现于:洋务运动时期 二、关于“最”的知识点 1.近代史上最早侵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是:英国 2.最早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英国 3.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4.洋务派创办的最大规模的军事工业是:江南制造总局

5.辛亥革命最先爆发在:武昌 6.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7.近代赔款数额最多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8.最先倡导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胡适 9.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0.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的最大规模战役是:百团大战 11.严复的译著中影响最大的是:《天演论》 12.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英国 13.最充分反应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款是:《辛丑条约》 14.最先提出“民主”“科学”的是:陈独秀 15.抗战以来对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6.清政府最早修筑的铁路是:唐胥铁路 17.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申报》 18.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 19.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在社会上起思想启蒙作用 20.剪辫、废止缠足等法令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 三、标志性事件 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始的历史事件:鸦片战争 2.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时间是:鸦片战争 3.大大加深了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 4.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5.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约:《辛丑条约》 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公车上书 7.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事件: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8.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是:“五四”爱国运动 9.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共的成立 10.红军长征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四渡赤水河 红军长征中,红军从此跳出敌人包围圈:渡过金沙江

中国近代史 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 第1课鸦片战争 二、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重点:(1)虎门销烟。掌握以下知识: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2)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内容包括“割地”“赔款”“通商”“关税”等四个方面,中国主权沦丧,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难点:《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的理解 《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

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中考命题分析 本课在历次中考中,是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禁毒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试题类型以选择题为主也呈现多元化。200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正式实施,学习、宣传和贯彻《禁毒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全国禁毒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样作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林则徐及其壮举虎门销烟将是今后考查的一个热点。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一、知识梳理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一步加深。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但他们贪婪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的要求,遭拒绝后,在此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要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以及侵略者(英法联军)。 (2)列强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主要表现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火烧圆明园体现了侵略者的野蛮、贪婪与罪恶。而沙俄割地行径由来已久,它采取武力相逼,调停为诱,一纸定夺、强割强占等手段,步步蚕食,割占我大好河山150多万平方千米。 2.难点: (1)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是清政府,他们认为,不彻底消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赶走“法兰西”“英吉利”,明天还有新的“法兰西”“英吉利”接踵而至。其另一目标就是帝国主义列强,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体现了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2)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足以说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奋起反抗与斗争。 三、中考命题分析 本课内容在中考中也是重点考查的对象,主要考点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等。试题类型多是选择题,也有与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考查的非选择题(如识图题、分析材料题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北伐战争》 本课是新人教部编第五单元第15课的内容。课标这样要求:“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它主要介绍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从单元教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一课:上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下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有一定地位。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2、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同共产党合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后来终于形成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二、进入新课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实现 展示材料 材料一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