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0)《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的诗句均是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解答时要结合诗句的引申义理解作答.

【解答】答案:

(1)白露为霜

(2)海内存知己

(3)恨别鸟惊心

(4)到乡翻似烂柯人(重点词:柯)

(5)却话巴山夜雨时

(6)人有悲欢离合

(7)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重点词:赢)

(8)断肠人在天涯(重点词:涯)

(9)逝者如斯夫(重点词:逝)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分)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铭》的“铭”和《马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绝句”“长短句”等

C.《背影》《藤野先生》都是我国近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

D.《假如生活欺骗你》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考点】F5: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要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来判断即可.

【解答】A.正确;

B.词不叫“绝句”;

C.《藤野先生》作者鲁迅;

D.《假如生活欺骗你》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作品.

故选:A.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甲(A、众目睽睽B 、举世瞩目).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此,他们着①(A、zhuóB 、zhá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②(A、励B 、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乙(A、承载B 、承接)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A②B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修改句: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考点】79:病句辨析与修改;23:词义辨析.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1)考查了多音字的读音,要注意平时的积累.着①(A、zhuóB )力;再接再②(B 、厉).

(2)考查了近义词的使用,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完成该题即可.B 举世瞩目、A 承载.

(3)原句缺主语,改为: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经过多年的努力,科研人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也可.

答案:

(1)A B

(2)B A

(3)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经过多年的努力,科研人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也可.

二、阅读

4.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考点】EM:即事感怀诗.

【分析】参考译文: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一样快.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木兰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我回故乡.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意揣摩选项正误.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这句主要是运用了互文、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出战争的残酷与艰辛.赏析有误.故选:C.

(2)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答案:

(1)C

(2)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②属引.凄异引:延长

③不及返顾.顾:看,回头看④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就是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这(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

②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译文: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甲】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登山山有一里多路,就见飞流汩汩地往下倾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然而业已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光顾,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溯:逆流而上

②句意: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属:延长

③句意:来不及返回看.顾:看,回头看

④句意: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即:就是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疾:快

句意:这(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

②重点词有:许:左右

句意: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甲文:分别抓住“三峡四时之水的各自特点”;乙文:抓住“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来解答.

答案:(1)①逆流而上②延长③看,回头看④就是

(2)A

(3)①这(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

②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4)第一问:夏水大而湍急;春冬水清而透明;秋水小而清冷.第二问:危壁出泉;疏竹掩映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棵小白杨

朱金平

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

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⑦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⑧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⑩三队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

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摘编自2017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是略写。

D、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颗小白杨。

(2)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

...越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②“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

..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句子中,加点

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考点】9D:散文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借“白杨树”,赞美了驻守在边疆哨所的一位士兵王克怀.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③),写我们伴随着《小白杨》的歌声,来到歌里所唱的塔斯提边防连;第二部分(④~?),写哨所班长王克怀从初来此地到逐渐成长,成为孩子佩服,父亲惊叹的坚强班长的艰辛过程;第三部分(?~?),写我们在离开哨所时,又去看了那棵人从传唱的小白杨,心里说不出的感动与崇敬.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与概括.这是一道选择题,根据文意对四个选项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C项,从文中的描述来看,妻子和战士带回小白杨都是略写,对王克怀的儿子受父亲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亲密感的事描写的较为详细.故选C.

(2)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梳理.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事情的发展过程,找出文中对人物情感描写的相关语句,即可概括出人物情感变化的过程.

文章在第⑤段,写王克怀刚到哨所,“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接着第⑥段写王克怀在小白杨树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后,“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特别是在射击考核获得优异成绩后,“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就这样王克怀逐渐适应了这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班长.

(3)①本题考查词语在句子中作用的分析.“才”和“终于”两个词,都表现了他们来到哨所的不容易,二者连用更是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为后文赞美驻守边防的军人作铺垫.

②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意的基础上,分析出其语境义.“反复”指的是一遍又一遍的意思.在句子指王克怀的射击成绩经过了一遍又一遍的测试,侧面表现了他射击技术的优秀.

(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文章中写王克怀儿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表现是表现孩子对军队的喜爱,实则侧面表现父亲对他的影响力大,“部队能锻炼人,出息人”.

(5)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

从表现来看,“一棵小白杨”指的就是塔斯提哨所生长的那棵白杨树;结合全文的写作内容来看,“白杨树”象征着王克怀这样的驻守在边疆的优秀战士;象征着边防战士们所具有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答案:

(1)C

(2)刚到哨所,面对艰苦环境,火热的心变凉了;在小白杨树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后,感到充满力量;射击考核获得优异成绩,心怀喜悦.

(3)

①“才”和“终于”两个词(副词)连用,强化了他们路程的不易和艰难,突出了驻守塔斯提哨所边防军人的感人形象.

②“反复”是一遍又一遍的意思.这一射击成绩是哨所从未有过的,难以相信,因此多次验证,加以确认.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4)儿子的举动是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侧面表现部队能锻炼人,出息人.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5)答案要点:①指塔斯提哨所②既指优秀战士王克怀,又指普通而不平凡的中国军人③象征边防战士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牢记嘱托的精神.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芥子园画谱》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中国画教材,它运用浅显易懂的方法,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知识,使得社会上为数众多的职业画工,甚至是文人画家,都可以迅速地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知识。比如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也都是在无人指点的情况下,就上手学习《芥子园画谱》,从而掌握了一定的规矩准绳。所以,作为艺术普及类的教材,《芥子园画谱》在艺术开蒙方面,堪称卓越。

《芥子园画谱》可以自学、速成,易入门。但是,中国绘画讲求“师古人”“师造化”,也就是以古人为师,以自然为师,经过长期的揣摩消化,得其精髓,才能成一家风骨。所有受《芥子园画谱》启蒙的绘画大师,如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也正是依此才成为一代宗师。

在黄宾虹这位中国画大家看来,画谱虽有开蒙之功。但也成为帮助懒汉偷懒的工具,它造成了只学画谱之法而不重视“师承”的严重弊端。何为“师承”?宾虹老人曾解释过,古人既然已经创立了法度,那后人就必须在掌握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创造变化。而古人的法度,即“笔墨之法”,只有通过临摹这种“师承”途径,才能全面掌握。然而,诸如《芥子园画谱》之类的画传画谱却提供了一条看似美好的“捷径”,那么,由临摹名家大师真迹,进而获得先贤笔墨精神这一“师承”途径,就必然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那些能够入乎规矩之中、超乎规矩之外的“神品”“逸品”就无从谈起了。

以《芥子园画谱》为代表的古代画传画谱,虽然在艺术开蒙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中国画的精髓则全未窥见,而不学之人尤爱视画传画谱为“法器”,于是废临摹而为抄袭,靡然成风,传统的中国画教学逐渐沦落。由此所带来的结果,近代以来的中国画坛中,一些革命派要革《芥子园画谱》的命;有些传统派也要拆《芥子园画谱》的庙。黄宾虹等画家的看法,对还原画谱等传统艺术启蒙类书籍的原始定位,无疑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摘编自陈都《正确看待<芥子园画谱>》)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

A、文章开篇肯定了《芥子园画谱》在艺术开蒙方面的积极作用。

B、第二段的“但是”表转折,引出下文对《芥子园画谱》的思考。

C、第三段中黄宾虹指出使用《芥子园画谱》过程中存在严重弊端。

D、文章最后强调不宜再用《芥子园画谱》来进行中国画的教学。

(2)文章认为《芥子园画谱》的“原始定位”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文章认为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考点】BC:议论文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芥子园画谱》的利与弊.文章第①②段主要论述了《芥子园画谱》对学习中国画的作用,成就了许多绘画名师;第③段主要写中国画大家黄宾虹指出使用《芥子园画谱》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第④段,指出《芥子园画谱》利弊共存,我们要客观的对待.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是一道选择题,解答时从文中找出与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其中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D.文章最后一段写道:“黄宾虹等画家的看法,对还原画谱等传统艺术启蒙类书籍的原始定位,无疑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意思是说《芥子园画谱》对艺术开蒙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可以用它来进行中国画的教学.故选D.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什么是“原始定位”.原始定位,指的就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最初的评价与看法.在文中指的就是人们对《芥子园画谱》这本书的最初评价.结合文章前两段内容来看,人们最初认为《芥子园画谱》是“中国画教材”,“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知识”,“可以迅速地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知识”.根据这些句子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答案.(3)本题考查内容的筛选与整合.解答此题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即可从中筛选出有效的信息作答.

文章在第②段举了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人的事例,表现他们先是受《芥子园画谱》的启蒙,关键在于“以古人为师,以自然为师,经过长期的揣摩消化,得其精髓,才能成一家风骨”的.据此整理出答案.

答案:

(1)D

(2)介绍中国画基本技法、知识而便于学画者入门的启蒙教材.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3)由画谱入门,进而临摹古人的法度,师承“笔墨之法”,领会其精髓,能够创造变化.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工具书,就是按一定次序把有关知识信息加以汇编,专供检索查考的书籍。各类工具书都有特定的功用,遇到不同的疑难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各类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就是中学生常用的工具书之一,它收录的条目包括字、词、词组、成语和其他熟语等,基本反映当前现代汉语词汇的面貌。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遵从通行标准或通用原则,力求规范化。

《现代汉语词典》“壶”条目:

【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首任主编、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凡是‘现代’词典都要跟上时代,不断修订。”

《<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6版说明》:“配合释义增补了近百幅古代器物方面的插图”是本词修订的主要内容之一。

《现代汉语词典》“罍”条目: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C

A、工具书是专供检索查考的书籍,遇到不同的疑难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各类工具书。

B、《现代汉语词典》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遵从通行标准或通用原则。

C、《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条目力求规范,全面反映当前现代汉语词汇的面貌。

D、《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现代”词典之一,也要不断进行修订,跟上时代发展。(2)《现代汉语词典》“壶”条目:“括号”内的“壷”字表示“壶”字的繁体字,“茶~”中的符号“~”代替“壶”字的本字,其中符号“名”表示该词的词类是名词。

(3)《现代汉语词典》“罍”条目,为什么要配图?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考点】C7:材料阅读.

【分析】本题共给出三则材料,材料一,简介什么是工具书,以及中学生常用的工具书之一《现代汉语词典》;材料二,介绍《现代汉语词典》编写的要求,要跟上时代,不断修改,同时对古代器物还可配上插图,并给出“罍”的示例.

【解答】(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与理解.这是一道选择题,从材料中找出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在材料一中写道:“它收录的条目包括字、词、词组、成语和其他熟语等,基本反映当前现代汉语词汇的面貌”,并不是“全面反映”,故C项分析有误,应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典内容的了解.解答此题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还要有基本的查字典知识.

从材料二中给出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壶”的示例,可以看出“壷”是在“括号“内给出的,它表示的是“壶”的繁体字;“~”代替的是“壶”这个字;其中符号“名”表示的是“壶”的词性.

(3)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相对简单,材料二中“配合释义增补了近百幅古代器物方面的插图”是本词修订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得出答案,因为“罍”是古代的器具,配图能够更直观的让现代人所了解.

答案:

(1)C

(2)“壶”字的繁体字;“壶”字的(本字);该词的词类是名词

(3)“罍”是古代盛酒的器具,现代已不常见,配图能够让人更直观了解.10.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冰心的这首小诗热情地歌颂了母爱。×(《繁星?春水》)

(2)鲁滨孙为改变“星期五”的饮食习惯和吃人的欲望,炖羊肉、烤羊肉给他吃;“星期五”觉得好吃,表示再也不吃人肉。√(《鲁滨孙漂流记》)

(3)里德太太发现简?爱躲在窗龛上看书,怒骂她未经许可偷拿家里的书,毒打了她一顿,把她关进无人居住的红屋子。×(《简?爱》)

【考点】F2:名著情节.

【分析】本道题考查了冰心、《鲁滨孙漂流记》、《简爱》等文学名著中的细节,要注意根据积累判断.

【解答】(1)这首诗歌并不是歌颂了母爱,而是歌颂了“生命”,故错误.

(2)表述正确.

(3)发现简?爱躲在窗龛上看书,怒骂她未经许可偷拿家里的书,毒打了她一顿的人是里德少爷,不是里德太太,错误.

答案:(1)×(2)√ (3)×

1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 (《水浒传》)

这两个人让林冲带上刀到白虎节堂,两人借故离开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考点】F2:名著情节.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水浒传》误入白虎堂这一情节的掌握程度.【解答】误入白虎堂情节梗概:林冲陪林娘子去还愿,看到鲁智深英雄了得,就聊了起来.不料高衙内看林娘子美貌,欲行无礼,林冲急忙赶去.终因他为顶头上司之义子放了高衙内,高衙内因想林娘子得病,陆谦献毒计,让高俅派人买宝刀给林冲,然后诈说高俅要看刀,令林冲带刀进高府.陆谦将林冲领入白虎节堂即高俅处理军务之地,诬陷他带刀进节堂有行刺之心.将林冲发配.

答案示例:①高俅诬陷林冲擅入白虎节堂;②欲带刀行刺;③将其捉拿

三、写作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考点】L1:命题作文.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抓关键词.“每个站点都有风景”可拆分为“每个”“站点”“风景”.“每个”最好可以表现出成长路上的几个关键点,当然也可截取某几个特定时间,但应在结尾处做相应的升华.“站点”是指材料中的“栖息处”“落脚点”“终点”“起点”,即提醒学生应选取人生路上的关键时间节点.“风景”则为全文的写作重点,它既可指现实中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又代表着生活中激励你的某些精神或温暖人心的小片段.“每个…都”明确了成长过程中的美好不是偶然出现,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持续出现的普遍现象.写作时应当体现成长的每个阶段,经历的多件事情都有美好有意义的体验和收获.扣住这一关键词,在写作上就要落实于写两件及以上的事例、或一个事例中两个及以上的阶段.【构思选材】可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如在自己的人生成长过程中,小学二年级,写家人温馨的陪伴,是人生中一道动人的风景;小写六年级,写克服困难、挫折重新获取勇气信心是人生中的一道动人风景;初中一年级,写友人热切的鼓励是人生中一道动人的风景;初中二年级,写师长殷切的叮咛是人生中一道动人的风景;初中三年级,写陌生人友善的微笑是人生中一道动人的风景等等.写作过程中,可适当挖掘风景的深层意义,凸显其情感感悟上的内涵.

【写作手法】此次作文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注重采用以小见大、详略得当、细节描写展现生活中的“风景”;叙述应完整,注意细节描写写手法的恰当运用,可在结尾处适当抒情、议论,阐发风景对于各个阶段的影响,升华主题.

【解答】【范文】

每个站点都有风景

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无尽的挫折,无穷的坎坷和无限的苦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不应该仅仅重视结果,更重要的是咀嚼生命中的每一个过程.

初春,冰雪消融,大自然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严冬的那些落叶又给新发芽儿的大树增添了不少养分.爸爸要带我去看望住在大山里的奶奶,我们坐上车向那美丽的乡村田野进发.一路上,我尽情欣赏着车窗外的美丽景色,心中有说不出来的欢畅.终于,汽车停了下来,我以为已经到奶奶家了,就急忙跳下车去.可是眼前却是一段蜿蜒不平的山路,爸爸说山路弯弯曲曲的,很不平整,所以车开不过去,我们只有走过去了.可是这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啊!我极不情愿地牵起爸爸的手,走上这条蜿蜒曲折的小径.

小径虽窄,却回旋曲折.我仅仅走了一小会儿就累得蹲在地上,不愿起来.忽然我发现在这杂草丛生的石板缝间长着一株小巧娇嫩的红色小花,小小的花瓣整齐地排列在花蕊的四周,花瓣上面还挂着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不禁兴奋地叫起来,爸爸,快来看!

爸爸过来看了看,告诉我说:“花之所以能生长起来,是因为它经历了不懈奋斗的历程.你才走了这么一点的路就喊累,这样下去何时才能成功啊!你不是常说过程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吗?”我听了若有所思.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小花也随着风微微摆动,好似也同意爸爸的观点.我站起身来勇敢地迈过崎岖的山路向着前方走去.

一路上,山路上的风景吸引着我,在路途中我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波折,但是我都顽强地站起,因为我相信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

终于奶奶家到了,我不禁兴奋地大喊:“噢!”山谷中也传来我的回声.好似对我获得成功的肯定.我的心顿时舒畅了许多.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坎坷与艰辛,但只要不懈追求,勇往直前,你终究会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发现那些美丽的风景.最终你也会感谢过程,因为它不光带你获得了成功,也教会了你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10浮力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10浮力

2017中考试题汇编——浮力 一、选择题 1.(2017衡阳,6,2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 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 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 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 B.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鸡蛋在乙杯中收到的浮力较大 2.(2017郴州,18,2分)如图所 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 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 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 、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甲P乙,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別为F A、F B.则()A.P甲<P乙,F A=F B B.P甲<P乙,F A>F B C.P甲>P乙,F A=F B D.P甲>P乙,F A<F B

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又改变了460Pa.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ρ铝=2.7g/cm3,g取10N/kg.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0.8N B.铝块的体积是100cm3 C.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4.6N D.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5.(2017广东,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 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 系是F 甲=F 丙 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7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7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2分)夏商时期,已有铜制的铃和皮质的鼓.人耳能分辨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2.(2分)今年1月,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完成了在轨测试任务.实验卫星与地面通信联系是利用() A.次声波B.无线电波C.红外线D.超声波 3.(2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A.使用冰箱时,金属外壳未接地 B.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零线上 C.检修电路时,未断开总开关 D.电线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4.(2分)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 湖中倒影B. 日食现象C. 海市蜃楼D.

雨后彩虹 5.(2分)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由静电引起的是() A.磁铁吸引硬币B.压紧的铅块互相吸引 C.摩擦后的气球吸引头发D.吸盘吸在墙壁上 6.(2分)为缓解电力紧张的状况,我省正在加大核电站的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站将核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不可控制的核裂变 C.核能发电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 D.核电站利用的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7.(2分)下列利用改变内能对外做功的设备是() A.洗衣机B.柴油机C.收音机D.电视机 8.(2分)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为了减少摩擦的设计是()A.车上安装有刹车闸B.轮胎上刻有花纹 C.脚踏板做得扁面平D.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 9.(2分)我国完成了速度超过400km/h的高铁交会试验,两列高速运行的列车交会过程中,产生“强吸力”的原因是两车之间的空气() A.流速大,压强大 B.流速小,压强小 C.流速大,压强小 D.流速小,压强大 10.(2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电路正常工作.现只将S2断开,则()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三)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三)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问君何能尔,。 (4),身世浮沉雨打萍。 (5)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憔.(qiáo)悴驾驭.(yù)中流抵.(dǐ)柱浑身解.(xiè)数B.绮.(qǐ)丽殷.(yān)红众目睽睽.(kuí)盛气凌.(lín)人 C.闲瑕.(xiá)漂.(piāo)白恪.(kè)尽职守贪赃.(zāng)枉法 D.归咎.(jiù)沮.(jǔ)丧响彻云霄.(xiāo)抑扬顿挫.(cuò)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 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

果实。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千万不要被()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陶醉沉浸俗艳鲜艳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写一句话。(2分)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句话出自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贝多芬对残酷命运发出的强烈呐喊。 B.《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伤仲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江城子”是曲牌,“秋思”“潼关怀古”“密州出猎”是题目。 D.“未尝识书具”中的“书具”指的是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易》《诗》《书》《礼》《春秋》;“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 13内能

内能--13年中考试题汇编2017. 2017中考试题汇编——内能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76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山东枣庄,.(,

)正确的是( A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B0 ℃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 .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D .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答案】C 【解析】解: A、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非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故A错误;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0℃

时,所有物质的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 D、任何分子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者同时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其它内容及应用.2201732)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江苏无锡,)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A B .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分子非常小C D .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分子是可分的【答案】D

【解析】解: 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是桂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 正确.故选D. 【考点】扩散现象. 3201733分)如图所示,瓶内有一贵州遵义,,.(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

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B.瓶.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C D.瓶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答案】A 【解析】解: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时,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一部. 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故A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2017年福建省中考.doc

2. 如图, A. 主视方向 第2题图 2017年福建省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3的相反数是() A. - 3 B.-L C. h 3 3 3 第7题图第8题图 3.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6 000,其结果是() A. 0.136X106 B. 136X105 C. 136X103 D. 136X106 4. 化简(2x)之的结果是() A. x4 B. 2x2 C. 4x2 D. 4x 5. (4分)下列关于图形对称性的命题,正确的是() A.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B. 正三角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C.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 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6.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x + 3 >0 A. -3VxW2 B. -3WxV2 C. xN2 D. x< - 3 7. 某校举行〃汉字听写比赛",5个班级代表队的正确答题数如图.这5个正确答题数所组 成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10, 15 B. 13, 15 C. 13, 20 D. 15, 15 8. 如图,AB是的直径,C, D是。O上位于AB异侧的两点.下列四个角中,一定与N ACD 互余的角是()A. ZADC B. ZABD C. ZBAC D. ZBAD 9. 若直线y=kx+k+l经过点(m, n+3)和(m+1, 2n - 1),且0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潘德高老师整理提供 1.(2017·福建省福州市)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点燃一个冬天 游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走.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甩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士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蒌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甩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家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唉唉地应看,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采烤烤,剐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浙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卦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旱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姜。背姜里是满满的一背蒌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末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抽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哔哔啵啵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呗。”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一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福建省2017年数学中考真题试卷和答案

福建省2017年数学中考真题试卷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3的相反数是() A.﹣3 B.﹣1 3 C. 1 3 D.3 2.如图,由四个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B. C.D.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6 000,其结果是() A.0.136×106B.1.36×105C.136×103D.136×106 4.化简(2x)2的结果是() A.x4B.2x2C.4x2D.4x 5.下列关于图形对称性的命题,正确的是() A.圆既是轴对称性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B.正三角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C.线段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6.不等式组:x?2≤0 x+3>0的解集是() A.﹣3<x≤2 B.﹣3≤x<2 C.x≥2 D.x<﹣3 7.某校举行“汉字听写比赛”,5个班级代表队的正确答题数如图.这5个正确答题数所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10,15 B.13,15 C.13,20 D.15,15 8.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上位于AB异侧的两点.下列四个角中,一定与∠ACD互余的角是() A.∠ADC B.∠ABD C.∠BAC D.∠BAD 9.若直线y=kx+k+1经过点(m,n+3)和(m+1,2n﹣1),且0<k<2,则n的值可以是() A.3 B.4 C.5 D.6 10.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图中线段AB和点P绕着同一个点做相同的旋转,分别得到线段A'B'和点P',则点P'所在的单位正方形区域是() A.1区 B.2区 C.3区 D.4区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计算|﹣2|﹣30=. 12.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线DE.若DE=3,则线段BC的长等于.

201718年各地中考真题汇编声音专题(含解析)

专题1 声现象 一、选择题 1.【2017?泰安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C.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答案】B 【解析】 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A错误;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能量.故B正确;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错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D错误;故应选B。 【考点定位】声音的综合利用 2、【2017?自贡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答案】D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3.【2017?长沙卷】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真空也能传声 【答案】C 【解析】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各种介质”中,A错误;

B.物体振动一定产生了声音,并不代表一定听到了声音,人听到声音,还需要传播到人的耳朵里,B错误;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正确; D.真空中不能传声,D错误;故选C 考点:声速声音的产生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声。 4. 【2017?菏泽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D 【解析】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传播的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故A错误。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光传播的较快,故B错误。 C.喇叭播放的歌曲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也是噪声,故C错误。 D.振动发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为答案。 考点:声现象 5.【2017?枣庄卷】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 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答案】C 【解析】 A、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故A错误; B、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故B 错误; C、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正确; D、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含答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C )(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2017年福建省中考英语真题

2017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试卷 一、听力(共三节,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第一节听句子听下面五个句子,从每小题给的三幅图中选出与句子内容相符的选项。(每个句子读两遍) 1. 2. 3. 4.A. B. C. 5. 第二节听对话听下面七段对话,从每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1段对话,回答第6小题。 6. What does Helen think of Shanghai? A. Modern. B. Noisy. C. Crowded.

听第2段对话,回答第7小题。 7. When did Jane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y? A. Last Friday. B. Last Saturday. C. Last Sunday. 听第3段对话,回答第8小题。 8. Whose watch is it? A. David’s. B. Lily’s. C. Sally’s. 第4段对话,回答第9小题。 9. What kind of fruit does Maria like best? A. Bananas. B. Apples. C. Oranges. 听第5段对话,回答第10,11小题。 10.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uy? A. A skirt. B. A blouse. C. A T-shirt. 11. What size does the woman wear? A. Size S. B. Size M. C. Size L. 听第6段对话,回答第12,13小题。 12.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In a gym. B. In a hospital. C. In a museum. 13. What was wrong with Lucy yesterday?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版)

2017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四个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试卷 120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 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 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 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 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 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 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 3.古诗文默写(8 分) (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2)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 ”(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 (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力佛游记》)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归根结底,。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二卷)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

2017年福建省英语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试卷 一、解答题(共13小题,满分28.5分) 1.( 1.5分) 2.( 1.5分) 3.( 1.5分) 4.( 1.5分) 5.( 1.5分) 6.(1.5分)听第1段对话,回答第6小题. 6.What does Helen think of Shanghai? A.Modem. B.Noisy.

C.Crowded. 7.(1.5分)听第2段对话,回答第7小题.7.When did Jane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y?A.Last Friday. B.Last Saturday. C.Last Sunday. 8.(1.5分)听第3段对话,回答第8小题.8.Whose watch is it? A.David's. B.Lily's. C.Sally's. 9.(1.5分)第4段对话,回答第9小题.9.What kind of fruit does Maria like best?A.Bananas. B.Apples. C.Oranges. 10.(3分)听第5段对话,回答第10~11小题.10.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uy? A.A skirt. B.A blouse. C.A T﹣shirt. 11.What size does the woman wear? A.Size S. B.Size M. C.Size L. 12.(3分)听第6段对话,回答第12~13小题.12.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In a gym. B.In a hospital. C.In a museum. 13.What was wrong with Lucy yesterday?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李淸照《如梦令》) 5. ,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雪梅、黄洋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2017年历年福建省生物中考真题及答案

2017年福建省中考真题生物 一、本卷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动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答案:A 2.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森林 B. 一块农田 C. 一群蚂蚁 D. 一个池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概念。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ABD、“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农田”,这些里面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C、“一群蚂蚁”是动物,在生态系统属于消费者,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有非生物成分、生产者和分解者,符合题意。 答案:C 3. 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草→鼠→蛇→鹰 B. 阳光→草→鼠→鹰 C. 蝗虫→青蛙→蛇→鹰 D.草→蝗虫→青蛙→细菌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B、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 C、蝗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 D、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所以,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草→鼠→蛇→鹰。 答案:A 4. 女性生殖系统中,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位置是( ) A. 卵巢 B. 子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