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三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译文

得到宠爱或受到屈辱,以至于感到惊喜或惊恐。重视大患(即“宠”与“辱”)以至于如同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

什么叫宠辱若惊?由于得宠者地位卑下,因此得到宠爱就会为之惊喜,失去宠爱就会感到惊恐。这就是宠辱若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人之所以有大患(即宠辱),是因为人患得患失而心中只有自己。如果人达到不患得患失、心中没有自己(即无身)的境界,那么人还有什么忧患呢?

所以,崇尚把自身献给天下者,就可以把天下交给他;情愿把自身献给天下者,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评析]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而言的。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对于本章主旨,王夫之作过如下精辟的发挥。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衍》)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庞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

贵、福佑子孙。总之,人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边之物。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人与人的态度就不同了。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过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所动于中,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命。这种态度基本上是正确的。

词解:

宠:喜欢,有功而赏谓之奖,谓之公平;无功而赏谓之宠,谓之不公。辱:折损,有错而罚谓之罪,罪有应得;无错而罚谓之辱,或因不察。若:好像,就是。惊:惊恐,惊惶失措,危害之大,足以使人惊恐,又含有惊惶失措的意思,即治国错误之策。

宠辱若惊:无功而赏谓之宠,无错而罚谓之辱,它们的造成的危害,足以使君王感到惊恐。作为治国的失策都是一样的。

贵:宝贵,第一位的。患:患得患失,最重要的事,大患,最重要的大事。若:就是。身:身家性命。

贵大患若身:人,第一位的最宝贵的,最重要的大事,就是身家性命。

何谓:为什么说。

何谓宠辱若惊?

为什么说,无功而赏谓之宠,无错而罚谓之辱,它们的造成

的惊恐和危害都是一样的?

下:次一等。

宠为下:宠是因情感而为之,君王不易纠正,易生妄侫。而辱多是因不察而造成,君王详查可解,易得谅解。所以说宠的危害更大,比辱还要次一等。

之:意指宠。

得之若惊:得宠的会心生妄侫,其危害足以使君主惊恐。

失之若惊:失宠的会离心离德,其危害亦足以使君主惊恐。

是谓:所以说。

是谓宠辱若惊:所以说,宠爱与辱恨,它们的危害都足以使君王惊恐。

何谓贵大患若身?:为什么说,人,第一位的最宝贵的,最重要的大事,就是身家性命?

我:自己,这里以自己举例。有:有做为。大患者:有大事业的人或为事业患得患失的人。为:因为。有身:拥有身家性命。

我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我之所以要有做为,成为一个有事业的人,每天患得患失,都是为了自己身家性命,为了身家性命而忧。

及:如果。无身:没有身家性命。何:任何。患:事情,患得患失。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如果我没有身家性命,我还会有什么事情可做呢?亦可以解为:如果我没有身家性命之忧,我又何必

患得患失呢?

故:所以,总结词意。贵:宝贵,这里有尊重的意思。身:个体生命的表述。以:原则之意。为:作为,治理。天下:国家社会的表述。若可:就是可以。寄:传递,给于。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所以,以尊重天下人的身家性命为原则的人,就可以把国家传递给他掌管。

爱:呵护,喜欢。托:托付,有管理之义。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以呵护天下人的身家性命为原则的人,就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管理。

意解:

无功而赏谓之宠,无错而罚谓之辱,它们的造成的危害,足以使君主感到惊恐,作为治国失策它们都是一样的。最宝贵的,第一位的,患得患失之中最重要的大事,就是对身家性命的拥有。

为什么说,无功而赏谓之宠,无错而罚谓之辱,它们的造成的危害,足以使君王感到惊恐呢?

宠是因情感而为之,若生妄侫,君王不易纠正。而辱多因不察而造成,若得谅解,君王详查可解。所以说宠的危害更大,比辱还要次一等。得宠的会心生妄侫,其危害足以使君主惊恐。失宠的会离心离德,其危害亦足以君主惊恐。

所以才说,宠爱与辱恨,它们的危害都足以使君王惊恐。

为什么说,最宝贵的,第一位的,患得患失之中最重要的大事,是对身家性命的拥有呢?

以我为例,我所以要有做为,有事业,每天患得患失,都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啊。如果我没有身家性命,没有身家性命之忧,我又何必忙忙碌碌,患得患失呢?

所以,

能像宝贵尊重自己的身家性命那样,去宝贵尊重天下人的身家性命,就可以把天下传递给他掌管。

能像爱心呵护自己的身家性命那样,去爱心呵护天下人的身家性命,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管理。

悟解:

本章讲的是君王应该具备的人本主义理念,尊重个人的生命与财产。要认识到天下人都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放在第一的。尊重和爱护天下人,就是对其身家性命要尊重,要呵护。只有这样的君王才可能有资格掌握管理天下。

这个道理,现在人看来是浅显的,但是历史上草剪人命的短命君王却是比比皆是。

老子处在东周末期,除了战乱,饥荒,还有当时殉葬制度,对生命的漠视远不是现在人们可以想像的到的。老子以自身为例,说明身家性命对人是第一可宝贵的,第一位的重要性,从而推及天下人的身家性命,也是天下人最宝贵,最重要的。因此道德经所说的贵身,爱身,其思想在当时也是非常超前的。

对于君王治国的宠辱之术进行了分析,指出宠辱之术,国之大害,其危险足以使人惊恐,而宠尤甚于辱。它们的一致性,都

是没有客观公正的行使赏罚之权。

后人将宠辱若惊,解成宠辱不惊。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而后,宠辱不惊又被演绎为荣辱不惊。被中国古代有知识的人,尊为大智大勇的英雄修为,贤达智者的修养品行。其尊崇高度,也是人不能所及的。

其实,宠辱不惊,凡人能做到的很少,只能停留在书本上,故事中。若得到宠爱不知感激,受到辱恨不知惊恐,可能就不是人啦,只能是超人,或石头,现今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

老子的贵身爱身,一般的解注,多解为爱自身,因为爱自身,推及社会,珍爱所有的生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博爱的心怀掌管天下。其实老子是现身说法,以自身之贵,为天下人导出生命之可贵,其意还是说,为人君者,不可漠视天下人的生存诉求。重视者掌管天下,漠视者失去天下。这是人类历史上,帝国时代王权更迭的铁律之一。

宠为下。又可以解成,得宠而又失之,自然是为下了,那么,还是不要得宠的好,所以邀宠自然为下了。还可以解成,为了得宠而甘愿低下谦卑。即邀宠者自然自处其下了。然而。得宠而不失者,自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啦,所以,自古以来,邀宠的比比皆是,他们绝不会认同“宠为下”的。

宠字多用于贬意,它是因上位者情感喜欢而得来一种待遇,不是因功勋或才能而得到的待遇。如宠臣与贤臣,宠妃与贤妃等。

爱自身者,未必爱天下。爱天下者,未必爱自身。有吾即有

身,有身即有患,人生的烦恼,是实实在在的无奈。所有的宗教,所有的修行者,都努力的试图摆脱它,各自的成果,繁复如浮云。诗云:春江水暖鸭自知。摆脱的如何只有自己知道。

——道理无穷,偶所议者,一斑尔,贴出来,为享好者,异议者,可同存,不当者,可斧正。

道德经全文打印版版

道德经全文打印版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老子道德经全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帛系若存,用之不勤。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四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恆①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恆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容②;为天下容,恆德乃足,复归于朴③。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④,故大制⑤无割⑥。 译文 守护着雄与雌的对立统一,作为天下的溪泉;作为天下的溪泉,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大道不离不弃,法道依母作为慈母襁褓里的婴儿。守护白与黑的对立统一,作为天下法式;作为天下的法式,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大道没有差错,归依不可名的终极大道。守护荣与辱的对立统一,制定天下的礼仪法度;制定天下的礼义法度,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大道趋于圆满,皈依宇宙的本元——大道。大道派生万物,圣人因道法使物用人量才器使而为官长,是以大法无害。 注释 ①恆:对立统一,辨证统一,对立统一法则。 ②容:(1)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2 )礼仪,礼法。(3) 容纳,容物。容物:谓度量大,能容人。(4)形容。形容:指盛德的表现,体现。《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宋·王禹偁《单州谢上表》:“此际臣之本郡实有行宫,傥得导行皇舆,扫除御路,撰礼天之书册,虽匪职司,对盛德之形容,敢忘歌颂。”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刘驾》:“虽不足贡声宗庙,形容盛德,愿与耕稼陶渔者歌江湖田野间,亦足自快。” ③朴:本质,道。 ④官长:1)君长,君主,首领,元首,领导,领袖。 长:排行第一的;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官:(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2)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3)古时用以称天子。例如:官家(皇帝);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2)旧时行政单位的主管官吏。 ⑤大制:始制、道纪、大法、道法、母法、自然法、自然法则、法则。 ⑥无割:无制;无害;没有损害。无:道的别称;没有。割:制;裁;损害;杀,屠宰;放弃。

读《老子-第一章》

读《老子?第一章》 *导读:《老子》一书,版本多样,其中以王弼的通行本影响最大,本文在解读《老子第一章》时,即以王弼本为主,并参照马王堆…… 《老子》一书,版本多样,其中以王弼的通行本影响最大,本文在解读《老子第一章》时,即以王弼本为主,并参照马王堆帛书本进行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为通行本《老子第一章》之内容。 道可道,非常道,此句解法颇多,笔者仅举影响较大的两例:其一,第一个道为人们习称之道,即今人所谓道理,第二个道意为言说,第三个道乃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常,帛书本为恒,通行本为避汉武帝刘恒讳而改为常(此说法亦是被大多数《老子》研究者所接受的,笔者亦如是),恒解为永恒,且恒变恒动。程颐言惟随时变易,乃常道,不动而恒常存在的理是会穷尽,唯有动则终而复始,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故,句意为,习常可以言说之道,并不是老子所言的永恒的、恒变恒动之道。其二,第一、三个道均为老子哲学之专有名词,是老子所言 道,第二个道仍为言说,意思是,老子所言之道一旦被言说

出来就不再是其所说的恒变恒动的永恒之道。 笔者认为,此两种解读意均在强调老子所言之道是不可言说的,他们认为,因为道是无限的,语言是有限的,人无法言尽其全部,而只言局部又会损坏其全部。笔者认为,此种解读是只看到了言说的缺陷而强调道不可说,却未思及老子之所以这样说之理。笔者认为,一方面,老子如大多数学者一样看到了言说的表达方式的有限性,以有限的语言去诠释无限的道就是以有限去限定无限,这明显是有缺陷的,但是老子却认为有缺陷的表达方式并不是错误的方式,它只是一种具有相对性的表达方式,所以,其所言之道也就是具有相对性的道。另一方面,老子认识到其自身对道的认识并非完全的,这与道本身特性是相关的,如道之形体就是很难把握的,《老子》中仅以恍兮惚兮、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等去描述道之形;但,作为规律性的道和发挥创生万物之功用的道又是可以认识的,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的事物相反相成之规律的道是可以认识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道的创生功用也是可以认识的。道本身可被清楚认识的部分和不可被清楚认识的部分给老子完全认 识道造成一定阻碍。因此,综上两方面而言,笔者认为,老子意在强调,首先,道是可以言说的;其次,其自身所言之道并非完全是那个恒变恒动的绝对正确之道。因此,笔者认为此句应解读为,道(老子所言之道)是可以言说的,但是一旦言说出来就又不完全是那个恒变恒动的永恒之道了。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理解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内容精妙、玄微且涉猎广泛,涉及社会、历史、伦理、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三十七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注释: 1、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 2、守之:即守道。之,指道。 3、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长。 4、欲:指贪欲。 5、无名之朴:“无名”指“道”。“朴”形容“道”的真朴。 6、不欲:一本作“无欲”。 7、自定:一本作“自正”。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翻译: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解读:

“无为”的思想在老子《道德经》中多次阐述、解释。本章开头第一句即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道不同于任何宗教的神,神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而“道”则是非人格化的,它创造万物,但又不主宰万物,顺任自然万物的繁衍、发展、淘汰、新生,所以“无为”实际上是不妄为、不强为。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不为了。 第二句便引入人类社会,谈到“道”的法则在人类社会的运用。老子根据自然界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要求“侯王若能守之”,即在社会政治方面,也要按照“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来实行,从而导引出“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的结论。老子认为,理想的执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就会达到“天下将自定”这样的理想社会。 这里所说的“镇”,有人解释为“镇压”,并据此认为老子在这章的说明中露出了暴力镇压人民的面目:谁要敢一闹事,那就要严厉加以镇压。这种解释,我们感到有悖于老子的原意,“镇压”应当是“镇服”、“镇定”,绝非是武力手段的“镇压”。 由此,我们也认为,老子并不是代表奴隶主统治阶级的要求,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不是仅仅代表某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意愿。这表现出老子内心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因而这是进步的、积极的。

道德经 第七十九章

第七十九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①(大德)恒无为而无不为;上德②为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③(中德)为之而无以为;上义④(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礼⑤(小德)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⑥而扔⑦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⑧而乱之首;前识⑨者,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勿居其华。故去皮?取此道?。 译文 上德的自认为缺乏德,致力于行善积德,所以有德;下德的自以为不缺乏德,不行善积德,所以缺德。【大道作为法啊,能够佑助万物啊,能够统治万物啊!万物依赖大道生存而道行不言之教依法执政从不推卸责任,功成事遂了而从不居功自傲。大道护养服务万物宛如(不为主)不为支配差使,辩证统一欲无欲,能够寓大于小;万物归依大道啊宛如不被支配差使,可名为大德。所以聖人之所以能成大德,因为聖人始终不妄自尊大,所以能成大德。】道总是道为而能全知全能。上德(为道为)为政处事守道依法遵循规律事极少功极多而能无事。(下德妄作因而有事。)【上仁是中德,崇尚仁,听闻道法,将信将疑,似懂非懂,或许听从,或许不听。仁最早写作“|二”,即一竖二横,一为阳,二为阴。仁:(会意。从人,从二。意思是两个人在一起,两个人愿意走在一起,表明相互之间都有亲近的要求,否则就不会走在一起。因此本义:两个人亲近友爱。)仁者,夫妻二人相亲相爱也,引申为随着亲疏关系而程度相应变化的有等级差别的偏爱。仁,是说从心底欣然的去爱别人,有仁的人喜欢别人有福,不喜欢别人有灾有祸,这是发自内心而不能抑制的一种自然的情感,并不是为了要取得别人的报答。上仁为宗派主义,兼有官僚主义作风。宗派,泛称宗族内部嫡庶与大小宗支。宗派主义搞小圈子、小派别,拉拢一部分人,排斥一部分人,以宗派的利益为重的思想和行为。】上仁为中德因而没出事。【崇尚义的是下德。义,是君主与臣子、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一种办事原则,就是父亲与儿子、地位高贵的与地位低下的人的一种等级差别,是关系亲近和关系疏远的人之间的一种内外分别的行为准则。义: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所谓“为朋友两肋插刀”,是由于个人或朋友之间的关系而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甚至牺牲自己某些利益的狭隘思想。上义为官僚主义,兼有宗派主义、形式主义作风。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的领导作风。官僚主义的特征是领导者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独断专行,主观臆断地瞎指挥;官老爷做派,脱离实际,不了解下情,高高在上;讲求官样文章,繁文缛节;遇事推诿,办事拖拉,不负责任等等。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的反映。】上义(下德)妄作而有事。【崇尚礼的是小德。礼者,所以貌情也,群义之文章也,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礼,是用来体现心中感情的仪式,是规定各种人际关系的制度,是规定君臣父子之间的准则,是用来区别高贵或卑贱、贤能或不肖的手段。礼适用于俗人。礼为情貌也,文为质饰也。礼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文采是对内在本质的一种装饰。君子注重内在的情感而不去管外在的表现,喜好内在的本质而厌恶外在的粉饰。那些倚仗外在的表现让人来判断自己内心感情的人,他们的内心肯定是邪恶的。那些必须粉饰外表以后才让人来判断其内在本质的东西,其本质一定是衰败不堪的。在父子之间,那礼节便是简朴自然而不用什么客气礼貌的话语和行动来表明的。礼繁者,实心衰也。然则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也。众人之为礼也,人应则轻欢,不应则责怨。今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而资之以相责之分,能无争乎?有争则乱。礼是人们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可以修改、补充或废除的,是主观的。合理正确的礼必须依据道根据客观规律制定即始制有名。合理合法的礼必须始终遵循大道,具体表现为根据客观规律随着具体形式的变化而变化,或修改,或补充或废除,所以知礼用礼而不可尚礼,知贤用贤而不可尚贤。为避免虚文繁礼必须以道为本,以礼为末。崇尚礼的是小德。上礼为形式主义,认为是形式决定内容,而不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主义兼有官僚主义作风。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势必影响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致使信息失真,决策失误。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知假作假之风,恶化公务员和人民群众关系,影响公务员健康成长,助长歪风邪气的蔓延,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致使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共同蔓延,互为支撑。官僚主义忽视民心,忽视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深入基层,布置工作拉架子造

《道德经》第一章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 宫延庆释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经典之作,千百年来,世代人们读他、解释他,总是受益匪浅。几年来,我从另一个视角——认知学的视角去解读他,顿觉豁然开朗。虽然与许多前贤们很有出入,但还是愿作为一家之言与大家共享。 道可道也,非常道。名可名也,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这个东西是可以用语言来说一通的,但说一通的道与世间本来存在的那个道不是一回事。 (其中的道理也是容易理解的,要说一通就要用名称、概念这类语言材料,)名称、概念是可以解释的,但这种解释与它背后所指事物的丰富内涵也不是一回事。 (比方说)“无”这个词,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初始状态。 “有”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原因或母体。 但“无”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细微精致之处, 而“有”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整体框架方面。 “无”也好,“有”也好,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情,由于着眼点不同,才有不同的说法。 这种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的方法就叫做“玄”。 反反复复地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这是认知万事万物的根本法门。 第一章的逻辑思路是很清晰的,由“道”引出“名”,由“名”引出“无”和“有”,再由“无”和“有”归结为“玄”。“道”是出发点,“玄”是归结点。由此看来,第一章讲的既不是道、名,也不是无和有,而是“玄”。玄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认知方法。《道德经》八十一篇,其余的八十篇用的就是玄的方法,理解了“玄”就理解了《道德经》的篇章结构。 在通常情况下,玄字经常被理解为玄奥,通过这一章,使我们意识到,玄字并不玄奥。它其实就是指多视角的认知方法。这种多视角的认知方法,我们在现实生活里经常见到。在逻辑上叫“同出而异名”,现在经常说“辨证的看问题”,其意思和玄字也有些相近。中医诊病望、闻、问、切,可看成是玄的方法,西医看病要做切片化验,做CT扫描也是是玄的方法。机械制图三视图的方法,计算机CAD还

道德经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一章 善①行②无辙迹③,善言无瑕谪④,善数⑤不用筹策⑥,善闭⑦无关键⑧而不可开,善结⑨无绳约⑩而不可解?。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知道曰善。知道者玄德。希望知物(实物),依附于知道(大、始基、无、夷希微、场);已经知道(大、始基、无、夷希微、场),得以知物(实物);已经知物(实物),返本归真顺道复命,这叫作玄德(守道依法)。】知道做事不落痕迹滴水不漏,知道辞令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知道计算用不着具体呆板的筹策,知道闭合即使没有门闩也打不开,知道结合即使没有绳子束缚也不可能拆开。知道为士者守道依法遵循规律,不武断;知道作战者守道依法遵循规律,沉着冷静,不怒;知道胜敌者守道依法遵循规律,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与;知道用人者,为人谦下,为下属着想,为人民做事……这是知道守法遵循规律辩证统一争无争的善行,这是使贤用人的能力,这是支配世界的准则。 注释 ①善:德,得道,知道,守道,依法,遵循法则。 ②行:行动,做事,活动,举动。 ③辙迹:痕迹。善行无辙迹:指善于做事不落痕迹,滴水不漏。 不落痕迹:指做事彻底,没有留下蛛丝马迹。 滴水不漏: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形容一个人严谨细致。 【近义词】:自圆其说、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无隙可乘。 【反义词】:破绽百出、自相矛盾、漏洞百出、挂一漏万。 言:讲,说,言辞,辞令,辞章,言论,政令,建议,主意,计策,学说,主张。 ④暇谪:瑕疵。瑕疵:(1)玉的斑痕,亦比喻人的过失或事物的缺点。(2)谓指摘毛病。善言无暇谪:指说的话无可挑剔,言辞没有可以被指责的缺点毛病,政论合乎时宜没有偏差,也指学说理论严谨完整没有瑕疵没有漏洞。 ⑤数:计算。计算:计算不仅是数学的基础技能,而且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工具。在学校学习时必须掌握计算这一个基本生存技能;在科研中,必须运用计算攻关完成课题研究;在国民经济,计算机及电子等行业取得突破发展都必须在数学计算的基础上。因此计算在基础教育,各学科的广泛应用,高性能计算等先进技术方面都是主要方法。广义的计算包括数学计算,逻辑推理,文法的产生式,集合论的函数,组合数学的置换,变量代换,图形图像的变换,数理统计等;人工智能解空间的遍历,问题求解,图论的路径问题,网络安全,代数系统理论,上下文表示感知与推理,智能空间等;甚至包括数字系统设计(例如逻辑代数),软件程序设计(文法),机器人设计,建筑设计等设计问题。 ⑥筹策:竹码子,古时计算用具,算筹。筹算用的算筹竹制的小棍,也有骨制的。按规定的横竖长短顺序摆好,就可用来记数和进行运算。随着筹算的普及,算筹的摆法也就成为记数的符号了。算筹摆法有横纵两式,都能表示同样的数字。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别看这些都是一根根不起眼的小棍子,在中国数学史上它们却是立有大功的。

熊春锦先生讲《道德经》第一章(一)

第一章观妙 讲解一 (根据熊春锦先生2003-10-25讲座录音整理)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家周末愉快,非常高兴今天在这里相逢相遇,共同探讨道医学的有关问题。 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和共同探讨的内容,还是接着讲上一堂课没有讲完的部分进行阐述。我们要将《道德经》这一部万经之王真正弄懂、弄通,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连接上古真人的一座桥梁,就必须对《道德经》诞生的背景、诞生的意义,《道德经》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都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认识。只有把《道德经》这四大方面的意义弄清楚,再来研究和诵读、学习《道德经》,才能开辟一个比较顺畅的直达《道德经》根邃的一条路。我在正式开讲之前,为了使大家能够同步获得所讲的一些内容,产生真实不虚的效果,因此先请大家进入三调。 心身清静运太极 这三调就是要进入一种状态,先调我们的形,身体要整个符合松、静、自然,甚至是无为的状态。这个放松包括了从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整体松弛,皮肤、毛发、肌肉、骨骼、心腱、血管、神经、心、肝、脾、肾、肺五脏和六腑都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使自已的心也处在放松的状态,心不外想,意不外思,把呼吸调到一种自然的、悠长的、平衡的状态。这样一来,通过三调达到一种松、静、自然的状态,就比较容易感知到我所讲的《道德经》的一些内涵真谛。保持住一种恍兮惚兮的状态,来学习《道德经》,保持一种执两用中的内环境就容易感知到《道德经》的真境,这也是读经的奥秘,使我们真正切入到《道德经》内核的一种关键方法。然后保持住这一状态,与刚才讲的“天气下降,地气生升”融汇在一起进行听课,一起讨论《道德经》。那样,道德也就可以几十倍的提高,也就容易感知出言词与语言文字之外的深邃的意境,理解道和德的含义,紧密地联系它。请大家保持好这一状态。 我今天对《道德经》的展示、讲解,还是结合《道德经》本身的背景,对大全局反复强调一下,系统的讨论一下。这样有利于大家深刻的理解《道德经》。上次我讲了,希望大家先学习《道经》的第一章——观妙章第一;以及《德经》的第一章——论德章,也就是第三十八章。相信大家都已经初步把这两章基本上阅读了。在阅读的基础之上,我们再来共同探讨它的意义,那么许多东西也就一点即明,容易掌握。 宇宙本源光炁海 第一章之中的第一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章是《道经》的开篇。这一段开篇可以说高度地概括了道的实质、本义,阐述了道的博大精深,虚渺无形,既有又无。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用语言所能描述和展示清楚的一个根本的现象、自然的本质现象。这个道可以说由于距我们的历史时代很遥远,但却又进入我们的社会实际,非常地接近现实之中,因为它无所不在,它也就在万物之中,就在我们身体之内,虽是有名而不可见的。 “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第一章解读

道德经智慧心解 第一章 大道无形 道德经是老子对诸子百家的分析与思考,也是对周易参悟的心得和运用智慧,道德经核心思想源自于易,孔子又问道老子,孔子弟子们参考了道德经最后成了论语。阳明的心学是在阳明先生研究易学、道德经、论语、诸子百家、佛家先贤后的进一步思考延伸和升华,最终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才有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阳明心学是立足在个人的基础上的修行,也是佛家楞严经中“本觉名妙”的体现,现在的求真务实,求真于知,务实于行,就是同一逻辑出处。这里的“知”可以理解同道德经的开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行”又同道德经的“常有,欲以观起徼”。研学上古经典要有足够的人生

阅历和感悟并且知道其中的递进与师徒关系。年轻时首先依法家尊法守规格物厉行,了解物性、人性、事理进而明事理通儒学最后悟道得道。 先有格物至知到格物至智,量变到质变进悟醒自身、明心见性。到了格物自知的境界进而格物致智。有知良知进化为致良知和致良智。最后明白如何自我修行,智慧的修炼内心,心力才是人和万物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源泉。保持善良又是心力修为最快最简洁的办法,先有善至心安,再有大彻大悟。 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说的,但是呢,说出来以后就不是原本的我想表达的意思了,道很难说清,受制于文字的局限,只能个人去体会悟,因为道是一直在变化着的,像太极图一直转动,我们平时看到的太极是平面的,实际是个球形),道是包罗万象的规律、是事物进化、也是本体、也是生发之源,也是力量之根。像周易太极图有无相生相容,至有中包含至无,极阳之地又极阴,无是有的开始,有又是无的开始。“名可名,非常名”“道”这个字或物、事、本来没有名称,是谁给他起的名字,我们的感知、视听、嗅觉,文字还是什么?这里就有阳明心学的意思。“无名天地之始“”,一开始很多事物是没有名字,包括天地之间很玄妙的事情,都是没有名字的,包括“道”这个字 “有名,万物之母”,是因为人感知到他以后,给它起了名字,所以呢,他就有了开始,有了根源,有了起初的这种意识行态,但这种状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八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注音版】 天(tiān)下(xià)莫(mò)柔(róu)弱(ruò)于(yú)水(shuǐ), 而(ér)攻(gōng)坚(jiān)强(qiáng)者(zhě) 莫(mò)之(zhī)能(néng)胜(shèng), 以(yǐ)其(qí)无(wú)以(yǐ)易(yì)之(zhī)。 弱(ruò)之(zhī)胜(shèng)强(qiáng), 柔(róu)之(zhī)胜(shèng)刚(gāng),

天(tiān)下(xià)莫(mò)不(bù)知(zhī),莫(mò)能(néng)行(xíng)。 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云(yún): 受(shòu)国(guó)之(zhī)垢(gòu), 是(shì)谓(wèi)社(shè)稷(jì)主(zhǔ); 受(shòu)国(guó)不(bù)祥(xiáng), 是(shì)为(wéi)天(tiān)下(xià)王(wáng)。 正(zhèng)言(yán)若(ruò)反(fǎn)。 【译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世界上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认真做做到。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因此圣人说:能够承担起全国屈辱的,才能称为一国之主。能够担当国家灾难的,才算是一国。真理听起来都不是很顺耳。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言 1、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

《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 《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 作者:小白菜 随手翻起来了书架上的这本《道德经》,经常听孩子诵读,自己对文章的大意却不甚了解。在查找网络资源后,对第一章进行了粗略的了解。现就部分章节内容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无为”就是合道之为。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称作”无”(无,名天地之始)。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运行,布生天地和万物。可见”道”就是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的母体,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无”是道的根本属性。”无为”即是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采取的管理对策,是在对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透彻理解后而采取的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

段。”无为”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境界。 那么怎样才算是”无为”?怎样实施和推行”无为”?由于现阶段对世间万物及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对这些问题也许还没有准确一致的答案。但个人认为”无为”必有以下特点: 一、”无为”以平等为基础。虽然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天下万物因进化程度或组成的不同,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动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的分别,但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它们既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贵践之别。在天地和圣人的眼里它们都是草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天下万物有些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有些是不直接需要的,有些从某种角度看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它们都是道安排给我们的朋友,它们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作为天地万物一员的人,不能也不应该根据自己的喜

道德经:第61章到第70章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聚jù)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聚jù)于大邦。故或下以取(聚jù),或下而取(聚jù)。大邦不过欲兼畜(蓄xù)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g?ng)璧以先驷(sì)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yé)?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事,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nán)。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jī)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zhònɡ),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xiào)”。夫(fú)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fú)!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zhǎng)。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理解道德经》第一章

《理解道德经》第一章 天下①有始②,以为天下母。吾③未知④其名⑤,强⑥字⑦之曰⑧道⑨,强为之名曰大⑩。冀?知?其子?,附?知其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得其子,复?守其母,是谓玄德。塞?其兑?,闭?其户○21,知常○22,终身不堇○23;开○24其兑,济其事,妄作○25,终身不救○26。见小曰明○27,守柔曰强○28。用其光○29,复归其明○30,毋遗○31身殃○32,是谓袭常○33。 译文 自然界存在产生宇宙万物的始基,作为派生宇宙万物的本元(本源、本原)。我未知其名,勉强为之取字“道”,勉强为之取名“大”。冀求知物(实物或事物),依附于知道(大、大宗、大本、本元、始基、无、夷希微、场);已经知道(大、大宗、大本、本元、始基、无、夷希微、场),得以知物(实物或事物);已经知物(实物或事物),返本归元顺道复命,是为玄德(由道由理由法理物,惟道惟理惟法理物,是道是理是法理物,以道以理以法理物,因道缘法循理理物,依道依理依法理物,奉道奉理奉法理物,守道守理守法理物,遵道遵理遵法理物,循道循理循法理物,顺道顺理顺法理物,从道从理从法理物,适道适理适法理物,合道合理合法理物)。禁止脱离了大道而违背自然法则的意识行为,禁绝门户之见、逾越感性认识、通过抽象而趋向惟(有;为,是;随从,听从,遵从,顺从)道,遵循法则居善地,终身消灾免祸避凶趋吉得福祉;启用脱离了大道的、违背了自然法则的意识行为,惹事生祸,妄作非为处凶境,终身得不到救正救助。见微知著是知常明事理,遵纪守法循律依理是因附大道的襁褓(纽带)。用其沾光得益,复命返本归元循道循理循法。身心健康消灾免祸不招殃咎,是因为循道循理遵循法则。 注释 ①天下:(1) 自然界,宇宙,天地间。 (2) 人世间,社会上。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5) 古时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 ②始:元;宗;本;根本, 根源;始基,元炁,本元,本原,本源,本体。元:古代道家学派用以指万物之本——道;头、首、大;始,开端;炁,元炁;根本,根源;善;为首的;天;君;民众,百姓。元,始也。——《说文》。元,君也。——《广雅》元,古代道家学派用以指万物之本——道。《子华子?大道》:“元,无所不在也。”《春秋繁露?重政》:“元者,为万物之本。”根本,指基础或本质;比喻事物的本源、根基。本源,源头,借指事物的根源,起源;也指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方面。本源,“本原”、“本元”:指宇宙万物的依归;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一切存在物都由本源构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为它。始基:指万物的根源或基本,万物从它产生又可复归于它,元炁,本元,本体。本体相对于现象而言,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三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注音版】 勇(yǒng)于(yú)敢(gǎn)则(zé)杀(shā), 勇(yǒng)于(yú)不(bù)敢(gǎn)则(zé)活(huó)。 此(cǐ)两(liǎng)者(zhě),或(huò)利(lì)或(huò)害(hài)。 天(tiān)之(zhī)所(suǒ)恶(è),孰(shú)知(zhī)其(qí)故(g ù)? 天(tiān)之(zhī)道(dào),不(bù)争(zhēng)而(ér)善(shàn)胜(shèng),

不(bù)言(yán)而(ér)善(shàn)应(yìng), 不(bù)召(zhào)而(ér)自(zì)来(lái), 坦(tǎn)然(rán)而(ér)善(shàn)谋(móu)。 天(tiān)网(wǎng)恢(huī)恢(huī),疏(shū)而(ér)不(bù)失(shī)。 【译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 勇于表现刚强者易于送命,善于表现柔弱的反而能够生存。此两者都是勇,但是却由表现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这就是自然规律,可又谁知天意呢?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圣人也很难判断,自然规律是不争而取得胜利,不言而万物响应,不召而众生自来,淡然筹谋天下大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自然是广大无边的,所无不包,没有一点疏失。 扩展阅读:《道德经》价值影响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句 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二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注音版】 民(mín)不(bù)畏(wèi)威(wēi),则(zé)大(dà)威(wēi)至(zh ì)。 无(wú)狎(xiá)其(qí)所(suǒ)居(jū),无(wú)厌(yàn)其(qí)所(suǒ)生(shēng)。 夫(fū)唯(wéi)不(bù)厌(yàn),是(shì)以(yǐ)不(bù)厌(yàn)。 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自(zì)知(zhì)不(bù)自(z ì)见(xiàn);

自(zì)爱(ài)不(bù)自(zì)贵(guì)。故(gù)去(qù)彼(bǐ)取(qǔ)此(cǐ)。 【译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当人民不在畏惧统治者的暴行时,那天下就要打乱了。所以统治者在位不应该给人民造成威胁无法生存,不要压榨人民的生活。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想要使人民不厌恶,就应该这样做不要给人民造成威胁压迫。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所以圣人有自知之明,不自持己见,知道自己位居万民之上,不求自我表现,但求自爱而不自显高贵。所以舍弃自见、自贵、才能获得自知、自爱。 扩展阅读:《道德经》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

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言 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①之,吾见其不得②矣③。天下,神器也,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嘘④或吹⑤,或强或羸⑥,或载⑦或堕⑧。是以圣人去甚⑨、去奢⑩、去太?。 译文 希望执取天下却妄作非为,我看是办不到的。天下是道者的器物,是不可妄作非为的。妄作非为的败政,非法执政的失政。世间万物,或者行走在前,或者跟随在后;或者哀声叹息,或者自吹自夸;或者强壮有力,或者羸劣疲困;或者尊道贵德守法而附载于道,或者逆德不法失道而堕落。所以,圣人去掉极端、奢侈、过分的非法行为。 注释 ①为:妄作胡为;妄作非为;胡作非为;肆意妄为。妄作胡为: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胡作非为:不顾法纪,不讲道理,毫无顾忌地做坏事。非为:不顾法纪;干不顾法纪的坏事;违法或违反道德的坏事、坏行为。肆意妄为: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作非为。妄:胡乱,非分的,出了常规的。妄为:胡作非为。 ②不得:办不到,做不到。 ③矣:(1)直陈语气,相当于"了":由来久~。法已定~。 (2)〈表〉感叹:太难~! (3)〈表〉命令或请求:先生休~。君无疑~。 ④嘘:(1)慢慢地吐气,呵气。(2)叹气,叹息。(3)表示制止、鄙斥、或驱逐。” ⑤吹:(1)合拢嘴唇用力呼气。(2)说大话,自吹。 ⑥羸:羸劣,瘦劣,疲困,衰劣,低劣。 ⑦载:乘坐,用交通工具装运。 ⑧堕:毁坏,荒废,废弃,掉下来,坠落,损毁,败坏,堕落。堕落:脱落、衰落、陷入、荒废;道德方面下落至可耻或可鄙的程度;堕落:思想、行为向坏里变。 ⑨甚:(1)(会意。小篆字形,从甘,从匹。甘是快乐,匹,匹耦。沉溺于男女欢情。本义:异常安乐) (2)过分(3)极端,极其;非常,异常。极端:事物发展的端点状态,两个最高峰,两个互为对立的方面。非常:非分,不合本分。指不应得到的地位、财富等。⑩奢:(1)(形声。从大,者声。本义: 奢侈,不节俭) 奢侈: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2)同本义。 奢,张也。——《说文》。徐灏曰:“奢者侈靡放纵之义。故曰‘张’,言其张大也。” 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韩非子·十过》 反俭曰奢,言夸大于人也。——《太平御览》引《说文》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后汉书·张衡传》 (3)又如:奢尚(奢侈的风尚);奢欲(奢侈的欲望);奢绮(奢侈华丽);奢薄(风俗奢侈,人情,浇薄);奢阔(奢侈阔绰);奢愿(过分的愿望);奢溢(奢侈过制);奢佚(骄奢放纵)。 (4)过分。 ?太:(1)(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2)过于,过分。(3)极端。甚、奢、太(极端、奢侈、过分)的都是不合法的。去甚、去奢、去太就是少私寡欲,见素抱朴,为道日损的过程。 资料引自《史记》

(完整版)道德经原文(注音版)

道德经原文 第一章 Dào kě dào , fēichángdào 。 Míng kě míng ,fēi cháng míng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wú míng tiān dì zhī shǐ,yǒu míng wàn wù zhī mǔ。gù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 cháng wú yù yǐ guān qí miào ;cháng yǒu yù yǐ guān qí jiǎo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jiào)。cǐ liǎng zhě tóng chūér yì míng ,tóng wèi zhī(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 xuán ,xuán zhī yòu xuán ,zhòng miào zhī mén 。 ?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第二章 tiān xià jiē zhī měi zhī wéi měi ,sīè yǐ。jiē zhī shàn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 zhī wéi shàn ,sī bù shàn yǐ。gù yǒu wú xiāng shēng ,nán 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 yì xiāng chéng ,cháng duǎn xiāng xíng ,gāo xià xiāng qīng 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yīn shēng xiāng hè,qián hòu xiāng suí。shì yǐ shèng rén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chù wú wéi zhī shì,xíng bù yán zhī jiào wàn wù zuò yān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 ér bù cí,shēng ér bù yǒu ,wéi ér bù shì,gōng chéng ér 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 fú jū。fū wéi fú jū,shì yǐ bù qù。 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