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thercat总线技术的pc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基于ethercat总线技术的pc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基于ethercat总线技术的pc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基于EtherCAT总线技术的PC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何珊珊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机电工程系,19920121152701)

[摘要]目前国产数控装置与伺服驱动之间的接口仍然采用“脉冲量或模拟量接口”标准,不能满足高速高精数控系统的通信要求,已经成为高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瓶颈。而国外高档数控系统内部各模块之间的通信大都采用数字式现场总线,解决了通信瓶颈问题。但是这些现场总线多采用专用的硬件设备,技术保密,互不兼容,开发成本高。相对而言,以太网技术成熟、开放性好、兼容性强、成本低。基于EtherCAT总线技术更是具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将以太网技术引入数控系统,实现数控系统现场级实时通信与同步是我国下一代高档数控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论文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研究。

[Abstract]The pulse or analog interface standard is still used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NC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and servos in domestic CNC systems. The behindhand standard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capability CNC system because they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high speed and high precision. To cope with the bottleneck, most of foreign companies use fieldbus for CNC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inner modules. However, these fieldbuses use special hardware equipment, which made them incompatible and high costs. Comparatively, Ethernet technology is mature, low cost and good compatibility. Therefore, the fieldbus for CNC system based on Ethernet technology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researche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CNC system. Here, the topic of “Ethernet based CNC fieldbus system” is proposed, and the research is outspread around this topic.

[关键字] 数控系统EtherCA T总线技术发展现状

1 引言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和精密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迅速应用,在制造业中,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不断更新换代,正向着高速度、多功能、智能化、开放型以及高可靠性等方面迅速发展。数控机床的生产量和数控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了同时保证加工的高速度和高精度,控制系统必须在第一时间掌握加工状况,并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控制命令发送到伺服系统中。因此要求数控系统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在加工过程中能准确及时的将加工信息向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迅速的做出反应,调整控制策略。这要求数控系统有高速的数据通讯系统。高速高精加工要求控制系统能实时得到现场设备的反馈信息,并及时的做出响应,才能在复杂加工环境下保证加工质量,这要求控制系统与现场设备的通讯具备高速、实时性能。由于加工现场存在不同的信号干扰,为避免传输干扰,保证控制、测量精度,控制系统与现场设备的通讯最好使用数字化的方式。

后来控制、计算机、通信、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流沟通的领域正在迅速覆盖从工厂的现场设备层到控制、管理的各个层次,从工段、车间、工厂、企业到世界各地的市场。

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导致了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革,而逐步形成以网络集成自动化系统为基础的企业信息系统。

在数控系统中,个人计算机技术与数控技术越来越紧密地结合,由此而产生的具有开放性的pc数控系统,正在取代传统形式的数控系统,并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当前高速发展的装备制造技术,要求控制器必须满足高速高精高效化、柔性加工、工艺复合和多轴化和实时智能控制。数控系统本身也朝着开放化(open architecture)、智能化(intelligence)、平台化(standardized platform)、网络化(network)和CAD+CAM+CNC无缝整合方向发展。因此,传统数控系统控制接口(模拟式、脉冲式)方式,已不能满足高速、高精、多通道、复合化的要求,未来必然将被淘汰。

根据国际数控系统技术发展的趋势,下一代数控系统的控制接口应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的控制接口。现场总线支持数据双向传输,线缆大大简化,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和较高的实时性和高可靠性等特点,适合数控机床不断发展的高速、高精度的加工要求。

计算机总线结构变革,必将影响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串行总线的应用将极大地改变现有的传统数控系统的结构形式。

2 基于总线技术的PC数控系统以及传统数控系统的比较

2.1 基于总线技术的PC数控系统

在计算机系统中,总线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功能都有直接影响,有关专家预测,串行总线将逐渐取代并行总线。传统数控系统和每台伺服单元相连都需要一根电缆线,系统连接比较复杂,若改用高速串行总线连接,仅需要一根光缆就可以连接8个伺服单元。大大简化了电气配线,整个系统连接非常简单,从而降低了成本和维修难度,提高了可靠性和灵活性。

随着电子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国外高性能数控系统越来越多的使用现场总线的方式实现控制系统与现场设备间的通讯,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如下:

(1)“高速性”:现场总线的传输速度虽然没有其他高速网络(如以太网)快,但完全能应付工业上小数据量、高频率的数据传输。如CAN总线的传输速率达到1Mb/s,而Profibus 的传输速率更是达到12Mb/s。

(2)“数字化”:现场总线用数字化通信取代4-20mA模拟仪表,传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现场设备与控制设备是通过一对一的方式(一个I/O点对现场设备的一个测控点)连接,即所谓I/O接线方式,信号以4-20mA (传送模拟信号)或24VDC(传送开关量信号)传递。现场总线技术采用一条通信电缆连接控制设备和现场设备,使用数字化通信完成对现场设备的联络和控制。利用数字信号代替模拟信号,其传输抗干扰性强,测量精度高,大大提高了系统性能。

(3)“底层智能控制站点”:通过控制功能的下移,实现彻底的分散控制。现场总线技术是计算机网络通信向现场级的延伸,因此它可以把DCS控制站的功能分散地分配给现场仪

表,构成虚拟的控制站,这样就废弃了DCS的I/O单元和控制站。现场仪表既有检测、变换和补偿功能,又有控制或运算功能,通过微处理器能够完成诸如PIS等算法和逻辑控制,实现一表多能,测量控制一体化。通过现场仪表和装置就可以构成控制回路,实现了彻底的分散控制,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自治性和灵活性。

(4)“互操作性”:现场总线由于功能分散在多台现场仪表中,并且可以统一组态,供用户灵活地选用各种功能模块,因此现场仪表或设备通过一对传输线互连就可实现不同厂商产品的交互操作和互换,将各厂商性能价格比最优的产品集成在一起,实现“即接即用”,即所谓互操作性。这样,用户也能自由地集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这是将来数控系统可重构性创造了条件。

(5)“真正的开放式系统”:现场总线为开放式互连网络,所有技术和标准都是公开的,用户可以自由地集成不同厂商的通信网络,既可与同层网络互连,也可与不同层网络互连。它的实施有利于解决工厂各层次的信息集成及支撑技术——计算机网络问题,有利于构筑CIMS网络系统,并有效地发挥作用。此外,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共享网络数据库。集现场设备的远程控制、参数化及故障诊断为一体,现场总线技术采用计算机数字通信技术连接现场设备。控制设备可以很便捷地从现场设备获取所需的信息,能够实现设备状态、故障、参数信息的快速传送,完成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参数化及故障的诊断工作。

(6)“简易的连接方式”:一对一传输线互连多台仪器,双向传输多个信号,可大大减少连线数量,使系统的安装成本降低,易于推广维护,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使用现场总线不但可以很好的解决高速高精加工对通讯技术的要求,更使数控系统的开放性能、可靠性大大提高,已成为目前高性能数控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国内对基于现场总线的数控系统已有研究,但是目前还未能推出成熟产品。华中数控有限公司作为我国自主产权的数控系统研发、生产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推出多款自主产权的数控系统,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定市场,并享有较高声誉。以目前华中数控推出的世纪星数控系统为例,世纪星系统与现场设备的通讯方式主要有两种:(1)模拟量控制,直接输出电流,对电机进行速度控制。(2)脉冲数字控制,向步进电机或者数字伺服电机发出脉冲数据,进行位置增量控制。模拟量控制容易被外界干扰,而且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较高,目前正在被数字控制所取代。对于脉冲数字控制,脉冲的发送与接收速度有限难以提高电机的响应速度,例如,实现60m/min的进给速度,需要控制系统以1000p/ms速率发出脉冲,发送频率达到1MHz,如果需要更高的速度,则发送频率超过1MHz,对于脉冲方式来说,现有的设备难以实现这个目标;此外,使用脉冲方式受脉冲分频器的限制,发送周期的精度难以保高速高精加工要求控制系统能实时得到现场设备的反馈信息,并及时的做出响应,才能在复杂加工环境下保证加工质量,这要求控制系统与现场设备的通讯具备高速、实时性能。由于加工现场存在不同的信号干扰,为避免传输干扰,保证控制、测量精度,控制系统与现场设备的通讯最好使用数字化的方式。

数控系统的平台由硬件平台和通用的软件模块组成。在硬件平台方面,个人计算机已发展

到以Pentium为主流,标准内存配置为64M~128M或更高;性能的快速提高,使它可以满足作为数控系统核心部件的要求。此外,PC机生产批量大,价格便宜。高标准的硬件结构、配置及优异的性能价格比,使得PC机理所当然地成为开发数控系统的首选硬件平台,在PC机上开发CNC,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数控同行的共识。欧盟的OSACA项目所制定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标准规范即以PC为标准平台。1994年,基于PC的CNC控制器在美国首先亮相市场,并在此后获得了高速发展。1996年芝加哥和1997年北京的国际机床展览会中,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就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以个人计算机为基础(PC2based)的控制器。过去生产专用控制器的几家大制造商,也纷纷推出以个人计算机为基础的控制器新产品系列。我国在“八五”期间提出了以自主版权为目标,以平台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在攻关过程中,瞄准或调整到以PC机为基础的发展路线上,形成了两种平台,开发出了4个基本系统,其中华中I型和中华I型是将数控专用模板嵌入通用PC机构成的单机数控系统,航天I型和蓝天I型是将PC机嵌入到数控之中构成的多机数控系统。国内其它单位也都先后加入了开放式体系结构系统的开发,如:沈阳数控研究中心开发的具有自主版权的CNCLT28520/8530;沈阳数字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消化吸收引进产品开发了S2PBC数控系统;北京机床研究所引进了德国PA公司的开放式CNC 系统PA8000的全套技术,对其产品应用进行开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基于PC平台的超人计算机数控系统已调试成功并投入使用,可完成5轴控制,任意空间直线4轴插补,圆弧、椭圆、抛物线、样条曲线插补等;在2001年的上海工博会上,上海第三机床厂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C平台开放式数控系统。

2.2 传统数控系统(模拟/脉冲)

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是高速、高精和高可靠性,而通讯方式的实时性、可靠性及并行处理的同步性是决定数控系统高速、高精和高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的国产数控系统中,数控系统与伺服驱动器的通讯接口形式主要有两种:模拟量接口和脉冲量接口。

模拟量接口遵循EIA 的RS-431 定义的标准,其电压的幅值代表速度、极性代表方向,这个“速度命令”信号通常调整到 7-10V,该电压代表电动机全速运转,因而称之为“正负10V 命令”。模拟量接口的缺点是:模拟量电压容易受到电磁干扰造成刀具移动速度产生波动,工件的加工表面不光滑;在D/A 和A/D转换过程中存在转换误差,机床数控系统位置环调节器输出的实时指令数据在传输到伺服系统时产生误差,影响了电机的控制性能,难于实现高精度加工控制过程;只能从控制器到驱动器单向传送一条指令,严重限制了信息量;接线复杂,布线成本高,大量的接线加上缺乏诊断能力常常导致故障检测困难。

脉冲量接口把移动速度转化为脉冲频率,把运动位置转化为脉冲个数,最后以“脉冲+方向”或“正负脉冲”的形式把速度和位置信息传给伺服驱动器。这种接口的缺点是传输线容易受到干扰,因而丢失脉冲,造成刀具不能移动到指定位置;对脉冲频率有限制,因而其加工速度低;采用脉冲接口方式的数控系统是开环系统,不能进行位置补偿,导致其加工精度不高。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控系统为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CNC只能作为非智能的机床运动

控制器。加工过程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事先设定,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通过CAD/CAM及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制。CAD/CAM和CNC之间没有反馈控制环节,整个制造过程中CNC只是一个封闭式的开环执行机构。在复杂环境以及多变条件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组合、工件材料、主轴转速、进给速率、刀具轨迹、切削深度、步长、加工余量等加工参数,无法在现场环境下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因素实时动态调整,更无法通过反馈控制环节随机修正CAD/CAM中的设定量,因而影响CNC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由此可见,传统CNC系统的这种固定程序控制模式和封闭式体系结构,限制了CNC向多变量智能化控制发展,己不适应日益复杂的制造过程,因此,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我们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对于传统的数控系统,其具有如下的缺点:

1)脉冲数据传送频率限制:发送脉冲数据的最高频率一般在1MHz左右,即1毫秒传送1000个脉冲,例如,华中数控M22型世纪星数控系统脉冲发生器一个周期最多能发送4096个脉冲,周期为4ms,对2500线的电机而言速度不超过3000p/min。

2)脉冲发生器分频限制:脉冲发生器收到数据指令后需要将数据分频发出,由于脉冲发生模块晶振频率固定,而发送数据是不同的,根据不同数据进行分频将导致每次发送脉冲的周期不能精确相同,从而导致系统的插补周期不同。

3)用户的应用,维护以及操作人员培训完全依赖于数控系统生产厂家,系统维护费用较高。

4)系统功能的扩充以及更新完全依赖于公司的技术水平,周期比较长。

5)大量市售廉价通用软硬件在专用的数控系统上无法使用,功能比较单一。

上述缺点使得脉冲数据传送方式难以满足高速高精加工要求,必须使用其他通讯方式,因此,现场总线技术顺运而生。针对高速高精数控系统对通讯技术的要求,将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到控制系统(下位机)与现场设备(伺服系统)的通讯中,保证数控系统与现场设备间通讯的高速、实时性能。使用总线实现控制系统与现场设备通讯原理图如图2.1所示。

2.3 基于总线技术的PC数控系统以及传统数控系统的比较

根据上两节对基于总线技术的PC数控系统和传统数控系统的描述后,本小节将对两代新旧数控系统进行较为详细的对比。

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对传统数控系统和基于总线的数控系统进行对比,分别从系统结构及可伸缩性、系统可维护性、软件开发难易性、特殊专用系统开发、联网性、PLC软件、接口、程序容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如表2.1所示。

图2.1 总线实现控制系统通讯原理图

3 基于开放式EtherCAT总线与其他总线技术的PC数控系统的对比

3.1 现场总线技术的主要特点

现场总线是以单个分散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测量控制设备作为网络节点,用总线相连接,实现相互交换信息,共同完成自动控制功能的网络系统与控制系统。相比传统数控系统,现场总线技术具有如下的特点。

1)系统的开放性

传统的控制系统是个自我封闭的系统,一般只能通过工作站的串口或并口对外通信。在现场总线技术中,用户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对象,将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产品组成大小随意的系统。

2)可操作性与可靠性

现场总线在选用相同的通信协议情况下,只要选择合适的总线网卡、插口与适配器即可实现互连设备间、系统间的信息传输与沟通,大大减少接线与查线的工作量,有效提高控制的可靠性。

3)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

传统数控机床的信号传递是模拟信号的单向传递,信号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较大,系统难以迅速判断故障而带故障运行。而现场总线中采用双向数字通信,将传感测量、补偿

计算、工程量处理与控制等功能分散到现场设备中完成,可随时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

表2.1 传统数控系统和基于总线的数控系统对比

4)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现场总线是作为适应现场环境工作而设计的,可支持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射频、红外线及电力线等,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采用两线制实现送电与通信,并可满足安全及防爆要求等。

总之,在数控机床中,各种控制器、执行器以及传感器之间通过现场总线连接,线缆少、易敷设、实现成本低,而且系统设计更加灵活,信号传输可靠性高且抗干扰能力强。数控机床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将逐渐取代原有控制系统,复杂的线束将被现场总线所代替。据资料介绍,目前国内已经成功开发出应用于高档数控机床的总线式数控系统,具备支持32轴6通道、768IN/512OUT开关量控制,且支持用户二次开发。

3.2 EtherCA T总线技术

EtherCAT 是开放的实时以太网络通讯协议,最初由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Beckhoff Automation GmbH) 研发。EtherCA T为系统的实时性能和拓扑的灵活性树立了新的标准,同时,它还符合甚至降低了现场总线的使用成本。EtherCA T的特点还包括高精度设备同步,可选线缆冗余,和功能性安全协议(SIL3)。

目前有多种用于提供实时功能的以太网方案:例如,通过较高级的协议层禁止CSMA/CD 存取过程,并使用时间片或轮询过程来取代它。其它方案使用专用交换机,并采用精确的时间控制方式分配以太网数据包。尽管这些解决方案能够比较快和比较准确地将数据包传送到所连接的以太网节点,但带宽的利用率却很低,特别是对于典型的自动化设备,因为即使对于非常小的数据量,也必须要发送一个完整的以太网帧。而且,重新定向到输出或驱动控制器,以及读取输入数据所需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执行方式。通常也需要使用一条总线,特别是在模块化I/O系统中,这些系统与Beckhoff K总线一样,通过同步子总线系统加快传输速度,但是这样的同步将无法避免引起通讯总线传输的延迟。

通过采用EtherCA T技术,Beckhoff突破了其它以太网解决方案的这些系统限制:不必再像从前那样在每个连接点接收以太网数据包,然后进行解码并复制为过程数据。当帧通过每一个设备(包括底层端子设备)时,EtherCA T从站控制器读取对于该设备十分重要的数据。同样,输入数据可以在报文通过时插入至报文中。在帧被传递(仅被延迟几位)过去的时候,从站会识别出相关命令,并进行处理。此过程是在从站控制器中通过硬件实现的,因此与协议堆栈软件的实时运行系统或处理器性能无关。网段中的最后一个EtherCAT从站将经过充分处理的报文返回,这样该报文就作为一个响应报文由第一个从站返回到主站。

从以太网的角度看,EtherCAT总线网段只是一个可接收和发送以太网帧的大型以太网设备。但是,该“设备”不包含带下游微处理器的单个以太网控制器,而只包含大量的EtherCAT 从站。与其它任何以太网一样,EtherCA T不需要通过交换机就可以建立通讯,因而产生一个纯粹的EtherCAT系统。

EtherCAT协议针对过程数据进行了优化,它被直接传送到以太网帧,或被压缩到UDP/IP 数据报文中。UDP协议在其它子网中的EtherCA T网段由路由器进行寻址的情况下使用。以太网帧可能包含若干个EtherCA T 报文,每个报文专门用于特定存储区域,该存储区域可编制大小达4GB的逻辑过程镜像。由于数据链独立于EtherCA T端子物理顺序,因此可以对EtherCAT端子进行任意编址。从站之间可进行广播、多点传送和通讯。

该协议还可处理通常为非循环的参数通讯。参数的结构和含义通过CANopen设备行规进行设定,这些设备行规用于多种设备类别和应用。EtherCAT 还支持符合IEC61491 标准的从属行规。该行规以SERCOS 命名,被全球运动控制应用领域普遍认可。

除了符合主站/从站原理的数据交换外,EtherCAT还非常适用于控制器之间(主站/主站)的通讯。可自由编址的过程数据网络变量以及各种参数化、诊断、编程和远程控制服务,可以满足众多要求。用于主站/从站和主站/主站通讯的数据接口是相同的。

EtherCAT在网络性能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000个分布式I/O数据的刷新周期仅为30μs,其中包括端子循环时间。通过一个以太网帧,可以交换高达1486字节的过程数据,几乎相当于12000个数字量I/O。而这一数据量的传输仅用300μs。与100个伺服轴的通讯只需100μs。在此期间,可以向所有轴提供设置值和控制数据,并报告它们的实际位置和状态。分布式时钟技术保证了这些轴之间的同步时间偏差小于1微秒。

利用EtherCAT 技术的优异性能,可以实现用传统现场总线系统所无法实现的控制方法。这样,通过总线也可以形成超高速控制回路。以前需要本地专用硬件支持的功能现在可在软件中加以映射。巨大的带宽资源使状态数据与任何数据可并行传输。EtherCAT技术使得通讯技术与现代高性能的工业PC相匹配。总线系统不再是控制理念的瓶颈。分布式I/O的数据传递超过了只能由本地I/O接口才能实现的性能。

这种网络性能优势在有相对中等的计算能力的小型控制器中较为明显。EtherCAT的高速循环,可以在两个控制循环之间完成。因此,控制器总有可用的最新输入数据,输出编址的延迟最小。在无需增强本身计算能力的基础上,控制器的响应行为得到显著改善。

EtherCAT技术的原理具备扩展性,不束缚于100M带宽扩展至G兆位的以太网也是可能的。

随着PC组件小型化的加速发展,工业PC的体积主要取决于所需要的插槽数目。高速以太网带宽以及EtherCAT通讯硬件(EtherCAT从站控制器)数据带宽的利用,开辟了新的应用可能性:通常位于IPC中的接口被转移到EtherCAT系统中的智能化接口端子上。除分散式I/O、轴和控制单元外,现场总线主站、高速串行接口、网关和其它通讯接口等复杂系统可以通过PC上的一个以太网端口进行寻址。甚至对无协议变体限制的其它以太网设备也可通过分布式交换机端子进行连接。如图3.1所示,工业PC主机体积越来越小,成本也越来越低,一个以太网接口足以应对所有的通讯任务。用以太网代替PCI现场总线设备(PROFIBUS、CANopen、DeviceNet、AS-i等)通过分布式现场总线主站端子进行集成。不使用现场总线主站节省了PC中的PCI插槽。

图3.1 基于EtherCA T总线技术的PC数控系统

3.3其他典型总线技术

3.3.1. CAN总线的应用

开放式、网络化数控系统已成为当前数控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CAN总线适用于数据交换简短而频繁的场合,是解决工业控制设备之间数据通信的有效方式,可以方便有效地构成分布式实时过程检测与控制系统。由于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通信具有高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工业现场自动化设备的互连,在汽车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AN总线标准也是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之一(ISO11898)。

图3.2 CAN总线的开放式数控系统架构

如图3.2所示,CAN通过“无损的逐位仲裁”方法来使有最高优先权的报文优先发送。在CAN总线上发送的每一条报文都具有唯一的一个29位数字的ID。CAN总线状态取决于二进制0而不是1,所以ID号越小,则报文拥有越高的优先权。本通信系统共设置8个优先级,CNC系统与主轴之间交换的数据设置为最高优先级,即将其数据帧的仲裁段设置为全0。CNC系统与七个伺服轴之间交换的数据的优先级被分别依次设置为优先级1~7。

基于CAN总线的数控机床网络解决了局域网型数控机床的缺点,结构简单、实时性好、可靠性高、通信距离长、连接设备多。

3.3.2. AS-Interface总线技术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在AS-Interface网络中网关控制着AS-Interface电缆的通信,一个网络最大可以连接62个模块(V2.1以下版本),单个模块最多可配置8个输入信号或8个输出信号,一共可以配置248个输人信号和248个输出信号。网关或扫描器按顺序呼叫模块并等待同应,如

果响应失败,则会重复呼叫;如果仍然没有响应,网关或扫描器会记录模块地址并反馈给PLC,网关或扫描器回继续尝试访问未响应的地址。每次循环,4个位的信息会被网关或扫描器传送给模块,然后另外4个位的信息被返回。

在传统的接线中,电源必须连接到每只传感器或执行器,并且信号线必须连接到I/O 模块中,这种连线方式的缺点是接线费用高和安装时间长。如果使用远程I/O模块,电缆的总量减少了但接点的总量保持相同。相对于以上两种选择,AS-Interface具有下列优点:

①电源和信号在两根导线上传输,减少了节点数日;②用电缆穿刺技术减少了电缆的连接,

电缆的高绝缘性能减小了额外保护并减少了安装时间;③省略了I/O模块,AS-Interface主控机取代了模块,并使数据能通过总线系统传送到PLC。在小的系统中因为AS-Interface 主控机集成成了PLC功能,故可省略PLC;④少量的I/O模块减少了或省略了电缆管和电柜。

4基于开放式EtherCAT总线的PC数控系统的发展前景

4.1 数控系统的发展前景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 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数控技术及装备发展趋势来看,其研究热点有以下方面。

1)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能极大地提高效率, 产品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 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 国际生产工程学会( CIRP)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在轿车工业领域,年产30万辆的生产节拍是40 s/辆, 且多品种加工是轿车装备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在航空和宇航工业领域, 其加工的零部件多为薄壁和薄筋, 刚度很差,材料为铝或铝合金, 只有在高切削速度和切削力很小的情况下, 才能对这些筋、壁进行加工。近来采用大型整体铝合金坯料掏空的方法来制造机翼、机身等大型零件来替代多个零件通过众多铆钉、螺钉和其它联结方式拼装, 使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这些都对加工装备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的要求。在加工精度方面,近10年来, 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由10um提高到5um,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3~ 5um, 提高到1~ 1. 5um, 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 0.01um)。

在可靠性方面, 国外数控装置的MTBF值已达到6000h以上, 伺服系统的MTBF值达到30000h以上, 表现出非常高的可靠性。为实现高速、高精加工, 与之配套的功能部件如电主轴、直线电机得到了快速发展, 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2)5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

采用5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加工, 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 不仅光洁度高, 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 1台5轴联动机床的效率等于2台3轴联动机床, 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 5轴联动加工比3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过去因5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 其价格要比3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 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 制约了5轴联动机床的发展。

当前, 由于电主轴的出现,使得实现5轴联动加工的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 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数控系统的价格差距缩小。因此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5轴联动机床

和复合加工机床(含5面加工机床)的发展。

3)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是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趋势

21世纪的数控装备将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统, 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化, 如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 工艺参数自动生成; 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 如前馈控制、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 简化编程和操作方面的智能化, 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等; 还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方面的内容、方便系统的诊断及维修等。为解决传统的数控系统封闭性和数控应用软件的产业化生产存在问题。目前许多国家对开放式数控系统进行研究,如美国的NGC( The Next Generation WorkStation/Machine Control)、欧共体的OSACA(Ope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Control within Automation Systems)、中国的ONC( Open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等。数控系统开放化已成为数控系统的未来之路。所谓开放式数控系统就是数控系统的开发可以在统一的运行平台上, 面向机床厂家和最终用户, 通过改变、增加或剪裁结构对象(数控功能), 形成系列化, 并方便地将用户的特殊应用和技术诀窍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快速实现不同品种、不同档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 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名牌产品。目前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规范、通信规范、配置规范、运行平台、数控系统功能库及数控系统功能软件开发工具等是当前研究的核心。网络化数控装备是近2年国际著名机床博览会的新亮点。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 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国内外的著名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制造公司都在近2年推出了相关的新概念和样机,如日本山崎马扎克(Mazak)公司展出的Cyber Production Center (智能生产控制中心, 简称CPC);德国西门子( Siemens)公司展出的Open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开放制造环境, 简称OME)等, 反映了数控机床加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4.2 EtherCAT总线的PC数控系统的发展前景

随着现代化的生产对CNC的要求越来越高,数控系统之间不兼容,编程困难,智能化程度等诸多问题大大限制了现代化生产以及数控技术的发展,因此解除束缚数控发展的这些障碍,创建一个新的强有力的开放性体系结构已是数控发展的最重要趋势之一。当前,数控系统正在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

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技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技术,实现了高速、高效、高精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种参数,实现在线故障诊断和智能化处理;在网络基础上,CAD/CAM与数控系统集成一体,实现工厂制造网络化、异地制造等。而基于开放式EtherCAT总线的PC数控系统不仅在开放性上都有着很大的优势,完全满足数控系统发展的趋势,而且由于利用实时以太网EtherCAT总线有效地提高了通行的速度和精度,因此对于实现高速、高效、高精控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我们可以预测基于开放式EtherCA T总线的PC数控系统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参考文献

[1] 李美玲.基于CAN总线的主从式数控系统通信的研究与实现[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5月.

[2] 张勇.EtherCAT总线接口在数控系统中的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1月.

[3] 丁琳娜.EtherCAT总线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J].湖南农机.2012年11月.

[4] 杜品圣.工业以太网技术的介绍和比较[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5年5月.

[5] 王虎军.国内外数控系统发展现状研究[J].科技前沿.2011年11月.

[6] 孔丽丽.基于EtherCAT波高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12月.

[7] 赵君,刘卫国.基于EtherCAT总线的分布式测控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年8月.

[8] 赵春红.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3月.

[9] 赵春红.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年9月.

[10] 张向利.基于以太网的数控系统现场总线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5月.

[11] 邹兆东,贺艳.数控系统发展趋势[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6年2月.

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一、新媒体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出现的新媒体主要有网咯、手机、博客、播客等等。 1、互联网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到1.11亿人。目前,我国网民数 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每天打开网络看新闻、联络同事朋友,已成为相当数量年轻人的生活习惯。 2、手机统计显示,到2005年底,全国手机用户总量已超过3.93亿户,手机普及率达到每 百人30.3 部,手机的普及为其担当媒体重任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进入了彩色多媒体时代,能提供声音与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手机报、手机影视、手机搜索也一一闯进人们的生活。 3、博客从2002年正式在中国兴起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互联网传播最抢 眼的现象就是博客的大面积普及。 4、播客是英文Podcasting的音译,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音频或视频文件并允许用户免费 或订阅接收的传播形式。尤其是最近一年,播客发展呈现出“井喷”态势。 二、新媒体的特点 1、互动性:触动传媒最大的优势在于互动。出租车内的乘客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与爱好触摸屏幕,选择信息,参与喜爱的活动,这种传播媒体的方式摆脱了广告的隐性弱点,由强制性的被动接受变为亲自体验和主动参与。触动传媒这种通过讲话、说故事、玩游戏的方式,让消费者习惯于从这个平台中获得时效、时尚、实惠的信息与知识,从而接受这样的一个信息平台成为其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 2、针对性:对2万个潜在顾客讲话,也大大好过对200万个“不确定”人物讲话。分众传媒(FOCUS Media),中国生活圈媒体群的创建者,是面向特定的受众族群的媒体,这部分受众群体能够被清晰的描述或定义,同时,这部分群体也恰恰是某些产品或品牌的领先消费群或重度消费群。 3、实时性: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多属于分众型或小众型的媒体。它们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对广告内容和广告传播区域进行改变。 4、稀缺性:传媒的终极目标便是广告的到达率与记忆性。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是刻意的做给别人看,而是在别人可以看的地方做”。这是亮角落传媒的服务理念。短短时间内凭借其位置的独特性,充分占据高端商务人士的眼球空挡。针对不同的场所、区域的特点,打造个性化、时尚化、人文化的角落平面媒体平台。在全国高端商务、娱乐、餐饮等场所构建起了以化妆间、电梯按钮等被传媒冷落多年的小小角落为载体的“平面媒体”网络。 三、新媒体的优势 1、新媒体提升新闻时效性 如今许多受众已经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通过这种途径得知的新闻往往比随后浏览报纸、观看电视所获知的要新鲜很多。 2、新媒体增强受众主动性 报纸新闻的阅读受报纸发行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电视新闻的收看受播出时间段的限制,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能在自己所希望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随心所欲地接受信息。新媒体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这样的格局,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段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动态,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接收所希望获知的资讯。新媒体无形中改变了人们与生活对话的方式。 3、新媒体降低信息成本 现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在获得信息的量上,还是在获得信息的量上,还是在获得信息的价格上,报纸都在失去其传统优势。新媒体传输技术和终端设备技术的长足进步导致其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基本不受传输距离,范围和信息量的影响。

通信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

通信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这篇通信工程师论文发表了通信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随着我国网络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通信网络逐渐迈向现代化,虽然与发达国家还在一些差距,但是在传输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国的传输技术经历了长期发展的过程,本文就围绕传输技术与通信工程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通信工程师论文,传输技术,应用现状 1 前言 通信网络工程在我国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中都占有重要位置,一方面,通信工程进一步改变的人们的工作方式,对于各行各业的日常工作方式进行了巨大的变革,提高了人们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通信工程还可以及时地获取社会上的各种信息,有利于相关人员加强对社会的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各种传输技术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文章主要讲述其在通信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状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通信工程的不断发展。

2 通信工程的发展状况 关于通信工程的含义概述 通信工程属于电子工程,也可以被叫做电信工程,该工程现在已经在我国作为一种成熟的学科出现在各大高校的开设专业当中,通信工程主要研究在通信过程中发生的信息传输以及信号处理现象,理解其原理,同时再加以应用。当前,通信工程的相关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光纤通信、数字移动通信以及网络通信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交流和通信过程,因此具有广大的发展前景,目前通信工程可以从云技术和无线宽带技术方面入手,来推动传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1]。 关于通信工程的研究内容概述 通信工程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以及产生的原理问题,同时还有需要关注数字通信、光纤通信、个人通信、计算机通信、卫星通信、蜂窝通信以及平流层通信等问题,除此之外,通信工程还会涉及传输技术在多媒体技术、数字程控交换以及信息高速公路三方面的应用问题。现代通信技术最初起源于19世纪,今天现代通信技术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也被广泛应用在一些行业领域当中[2]。 3 传输技术的主要内容 关于传输技术的信道及范围概述

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万方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班)级:15计科升-1班 学号:1516353029 姓名:闫建勋 指导教师:马永强 完成日期:2015-12-1

摘要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执行某项任务所需的程序、数据及文档的集合,它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从功能上看,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也称为基础软件,它是具有公共服务平台或应用开发平台功能的软件系统,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符合应用需求的计算服务。因此,应用需求和硬件技术发展是推动软件技术发展的动力。 软件产业和软件服务业因其具有知识密集、低能耗、无污染、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应用广泛与市场广阔的特点,而成为知识生产型、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世 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 当前,我国进入了后PC 时代,人们对计算需求更为广泛,软件应用“无处不在”,市场前景广阔;不久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应用市场,足见我国发展软件技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现状、趋势、意见

Abstract Computer software is a computer system to perform a certain task required procedures, data and document collection, it is the soul of computer system. Look from the function, the computer softwa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ystem software, support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System software and support software basic software, it is a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latform software system,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users with the application demand of computing services. Therefore, applications and hardwa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to promot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oftware industry and software service industry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knowledge intensiv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no pollution, high growth, high added value, high acceleration, wide application and broad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become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orerunner sex, strategical burgeoning industry, become the co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1.简要概述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光纤通信技术(现阶段主流): 光纤通信技术是以光信号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因光波频率极高以及光纤介质损耗极低,故而光纤通信的容量极大,要比微波等通信方式带宽大上几十倍。光纤主要由纤芯、包层和涂敷层构成。纤芯由高度透明的材料制成,一般为几十微米或几微米,比一根头发丝还细;外面层称为包层,它的折射率略小于纤芯,包层的作用就是确保光纤它是电气绝缘体,因而不需要担心接地回路问题;涂敷层的作用是保护光线不受水气侵蚀及机械擦伤,同时增加光线的柔韧性;在涂敷层外,往往加有塑料外套。光纤的内芯非常细小,由多根纤芯组成光缆的直径也非常小,用光缆作为传输通道,可以使传输系统占极小空间,解决目前地下管道空间不够的问题。 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究光纤通信技术,因光纤体积小、重量轻、传输频带极宽、传输距离远、电磁干扰抗性强以及不易串音等优点,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光纤通信在邮电通信系统等诸多领域发展迅猛,光纤通信优越的性能及强大的竞争力,很快代替了电缆通信,成为电信网中重要的传输手段。从总体趋势看,光纤通信必将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主要方式。 量子通信技术(特殊需求必须): 在量子通信网络中,主要有量子空分交换技术、量子时分交换技术、量子波分交换技术等。量子空分交换是通过改变光量子信号的物理传输通道来实现光量子信号的交换;量子时分交换是在时间同步的基础上对光量子信号进行时分复用而进行的交换;量子波分交换是将光量子信号经过波分解复用器、波长变换器、波长滤波器、波分复用器而进行的交换。量子通信网络有三个功能层面:量子通信网络管理层、量子通信控制层和传输信道层。由量子通信控制层进行呼叫连接处理、信道资源管理和建立路由,进而控制光纤通道建立端到端量子信道,管理层负责资源和链路等的管理,控制层和管理层的功能由经典通信链路完2016 年底,北京和上海之间将建成一条全长2000 余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京沪干线”,它是连接北京、上海的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主要开展远距离、大尺度量子保密通信关键验证、应用和示范。此干线可以实现远程高清量子保密视频会议系统和其他多媒体跨越互联应用,也可以实现金融、政务领域的远程或同城数据灾备系统,金融机构数据采集系统等应用。2016 年7 月份中国将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通讯卫星,这标志着我国通信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标志着中国同时在军用通信领域站在了世界的最前列,之后会陆续发射的更多量子通讯卫星,就可以建成全球性的量子通信网络。正如潘建伟院士所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将表明中国正从经典信息技术的跟随者,转变成未来信息技术的并跑者、领跑者,量子通信将会尽快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就像计算机曾经做到的一样,改变世界。量子通讯卫星和“京沪干线”的成功将意味着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的形成。 量子通信与传统的经典通信相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且时效性高传输速度快,没有电磁辐射,它的这些优点决定了其无法估量的应用前景。通过光纤可以实现城域量子通信网络,通过中继器连接实现城际量子网络,通过卫星中转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最终构成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未来数年内,量子通信将会实现大规模应用,经典通信的硬件设施并不会被完全取代,而是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在通信发送端和接收端安装单光子探测器、量子网关等量子加密设备,即可在电话、传真、光纤网络等原有的通信网络中实现量子通信,这将大大地提升通信的安全性。量子通信有望在10 到15 年之后成为继电子和光电子之后的新一代通信技术,这种“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将从根本上解决国防、金融、政务、商业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

桥梁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2.1桥梁设计的现状 2.1.1 梁式桥 1. 简支体系梁桥 实心板桥,空心板桥,T 梁桥,工字型梁桥, 箱型梁桥等 特点:受力简单;标准设计;预制吊装;20~50m;中小桥;引桥 组合式梁桥有两种型式: Ι形组合梁桥____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 箱形组合梁桥____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梁桥。 优点:显著减轻预制构件的重量,便于集中制造和运输吊装。 2. 简支变连续体系梁桥 T 梁桥,工字型梁桥, 箱型梁桥等 特点:先简支(预制吊装),后连续;连续体系受力;预应力20~50m;中小桥;引桥3. 连续梁桥 箱型截面,连续体系受力,支座 20~30m:普通钢筋混凝土,中小桥;引桥;高架桥; 立交桥;支架现浇较多 40~60m:预应力混凝土,大中桥;次主桥; 等截面,顶推施工 >60m: 大桥,特大桥;变截面, 悬臂施工(现浇或拼装) 4. 刚构桥 门式刚架桥 T 型刚构桥(带挂孔的或不带挂孔的) 连续刚构桥 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桥 斜腿刚构桥 刚构桥特点: 箱型截面,连续体系受力, 墩梁刚接(不需支座) >60m,大桥,特大桥;变截面, 悬臂施工(现浇或拼装)-不需体系转换 2.1.2 拱桥 简单体系拱桥(上承式拱) 组合体系拱桥(中承式拱、下承式拱、系杆拱等) 1. 石拱桥 我国现存的石拱桥最早已有1500多年历史, 常用跨度:8~60m;

1991年,120m,湖南凤凰县乌巢河桥 2001年,146m, 山西晋城丹河大桥, 世界最大跨度。 2. 混凝土拱桥 分箱形拱、肋拱、桁架拱 常用跨度:30~200m 世界已建成跨径超过240M拱桥共15座,中国4座 跨径大于300m的拱桥共5座,中国占3座 1997年,重庆万县长江大桥(主跨420m),为世界最大跨度。 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混凝土箱形拱:以钢管混凝土作为劲性骨架,再外包混凝土形成箱形拱,是修建大跨径拱桥十分好的构思,除了方便施工外,还避免了钢管防护问题。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钢管混凝土是一种钢-混凝土复合材料具有支架、模板二大作用,自架设能力强极限状态下发挥套箍作用,极限承载能力高常用跨度:100~300m。 4. 钢拱桥 ?适用于大跨径 ?我国钢拱桥修建正在较快增加 2.1.3 斜拉桥 特点:组合体系,比梁式桥有更大的跨越能力 200~800m的跨径范围内占据着优势 由于拉索的自锚特性而不需要悬索桥那样巨大锚碇 在800~1100m的跨径范围内,斜拉桥也扮演重要角色 1600m跨径都是可行的 斜拉桥主要由主梁、索塔和斜拉索三大部分成: 主梁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结构或钢和混凝土混合结构; 索塔-采用混凝土、钢-混凝土组合或钢结构;大部分采用混凝土结构; 斜拉索-则采用高强材料(高强钢丝或钢绞线)制成。 2.1.4 悬索桥 世界已建成跨径大于1000米的悬索桥17座;日本于1998年建成了世界最大跨径的明石海峡大桥,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座丰碑。 特点:悬索桥是特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 受力明确,造型优美,规模宏伟,“桥梁皇后” 跨径大于800m的桥梁,悬索桥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400~800m也有可比性 抗风稳定性问题突出 2.2桥梁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材料、机械、设备工业相应发展,这为我国修建大跨径斜拉桥和悬索桥提供了有力保障。再加上广大桥梁建设者的精心设计和施工,使我国建桥水平已跃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以下是桥梁发展得趋势:

新媒体研究的现状

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就其本质而言相互联系。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不断推进,博客、播客,维客、手机媒体、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数字电视、SNS、RSS、P2P等越来越多的新产物成为这一领域的亮点。可见,网络并非物质载体而是虚化的技术,它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间的壁垒已逐渐破除。随着网络技术的演进,这样的媒介会更多。可见,新媒体是以网络为基础集纳多种媒体功能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新的媒介形态,是多种传播形式复合的媒体,强调的是一种信息的融合,而非区别。当今,新媒体革命推动的不仅是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更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优化统筹。在新媒体环境下,全球正逐渐成为一个网状传播整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不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占领意识形态的制高点。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微博用户规模达到6311万人,使用率为13.8%,手机网民中手机微博的使用率达到15.5%,青少年网民则占整体网民一半左右。根据《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蓝皮书显示,在2010年138起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新媒体首次曝光的为89起,占比65%,比2009年的56%提高了9个百分点;传统媒体曝光的为47起,占比34%,相比2009年下降10个百分点。(参照最新)。一方面,新媒体研究的方向越来越务实.研究方法逐渐由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发展。理论研究者进入媒体调研指导,媒体从业者加入了研究者行列,政府管理者也进入了媒体管理平台。以往实践成果先于理论成果,或者研究与实践运作“两张皮”的局面正在被改写。这些研究都大大促进国内媒体研究的务实化程度。另一方面,从媒体经营管理角度、受众角度、文化批判角度来对新媒体进行研究的案例不断上升。可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渗透性发展,新媒体研究的视线已延伸到社会信息传播的方方面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如何更好的把握新媒体环境的构成、基本特征、特有语言、功能和作用,从新媒体环境角度去审视、分析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成因和方法论体系的研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目录

摘要 随着新媒体终端的日益多样化与便携化,手机、ipad、手表、汽车等等新的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新媒体的新军。而随之而来的微电影、新媒体剧、网络视频栏目、iptv、电子游戏等等新媒体视听内容品类正在不断涌现并发展成熟,其类型特征亟待梳理廓清。在2014年8月份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也可以说2014年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元年。在2013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信息消费、发展网络经济的政策措施,中国网络视听业正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各行业开始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年。在资本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原本处于文化产业链上游的内容制作文化娱乐产业,与原本处于媒体传播末端的网络视听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互融合。基于资本的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基于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基于融合网络平台的网络视听产业新生态必然在2015年及十三五期间逐步形成。本文系统梳理各方观点,剖析技术融合发展趋势,深入解读中国网络视听业的新发展。 关键词: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云计算;网络视听

第一章绪论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视听新媒体服务应运而生,由于视听新媒体融合了传统广播影视和互联网新兴传播载体,为广大受众提供多元化的视听节目服务,也受到国家相关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敦促下,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一步步推进,视听新媒体作为三网融合的产物,其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形成了一个由内容提供商、集成播控平台、网络服务商等多方构成的比较成熟的产业形态。视听新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海量的内容资源、多样化的互动功能吸引了大量的受众;传统广电媒体、互联网媒体运营商、电信网络运营商以及各类内容提供商等市场主体争相进入视听新媒体行业。 综观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格局,整体呈现出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态势,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的业务服务种类以及多元化的竞争合作关系,无一不对整体行业发展环境造成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视听新媒体行业各种业务的分类研究,由小及大、由微观及中观、由现象及本质,在深入剖析每一类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最后展望视听新媒体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第二章视听新媒体的基本情况 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1996年到2000年为网络视听新媒体发展的萌芽期,2001年到2007年为发育期。2008年至今为快速发展期,期间视听新媒体发展逐步提升到国家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国家媒介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随着三网融合脚步的推进,新媒体业务中将会包含传统的广播、电视等“旧”媒体,同时融入了各类自制视频、微电影等新兴节目,同原有媒体节目相比较,新媒体的节目没有时效性,随时都可以观看,其吸引力将会逐步增强,经过一段时期的新旧共存,可能取代原有媒体。

移动通信技术现状及前景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 姓名:姚彬 指导教师:项莉萍 专业名称:应用电子技术0802 所在系部:信息工程系 二○一一年六月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成绩评定表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摘要 在信息化时代移动通信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移动通信技术前景的发展越来越显得重要。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移动通信技术前景及相关知识,分析了其应用前景和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个人通信网,发展历程 Abstract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of concern to people, so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become increasingly more important. The main research topic is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prospect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related knowledge, analysis of its prospects and our current state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third-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mobile communication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我国大跨桥梁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大跨桥梁现状及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了相应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最辉煌的时期,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和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桥梁相继建成,标志着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近几年建成的特大桥梁,不少在世界桥梁科技进步中具有显著地位。诸如正在建设的重庆朝天门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度钢拱桥,并创造了该类型桥梁十余项世界第一;苏通大桥以主跨1088m为世界第一跨度斜拉桥,同时成为世界上连续长度最大的双塔斜拉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以1490m跨度为世界第三大悬索桥;刚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万县长江大桥为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混凝土拱桥;此外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香港青马大桥,其跨度分别在悬索桥中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五位;南京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荆沙长江大桥、鄂黄长江大桥、大佛寺长江大桥、李家沱长江大桥等特大桥的跨度名列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世界前十位。 一座座桥,实现了天堑的跨越,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美化了秀美山川,为我国疆域的沟通和经济的腾飞起着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在桥梁设计阶段采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有效的快速优化和仿真分析,运用智能化制造系统在工厂生产部件,利用GPS和遥控技术控制桥梁施工。目前,我国桥梁建设正在与国际接轨,开始向大跨、新型、轻质和美观方向发展。 (1)跨径不断增大 目前,世界上钢梁、钢拱的最大跨径已超过500m,钢斜拉桥为890m,而钢悬索桥达1990m。随着跨江跨海的需要,钢斜拉桥的跨径已经突破1000m,钢悬索桥将超过3000m。至于混凝土桥,梁桥的最大跨径为300m,拱桥已达420m,斜拉桥为530m。 (2)桥型不断丰富 本世纪50~60年代,桥梁技术经历了一次飞跃:混凝土梁桥悬臂平衡施工法、顶推法和拱桥无支架方法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桥梁的竞争能力;斜

新媒体应用现状研究

学习与研究 第 23 期 海航集团 2012年11月26日 新媒体应用现状研究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关于新媒体的论述频见报刊,而且以“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跟常规媒体的共存”等主题的论坛也在推波助澜,一时间关于新媒体的字眼铺天盖地袭来。本文介绍了新媒体与其商业价值,分享了优秀企业在新媒体应用上的案例,并分析了新媒体发展在集团的运用前景。 一、新媒体定义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

称为“第五媒体”。 图1新媒体网络图 二、新媒体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新媒体对商业及品牌营销的五大价值如下: ㈠有效降低营销成本 新媒体可以更好地降低营销成本。企业会花很多钱建一个官方网站,定期发布企业动态和产品信息,不间断维护与推广,但效果却并不理想,而新媒体提供了更多免费的开放平台,如在开心网建立官方账户,在豆瓣建立兴趣小组,在天涯建立品牌空间,在新浪微博建立官方微博,在百度百科建立品牌词条等等。

新媒体不仅提供了低成本平台,而且还提供了低成本的传播方式。在传统媒体时代,大量品牌的信息需要花费巨资推广,而在新媒体时代,只要内容有创意,网民觉得有趣或有价值,就会帮忙免费传播。 ㈡更精准化的客户定位,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新媒体营销中,不论是门户网站的按钮广告,还是搜索引擎的关键词广告,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都更有针对性。如你在微博谈论购买篮球的事情,那么系统会认定你具有购买篮球的需求,一段时间后,不管你是否再进行篮球主题谈论或搜索,系统都有可能为你定制耐克、阿迪或李宁等品牌。在这个营销过程中,一切都是基于人、账户和关系网,一切需求和潜在消费欲望都可以被记录、被计算、被推理。 未来的消费将越来越强调个性化,消费者会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喜欢的时间和地点获得喜欢的商品或服务,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工具能让企业清楚地知道顾客的需求。 ㈢及时有效面对危机公关 企业经营不可能完美无缺,面对众口难调的消费者,任何产品和服务都有可能存在所谓的“缺陷”,而社会化媒体的特点就是信息分散,舆论极难控制。 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能完善企业危机公关应对策略。公关是整合营销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危机公关在某种意义上事关企业的长远利益甚至生死存亡。新媒体环境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 发展趋势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电子测量论文 题目: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和总体发展趋势,分析了电子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阐述了我国电子测量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而提出了发展电子测量仪器技术的对策。特别是由于测试技术的突破带来的电子测量仪器的革命性变化.同时,针对业界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并介绍了业界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标准.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了电子行业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推动了测试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快速发展。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链和设计链的重要地位,使得这里成为全球各大测量仪器厂商的大战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本土测试测量技术研发与测试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LXI ATE 自动测试系统智能化虚拟技术总线接口技术VXI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一章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第二章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2) (一)总线接口技 术 (2) (二)软件平台技 术 (3) (三)专家系统技 术 (3) (四)虚拟测试技 术 (3) 第三章展望未来 (4) 参考文献 (5)

前言 中国电子测量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电子测量技术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难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制造技术催生了新的一代电子元器件,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产生了新概念和新发展趋势。本文拟从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发展的三个明显特点入手,进而介绍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技术,引入合成仪器的概念,面向21世纪的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试论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试论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 新媒体的发展依赖于传统媒体。 新媒体自身存在不足,其中主要是受宽带限制和缺乏信息源,而这些不足都可以从传统媒体中得到有益的补充。一方面电视媒体拥有四通八达的有线电视网,它们具有建成宽带高速传输网的现实可能性,这正是新一轮因特网革命兴起的基础,它将极大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并结合网络与电视的优点,为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这可以为新媒体提供鲜活的内容和素材,传统媒体具有星罗棋布的信息采集网、经验丰富的信息采集加工人才、丰富多彩的信息数据库,这些在“内容为主”的新媒体竞争中具有重要价值。新媒体借助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就能扩大信息采集渠道,可以不断获取世界上各个领域的最有价值的信息“活水”!【4】另外,传统媒体还拥有雄厚的品牌资源,一些著名新闻机构在广大受众的心中早已树立了良好的传播形象,新媒体与这些机构联合,就可以利用这些名牌效应,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抑制网络信息的虚假性、无效性,阻止信息垃圾的侵入,吸引广大网民的光顾。 (二)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推动下不断改进自身,走向完善。 面对新媒体诸多优势的挑战,传统媒体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因而对传统媒体而言,调整机制、自我完善已经刻不容缓。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媒体主动积极利用网络优势来改进自身。如改革新闻机制,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开发网上点播新闻、网上图像新闻,甚至实验网上音像新闻等,以便与未来信息高速公路接轨。众多媒体纷纷与网络媒体联姻,获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版或电子版新形态。 (三)传统媒体可以以新媒体为工具,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质素并达到多层面创收,盈利模式创新可以更加强大。 传统媒体在强大门户或优质网络传媒中,扩大自己的平台、有效整合自己的记者资源及策划资源,解决自身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中国报业网是一个平面媒体互动交流的平台,各大报业集团通过这个网络专业门户交流资源和信息,以中国报业网的广泛辐射传播特点,他们组织一系列活动,诊断现在各体制内报业集团的市场化问题,资源整合利用问题,推广优秀发展模式问题及每年一度的各种评选,有效地实现了报网平台的互享互利。比如,针对体制内党报报业集团市场化的尴尬困境展开专题研讨,组织专家和事件亲历者论述相关的问题解决方式,并针对各个报业集团市场化道路的特点和困难,做出诊断;对于像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 业集团等比较成功市场化的集团模式,介绍和推广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四)二次传播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已经从强势主导地位转化成基础内容提供者,相对来说,需要传统媒体在报道或策划专题时要照顾二次传播的效果,要迅速适应这一转变,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有活力的发展。在文字的精致化、文稿的精短化、图片的高质化、先网络再印刷的时效化等等既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一方面,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尝试着利用新的传播技术,通过与新兴媒体的整合和互动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如果没有上游传统媒体丰富的新闻内容资源的支持,也难以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可见这两种媒体能够优势互补、互相包容、互相推进、共同

国内外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2018)

行业现状 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战略,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热情。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美国的先进制药行业,药物开发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是机器学习,即算法利用数据和经验教会自己辨别哪种化合物同哪个靶点相结合,并且发现对人眼来说不可见的模式。根据前期计划,美国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在多个领域的突破,包括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国土安全、生物医药等。其中具体的研发计划涉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6个联邦部门和机构。 目前,欧盟在大数据方面的活动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研究数据价值链战略因素;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 英国在2017年议会期满前,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并在五年内投资1000万英镑建立世界上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政府将与出版行业等共同尽早实现对得到公共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免费访问,英国皇家学会也在考虑如何改进科研数据在研究团体及其他用户间的共享和披露;英国研究理事会将投资200万英镑建立一个公众可通过网络检索的“科研门户”。 法国政府为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将以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法国政府在其发布的《数字化路线图》中表示,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生产振兴部部长ArnaudMontebourg、数字经济部副部长FleurPellerin和投资委员LouisGallois在第二届巴黎大数据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共同宣布了将投入1150万欧元用于支持7个未来投资项目。这足以证明法国政府对于大数据领域发展的重视。法国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众所周知,法国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日本为了提高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新产业,同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应对抗灾救灾和核电站事故等社会性问题。2013年6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了新IT战略——“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宣言”全面阐述了2013~2020年期间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日本新IT国家战略,提出要把日本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技术的社会”。日本著名的矢野经济研究所预测,2020年度日本大数据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兆日元。 在重视发展科技的印度,大数据技术也已成为信息技术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目前,不仅印度的小公司纷纷涉足大数据市场淘金,一些外包行业巨头也开始进军大数据市场,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2016年,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企业协会预计,印度大数据行业规模在3年内将到12亿美元,是当前规模的6倍,同时还是全球大数据行业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印度毫无疑问是美国亦步亦趋的好学生。在数据开放方面,印度效仿美国政府的做法,制定了一个一站式政府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114106251.html,.in,把政府收集的所有非涉密数据集中起来,包括全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信息。 我国大数据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目前大数据企业所获融资数量不断上涨,二级市场表现优于大盘,我国大数据行业的市

通信工程现状与特点及发展前景展望

通信工程现状与特点及发展前景展望 发表时间:2017-11-15T11:34:37.6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作者:韦文鹏[导读]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可以通过IT在网络上进行有关的服务和交易,从而实现通信工程的较为全面的运行和推广,发挥出自身的效果。 摘要:电子通信工程的领域包括: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安全技术,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卫星通信、宽带通信与宽带通信网,多媒体通信,语音处理及人机交互,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信号处理及其应用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及其应用,通信与测量系统的电路技术,微波技术及其应用,微波传输、辐射及散射,微波电路,微波元器件,微波工程,光电子学与光纤通信工程,信息光电子工程等等……所以,在通信工程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上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断,不断完善我国的通信工程的特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程现状;发展前景 引言:通信工程就是在信息的科学技术化快速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领域,这其中主要是网络通信、光纤通信以及移动通信,光纤运用到宽带通讯中,走进千家万户,移动电话人人享用。信息资源共享堆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些通信工程的出现使得人们在进行信息的传递与获取信息两个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方便与快捷。通信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又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因此我们要努力的培养这方面的创新人才,通过科学的先进的技术指导,不断的开拓通信工程新的局面。1通信工程的特点 对于通信工程这门专业来说,它是一个服务面比较广、宽口径、跨学科和实用性较强的一门专业,它通常包括了数字通信、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以及IT行业。 在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应该加强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以及充分的学习通信网和通信系统,在培养这些人才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加强他们在从事研究和设计以及制造到最后运营整个过程中的技术有段和方法,使他们能够在今后国防工业以及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中从事开发和应用通信的设备和有关的技术。这个新型服务行业的出现与发展,直接的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我国高校事业的发展,全国的很多所高校的本科学生都陆续的选择了通信工程这门专业。2通信工程的发展现状 通信工程作为一个新型的服务行业,它逐步的发展与壮大,对整个通信的行业发展以及其内部的组织管理部分也表现出了与之相应的一些特点。 (1)通信行业主要包含两个大部分,就是通信?设备的制造开发以及通信的服务行业,在我国,通信的服务行业实现的方式就是通过网络的通信技术运营进而实现的。 (2)电信行业的发展是通信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柱之一。我国电信行业的不断发展主要是靠3G时代的发展,为此我们要为能够更好的发展3G时代而做更多的努力从而扩大和普及通信工程。但是在当今的企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技术以及资金相对来说不足的现象。 (3)通信工程中另外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通信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在我们大力的对3G时代进行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对于通信的制造业也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市场以及市场的有关需求。要对通信的制造业不断的进行修改和完善,将一些跨国际的通信产品引入到中国的通信制造业当中。 (4)通信工程在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对人的有关要求也出现了比较缺乏的现象。因为通信工程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整个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就需要大量的专业的骨干型的管理方面的人才。在进行通信的制造过程当中又需要大量的一线的和有技术含量的员工,从而保证通信工程的正常发展。 3浅析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 随着通信产业的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整个的通信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当中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通信工程也同时占有着很重要的市场份额。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要努力的朝着创新的技术发展,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1)通信工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运用高速的无线宽带网络技术,云电技术实现了无线的城市发展战略。这就在充分的利用了通信工程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人们对网络通信服务的要求。比如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手机来看电视节目、或者玩儿互动的手机游戏以及参加及时的临时手机视频会议等等,这些通信技术引入到生活中,有效的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准,从而提高了整个城市的信息化程度,同时也提升了我国信息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2)在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当中,我们要逐渐的实现利用光进行通讯的技术,那么这主要运用在未来的网络技术之上,我们要不断的提高相关的业务水平和实现信息能够快速传输的功能,从而能够更加科学的更加规范的对网络通信进行管理,提高通信工程的质量与服务的范围。那么对于光通信的发展,就是要实现通过节点的转换以及光的高速传播和宽带光的接入等自动化的网络技术在今后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从而更快的提高运行的速度,更好的服务于人和社会。 (3)利用通信工程对IT行业进行相关的完善。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可以通过IT在网络上进行有关的服务和交易,从而实现通信工程的较为全面的运行和推广,发挥出自身的效果。 4结语 总之,在通信工程不断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对这个专业有着全方位的把握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和市场需求状况,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重要的还要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不断完善通信工程的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参考文献: [1]杨迁迁,孙芳芳.浅析通信工程发展的前景[J].科技资讯,2015,(12). [2]黄建华.浅谈近代通信工程的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08). [3]汤咏长.视频会议Internet网络传输研究[M].中国通信科技,2015,(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