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允许偏差汇总

建筑工程质量允许偏差汇总
建筑工程质量允许偏差汇总

施工质量标准要求

混凝土结构工程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安装质量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钢筋工程安装质量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钢结构工程

钢结构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砌体结构工程

砌体质量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

类民用建筑工程包括:办公楼、宾馆、商场、公交候车室、图书馆、展览馆、文化娱乐场所等工程。

装饰装修工程

外装修装饰工程质量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内装修装饰工程质量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质量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偏差分析心得体会

偏差分析心得体会 篇一:误差分析及实验心得 误差分析及实验心得 误差分析 1 系统误差:使用台秤、量筒、量取药品时产生误差; 2 随机误差:反应未进行完全,有副反应发生;结晶、 纯化及过滤时,有部分产品损失。 1、实验感想: 在实验的准备阶段,我就和搭档通过校园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查阅到了很多的有关本实验的资料,了解了很多关于阿司匹林的知识,无论是其发展历史、药理、分子结构还是物理化学性质。而从此实验,我们学习并掌握了实验室制备阿司匹林的各个过程细节,但毕竟是我们第一次独立的做实验,导致实验产率较低,误差较大。 在几个实验方案中,我们选取了一个较简单,容易操作的进行实验。我与同学共做了3次实验,第一次由于加错药品而导致实验失败,第二次实验由于抽滤的时候加入酒精的量过多,导致实验产率过低。因此,我们进行了第三次实验,在抽滤时对酒精的用量减少,虽然结果依然不理想,但是我们仍有许多的收获:

(1)、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通过此 次的开放性实验,使我们了解到“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使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明白了在实践中我们仍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 (2)、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这次的开放性实验要求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同学一起完成,而且不像以前实验时有已知的实验步骤,这就要求我们自己通力合作,独立思考,查阅资料了解实验并制定方案,再进行实验得到要求中的产物。我们彼此查找资料,积极的发表个人意见,增强了团队之间的协作精神,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我们科学严谨的求知精神,敢于追求真理,不怕失败的顽强毅力。当然我们也在实验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 九、实验讨论及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练习了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操作,我制得的乙酰水杨酸的产量为理论上应该是约。所得产量与理论值存在一定偏差通过分析得到以下可能原因: a、减压过滤操作中有产物损失。 b、将产物转移至表面皿上时有产物残留。 c、结晶时没有结晶完全。 通过以上分析我觉得有些操作导致的损失可以避免所以 我在以后的实验中保持严谨的态度。我通过本次实验我学

钢材(铁)检验标准

. 钢 材 ( 铁 件 ) 验 收 标 准 编制: 校对: 审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家具类所需钢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23.71-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测定碳含量 GB/T 223.69-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 223.68-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23.63-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 223.60-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 223.59-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247-1997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 GB/T 70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2975-82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GB/T 3094-2000 冷拔异型钢管 GB/T 3274-8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 6728-2002 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17395-2008 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ASTM 370-02 钢制品力学性能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和定义 3术语和定语 3.1钢的牌号 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强度的字母、屈服强度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等4个部分按顺序组成。 例如:Q235AF

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包括细部尺寸允许偏差)

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新) 第一部分分部工程验收规范 1.地面工程 1.A基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mm) 强制性条文: ,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10.8 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门同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

,坡向应正确、排水通畅。 1.B整体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mm) 强制性条文:,并以金属或石料撞击时不发生火花为合格;砂应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其粒径宜为0.15~5mm,含泥量不应大于3%,有机物含量不应大于0.5%;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2.5;面层分格的嵌条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材料配制。配制时应随时检查,不得混入金属或其他易发生火花的杂质。 1.C板、块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mm)

1.D实木地板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mm) 2.A铝合金门窗安装的允许偏差

2.B木门制作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2.C木门安装的留缝限值与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2.D推拉自动门安装的留缝限值.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2.E塑料门窗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强制性条文:建筑外门窗的安装必须牢固。在砌体上安装门窗严禁用射钉固定。 3.饰面工程 3.A饰面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3.B饰面砖粘贴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的规定: 4.涂料油漆工程 4.A薄涂料的涂饰质量和检验方法

第三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精)

教案 (三) 开课单位:化学及环境科学系课程名称:分析化学 专业年级:2006级化学专业任课教师:江虹 教材名称:分析化学 2007-2008学年第1 学期

第三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进程: §3-1 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系统误差 指由于某些固定原因所导致的误差。 特点:“重复性”、“单向性”、“可测性”。 1.仪器和试剂引起的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所造成的误差叫仪器误差。 由于试剂不纯或蒸馏水中含有微量杂质而引起的误差叫试剂误差。 2.个人操作上引起的误差 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误差称为操作误差。 产生个人误差的原因:一是由于个人观察判断能力的缺陷或不良习惯引起的;二是来源于个人的偏见或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 操作误差与个人误差,其数值可能因人而异,但对同一个操作者来说基本上是恒定的,因此,也可以统称为个人误差。 3.方法误差 方法误差是由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本身的固有特性所引起的,是由分析系统的化学或物理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无论分析者操作如何熟练和小心,这种误差总是难免的。 方法误差的来源有: ①反应不能定量地完成或者有副反应; ②干扰成分的存在; ③在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共沉淀和后沉淀的现象,灼烧沉淀时部分挥发损失或称量形式具有吸湿性等等。 ④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相符。 系统误差的性质可以归纳为三点: ①系统误差会在多次测定中重复出现; ②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③系统误差的数值基本是恒定不变的。 二、偶然误差 指由于某些偶然的、微小的和不可知的因素所引起的误差。 举一个最简单的使用天平称重的例子:取一个瓷坩埚,在同一天平上用同一砝码进行称重,得到下面的克数: 29.3465 29.3463 29.3464 29.3466 为什么四次称重数据会不同呢? ①读取天平指针读数时,总不免偏左或偏右一点,天平本身有一定的变动性,这是无法控制的; ②天平箱内温度的微小变化,坩埚和砝码上吸附着微量水份的变化; ③空气中尘埃降落速度的不恒定; ④其它未确定因素。 正态分布有三种性质:①离散性;②集中趋势;③对称性。(见书图)

工程允许偏差值表

规允许结构偏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一、模板分项工程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l为构件长度(mm)。

4.3模板拆除 主控项目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说明:4.3.1由于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不足而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沉降变形、缺棱掉 角、开裂、甚至塌陷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保证结构的安全和作用功能,提出了拆 模时混凝土强度的要求。该强度通常反映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考虑 到悬臂构件更容易因混凝土强度不足而引发事故,对其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从 严要求。 二、钢筋分项工程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说明:5.3.4本条提出了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偏差的要求。其中,箍筋净尺寸是新增项目,对保证受力钢筋和箍筋本身的受力性能都较为重要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到其中的较大值; 3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三. 预应力分项工程 束形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抽查各类型构件中预应力筋总数的5%,且对各类型构 件均不少于5束,每束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注:束形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偏差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 数值1.5的尺寸偏差。 四、混凝土分项工程 混凝土试件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 注:对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的混凝土试件,其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可通过试验确定。 五、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现浇结构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

数据整理分析方法

数据梳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结构、内容和关系进行分析 大多数公司都存在数据问题。主要表现在数据难于管理,对于数据对象、关系、流程等难于控制。其次是数据的不一致性,数据异常、丢失、重复等,以及存在不符合业务规则的数据、孤立的数据等。 1数据结构分析 1元数据检验 元数据用于描述表格或者表格栏中的数据。数据梳理方法是对数据进行扫描并推断出相同的信息类型。 2模式匹配 一般情况下,模式匹配可确定字段中的数据值是否有预期的格式。 3基本统计 元数据分析、模式分析和基本统计是数据结构分析的主要方法,用来指示数据文件中潜在的结构问题。 2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用于指示业务规则和数据的完整性。在分析了整个的数据表或数据栏之后,需要仔细地查看每个单独的数据元素。结构分析可以在公司数据中进行大范围扫描,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区域;数据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确定哪些数据不精确、不完整和不清楚。 1标准化分析 2频率分布和外延分析 频率分布技术可以减少数据分析的工作量。这项技巧重点关注所要进一步调查的数据,辨别出不正确的数据值,还可以通过钻取技术做出更深层次的判断。 外延分析也可以帮助你查明问题数据。频率统计方法根据数据表现形式寻找数据的关联关系,而外延分析则是为检查出那些明显的不同于其它数据值的少量数据。外延分析可指示出一组数据的最高和最低的值。这一方法对于数值和字符数据都是非常实用的。 3业务规则的确认 3 数据关联分析 专业的流程模板和海量共享的流程图:[1] - 价值链图(EVC) - 常规流程图(Flowchart) - 事件过程链图(EPC) - 标准建模语言(UML) - BPMN2.0图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目前人工智能和数据库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所谓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 利用数据挖掘进行数据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分类、回归分析、聚类、关联规则、特征、变化和偏差分析、Web页挖掘等,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数据进行挖掘。 ①分类。分类是找出数据库中一组数据对象的共同特点并按照分类模式将其划分为

螺纹钢国家标准(GB_1499[1].2-2007)

GB 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Part 2: Hot rolled ribbed bars (ISO 6935-2:1991,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Part2:Ribbed bars,NEQ) 前言 GB1499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本部分为GB1499的第2部分,对应国际标准ISO6935-2:1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带肋钢筋》,与ISO 6935-2:199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同时参考了国际标准的修订稿“ISO/DIS 6935-2(2005)”。 本部分代替 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本部分与GB1499-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增加细晶粒热轧钢筋; ---增加细晶粒热轧钢筋HRBF335、HRBF400、HRBF500三个牌号; ---增加3.1普通热轧钢筋、3.2细晶粒热轧钢筋、3.11特征值三条定义; ---增加第5章订货内容; ---增加7.5疲劳性能、7.6焊接性能、7.7晶粒度三项技术要求; ---对“表面质量”、“重量偏差的测量”等条款作修改; ---修改钢筋牌号标志:HRB335、HRB400、HRB500分别以3、4、5表示,HRBF335、HRBF400、HRBF500分别以C3、C4、C5表示; ---取消原附录 B“热轧带肋钢筋参考成分”; ---增加现附录 B“特征值检验规则”; ---增加附录 C“钢筋相对肋面积的计算公式”。 本标准为条文强制性标准,其中6.4.1条、7.3.5条、7.4.2条、7.5条、表3的尺寸a、b 和附录C为非强制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条款。 本部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首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宝钢集团一钢有限公司、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成杰、王丽敏、张炳成、柳泽燕、高建忠、王丽萍、杜传治、刘

分析化学课程知识点总结-(1)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章节小结 1.基本概念及术语 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 精密度: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偏 差表示。 系统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包括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 差及操作误差三种。 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正负均不固定。 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通常包括全 部准确值和最末一位欠准值(有±1个单位的误差)。 t分布:指少量测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可采用t分布 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置信水平与显著性水平:指在某一t值时,测定值x落在 μ±tS范围内的概率,称为置信水平(也称置信度或置信概率),用P 表示;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之外的概率(1-P),称为显著性 水平,用α表示。 置信区间与置信限:系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时,以测定结果x 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μ在内的可信范围,即μ=x±uσ,式中 uσ为置信限。分为双侧置信区间与单侧置信区间。 显著性检验: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检验。包括t检验和F检验。 2.重点和难点 (1)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准确度与精密度具有不 同的概念,当有真值(或标准值)作比较时,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分 析结果的可靠性。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 的重复性或重现性。虽然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高的精密 度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因为可能存在系统误差。只有在消除或校

建筑工程允许偏差范围

建筑工程允许偏差范围 1、 灌注桩的桩顶标高允许偏差(-0.5;+0.3)M 。 2、 灌注桩桩位放样允许偏差:群桩(20)mm;单排桩(10)mm 。 3、 灌注桩桩径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应满足如下表的规定: 4、 灌注桩钢筋笼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 1 主筋间距 ±10 2 长度 ±100 3 箍筋间距 ±20 4 直径 ±10 5、 灌注桩孔深允许偏差(+300)mm 。 6、 钢筋笼安装深度允许偏差(±100)mm 。 7、 土方开挖工程允许偏差: 序号 成孔方法 桩径 桩径允许偏差 (mm ) 垂直度允许偏差 (mm ) 1 泥浆护壁钻孔桩 D ≤1000mm ±50 <1 D >1000mm ±50 2 套管成孔灌注桩 D ≤1000mm -20 <1 D >1000mm

8、 土方回填允许偏差: 9、 砖砌体轴线位置偏移允许偏差(10)mm 。轴线位移偏差检查 数量为(全部承重墙)。 10、 砖砌体垂直度允许偏差全高大于10M 的(20)mm;全高小于 等于10M 的(10)mm 。垂直度检查数量为外墙不少于(四)处全高(阳角),每层每(20)米差一处;内墙按照有代表性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 柱基 基坑 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 面基层 人工 机械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2 长度 +200 +300 +500 +100 — 宽度 -50 -100 -150 3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 柱基 基坑 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 面基层 人工 机械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2 表面平整度 20 20 30 20 20

国家规定钢筋允许误差

国家规定钢筋允许误差 I级钢的标准为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II级和III级钢的标准为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1.热轧带肋钢筋尺寸、外形、重量和允许偏差, 1)公称直径围及推荐直径 钢筋的公称直径围为6~25mm,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8、10、12、14、16、18、20、22、25、32、40、50mm;径为5.8、7.7、9.6、11.5、13.4、15.4、17.3、19.3、21.3、24.2、31.0、38.7、 48.5 2)带肋钢盘的表面形状(见附图)及尺寸允许偏差、 带肋钢筋横肋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 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 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 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3)长度及允许偏差 a、长度:钢筋通常按定尺长度交货,具体交货长度应在合同中注明;?钢筋以盘卷交货时,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不足两盘时可有两盘)由两条钢筋组成。其盘重及盘径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

b、长度允许偏差:钢筋按定尺交货时的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 c、弯曲度和端部:直条钢筋的弯曲变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40%;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局部变形应不影响使用。 4)重量允许偏差:直径6~12mm为±7%,14~20mm为±5%,22~50mm为±4%。 续;图中: d-钢筋径;α-横肋斜角;h-横肋高度;β-横肋与轴线夹角; h1-纵肋高度;θ-纵肋斜角;a-纵肋顶宽;l-横肋间距;b-横肋顶宽 2.热轧光圆钢筋尺寸、外形: 1). 钢筋的公称直径围为8mm~20mm,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8、10、12、14、16、18、2 0mm. 2). 钢筋的公称直径、横截面积列于下表: 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公称质量 (mm)(mm2 kg/m) 8 50.27 0.395

规范允许偏差一览表

一、钢筋工程 项目允许偏差(mm) 绑扎钢筋网 长、宽±10 网眼尺寸±20 绑扎钢筋骨架 长±10 宽、高±5 受力钢筋 间距±10 排距±5 保 护 层 厚 度 基础±10 柱、梁±5 板、墙、 壳 ±3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 钢筋弯起点位置20 二、砌体工程 主控项目1 砖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U 2 砂浆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 3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 4 斜槎留置第5.2.3条 5 直槎拉结筋及接槎处理第5.2.4条 6 轴线位移≤10mm 7 垂直度(每层)≤5mm 一般项目1 组砌方法第5.3.1条 2 水平灰缝厚度10mm 8–12mm 3 基础顶面、楼面标高±15mm 4 表面平整度(混水)8mm 5 门窗洞口高度宽±5mm 6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mm 7 水平灰缝平直度(混水)10mm 三、模板工程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序号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方法 国家标准 省优质结构 工程标准 1 轴线位移柱、墙、梁 5 3 尺量 2 底模上表面标高±5 ± 3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3 截面内尺寸 基础±10±6 尺量柱、墙、梁+4、-5±3 4 层高垂直度 层高 不大于5m 6 4 经纬仪或 吊线、尺量小于5m 8 6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5 3 靠尺、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塞尺 顺直— 2 线尺 8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 9 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螺栓外露长度+10、0 +5、0 10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10 6 拉线、尺量尺寸+10、0 +6、0 11 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宽、高—±5 对角线— 6 12 插筋中心线位移 5 5 尺量外露长度+10、0 +10、0 四、混凝土工程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药品标准操作规范各种分析方法偏差汇总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P58):含量测定时供试品应称取2份,如为对照品比较法,对照品一般也应称取2份。吸收系数检查也应称取供试品2份,平行操作,每份结果对平均值的偏差应在±0.5%以内。作鉴别或检查可取样品1份。 吸收系数测定法样品应同时测定2份,同一台仪器测定的2份结果,对平均值的偏差应不超过±0.3%,否则应重新测定。 2、高效液相色谱法(P81):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每份至少进样2次,由全部注样平均值(n≥4)求得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一般应不大于 1.5%。(此规定为05版药品操作规程上描述,10版无此规定) 3、气相色谱法(P102):每份校正因子测定溶液(或对照品溶液)各进样2次,2份共4个校正因子相应值的平均标准偏差不得大于2.0%。多份供试品测定时,每隔5批应再进对照品2次,供试品测定完毕,最后再进行对照品2次,核对下仪器有无改变。 4、旋光度测定法(P165): 4.1比旋度测定时,供试液与空白溶剂用同一测定管,每次测定应保持测定管方向、位置不变。旋光度读数应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按规定公式计算结果。以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 4.2含量测定时,取2份供试品测定读数结果其极差应在0.020以内,否则应重做。 5、折光率测定法(P167):取3次读数平均值。 6、非水溶液滴定法(P176): 6.1酸碱滴定液的标定:同一操作者标定不得少于3份。酸、碱滴定液标定和复标的相对平均偏差均分别不得超过0.1%、0.2%,不同操作者标定的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1%、0.2%; 6.2供试品每次测定应不少于2份。 6.3原料药用高氯酸滴定液直接滴定者,相对偏差不得过0.2%;用碱滴定液直接滴定者,不得过0.3%。 6.4制剂需提取或蒸干后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者,相对偏差不得过0.5%,如提取洗涤等操作步骤繁复者,相对偏差不得过1.0%。 7、氮测定法(P181):供试品测定2份,常量法相对偏差不得过0.5%、半微量法不得过1.0%;空白2份,极差不得大于0.05ml。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允许偏差表格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模板分项工程: 表4.2.6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10,0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10,0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 外露长度+10,0 表4.2.7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10钢尺检查柱、墙、梁±4,-5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的百分率(%) 板 ≤2≥50 >2,≤8≥75 >8 ≥100 梁、拱、壳≤8≥75 >8 ≥100 悬臂构件—≥100 2、钢筋分项工程: 表5.3.4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 箍筋内净尺寸±5

表5.5.2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10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20 钢尺量连续三档, 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10钢尺检查宽、高±5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10钢尺量两端、中间 各一点,取最大值排距±5 保护层厚度 基础±10钢尺检查 柱、梁±5钢尺检查 板、墙、壳±3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钢尺量连续三档, 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20 钢尺检查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3、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表8.3.2-1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基础15 钢尺检查独立基础10 墙、柱、梁8 剪力墙 5 垂直度层高 ≤5m8 经纬仪或吊线、钢 尺检查 >5m 10 经纬仪或吊线、钢 尺检查全高(H)H/1000且≤30经纬仪、钢尺检查 标高 层高±10水准仪或拉线、钢 尺检查 全高±30 截面尺寸+8,-5 钢尺检查 电梯井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25,0 钢尺检查 井筒全高(H)垂直度H/1000且≤30经纬仪、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8 2m靠尺和塞尺检 查 预埋设施中心线 位置 预埋件10 钢尺检查预埋螺栓 5 预埋管 5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 钢尺检查

建筑物垂直度的规定及要求

建筑物垂直度的规定 1.相关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2.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基础性技术工作。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其完成情况的准确程度,对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及其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颁布了系统的工程测量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以指导和规范工程测量技术工作。应高度的重视施工测量技术、测量管理。3.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1)工程场地施工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建立建筑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建筑主轴线测量及定位放线。 (3)主体施工测量,包括轴线投测及高程传递。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即是须将基准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要求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因此,控制轴线投测的竖向偏差,并使其偏差值不超过规范、规程允许的限值,是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4)建筑变形测量。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物实体的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位移观测及裂缝观测等。 (5)施工偏差检测。各种结构构件及建筑设备,其就位、垂直度、标高等状态,难免会因施工及环境等原因出现偏差。因此,施工规范、规程及质量验评标准都规定了要对结构施工偏差情况进行检查,并规定了允许偏差值。 4.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竖向(垂直度)控制的规定要求。从以上对建筑施工测量有关内容分类可看出,对于建筑物施工过程,其施工过程的竖向(垂直度)控制,也即轴线投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轴线投测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对于超高层建筑物来讲尤其重要。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测量放线作业及其允许误差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7.2.3条,规定了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必须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若干竖向控制轴线,并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对于轴线投测的误差,规定了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H为建筑总高度),且对应于不同高度范围的建筑物,其总高轴线投测偏差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按这些规定的要求对轴线投测误差进行控制,并详细记录。另外,对于特别重要的超高层建筑来说,为避免由于测量仪器、手段、人为原因或环境原因出现总高度轴线投测误差过大,除了在首层±0.00处测定建筑物基准轴线外,有必要视情况采用专业的、精确的仪器及手段将建筑物总高分为若干轴线投测控制段,分段投测、分段锁定基准轴线,以便于施工又避免出现总高度轴线投测出现较大误差。5.关于对结构构件(实体)施工垂直度偏差、标高的检测规定。 我们知道,在确定了建筑平面轴线及结构构件(如墙、柱)等具体位置之后,由于施工操作及外部环境影响等诸原因,结构墙、柱构件实体在对应轴线位置、垂直度、标高、截面尺寸等方面有可能出现偏差。为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对现浇及预制装配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允2002)—(GB 50204质量验收规范》 许偏差作了具体的规定。如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构件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分为

误差及其表示方法概要

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误差——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 真实值为正,< 真实值为负) 一. 误差的分类 1. 系统误差(systermaticerror )——可定误差(determinateerror) (1)方法误差:拟定的分析方法本身不十分完善所造成; 如:反应不能定量完成;有副反应发生;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干扰组分存在等。 (2)仪器误差:主要是仪器本身不够准确或未经校准引起的; 如:量器(容量平、滴定管等)和仪表刻度不准。 (3)试剂误差:由于世纪不纯和蒸馏水中含有微量杂质所引起; (4)操作误差:主要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由于分析工作者掌握操作规程与控制条件不当所引起的。如滴定管读数总是偏高或偏低。 特性:重复出现、恒定不变(一定条件下)、单向性、大小可测出并校正,故有称为可定误差。可以用对照试验、空白试验、校正仪器等办法加以校正。 2. 随机误差(randomerror)——不可定误差(indeterminateerror) 产生原因与系统误差不同,它是由于某些偶然的因素所引起的。 如:测定时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微小波动,以其性能的微小变化等。 特性:有时正、有时负,有时大、有时小,难控制(方向大小不固定,似无规律) 但在消除系统误差后,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则可发现其分布也是服从一定规律(统计学正态分布),可用统计学方法来处理 系统误差——可检定和校正 偶然误差——可控制

只有校正了系统误差和控制了偶然误差,测定结果才可靠。 二. 准确度与精密度 (一)准确度与误差(accuracy and error) 准确度:测量值(x)与公认真值(m)之间的符合程度。 它说明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用误差值来量度: 绝对误差 = 个别测得值 - 真实值 (1) 但绝对误差不能完全地说明测定的准确度,即它没有与被测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如果被称量物质的质量分别为1g和0.1g,称量的绝对误差同样是0.0001g,则其含义就不同了,故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常用相对误差(RE%)表示: (2) (RE%)反映了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用来比较在各种情况下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比较合理。 (二)精密度与偏差(precision and deviation) 精密度:是在受控条件下多次测定结果的相互符合程度,表达了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用偏差表示: 1. 偏差 绝对偏差:(3) 相对偏差:(4) 2. 平均偏差 当测定为无限多次,实际上〉30次时:

分析化学(第六版)总结

分析化学(第六版)总结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第一节 误差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就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 一、系统误差 定义:由于某种确定的原因引起的误差,也称可测误差 特点:①重现性,②单向性,③可测性(大小成比例或基本恒定) 分类: 1. 方法误差: 由于不适当的实验设计或所选方法不恰当所引起。 2. 仪器误差: 由于仪器未经校准或有缺陷所引起。 3. 试剂误差: 试剂变质失效或杂质超标等不合格 所引起 4. 操作误差: 分析者的习惯性操作与正确操作有一定差异所引起。 操作误差与操作过失引起的误差是不同的。 二、偶然误差 定义: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也叫随机误差. 偶然误差的出现服从统计规律,呈正态分布。 特点: ①随机性(单次) ②大小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③小误差出现的机会多,大误差出现的机会少。 三、过失误差 1、过失误差:由于操作人员粗心大意、过度疲劳、精神不集中等引起的。其表现是出现离 群值或异常值。 2、过失误差的判断——离群值的舍弃 a) 在重复多次测试时,常会发现某一数据与平均值的偏差大于其他所有数据,这在统计学 上称为离群值或异常值。 b) 离群值的取舍问题,实质上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区别两种性质不同的偶然误差和过 失误差。 离群值的检验方法: (1)Q 检验法:该方法计算简单,但有时欠准确。 设有n 个数据,其递增的顺序为x 1,x 2,…,x n-1,x n ,其中x 1或x n 可能为离群值。 当测量数据不多(n=3~10)时,其Q 的定义为 具体检验步骤是: 1) 将各数据按递增顺序排列;2)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3)计算离群值与相邻值之差; 4) 计算Q 值;5)根据测定次数和要求的置信度,查表得到Q 表值;6)若Q >Q 表,则舍 去可疑值,否则应保留。 该方法计算简单,但有时欠准确。 (2)G 检验法:该方法计算较复杂,但比较准确。 具体检验步骤是: 1)计算包括离群值在内的测定平均值;2)计算离群值与平均值 之差的绝对值 3)计算包括离群值在内的标准偏差S4)计算G 值。 x x min max X -X X X Q 相邻 离群-= S X X G -= 离群

工程允许偏差值表

. 规允许结构偏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一、模板分项工程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专业资料word .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专业资料word . mm)。注:l为构件长度( 除拆模4.3 板目项主控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由于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不足而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沉降变形、缺棱掉4.3.1 说明:角、开裂、甚至塌陷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保证结构的安全和作用功能,提出了拆模时混凝土强度的要求。该强度通常反映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考虑到悬臂构件更容易因混凝土强度不足而引 发事故,对其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从严要求。二、钢筋分项工程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专业资料word .

本条提出了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偏差的要求。其中,箍筋净尺寸是新增说明:5.3.4 项目,对保证受力钢筋和箍筋本身的受力性能都较为重要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专业资料word . 1 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到其中的较大值;注:及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3 倍的尺寸偏差。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预应力分项工程三. 束形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允许偏差 ,且对各类型构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抽查各类型构件中预应力筋总数的5% 5处。件均不少于5束,每束不应少于检验方法:钢尺检查。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 90%注:束形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偏差合格点率应达到的尺寸偏差。数值1.5四、混凝土分项工程混凝土试件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习题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习题 一、最佳选择题 1. 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 0.1g B. 0.2g C. 0.05g D. 0.5g 2. 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 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D.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 3. 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出某组分的平均含量为30.6% ,而真实含量为30.3% ,则30.6%-30.3%=0.3% 为() A. 相对误差 B. 绝对误差 C. 相对偏差 D. 绝对偏差 4.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好; B. 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D. 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5. 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A. 做对照实验 B. 校正仪器 C. 做空白实验 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6. 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系统误差小的是( ) A. 高精密度 B. 与已知的质量分数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 C. 标准差大 D. 仔细校正所用砝码和容量仪器等 7. 用下列何种方法可减免分析测定中的系统误差() A. 进行仪器校正 B. 增加测定次数 C. 认真细心操作 D. 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 8. 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偶然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B.偶然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均等;

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D.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9. 滴定分析中出现下列情况,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滴定时有溶液溅出 B.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测不准 C. 试剂中含少量待测离子 D. 砝码读错 10. 某一称量结果为0.0100mg, 其有效数字为几位?() A . 1 位 B. 2 位 C. 3 位 D. 4 位 11. 测的某种新合成的有机酸pK a值为12.35,其K a值应表示为() A. 4.467×10 -13; B. 4.47×10 -13; C.4.5×10 -13; D. 4×10 -13 12. 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表述( A ) A. 置信水平愈高,测定的可靠性愈高 B. 置信水平愈高,置信区间愈宽 C. 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 D. 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 13. 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 A. 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真值的范围即为置信区间 B.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即为置信区间 C. 其他条件不变时,给定的置信度越高,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宽 D. 平均值的数值越大,置信置信区间越宽 14. 分析测定中,使用校正的方法,可消除的误差是(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D. 随即误差 15. 关于t分布曲线和正态分布曲线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形状完全相同,无差异; B. t分布曲线随f而变化,正态分布曲线随u而变; C. 两者相似,而t分布曲线随f而改变; D. 两者相似,都随f而改变。 16. ) 457 .2 1. 17 /( ) 25751 .0 83 .2 5. 472 (+ ? ? = y 的计算结果应取有效数字的位数是( ) A. 3位 B. 4位 C. 5位 D. 6位 17. 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 A. 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B.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测不准; C. 称样时砝码数值记错;

钢材国标常识与质量异议处理实务模板

钢材国标常识与质量异议处理实务 钢材国标的类别、定义与用途 1、什么是钢材国家标准?有何用途?几个业务常用的钢材国标简介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对产品质量、规格及其检验方法等方面所作的统一的技术规定,即衡量产品的 “规矩”,就是标准。而钢材国家标准是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对某个钢材品种或钢铁材料的某个方面所作出各种要求的规定条款,并给与不同的编号,后面附带制定或修改的有效年份。通俗地说,钢材的国家标准就是我们经营钢铁产品行业的“法律”。 我们知道在最近十年多一点的阶段里,中国的钢材生产产能和实际产量膨胀式发展,由2000年的一亿多吨迅速达到2009年的六亿吨,同时伴随着钢铁生产技术和和产品性能在近十年出现的质变性质的提高发展,整个社会经济需求和钢材使用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原有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钢材标准 和要求早已远远跟不上发展需要,(很多标准从尾部-88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大部分的钢材产品标准在 2006-2008年度集中进行了系统性地更新升级,迅速拉近与欧美日韩等钢铁发达地区的距离。这一次国标的大规模更新升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增加了大量的钢材新品种(如Q690材质的品种),并对标准 使用范围内的老品种界定更加细致(如GB/T 3274-2007名称是碳素结构钢和热轧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 钢板和钢带界定使用的钢材是》3mm, GB/ T 912则是w 3mm); 2)对钢材的各项成分、性能和外形尺寸偏差等指标大幅度收严;3)调整各专业品种细化指标,体现针对钢材性能和使用方面的理念和意识上 的进步(如对碳当量指标的重视);其中很多新版本的内容修改都非常的大。另外,由于国家标准的发布日期后要有六个月的公示期,所以很多标准的新版本都是在去年2009年开始执行实施,因此有必要现在 和大家一起抓紧时间共同学习。 我国的标准体系分为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钢铁材料行业的企业标准往往都要比明确对应的国家标准要更加严格,比如武钢、宝钢、鞍钢等企业等均在部分品种的钢材交货时执行企标,提供的产品质保书上写的是企标编号。 我国钢材国家标准体系内容简介 钢材国标从内容上主要分为两大类: 1、第一类是关于各类钢材的定义和检验测量方法的标准,包括对钢材的成分性能和外观尺寸等各项指标的各种测量方法的规定,属于基本法类别 GB/T 221-2008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这个标准是整个钢铁标准体系中的核心标准,可以称它为“基本法”,因为它明确规定了钢铁产品 (钢材)在使用行业中绝大部分的大类品种的正式名称和牌号的表示方法,以及区分各种专用钢材的牌号尾数上的字母或汉语拼音缩写后缀等具体方法。有了这个标准的规定,才有各种钢材的不同称谓,如各种钢筋。然后在这个钢铁产品分类标准内容基础上,再衍生出来针对里面的各个品种称谓继续细化设立产品标准(见下述钢铁标准的第二类)。这个标准也是修改升级相对比较频繁的,从-1963 -1979、-2000 到现在第四次修订的-2008版本。 GB/T 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229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247 钢板和钢带检验、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