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植物的古诗

描写植物的古诗
描写植物的古诗

描写植物的古诗(整首)

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唐王维《临湖亭》

3、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至剡中》

4、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6、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高蟾《上商侍郎》

8、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山》

10、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1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12、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唐韩愈《榴花》

13、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

唐李欣《送陈章甫》

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1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

16、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唐杜甫《宿赞公房》

2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21、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赵《长安晚秋》

22、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题菊花》

2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阴》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25、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元许有《获港早行》

26、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27、一树寒梅白玉条,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28、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9、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邢员外》

3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已《早梅》

31、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32、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宋王安石《临江仙》

3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34、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苏轼<红梅>

35、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宋黄庭坚《虞美人》

36、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宋,吴则礼《虞美人》

37、雪似梅花,梅似花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38、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宋叶梦得《临江仙》

39、雪后蔬梅,时见两三花。宋辛弃疾《江神子》

40、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未《寒夜》

橘颂(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草(白居易)

离离园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涧底松(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洞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乏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杨柳枝词(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买花(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写牡丹)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写桂花)鹧鸪天(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桂花)

西江月梅(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水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浣溪沙咏桔(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侧犯

咏芍药

姜夔

恨春易去,

甚春却向扬州住。

微雨,

正茧栗梢头弄诗句。

红桥二十四,

总是行云处。

无语,

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

千朵围歌舞。

谁念我、鬓成丝,

来此共尊俎。

后日西园,绿阴无数。

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暗香疏影

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

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

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

唤起玉人,

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

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

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

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

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

几时见得?

——暗香

苔枝缀玉,

有翠禽小小,

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

篱角黄昏,

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

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

那人正睡里,

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

不管盈盈,

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

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

已入小窗横幅。

——疏影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

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

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

问春何在,

唯有池塘自碧。

关于植物的诗句

关于植物的诗句 【篇一】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____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____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志南《绝句》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____郑思肖《画菊》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____佚名《桃夭》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____刘方平《春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____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 崇春江晓景》 【篇二】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____黄巢《不第后赋菊》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____刘彻《秋风辞》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____马戴《灞上秋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杜甫《登高》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____黄巢《题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____苏轼《蝶恋花·春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____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 少府贬长沙》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____王安石《梅花/梅》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____佚名《江南》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____纳兰性 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古代诗歌意象 植物篇

古代诗歌意象(植物篇) 一、课前导入 二、知识点、例题讲解 1、柳⊙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例 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例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例5:《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像“柳”这样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这些事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事物特有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附:“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2、梅花

形容植物的诗句

形容植物的诗句 导语:有关植物的诗句,各位来学习一下吧。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形容植物的诗句,供各位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佚名《江南》 (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三)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四)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五)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佚名《桃夭》 (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七)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八)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九)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十)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晓景》 (十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十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十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十四)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十五)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十六)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十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十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十九)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

池》 (二十)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二十一)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二十二)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二十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梅》 (二十四)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二十五)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二十六)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二十七)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二十八)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

有关植物的诗词整理

菊花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晋·陶渊明《和郭主簿》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 复结后年芳。——唐·太宗《赋得残菊》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白居易《咏菊》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梧桐 点缀于庭园、宅前,也种植作行道树。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水仙子·夜雨》徐再思 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余;叶生既婀娜,落叶更扶疏——《游东堂咏桐》南朝谢眺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长信秋词》王昌龄 苍苍梧桐,悠悠古风,叶若碧云,伟仪出众, 根在清源,天开紫英,星宿其上,美禽来鸣, 世有嘉木,心自通灵,可以为琴,春秋和声, 卧听夜雨,起看雪晴,独立正直,巍巍德荣. ——《梧桐》宋晏殊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赠饶阳张司户燧》唐李白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云居寺孤桐》唐白居易

竹 植于于庭园、宅前,点缀山石或植于小路两侧。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庭竹(唐)刘禹锡数径幽玉色,晓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题刘秀才新竹》唐杜甫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栽竹》唐杜甫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咏竹》清纪琼 桂花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灵隐寺》唐宋之问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宋李清照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紫荆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韦应物《见紫荆花》

古诗词意向(植物篇)

【提分必看】归纳最全的古代诗歌意象(植物篇) 归纳最全的古代诗歌意象 1、柳。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例3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例5:《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

与植物景观相关的诗词

湖与水景 ?湖山在望?碧波观景?芦花飞雪?曲港汇芳?梦泽飞鹭?曲水流香?万顷琉璃居所与禅境?梧竹幽居?听松风处?云影清松?明月间照?竹深荷静?清泉石涧?清风竹影植物景致 ?海棠春坞?梅香樱艳?花海融春?凝霞秋色?百卉含英?琪花玉树?杏雨梨云?雨条烟叶路 ?柳荫路曲?岗山枫径?曲径通幽大场景 ?水木明瑟?无边风月

大场景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春花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杜甫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苏轼?澹荡凝清昼,氤氲暧碧空。 稍看生绿水,已觉散芳丛。——《赋得春风扇微和》范传正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春思》李白 ?池柳晴初拆,林莺暖欲飞。 川原浮彩翠,台馆动光辉。——《赋得春风扇微和》陈通方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高骈 秋叶 ?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东阳道上》黄镇成 硕果 ?腷腷膊膊晓禽飞,磊磊落落秋果垂——《两头纤纤》雍裕之 与竹有关的诗词 诗词中常见的竹的称谓 ?潇湘 ?潇潇 ?萧萧 常用来形容竹的词 ?青 ?翠 ?修 ?瘦 诗词中常涉及的竹的构成 ?篁 ?箨 ?节

竿 与竹相关的词 梧竹幽居 竹深荷静 清风竹影 与竹相关的诗 《庭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江南二月天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描写植物的古诗

描写植物的古诗(整首) 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唐王维《临湖亭》 3、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至剡中》 4、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6、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高蟾《上商侍郎》 8、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山》 10、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1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12、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唐韩愈《榴花》 13、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 唐李欣《送陈章甫》 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1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 16、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唐杜甫《宿赞公房》 2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21、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赵《长安晚秋》 22、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题菊花》 2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阴》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25、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元许有《获港早行》 26、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27、一树寒梅白玉条,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28、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9、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邢员外》 3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已《早梅》 31、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32、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宋王安石《临江仙》 3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34、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苏轼<红梅> 35、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宋黄庭坚《虞美人》 36、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宋,吴则礼《虞美人》 37、雪似梅花,梅似花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38、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宋叶梦得《临江仙》 39、雪后蔬梅,时见两三花。宋辛弃疾《江神子》 40、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未《寒夜》 橘颂(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草(白居易) 离离园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涧底松(白居易)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植物动物

作者:【清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江畔独步寻花 作者:【唐代】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绝句 【宋代】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咏柳 作者:【唐代】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忆江南·江南好 作者:【唐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泊船瓜洲 作者:【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钱塘湖春行 作者:【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绝句二首 作者:【唐代】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游园不值 作者:【宋代】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题都城南庄 作者:【唐代】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者:【唐代】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渔歌子 作者:【唐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绝句 作者:【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日 作者:朱熹【南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观田家 作者:【唐代】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古诗词中的生物现象

古诗词中的生物现象 1、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生物的繁殖。春天到了,万物苏生,水里的微生物们也不例外。在江水中有一些是植物,如浮萍之类的,而有些是像藻类的动物,他们也大量的繁殖,一起构成了江水美丽的颜色。 2、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增广贤文》)——营养生殖--扦插。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而有些植物在移栽过程中,由于根系遭到破坏,致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加之蒸腾作用会丧失大量的水分,所以移栽后很难成活。 3、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嫁接。嫁接,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接穗时一般选用具2~4个芽的苗,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砧木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植物色素的作用或温度的影响。植物的叶子中含有不同的色素。【在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叶绿素和花青素】在春、夏季节,枫叶、黄栌等树木的叶子由于光合作用强烈,叶绿素掩盖着花青素,因此呈现出一片绿色。一到深秋,树叶受到寒潮和霜冻的侵袭,叶绿素被破坏,叶子里的水分也减少了,不能及时运输掉的淀粉变成了葡萄糖,糖分就逐渐转化为花青素,于是,绿叶变成了红叶。 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类胡萝卜素、花青素 春天光照、温度、水分条件都良好,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特别快,植物体在迅速积累了大量营养后,就会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一些花朵的颜色能够在黄、橙、红之间变化,那是类胡萝卜素的作用,类胡萝卜素种类很多,颜色也很多,最常见的有橙黄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另一些花朵的颜色能够在红、紫、蓝之间变化,那是花青素的功劳,花青素有一个特点,能够随着细胞内酸碱度的变化而改变颜色。酸性时它是红色,碱性时它是蓝色,中性时却是紫色。“春天孩儿脸”,天气变化无常,光照、温度、湿度变化较快,而这些变化都可引起细胞内酸碱度的改变,从而导致花朵颜色的不断变化。由于各种花朵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加之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下的颜色变化,并且植物体在春天新发的嫩芽、新叶中叶绿素尚未形成,类胡萝卜素或花青素的颜色得以显露,也会或多或少带上红色或黄色,有的甚至可以与花朵争艳,这样就形成了“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自然美景。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茎的向光性。“红杏出墙”体现出植物的向光性。其原因在于墙外阳光(单侧光)刺激,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得多。这样,背光一侧的细胞就比向光一侧的细胞纵向生长得快,结果使得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也就是朝向光源一侧弯曲 7、“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明《子西语录》)──日照对植物的影响当落叶树木叶片变红时,也就意味着树叶快要凋落了,引起落叶树木落叶的环境信号不是天寒而是日照时间的缩短,不过这两个信号的变化趋势在由秋入冬时恰好吻合,当植物接收到日照缩短这一信号后,在激素的调节下,叶柄基部的一种特殊结构──离层的细胞就迅速分裂,并产生大量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这些酶使离层细胞的中层和细胞壁溶解,最后离层处的细胞几乎都被溶解。于是叶子就掉了。“一叶落知天下秋”是成语“一叶知秋”的来源。(大家都知道生物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就是细胞,当大量的细胞被破坏之后,叶子和叶柄基部都被破坏,从而使得叶子掉落。)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古诗词意向(植物篇)

【提分必看】归纳最全的古代诗歌意象(植物篇) 归纳最全的古代诗歌意象 1、柳⊙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例2: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例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例5:《送别》诗:“柳青青着地垂,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像“柳”这样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这些事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涵的事物。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事物特有的文化涵。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附:“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最新描写植物的古诗

1 描写植物的古诗(整首) 2 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3 2、唐王维《山居即事》 4 3、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5 4、唐王维《临湖亭》 6 5、3、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 7 6、唐李白《别储至剡中》 8 7、4、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9 8、唐杜甫《为农》 10 9、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11 10、唐杜甫《暮春》 12 11、6、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13 12、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14 13、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15 14、唐高蟾《上商侍郎》 16 15、8、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17 16、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18 17、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19 18、宋米友仁《临江山》 20 19、10、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1 20、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22 21、1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23 22、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24 23、12、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25 24、唐韩愈《榴花》 26 25、13、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 27 26、唐李欣《送陈章甫》 28 27、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29 28、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30 29、1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31 30、唐宋之问《灵隐寺》 32 31、16、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33 32、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34 33、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35 34、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36 35、1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有关植物的诗词整理

有关植物的诗词整理

菊花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太宗《赋得残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白居易《咏菊》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梧桐

点缀于庭园、宅前,也种植作行道树。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诗经》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水仙子·夜雨》徐再思 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余;叶生既婀娜,落叶更扶疏——《游东堂咏桐》南朝谢眺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长信秋词》王昌龄 苍苍梧桐,悠悠古风,叶若碧云,伟仪出众, 根在清源,天开紫英,星宿其上,美禽来鸣, 世有嘉木,心自通灵,可以为琴,春秋和声, 卧听夜雨,起看雪晴,独立正直,巍巍德荣. ——《梧桐》宋晏殊 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 ——《赠饶阳张司户燧》唐李白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云居寺孤桐》唐白居易 竹 植于于庭园、宅前,点缀山石或植 于小路两侧。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庭竹(唐)刘禹锡 数径幽玉色,晓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题刘秀才新竹》唐杜甫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栽竹》唐杜甫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咏竹》清纪琼 桂花

植物相关诗句

学习单 一、赏春天,读古诗 1.碧桃 简介:花朵大且颜色艳丽,属于观赏桃花类的品种。 《题桃花》袁枚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 不及初开一朵鲜。 《上高侍郎》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南怨未开。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春风》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畔独步寻花(其一)》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郁金香 简介:花语是博爱、体贴、高雅、富贵、能干、聪颖,是土耳其、荷兰、匈牙利等国的国花。 《客中作》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3.梅花 简介:花语是凌霜斗雪,迎春开放,风骨俊傲,不趋荣利。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它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绝句》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4.黑心金光菊 简介:特点是好看又好养,是常见的观赏植物。 《菊》连文凤 不用移春槛,西风满客车。 行行无长物,粲粲只黄花。 晚色装秋重,寒香引雾斜。 辇来尊俎处,有酒不须余。 5.白皮松 简介:中国特有树种,长寿的象征。 《小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描写植物的诗词名句

描写植物的诗词名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____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____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志南《绝句》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____郑思肖《画菊》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____佚名《桃夭》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____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____刘方平《春怨》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____黄巢《不第后赋菊》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____马戴《灞上秋居》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____刘彻《秋风辞》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____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杜甫《登高》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____黄巢《题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____苏轼《蝶恋花·春景》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____王安石《梅花 / 梅》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____佚名《江南》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____白朴《天净沙·秋》

描写植物的古代诗句

描写植物的古代诗句 自古文人墨客,对植物的描写从不吝啬他们的辞藻,下面一起来看看描写植物的古代诗句吧 描写植物的古代诗歌 1.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2.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3. 人烟生处僻,虎迹归新蹄。 4. 野鹘翻窥草,村船逆xx。 5. x xxxxx,故园今若何。 6?今日xx麟马,先宜驾鼓车。 7. xx犹锦树,xx且黄鹏。 8. 每恨xxxx,无钱对菊花。 9. 莫看xx 总老,犹被赏时鱼。 10. 舍下笋穿墙,庭中藤刺檐。 11. 隔巢xx 并,翻藻白鱼跳。 12. 纨扇相欹绿,香囊独立红。 13. 竹外桃花三两枝,xx水暖鸭先知。 14. xx 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5. 千xx 尽,万径人踪灭。 16. 泥融飞xx, xx鸳鸯。 17. XX逾xx,山青花欲燃。 18. 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19.凿井交棕叶,开渠断竹根。

20. 肠断xxxx,高高xx飞。 21. xx新来xx,双双入我家。 22. XX时节家家雨,青草xx处处蛙。 23?接天莲叶无穷xx,映日荷花别样红。 2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5.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6. 绿树村边合,xxxx斜。 27. 行到xx 数花朵,蜻蜓xx 搔头。 28. 国破xx在,xx草木深。 2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0.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 31.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32. xx 三十日,母瘦雏燕肥。 33. xxxx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34. xx 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35. xx 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36.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37. XX出海曙,xxxx春。 38. 二月xx 清,家家春鸟鸣。 39. xx 中尽,春风柳上归。 40.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41.烦君四句遥相寄,应得诗中便看花

关于描写植物的诗句

关于描写植物的诗句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____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____陆游《沈园二首》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____高骈《山亭夏日》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____岑参《山房春事二首》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____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____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____曹组《蓦山溪·梅》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____佚名《长歌行》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____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____白居易《长恨歌》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____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黄庭坚《清明》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____周朴《桃花》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____李白《三五七言/ 秋风词》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____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____韩翃《章台柳·寄柳氏》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____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____白居易《草/ 赋得古原草送别》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____武元衡《春兴》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____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王维《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____欧阳修《画眉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____李商隐《赠荷花》 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____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关于描写植物的现代诗

1.《致白丁香》(陈敬容) 一夜风雨摇落了无数 白丁香,你白色的珍珠! 春天看着你萌芽,生叶, 终于盼来了一片莹白, 把沁人的幽香向小径舒吐。 在十分幼稚天真的时辰, 我写过“我爱单色的 和寥落的生”;烟云一般 飘去了多难的青春, 给留下一片寥落、一片清纯。 寥落与清纯像孪生姊妹; 白丁香,我独爱你明净的 莹白,有如闪光的思维。 别问从今后还会有多少 风雨雷电,和无情的秋冬 带着凋零在后面紧追—— 到来年啊,依旧有东风 还给你绿叶还给你飞燕; 凡是时间从你夺去的, 另一个春天全都要为你召回 2. 《七里香》(席慕蓉)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3.《第一次的茉莉》(泰戈尔) 呵,这些茉莉花,这些白的茉莉花! 我仿佛记得我第一次双手满捧着这些茉莉花, 这些白的茉莉花的时候。 我喜爱那日光,那天空, 那绿色的大地; 我听见那河水淙淙的流声, 在黑漆的午夜里传过来; 秋天的夕阳,在荒原上大路转角处迎我, 如新妇揭起她的面纱迎接她的爱人。 但我想起孩提时第一次捧在手里的白茉莉, 心里充满着甜蜜的回忆。 我生平有过许多快活的日子,在节日宴会的晚上,我曾跟着说笑话的人大笑。 在灰暗的雨天的早晨, 我吟哦过许多飘逸的诗篇。 我颈上戴过爱人手织的醉花的花圈,作为晚装。 但我想起孩提时第一次捧在手里的白茉莉, 心里充满着甜蜜的回忆。 4、《油菜花》 从南到北,一片黄 从西到东,一片黄 随着春风的吹动 像金色的大海洋 海浪一浪还比一浪高 像徜徉在妈妈的怀抱

关于描写植物的诗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宋之问《灵隐寺》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宋·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清·洪昇《长生殿·惊变》 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唐·王维《田家》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宋·苏轼《阮郎归》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唐·韩愈《榴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唐·王维《辋川别业》 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唐·王维《田园乐》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桃蹊李径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唐·贾至《春思二首》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唐·李贺《将进酒》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宋·欧阳修《舞春风》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宋·苏轼《送别诗》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宋·苏轼《新城道中》 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宋·秦观《江城子》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宋·秦观《望海潮》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宋·叶梦得《虞美人》 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宋·李弥逊《诉衷情》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 夹岸桃花蘸水。宋·徐俯《春游湖》 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元·姚燧《浪淘沙》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清·吴伟业《鸳湖曲》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唐·高蟾《上高侍郎》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宋·秦观《虞美人》 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南唐·冯延已《罗敷艳歌》 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宋·赵彦端《豆叶黄》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唐·杜牧《杏园》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李商隐《日日》 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唐·温庭筠《菩萨蛮》

描写植物的诗句

描写植物的诗句 描写植物的诗句 1、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2、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黄庭坚【虞美人】 3、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4、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杜甫【暮春】 6、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李欣【送陈章甫】 7、一树寒梅白玉条,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8、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9、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王维【临湖亭】 10、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11、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1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3、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苏轼 14、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长安晚秋】 1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6、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唐·李商隐 17、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陶渊明【蜡月】 18、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19、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王安石【临江仙】 20、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韩愈【榴花】 21、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22、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晏几道【清平乐】

23、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上商侍郎】 24、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元许有【获港早行】 25、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咏石榴花】 26、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 2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28、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杜牧【初春有感寄歙邢员外】 2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米友仁【临江山】 3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已【早梅】 31、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欧陽修【和圣俞百花洲】 32、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3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34、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里藏。——宋·陈亮【梅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